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小切口下超细胆道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嵌顿结石的应用

    作者:张成刚;张胜华;冯寿全;赵震宇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嵌顿结石的应用.方法:观察小切口下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经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68例胆总管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一次性结石取净67例,结石取净率98.5%,并发症4例.术中胆囊管操作成功29例,胆总管切开后放置T管39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d.结论:该治疗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嵌顿创伤小,恢复快,碎石充分,安全可行.

  •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俊文;王森;王剑;杨敏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FDS)在诊断治疗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98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109次乳管镜检查,分别进行药物灌注、乳腺病变导管小叶切除、乳腺象限切除、乳腺区段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乳管扩张症56例,行药物灌注治疗,54例症状消失,2例行手术治疗;化脓性乳管炎2例,均治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34例(1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行导丝定位下乳腺区段切除,其中5例行象限切除;3例导管内癌,行乳房切除或病变乳管在内的乳腺象限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3例导管浸润癌,行乳房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综合治疗,随访未见复发.讨论:FDS提高了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率,因能直接观察到乳管上皮及导管腔内情况,据其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损伤.

  • 综合抗返流技术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郑春宁;孙少川;孙中伟;蒋秀玉;庄严

    目的:评价综合抗返流术式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例胃底部肿瘤手术采用综合抗返流技术(A组),未行综合抗返流术的11例为对照组(B组),通过手术前后食管胃腔内测压以及24h pH测定评价抗返流效果.结果:A组术后食管体部出现新的高压区;A组患者pH<4的总时间(%)、pH<4的返流次数、>5min的返流次数和长反流时间(min)均较B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综合抗返流术式方法简便,临床抗返流效果好.

  • 中国北方两市部分人群IL-2、IL-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关联性的研究

    作者:王坤;时昌文;高勇;于振海;宁涛;曹邦伟;李勇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人群IL-2、IL-4基因SNPs与乙肝发生的关联.方法:提取中国北方两市乙肝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IL-2基因包含突变位点-330的片段以及IL-4基因包含突变位点-590的片段,采用RFLP明确健康个体乙肝患者基因型.采用PHASE10软件构建这3个多态性位点的个体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多态性与乙肝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2个多态性位点在北方两市部分人群中具有多态性.两组人群中-330(IL2)多态性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0(IL4)多态性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体型中,含有GT单倍体的个体在两组人群中具有高度差异(P<0.01).结论:IL2基因-330位点的多态性对于乙肝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易患关联,其杂合、纯合形式分别增加乙肝患病风险1.67倍和3.81倍.具有GT单倍体的个体对于乙肝的发生同样具有易感关联,其增加乙肝患病风险约为1.94倍.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王克;王翠艳;张增芳;冯鑫至;马玉香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的特点.结果:87例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112个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发现86个(76.8%)病灶,其中53个(62%)位于乳头旁及乳晕区的大导管内,33个(38%)位于中小导管;单发病灶61例,多发病灶12例,其中11例为2个病灶,1例为3个病灶,14例未发现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血流信号9个,频谱多普勒测及动脉频谱2个,测及静脉频谱7个.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和定位,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有效手段.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史斌;张蕾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单纯全麻组,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及全麻药用量.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期各时段HR、MAP变化A组均较B组轻且平稳;两组病人血气分析PaO2、HCO3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循环呼吸功能平稳,且便于术后镇痛.

  • 营养支持方式对老年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柳汉荣;滕琦;胥幼群

    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其恢复是必要的,作者对89例胃癌患者术后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PN+EN),分析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 吻合器技术在胃窦部癌手术中应用

    作者:刘小南;董光龙;霍婷婷;王为忠

    目前国内吻合器技术在胃窦癌手术中的应用较少,本文总结我院6年来在胃窦癌手术中运用三吻合器技术的经验.

  • 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横结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

    作者:贾宗师

    编者按: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原因较多,每个病人有其特殊性,适合病人具体情况的术式是好的方法,肝移植技术日趋成熟,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更多.食管下端胃近端切除、横结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再出血,多年以前在国外曾有开展,但该法创伤和风险均较大,作者报告6例治疗效果较好,无死亡,今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 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预防胰瘘(附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欣;高乃荣;赵刚;李国强;汤文浩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继发腹腔大出血、肠瘘等,是引起术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1996年我们采用了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FasL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娇;刘倩;王杰;毛海婷

    目的:研究FasL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Fas/FasL途径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2.2.15细胞表面Fas、FasL的表达及Jurka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用HepG2.2.15细胞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方法,研究FasL诱导T细胞凋亡的功能;用脂质体介导法转导FasL反义寡核苷酸入肝癌细胞,并通过检测细胞表面FasL表达、RT-PCR及细胞共培养方法研究FasL反义寡核苷酸转导对肝癌细胞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结果:①HepG2.2.15细胞低表达Fas,却表达有功能的FasL,与高表达Fas的Jurkat细胞共培养可诱导后者凋亡;②肝癌细胞转入FasL反义寡核苷酸后,FasL-mRNA降低;细胞表面FasL表达下降;与Jurkat细胞共培养,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达的FasL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是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FasL反义寡核苷酸转导可以逆转肝癌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 补肾生血药促进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天成;黄家应;向友;刘勇;苏松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药对缺血后肢大鼠外周循环中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及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喂食补肾生血药,1周后细胞培养观察外周血EPC数量变化,4周后检测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外周血培养的EPC(89.1±10.3/mm2)明显高于对照组(48.6±7.5/mm2)(P<0.01),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288.76±12.54)和VEGF表达(0.233±0.014)均高于对照组(224.84±5.87),(0.162±0.018,P<0.05),且外周血EPC数量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补肾生血药通过动员骨髓EPC的迁移、分化、促进局部的血管新生,达到改善供血目的.

  • 共刺激分子B7-1、B7-2在大鼠热缺血再灌注肝脏表达意义的研究

    作者:纪志鹏;徐克森;刘毅;刘钊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1和B7-2在大鼠肝脏热缺血伤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24h)、B组(缺血60min再灌注24h)、C组(假手术组).模型制备参考Ohmorid的方法.分别取模型之肝左叶,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检测B7-1和B7-2在3组肝左叶组织中mRNA表达情况.结果:B7-1和B7-2 mRNA在C组以极低水平表达,而在A组、B组表达却明显增多(P<0.01),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热缺血再灌注之肝脏通过上调B7-1和B7-2的表达增加了肝脏的免疫原性.

  • 乌斯他丁对大鼠门静脉阻断后肠粘膜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敬;何建平;郑南;杨福;邬明;沈骅

    目的:探讨阻断大鼠门静脉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乌斯他丁对其损害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门静脉阻断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手术组(n=30)、手术+药物组(n=30).手术组及手术+药物组门静脉阻断时间为40min,门静脉复流4h.70只动物均于手术后4h 40min在无菌条件下取门静脉血2ml检测内毒素:取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距回盲部2cm处取小肠肠壁组织1cm,作病理学检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及其形态学结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手术组比较,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其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上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增加;小肠壁形态学结构亦发生明显改变.手术+药物组与手术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可导致其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乌斯他丁对上述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原发性肝细胞癌HBsAg、Fas和PCNA抗原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姜润德;宗宁;李占元;王占民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其癌周肝组织HBsAg、Fas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规律和意义以及HBV感染与HCC的相关关系,HCC发生的机制.方法:对52例肝癌标本及42例癌周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sAg、Fas和PCNA的表达,并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癌周肝组织高度表达HBsAg和Fas,阳性率均达78.6%,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2%和30.8%,阳性表达仅限于分化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癌组织和癌周组织HBsAg和Fas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癌组织的PCNA标记指数(54.8±25.9),显著高于癌周组织(11.6±9.7)(P<0.001),其中HBsAg阳性者标记指数又低于HBsAg阴性者(41.4±28.5 vs 58.4±24.2,P<0.05).在癌周组织PCNA阳性细胞常常位于肝小叶周边部,体积较小,核圆形或卵圆形.结论:由于高分化癌具有低水平表达HBsAg的能力,推测HBsAg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消失或低表达应归因于癌细胞的低分化状态.癌周组织持续发生肝细胞的凋亡,但在癌组织尤其是低分化癌组织中则减弱或消失,可能归因于癌细胞不能表达病毒抗原.卵圆形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前提条件.

  • EGF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冬利;王为忠;刘小南;季刚;张溪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道细胞凋亡影响的机理.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AP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开腹翻动胰腺,n=24)、AP组(n=24)及AP-EGF组(n=24).AP-EGF组皮下注射EGF0.1μg·g-1,其余两组动物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次8只大鼠分别于术后6h、12h、24h剖杀取材,经心脏取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以干纱布吸沾腹水法测量腹水量.从屈氏韧带远侧10cm处开始取2cm空肠,观测空肠组织细胞凋亡;另取10cm空肠,检测空肠粘膜MDA(丙二醛)含量.结果:术后12h及24h,AP-EGF组动物腹水量显著低于AP组(P<0.05,P<0.01),AP-EGF组动物血清淀粉酶也显著低于AP组(P<0.05,P<0.01);术后24h,AP-EGF组动物血浆、空肠组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AP组;术后12h及24h,空肠粘膜凋亡指数显著低于AP组.结论:EGF能迅速恢复血清淀粉酶正常活性,降低AP大鼠血浆、肠粘膜组织MDA含量,减轻AP所致的肠粘膜细胞凋亡损害.

  • 直肠癌癌周组织ICAM-1、CEA和CD31的表达

    作者:巩念明;魏璐婉;陈尧;刘执玉;房云海;孙平

    目的:研究直肠肿瘤发生血管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8例直肠腺癌患者的癌周组织和淋巴结,6例正常人的直肠组织和淋巴结,用免疫组化sp法处理标本.结果:癌周直肠组织及癌周淋巴结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有ICAM-1和CEA的强表达.癌周直肠组织中及癌周淋巴结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均有CD31的表达;而正常对照组直肠组织和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细胞亦见CD31的表达,表达的强度相同.结论:研究表明ICAM-1和CEA在癌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可能起到一定的粘附作用,而CD31在癌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作用还不是十分清楚.

  • 指压第二掌骨侧镇痛穴用于静脉注射镇痛

    作者:赵小萍

    为了减轻静脉注射时患者的疼痛,我们对100例接受静脉注射患者指压第二掌骨侧镇痛穴镇痛,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

    作者:李留峥;于杰;李立;肖仲贤

    1 资料与方法全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6~67岁.胰头癌8例,壶腹周围癌4例.病程1~12个月.经B超、CT、ERCP及MRI等检查,术前确诊11例.TNM分期,为T1N0M0 8例、T1N1M0 4例.术前PTCD、ERCP减黄治疗5例.

  • 青少年巨大乳管内乳头状瘤1例

    作者:谭志军;刘玉莹;张凤云

    患者女,13岁,月经初潮5d.右乳房肿块并乳头溢液10d入院.查体:右乳头下方肿物,4cm×3cm,质硬,边界尚清,轻压痛,按压有淡褐色液体溢出,右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B超:右乳腺肿大,回声不均质,其探及4.3cm×3.1cm低回声包块,包块内见2.7cm×1.4cm不规则液性暗区.

  •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近期疗效

    作者:王庆良;郭依廷;谢富波

    对32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低压推注法进行部分脾栓塞(PSE),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结果.1 材料与方法男21例,女11例,年龄33~69岁,平均54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肝功能Child B级22例,C级10例.6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钡餐和(或)胃镜检查均发现中度以上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 美蓝胆道造影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作者:丛占中;王文哲;王健;王居晖

    我科对胆道探查病人采用了美蓝胆道造影术,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5~76岁.其中胆囊多发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3例,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多发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

  • Hedgehog信号通路与乳腺发育及乳腺癌发生的关系

    作者:张颖;张红卫

    细胞间通讯是发育中的重要事件.大量的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对于动物的正常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异常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包括各种发育缺陷和癌症等.本文就Hedgehog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与乳腺发育和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管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廖明芳;景在平

    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们的研究重心已经从解释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的研究.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有其自身特有的活动规律,仅仅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远远不够.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蛋白质组
  • 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作者:闫兵;李泽信;张永久;冯德元

    肝脏接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肝脏神经支配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已毋庸置疑[1],但对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尚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更深入的探讨,现就这一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或血流量锐减引起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其临床发病率虽低,但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达60%~90%[1].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

    作者:郑海涛;彭志海

    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后严重和主要的血管并发症,约占所有血管并发症的60%,往往导致移植肝脏的急性坏死、多发性肝脓肿和胆道系统并发症,与移植较高的失败率有关.4周或30d以内发生者称为早期,约占46.7%,4周以后为晚期,约占53.3%[1].近年,成人早期HAT发生率在3%~8%,平均诊断时间17d[2].

  • 前哨淋巴结定位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良;丁印鲁;胡三元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接受肿瘤部位淋巴回流的首个或早的几个淋巴结,往往是原发肿瘤转移的第1站,并可能是惟一转移的淋巴结.因此,通过SLN细致的病理学检查可了解整个区域淋巴结群的肿瘤转移情况.

  • 巨大腹壁缺损修补

    作者:姜金波;徐克森;寿楠海

    获得性腹部缺损的常见病因有外伤、手术、感染、肿瘤切除等.理想的腹壁修补包括:(1)修补区与残余的腹壁融为一体,恢复腹壁结构和外形的完整性;(2)防止脏器突出、保护腹腔内容物、支持其功能;(3)提供动态肌肉支持;(4)无张力修补;(5)修补具有持久性.

    关键词: 腹壁缺损 外科手术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