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爱民;雷德安;黄和银;周琦;陈抗侵;杨仕明;游箭;房殿春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例经影像学明确诊断并行介入治疗的BCS患者的远期疗效、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象学检查、生存时间、生存质量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较好,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生存时间长、生存质量高.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作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远期疗效好.

  • 血管内支架治疗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马强;余朝文;任佩;孙喆

    目的:荟萃分析血管内支架在治疗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并收集国内外关于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2年1月—2014年7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血管内支架与单纯性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率、闭塞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检索策略进行系统的检索后,依照纳入标准,终纳入6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共计534例病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单纯性球囊扩张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闭塞结果进行合并,异质性检验显示有明显的异质性(χ2=15.821, P<0.05, I2=6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合并的RR值为0.63(95%CI:0.21~1.88, P>0.05),血管内支架与单纯性球囊扩张在术后近、中期再狭窄、闭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采用血管内支架与单纯性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近、中期再狭窄、闭塞率无差异,对于单纯性球囊扩张效果不明显或需多次扩张的患者可考虑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

  • 肝短静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春;温剑;龚建平

    目的 总结肝短静脉(SHV)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主肝静脉病变相关肝脏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肝短静脉""肝切除""肝移植""Budd-Chiari综合征"以及"short hepatic vein""hepatectomy""liver transplantation""Budd-Chiari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8年6月国内外有关SHV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795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纳入3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8篇和英文文献27篇.SHV的发现,补充和完善了肝脏的血液回流途径研究.对SHV的精准解剖是预防术后出血和保证肝脏静脉回流的关键步骤,目前已在部分肝段切除、肝移植以及Budd-Chiari综合征等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结论 熟练掌握SHV的解剖是治疗肝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疾病和促进肝脏外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 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病变特点的超声影像研究

    作者:贺晓;秦石成;张瑞芳;程安玲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病变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229例BCS患者IVC的超声图像和介入治疗时的影像资料.结果 (1)IVC闭塞性病变和狭窄性病变在合并血栓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建立侧支循环和病变远段血流是否异向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IVC膜性闭塞和节段性闭塞在病变远段血流是否异向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侧支形成和病变远段血栓形成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IVC膜性狭窄和节段性狭窄在合并血栓、侧支形成及病变远段血流是否异向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BCS患者IVC病变远段血流逆向或双向几乎仅见于闭塞性病变,偶见于IVC狭窄性病变在其远段有粗大侧支循环者;IVC闭塞性病变合并侧支和血栓多于狭窄性病变.

  • Budd-Chiari综合征致胎儿胎盘发育异常的超声显像

    作者:王子干;刘运贤;李英华

    目的和方法:对5例患Budd-Chiari综合征(B-CS)妊娠28~36周孕妇的胎儿胎盘发育异常的超声显像进行研究.患者均经X线造影和/或手术证实为B-CS.结果:5例中下腔静脉肝段狭窄3例.膜性阻塞1例,肝静脉狭窄1例.胎盘均显著增厚,胎儿面绒毛板下为大片网状及囊状暗区.1例合并绒毛膜囊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判断B-CS妇女妊娠期胎儿、胎盘发育异常,有助于临床处理方案的制定.

  • 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病变的超声分型诊断

    作者:吴世慧;刘薇;王雪;王茜;蔡永军;盖永浩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肝静脉病变特点.方法:对125例B-CS患者的肝静脉声像图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下腔静脉造影、选择性肝静脉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证实并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根据病因及声像图表现将其分为五型,即隔膜阻塞、节段阻塞、长段闭塞、血栓形成及外压性肝静脉阻塞型.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主肝静脉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状态,对B-CS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和诊断肝静脉阻塞型B-CS的首选方法.

  • 超声观测副肝静脉(肝短静脉)在Budd-Chiari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陶杰;廖明松;邓旦;赖小今;易飞云;梁燕;李娅

    目的评价超声检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副肝静脉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运用彩超对31例BCS患者的副肝静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31例BSC患者中,28例超声检测到副肝静脉,显示率90.3%(28/31).典型的副肝静脉表现为与下腔静脉相通的异常迂曲的管道,并通过交通支与3支肝静脉相通;肝右后叶内走行无明显迂曲或稍迂曲的副肝静脉主要分布于肝段VI及邻近的肝组织内,与三大肝静脉较少形成交通支.结论超声显像在大多数BCS患者中可以直观、动态地观察副肝静脉的形态、侧支循环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病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Budd-Chiair综合征侧支循环血流频谱的临床意义初步探讨

    作者:陶杰;廖明松;王先银;赖小今;邓旦;常明;夏荣妍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测侧支循环血流频谱在BCS诊断与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观测18例肝静脉型及混合型BCS侧支循环血流频谱.结果 (1)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较慢且频谱形态受下腔静脉压变化影响较明显患者肝功Child-Pugh分级低;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较快且频谱形态受下腔静脉压变化影响较小或无较大肝短静脉代偿者肝功Child-Pugh分级较高.(2)肝功Child-Pugh分级A级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为(42.984±20.20)cm/s,B级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为(116.824±62.71)cm/s,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3)肝短静脉中除了肝右后下静脉外,其它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血流速度增快时,其主干血流速度均小于汇入部.(4)不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侧支循环内血流速度快慢与肝静脉阻塞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能够反映回流部肝内血流压力情况,运用简化柏努力方程可测算出肝短静脉与下腔静脉间的压差来判断侧支循环的建立是否足以代偿阻塞的肝静脉功能,为手术时机的选择、介入治疗方式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价及追踪随访提供血流动力学指标.

  • 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术后复发临床分析

    作者:吴猛;张庆桥;祖茂衡;徐浩;李晶英

    目的 观察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复发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1)和生存组(n=38),再将生存组分为再次复发组(n=14)与未再次复发组(n=24),分别计算各组病例Child-Pugh评分、Clichy指数、Rotterdam指数和New-Clichy指数,以ROC曲线衡量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根据ROC曲线,New-Clichy指数的截断点为4.37,New-Clichy指数>4.37者死亡率为62.50%(10/16),New-Clichy指数<4.37者死亡率为3.03%(1/33),死亡组New-Clichy指数显著高于生存组(P=0.038).再次复发组平均年龄(P=0.016)、胆红素水平(P=0.014)、Clichy指数(P=0.042)明显低于未再次复发组.结论 对于多数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仍属安全、有效、可行.New-Clichy指数对预测复发BCS介入术后死亡事件有较高价值.

  • MR血管成像在介入诊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作者:王小龙;张庆桥;祖茂衡;徐浩;徐凯;路欣

    目的 探讨MRA在介入诊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患者经DSA证实为BCS合并肝静脉血栓并接受介入治疗,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MRA检查,对比分析MRA与DSA对显示肝静脉血栓的能力及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MRA共显示肝脏静脉51支,包括肝静脉血栓40支,副肝静脉血栓8支,肝静脉通畅3支;对其中40支肝脏静脉行DSA检查,发现肝静脉血栓33支,副肝静脉血栓4支,3支肝静脉通畅.与DSA对比,MRA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敏感度为97.22%(35/36),特异度为75.00%(3/4),准确率为95.00%(38/4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2,P<0.01),临床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05).结论 MRA能全面、准确诊断BCS合并肝静脉血栓,对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 Budd-Chiari综合征: 多层螺旋CT诊断的扫描技术

    作者:韩新巍;丁鹏绪;吴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扫描方法与技术.方法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3.0~5.0 mm,螺距1.3,对14例BCS患者进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其结果与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下腔静脉病变的准确性为100%,主肝静脉病变的准确率为97.62%,副肝静脉的准确率为85.71%.结论 BCS病变显示依赖于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扫描时间的把握、扫描参数的合理性和扫描方法的正确性.

  • 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静脉造影与MR、多普勒超声对比研究

    作者:许伟;祖茂衡;徐浩;徐凯;崔建华;王兴田

    目的评价静脉造影、MR、多普勒超声对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静脉造影、MR、多普勒超声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显示该组病例肝脏形态、肝静脉、肝内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MR显示肝脏特别是尾叶体积增大, 肝脏信号不均,显示有肝内侧支血管.多普勒超声显示肝静脉狭窄或阻塞,显示有肝内侧支血管,显示有肝外侧支血管如脐静脉重开.正确全面的静脉造影可以确诊肝静脉阻塞、并可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等间接征象.结论 MRI对显示肝脏形态、阻塞部位性质较为敏感,多普勒超声则对显示肝静脉狭窄或阻塞、肝内侧支血管有优势,有助于该病的临床初筛,静脉造影作为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的重要步骤,诊断意义重大.静脉造影与MR、多普勒超声相互补充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具备指导意义.

  • 长期口服利伐沙班联合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陈旧性血栓1例

    作者:方伟伟;成德雷;吕维富;朱楠;陈晓明;刘开才

    患者男,47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伴色素沉着5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无肝病史及长期饮酒史.查体:肝肋下3 cm,脾肋下4 cm;胸腹壁可见纵行曲张静脉,血流方向由下至上,双下肢及阴囊肿胀,双下肢色素沉积.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2.0 μmol/L,白蛋白26.9 g/L,凝血酶原时间11.30 s.

  • 血管内超声多普勒技术对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压力与血流速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晤;李东野;祖茂衡;夏勇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PTA)前后的压力与平均峰值速度(APV)的变化关系.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27例BCS患者PTA前后的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IVC/HV)的血流速度,同时测定压力.结果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病变,压力和APV呈负相关(狭窄:IVC:r=-0.82, P<0.001;HV:r=-0.83,P<0.001.闭塞:IVC:r=-0.45,P<0.05;HV:r=-0.44,P<0.05).PTA后,无这种相关关系.结论 PTA前,在狭窄和闭塞血管,其狭窄远心端的压力与血流速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而PTA后,这种相关关系消失.故简单的压力测量并不能完全替代血流速度的测量.

  •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介入术后的Budd-Chiari综合征

    作者:崔建华;王兴田;祖茂衡;徐浩;鹿娇

    目的了解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术后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195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于介入术后1~3周,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球囊扩张处及血管内支架的形态和血流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肝脏脾脏缩小,肝尾叶缩小为明显,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减少.球囊扩张术后的隔膜缩短或断裂,血流多数通畅.血管支架表现为直筒型、喇叭型和哑铃型,前者支架内血流多数表现为层流,而后两者支架内多数表现为湍流或涡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术后观察疗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 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肝脾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兴田;崔建华;祖茂衡;胡淑芳;王德杭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脾形态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研究介入治疗对BCS肝脾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CDFI检测30例正常人(对照组),41例B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肝脾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介入治疗前(术前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脾增大(P<0.01),尾叶显著增大(P<0.001);门静脉入肝血流速度及流量减少(P<0.01);肝、脾动脉血流阻力增大(RI及S/D增大,P<0.01).②介入治疗后7至10日(术后Ⅰ组)与术前组及对照组相比:肝脾较术前减小,与对照组相比仍大;门静脉入肝血流速度及流量较术前增加;肝、脾动脉血流阻力下降.③介入治疗后1年(术后Ⅱ组)肝脾仍大于对照组.结论 BCS肝脏血液回流受阻,肝脾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发生了相应改变;介入治疗解除或减轻了肝脏血液回流阻力,改善了肝脾血流动力学.

  • 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天晓;李选;谢敬霞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入路肝静脉腔内成形治疗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可行性和中远期疗效.方法 1996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单纯肝静脉阻塞型及肝静脉阻塞伴有下腔静脉阻塞型B-CS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平均年龄31.3岁(15~57岁).透视下首先行经皮肝穿刺入路肝静脉造影,明确阻塞部位、程度及侧枝循环形成情况,再行阻塞段开通及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肝右静脉球囊扩张66例,支架植入2例;肝左静脉球囊扩张11例;副肝静脉球囊扩张13例,技术成功率91%(92/101).随访74例,术后 6个月、1年和2年的受干预血管的初始再通率分别为83.78%(62/74)、78.38%(58/74)和76.47%(39/51),其辅助再通率分别为94.59%(70/74)、91.89%(68/74)和84.31%(43/51).围手术期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3例,肝穿刺道出血2例,肝包膜下血肿1例,肺栓塞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经皮肝穿刺入路肝静脉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膜性或节段性肝静脉型BCS技术简单、安全、有效,其中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 Budd-Chiari综合征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分析

    作者:李宏军;杨铁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增强规律,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BC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进行血管重建,分析BC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规律,评价其在判断血管梗阻平面及显示肝内、外侧支循环中的价值.结果:45例中,肝静脉阻塞(狭窄)26例(57.8%)、下腔静脉阻塞(狭窄)6例(13.3%)和肝静脉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狭窄)13例(28.9%).布-加综合症肝实质典型的增强方式表现为首先出现在肝门区和尾状叶的、以肝内门静脉小支为中心的斑片状增强,随时间延迟增强范围逐渐扩大(29例).结论:螺旋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反映BCS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技术,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梗阻平面及肝内、外侧支循环.

  • 血管内多普勒超声对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

    作者:李东野;徐晤;祖茂衡;夏勇

    目的:检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对BCS患者PTA术后即刻的效果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27例BCS患者下腔静脉/肝静脉(IVC/HV)介入治疗(PTA)前后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IVC和HV病变远心端PTA后较PTA前的平均峰值流速、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压力显著下降.结论:PTA 有利于BCS患者IVC/HV血流动力学的恢复;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作为BCS在PTA后IVC/HV再通的依据之一.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判定PTA治疗终点的可靠指标之一.

  • 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苏蕾;胡丽丽;吴艳;高剑波

    目的 探讨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布加综合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行能谱CT血管成像的12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CT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1.6 ml/kg,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及ASIR对40~60 keV图像进行重组,获得A、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1.8 ml/kg,采用FBP重组获得C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的门静脉主干、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结果 在40~60 keV水平,B组各部位的CNR值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 keV水平,C组的主观评分高,为(3.61±0.53)分;在50~60 keV水平,B组的主观评分高,分别为(3.67±0.61)分、(3.91±0.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可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辐射剂量,采用ASIR技术既提高了图像质量,又降低了对比剂用量.

178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