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文体设计: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用字规范,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附图表量不限,提倡多附图表及视频。论著性文章4 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 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 000字,疑难病例分析的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拒绝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
2. 视频稿件要求:声音资料要求音质好、无杂音,声音文件采集质量不低于11.025 kHz、16 bits、Mono。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或灰度级不低于128级。视频讲座和手术录像一般时长为15~40 min,同时附必要的字幕、文字内容和语音介绍,不得涉及侵权。动画资料要求科学、准确、形象,文件使用GIF、SWF格式。提供与演示/讲演完全匹配的多媒体,应是采用Powerpoint格式,声音文件采用WAV、MID、MP3、RAM等格式,视频文件采用MPEG、AVI格式。
3.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作者在本刊网站注册后可实行在线投稿(http://www.pwwxcma.com),可在线查询所投稿件的处理状况,也可在线传送修改稿、下载校样文件。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电子文档取1.5倍行间距为宜。请自留底稿,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应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发文量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官网是http://www.pwwxcma.com/。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的复合影响因子:0.770,综合影响因子:0.695。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是国家级核心期刊,是一本科技核心,不是A类刊物。
由于期刊是核心,投稿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求稿件质量、创新强,投稿可以找本站在线老师进行稿件评估。
该期刊被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的官网为:http://www.pwwxcma.com。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结果为2~3级结节手术切除前进行分析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US-FNAC诊断结果,根据US-FNAC结果,对2~3级病变的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US-FNAC独立诊断与US-FNAC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对甲状腺2~3级结节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66例患者(70个结节)为2级病变,64例患者(64个结节)为3级病变.对2~3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独立诊断与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4.75%vs 91.53%(χ2=1.297,P=0.255)、81.33%vs 92.00%(χ2=3.692,P=0.055)、78.13%vs 90.00%(χ2=3.228,P=0.072)、87.14%vs 93.24%(χ2=1.525,P=0.217)、82.84%vs 91.79%(χ2=4.851,P=0.028),两者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与组织病理的一致性(Kappa=0.863,P<0.01)高于US-FNAC独立诊断(Kappa=0.711,P<0.01).结论 术前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能提高2~3级甲状腺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病理检查确诊SLN阳性、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89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特征及其对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SLN阳性率为17.8%(89/500),49.4%(44/89)出现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阳性率相关(χ2=4.062、36.084、7.003、10.889,P=0.044、<0.001、0.030、0.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SLN阳性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46.142,95%CI:11.821~258.472,P<0.0001;OR=10.482,95%CI:2.564~51.312,P=0.002).结论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多发、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其中,脉管浸润及SLN阳性率≥0.5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引流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46例难治性GLM患者,23例在B超引导下反复穿刺抽脓引流及冲洗治疗(对照组),另23例在常规穿刺抽吸冲洗治疗后以曲氨奈德注射液40 mg,从穿刺的针眼或引流管少量注入脓腔,加压包扎,每周2次(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起效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记录观察组患者激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无一例失访,治愈1例,有效17例,其治疗的有效率为78.26%(18/23).对照组中失访病例1例,无治愈病例,有效10例,治疗的有效率为45.45%(10/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6.00±2.09)d,对照组(10.05±2.57)d,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1);住院天数观察组(15.61±4.15)d,对照组(21.91±3.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少;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78.26%,对照组为3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0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观察组患者无明显的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在治疗停止后症状均逐渐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引流联合局部应用曲安奈德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难治性GLM的方法.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49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C4~C6级)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旋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6、3.465、2.554,P=0.003、0.001、0.011),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χ2=3.614、1.467,P=0.406、0.057、0.226).结论 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个体化用于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128例,其中75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53例HER-2阳性,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在骨转移确诊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骨转移发生的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6.927、12.209、11.222,P=0.034、0.023、0.002、0.004).Luminal B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8个月,5年生存率22.7%,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为27.1个月和20.7%,两组患者骨转移后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P=0.528).结论 Luminal B型HER-2阳性比luminal B型HER-2阴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更具有发病年龄大、原发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术后发生骨转移时间早等特点,但两种类型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于2017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无局部红肿、疼痛、压痛等不适症状.近来肿物增大明显,无压迫症状,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手足抽搐,无消瘦、多食、多汗、烦躁、性情改变、大便习惯改变.为求系统治疗来本院就诊,门诊检测后以"甲状腺肿物"收治.专科检查:颈部对称,无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无异常,无皮肤红肿破溃.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Ⅱ度肿大,右叶上极可触及肿物,约 3.0 cm×2.0 cm,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肿物随吞咽上下活动.
患者男,77岁,因"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2月门诊就诊,乳腺彩超示:左侧乳腺实性肿块(图1),考虑乳腺癌;乳腺磁共振成像示:乳头后方异常信号,考虑乳腺癌.查体:左乳晕旁可见突起肿物,左乳晕至左乳外侧可扪及直径约5 cm质硬肿物,边界欠清,肿物与表面皮肤粘连,活动度差,肿物与胸壁无明显粘连,双侧腋窝、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示:左乳浸润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Ki-67(+).
目的 探讨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单侧DTC患者80例,行甲状腺全切术加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包膜侵犯情况、淋巴管侵犯情况、周围肌肉侵犯情况、TNM分期等,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癌灶大小、TNM分期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1、20.977,P=0.002、0.000);TNM分期、癌灶大小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0.019).对患者半年后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13例(16.25%),暂时性低钙血症患者21例(26.25%),暂时性声带麻痹患者9例(11.25%),不同并发症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P=0.615).结论 癌灶大小、TNM分期是单侧DT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甲状腺全切加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具有较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少见且特殊的男性恶性肿瘤,由于生理因素等差异,其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腺癌(FBC).多项研究发现,在调整了肿瘤分期和年龄等因素后,MBC的预后与FBC类似,但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和BCL2的表达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乳腺癌基因组学的研究前景将更为广阔,对FBC和MBC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的认识也会逐渐清晰.对MBC患者来说,这些差异对于肿瘤的预后和综合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BC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了解和重视.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远期后遗症,即便DVT早期给予规范化抗凝治疗,仍然有较高的PTS发病率.深静脉瓣膜受损反流、静脉压增高、静脉血回流受阻被认为是PTS的主要形成机制.传统PTS治疗方法包括抗凝、弹力袜、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等.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专用静脉支架治疗PTS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被广泛接受.本文对PTS的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近年来关于乳腺ACC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为其防治打下一定基础.研究发现MYB-NFIB融合基因在ACC中特异性出现,MYB-NFIB融合基因和(或)MYB与乳腺A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部分乳腺AC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提示抗EGFR靶向治疗可能在乳腺ACC中存在良好的疗效.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的共存突变可能与乳腺ACC的转移相关.雌激素受体亚型α36在部分乳腺ACC中表达,提示抗雌激素疗法对乳腺ACC患者可能有效.部分乳腺ACC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且其过表达强度可能与其转移性等预后因素有关.乳腺ACC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EZH2)表达水平与Ki-67正相关,并与转移表现出相关性,EZH2可能成为判断乳腺ACC预后、指导手术范围的重要指标.乳腺ACC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基因不表达或弱表达,提示蒽环类的化学疗法似乎对乳腺ACC患者无效.
随着吲哚箐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一些临床外科手术中.而近几年,ICG荧光成像也开始用于甲状旁腺及甲状腺手术中识别甲状旁腺.本文主要探讨ICG荧光成像在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用ICG荧光成像识别甲状旁腺,以及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识别和评估甲状旁腺灌注.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ER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包括α和β两个亚型.相关研究表明ERα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体外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就ERβ及其亚型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做一综述.
多数甲状腺癌预后较好,但是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预后较差.131I治疗由于肿瘤不吸收碘而无效,近年来外放射治疗在局部残留甲状腺癌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外放射治疗在部分甲状腺癌患者中有一定适应证,如果严格选择患者、个体化使用,治疗后局部控制效果较好.
目的 系统评价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对乳腺癌患者复发相关事件发生率(RRER)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数据、CNKI、CBM建库至2018年5月1日的文献资料,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筛选出6篇相关文献共1730例患者,其中3项前瞻性观察研究,3项回顾性研究.中位随访33~77个月,SLN微转移组(370例)与SLN阴性组(1360例)的RR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7,95%CI:0.72~2.59,I2=47%,P=0.34);同时,在局部复发率方面,SLN微转移组354例,复发12例,SLN阴性组1337例,复发35例,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49,95%CI:0.75~2.97,I2=40%,P=0.26).结论 SLN微转移并不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MDT)在伴有呼吸道梗阻的局部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1例局部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伴有明显呼吸道梗阻症状(Shin分级Ⅳ级)13例.术前支气管镜及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肿瘤压迫或侵犯气管伴严重狭窄,所有患者术前经MDT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后期9例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结果 乳头状癌7例,乳头状癌合并鳞癌1例,低分化癌3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瘤1例.根据2017年AJCC第8版临床肿瘤分期:Ⅲ期4例,Ⅳa期7例,Ⅳb期1例,淋巴瘤为Ⅳ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在急症气管支架置入后明显改善,9例限期完成手术,其中8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及气管袖状切除一期气管重建,1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及全喉、颈段及部分胸段气管切除、气管-胸骨柄低位造瘘.除1例患者术后第7天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外,7例气管切除端-端吻合重建者均一期愈合,无气管瘘发生.气管-胸骨柄低位造瘘者术后19 d出院.所有患者术后予以131I治疗和TSH抑制治疗.随访时间4~22个月,均无瘤生存.4例未手术治疗者中2例后期行局部放射治疗,生存期分别为1年及9个月;1例甲状腺淋巴瘤行化疗;1例未分化癌仅姑息对症治疗,生存期3个月.结论 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气管导致的气道梗阻直接危及患者生命,MDT并拟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具有显著优势.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MDT模式的开展能显著减低围术期风险,提高生存率;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MDT可详细评估病情,制定对应的合理治疗方案,为患者姑息治疗提供机会,延长患者生命.
一、概述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
7月3号投的稿件,11号返修,提出的修改意见都很有针对性,经修改后于8月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速度很快。
投了两篇有关循证医学的文章,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编辑对文章的格式要求比较严格,校稿很仔细,个人觉得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还是很好中的。
7月中旬投的稿件,一周后送外审,7月27号返修,小修后于8月13号录用,很高效,推荐大家投稿。
10月23号投稿,11月2号返修,历经两次的修改于22号录用,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个人觉得文章有创新性还是很好中的,大家有合适的文章可投稿试试。
审稿速度很快,8月13号投的稿件,历经几次的修改,9月被收录,期间编辑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到录用历时二十几天,没经修改直接被收录,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很开心,之后还会再来投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