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谭振刚;周良;胡世国;梁冀望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91年Jacobs等[1]报道了首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成熟.而众多大宗临床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结果证明,腹腔镜技术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2-4],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胃肠道恢复快等优点.尽管我国开展此项技术多年,但临床实践中诸如治疗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相比传统根治术,其治疗效果是否具有优势,一些外科医生仍持谨慎态度.基于此,我们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来对比分析我国应用腹腔镜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研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经腹腔镜结肠切除术2例报告

    作者:侯显明;孙立梅;洪娟;韩磊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8~2009 年经腹腔镜完成结肠切除术2 例临床资料,均为男性,5 岁巨结肠1 例,9 岁乙状结肠冗长症1 例.常规手术为经腹壁切口处理待切段结肠系膜,完成根治术,本组经腹腔镜完成腹腔内操作.结果 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90min 和130min.术后恢复顺利,1 天离床活动.无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巨结肠及乙状结肠冗长症根治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越性.

  • 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手术配合

    作者:曹洁

    在当前的各种结肠外科手术中,利用腹腔镜成为各医疗机构的主流.利用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并能减少传统手术大切口引起的创伤、伤口感染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威胁,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患者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疗效.

  • 全程护理干预在结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阮彩琴;蒋月芳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结肠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0例接受结肠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2, 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0,P<0.05)。结论在结肠手术中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经脐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及开腹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胡振伟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及开腹结肠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0例入太钢总医院行结肠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多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开腹结肠切除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组、多孔组、开腹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36.26±22.61)min、(5.69±2.62)cm,均低于多孔组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多孔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多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和多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6.67%,低于开腹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和多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均可治疗结肠疾病,但单孔组手术时间相对较少,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美观的需求。

  • 结肠冗长症外科治疗术式的探讨

    作者:李文杰;苏明军

    目的:探讨结肠冗长症的外科治疗术式,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我院412例结肠冗长症分别行次全结肠切除或乙状结肠切除.结果:结肠冗长症所致的顽固性便秘术后效果较为满意.随访6个月~4年,以结肠次全切除术效果佳,无腹泻并发症.结论:结肠冗长症切除结肠的范围应尽可能的扩大.次全结肠切除并不增加腹泻并发症.合理扩大切除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 急诊左半结肠切除术中肠减压术的应用与改进

    作者:马刚;于文泉;刘俊波;贾卫国;冯佳申

    左半结肠切除在有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下进行是安全的,但急诊左半结肠切除因其风险性较大而慎为采用.常采用Hartmann术式及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术等尚需2次手术.给病人带来肌体及经济上的额外负担.我院自1999年5月至今采用彭淑牖教授创造的急诊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快速、无污染的肠减压术,并在一些环节上加以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的手术配合

    作者:贾明芳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配合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4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4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13例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

    作者:冯毕龙;卢芳;江从庆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是一种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新方法.报告了13例该病患者行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肠道清洁、肠道灭菌准备,以及肠道传输试验检查期间的指导;术后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尤其是淋巴漏和小肠梗阻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保持有效的腹腔引流,指导早期下床活动,加强排便护理与饮食指导.本组并发淋巴管漏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1例,经治疗后痊愈或缓解.

  • I期经肛门行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

    作者:臧玲;刘宇

    总结了1999年3月至2001年8 月对9 例I 期经肛门行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重点介绍了术前肠道灌洗的开始和持续时间,即为减少直肠黏膜刺激,持续肠道灌洗于术前5天开始;术晨以肛门内注入开塞露、行肛诊协助排便代替常规清洁灌肠,避免灌洗液在扩张段肠管内滞留和对切口的污染.术后使用有效的清洁肛门方式和进行理疗,积极防治肛周感染;保证尿管固定,预防尿管气囊致膀胱颈撕裂;出院前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正确有效的扩肛,预防肛门狭窄.术后随诊发现,本组均食欲正常,吻合口无狭窄,近期无小肠结肠炎、便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 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的护理

    作者:杨梅;桓灵芝;夏卫红;武建华;陈冬梅

    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是一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新术式.报告了对102例行该术式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术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和肠道灭菌准备;术后注重心脑血管和肺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特别是加强排便和肛周皮肤的观察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排便控制功能训练.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发轻度肺部感染1例,高血压危象7例,骶前渗血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的并发症.

  • 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疗效比较

    作者:吴殿超;刘丽芳;李华;许书清;郭淑敬;霍志斌

    目的 比较手辅助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2例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患者,分为手辅助腹腔镜组(30例)和腹腔镜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辅助腹腔镜及腹腔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医师可据对两种方法 掌握的熟练程度选用手辅助腹腔镜或腹腔镜行右半结肠切除.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
  • 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发展现状

    作者:赵士彭

    Jacobs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近10余年,随着腹腔镜器械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日趋成熟,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手术虽难度较大,近年报道逐渐增多,并取得良好效果[2-3].

  •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强谱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内科治疗范畴,但有20%~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现就UC外科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 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蒋慧;马小龙;陶立阳;郑建明

    胰腺转移性肿瘤较为少见,通常临床表现隐匿,且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其中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更罕见,国内外报道仅数十例,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报道本科近10年来仅有的2例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64岁。因“左肾癌根治术后1年余,体检发现胰尾肿块7月余”入院。患者于2007年10月底发现血尿,B超示左肾区肿块,病理活检为(左肾)透明细胞癌,遂在外院行左肾切除术。2008年3月体检CT示胰尾占位,当时未予重视。2008年10月复查CT再次提示胰尾占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于2008年10月28日手术。术中见胰腺肿物与周围结肠及肠系膜明显粘连,故行胰体尾、脾脏、部分结肠切除术。

  • 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研究

    作者:周欣;杨柳;张晓梅;李东正;朱明;周建农;陈森清

    目的 探讨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异时结直肠癌及高危腺瘤的发病风险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与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的随访资料.结果 6例患者接受了结肠全切除治疗,中位随访122个月,无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生.28例患者接受了结肠部分切除治疗,中位随访82个月,10例发生了异时结直肠癌,1例发生了需要手术切除的异时结肠腺瘤.结肠部分切除组5年和10年累计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分别为24.1% 和48.2%,与结肠全切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全组总体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85.6%.结肠部分切除组与结肠全切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与没有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结肠部分切除后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结直肠癌手术史、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分期与异时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风险相当高,与结肠部分切除相比,结肠全切除治疗有助于预防异时结直肠肿瘤,但不能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

  • 黑斑息肉综合征癌变一例

    作者:刘军英;石巧荣;李学军

      患者男性,64岁。因腹痛、呕吐及血便1 d于1999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自幼年开始,口唇、鼻、眶周及手足掌面有黑色素斑点,并常有间歇性无规律性腹痛及血便。1978年6月因肠套叠致肠坏死,术中发现空肠上端腔内有黄豆及花生米大小息肉数枚。1984年8月因便血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内散在花生米大小息肉,并结肠镜下电凝电切3枚如鹌鹑蛋大小、顶端糜烂出血的乙状结肠息肉。此后又多次便血,均在我院治愈。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查体:贫血病容,口唇、舌体、牙龈、颊粘膜、鼻、眶周及手足均可见芝麻粒大小较密集的黑色或棕黑色色素斑点,斑点平坦,边缘清楚,直径1~2 mm左右。心肺未见异常,中上腹部饱满,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88 g/L,大便潜血(+++)。入院后经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1周症状缓解,但仍偶有血便。行胃、肠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全结肠均有较密集息肉,息肉有或无蒂,大小不一,多数在1~4 cm,部分息肉充血、表面糜烂出血,多处活检,为粘膜炎症和错构瘤样改变;乙状结肠息肉活检为结肠息肉癌变。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小肠内亦为多发性息肉。诊断为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i-Jeghers综合征),结肠息肉癌变。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随访近1年,现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两次结肠镜复查,吻合口愈合良好,多处息肉活检未发现癌变。

  • 结肠冗长症27例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杨昌平;郭宏荣;曹金林;杨仁荣;郭海鹰;刘桂宝

    目的 探讨结肠冗长症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缩短确诊前的就医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7和322医院普外科2005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结肠冗长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早期反复出现的顽固性便秘、腹胀、腹痛、消瘦等,容易被误诊.除3例患者因乙状结肠冗长症并发扭转急诊入院手术外,24例症状持续,反复多处就医长达2~32年.经门诊钡灌肠造影确立诊断,手术切除病变肠段,随访7~11个月,患者腹胀、腹痛、便秘、消瘦等全身症状消失.结论 本病较少见,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钡灌肠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好方法.确诊后外科手术是治疗有效措施.

  • 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实践与探索

    作者:童卫东

    自1908年Arbuthnot首次报道采用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便秘以来,有关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外科诊断和治疗的争论就未曾停止过.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结肠切除术作为治疗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的一个选择手段才逐渐得以认可.

  •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在重度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嵇武;姜军;朱维铭;冯啸波;李宁;黎介寿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SFC)的效果. 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00例SFC患者行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下腹部做小切口进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 结果 LASC完成98例,中转开腹2例.98例LASC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23) min(48~125 min),总手术时间(170±42) min(140~225 min),术中出血量(35±18) ml(10~160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2±12) h(25~52 h),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2例轻度脱水,2例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96例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7.0±1.5) d(5~11 d).术后1年,90例便秘症状均明显缓解(大便次数1~3次/d),7例腹泻(大便次数4~6次/d),3例有轻度便秘复发(大便次数2~3 d一次).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GIQOL)指数(109±20)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4±23)分.8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 结论 LAS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是治疗SFC的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损伤控制的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310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