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淋巴管密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胜龙;王强;张顺;张斌;刘辉;王长征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的变化、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联系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应用CD34检测41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MVD的表达情况,应用D2 -40检测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LVD的表达情况,分析MVD和LVD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转移间的相关性以及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MVD分别为46.585±16.935和11.100±4.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LVD分别为11.244±4.800、15.829±7.470和13.512±5.139;其中癌旁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L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癌旁组织与癌组织的L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胰腺癌组织MVD与癌旁组织LVD间存在相关性(P=0.025< 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VD及LVD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胰腺癌组织内MVD与癌旁组织LVD间存在相关性.

  • CO2气腹对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胜;陈海亮;胡芳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对人体腹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别进行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于手术前及气腹后30 min分别采集壁层腹膜,对其进行扫描电镜(SEM)检测观察腹膜间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传统手术组开腹后间皮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细胞形态正常,基底膜完整,关腹前腹膜结构仍然未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腹腔镜手术组CO2低压充气30 min后可见出现腹膜间皮细胞肿胀,高压充气30 min可见腹膜间皮细胞间连接断裂基底膜裸露,细胞间隙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论: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可使腹膜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腹腔镜手术时造成肿瘤细胞发生腹膜转移的原因.

    关键词: 气腹 腹膜 结构改变
  • αvβ6-ERK直接通路在乌司他丁抑制结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奔;刘恩宇;牛卫博;彭程;王健;牛军

    目的:探讨αv β 6-ERK直接通路在乌司他丁(UTI)抑制结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ELISA检测血清MMP-9/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αvβ6表达;HT-29细胞按UTI不同浓度分组,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明胶酶谱检测MMP-9/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αvβ6和ERK变化.结果:UTI可降低结肠癌患者血清MMP-9/2水平及肿瘤组织αvβ6表达强度;UTI可抑制HT-29细胞侵袭能力及MMP-9/2分泌水平,并显著下调αvβ6表达和ERK磷酸化水平.结论:UTI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的侵袭浸润,αvβ6-ERK 直接通路介导的MMP-9/2分泌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hTERT和P53在结肠癌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敏

    目的:研究结肠癌中hTERT和P53表达情况、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结肠癌极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TERT和P53的表达.结果:52例结肠癌组织中hTERT表达阳性率为80.8%,P53阳性表达38例,阳性率为73.1%,相应正常结肠癌组织中j均无hTERT和P53阳性表达.hTERT、P53的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P<0.05).hTERT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与P53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hTERT、P53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分子标记物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初步评价

    作者:赵刚;王征;肖刚;修霞;孙建华;周新平;安琦;黄美雄

    目的: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6例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活检标本的K-ras基因进行测序,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体(Ki-67)、核转录因子(NF-K 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进行检测.对手术标本行病理分析和肿瘤消退分级评估.结果:本组病例新辅助治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7例(26.9%)均为K-ras基因野生型,治疗后降期患者17例(65.4%).K-ras基因是否突变同新辅助放化疗(CRT)能否达到pCR密切相关(P=0.048).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均为77.8%(14/18),同突变型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比较P=0.063.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K-ras基因野生型可能预示着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效果.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

    作者:查天洲;鱼海峰;张云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将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5例)和开放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1±2.1 min和31.1±1.8 min (t=0.00,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2.8 mL和28.3±5.3 mL (t=64.62,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5.1±3.1 h及50.5±2.1 h(t=69.02,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6±1.6 h和52.1 ±-4.6 h(t=10.92,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1±0.8 d及7.9±1.3 d(t=73.42,P<0.05);综合费用分别为6393±42元和4861±33元(t=-12.19,P<0.05);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和2%(x2=25.40,P<0.05);止痛药使用频率分别为4%和32%(x2=31.63,P<0.05).随访时间为1~6月(平均3.1)月,切口疝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与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东;刘昶;许军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腹壁切口疝(VIH)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32例,LVHR组40例.结果:OVHR组手术时间60~ 145min,平均手术时间(90±35)min;术中出血25~200 m L,平均(95±15)mL;住院时间4~35 d,平均(7.5±5.8)d,术区感染3例.LVHR组手术时间35~135 min,平均手术时间(82±32)min;术中出血15~160 mL,平均(85±12)mL,术区感染0例;住院时间3~8d,平均(5.5±1.6)d.患者随访3个月~5年,OVHR组复发2例(6.3%),LVHR组复发3例(7.5%).结论:WHR同OVHR同样安全有效,但LVHR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并发症、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23例临床观察

    作者:卢辉俊;赵翼;胡亚立;刘辉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腔内的方法治疗合并动脉硬化狭窄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高龄患者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励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23例(26肢)合并动脉硬化的下肢动脉缺血高龄患者DSA下行腔内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26条肢体(23例)经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动脉内膜剥脱术,并行相应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或辅助人工血管旁路手术或/和自体静脉补片成形术,救治成功20例(87.0%),截肢1例(4.3%),死亡2例(8.7%).结论:伴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大多数动脉缺血高龄患者,手术联合腔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重建下肢动脉供血的救治率.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患者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魏光宇;陈贵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胆囊结石的高龄患者逐年增加.由于高龄患者各大脏器功能显著减退,因此一旦患者处于应急状态重要脏器的代偿功能将显著下降[1].既往此类患者多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高龄患者往往病史较长,合并症多,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因此,腹腔镜手术的风险相对也较高[2].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135例高龄患者分别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报道如下.

  • 腹部闭合性损伤118例诊治分析

    作者:周贵民

    腹部闭合性损伤在基层医院多见.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199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其中男81例,女37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6~6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8例,踢打伤18例,坠跌伤16例,撞击伤12例,挤乐伤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0 min~72 h.

  • 高位胆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3例

    作者:陆深泉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是当今胆道外科的难点,我科1998年8月-2008年8月采用高位胆管切开加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3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3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26 ~72岁,平均51.7岁.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表现,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既往有1~2次胆道手术史者19例(35.8%).均经B超、CT、MRI、PTC等检查确诊.

  • 胃肠间质瘤20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作者:任爱军;崔树凡;赵明泉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来源于Cajal间质干细胞的胃肠道肿瘤[1],相对少见,我院2003年3月-2010年10月共收治GIST 20例,其中胃间质瘤13例,小肠间质瘤5例,直肠间质瘤2例,给予综合治疗,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GIST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58岁.病程1~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部肿块8例,贫血、黑便6例,腹胀、腹泻3例,恶心、呕吐3例.

  •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46例诊治及回顾

    作者:寇有为;王强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是指在Treitz韧带至回盲部之间小肠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较为少见,其主要的病因包括小肠良恶性肿瘤、克罗恩病、肠道血管畸形、感染及小肠憩室、炎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及门脉高压性肠病等,但因常用的诊断技术无法达到该部,且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规律,故术前明确出血部位和决定手术比较困难.就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小肠出血性疾病作一回顾总结.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庆录;钟醒怀;覃洪斌;李鸿飞;徐阳春;韦德康;莫毓;韦利程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 type,ACST)常继发于胆管结石及胆管良恶性狭窄,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15%以上[1].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重要、基本的方法.但ACST早期易出现高热、黄疸、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使得麻醉和手术面临巨大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月对37例ACST患者在C臂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并结合其他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史建中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长时间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及久坐少动的人群尤为高发.患者常感肢体乏力疲劳沉重甚至下肢肿胀,严重者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常发生皮肤感染、溃疡且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存在诸多缺点.随着社会进步及患者对安全性、美观性的要求,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因简便、安全、有效及恢复快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科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319例(413条下肢),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Modified 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130例中的应用

    作者:宁勇;苏进根;朱堃;陆奕宁;王建平

    防止疝复发是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重点,随着耻骨肌孔概念的提出,出现了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疝复发率下降到0.4%[1].Modified Kugel疝修补术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一种,由于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学习曲线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疝外科医师的欢迎.我院2008年9月一2011年2月对130例病人共施行Modified Kugel疝修补术141例,近期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无瘤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贤坤;刘宏斌;苏琳;朱万坤;韩晓鹏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患者的年死亡率为25.53/1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手术切除是根治胃癌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操作往往会增加肿瘤细胞医源性扩散的概率,而影响治疗的效果[2].无瘤技术可有效地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目前,由于腹腔镜技术的明显优越性[4-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应用逐渐增多.2008年3月-2010年8月我科采用规范的无瘤操作技术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68例,总结报告如下.

  • 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成林;马骏;秦阳;白英奎;赵延鹏;葛金年;张绍军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我院2006年1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技术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58例(417条肢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58例,其中男146例,女112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9.3岁,病程1~45年,平均14.2年.病变肢体417条,合并有小隐静脉曲张21例.

  • 亚甲蓝染色导丝引导下环乳晕切口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

    作者:张永乐;曹洪良;徐建华;高敏侃;郑红丽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方法.我们对8例单侧乳房单个乳管溢液考虑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可弯曲金属导丝引导下的乳管段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0月8例女性患者,年龄40~51岁,平均年龄45.2岁.临床表现为一侧单个乳管溢液.

  •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分层吻合38例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郑兰东;李瑞灵;王新涛;陈传波;皇甫深强

    全胃切除是胃体癌和累及两个分区以上胃癌的首选术式,对消化道重建的术式种类较多,但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多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胃切除患者的生存质量.2005年9月-2010年9月,笔者在食管胃黏膜延长分层吻合术的基础上,对38例全胃切除病例,采用食管空肠分层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全组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3.5岁.

  • 改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25例

    作者:刘加升;马元华;许正国;张立光;孟召旭;蔡敬国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结石复发率较高[1].2007年12月-2011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25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男9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8.2岁.曾接受过1次胆管取石手术者21例,2次及以上者4例.

  • Caveolin-1促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鼠在体实验研究

    作者:张志波;李国平;何庆良;石铮

    目的:通过在体动物实验,探讨Caveolin-1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分别用pGC-FU-caveolin-1过表达质粒慢病毒(过表达组)和空载体慢病毒(对照组)感染人肝细胞癌株SMMC7721,建立肝细胞癌裸鼠模型,在体观察成瘤、转移瘤的大小和数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成瘤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过表达组成瘤大体积和转移瘤数量均大于对照组,[(1018.3±231.6)mm3 vs (611.7±149.5)mm3,P<0.01;(5.8±1.3) vs (1.3±1.6),P<0.01];过表达组VEGF和MVD水平均超过对照组,[(5.2±2.5)vs(2.7±1.8),P<0.01;(31.9±21.3) vs (18.2±15.6),P<0.01].结论:Caveolin-1过表达能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

  • 兔肝肿瘤介入栓塞后血清VEGF早期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涛;王金申;苗瑞政;盛红光;姜言明;李乐平

    目的:探讨对兔VX2肝肿瘤模型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介入栓塞术,早期血清VEGF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将40只接种VX2肿瘤组织2周的荷瘤兔随机分为两组:碘油组(n=20)和对照组(n=20),通过超选择插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别给予超液化碘油(0.3 mL/只)、生理盐水(1 mL/只).1周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兔血清VEGF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检测残余肿瘤组织的蛋白表达,定量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改变.结果:介入栓塞后,碘油组血清VEGF1.42±0.29 ng/mL,对照组1.12±0.21 ng/m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碘油组残余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 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碘油介入栓塞兔VX2肝肿瘤术后,残余肿瘤组织表达VEGF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残余肿瘤细胞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之一.

  • 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49例

    作者:李青国;陈龙舟;王亚丽;王金星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常见的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其发生于大导管者多为单发,发生在终末导管者多为多发,称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导管癌也是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一种.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完整资料的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4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4岁.以肿块首发11例,以乳头溢液首发38例.乳头溢液发现短为1d,长为2年,溢液性状:血性(咖啡色)、淡黄色、清亮液体,其中血性溢液多见,21例,占55.3%(21/38).

  • LC术后复杂胆瘘1例诊治分析

    作者:祁军安;朱海林;程伟华

    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以右上腹疼痛12 h主诉入院,入院查血常规WBC 19.0×109 L-1,血淀粉酶高于正常2倍,B超示:胆囊大小(1 1.0×3.5)cm,炎性水肿明显,CT示:胰腺形态无异常,胰周无渗液,按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胆源性胰腺炎保守治疗7d,右上腹痛缓解,但仍有压痛,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要求转入我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右上压痛明显,WBC 11.0×10 L-1,MRI示胆囊大小(10.0×3.0)cm,充满数10枚大小不等的结石,壁厚,周围有少许渗液,胆总管及胰腺未见异常.经术前准备后行LC术,术中见胆囊底部坏疽,有脓苔附着,胆囊三角区炎性水肿明显,胆囊管因结石压迫部分发黑,完整切除胆囊后,查无活动出血及胆瘘,因考虑胆囊管质脆且部分发黑,怕术后胆瘘,经腋前线、腋中线两戳孔放置双管引流.

  • 高龄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4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王金龙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大肠癌患者日益增多,约8.2%~29%可出现肠梗阻症状[1].我院1990年~2007年手术治疗高龄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4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1.2岁.肿瘤位于升结肠9例,肝曲4例,横结肠5例,脾曲5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9例,乙状结肠与直肠交接处3例.中高分化腺癌30例,低分化腺癌16例,黏液腺癌8例.Dukes B期10例,C期21例,D期11例.

  • 门静脉高压症微创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张恒;杨洪吉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传统的开腹外科手术治疗有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美容效果差、患者以后接受肝移植手术困难较大等缺点.因此,PHT的微创治疗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就近年来门静脉高压症微创治疗(腹腔镜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 CO2气腹对胃癌腹腔种植转移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陈杰;王道荣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但对CO2气腹是否会促进胃癌腹腔种植与侵袭转移存有疑虑,本文综合近期国内外相关报道,阐述CO2气腹对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对策

    作者:孙英刚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慢性腹股沟疼痛是一种严重的功能障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腹股沟区感觉和运动神经紊乱有关.其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明确病因,制定正确的诊疗干预手段.物理治疗、神经阻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但减少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还是重在预防.

  •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王辉;王坚

    1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因“突发剑突下疼痛向背部放射1d”于2010年4月26日人院.既往有胆囊结石30余年.人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中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Murphy征(-).生化检查:白蛋白44.4 g/L,谷丙转氨酶22 U/L,总胆红素7.7 μmol/L,AFP5.76 ng/mL,CA199 45.6 U/mL.B超发现“肝实质性占位,胆囊壁实质性高回声.上腹部增强CT及MRI均提示“胆囊壁明显增厚,肝右叶多发占位”,考虑胆囊癌伴肝脏转移.于2010年5月16日行胆囊癌根治术+扩大右半肝切除.

  • 梗阻性黄疸与急性胃黏膜损伤

    作者:骆小江;张培建

    梗阻性黄疸(obstrctive jaundice,OJ)是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病因包括胆管结石、胆管炎症、胆管肿瘤、胆管蛔虫症、胰腺炎、胰头癌、壶腹癌、十二直肠乳头癌、先天性胆道系统异常等[1].梗阻性黄疸本身只是一个病症,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引发全身各个脏器的病变,如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2].其中,胃肠道溃疡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OJ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 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腺体断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钟庆琪;李志高;杨先荣;庞达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腺体残端不予缝合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8月入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女性患者182例,其中89例术后采用不缝合腺体残端的处理方法(改良处理组),93例术后采用完全闭合腺体残端的传统处理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感染发生情况、皮下血肿形成情况、双乳对称性、触诊手感、对外形满意度的差别、术区异样感的差别.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形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处理组的手术时间、触诊手感、术区异样感、双乳对称性、患者外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不缝合腺体断端,是保持乳房外形安全、可行的方法.

  • 肝海绵状血管瘤77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杨维良;李胜龙;于洪亮;张浩民;赵志;张成

    目的: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77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直径5~9 cm 42例,>10 cm 24例,≤15cm 11例.手术前确诊7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术前确诊率94.8%;4例误诊,误诊率5.2%,分别误诊原发性肝癌2例,巨大肝囊肿癌变1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3例腹腔出血、休克,急诊剖腹探查均死于术中;4例肿瘤巨大,经剖腹探查未能切除.70例均皆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90.9%,肝叶切除术38例(49.4%),剥除术21例(27.3%),局部切除术1 1例(14.3%).70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的手段;手术剥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量少,便于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