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讨论

    作者:顾丕成

    目的:讨论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了50名腹腔引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0名腹腔引流患者均使用腹腔引流管进行引流,后对患者的腹腔引流效果做出分析.结果:50名研究对象中,有48名患者终顺利将引流管拔出,并且终实现有效引流,另外2名患者在腹腔引流的过程中引发了临床并发症,本次研究观察中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腹腔引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延长拔管、病情未及时发现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50名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普外科腹腔引流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腹腔引流管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美皮康敷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的效果

    作者:张春红;陈环球;高慧坚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收治的腹部肿瘤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32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1例,观察组160例。对照组以普通的无菌棉垫作为换药的敷料,观察组以美皮康敷料作为换药敷料,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皮康敷料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护理的工作时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60例

    作者:王春清

    目的:研究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普外科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肝胆手术,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手术,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普外科患者所采用的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作用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普外科患者的痊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结论: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 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中的使用效果分析

    作者:潘静;庾雪琴

    目的:探讨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腹腔引流管口渗漏的2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13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及时换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造口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每天换药次数、皮肤损伤、舒适度、更换衣物次数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分别为17.9 d、4.2次、11例、2例、3.8次及90元/d﹔而实验组分别为12.4 d、0.2次、0例、14例、1次及11元/d,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处理引流管周围渗液,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腹部手术后引流管致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魏东华

    目的:分析腹腔手术放置引流管引起并发症的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8年8月至2015年11月实施了腹腔外科手术且放置腹腔引流管病发生并发症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引流管引起损伤空腔脏器2例,占2.0%;引流管折断3例,占3.0%;引流管内出血10例,占10.0%;引流管滑入腹腔内2例,占2.0%;引流管口出血10例,占10.0%;引流管引起腹腔内的感染12例,占12.0%;引流管压迫小肠引起肠梗阻3例,占3.0%;引流口感染48例,占48.0%。结论:合理放置腹腔引流管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的感染,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

  • 鳖甲煎丸治愈腹腔残余脓肿1例

    作者:郑小飞;戚团结

    张某某,男,44岁。因肠破裂行肠修补术后10天,腹痛、发热(体温高达39.2℃),纳少,眠不安,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体检:腹部压痛、反跳痛、尤以脐周、左上腹明显,舌质红、苔干黄,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8×109/L,中性0.90,淋巴0.10。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肠间隙不规则液性暗区,内见密集点状强回声,诊为左侧膈下、肠间隙脓肿。在B超引导下,于左上腹局部切开引流,引流出淡黄色脓性液体约400ml,并作腹腔闭式引流接负压吸引,用灭滴灵1.0g、先锋必6.0g每日静脉滴注,并内服清热解毒、滋阴补气之中药汤剂(药用:生黄芪10g,黄芩15g,赤芍10g,黄柏10g,蒲公英20g,牛膝10g,薏苡仁10g,麦冬10g,连翘10g,生甘草10g)。经治1月,患者仍每日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之间,血白细胞在(1.2~1.6)×109/L之间。复查腹部B超提示:中腹部肠间隙有4.4cm×2.5cm不规则液性暗区,内见密集点状强回声,左侧腹见2.9cm×2.3cm液性暗区,内见点状强回声。考虑腹腔残余脓肿,因分隔较多,部位较深,引流不畅,故久治不愈。观其形体消瘦干枯,面色萎黄,全身乏力,腹痛,纳少,眠不安,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舌干红伴少量黄苔,脉滑细稍弦,腹腔引流管见淡黄色稀薄脓液流出,辨证为湿热互结、气血瘀滞,兼正虚,治以扶正祛邪、祛瘀化浊为法,方用鳖甲煎丸加减。药用:鳖甲15g(先煎),射干3g,黄芩5g,柴胡5g,干姜5g,大黄3g,芍药5g,桂枝3g,葶苈子3g,厚朴3g,牡丹皮5g,瞿麦3g,芒硝5g,桃仁3g,石韦3g,阿胶3g,半夏3g,党参3g,土鳖虫3g。上药为汤剂连服5剂,排秽浊稀便每日8~10次,体温降至37~38℃之间。因恐伤正气,将上方改成水丸,每日吞服9g,又治半月余,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白细胞7.8×109/L,腹腔引流管内无脓液流出,复查腹部B超未见液性暗区,遂拔引流管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按:腹腔残余脓肿,如果脓肿引流不畅,成为腹部外科较难处理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本例患者膈下脓肿与肠间隙脓肿同时存在,因难以使脓肿完全引流,经治1月效果不佳。患者外伤后肠胃受损,运化不利,湿蕴痰生,致肠胃痞塞,气血凝滞,日久化热,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兼之久病正虚,故用攻补兼施。方中大黄、桃仁、芍药、牡丹皮、土鳖虫、芒硝破血化瘀,行血分郁结;石韦、瞿麦、葶苈子利水导邪,从小便而出;柴胡、桂枝通达营卫,转邪外出;干姜、黄芩温脾消肝,协调阴阳;人参、阿胶益气养血。诸药相合,使邪除正复而愈。

  • 湿性愈合理论在引流管固定贴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丽;王金鑫;张东芳;刘延锦

    湿性愈合技术是通过使用湿性敷料,使伤口创面形成湿性环境,加速皮肤细胞游走,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此理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手术切口、烧伤、压疮、感染性伤口以及慢性难愈性伤口等各种伤口的护理中。其特点为:防止痂皮形成,不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更换无痛;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减少更换次数;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缓解创面疼痛,减少瘢痕形成等。外科术后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肾造瘘管、T 管等,引流管的固定至关重要,常用的洞贴及引流管固定贴作用单一,吸收渗液量有限,对创面无保护作用,无法判断渗出量。本人结合湿性愈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贴,既能固定引流管,又能对渗液或渗血量进行评估,还具有抗感染、止血等作用,具体介绍如下。

  • 可调节长度引流袋固定带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陈钟英;陈剑刚;毛明波;陈秀娣;林娟

    临床中由于治疗需求,需要放置各种管道,如腹腔引流管、T管、导尿管、各种穿刺引流管等,这些管道的放置,给患者带来不便及不适,特别是下床活动时,引流袋需要家属帮忙提着或者自己提着,如家属与患者走路速度不一致或与过路人刮擦,还存在管道滑脱的风险;带有管道的患者往往不愿意下床活动,这样会增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为了解决患者下床活动引流袋无处固定问题,我科设置一种将引流袋固定在患者身上的装置,现介绍如下。

  • 巧用一次性无菌引流袋

    作者:岳萍

    作为常用的引流收集装置之一,医用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在临床上常用来连接胃肠减压管,导尿管或其他类型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在实践中我们对其稍加改装,便可应用于灌肠法中,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制作

  • 条码标识引流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郭浪花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如胃管、胸腹腔引流管、尿管、T形管、负压引流管等.为了便于观察及时更换拔除引流管,我科采用了条码标识的方法.

  • 思乐扣在单腔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伍庆;卢梅英;段传梅;祁静

    单腔静脉导管近年来不仅在腔静脉置管中应用广泛,在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穿刺引流术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较传统胸腹腔引流管相比,有着穿刺方法简单、患者带管期间舒适度高等优点.随着“零感染”理念的要求,目前置入单腔静脉导管后,已经不再选择皮肤缝合固定,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传统的固定方法(直接使用贴膜固定)在胸、腹腔穿刺中导管脱管发生率较高.我科将单腔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进行了改良,现报告如下.

  • 引流管提示标识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袁亚娟;承琳;蒋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有一个患者身上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道,如鼻饲管、输液管、气管内泵药、胃肠营养管、膀胱冲洗管等,用于引流的如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极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管道进行管理,尤其在工作繁忙时提高护士快速识别不同管道的目的,防止差错发生,我们进行分类并给予标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改进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处理方法的效果

    作者:唐小丽;杨青;王静;保蓉;邱蕾;赵晶;郑伟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模式下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处理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行开腹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发生管口渗液的患者218例,将2013年3—9月置管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10月—2014年3月置管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渗液处理方法,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整合医学模式,多学科合作,合理选择敷料,改进渗液处理技术,对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心理咨询。比较两组患者渗液处理时间、换药费用、患者满意度、投诉率和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大量渗液换药时间为(12.56±5.31) min/d,换药费用为(40.45±5.67)元/d;拔管后换药时间为(10.62±2.79)min/d,换药费用为(15.56±5.62)元/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77,9.019,11.715,-19.10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0%;观察组无一例投诉,对照组投诉率为3.6%;观察组引流管处切口感染率为7.4%,对照组为2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74,5.546,13.896;P<0.05)。结论整合医学模式下的引流管管口渗液处理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医护患均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一种新型的腹腔冲洗引流管的应用

    作者:彭玉红

    将体内或脏器的液体,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称引流.膀胱冲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腹腔脓肿切开引流后等,在外科临床上需放置引流管冲洗并吸出渗出物.普通的腹腔引流管是一条乳胶或塑料管,引流和冲洗都是同一条管,所以引流和冲洗不能同时进行.另一种在原有引流管外再套一条有侧孔的外管的双套引流管,利用两条管之间的空腔进行冲洗,但这种结构的引流管冲洗液尚未流出外管就可能被引流管吸出体外,成为无效冲洗.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人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的腹腔冲洗引流管,它能同时进行冲洗和引流.现介绍如下.

  • 应用品管圈提高术后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满意度的实践

    作者:王静;唐小丽;郑伟;陈小琴;保容;邱蕾;陈黎;姜淑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术后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分析出影响患者对引流管口渗液处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渗液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及护士的服务态度,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6.67%升至93.85%(P<0.05),护士的腹腔引流管专业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01),圈员综合素质得分优于活动前(P<0.05).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规范了腹腔引流管口渗液的处理方法,提升了患者对腹腔引流管口渗液处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及质量管理能力.

  • 生长激素与静脉营养支持并用治疗上消化道瘘

    作者:王忠裕;金实;巩鹏;赵作伟

    消化道瘘多为手术和创伤的合并症,治疗困难、有效方法不多.我们近采取生长激素(rhGH)与静脉营养支持并用治疗2例,效果良好.一、临床资料1.病情简介:例1,男,46岁.因腹部外伤致十二指肠部分断裂,急诊行十二指肠穿孔修补和胃造瘘术.术后9日开始经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含胆汁液,约1000ml/d,经保守治疗11日不见好转转入我院,入院后经造影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降部瘘.按下述治疗方法给予治疗,引流量逐渐减少,治疗后14日引流量少于20ml,拔出引流管,痊愈出院.

  • 1例全胃、脾及胰尾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谭爱梅;胡碧茹

    全胃切除,因手术侵袭大,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各管道护理极为重要,有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给予有效的治疗.我院于2001年6月收治1例"胃底癌",行"全胃、脾及胰尾切除术",共置腹腔引流管4根,空肠造瘘、十二指肠造瘘管各1根,术后先后出现胰瘘、吻合口瘘,经精心护理及治疗,于术后96d痊愈出院.现将各引流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子宫肌壁间单纯性囊肿一例

    作者:陈永利;任青;肖彬

    患者女,38岁,已婚。“发现卵巢囊肿一年余”于2012年6月1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9岁初潮,3/30 d,量中,色暗红,无痛经。末次月经2012年6月3日,经期经量如常。患者于2011年3月孕检时发现卵巢囊肿,约5.4 cm ×4.4 cm大小,后多次复查卵巢囊肿未见缩小,期间无任何症状。于外院就诊行消炎药与洗剂治疗1年(具体不详)。2012年5月31日来我院复查彩超提示右侧附件囊性包块(图1),门诊检查后以“附件包块待查:卵巢囊肿”收入院。患者病后无特殊症状。既往史:既往有肾结石病史1年余,孕5产2,顺产2胎,人流2次,引产1次,余无特殊。入院查体:T 36.7℃,P 82次/min,R 20次/min, BP 100/60 mm Hg。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妇检: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见多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轻度糜烂,有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质中,活动;附件:右侧附件触及一鸡蛋大小包块,囊性,活动,无压痛,左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入院积极准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见:盆腔内少量淡红色积液,双附件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子宫稍大,右后壁明显突出一囊性包块,约6 cm ×5 cm ×5.0 cm大小,囊性感明显,纵行切开囊壁,壁薄,见囊液清亮,内有少量白色块状物,抽吸囊液、冲洗囊腔,剥除部分囊壁,因囊壁剥除困难,剩余囊壁电凝破坏,检查创面无渗血,冲洗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放出腹腔气体,关腹术毕。术后标本予患者家属过目后,标本送病检。病理报告:子宫肌壁间单纯性囊肿(图2)。

  • 第378例——产后发热28天,伴胸痛、呼吸困难两天

    作者:薛晓艳;朱继红

    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因发热28 d、胸痛伴呼吸困难2 d于2008年5月12日入我院急诊监护.2008年4月14日患者在保定医院自然分娩足月1男婴、1女婴(双胞胎),分娩过程顺利.产后3 d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8~39℃;发热4 d后出现右下腹痛,且逐渐加重,就诊于大兴中医院,考虑"急性阑尾炎",于2008年4月25日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周围及右侧附件脓肿,遂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理回报为慢性炎症.术后患者仍发热,腹痛有所减轻;每日腹腔引流管引流出200~300 ml淡黄色液体.后发热,腹痛又间断加重,于2008年5月1日转入我院急诊外科.

  • 无肝素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肝性脑病一例

    作者:申艳霞;姚明凤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腹液、黄疸、出血倾向的患者多数肝功能很差,其预后也差.我们采用无肝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8岁,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乙型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谵妄、烦躁,重度腹液,双下肢浮肿,全身黄染.人院查体:患者为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血性),可进少量流质.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322 μmol/L,尿素氮19.76 mmol/L,尿酸584μmol/L,碱性磷酸酶915 U/L,谷丙转氨酶801 U/L,谷草转氨酶6189 U/L,总胆红素496.3 μmol/L,直接胆红素219.3 μmol/L,间接胆红素277 μmol/L,总胆汁酸359 mol/L,血钠125 mmol/L,血氯90 mmol/L,血钙1mmol/L,总二氧化碳20.1.

310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