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Sema4D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血管形成和临床进展的相关性

    作者:牟林军;王金申;郭晓波;靖昌庆;李乐平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4D(Semaphorin 4D,Sema4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结肠癌细胞分泌Sema4D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2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ema4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纯血管内皮细胞组为空白对照组,结肠癌Lovo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组为实验组,应用ELISA检测2组Sema4D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其对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结果:Sema4D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0%,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ma4D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Sema4D蛋白分别为(663.54±21.59)pg/mL、(1 320.99±28.42)pg/mL(P<0.05);内皮细胞管形成实验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小管数目分别为7.25±1 26、15.25±0.96 (P<0.05).结论:Sema4D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Sema4D蛋白促进内皮细胞管形成.

  •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石磊;陈平;赵伟;柳欣欣;王磊;蒋健;王昊;王光尧

    目的: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应用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A组,30例)和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B组,72例).比较2组患者消化道重建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食后症状、单餐进食量、体质量和相关营养代谢指标.结果:消化道重建时间A组(38.1±3.1)min,B组(44.7±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ux-en-Y滞留综合征(RSS)发生率A组3.3%,明显低于B组(22.2%,P<0.05).术后1 2个月Visick分级指数Ⅰ~Ⅱ级者A组优于B组(P=0.034).术后6个月,除血红蛋白外,体质量、白蛋白下降程度及预后营养指数(PNI)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2个月,相关营养代谢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菲离断式Roux-en-Y术发挥了保持肠道连续性和手术相对简单的优势,减少术后RSS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 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2例

    作者:陈雨信;刘毅;郭森;刘恩宇;宁尚磊;刘兆臣;牛军;徐克森;寿楠海

    目的:探索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行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随访3个月,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 Ⅳ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胆管支架管造影示回肠肠袢及肝内无明显气体.钡餐透视提示钡剂进入盲肠,未反流入回肠袢;口服钡剂后9h透视提示盲肠肠袢和吻合部位空肠内钡剂排出,盲肠袋黏膜皱襞有少量钡剂残留,钡剂通过回肠-结肠吻合口时无延迟及明显过快,无明显钡剂反流.2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行高位切除、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是可行的.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姜洪伟;王举;李海军;梁越;高小平;房学东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7月-2010年1 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并经病理证实的57例胃癌手术患者进入研究,27例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GS),30例患者行标准开腹胃癌根治术(OGS).统计并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情况、肿瘤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LGS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57例患者中53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10~ 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GS和OGS治疗胃癌均可获得相似的长期临床结果.对于晚期胃癌,尤其是出现超过第2站淋巴结转移或者周围脏器受累的患者,LGS没有必要作为常规选择手段.

  • 不同类型钙化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黎光;张华伟;梁波;时鹏

    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05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和临床病理结果,探讨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孤立性钙化、边缘环状钙化和弧形钙化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结节钙化率为48.4%,良性结节钙化率为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中发生率分别为20.8%、14.1%和3.5%、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孤立钙化及环状钙化、弧形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结节伴钙化主要的形式(43.3%),粗大钙化位居第二;在良性结节中,不同钙化类型各项比例分布相似.结论: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胰腺炎血清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宝安;范永新;史成文

    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及白介素80L-8)检测水平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意义.分别检测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2d内血清PCT、TNF-a及IL-8的水平变化,判断其早期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两组患者的PCT在入院时、入院后1d、2d、3d的变化程度不同,观察组患者较正常人群、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两组的血清IL-8、TNF-α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都有所下降,但与正常人群的平均表达水平相比仍有差异.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TNF-α升高多指示胰腺炎严重或发生MODS,PCT对于AP患者胰腺受损和感染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胃肠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龙柏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2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手术时间长、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术后留置导尿、术后引流管、应用激素是胃肠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
  •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浩

    回顾性分析96例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并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手术平均时间为(120±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35) mL.通过检查术后标本发现,90例患者的手术切除平面为系膜平面,6例为系膜内平面;近切端肠管平均长度为(14.4±3.1) cm;远切端肠管平均长度为(15.8±2.1) cm;淋巴结清扫总数平均为(22±3)枚;阳性淋巴结数平均(5±2)枚.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1±1.2)d;术后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乳糜漏4例,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无手术后死亡病例.随访3~27个月,局部复发率为1.04%,远处转移率为2.08%.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胰腺癌16例

    作者:李胜勇;周忠晓;乔建文

    本研究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对1 6例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组织间永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治疗后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5d,术后1个月复查CT,总有效率为68.7%,术后3个月复查CT,总有效率为62.5%.CT引导下组织间永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千小川;陈克非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下肢动脉CDFI检查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入院后常规测量血压、血糖、血脂.CDFI显示,观察组下肢动脉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腔狭窄闭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部位以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DFI检查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可靠手段,可确定病变的部位、长度、阻塞的程度以及血管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68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及病因分析

    作者:钱俊甫;卢书信;牛国浩

    对1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和治疗,主要包括EST后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并球囊清理胆道,ENBD或塑料支架植入引流等治疗.对诊断和治疗情况及发病解剖学基础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68例一次性取净结石147例,其中97例次行EST后网篮取石,24例行网篮碎石后取石,26例行EST后球囊取石,所有患者均行ENBD.行塑料支架植入引流术8例.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经复查结石均取尽.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38%),其中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内科保守疗法治愈.随访发现结石复发1 1例,8例再次行内镜取石治疗,3例定期复查.本组仅14例(8.33%)无明确解剖异常,其中十二指肠憩室占57.7%.ERCHEST等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十二指肠憩室可能为胆总管结石形成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之一.

  • 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手术策略

    作者:费连心;张云;蒋超;于晓天;鱼海峰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收集5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病例资料,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病死率、残石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尽快开放两路或多路输液通道,给予大剂量快速扩容,纠正酸中毒,并予糖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足量抗生素.积极处理合并症后,均行胆道减压手术.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一旦确立,原则上应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抢救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成功的关键.

  • 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胡江涛

    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许多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本研究对1 3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后行再次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因清结不彻底行再次手术者66例(50.77%),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合并胆肠吻合术多,占总数的29.23%,其次是胆管切开取石术合并T管引流术、胆管切开取石术合并T管引流术合并肝叶切除术.患者中以左肝外叶(Ⅱ段+ Ⅲ段)患者多,有36例(65.45%),明显多于左肝叶,右肝后叶及尾状叶切除.认真探讨临床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诱因以及应对策略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 超高龄胆石症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思考

    作者:郭祥峰;王戈;刘敏;徐权斌;郭洪春;叶永强

    探讨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对200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岁以上胆石症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该类患者多合并心脑肺等慢性疾病,病情重,进展快,处理棘手,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此类患者实施手术虽有较高的风险,但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胆石症 超高龄 手术
  • 腹腔镜肝左外叶解剖性切除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附23例报告)

    作者:赵海旺

    探讨在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肝左外叶解剖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不阻断全肝血的情况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术.23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均未实施血流阻断,平均手术时间225 min;失血量200~ 800 mL,平均480 mL;平均输血量340 mL.术中未发生不能控制的出血,切除肝体积小者3cm×3 cm×2cm,大者9cm×8cm×5cm.术后1例出现胆漏,充分引流5d后痊愈.术后第1天自行下地活动,2~3 d拔除胃肠减压管后进食,3~4d常规行腹部彩超检查后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左右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2 d.严格遵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所达到的疗效,是安全可行的.

  • 乳腺纤维腺瘤个体化手术治疗(附20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启才;张铭;张德杰

    通过对20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如何根据患者自身特殊性及疾病的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缩短术后恢复期,并大限度地达到保护器官功能、微创、美容的效果.20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4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组,均很好地完成了手术,较好地兼顾到不同患者的功能和美观要求,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在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疾病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大限度达到保存功能、微创、美容的效果.

  •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邵永;王槐志;董家鸿;王曙光;别平;李晓武;张玉君;陈永文;倪斌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6只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等基因肝移植组(G1)、同种异体肝移植组(G2)、AAV空载体组(G3)和PD-L1转染组(G4),每组1 2对.通过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将PD-L1-AAV2-RFP(RFP)经门静脉灌注夹闭法转染供肝,观察移植后大鼠中位生存时间(MS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在荧光显微镜、光镜同视野下观察RFP在移植肝的表达和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PD-L1蛋白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G1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G2与G3 MST分别为18(17~20)d和18(17~19) d;G4显著延长了移植肝的存活(MST 29 d,P<0.05).术后14d G4的肝功能及病理变化与术后7dG2和G3相似.G3、G4术后7d中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随时间逐渐增强.移植肝PD-L1蛋白的变化趋势与RFP的表达相似.G1移植肝T细胞含量极少;术后14 d G2、G3移植肝CD4+、CD8+、CD25+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G4移植肝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尤以CD8+细胞为著,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可延长移植肝的存活,其机制可能是PD-L1基因转染增强了PD-L1/PD-1信号通路,通过抑制移植肝CD4+、CD8+、CD25+T细胞浸润及其功能,从而发挥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 STA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HCC97L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丁治国;何蓓;陈晓珩;汪唐顺;高翔;李乃卿

    目的:构建STAT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其在人肝癌细胞MHCC97L中的表达.方法:根据人STAT1基因mRNA序列,全基因合成STAT1基因,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测序验证.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幔病毒.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MHCC97L,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原始细胞株(MHCC97L),稳转细胞株(MHCC97-stat1)中STAT1的表达情况,确定STAT1过表达的有效性.结果:测序证实STAT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过表达慢病毒包装成功.慢病毒转染人肝癌细胞MHCC97L 48 h后,STAT1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显著增加.结论:STAT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实现其在人肝癌细胞MHCC97L中的表达.

  • 50例小儿阑尾炎治疗分析

    作者:熊元刚;刘金彦;周丽珍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小儿语言表达有限和对检查的不配合以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单纯依靠询问病史及查体很难掌握全面的病史资料,所以误诊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成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将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截瘫1例

    作者:周忠晓;殷艳花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因“肢体无力2h,无法行走”于2013年5月15日由外院转入我科.发病时无胸背腹痛.入院时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腹胀明显,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T10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股动脉支足背动脉搏动极弱,皮温下降,急行CTA检查,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根部远端1 cm,未见夹层逆行剥离,降主动脉全程真假腔形成,真腔内径较小,并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双侧股动脉.入院1h突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血压80/40 mmHg,脉搏180次/min,血氧饱和度70%,通知麻醉科给予插管,多巴胺维持血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小肠淋巴管瘤1例

    作者:王敬源;黄尊显;曹化祥;李玉意;李金良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1岁,因“脐左侧痛1周”于2012年6月13日入我院消化内科.疼痛常于进食时出现,持续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无呕血及便血,大小便无异常,无消瘦.曾在外院行钡餐透视示小肠占位.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腹部压痛阴性,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min.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血CEA、CA19-9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全腹CT示左中腹部小肠占位.胃镜、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行小肠镜检查示空肠近段不规则肿物,累及肠管近半周,触之有硬感,恐出血未取活检,该肿物近端约3 cm处见一息肉(图1).为行手术治疗转入肛肠外科.

  • PPH治疗混合痔132例体会

    作者:苏轲;凌宝存;史进

    Ⅲ~Ⅳ度痔常易从肛门口脱出,且不易还纳,常常引起出血、疼痛等不适症状[1].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解决病患痛苦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对132例混合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肝动脉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巨大肝血管瘤17例

    作者:刘勇峰;梅乐园;袁泉;王明全;王胜利;刘玉华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采用超选择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 lipidol emulsion,PLE)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技术治疗肝脏特殊位置的巨大血管瘤1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3岁;瘤体直径6.2~13.8 cm,平均(9.7±3.7)cm;肝右叶膈面近第二肝门部5例,肝右叶脏面近第一肝门及胆囊窝3例,肝左内叶表面近肝中静脉6例,肝尾状叶2例,肝右叶血管瘤合并间位结肠1例.

  • 肝细胞癌肝内转移中髓系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忠超;李磊;赵磊;石学涛

    肝细胞癌(HCC)死亡率高,预后差,肝内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不同髓系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促进肿瘤细胞的出壁、转移灶的形成与生长、转移灶的血管生成,抑制机体对转移灶的免疫反应,产生促转移的效应.本文就髓系细胞在HCC肝内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涛;于振海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下腔静脉滤器(IVCF)发展较快,在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方面简便安全有效,但对其临床应用指征和术后抗凝原则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同时其术后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IVCF的发展史、有效性、适应证、并发症、应用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 巨大脾脏血管瘤1例

    作者:苗庆展;王可新;王延磊;金明新;刘凤军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因“孕28周行产前B超检查时发现子宫外腹部巨大包块”于2013年5月13日收入我院普外科.患者轻微腹胀,无腹痛,无呕血、黑便,无黄疸.既往体健,无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病史,近期无外伤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贫血貌.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右肋下未及,脾脏体积明显增大(甲乙线22 cm,甲丙线24 cm,丁戊线6 cm),质硬,边界尚清,表面不平,活动度差.辅助检查:腹、盆增强CT示脾脏未见显影,腹腔内见巨大不均匀肿块影,呈不均匀强化,考虑来源脾脏恶性肿瘤并肝脏多发转移(图1).

    关键词: 血管瘤 脾脏肿瘤
  • 胰腺假性囊肿破裂3例诊治及原因分析

    作者:郭兰栓;宋瑞

    胰腺假性囊肿常位于胰腺实质内或临近的小网膜中,其发病率占胰腺囊肿的40%~60%,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外伤.作为急性胰腺炎后期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假性囊肿的发病率约为5%[1];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为2%~20%[2].部分胰腺假性囊肿能够吸收;也可并发感染、大出血、囊肿破裂及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等,严重者危及生命.我科2008年1月-2012年5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破裂患者3例,其中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2例,车祸外伤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1例,报道如下.

  • 腹腔高压时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作者:沈璟;田亚萍;张勤

    腹腔与外界相对隔绝,密闭腹腔内压力可随呼吸变化,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正常范围为0~5 mmHg(1mmHg=0.133 kPa),一般认为IAP≥12 mmHg即为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IAH).当IAP继续升高超过20 mmHg,将引起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及单个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这种临床综合征称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an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1].

  • 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机制

    作者:赵敏;刘亮;姚树坤;刘凤军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为特点,伴有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的改变.据文献报道,IBS在欧美的发病率达到了20%,在亚洲国家,由于种族、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发病率差异较大,为2.9%~15.6%[1].关于IBS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和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功能失衡、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道敏感性和运动功能异常等有关.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在IBS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流程及治疗进展

    作者:周天智;胡建;龚建平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全球范围来看,它是世界常见的第五大肿瘤,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而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近年来,肝癌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单一外科治疗已经被“外科为主、局部治疗为辅、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所代替,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均得到明显改观.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