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回肠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异位胰腺组织误诊1例

    作者:李代瑛;李英明

    1 病例报告女45岁.因发作性脐周疼痛,偶有黑便5 a,加重1周,以腹痛待查于2001-06-19收住消化内科.5 a来,每遇秋末冬初即有脐周腹痛伴食欲不振.在当地医院按消化道炎症、痉挛等 对症治疗(用药不详)渐好转.于1周前无明显原因又感脐周腹疼难忍,为阵发性,恶心呕吐 ,即来我院诊治.查体:t36.5℃,BP120/90mmHg,贫血貌,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

  • 超声诊断回盲部淋巴瘤伴肠套叠1例

    作者:熊云涛;张宁;曹礼庭

    1病例简介男,49岁,因“反复腹痛腹胀1年余,确诊淋巴瘤1年,再发加重10 d”入院。患者1年前在外院行胃镜检查,取黏膜碎组织活检并免疫组化示:黏膜相关性节外边缘性淋巴瘤(MALT淋巴瘤)。4个月前因舌根新生物来我院手术切除,切除物送病理检查,免疫组化示:套细胞性淋巴瘤。入院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可见不均质回声区,纵断呈“套筒”征(图1A),长约7.5 cm,横断呈“同心圆”征(图1B),大小约4.5 cm×3.0 cm,肠管壁明显增厚,呈弥漫性低回声(图1C),厚处前后径约2.5 cm,周围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约1.5 cm×1.1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低回声内可见点状及条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下腹不均质肿块,考虑回盲部淋巴瘤伴肠套叠。术中见:小肠及盲肠系膜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回盲部与腹壁粘连,且可见大小约7 cm×5 cm×4 cm肿块,末端回肠套入盲肠约6 cm,致肠腔狭窄。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腹腔粘连松解术。术后主要诊断:回盲部肿瘤伴肠套叠。病理检查示: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浸润肠壁肌层,累及整条阑尾,淋巴结受累14枚(图1D)。免疫组化示:回盲部套细胞淋巴瘤。

  • 回盲部病变的MSCT鉴别诊断

    作者:徐婷;乔英;张瑞平;李健丁

    目的:探讨回盲部病变的CT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临床拟诊为回盲部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探讨不同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40例中,26例恶性肿瘤(腺癌20例,间质瘤3例,淋巴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其中2例淋巴瘤合并肠套叠;14例炎症,一般感染性炎症8例(阑尾炎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肠壁弥漫性增厚1例),肉芽肿性炎6例(包括肠结核2例,克罗恩病4例).MSCT可显示回盲部病变的范围、肠壁增厚的方式、程度及强化特点,周围脂肪密度变化、淋巴结肿大及其他脏器转移.结论:回盲部不同病变的CT表现特点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东风;于安星;李宏;李小川;窦昭峰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比分别为:CT为79%;超声为16%;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42%.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超声,(P<0.05或P< 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主要的方法.

  • 空回肠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内镜特征

    作者:王晓玲;何剑琴;黄群;李俊达;邓卫萍

    目的 探讨空回肠肿瘤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及内镜特征,以提高对这两种部位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出的空回肠肿瘤及结肠镜检出的结直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内镜下表现,并进行对比.结果 小肠镜检查162例,检出空回肠肿瘤21例(13.0%,21/162);结肠镜检查7258例,共检出结直肠肿瘤349例(4.8%,349/7258).空回肠肿瘤患者以小肠出血为主要症状95.2% (20/21).21例肿瘤中病变位于空肠19例,回肠2例;检出间质瘤20例,腺癌1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以便血为首发症状51.9%(181/349).349例肿瘤中病变位于直肠53.0% (185/349);检出腺癌330例(94.6%),淋巴瘤7例(2.0%),类癌6例(1.7%),间质瘤6例(1.7%).癌、淋巴瘤、类癌、间质瘤的内镜下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空回肠肿瘤以空肠间瘤多见.结直肠肿瘤以腺癌为主,且直肠为好发部位.小肠镜、结肠镜结合病理检查是确诊空回肠及结直肠肿瘤的有效方法.

  • 39例回盲部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吉彪;赵晓冬;于海英;赵海峰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组39例回盲部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术31例,肿瘤姑息性切除术8例,术中、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3例发生切口感染,经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无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为了早期及时发现回盲部肿瘤,提高诊断正确率,尽量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肿瘤根治术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是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手术后进行局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48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

    作者:张宝良;刘彤;何晓玲;佟铸;王鹏志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小肠癌(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癌),对肿瘤发生部位、术前确诊率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十二指肠癌38例,空回肠癌10例.术前确诊率77.1%,纤维内镜确诊25例(100%),消化道造影确诊14例(82.4%),CT确诊7例(58.3%),B超确诊3例(15.0%).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18例.结论:多种检查方法合理应用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术中对于明确诊断和难以判定性质者应行根治性小肠肿瘤切除术.

  • 深部胃、肠镜联合术中内镜诊治小肠出血22例

    作者:刘国先;毛朝亮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已逐渐变得较为容易.在临床常规胃、肠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操作技巧,尽可能地增加插入深度并联合术中内镜,也能较满意地诊治小肠出血性疾病.此方法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节省了较多医药费用和时间.5年收集22例资料报告如下.

  • 回盲部肿瘤长期误诊分析

    作者:张建军

    [病例]女,65岁.因剧烈腹痛入院.患者14个月前突感右下腹疼痛,伴发热,体温渐达39℃,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1周后热退,疼痛减轻,未再就诊.此后右下腹一直隐隐作痛,该院又按"急性阑尾炎"转为"慢性阑尾炎"间断抗感染治疗.6个月前腹痛加剧,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探及回盲部有一5.3 cm×3.4 cm实质非均质性包块,提示炎症及肠道占位性病变不除外,仍予抗感染治疗.

  • 内镜诊断回肠末段肿瘤伴肠套叠

    作者:李莉;卢忠生;刘庆森

    1 病例资料女,58岁.因间断腹痛、腹胀3个月,加重1个月伴血便2天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伴腹胀,呈间歇性,未引起重视.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腹痛发作时停止排气、排便,伴食欲缺乏、恶心,无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输液治疗症状好转.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60例误诊讨论

    作者:杨科;赵玉亭;任武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病程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又无特异的检查方法,极易误诊.我院1996~2007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86例,其中60例误诊,占69.8%,现报告如下.

  • 以便血为首要表现的回肠恶性间质瘤1例

    作者:梁育飞;李胜棉;孙月敏

    患者,女性,58岁.主因便血3 d入院.缘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共6次,呈暗红色,含血块,量约800 mL,伴头晕、心慌、乏力、晕厥,同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无发热、腹痛、烧心、反酸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胃镜示慢性胃炎.血常规:红细胞1.93×1012/L,血红蛋白68 g/L.给予输液止血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 原发性小肠肿瘤29例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时述库;隋国龙;刘彦忠

    1989年2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29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报告如下.

  • 回肠间质瘤1 例

    作者:高建军;周思维;田志坚;杨斌;林江

    病人,男,71岁.入院前3 d 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部间断性钝痛,无放散,并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无明显恶心及呕吐,无黄疸,无发热,无胸闷气短.曾在外院诊断为肠梗阻,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病来饮食欠佳,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查体无异常.

    关键词: 回肠肿瘤 间质瘤
  • 同时性升结肠癌、回肠淋巴瘤一例报告

    作者:陈春球;黄梁;叶敏;倪金迪;尹路

    病例:男,77岁.便血4月余,发现右下腹肿块2周余入院.病人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便血,并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不成形,曾在外院就诊,未作明确诊断及具体治疗.发病后1个月出现相同症状,且伴有恶心,无呕吐,进食后有腹胀、反酸,后于右下腹自行触及一肿块.电子肠镜检查并病理提示为升结肠腺癌,入我院就治.病人发病后体重减轻约15 kg,近来精神可,胃纳欠佳,睡眠差.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否认有特殊嗜好及家族性疾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状况较差,贫血貌,心肺未及明显异常.右下腹触及一直径约5 cm肿块,质中偏硬,活动可,界不清;四肢活动尚可.

  • 妊娠合并肠回盲部低分化腺癌广泛转移死亡一例报告

    作者:孔海宏;张宣东;张华;曾敏华

    1 临床资料 患者37岁,孕4产1.孕313/7周开始全身不适入我院产检,后症状加重,腰酸、腰痛明显,于2001-03-16孕342/7周住院诊治.入院查体:血压125/85 mmHg(1 mmHg=0.133 kPa),水肿(++);门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常规示红细胞2.96×1012/L,血红蛋白98g/L,红细胞压积0.285,血小板85×109/L.

    关键词: 妊娠 回肠肿瘤 腺癌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发勇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4例,其中恶性间质瘤3例,腺癌9例,淋巴瘤1例,类癌1例.空肠恶性肿瘤10例,其中腺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质瘤4例,淋巴瘤4例.回肠淋巴瘤3例、恶性间质瘤1例.28例中术前确诊仅4例(14.3%).有2例术中行内镜检查协助诊治.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黄疸为主.结论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必要时考虑手术探查及术中内镜协助诊断治疗.

  • 以囊性变为主的回肠恶性间质瘤1例

    作者:何建芳;刘旭明;黄锦叶

    患者男性,27岁.因反复左下腹疼痛3月余,尤以左侧卧位时明显,伴解黑便3天入院.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较大的包块,质较硬、压痛,活动度差.B超示:肿块呈多房性,大小16 cm×15 cm,回声不均.在B超引导下行包块穿刺,抽出较多暗红色血性液体.手术中见肿物大部分位于腹膜后,与回肠紧密相连,累及膀胱.临床诊断:腹膜后肿瘤(恶性).

  • 小肠间质瘤的组织形态观察与免疫组化

    作者:郭坚;张根娣;文国英

    由于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上对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认识间存在差距,促使人们重新思索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及生物学行为.作者收集了8例小肠间质瘤(SIST),对其形态、免疫组化、良恶性及预后作初步分析.

  • 气囊辅助内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侯晓婷;毛高平

    目的 评价气囊辅助内镜(BAE)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168例临床疑似小肠肿瘤患者行BAE检查.其中100例和30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腹部CT和胶囊内镜(CE)检查,后进行汇总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8例患者后经病理证实小肠肿瘤104例,其中BAE检出小肠肿瘤101例,BAE对小肠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2%、100.00%.100例腹部CT病变检出率为52%(52/100),确诊小肠肿瘤44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97%、78.95%.30例CE病变检出率为80%(24/30),确诊小肠肿瘤16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1%、27.27%.结论 气囊辅助内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很好的安全性,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