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중국현대보통외과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9905
  • 国内刊号: 37-136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寿楠海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海;杨永峰;吴作友;韩剑波

    目的: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用于急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60例患者,24 h保守治疗无效的27例急诊行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Ⅰ组);另外33例出血经内科治疗控制后,择期行相党手术(Ⅱ组).术后随访4年,对比观察术后再出血、肝昏迷、肝腹水以及生存状况.Ⅰ、Ⅱ组失访患者分别为3、4例,将Ⅰ组24例、Ⅱ组29例纳入研究.结果:Ⅰ组术后再出血5例、肝性脑病2例、肝腹水3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均为Child-Pugh C级患者,其中死于肝性脑病合并肝功能衰竭2例、重度腹水合并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2例,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1、2、4年存活率为79.2%、100%、100%. Ⅱ组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例、肝腹水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4年随访中死亡2例,1例术后2年死于重度腹水伴腹腔感染导致的肝功能衰竭,1例术后4年死于再出血;1、2、4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6.6%、93.1%.Ⅰ、Ⅱ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0.8% (5/24)、0(P< 0.01);术后再出血率为20.8%(5/24)、3.4%(1/29,P< 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8.3%(2/24)、3.4%(1/29,P< 0.05);肝腹水发生率为12.5% (3/24)、13.8% (4/29,P> 0.05);2组术后1年存活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青木春夫断流术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方面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对于Child-Pugh分级C级的急诊患者,其围手术期死亡率高,急诊选用应慎重.

  • 胆囊切除术与术后胆总管结石关系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作者:贺兆斌;孙久政;姜华;牛军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和术后胆总管结石形成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1 4例与动期收治肝血管瘤组43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研究,探讨胆囊切除与胆总管结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暴露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1,P=0.039),提示胆囊切除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亚组分析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女性患者间胆囊切除病史差异明显(x2=4.446,P=0.035),在男性,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612,P=0.434).胆总管结石患者胆囊切除原因以胆囊结石为主,占66.7%.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者的比例高于肝血管瘤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3.209,P=0.073).结论:胆囊切除术增加了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女性患者差异性更为显著.

  • 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作者:李勇男;吴硕东;田雨;谢斌;李敏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单纯性肝囊肿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5月-2011年4月12例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传统多孔法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的12例年龄相近,囊肿性质、位置相似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指标.结果:单孔组与多孔组在手术时间(55.5±31.3)min vs (58.3±26.7)min、术中出血量(13.8±8.0)mL vs (13.3±6.2)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0.8)d vs (2.4±0.9)d、术后引流量(448.6±136.3)mL vs (450.0±155.3)mL、术后引流时间(3.9±1.3)d vs (4.6±1.8)d、术后住院时间(4.5±1.7)d vs(5.1±2.4)d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单孔组除1例患者原有肝内小囊肿增大外,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多孔法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虽略复杂,但总体治疗过程无明显差异.在兼具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的同时,单孔腹腔镜手术还可以达到“无瘢痕”的效果,可以安全有效的开展.

  • 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与手术切除疗效比较

    作者:郑亚民;王悦华;刘东斌;刘家峰;李非

    目的:比较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深入对肝血管瘤治疗的认识,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治疗特点,包括治疗指征、时机、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预后、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指标,并综合新文献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患者36例,男女比例1∶5.17.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8.9±6.6岁.76.5%患者有临床症状.病灶大径6.5~ 27 cm.介入栓塞治疗3例,其中1例联合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治疗.腹腔镜手术1 1例(32.4%);开腹手术24例,其中1例为腹腔镜中转开腹.术式包括右肝段切除、左肝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肝脏不规则部分切除或血管瘤摘除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例患者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随诊7~ 68个月,4例复发.与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介入栓塞治疗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住院花费少,住院时间短.11例手术患者应用了射频技术,住院费用增加,但出血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应当根据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个体化选择.

  • Ⅲ期和Ⅳ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秦尚学

    目的:寻找影响Ⅲ、Ⅳ期胃癌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26例Ⅲ、Ⅳ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病历获得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复发者93例,占73.8%;晚期复发者33例,占26.2%.早期复发组的淋巴结切除数目明显少于晚期复发组(P<0.05),而Bormann分型属于Ⅲ、Ⅳ型,具有神经旁浸润和血管浸润的病例较晚期复发组更为多见(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神经旁浸润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Ⅳ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多在2年内复发,术后2年应是重点随访阶段.常规病理报告中列出神经旁浸润对于判断预后、制定随访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VEGF与端粒酶检测对恶性腹水诊断的意义

    作者:于艳芳;段晓辉;裴志萍;党瑞英;申期;张勇;贾力品

    选择恶性腹水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良性腹水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VEGF、端粒酶、CEA、CA-50、CA-199、AFP以及腹水常规生化检测.病例组所有患者VEGF、端粒酶,以及腹水CEA、CA-50、CA-199、AFP,腹水常规生化LDH、LZM、CH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AL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ADA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EGF、端粒酶在恶性腹水中高水平表达,与恶性腹水显著相关,是恶性腹水的危险因素,在恶性腹水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腹水VEGF和端粒酶的检测可能为临床恶性腹水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继东;季适东

    回顾性分析21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病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卜震

    选取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3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溃疡穿孔修补术作为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相比,效果显著,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胡江涛

    收集和筛选130例我院行再次手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对患者的手术史、再手术病变原因、手术时机、手术选取的方式、肝叶切除范围等相关资料进行登记和统计,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临床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主要诱因以及应对策略,便于减少再手术、提高一次手术的成功率.

  • TST治疗重度直肠前突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潘晓飞;陈本鑫;李洋;张干;张涛

    对16例重度直肠前突采用TST手术方法治疗,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肛周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随访5个月~3年,除有1例患者诉肛门轻微坠胀感外,未有症状复发及其他后遗症状反馈.TST治疗重度直肠前突是可靠的,其远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待进一步论证.

  • 胃镜联合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邓峰;缪小丽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的外科切除手术组与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切除术组各,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可行性.发现胃镜联合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经介入置管引流的治疗体会

    作者:陈新;韩玉;祝志;刘汝海;张秋学;张庚

    3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经CT确定穿刺位置后,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胸腹水、胰腺组织坏死、胰周脓肿和假性囊肿.31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全部成功,终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清创引流,1例患者转入ICU治疗后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穿刺并发症.遵循微创化的治疗原则和损伤控制理念,选择性应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引流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是可行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尚利伟;苗润宏;苗景玉

    观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器官行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并发症的影响.选择择期后腹腔腔镜手术患者64例,采用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为Ⅰ-Ⅱ级随机分组.观察组术前给予0.5 μ g/kg DEX静脉泵注,持续10 min,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行常规诱导插管.术中,A组继续给予0.4 μg·kg-1· h-1 DEX泵注,至手术结束.术后,均送入恢复室观察,观察指标为患者睁眼时间、拔管及离室时间,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无恶心、呕吐及寒战等并发症发生.DEX诱导及维持用药不会延长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恢复期的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下降.

  • 根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24例

    作者:张尚文

    对4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D2根治术,实验组接受根3式右半结肠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中淋巴清除数平均(1 8.4±1.3)枚,实验组患者术中淋巴清除数平均(26.4±2.5)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半年,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3式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 HMGB1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栾正刚;郭仁宣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表达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组和丙酮酸乙酯(EP)处理组,分别于建模后24 h取材.测定血浆淀粉酶(AMY)、血浆D-乳酸、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NP大鼠肠黏膜中HMGB1和occludin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建模后24 h,大鼠AMY、D-乳酸与肠黏膜MPO水平AN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EP处理组(P<0.05),但EP处理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ANP组大鼠肠黏膜HMG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EP处理组(P<0.05),EP处理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ANP组较正常对照组和EP处理组下降(P<0.05),EP处理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NP大鼠肠黏膜中HMGB1表达增高,可通过降低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肠黏膜屏障通透性.EP能显著抑制HMGB1表达,使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对ANP肠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stTRAIL-MSC靶向促进肝癌大鼠RFA过渡区残癌细胞凋亡的体内研究

    作者:张哲菠;邓青松;熊青;李勇;周华;刘念洲;姜鹏;马宽生;李晓武

    目的:探讨stTRAIL-MSC靶向促进肝癌大鼠RFA过渡区残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对150只雄性SD大鼠,采用N1S1肿瘤细胞建立肝荷瘤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stSTRAL-MSC组、MSC组、Vector-MSC组、培养液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在接受治疗前1周给以注射相应的制剂,在接受RFA治疗后12h、24 h、48 h以及1周时每组取6只处死并进行相关检查(空白组除外),同时比较空白组与RFA组其生存时间.结果:stTRAIL-MSC在接受RFA治疗后其肿瘤体积变化、过渡区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大鼠肿瘤毁损体积、过渡区肿瘤细胞(ki-67染色)增殖指数等比较明显优于其他几组,而且在对caspase-3、caspase-8、Bcl-2水平检测时发现,stTRAIL-MSC其caspase-、3caspase-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四组,而Bcl-2水平低于其他四组,对接受RFA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分析发现,采用RFA治疗的大鼠其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stTRAIL-MSC靶向通过提高caspase蛋白酶级联反应继而达到促进肝癌大鼠RFA过渡区残癌细胞凋亡.

  • 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进展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戴璟瑜;郑通标;许燕平;闫玉矿;彭海峰

    目的:探讨在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组(AEP组)及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组(ANP组).于建模后6、12和24 h,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VEGF、TNF-α及淀粉酶(AM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AEP组与ANP组胰腺组织中各时相点VEGF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N组(P<0.05);建模6hANP组的评分显著高于AEP组(P<0.05),而12和24 h ANP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AEP组(P<0.05).ANP组和AEP组血清VEGF、TNF-α与AMY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P<0.05);ANP组与AEP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EP组建模24 h VEGF含量和12 h AMY含量与A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TNF-α正相关(P<0.05).结论:VEGF作为相对独立的微循环影响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呈正相关,但在胰腺微循环障碍持续加重期,胰腺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VEGF表达减少,胰腺坏死病变难以逆转.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光华;王娜;冯震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自体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门静脉灌注的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A组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B组为单纯大鼠自体肝移植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自体肝移植术后肝脏组织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变化和肝细胞PCNA变化.结果:术后12h,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大鼠自体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较轻,椭圆形,内嵴部分断裂,但仍有少量排列.周围内质网结构尚存.肝细胞PCNA阳性细胞比率为0.87±0.24(P<0.05);较大鼠单纯自体肝移植组(0.75±0.32)增殖较多.单纯自体肝移植组肝细胞内线粒体大小不一,明显肿胀,呈类圆形,内有空泡变性,严重者可见嵴减少、断裂或消失;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无明显损伤,形态可,无异常.术后12h肝细胞PCNA阳性细胞比率为0.39±0.16(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保护肝细胞,通过保护线粒体及促进肝细胞增殖,减少肝功能损伤.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恢复起促进作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4例

    作者:肖钟林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44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我院2011年3-12月收治老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88例,男38例,女5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4±6.4)岁.病程为3~21年,平均病程(12.03±1.15)年.无相关麻醉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戈谢病脾功能亢进1例

    作者:刘勇峰;梅乐园;张磊;王桂莲;刘彩霞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7岁,因"发现皮肤瘀斑5年"于2012年2月26日入住我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间断性皮肤瘀斑,因感冒化验血常规时发现三系血细胞减少,进一步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大.查体:双下肢小腿见散在皮肤瘀斑,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左锁骨中线肋缘下8 cm,质中等硬,表面光滑,压痛阳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20例

    作者:祁建;陈刚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法之一,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三孔腹腔镜逐渐替代传统四孔法[2],选取我院120例患者行对比研究,探讨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道疾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 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进展

    作者:王亚楠;李文武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使用的影像学方法主要包括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X线摄影、CT、MRI和核医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 RhoC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光尧;陈平;宗亮

    Rho是具有GTP酶活性的小G蛋白超家族成员,在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RhoC对肿瘤转移的作用尤为突出,被称为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开关.胃癌侵袭转移是多基因协调作用的结果,本文就近年来RhoC在胃癌组织中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 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作者:刘泽明;李大鹏;黄韬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对肿瘤病因学、基因、受体等认识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分子靶向药物对甲状腺癌治疗的途径主要包括: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途径;原癌基因RET靶向治疗途径;R-RAF基因靶向治疗途径及EGFR抑制剂途径.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前景广阔,在传统疗法的疗效达到平台时,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 乙状结肠巨大胃肠间质瘤1例

    作者:王磊;陈平;宗亮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因"腹部间断性疼痛不适1年余"入院,检查:腹平坦,下腹部正中可扪及肿块,质地中等,大小约10×10 cm,局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肿块较固定,边界欠清,叩诊实音,腹水症(-),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膝胸位):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腹部CT平扫示:盆腔占位(98×128 mm)考虑间质瘤可能,巨淋巴结增生不排除.入院完善各项检查,查血常规示:RBC 5.41×1012 L-1、HGB 164 g/L、WBC6.7×109 L-1、NE% 76.400%生化示:白蛋白50g/L、BUN 3.17 mmol/L、CRE 99.4μmol/L.肿瘤指标示:CA19-9 9.20 ng/mL、CEA 2.07 ng/mL、AFP 4.16ng/mL.

  • 介入治疗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CS合并血栓形成1例

    作者:万嘉;杨镛;杨国凯;李国剑;马振桓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9岁,因"肝脾肿大10余年,上腹闷胀不适1月余"于201 1年12月10日人院.半年曾因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体格检查: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血流自下向上,肝脏肋弓下6 cm、剑突下4 cm可触及,脾脏左肋弓下4 cm可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改变,无皮肤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胆红素轻度升高,转氨酶正常;白细胞2.13×109 L-1,红细胞2.94×1012 L-1,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68×109 L-1.腹部超声: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肝后段血栓栓塞,肝静脉扩张.CT增强:IVC内广泛血栓形成,头侧至肝后段,远端至右肾静脉开口以远2 cm、左肾静脉开口以远3.5 cm,肝静脉内血栓形成,中量腹水.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进展

    作者:王方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的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及坏死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病因是胆管疾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在我国常见的病因是胆管疾病,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70%,胆管疾病包括胆管炎、胆道蛔虫、胆道出血、胆总管囊肿、胰胆管汇合异常及Oddis括约肌功能紊乱等,其中胆管结石是诱发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胆石嵌顿在乳头壶腹部或在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乳头-括约肌水肿和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进而导致胰酶异常激活产生一系列的炎症,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 股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田志龙;李永;贾高磊;冯苏;王小凯

    我国周围动脉瘤患者中以股动脉瘤常见,占50%以上,多为创伤性[1];欧美国家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1973年Cutler和Darling[2]根据股动脉瘤所累及的分支不同,把股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该动脉瘤常非孤立性存在,95%的患者伴有第二个动脉瘤,92%有主髂动脉瘤,59%为双侧性.1992年Rigdon等[3]报道14例患者中发现17个股总动脉瘤.Jarrett等[4]近也报道11例患者发现13个股总动脉瘤.股动脉瘤和腘动脉瘤占周围动脉瘤的90%左右,可因瘤内血栓形成或脱落栓塞远端动脉造成远端肢体的急性缺血,甚至导致截肢.

  • 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作者:钟敬涛;周武元;袁方水;张波;李磊;石学涛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网上查询(www.baidu.com;www.google.com)的方法,收集关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个研究共1041例病人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与对照相比,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4),但二者在术后胰痿发生率(P=0.13)、围手术期病死率(P=0.69)、住院天数(P=0.5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不能有效预防胰瘘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缩短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的样本存在选择偏倚、发表偏倚及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终结论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