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手术治疗56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合法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56例,采用低位前切除术13例,拖出式吻合术14例,局部切除手术16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13例.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4 例,吻合口狭窄 4 例.肛门功能评价:术后 1 个月优 29 例,良 13 例,差 14 例;术后 6 个月优 47 例,良 15 例,差4例;术后12个月优54例,良1例,差1例;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98.2%.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肛门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防治

    作者:方可;罗传瑜;王彦东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双吻合技术施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39例,术后引流管放置到病人进食排便后5天酌情拔除,每日扩肛.对发生吻合口漏者改进无渣或少渣饮食,局部冲洗,漏口处周围腔隙明显减小后及时将引流管拔至漏口以下水平.结果:39例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原因分别为吻合不确切、吻合口存在感染因素及吻合口存在潜在缺血区域,均经非手术治疗愈合.其中明显漏1例术后半年内吻合口狭窄,1年后恢复正常,微小漏2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掌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要点并注重操作细节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恰当调整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位置对吻合口漏的及时发现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王玉军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87例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直肠癌中有28例(32.2%)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发生吻合口漏(AL)3例(3.4 %),吻合口狭窄4例(4.6 %),泌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2例(2.3 %).结论 在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双吻合器技术下的低位前切除手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手术器械,不断提高手术技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80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配合体会

    作者:穆丽;许慧

    直肠癌是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势。注重利用腹腔镜的扩大视觉效果这一功能,既能完全保护好骨盆内自主神经,又能创造更加良好的手术视野,为我们实施超低位前切除术、经内括约肌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腹骶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等一系列保肛术提供了完美的设备支持。本文收集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800例,并将手术配合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如下。

  • 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倩林;冯波;陆爱国;胡伟国;王明亮;李健文;毛志海;董峰;臧潞;郑民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8月~2007年7月我院132例根治性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手术并发症病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 结果 除5例术中采用手助方式外,余127例为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7/132),其中吻合口漏(8.3%,11/132)的发生率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得出肿瘤大小(直径≥3 cm)、肿瘤部位(距肛缘距离≤6 cm)和病理TNM分期为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49、0.552、2.816. 结论 手术并发症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高;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病理分期是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的直肠癌根治术

    作者:韩方海;吴建海;王晧晨;何裕隆;詹文华

    腹腔镜下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可以获得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1].本文介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通过自然通道取出标本的(natur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的经验.临床资料

  • 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地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98例报告

    作者:汤铜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5年间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手术后,吻合口漏5例(5.1%),吻合口狭窄4例(4.1%),局部复发6例(6.1%).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能性,手术安全性好.

  • 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研究

    作者:吴文辉;彭翔;朱佳成;罗特东;李志橙;郭校锡

    目的:对比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除外手术时即行预防性造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34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同时经肛门放置多侧孔粗胶管于吻合口上方作为肛门减压管用,设为双套管肛管组;另430例仅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设为常规引流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764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36例(4.7%),其中双套管肛管组13例(3.9%),常规引流组23例(5.3%),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336)。在引流管放置时间上,双套管肛管组平均为(9.6±3.2)d,常规引流组平均为(15.2±4.8)d;双套管肛管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5.4±5.2)d,常规引流组为(20.3±6.6)d;双套管肛管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为(43572±3234)元,常规引流组为(53387±479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82、13.494、32.170,均P<0.01)。双套管肛管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者2例(2/13,15.4%),常规引流组为12例(12/2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30)。术后半年复查双套管肛管组无吻合口狭窄,常规引流组出现5例。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使用双套管肛管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并有利于出现吻合口瘘后的非手术治疗,降低吻合口瘘再手术干预的比例。

  • 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决定直肠癌局部切除的价值

    作者:傅传刚;王汉涛;王颢

    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其预后除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有关以外,亦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直接关系.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尤其是中低位直肠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腹手术,包括不保留肛门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和保留肛门的低位前切除术;另一类是单纯经肛门的局部切除术,其中又包括直视下经肛门切除和经肛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

  •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作者:郭雄图;胡玉萍;陈显国;李天翔;袁明

    目的 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接受APR和LAR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4±10.3)岁,显著高于LAR组(50.8±6.9)岁(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术前ASA评分、术前临床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接受APR手术的患者在排尿和排便方面QLQ-CR29评分优于LAR组,LAR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主观感受方面以及术后12个月大便情况方面明显优于APR组. 结论 接受APR手术的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并不逊于接受LAR术式的患者.

  •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作者:郭雄图;胡玉萍;陈显国;李天翔;袁明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 29, 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 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PR术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术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术式。

  • 直肠癌术后直肠阴道瘘的治疗策略

    作者:刘海义;武志兵;王立春;冯毅;侯生槐;梁小波;王立平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直肠阴道瘘(RVF)的发生原因、治疗策略、治疗方式和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术后RVF 14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策略分成A组(传统治疗10例)、B组(戊酸雌二醇结合非手术治疗4例),比较两组治疗策略的临床结果.结果 A组10例患者中,8例行横结肠造口,其中7例RVF自然愈合,愈合时间为2~6个月,确定愈合后行横结肠造口还纳、消化道重建;2例因拒绝转流性造口而行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在4个月时RVF自然愈合.B组4例患者中3例在1.5 ~2个月时自然愈合,1例因继发于直肠吻合口瘘,治疗2周期后RVF无愈合迹象,遂行横结肠造口,并在随访中.结论 RVF是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少见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戊酸雌二醇结合非手术治疗策略,不仅可以明显促进RVF的自然愈合,而且能大大缩短其愈合时间;转流性造口可在治疗失败后补充使用.

  • 一层缝合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例

    作者:杨晓发;郑瑞国;周晓东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1],其病变下缘距肛缘8 cm以下者占70%.2000年以来,我们对低位直肠癌采取一层缝合方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16例,效果满意.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方法分析

    作者:温革新

    目的 研究并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9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例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导致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3.47%,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术前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肠道准备、肿瘤TNM分期.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主要和患者术前自身因素、术前肠道准备及肿瘤进展有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吻合口漏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

  • 特制肛管在机器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建峰;韦烨;冯青阳

    目的 探讨特制肛管在机器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5年11月~201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施行的机器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留置特制肛管引流的238例病例,观察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病例等情况.结果 238例术中留置特制肛管引流的病例中,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40.7±15.1)h;第一次排便时间为(50.6±16.5)h.术后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1.7%,予以保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术后吻合口出血6例,发生率为2.5%,予止血等保守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所有分析病例中无1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特制肛管在机器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可以清晰观察术后排气排便和吻合口出血的情况.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分析

    作者:周后族

    探讨影响低位直肠癌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7年至2000年的208例低位直肪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4例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保肛组),124例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组).结果保肛组和APR组术后4~5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9%(n=7)和6.6%(n=8)(P>0.05).保肛组7例局部复发病例均为Dukes C期,占该期的12.5%(7/56).高、中及低分化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5%(1/40),5.1%(2/39>和13.8%(4/29)(P<0.05).保肛组25例远端肠壁切除1cm的DukesB期病倒均未复发.在APR组中,Dukes A,B,C期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1/32),6.5%(4/62)和10.0%(3/30)(P<0.05),其中,高、中及低分化腺癌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8%(1/21),6.0%(3/50)和9.3%(4/43)(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一术后局部复发率受一眯技示Dukes分练肿瘤分化程凰癌细胞脱落种植,以及远端肪壁的切除距离等多因素影响.

  • 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采用低位前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有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位前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低位前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P跃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腹腔出血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减少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功能临床研究

    作者:鲍红光;马向军;王天昌

    本文针对中、下段直肠癌,在不影响根治原则的基础上,设法保留或重建肛门功能,避免腹壁造瘘的手术.自1995年8月~2004年10月,共施行直肠癌根治术86例,其中行保肛手术48例.就临床观察,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低位前切除术佳,股薄肌移植术若手术成功,功能恢复亦称满意.许多学者曾经将Dixon手术改良演变成其他多种术式如各种拖出式吻合,但吻合器可以完成在直肠、肛管任何位置的吻合,所以结肠拉出术在临床上较少采用.适应证选择应以早中期、病变局限、深度不超过肌层,术中探查无明显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依据病变占居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预防性造口的价值

    作者:张涛;陈敏;景海涛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价值.方法 将136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未行预防性造口组79例(A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组57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2.7%)明显高于B组(1.8%).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5.1%,5.3%)和切口感染率(6.3%,14%)无明显差异.但A组中再次急诊开腹手术率(1.3%)明显高于B组(0%),且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 预防性回肠造口能明显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尤其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病例,更应明智地选择预防性造口.

  • 老年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雨;沈素;汪栋;杨盈赤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前切除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行Dixon术老年直肠癌患者78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直肠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性手术,术中腹腔内植入缓释性5-氟尿嘧啶;对照组35例,予以单纯根治手术而不植入缓释性5-氟尿嘧啶.术前及术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营养状态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观察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肝肾功能、营养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与术前1d比较W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WBC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较术前升高,其中实验组ALT、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WBC、ALT、Cr较对照组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与术前1d比较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TP、PA、Ig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营养状态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发热、腹泻发生率较高且腹腔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未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