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片和视频(音频)内容。论著性文章4000 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 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 字, 欢迎以图像为主的来稿, 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 专家视频讲座为30~40 分钟(分成3~4 段)。当报告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 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 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 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排列,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 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主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 条均需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 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 均为500字(词)以上。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 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
5. 关键词: 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的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 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
6. 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 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7. 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 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8. 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 年2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
9. 照( 图) 片: 每3 张图单独占1 页, 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 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 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用jpg 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 像素/ 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
10. 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 格式。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
11. 参考文献: 按GB / 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一般不超过15 篇。
各条项目之间的符号(“,”和“.”等)必须按要求使用(见下面的例子),三个以上作者保留3 位再加“,等”(中文文献)或“,et al”(英文文献)。
期刊文献的格式举例:
Brantigan JW, Cunningham BW, Warden K, et al.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donor bone for posterior lumbar fusion[J]. Spine, 1993,18(9): 1213-1221.
张喆人,蔡春林,叶圣诞,等.110 例75 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6): 336-338.
注:页码之间连接用“-”(半字线),不能用“~”;起止页码注写完整,不能用“1213-21”的形式;注意各条项目之间的标点符号书写正确,全部使用英文半角标点符号,每个标点符号后加一英文半角空格。
专著文献的格式举例:
[1] Khan MG. Cardiac drug therapy[M]. 4th ed. London:WB Saunders Company, 1995.
[2] 罗瑞德. 传染病讲座[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5-27
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影响因子
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发文量
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如果论文质量高,中稿率就会高。这是本国家级期刊,相对难度中等,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投稿信息可以咨询360期刊网。
审稿很专业、效率高。一般审稿时间在3个月内,如果需要投稿这本期刊的可以试试。
可查看本页的期刊投稿要求。
这是一本国家级的期刊,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
这是本国家级期刊,相对核心期刊中稿率还是比较大的。
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投稿要求高。现在咨询编辑老师可以走绿色通道,提供专业的指导
消化肿瘤(电子版)投稿请阅览官网http://www.jdocn.com/index.asp
消化肿瘤(电子版)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①探讨Treitz韧带结构破坏在结肠癌患者术后上消化道梗阻发生中的影响;②探讨重建Treitz韧带在预防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梗阻中的作用.方法 108名左半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不重建Treitz韧带组和重建Treitz韧带组.其中不重建Treitz韧带组按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常规做法,Treitz韧带被破坏后不予重建(按传统观念无要求重建);对于重建Treitz韧带组的患者,在Treitz韧带被破坏后予以缝吊重建Treitz韧带,其余做法两组相同.对比两组的术后上消化道梗阻发生率.结果 不重建Treitz韧带组54例患者术后2周内有10例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梗阻发生率为18.52%;重建Treitz韧带组54例患者术后2周内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梗阻发生率为1.85%,P=0.008(P<0.05)比不重建Treitz韧带组梗阻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重建Treitz韧带减少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梗阻的发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全自动流式细胞仪检测68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和NK细胞水平,并将其与对照组32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相比,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均明显下降(P
目的 利用NRS 2002分析常见恶性肿瘤的营养状况.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均有病理结果诊断明确,均自愿入选本研究.按照入院目的分为放化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并发症治疗组.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由经过正规培训的同1名外科医师采用统一询问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分别应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白蛋白.NRS 2002评分≥3诊断为存在营养风险,分析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①所有参与研究的482例患者中,经NRS 2002评分≥3分的有242例,为50.2%;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年龄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②手术治疗组和并发症治疗组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放化疗治疗组高.③放化疗组中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并发症治疗组人群中的存在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荷瘤组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无瘤组营养风险的发生率(P<0.001),肿瘤分期越晚,营养风险发生率越高.结论 ①NRS 2002可以较好地反映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能够预测放化疗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②荷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55.4%),尤其应重视老年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营养问题.
目的 探讨PHLPP2在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PHLPP2表达水平和胃癌病人临床病例特征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HLPP2在221例胃癌原发灶、30癌旁正常组织和175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了PHLPP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旁正常胃黏膜、 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PHLP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31.3%和1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3%vs.70.0%,18.3%vs.70.0%,31.3%vs.18.3%,P值均<0.001);并且,PHLPP2的表达与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HLPP2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7%,阴性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时间仅为3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PHLPP2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R 0.56,95%CI 0.37~0.85,P=0.006).结论 PHLPP2在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呈低表达,PHLPP2阴性与肿瘤远处转移及更差的预后相关.PHLPP2蛋白有可能成为胃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
目的 探讨MRI/CT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 autoantibodies,APE1-AAbs)联合应用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1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MRI/CT检查,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分析MRI/CT结果,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比较MRI/CT在不同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为(2.86±1.31)μg/ml,APE-AAbs为2.79(1.14~9.61);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IGFBP-3为(4.72±1.14)μg/ml,APE-AAbs为1.91(0.78~5.52),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E-AAb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IGFBP-3/APE1-AAbs异常组(45例)和IGFBP-3/APE1-AAbs正常组(82例),IGFBP-3/APE1-AAbs正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66.67%;IGFBP-3/APE1-AAbs异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89.02%,比较差异具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BP-3呈低表达,APE1-AAbs呈高表达,两者血清水平检测对结直肠癌均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此外,MRI/CT在IGFBP-3降低或APE1-AAbs升高组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准确性更高,MRI/CT影像学检查和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
目的 探讨体外胃肠多功能治疗对全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全麻手术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胃肠多功能治疗联合促胃肠动力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肠鸣音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饮食及腹胀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饮食及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全麻术后患者中应用体外胃肠多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比较食管空肠π 型吻合与辅助切口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π型吻合技术在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40例全胃切除术中实施完全腔镜下食管空肠π 型吻合的患者(π 组)和45例接受辅助切口Roux-en-Y吻合的患者(Roux-en-Y组)的临床资料,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术后指标,借此来评判两组的治疗效益.结果 85例全胃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π组的切口长度、饮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Roux-en-Y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吻合完成时间、清除的淋巴结总量以及总费用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Roux-en-Y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7/45),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4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食管空肠π型吻合在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靠且近期效益满意,与传统Roux-en-Y吻合相比具有痊愈快、住院天数少、腹壁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初步观察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吻合手段.
目的 分析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吻合口瘘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针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了吻合口瘘并发症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Dukes分期等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BMI、肿瘤与肛缘距离、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以及肿瘤大小(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肥胖、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以及术前白蛋白异常(P<0.05).结论 经腹腔镜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肥胖、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以及术前白蛋白异常,应当于临床中给予高度重视.
目的 探讨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5年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0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一级亲属无恶性肿瘤家族史者954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11例,包括有胃癌家族史者53例,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且无胃癌家族史者58例.采用双侧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胃癌患者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胃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和肿瘤长径显著低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P<0.05).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呈现高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的趋势.其中,有胃癌家族史患者的OS和PFS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且无胃癌家族史的患者,OS和PFS均显著高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径,分化程度,T分期和N分期后,胃癌家族史和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与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死亡风险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有、无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的胃癌患者之间存在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且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胃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但其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恶性腹腔积液(malignant peritoneal ascites,MPE)是由恶性肿瘤局部侵犯腹膜或者转移所引起的液体在腹膜腔内的病理性聚积,常提示恶性肿瘤复发或晚期,预后差.原发肿瘤的位置不同,MPE的形成机制不同.腹膜转移所引起的MPE,其产生机制与腹膜本身结构的特征及多种蛋白酶、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等的协同参与有关.目前MPE可采用全身化疗、局部治疗、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本文就腹腔积液形成的机制,尤其是腹膜转移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探讨MPE的治疗进展.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已从结直肠外科逐步拓展到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等多个学科,给医患双方带来诸多益处,如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医疗费用、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然而在临床实践中,ERAS理念仍存在参与方依从性不够、效果评价标准不统一、全程管理不足等问题,以致难以实现临床效果的大化.2010年欧洲ERAS协会成立,随后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各学科的ERAS指南,不仅细化了具体措施,而且强调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在落实这些措施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强调个体化医疗的当代,怎样运用MDT来集束化实施ERAS临床方案,真正实现患者身心康复,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将就ERAS理念下多学科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作简要论述.
淋巴结立体化清扫是指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胆总管、门静脉、腹腔干、脾动脉等主要脉管系统前后左右组织及淋巴结全都进行清扫, 而平面清扫只是对上述重要脉管系统前方组织及淋巴结进行清扫,而侧方和后方的组织及淋巴结没有得到很好的清扫. 血管鞘内清扫是指剥除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的鞘膜, 使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网膜囊剥除是指剥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摸组织.
目的 研究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内一科2013年至2017年胃癌病例,筛选出24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1岁;男女比例为2:1;4例患者为单发骨转移,20例患者为多发骨转移;4例患者发病部位为骨盆(髂骨,髋臼),20例患者为多发部位转移(脊柱、肋骨和四肢骨);临床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肿胀、行走障碍;多数患者(20/24)存在骨以外的转移;20例患者经ECT确诊骨转移,4例经PET/CT确诊;患者的治疗以止痛、支持治疗为主,配合姑息性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月.结论 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胃癌较为罕见.一方面,其原发病隐匿而不易确诊,临床表现和诊疗原则也有其自身特点,另一方面,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优于一般胃癌骨转移.
目的 探讨基于"精准宣教"的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家庭"O2O"宣教模式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8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家庭"O2O"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相关知识缺失率、各项术后恢复指标、负性情绪、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一般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项知识缺失率比较中,观察组除"手术形式知识"外,其余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术后恢复指标(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伤口拆线时间、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除拆线时间外,其余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前1 d比较HAMD、HAMA、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精准宣教"的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家庭"O2O"宣教模式,能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弥补相关知识的缺失,使病人能够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有效控制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且在加快康复速度的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值得继续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在减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我科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第7天,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治疗的基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营养补充.比较两组患者第4次、第8次化疗后的营养状态(PG-SGA评分)和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第4次化疗和第8次化疗,试验组PG-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NS可以改善胃癌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化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踩脚踏车活动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于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2 h开始踩脚踏车活动,活动强度和时间由医生风险评估后实施;对照组行常规的术后活动.分别记录两组患首次出现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情况.结果 踩脚踏车活动可缩短术后禁食时间,促进肠道蠕动,缩短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速病人康复.结论 踩脚踏车活动能明显加快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初又名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gery,FTS)、快速康复外科. 自 1997 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Henrik Kehlet 教授提出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科、麻醉、护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ERAS 概念是指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多模式策略,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 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终达到改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2018 年初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联合发布了《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特别强调围术期 ERAS 措施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即强调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的团队协作[1]. 由于营养管理贯穿于围术期ERAS 的整个过程,术前营养不良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延缓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手术应激,有效保存机体瘦组织群,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为围术期 ERAS 措施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因此黎介寿院士提出"围术期处理"、"加速康复外科"和"临床营养治疗"三者综合在一起的集束化处理(bundle management)的概念[2]. 在新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学会 (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3,4]、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5]、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6]的营养支持指南中都推荐营养支持治疗首选口服营养补充( 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 ONS ).然而,我国医生对临床上使用 ONS 的认识参差不齐,有关ONS 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操作流程等尚缺乏统一的推荐意见和操作规范. 因此广东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岭南地区普通外科、营养科的专家综合目前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撰写 ONS 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加速康复的全程管理专家共识,为国内结直肠外科诊治过程中、特别是开展ERAS 工作中使用ONS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标准和参考意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
2008 | 01 02 |
审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12月投的稿,1月出的结果,修改后就录用了,但是这本期刊出刊是比较慢的。
投稿到录用大概1个多月,给的修改意见是论文格式方面及文章结构方面。
个人投稿经验:文章要有创新,有自己的东西,行文要流畅,尽量避免错字、歧义语句。大家加油。
从投稿到录用大概1个月不到的时间,杂志是收版面费的,不过版面费不贵。建议大家在投稿前最好把格式调整好!
觉得这本期刊对语言措辞、格式要求挺严格,编辑也把控的很严。大家在投稿时要注意一下这些方面。
投的是关于文献综述的文章,编辑很负责,有很么论文状态,都会及时通知。审稿人给的意见详细,很价值。
投的一篇论文,认真修改后就录用了。感觉文章要有创新,语言格式要注意就会好中一些。
杂志一期大概收录文章20篇,有很多在读的硕士投稿,不错的期刊。
投稿后,半个月就出了结果,修改后就录用了。期刊出刊的速度挺快,不错,可以投。
外审3个月,有几个审稿人拒审,最后找的2位审稿人给了一些建议,但是最后被退稿了。期刊的录用率在20%左右。
投了一篇文献综述,被录用了,很惊喜。很不错的期刊,内容有创新点容易中,推荐大家投稿。
三周外审结束,大修,补做实验10天后上传修改稿,20天后接收。大概历时2个多月。
期刊对论文的格式要求还挺高的,大家要根据投稿要求认真修改。
外审一个月给了修改内容,认真、逐条修改的录用率会比较大。杂志还是不错的,值得投。
很高兴自己的文章被录用了,审稿人给的审稿意见是:修改语句,按模版格式修改。编辑态度好,回答问题有耐心,推荐。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整个投稿的流程是很顺利的,审稿人很认真,批注出了错误的地方,给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从投稿到录用大概2个月多,速度还行,大家可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