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18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王世康;崔现平;王志意;刘鑫;王立宏;王诚建;秦成坤

    目的:比较单纯取石术与综合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诊治的118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取石组(A组,33例)和综合治疗组(B组,85例).结果: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9%(74/78),A组治疗有效率为82.8% (2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个体化、综合性手术能有效去除病灶,复发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 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报告

    作者:张洪军;郭洪春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调查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患者住院期间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探讨NRS2002在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2013年1-8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普外科(包括血管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和烧伤外科)患者74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644例患者完成营养风险筛查,其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9.1%,营养不足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13%.89.3%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10.2%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结论:NRS2002是一种简单可行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能够对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在营养风险筛查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尚待进一步规范.

  • 乳腺导管扩张症72例细菌学研究

    作者:盖晓冬;张凯;陈少杰;赵松;王建丽;马榕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标本细菌学检测结果,为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病特点并为临床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病灶处脓液及坏死炎症组织同时或分别进行需氧菌培养、厌氧菌培养、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检查,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72例患者中检出细菌者12例,总检出率16.7%;其中需氧菌培养72例,阳性8例,阳性率11.1% (8/72);厌氧菌培养5例,阳性1例,阳性率20.0%(1/5);革兰染色33例,查见细菌5例,阳性率15.2% (5/33);抗酸染色27例,无阳性结果.炎块期、脓肿期、瘘管期细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65).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存在细菌感染,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需氧菌及厌氧菌均可查见,并非特殊细菌感染.

  • 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作者:赵涓涓;汤俊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 α (hypoxia inducing factor-1 α,HIF-1α)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118例)、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40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40例)中的HIF-1 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IF-1 α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HIF-1 α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0%、30.0%、6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分期高、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其HIF-1 α的表达高,HIF-1 α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 α可以用于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及临床预后.

  • ERCC1和β-tubulin Ⅲ和TS及TOPO Ⅱα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孔鹏;陈守华;顾禾;张丽丽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β-微管蛋白-Ⅲ (β-tubulin Ⅲl)、胸苷酸合成酶(TS)、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3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ERCC1、β-tubulin Ⅲ 、TS、TOPOⅡα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5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ERCC1低表达率为75.47%(40/53),其表达与淋巴结阴性、ER阳性及PR阳性表达相关(P< 0.05);β-tubulin Ⅲ氏表达率为54.72%(29/53),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ER及PR表达状态均无关(P>0.05);TS低表达率为83.02 (44/53),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及ER阳性表达状态相关(P<0.05);TOPO Ⅱ α高表达率为45.28% (24/53),其表达与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阳性、ER阳性表达状态相关(P<0.05).ERCC1、β-tubulin Ⅲ 、TS、TOPOⅡα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ERCC1、3-tubulin Ⅲ 、TS、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合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为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118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作者:公红磊;林惠忠;赵鹏;李思源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118例经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18例患者中男57例,女61例,中位年龄58岁,肿瘤位于胃59例,小肠35例,结直肠12例,胃肠道外12例,患者随访时间1~73个月,随访期间15例(12.7%)发生术后复发和(或)转移,11例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是否破裂和核分裂像与GIST患者预后有关.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IST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多发性胃癌和单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的Meta分析

    作者:闫磊磊;彭佳远;严雪冰;汪昱

    目的:探讨多发性胃癌与单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15篇有关多发性胃癌和单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Review manager 5.2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合并WMD、OR值及95%CI的计算.结果:各因素合并WMD、OR值及95%CI分别为年龄因素WMD(95%CI)为3.83(2.71,4.95);肠化生、性别、组织学类型和家族史因素0R(95%CI)分别为2.29(1.70,3.08)、1.64(1.29,2.08)、1.55(1.35,1.77)和1.64(1.36,1.98).结论:与单发性胃癌相比,多发性胃癌发病年龄晚、男性比例高、伴肠化生和家族史比例高、组织学类型良性程度高.

  • RASSF1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伟;纪艳超

    探讨RASSF1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RT2PCR)技术,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癌旁组织RASSFIA的表达量高于胰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表达高于癌组织;高分化腺癌组织RASSF1A的表达量高于中低分化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SSF1A基因丢失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较差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关键词: 胰腺肿瘤 RASSF1A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胜;高文彪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选择治疗方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3年收治的15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治疗方案制定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脾破裂的原因、入院时的生命体征、腹腔穿刺情况、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CT分级等均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P<0.05).外伤性睥破裂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患者入院情况有选择的非手术治疗脾破裂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LI-钙黏蛋白和E-钙黏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史蕾;何庆泗

    探讨LI-钙黏蛋白(LI-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8例(结肠癌组),肠镜检查正常者56例(正常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组织中LI-钙黏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肠癌组E-cadherin表达异常者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肠癌组LI-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69.2%,显著低于正常组(92.9%,P<0.05).E-cadherin和LI-cadherin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显示,分化程度越低,E-cadherin异常表达明显升高,LI-cadherin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Dukes分期越离,E-cadherin异常表达明显升高,LI-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cadherin异常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来发生淋巴结转移者(39.5%);LI-cadherin在淋巴结发生转移者阳性率为62.5%,显著低于未发生转移者(76.3%,P<O.05). LI-cadhen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表达的异常可能成为结肠癌恶性程度以及是否转移的参考指标.

  • 老年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脑保护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作者:余维平;景在平;赵志青

    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EVE)围手术期脑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根据有无实施脑保护将69例老年腹主动脉瘤行EVE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保护组38例,对照组31例.对2组术后脑血管意外及脑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组的年龄、入院时血压、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死亡和出血性脑卒中.保护组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9.7%,P<0.05);保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3% vs 41.9%,P<0.05).老年腹主动脉瘤接受EVE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脑保护能降低脑血管意外和维持大脑功能,利于术后恢复.

  • 复杂胆囊LC术前MRCP检查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振华;祁军安;江奎;朱海林;程伟华;罗冬根

    探讨复杂胆囊LC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120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MRCP组和非MRCP组各600例.术前发现胆道变异、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丽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复杂胆囊,LC术前行MRCP检查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 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3例

    作者:史景峰;刘洋;李世佳;刘博;王智;赵英

    探讨真性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病因、诊断、治疗,使更多的外科医师认识、了解该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例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引流术,3例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病因:一部分非寄生虫性脾囊肿是先天性的,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诊断,掌握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引流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脾囊肿 腹腔镜检查
  • 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卫忠;伍迎文;覃华强;李实;梁元;石碧兰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1 6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知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行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5.927,P<0.01).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可首先考虑LC+LCBDE;对手术失败者,肝胆管结石较多且大部分位于Ⅱ级胆管以上者,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大、取石时间长者,胆总管直径<1.0 cm者应直接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丁伟超;张蓬波;张秀忠;张冲;任泽强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51例患者(腹腔镜组16例,开腹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25.6±56.2)min,短于开腹组(138.6±58.1)min (P<0.05),术中出血量为(91.9±31.2)mL,少于开腹组(166.6±92.0) mL(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0.7)d、(9.4±1.1)d,短于开腹组(3.3±0.7)d、(12.0±2.5)d(P<0.05),无术后并发症.随访4~28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复发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乔唐;王道荣;徐永建;陈平;李清国

    比较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1 5例CME和12例传统根治术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1.9±7.8)枚,明显多于传专统手术组(14.0±4.2)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期和Ⅱ期病例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病例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25.3±7.6)枚,明显多于传统手术组(17.6±3.6)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阳性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ME治疗结肠癌,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手术风险增加不明显,术后短期疗效良好.

  • 胰腺癌细胞系PC1.0、PC-1、MEK1/2仓鼠模型的建立及成瘤特性的比较

    作者:孙洪利;韩冰;程新华;马凯

    目的:观察不同肿瘤细胞系在仓鼠体内种植生长的差异,阐明不同胰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转移特性.方法:胰腺癌细胞系PC1.0、PC-1、MEK1/2行仓鼠胰腺原位种植、腹腔注射,建立不同的胰腺癌细胞侵袭动物模型.结果:高侵袭转移PC1.0组在肿瘤组织生长大小、腹水出现情况、肿瘤腹腔转移情况明显高于其他3组细胞;MEK1基因敲减组在胰腺种植、腹腔种植肿瘤组织生长比MEK2基因敲减组生长减小,腹膜及肝脏转移及周围脏器侵袭比MEK2基因敲减组增多.结论:PC1.0肿瘤生长旺盛且转移多;PC-1肿瘤生长一般且转移少;MEK1基因敲减肿瘤生长受抑制,但侵袭转移正常;MEK2基因敲减肿瘤生长不受抑制,但侵袭转移受抑制.

  • 人白介素-8 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张少波;何谦;郑晓宏;张诚华

    目的:构建携载人白介素-8(IL-8)shRNA的慢病毒并鉴定其对MDA-MB-231细胞该基因的沉默效率.方法:设计两个IL-8基因特异性siRNA靶点,与pMagic7.1慢病毒载体质粒重组,经PCR鉴定并测序,通过293T细胞实现慢病毒包装,DNA定量试剂盒分别检测两种慢病毒滴度.将这两种慢病毒分别以佳感染复数感染MDA-MB-23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检测IL-8沉默效率.结果:PCR鉴定阳性的shRNA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包装后两种病毒滴度分别为1.93×109 IU/mL和1.89×109 IU/mL;分别以MOI=40感染MDA-MB-231细胞后,IL-8沉默效率分别为80%和90%.结论:成功构建IL-8 shRNA慢病毒并达到较高的沉默效率,为下一步研究沉默靶基因后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提供实验基础.

  • 秋水仙碱通过阻滞TGF-β1/Smads通路抑制胰腺星状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作者:陆宏伟;袁甫军;单涛;吉鸿;黎一鸣

    目的:观察秋水仙碱对TGF-β 1诱导的胰腺星状细胞增殖、凋亡活性的影响,探讨秋水仙素对抗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秋水仙碱,实验组根据情况加入秋水仙碱和/或TGF-β 1.实验组利用秋水仙碱干预TGF-β 1诱导胰腺星状细胞,MFF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状态,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β1R、Smads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 1可诱导胰腺星状细胞增殖(P<0.05),降低凋亡率(P<0.05);而秋水仙碱作用24 h后胰腺星状细增殖明显减低(P<0.05),凋亡明显增加(P<0.05);抑制细胞的增长呈剂量依赖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秋水仙碱成功阻断TGF-β 1/Smads通路的活化.结论:秋水仙碱抑制TGF-β 1诱导的胰腺星状细胞增殖,促使胰腺星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 1/Smads通路的活化有关.

  • 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9例

    作者:李家兴;李鹏声;吕烨源;孟令伟;冯晨晨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女性的无菌性炎症,误诊率高达56.9%~73.1%[1],治疗棘手.而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相对罕见,其诊断治疗有其自身特点.1997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9例,其中兖矿集团公司第三医院5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例.总结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为已婚男性,左侧6例,右侧3例.年龄32~63岁,平均48.32岁.均有吸烟史,平均吸烟31.25年,吸烟量15~40支/d,平均25.56支/d.9例患者均以乳晕区反复红肿伴疼痛入院.病史中均有男性乳腺发育增生;每次发作时局部应用中药外敷、理疗及全身应用抗菌药物而缓解.查体:9例均出现以乳晕为中心的皮肤红肿压痛,皮温增高.7例于皮肤红肿区深部可触及直径1.5~4.5 cm的压痛性肿块,肿块质韧、活动、边界清楚.2例皮肤红肿区深部查及脓肿形成的波动感,并有瘘管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触及腋窝肿大淋巴结.9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发现乳腺异常发育,低回声肿块,内部不均,无包膜;2例脓肿形成者可见液性暗区.5例行肿块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小肠间质瘤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昭法;张黎明;孙杰

    小肠间质瘤是原发于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可行局部切除或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边缘应超过5 cm[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5月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小肠间质瘤共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21~79岁,中位年龄33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间质瘤.将65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开腹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1.2 手术方法1.2.1 腹腔镜组 脐孔穿刺建立气腹,气腹压力为15 mm Hg(1 mmHg=0.133 kPa),置入10 mm穿刺套管,并置入30°腹腔镜镜头然后于脐孔与剑突中点和右中腹各置入5 mm的穿刺套管和无损伤肠钳,依次探查肝脏、胆囊、胃、脾、大网膜、结肠、盆腔等脏器和区域.以屈氏韧带为标志自上而下探查整个空肠和回肠及盲肠.或者以盲肠为标志自末端回肠起向上探查至屈氏韧带的空肠.若在探查过程中发现小肠周围粘连则在腹腔镜直视下予以钝性分离并充分游离小肠.在局部肠段切除中,在腹腔镜对小肠充分游离后,在腹壁相应部位做小切口,将肠段拖出体外吻合.

  • 成人肠套叠13例诊治分析

    作者:肖宝来;胡小苗;沈霞蔚;蒋雪峰;田夫

    成人肠套叠发病率较小儿肠套叠低,多为继发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1].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共诊治成人肠套叠13例,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8~72岁,平均56岁.病程3d~9个月.13例患者均有阵发性腹痛及不完全肠梗阻表现,恶心呕吐5例,便血2例,腹部包块9例,部分患者包块时大时小.1.2 影像学检查 13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5例呈同心圆征、靶环征或假肾征,考虑肠套叠,其余病例提示腹部肿块.13例均行腹部立位平片,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2例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11例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行X线钡灌肠检查,3例怀疑肠套叠,1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为肠套叠.4例行腹部CT检查,表现为靶征或彗星尾征,提示肠套叠.回回肠型4例均为顺行套叠,包括回肠肿瘤2例,小肠憩室1例,肠粘连刺激诱发l例;回结肠型5例,包括回肠肿瘤3例,回肠息肉1例,回盲部肿瘤1例;结结肠型4例均为结肠癌.

  •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诊疗新进展

    作者:周宇;陈平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是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肿瘤,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人们对GEP-NET认识程度不断深入,诊疗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就GEP-NET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进行概述.

  • 海藻酸盐敷料在伤口换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涛;赵珺

    伤口修复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以伤口的局部换药为关键.目前创面的换药以棉质纱布为主,但因其表面粗糙、干燥,易损伤创面的新生肉芽组织,对创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日益显示其局限性.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各种新型敷料应运而生.海藻酸盐敷料具有高吸水性、高透氧性、易去除性、凝胶阻塞性、止血、减轻疼痛、抑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并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在各类伤口护理中具有潜在价值.对国内外关于海藻酸盐敷料在难愈性伤口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凯;任雷;滕木俭

    肝癌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移植远期预后重要的因素.病理学与基因组学发现术后肿瘤的复发是多因素、多步骤、多种基因调控的复杂生物过程.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病理学相关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但是基因组学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研究发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多种肿瘤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基因SNP与肝癌移植术后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进行综述.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隐匿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例

    作者:王玉许;董承伟;丁伟;杜福田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常有明显的腹痛、发热、腹膜炎、Murphy征阳性、胆囊显著胀大等表现.我院收治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继发胰周感染,经治疗病情已明显好转,后期暴发中毒性脑病及感染性休克,而作为原发病灶的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表现隐匿,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因“上腹部疼痛2d”于2013年1月26日入院.病前有大量饮酒及高脂饮食史.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左中上腹腹肌紧张并压痛、反跳痛.上腹部CT平扫:胰腺肿大、胰腺周围渗出.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586 U/L,血钙1.10 mmol/L,CO2结合力13 mmol/L,肌酐281μmol/L,尿素氮21 mmol/L,甘油三酯18.7 mmol/L.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高脂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扩容、血液滤过、降血脂、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好转.

  • 左侧乳腺大汗腺癌1例

    作者:刘贤伟;张建华;王进;周丁华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块1年余,进行性增大1个月”于2013年4月13日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良好,端坐位.双侧乳头位于同一水平面,无内陷,无溢液及异常分泌物;乳房对称,未见胸壁静脉显露,未见皮肤红肿、破溃、糜烂,无橘皮样改变.左侧乳房约3点方向距乳头约3.0 cm处可触及一4.0 cm×3.5 cm大小肿块,质硬,局部轻微触痛,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酒窝征(-).右侧乳房未触及明显异常.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大汗腺癌
  •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石静;章佳新

    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发现自噬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生物现象,是细胞在某些刺激因素(如DNA损伤、营养缺乏和缺氧等)作用下,细胞内膜性结构包绕损伤的蛋白或细胞器,并通过与溶酶体融合降解损伤的蛋白或细胞器的过程,降解产物可被循环利用[1].过去十年的相关研究表明,细胞的自噬存在于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肿瘤细胞对抗抗癌治疗过程中[2-4].然而自噬在癌症中的作用仍然争议不断.一方面,它参与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保护,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5];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已经表明,自噬造成的细胞成分降解,可以提供ATP和癌症细胞的分子合成所需的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质[6].因此,自噬可以抑制或者促进细胞存活,决定这2个相反过程的阈值取决于细胞降解过程的程度[7],以及许多其他的因素,例如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以降低细胞存活能力的刺激性质及强度[8].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