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联合术式治疗布-加综合征

    作者:于振海;阮长乐;张曙光;李光新;李兆亮

    目的:探讨一种对布-加综合征达到联合减压目的的治疗方法.方法:下腔静脉介入治疗(球囊放张加支架植入术)加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C型分流术9例,经右心房手指破膜加支架植入术4例.结果:13例术后肝脾肿大缩小,腹水消失或减少.下腔静脉压力降低0.49~1.08kPa(5~11cmH2O).门静脉压力降低0.69~2.35kPa(7~24cmH2O).12例存活,无并发症.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3个月~5年,12例患者情况好,无腹水出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新的组合术式扩大了治疗范围,既解除了下腔静脉高压,又降低了门静脉高压,达到了联合减压的目的,手术简化,减少创伤及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满意.

  • 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司世同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术后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的价值.方法:对近5年1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应用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术式并发症少,无一例回肠肛管吻合口瘘发生,肛门功能良好,无夜间漏便,大便次数平均3~5次/d,夜间0~1次,无贮袋炎发生,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全组病人随访1~5年,无恶变发生.结论:全结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贮袋炎,且肛门功能好,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易行,只要指征选择适当,该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胰性脑病临床治疗的探讨

    作者:钱祝银;苗毅;刘训良;杜竞辉

    目的:探讨胰性脑病(PE)临床治疗方法,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病死率.方法:SAP伴发的早期可疑PE 7例,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4U/次,每日2次,5~7天.联合用药组以生长抑素合用rhGH治疗SAP,共13例,剂量及时间同早期PE组.结果:应用后rhGH 24h,病人精神障碍改善,48~72h后症状消失,本组7例全部治愈.联合用药治疗SAP 13例,未见PE的发生.结论:生长激素对早期PE有治疗作用,生长激素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有可能降低PE的发生.

  • 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生化指标观察

    作者:赵珺;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冯翔;曲乐丰;陆清声;叶必远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EVGE)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7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传统手术(OS)及EVGE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术前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别.术后OS组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显著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升高;球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无明显变化.EVGE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值均明显下降,直接胆红素增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术后OS组较EVGE组白球比值明显下降(P=0.0082),BUN明显升高(P=0.0497).结论:EVGE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是适合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微创疗法.

  • "胆道术后综合征"88例临床分析

    作者:夏亮芳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990~1999年,被首诊"胆道术后综合征"88例,收住院研究其症状复发的原因,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及远效随访.结果:治愈75例,好转10例,治愈好转率为96.6%.死亡3例,1例死于胆肠吻合术后出血、胆瘘,2例死于双侧肝内胆管病变致肝功能衰竭.获随访79例,随访率为92.9%,随访结果属优组为74.7%,属良组为19.0%,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恶性病变,2例死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结论:应认真检测及诊断胆道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并予以相应的治疗,争取胆道疾病经治后获愈.

  • 逆行经肝胆道引流在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田明国;温新元;于海文;霍景山;周东风

    目的: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实施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其中37例逆行穿刺经右肝置管外引流;12例从肝胆管残端置管逆行引流.总胆管切口原位缝合关闭.结果:逆行穿刺引流者术后并发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5.4%),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逆行经肝胆管残端置管引流者术后残余结石4例,均经引流窦道取净.保留胆囊19例,术后造影,胆囊显影良好.术后随访6月~9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复发结石,保留的胆囊未形成结石.结论:逆行穿刺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时间短;逆行经肝管残端引流对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较方便.两种引流术式对肝外胆管及保留的胆囊无不良影响.

  •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郑日宏;管珩;刘昌伟;李拥军;刘暴

    目的:总结4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1.3%.偏瘫2例,舌下神经损伤4例,舌咽神经损伤2例,迷走神经损伤1例,副神经损伤1例,其中1例同时有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伤.长期随访复发2例,再次手术切除.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对于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 肝癌病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宗利;徐克森;靳祖涛;胡继康;寿楠海

    目的:评价肝癌病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2~1998年316例肝癌病人术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资料.结果:合并胃癌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胃炎218例,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30例,大致正常24例.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2、3年生存率手术组94%、67%、46%,非手术组为32%、18%、0.结论:肝癌多合并上消化道病变,疗前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案,指导围手术期治疗.

    关键词: 肝肿瘤 内窥镜检查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作者:关山;齐立行;肖晖;崔志刚

    股股沟疝占腹外疝的90%以上[1],以往一直沿用Bassini等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痛苦大,恢复慢,其复发率高达10%[2].自20世纪80年代末,Rutkow和Robbins开始采用"mesh plug"进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以来,该术式逐渐得以推广、普及.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共对22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了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现就其中出现的18例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关键词: 腹股沟 并发症
  • 腹部严重损伤诊治中的几点经验

    作者:刘自宽;王鹏志

    腹部严重损伤发生后,病人全身脏器可能多处同时受到损害.在诊治时有的脏器损害所致的后果已充分表达(如大出血休克及脏器内容外溢引起的继发性腹膜炎),但也有些脏器的损害的后果表达不够明显,这是由于解剖部位比较隐蔽或术者经验不足的缘故.在这类病人的抢救中,今就我们的有限经验结合实例,分属几种情况加以介绍并略加讨论以就正于同道.

    关键词: 腹部损伤
  • 介绍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术

    作者:薛颢雨;刘树清;李新年;解震河

    从1989年6月~1997年11月我们在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十二指肠异向排空重建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肠吻合术
  • 99mTc-MIBI全身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振虎;张玉芳;贾晓春

    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1].目前,131Ⅰ全身显像一直被认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诊断转移灶的金标准,但诊断的灵敏度不高,因为并非所有的转移灶都具有摄取131Ⅰ的能力.99MTC-MIBI作为一种亲肿瘤显像剂,已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及脑肿瘤的显像,用于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显像较少.本文通过对甲状腺癌术后并转移的24例病人行99mTc-MIBI全身显像(WBMUBI)及131Ⅰ全身显像(WBI),并结合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测定,以评价WBMIBI用于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手术后血钾变化及其对肠蠕动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卫华;王京涛;冯立国;王礼泉;左海震

    为了研究手术前后病人血钾浓度的变化和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我们1998年2月至1999年10月对120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前后血钾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

  • 环形系膜束带(卵黄管残留物)致小肠梗阻3例

    作者:张文同;刘月忠;袁峰

    小肠梗阻是各种类型的卵黄管畸形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们报道3例由于环形束带压迫远端回肠导致小肠梗阻,这一束带的位置及组织学结构符合卵黄管遗迹(残留物).

    关键词: 卵黄管 肠梗阻
  • 应用胆道气囊导管术中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35例

    作者:唐钟灵;主鹤亭

    我院外科于1966~1999年对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探查和胆管造影确诊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的35例病人,采用气囊导管经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取石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胆结石 外科手术
  • 脾损伤的保脾手术72例

    作者:高壮雷;李朝霞;赵加固;张志方;刘培合

    脾脏对感染和肿瘤的免疫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主张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或保留脾脏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我院1990至2000年共手术治疗脾损伤72例,其中行保脾手术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脾损伤
  • L型细菌的研究及其与胆囊病变的关系

    作者:焦兴元;黄洁夫;吕明德;梁力健

    所谓L型细菌就是细菌的细胞壁缺陷型,早由Klieneberge于1935年从念珠状链球菌的培养物中发现,并以Lister医学研究所第一字母"L"命名,由于它的特征是细胞壁存在不同程度缺陷,Dienes称缺壁的细菌为"L-form"(cell wall-deficient bacteria)[1].L型根据细胞壁缺失的程度不同又有原生质体(protplast)与原生质球(sphersplast)之分.一般认为原生质体完全,缺乏细胞壁,而原生质球则保留有某些细胞壁成分.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失去肽聚糖即等于失去全部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很薄.失去肽聚糖后,外面还可留有较厚的脂多糖、脂质外膜与脂蛋白,成为原生质球[2].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细菌L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近年来有关L型细菌的研究进展及与胆囊病变的关系综述如下.

    关键词: L型细菌 胆囊疾病
  • 改善胃肠动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的影响

    作者:李立;董齐;戴显伟

    胃肠道不仅有消化、吸收、蠕动的功能,还有免疫调节、激素分泌、粘膜屏障等功能.我们认为,保持胃肠动力,是维持其它功能的关键.尽早改善胃肠动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关键词: 胰腺炎 胃肠活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治疗性血管生成

    作者:施宝民;吴泰璜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缺血性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增加新生血管、改善缺血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性血管形成(therapeuti-cal angiogenesis)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缺血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脏器修复、创伤愈合和生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有很多因素与之有关,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作用为突出,尤其是在其基因治疗方面.

  • NF-кB与急性胰腺炎

    作者:钱祝银;刘训良;杜竞辉

    1 引言1988年Rindemecht[1]提出了急性胰腺炎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认为胰腺炎致死不是胰酶自身消化,而是白细胞过度激活所致全身过度炎症反应.该学说于20世纪90年代得到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其核心问题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等以及免疫系统的参与,其中多种细胞因子级链反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放大的细胞因子级链反应使得体内的细胞因子遭到破坏,促炎细胞因子如TNFa、IL-1等超过抗炎细胞因子如IL-2、IL-10、IL-12.临床上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其结果是胰腺及胰外组织器管病变发展加重.近来大量的研究发现,核调节因子-кB(nuclearfactor of kappa B,NF-кB)是基因转录的主要因子,包括化学因子(chemokine)如粘附分子家族等.有研究表明、NF-кB在急性胰腺炎中高表达并与其他因子一起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胰腺炎 核因子-кB
  • 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研究近况

    作者:王颢;喻德洪

    便秘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可将便秘分为4类: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出口梗阻慢传输型和肠激惹综合征.慢传输型便秘(STC)是指食物通过胃肠道时间延长的一种类型,诊断需根据肠运输实验,正常人服用标志物后36小时左右将其排出,上限为72小时.而服用5天后仍有标志物残留则可确诊.STC不等同于慢性特发型便秘,后者泛指病因不明的慢性便秘,多数情况下STC属于慢性特发型便秘,但后者范围更广.STC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便秘
  •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石景森

    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机会少,预后差.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胆囊癌的诊治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仍不能令人满意.

    关键词: 胆囊肿瘤
  • 大肠癌中Cyclin E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姜雪明;王鹏志;朱理玮;邱宇杰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Cyclin E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大肠癌实体瘤的癌组织和远切端正常组织Cyclin E表达率及细胞增殖指标(PI、SPF)进行检测,将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PI、SP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的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及PI、SPF明显高于远癌切端正常组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发生部位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相关,在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中Cyclin E的表达率高.结论:Cyclin E过表达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Cyclin E表达率与传统的临床病理指标无关,但与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相关性.Cyclin E表达率可能成为另一个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 联合转染eNOS基因反义ET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王春喜;段志泉;黄志强;梁发启;宋清斌;李荣

    目的:探讨联合转染eNOS基因和反义ET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制作20只自体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Wistar大鼠模型,实验组、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移植血管行腺病毒介导的eNOS溶液浸泡和反义ET核酸凝胶涂布,对照组仅行空载腺病毒溶液浸泡和凝胶涂布.术后2周取出移植血管,利用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R-PCR方法检测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内膜VSMC数及PCNA阳性表达、血管ET mRNA、e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及VSMC数均较对照组减小或减少,PCNA阳性表达及ET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而eNOS 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联合转染NOS基因和反义ET核酸可有效地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是一种有效地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疗法.

  • Fas/Fas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单礼成;范西红;贺青卿;范子义;尹格平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癌细胞凋亡率及相关基因Fas及FasL表达.同时检测Fas及FasL在甲状腺癌组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的表达.结果:4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中Fas低表达者19例,细胞凋亡率为3.71%;高表达者24例,细胞凋亡率为7.26%,高表达组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癌细胞中FasL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TIL表达Fas及FasL的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结论:Fas系统参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Fas/FasL表达异常使甲状腺癌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诱导Fas敏感的TIL凋亡,有助于癌细胞发生浸润及转移.

  • 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

    作者:周彦明;李玉民;曾峰;朱有全;石斌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胃癌组织进行MMP-9及TIMP-1的检测.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癌周基质细胞,癌细胞少量表达;MMP-9、TIMP-1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1)、浆膜浸润相关(P<0.01);TIMP-1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相关(P<0.05),而MMP-9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9及TIMP-1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行为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 血清NO、NOS和TNF-α与外科感染的关系

    作者:陆晓青;李文;孙辉

    目的:探讨血清NO、NOS和TNF-a与外科感染的关系.方法:30例外科感染病人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NO、NOS、TNF-a含量.结果:外科感染病人血清NO、NOS、TNF-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病人血清NO、NOS、TNF-a含量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结论:NO、NOS、TNF-a在外科感染时升高,好转则下降.

  •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在腹主动脉瘤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景在平;吴建秋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密度降低的机制.方法:选取人体肾下AAA及正常腹主动脉组织(NA)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末端DNA标记技术,测定中膜VSMC、凋亡细胞及其相关蛋白;计算机图像分析并计算VSMC密度及凋亡指数.结果:与NA相比,AAA中膜VSMC密度降低,VSMC凋亡指数及其相关蛋白P53、P21明显增加,而bcl-2无显著变化.结论:VSMC凋亡在细胞水平参与腹主动脉结构损伤与重构,促进AAA形成.

  • 东西方胃癌预后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毛伟征;陈峻青

    世界范围内胃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亚洲、南美智利等国家及前苏联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东西方国家学者报告胃癌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东方国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韩国、中国等亚洲地区,西方国家是指北美及欧洲各国.日本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已逐年上升,有的已达67.1%~77%[1,2],中国医科大学近报道为63.7%[3],韩国为54.2%[4].同期西方国家报告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15%~25%[5],欧洲17个国家的综合统计资料为21%[6].即使考虑"分期变迁(stage migration)"的问题,如一些西方D1手术定为Ⅱ期的胃癌可能被东方D2手术改为Ⅲa期,以总的生存率来比较,东方胃癌总的预后也优于西方.我国胃癌死亡占恶性肿瘤致死的第1位,认真分析比较国际胃癌预后不同的原因,扬长避短,对改善我国胃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从病理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比较东西方胃癌预后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 临床病例讨论--发热、上腹胀痛、肝右叶包块

    作者:鞠新华;夏振龙

    1 病例资料病人女,57岁.以"发热、上腹胀痛3个月,影像检查发现肝右叶包块10余天"为主诉于2001年1月30日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发热,体温39.2℃,午后为重.上腹胀痛、不适.静脉滴注氧氟沙星、青霉素,口服红霉素等抗菌治疗1个多月无好转.10余天前彩色B超、CT、MRI检查发现肝右叶包块.既往史:1992年曾有右肝下外方肝血管瘤病史,当时CT检查为肝右叶1.5cm×1.5cm低密度灶及肝血池充填试验为阳性.1987年患子宫肌瘤.1993年患左输尿管扩张症、右肺大泡.

  • 对几个医学名词的改正意见

    作者:王训

    关键词: 医学名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