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余华;孙建明;张代忠;刘明忠;赵宇;李绍英;唐净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价值.方法:75例病因不确切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ERCP检查,并与MRCP对比分析ERCP诊治结果.结果: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84.0%(63/75),明显高于MRCP诊断符合率53.3% (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MRCP对胆系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1% (35/38)、78.9%(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系结石以外的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ERCP诊断符合率为80.0% (28/35),明显高于MRCP28.6% (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下取石成功.结论:在明确梗阻性黄疸病因方面的作用,目前MRCP尚不能取代ERCP.ERCP对于部分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 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伟;安杰;张超;侯会池;李志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Dukes B期和Dukes C期的中低位直肠癌34例,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分别进行保留自主神经的开腹直肠癌D3根治术和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6 min,稍长于开腹组,而平均总出血量为155 mL,略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检出淋巴结分别为22.2枚和24.125枚,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D3根治术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安全可行.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作者:许炳华;鲍传庆;刘宗良;李建平;俞宪明;金成;沈晓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手术方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电凝切除、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部分肠段切除及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等方法,对3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22例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其中1例在结肠镜操作过程中发生难于控制的出血,另1例造成穿孔且息肉未完全切除,也行结肠镜辅助的腹腔镜下部分肠壁切除.22例中有18例用Endo-GIA完成.6例行腹腔镜下肠段切除,其中4例因息肉基部广,游离肠段后发现血供差;2例息肉位于直肠上段,且息肉稍大.3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70~240 min;手术出血量在20~15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20~48 h.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肠痿、肠腔狭窄、术后肠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牲和彻底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式.

  • maspin和bax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复发的研究

    作者:东星;于波;周卫东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maspin和bax的表达,探讨二者预测乳腺癌复发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复发乳腺癌、24例无复发乳腺癌及14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maspin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复发乳腺癌(23.3%,20.0%)和无复发乳腺癌组织(54.2%,45.8%)maspin、bax 阳性表达率均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85.7%,78.6%)低(P均<0.05),复发乳腺癌maspin和bax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无复发乳腺癌(P<0.01).复发乳腺癌组织maspin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481,P<0.05),与激素受体呈正相关(r=0.497,P<0.05);bax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522,P<0.05);maspin表达与bax表达呈正相关(r=0.454,P< 0.05).结论:maspin、bax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复发.

  • 带血管蒂小肠片在十二指肠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作者:梁继刚;王浩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全层小肠片或带血管蒂去黏膜小肠片在十二指肠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我院收治的10例由于肿瘤或外伤所致的十二指肠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十二指肠缺损程度,采用带血管蒂全层空肠片修补5例;带血管蒂去黏膜空肠片修补2例;带血管蒂全层回肠片修补1例;带血管蒂去黏膜回肠片修补2例.结果: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十二指肠瘘及十二指肠狭窄.结论:针对十二指肠缺损选择性应用带血管蒂小肠片或带血管蒂去黏膜小肠片进行修补操作简便,无重要并发症,修复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汪河清

    目的:对比探讨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实验组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后随访1~3月,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显著增强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宇飞;宗逊;张茂红;王峰;宗光全;刘仁民;徐琳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与血清肿形成有关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手术器械、术前辅助化疗、弹力绷带的应用、腋窝引流时间等8项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6例患者行保乳术56例,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198例.术后并发血清肿98例(35.5%);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同血清肿的高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OR值分别为2.83和3.97,P<0.05.其他研究因素与乳腺癌术后血清肿的高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因素,同保乳术比较,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增加了乳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性.

  • 自膨式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作者:朴龙松;张洪义;刘洋;冯志强;张宏义;肖梅;黄子明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自膨式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1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50例,胆管癌35例,淋巴结转移癌20例,胆囊癌10例,壶腹癌10例,均采用经皮肝穿自膨式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 125例患者,共放置140例支架,支架扩张良好,引流通畅,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术后死亡1例,腹水渗漏2例,胆道出血2例,胆管炎4例,胆道再阻塞5例.中位生存期190.2 d,术后存活3个月以上者88例,半年以上者52例,1年以上者13例,2年以上者4例.结论:自膨式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 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白东方;周克华;王黎光;张晓黎;曾庆东;蒋玲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7例DTC患者术后接受131I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次服131I后5~7 d131I全身显像进行对比观察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服131I次数分别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大剂量131I治疗术后DTC患者总有效率80.9%,对于纵膈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明显优于肺、骨转移,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加用大剂量131I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癌灶转移部位对131I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 泛影葡胺在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吴彪;龚建平

    肠梗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疑难病,临床治疗棘手,特别是判断肠梗阻的手术时机,仍比较困难.而肠梗阻对机体稳态危害性大,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肠梗阻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60例行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 mL为治疗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 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敏;陈建

    酒精性肝炎是长期饮酒造成的常见肝脏疾病.随着饮酒人群的增多及饮酒量的增大,酒精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现对2007年7月-2010年11月的31例酒精性肝炎患者予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排除药物、病毒感染及其他中毒因素影响.诊断标准参照《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1].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具体资料见表1.

  • 腹部术后肠瘘的外科处理

    作者:刘晖;韩振魁;斯坎德尔;吉尼西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手术后肠瘘占所有肠瘘的75%~85%,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其病死率为40%~60%.近来由于TPN、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的使用以及恰当时机的手术干预,肠外瘘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病死率降至15%左右.我院普外科2005年10月-2011年5月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28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瘘 外科治疗
  • 6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李广俊;赫鹏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消耗性疾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我院2000年8月-2010年8月收治68例肝脓肿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5 d~3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寒战、右上腹疼痛、皮肤水肿、压痛、肝区叩痛,少数伴有黄疸和黑便.其他合并疾病包括胆道结石、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性疾病、败血症等.实验室检查:61例白细胞>15×109 L-1;55例肝功能异常,多以白蛋白降低为主(26~35g/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3例血小板<30×109 L-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s以上.B超及CT检查结果示脓肿位于肝右叶47例,左叶13例,多发8例.单发脓肿直径为4.0~14.0 cm,多发脓肿直径为3.0~6.0 cm.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建军

    目前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在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选择内分泌治疗、化疗及预测其疗效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及预测因子.但新辅助化疗对ER、PR的表达是否有影响仍有争议.为了解新辅助化疗对ER、PR的影响,现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行新辅助化疗的5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ER、PR阳性率做对比分析,以了解新辅助化疗对ER、PR的影响.

  • 早期胃癌的57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栾凤鸣;王利;葛春林;李占武;米良田;李庆玉;李方毅;刘金华;姚晨辉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确诊时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GC)的预后明显好于中晚期胃癌[1].然而,我国EGC的检出率较低,原因在于EGC多无症状或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普查的依从性差,费用较高,发现时多已处于进展期.因此,提高我国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004年9月-2010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57例EGC患者的诊断、治疗、病理特点及预后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诊治 预后
  • 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体会

    作者:张剑;王昆华;龚昆梅;朱宇;李临海

    恶性肿瘤易导致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老年胃癌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且术后需较长时间禁食,势必加重营养不良,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胃癌患者的术后短期结局[1].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治疗60岁以上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27例,于围手术期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探讨PN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 肝门部胆管癌45例临床分析

    作者:蒋维;张伯;蔡军;刘江山

    肝门部胆管癌系指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易向肝内及十二指肠韧带浸润,病程发展快,手术切除率低.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2].我院2000年3月-2009年3月收治45例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

    作者:陈万军

    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而突出于体表外的疾病[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排尿困难、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压增加,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手术等原因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后形成巨型或复杂疝,甚至发生嵌顿危及到生命.有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发病率越来越高[3].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疝修补片或疝修补网塞修补腹壁缺损的一种疝修补术[4],目前已经基本取代了过去传统手术[5].本组收集了2009年1月-7月我院收治39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例,设为治疗组;与2002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15例行常规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比较

    作者:张炽棠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特点表现为发病快、病情重、疗效差,是较为多见的一种急腹症,而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上[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但是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常规开腹治疗的效果众说纷纭.本研究观察术中和术后患者的情况,比较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

  • 残胃癌31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孙威;江洋深

    随着诊治技术的提高与先进技术的应用,残胃癌的发现率有所增加.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1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1例,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4~77岁,平均63.4岁.主要症状为上腹不适,疼痛,进食梗噎感,消瘦,黑便等.首次手术疾病与术式: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复合溃疡1例,行Billroth Ⅰ式初次手术7例,BillrothⅡ式24例.

  • ePTFE人工血管材料内衬自体骨髓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健;赵珺;王毅;伍波;梅家才;邵明哲;潘烨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内皮细胞衬里对ePTFE人工血管材料通畅性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入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取犬自体骨髓,提取单核细胞种植ePTFE人工血管,行左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ePTFE人工血管.分别于术后1月、3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通畅率,并行组织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人工血管表面内皮化情况.结果:术后1月时实验组人工血管通畅率及内膜厚度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但术后3月时实验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内皮细胞衬里技术可明显提高ePTFE人工血管的短期通畅率,但其对远期通畅率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罕见乙状结肠重复畸形1例

    作者:李兴杰

    病例资料患者女,41岁,因"发现左上腹部肿物10d"入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10 cm肿物,质软,无压痛,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腹部CT平扫:左腹腔内囊性病变,来源待查.2011年1月26日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所见:左上腹腹膜后左肾下方可见一大小约10 cm×13 cm×13 cm囊性肿物,包膜完整,肿物下缘向下延伸处可见一肠管样组织,沿此管样组织向下游离直至乙状结肠,其远端根部与乙状结肠相通,有独立的肠系胰,大小约20 cm×4 cm.术中诊断:腹膜后乙状结肠重复畸形.行重复畸形的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经抗炎等综合治疗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肠壁黏膜层多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肌层水肿;腹腔肿物囊肿璧内衬柱状上皮,上皮下少量腺体及平滑肌组织,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 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切除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陆深泉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经腹手术切除胃底贲门癌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63岁.术前均经胃镜及活检确诊,其中腺癌43例,鳞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术后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14例,Ⅲ期26例,Ⅳ期2例.术前均行腹部B超、CT、胃镜和钡餐等检查以明确手术指征.

  • 直肠拖出肛门外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15例报告

    作者:刘雄友;高德山;张爱萍;张玲;高新华

    传统的观点认为低位直肠癌需行Miles手术,随着低位直肠癌远端肠管切除2 cm安全距离的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对于低位直肠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主流术式.而部分直肠肿瘤距肛缘4~6 cm或肥胖、盆腔狭窄,无法经腹手术完成远端直肠的关闭、切割及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可以行直肠拖出肛门外切除术.我们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直肠拖出肛门外切除术治疗了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肠道分泌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炎性肠病

    作者:白小武;嵇武;丁博文;李宁

    炎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分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ERS)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分泌细胞错误折叠蛋白或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ER)内聚集导致稳态失衡、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可能引起IBD.本文就对肠道分泌细胞的ER应激、其与IBD的联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胆管癌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进展

    作者:朱成林;黄强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于1977年由Basedovsky首先提出.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和依赖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被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IE).该网络在整体水平上调节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维持机体稳态,其中任何环节的紊乱,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系统功能.在胆道系统的神经支配中,交感神经起源于腹腔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则来自迷走神经,神经来梢大部分沿着肝门束的脉管结构行走,环绕在胆管和血管之间,分泌大量的ACH、NA、NE、r-GABA等神经递质,生长抑素、雌激素等内分泌激素,与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共同维持胆道系统的稳定.任一系统的紊乱,都会对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起到重要作用.

  •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一种新近认识的血管疾病

    作者:潘烨;赵珺;Hao H.M

    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CCSVI)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静脉回流功能异常或障碍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类似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变化.CCSVI异常的脑部静脉血流触发炎症反应,导致静脉屏障受损、铁沉积、免疫炎症反应增强等,造成白质脱髓鞘的病理变化,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病因之一.新的研究表明,应用血管腔内技术干预CCSVI,有望成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一种新方法.

  • 巨大阑尾黏液囊肿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牛家增;吴圆圆

    阑尾黏液囊肿是一种少见病,由Ferre于1872年首先命名,在阑尾疾病中占0.25%~0.50%[1],术中发现率仅为0.07%~0.3%[2].常以急性腹痛或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亦可无症状,常在剖腹术中出现.有症状者多为阑尾炎或类似阑尾炎的一些症状,少数可出现慢性肠梗阻症状.

    关键词: 阑尾 黏液囊肿
  • 肝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1例

    作者:李勇男;吴硕东;田雨;谢斌

    人肝吸虫病(liver fluke disease)又称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s sinen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我国农村水网地区分布很广的地方性流行病[1].在流行地区,患者因喜食生鱼、生虾而受感染.肝吸虫成虫大多寄生在肝内中小胆管内,可以引起胆道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胆管黏膜上皮增生、胆管和门脉周围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胆管炎[2].本例报道中,患者因"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就诊,术前检查结合术中情况及术后微生物、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吸虫病.

  • 改良Kugel术修补成人输卵管滑动性疝1例

    作者:王辉;王坚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块突出后不能回纳伴疼痛2h"入院.既往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年.入院体检: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腹股沟区触及一3 cm×3 cm肿块,质韧,有触痛,无法回纳入腹腔.急诊B超示:左侧腹股沟区混合回声团块,腹股沟疝可能.以"左腹股沟嵌顿疝"收入院手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圆韧带中段一直径2 cm囊肿,内含暗红色囊液,囊肿上方与自内环口突出的疝囊壁紧密粘连,疝囊大小约4 cm×3 cm,打开疝囊见疝内容物为输卵管及卵巢,无嵌顿,疝环口直径2 cm,输卵管及其系膜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图1).手术行改良Kugel手术+子宫圆韧带切除术.术后诊断:左腹股沟输卵管滑动性疝,子宫圆韧带囊肿.

    关键词: 腹部疝 疝修补术
  • TME基础上的PANP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盛红光;王永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5%.自1908年Miles提出腹会阴切除术(APR)治疗直肠癌后半个多世纪,APR一直是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术式.上世纪80年代Heald提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这一观点迅速被大量研究证实,TME成为国际公认的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虽然TME降低了术后局部复发率,但排尿及性功能障碍仍是难解决的并发症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Tsuchiya和Ohki等首先将自主神经保留(ANP)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1991年Enker等将TME和ANP结合起来即TME-ANP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

  • 莫西沙星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杨盛力;袁祖成

    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商品名拜复乐,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与第3代氟喹诺酮类相比,其结构中引入的8-甲氧基和C-7位上的氮双氧结构,使得其抗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的活性增强,并保持原有的抗革兰阴性菌活性,很难出现耐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该药物在呼吸科、眼科、泌尿科、皮肤科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莫西沙星的抗感染治疗领域不断扩大,在腹部外科也被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MMPs、RET/PTC、整合素β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作者:吕振;贺青卿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3%,大致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关系密切,乳头状癌是其常见的病理类型,发病率高,约占成人的60%及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生长缓慢,预后好,但易早期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筛选血液及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可以明确肿瘤良恶性,判断肿瘤分型及分期、有无浸润转移,指导临床药物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性检查以及判断预后等.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发展了多种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标志物,对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大地支持.现就MMPs/TIMPs、RET/PTC、α5β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行为关系做一综述.

  • 传统胆肠吻合与保留Oddis括约肌的胆道重建对比分析研究

    作者:李耀锋

    目的:比较胆肠吻合和保留Oddis括约肌的胆道重建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比较行保留Oddis括约肌胆道重建患者和同期行胆肠吻合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方式胆红素下降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漏、发热伴反流以及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狭窄1年内无明显差别(P>0.05),2年后发生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保留Oddis括约肌的胆道重建术后胆肠反流明显减低,但是增加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提倡个体化治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