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ALPP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徐力善;翟博;方泰石;金鑫;谷越;冯伟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1 4年4月1 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累及右三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施行ALPPS治疗,并对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离断肝周韧带,裸化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扎门静脉右支及肝短血管,标记肝右静脉后离断左外叶与左内叶间肝组织.术后第8日,切除右三叶.结果:术前残肝体积(左外叶)为769.28 mL,占标准肝脏体积的26.5%;第一阶段术后6d残肝明显增大达1157.84mL,占标准肝脏体积的37.1%,增加50%.第一阶段手术历时300 min,出血200 mL;第二阶段手术历时150 min,出血600 mL.第一阶段手术后出现胆漏,辅助肝(右半及第Ⅳ段肝脏)每日引出250~700 mL胆汁.第二阶段手术后恢复顺利.结论:ALPPS为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高友兵;田少林;刘伟;邱怀明;蔡逊

    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LAI)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采用持续性LA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较迅速(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5.0%,病死率10.0%,对照组分别为34.6%、15.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I对SA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优于经静脉途径治疗.

  • 93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杨逸;盛能全;阎钧;龚剑锋;王志刚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5月-2013年5月93例GE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结果:男女比例1.4∶1,平均年龄57.1岁,发病高峰60~69岁.病灶位于直肠(31.2%)、胰腺(25.8%)、胃(18.3%)、阑尾(12.9%)、十二指肠(8.6%)、结肠(2.1%)、输卵管(1.1%).其中,非功能性GEP-NENs占84.9%,无特异临床表现,多见腹部胀痛(63.4%)、消化道出血(28.0%)等,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多提示占位性病灶.84例患者获得成功病理复片,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占73.8%,神经内分泌癌(NEC)占23.8%,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占2.4%;G1、G2和G3级GEP-NENs分别占52.4%、21.4%和26.2%.初诊时,52.5%的患者肿瘤浸润肌层/浆膜层,18.8%浸润周围组织,20.0%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1 4.0%发生远处转移.9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74.3%和65.8%.结论:GEP-NENs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非功能性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总体预后较好,肿瘤病理分级、分类、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与预后相关.

  • 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肖肖;钮自宇;李文利;姜大磊;张鸣鸣;吕酶;解祥军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及20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镜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炎症程度、临床分型、累及范围、分期及有无肠外表现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和临床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P-选择素和CD63表达存在差异(P<0.05).结论: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推测两者可能协同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 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王伟;丁伟;王伯庆;徐林

    目的:系统评价精准肝切除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临床对照试验(CCT).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在术中、术后及预后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和5个CCT,共774例患者.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相比,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MD=-3.22,95% CI:-3.93 ~-2.51,P<0.000 01),减少了术中出血量(MD=-228.61,95%CI:-308.46 ~-148.76,P<0.000 01),明显降低了切缘残余率(OR=0.12,95%CI:0.04 ~ 0.35,P< 0.0001),降低了1年复发率(OR=0.50,95%CI:0.32 ~ 0.78,P=0.003),提高了1年存活率(OR=2.16,95%CI:1.34~3.46,P=0.001),加快了术后谷丙转氨酶(MD=-122.00,95%CI:-195.05 ~ 48.95,P=0.001)与谷草转氨酶(MD=-160.79,95% CI:-224.81-96.77,P<0.000 01)及总胆红素恢复(MD=-8.74,95%CI:-10.57 ~-6.91,P<0.000 01),而术后白蛋白恢复无显著差别(P=0.22).显著减少了总并发症发生率(OR=0.29,95%CI:0.19~0.45,P< 0.000 01),其中胸腹腔积液发生率明显减少(OR=0.41,95%CI:0.22 ~ 0.75,P=0.004),胆漏发生率降低(OR=0.32,95%CI:0.12~0.86,P=0.02),而肝衰竭、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较常规肝切除具有良好临床的效果,不仅能够彻底清除病灶,而且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加快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但是由于试验样本数量偏少,期待更多高质量试验的证据.

  • FHIT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郝志伟;田珊;李雪艳;李忠信;翟建;姜战武;赵文明

    目的:探讨FHI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法分别检测60例乳腺癌和相对应的癌旁乳腺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T蛋白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和98.3%(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FHIT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从分子学水平探讨更多相关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胡骁;胡维昱;孙传东;孙琳;张顺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201 0年1月-2013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根治性切除的60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腹腔出血、胆瘘、腹腔积液合并感染、肺部感染、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及切口感染.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尤其重要.正确的术前评估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尽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特点

    作者:汪仕友

    分析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及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收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回顾分析其CT特点.1 2例原发肠系膜病变中,发生在小肠系膜9例,结肠系膜2例,肠系膜弥漫性受累1例;其中肠系膜囊肿3例,淋巴管囊肿2例,淋巴瘤2例,胃肠道间质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瘤.原发于肠系膜的肿瘤组织类型繁多,良性者以囊肿及淋巴管瘤常见,CT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薄壁囊性包块,淋巴管瘤较大时可突入腹腔各间隙内生长,肠系膜恶性肿瘤组织以淋巴瘤及间叶组织的肉瘤常见,多表现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做出较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

  • 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低钙血症的预测价值

    作者:靳和平

    探究甲状腺实施手术后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以及通过对PTH的检测预测低血钙发生的临床意义.对201 2年3月-2014年3月由同一主任医师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24例患者在术后2h和手术次日起每日监测PTH与血钙水平,根据PTH是否正常进行分组并记录出现低钙血症的时间及症状.PTH正常组患者32例,发生低钙血症患者2例,发病率为6.25%;PTH异常组患者92例,发生低钙血症患者83例,发病率为90.22%;PTH异常组有症状患者PTH含量各时相点连续明显低于无症状患者.通过PTH连续检测发现,甲状腺术后2 h PTH< 11.5 pg/mL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概率较大,低钙血症患者PTH含量越低,血钙含量越低,发生相关症状的概率越大,临床可以通过对PTH过低患者进行补钙治疗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学谦;郭兰栓;张惠卿;宋瑞;毛永贤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差异.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普通外科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和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5D,EQ-5D),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4、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随访期间共失访3例,随访率为96.34%.研究组术后1周的疼痛、EQ-VAS评分,术后4周的社会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0.25±8.51 vs 35.61 ±6.76,t=3.121,P=0.003;62.94±9.40 vs 57.70±9.76,t=2.42,P=0.018;69.30±8.71vs 63.57±8.94,t=2.872,P=0.005);术后第1周的恶心呕吐情况较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22.95±8.36 vs 18.49±6.04,t=2.747,P=0.007).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能显著改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 肝硬化后胆囊炎、急性胆囊炎LC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建国;胡艳;秦建伟;高静涛;龚振斌

    评价肝硬化后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LC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对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在近4年来肝硬化后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成功实施LC的病例中,选择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6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术后未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ALT、AST、恢复正常饮食、腹部症状消失等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ALT、AST升高的例数明显减少,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缩短,腹部症状较快消失.肝硬化后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可减少炎症反应的影响,促进术后恢复.

  • 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腔镜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黄志强;陆永秀

    评价腹腔镜手术在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应用效果.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诊治的65岁以上老年急性良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其中腹腔镜组46例,采取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对照组40例,采取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效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4.4% vs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 vs 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腹腔镜组溃疡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4.3% vs 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应用于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 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分析

    作者:余培

    评价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166例,其中74例行腹腔镜TME(试验组),92例行开腹TME(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门保留率68.9%,远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半流质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8%,远低于对照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丽组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治疗直肠癌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肛门保留率,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建强;王建;马小明;黄海龙;赵明佐;吴际生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 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92例Siewert Ⅱ、Ⅲ型AEG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近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吻合组,A组);1 9例行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侄次全组,B组);42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C组).3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无癌残留.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6)枚、(20±5)枚、(26±9)枚,达到标准D2根治要求.3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优于B、C组.胃酸潴留、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B组明显多于A、C组.A组在预防倾倒综合征方面明显优于B、C组.B组排空障碍发生率多于A、C组.C组腹泻发生率多于A、B组.3组术后梗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合适的病例,近端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 Ⅱ、Ⅲ型AEG是安全的;双通道吻合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钱利强;高泉根;沈根海;吴国良;刘岩

    对比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A组132例(157条患肢)行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B组120例(149条患肢)行传统剥脱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其皮下血肿、积液发生率亦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隐神经损伤率、复发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腔内激光治疗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皮下血肿和积液发生率方面存在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中段胰腺切除术48例临床体会

    作者:赵建国;王震侠

    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CP)在胰腺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一2013年1月行CP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中,17例为黏液性囊腺瘤,9例为浆液性囊腺瘤,7例为胰岛素瘤,5例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4例为实性假性乳头状瘤,3例为慢性胰腺炎形成肿块,1例为单纯囊肿,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1例为胰腺高分化导管腺癌(直径<1 cm).术后胰漏发生率为10.4% (5/48),4例血糖升高.45例患者获随访,3例失访.1例因胰漏于术后5月死亡,其余患者均健在.无肿瘤复发病例.CP对于生长在胰腺颈部或体部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安全可行.

  • 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20例探讨

    作者:赵瑞峰;陈亮;徐明遥

    分析股动脉穿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20例股动脉穿刺出现并发症患者,对其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讨术后的处理措施.动脉夹层2例,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远端栓塞3例,血管迷走反射3例,血肿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2例.通过分析、总结,得出股动脉穿刺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力求将其发生率降到低.

    关键词: 股动脉 穿刺 并发症
  • 迷走神经肝支及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GLP-1的调节作用

    作者:郑玉廷;裘年存;单成祥;王正昕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肝支及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清及餐后30m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并分析交互作用.方法:对55只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5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10只(S组);假手术+迷走神经肝支切断组11只(SV组);手术组12只(RYGB组);手术组+迷走神经肝支切断组12只(RYGBV组).检测术前以及术后1、4、8周的空腹、50%葡萄糖溶液(2 g/kg)灌胃30 min后血清GLP-1浓度,并分析术后1、4、8周RYGB和迷走神经肝支对血清GLP-1的影响.结果:4组大鼠术前、术后1、4、8周空腹血清GLP-1水平无变化(P>0.05).4组大鼠术前餐后30 min血清GLP-1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1周,RYGB明显提高餐后GLP-1水平,切断迷走神经肝支降低餐后GLP-1水平(S组21.57±2.40 pmol/L,SV组14.48±1.62 pmol/L;RYGB组43.07±2.76 pmol/L;RYGBV组34.50±2.49 pmol/L;P<0.05).术后4周,RYGB明显提高餐后GLP-1水平,切断迷走神经肝支稍微降低餐后GLP-1水平(S组23.14±2.09pmol/L;SV组19.16±2.42 pmol/L;RYGB组57.33±2.33 pmol/L;RYGBV组53.95±1.98 pmol/L;P<0.05).术后8周,RYGB维持较高餐后GLP-1水平,切断迷走神经肝支对GLP-1无影响(S组22.94±2.38 pmol/L;SV组23.45±2.49 pmol/L;RYGB组55.09±3.29 pmol/L;RYGBV组55.21±4.02 pmol/L;P>0.05).RYGB对餐后血清GLP-1影响的主效应由术后1周时20.76 pmol/L提高至术后8周时31.96 pmol/L(P<0.05),迷走神经肝支的主效应由术后1周时8.05 pmol/L降至术后8周时0.32 pmol/L(P>0.05),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就远期效应而言,行RYGB治疗2型糖尿病时,迷走神经肝支的保留与否并不影响血清GLP-1的水平.

  • 门静脉联合胆管双结扎与单纯门静脉结扎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

    作者:潘立超;任为正;葛新兰;张东欣;柏佳;董家鸿

    目的:探讨胆管联合门静脉双结扎(BPL)与单纯门静脉结扎(PVL)对非结扎侧肝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BPL组和PVL组,每组36只.解剖大鼠肝门部,BP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和胆管,PVL组结扎大鼠肝左、中叶门静脉.在术后0、1、2、3、5和7d分别将各组大鼠称重后取下腔静脉血、肝组织,测定血清以及肝内胆汁酸水平,测定转氨酶水平,称量未结扎侧和结扎侧肝重.对于非结扎侧肝脏,Western blot测定PC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阳性细胞指数.结果:两组术后均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BPL组旰内胆汁酸于术后1d升至峰值,随后迅速降低.而PVL组肝内胆汁酸于术后2d到达峰值,随后缓慢降低.PCNA表达量以及ki-67阳性细胞指数BPL组均比PVL组提前到达峰值.PVL与BPL均可以引起肝脏萎缩-增生综合征(AHC).但是,BPL更快、更有效.结论:BPL比PVL能更有效地促进非结扎侧肝叶的增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作者:杜卫华;刘凤军;赵敏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因“左下肢浅静脉曲张10年”于2013年8月16日在当地医院行左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第5天感左下肢小腿肿胀,疼痛,并逐渐加重,遂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治疗.专科检查:患肢皮色潮红,肢体粗肿,张力大,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约5 cm,股三角区轻压痛;Homan征阳性.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阳性.患肢彩色多普勒:腘静脉及其近心端深静脉部分充盈缺损,管腔中间及周边见有细小血流束通过,呈“轨道”征样改变.临床诊断:左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
  • 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东欣;姜珊;董家鸿

    大范围肝切除涉及多个肝段和肝叶,手术方式和过程复杂,术后较高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密切相关.目前,世界范围内PHLF的研究仍然有限.就大范围肝切除术后PHLF的定义、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回顾与进展

    作者:陈创造;何小科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手术修补是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办法,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后壁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经历了前路张力修补、开放式无张力修补、腹腔镜技术修补的历史过程,其中也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手术方式,将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廷;丁维宝;林洪峰;李森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支持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PD的患者,比较28例围手术期给予EN和25例给予肠外营养(PN)的患者胃肠功能、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明显少于PN组(P< 0.05),EN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PN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EN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力、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