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病43例

    作者:臧运金;李志强;郭源;李自强;田根东;孙凯;于振海;沈中阳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43例44次手术(再次肝移植1例)中,原发性肝癌19例,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6例,终未期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终末期酒精性肝硬化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Wilson综合症2例,二次肝移植1例.结果:行改良背驮式9例,经典非转流术式35例次,其中1例行减体积肝移植(左肝外叶切除).手术移植成活率100%,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和功能延迟恢复发生.手术成功率88.4%(38/43),其中良性终末期肝病和肝癌97.1%(33/34),重症肝炎为55.6%(5/9);围手术期病死率:11.6%(5/43).存活2年以上5例,1年以上3例,目前存活32例.结论:良性终末期肝病和早期肝癌肝移植手术效果良好,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供体质量,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乙肝和肝癌等移植后易复发疾病的控制对于提高肝移植术后的长期存活率非常重要.

  • 胸腹部外伤引起Purtscher病16例

    作者:肖瑛;李镜海;王静;刘景;王磊;孙洪义;高志娟

    目的:探讨胸腹部外伤引起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6例20眼胸腹部外伤引起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的视力、眼底、视野及荧光素眼底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视力预后与眼底表现的关系.结果:20眼中11眼视力恢复为1.0,占55%;6眼视力恢复为0.5-0.8,占30%;3眼预后差,视神经萎缩,黄斑受损,视力永久丧失.结论:严重的胸腹部外伤后应关注是否伴有视网膜病变,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视力预后取决于视网膜脉络膜损伤的部位,黄斑部损伤预后差.

  • 青春期与青年男性乳房发育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刘振中;蔡景龙

    目的:了解目前国人青春期及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山东省某高校1998例18~25岁青年男性人群问卷式调查资料.结果:①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发生率为71.4%,平均发生年龄为(12.6±1.9)岁,持续时间为(1.33±0.52)年.乳房发育以乳房结节表现为主(76.1%),乳房触痛、乳头溢液发生率分别为71.2%和21.7%,发育的乳房以1~2cm大小为多见(80.1%),发育部位以双侧发育多(87.6%),自行消退率为97.8%.②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发病率为4.15%,发生年龄(13.3±2.2)岁,持续时间(6.30±3.86)年,乳房直径(7.9±4.8)cm,乳晕直径(2.5±1.2)cm,弥漫增大和局限结节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2.5%和67.5%.双侧乳房增大表现者为78.6%,左侧增大者为12.1%,右侧增大者为9.3%.乳房触痛和乳头溢液者发生比例分别为21.6%和15.7%.③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和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人群在发生率、自行消退情况、持续时间、乳房增大部位及伴有乳房疼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和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各有其流行病学特点.

  • 3T超高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作者:冯德朝;张晓明;郑金勇;丛培新;孟祥水;李传福

    目的:应用3.0T超高场2DMRCP、3D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比较两种不同成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受检者进行胆系冠、轴位相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常规扫描(T1WI、T2WI、FST2)和冠状位2DMRCP、3DMRCP;对两种不同MRCP显示胆胰管系进行比较.结果:2DMRCP、3DMRCP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及1~3级肝内胆管的显示率为100%;2DMRCP 4级肝内胆管为92.5%,5级肝内胆管为77.5%,胰管为90%,副胰管为11.25%;3DMRCP 4级肝内胆管为85%,5级肝内胆管为70%,胰管为87.5%,副胰管为6.25%.结论:3.0T超高场屏气2DMRCP、呼吸门控3DMRCP可以清晰的显示胆胰管,二者结合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内镜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附72例报告)

    作者:陈佐会;黄强;田丹;张松;宋丽君

    目的:探讨内镜对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05年2月应用内镜诊治CP72例.结果:完成ERCP检查69例,成功率96%;ERCP显示十二指肠乳头狭窄61例,7例仅见胰管均匀变细.69例患者均完成一种以上内镜治疗,术后腹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有效率为100%,尤以单纯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和行支架引流的患者症状减轻明显.结论:胰管均匀变细也是CP的影像学表现之一;单纯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可以是CP患者ERCP的唯一阳性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和(或)结石嵌顿是CP的重要病因.内镜治疗可使部分CP病人免于手术.

  • 甲状腺疾病1126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任建民;刘新凤;唐宽晓

    甲状腺疾病病因多种多样,根据症状、体征、血液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诊断较其他检查能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可以减少误诊率,今对1126例甲状腺疾病FNAC结果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的诊治体会(附10例报告)

    作者:张建国;沈滨;张伟

    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少见,文献报道,平滑肌肉瘤较平滑肌瘤多见[1],我院从1987年到2004年10月共收治十二肠平滑肌肿瘤10例,报告如下.

  •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DS

    作者:程宝泉;乔立洪;钟宁;张尚忠;李延青

    重症胰腺炎(SAP),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多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SAP合并MODS,是抢救SAP成功的关键.奥曲肽(善宁,Octreotide Sandostat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具有抑制包括胰腺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今将我们临床治疗奥曲肽58例SAP合并MODS结果报道如下.

  • 全胃切除围领式连续性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峰

    我科2001~2004年对19例胃底贲门癌和胃体癌施行了全胃切除围领式连续性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VEGF-C表达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姜金波;朱民;寿楠海

    目的:探讨VEGF-C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评估VEGF-C表达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各7例VEGF-C表达,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表达均阴性.结肠癌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VEGF-C(-)病人(P=0.0225).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VEGF-C(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表达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氧化苦参碱抑制人肝癌细胞EGF和EGFR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文奇;刘倩;徐瀚峰;时昌文;吴洪文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EGF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株BEL-7402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传代.按氧化苦参碱浓度分为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 3组,对照组不加氧化苦参碱,每组设6个平行孔,每孔加入细胞1×105/ml,培养24h、48h和72h,分别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均抑制EGF和EGFR在人肝癌细胞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EGF和EGFR表达阳性率下降显著,在1000μg/ml组24h、48h和72h的EGF和EGFR阳性率均较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下降显著(P<0.05,P<0.01).500μg/ml组和250μg/ml组同时段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EGF和EGFR的抑制途径可能是其抗肝癌机制之一.

  • 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邹明瑾;高杨;罗兵;梁华;李燕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exon 5)和外显子8(exon 8)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转变 PTEN
  • ODC单抗的制备及其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胡海燕;姜春英;张岩;耿昭;卢翌;王晓明;张冰;刘贤锡

    目的:制备鸟氨酸脱羧酶(ODC)单克隆抗体并观察其在大肠癌检测中的意义.方法:以人ODC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以ILISA和Westernblot法验证阳性单克隆细胞所间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稳定分泌抗ODC单抗的细胞株,ELISA检测证明其所分泌单抗属于1gG2a型.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显示该单抗检测效果较好,大肠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成功地制备出ODC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ODC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病机理及其诊断的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 葡萄籽多酚体外逆转胆囊癌细胞株GBC-SD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凤辉;王占民;乌新林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GSP)逆转胆囊癌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耐药的作用,寻找高效低毒的耐药逆转剂.方法:选择GBC-SD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各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测定MDR1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蛋白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结果:①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处理后各化疗药物的IC50值均明显降低(P<0.05),能明显逆转GBC-SD的多药耐药性;②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MDR1 mRNA表达(P<0.05);③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P-gp蛋白表达(P<0.05);④GSP增加GBC-SD细胞内ADM药物浓度(P<0.05).结论:GSP能部分逆转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多药耐药性,作用机制为下调GBC-SD细胞MDR1 mRNA及P-gp蛋白表达.

  • 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治疗人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冬;何庆泗;吴雪;谭伟;牛洪欣

    目的:观察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WTp53组、TK、CD组、WTp53与TK、CD组,每组8只,WTp53采用脂质体介导,TK、CD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将WTp53、TK、CD注入移植瘤体内,瘤内注射TK、CD的裸鼠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联合基因治疗组效果更好,WTp53与TK、CD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WTp53、TK/GCV、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WTp53基因联合TK/GCV、CD/5-Fc系统效果更强.

  • 先天性巨结肠层粘连蛋白基因及RET基因的表达研究

    作者:李爱武;张文同;冯进波;刘月忠;程法源;刘金玉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巨结肠(HD)病变段层粘连蛋白(LN)转录表达的研究,探讨肠壁微环境改变对HD的形成作用以及与RET基因学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T-PCR技术对HD病儿层粘连蛋白Mrna在无神经节细胞段、有神经节细胞段、正常段的表达进行检测,美国alpha9900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判定表达强度,SPSS软件统计分析,推断LN的作用,同时检测RET基因的表达,用直线相关关系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LN基因在无神经节细胞段异常高表达(P<0.05),无神经节细胞段<有神经节细胞段<正常段;而RET基因的表达正好相反,无神节细胞段<有神经节细胞段<正常段,在无神经节细胞段明显减少,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HD无神经节细胞段LN的增高是内在的,LN增高引起肠神经细胞过早分化、定居导致无神经节细胞症的发生,可能与RET基因有一定内在联系.

  • 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和bcl-2的影响

    作者:刘焕涛;孙靖中;唐鲁兵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系培养呈对数生长期,分别以0、1、10、100μmol/L的NDGA处理48h后,RT-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10、100μmol/L的NDGA作用下,3组hTERTmRNA和bcl-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NDGA能够下调MCF-7细胞端粒酶hTERTmRNA及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贵银;张乾先;马敏波;李春义;王昆华;汤敬东

    术后早期肠梗阻约90%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今报告64例.1临床资料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12~68岁.肠梗阻出现时间术后3~14d,平均8.5d.

  • 100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春;邓勇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病例100例,年龄21~78岁(平均49.6岁),男62例,女38例.二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7天~8年,单纯粘连性松解术9例,松解加部分或大部分肠切除术89例,捷经手术2例.

  • 全直肠系膜切除、肿瘤肛外切除及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24例

    作者:韩广山;王磊

    1998年~2004年,对24例距肛缘4~7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运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肿瘤翻出肛外切除及肛外吻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急症胃大部切除术中脾损伤3例

    作者:祝水平;吴为雄;黄焕基;祝鸣

    3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发生脾损伤出血,现报告如下.

  • 胃癌辅助化疗的系统评价

    作者:张小桥;孙景路;范西红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都位居前列,虽然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当前公认的实体肿瘤的治疗策略,但对胃癌而言,辅助化学治疗的作用和价值还存在争议.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

    作者:杨国华;黄志勇;陈孝平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动物与人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用它制成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还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本文就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在肝癌治疗中研究的情况及展望作一综述.

  • 缺氧诱导因子-1及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宏伟;冀文茹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由Semsenza发现的一种DNA结合蛋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1个调节细胞内氧稳态平衡的调节因子[1],研究表明,HIF-1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胰头癌可切除性评估研究进展

    作者:丁维宝;李森

    提高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仍是当前胰头癌手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先进的术前影像评估、术中解剖性探查技术的应用,使近些年胰头癌探查切除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 老年妇科疾病误诊外科急腹症5例

    作者:刘有生;宋丽华

    近10年来,我科收治老年妇科少见急腹症5例,术前均误诊为外科急腹症,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腹症 误诊
  • 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1例

    作者:刘凯勇;张丽红

    我院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1例,全部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

    作者:夏立建

    1983年Buess 报告经直肠内窥镜下微创外科手术(t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的研究及临床使用情况,TEM技术为手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手术视野,主要是使用了一台6倍放大功能的立体直肠镜.

  • 原发性小肠肿瘤

    作者:邱云峰;许世吾;杨维良

    原发性小肠肿瘤是少见疾病,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迄今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应引起临床重视.

  •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作者:苗瑞政;吴泰璜;刘乃青;姜言明;张敏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肿瘤的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对5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手术前后及20例正常人血清ET-1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作比较,以探讨ET-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皮素-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