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最恰当、简明的词组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署名 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如署名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投稿时需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作者分别列出;注明通信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摘要 论著及述评、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撰写。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稍详细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下方。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5个关键词。尽量从最新版本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词。中文关键词参照《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的中译名和每年新增主题词的中译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正文
格式和层次结构: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引言、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撰写。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
引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历史背景或理论依据、研究设想及意义,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字。
材料(对象)与方法: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所用方法凡有文献记载者,引用文献即可;对方法有改进者须详述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应详加叙述。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所有数据均需经统计学处理。可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讨论:围绕研究结果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并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仅罗列资料或重述研究结果。
图表 凡可用文字说明者,均不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每个图表均应有图表题,图表题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图表内文字、说明及注释仅用中文撰写。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只有一个图或一个表时,应标明“图1”或“表1”。
图:图不宜过大,双栏不超过7.5 cm,通栏不超过15.5 cm。图、图题及说明应另纸绘制和书写,图中文字、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晰、匀整,大小以缩图后清晰易辨为宜。黑白照片必须反差鲜明,大体照片应有图内标记尺度,显微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表: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取消表中竖线。表内参数单位相同者,将单位置于表的右上方;各栏参数单位不同者,可将单位置于各相应栏目的表头或数值旁。
医药学名词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暂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中草药一律加注学名。中文药物名称须使用其化学名,不得用商品名。动植物学名应加注标准学名。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并加括号。
简化字及标点符号 简化字按照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书写,通常可参照《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除半字线连字号、长横连字号分别占半格、两格,破折号、省略号不得断开占两格外,每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点号和标号的后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首,标号的前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末。
计量单位 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正确使用、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如浓度单位用mol/L,不用M;放射性活度单位要换算成Bq,不用Ci等。相对分子量不再使用dalton和kd。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也不可混用斜线和负指数幂。不能错把英文缩写cpm、ppb、pphm、ppm、ppt、rpm等作为计量单位使用。血压单位仍使用mm Hg,但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统计学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书写。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但有大小写之分。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使用具体P值(如P=0.384),即所有P值必须列出具体数值,不允许简单写成P>0.05或P<0.05,因为0.06与0.99均为>0.05,但意义有明显不同。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和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
数字 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其使用规则如下:(1)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2)多位数字不能拆开转行;(3)小数点前后4位或多于4位,应分别向左或右每3位空1/4字距,不再用千分撇;(4)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
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时刻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四位数表示,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7-02-28或1997 02 28或19970228;时刻按GB/T7408-94规定的写法,如18时20分15秒,写成18:20:15。
数值修约:不能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应执行国家标准GB 8170-87《数值修约规定》,其简明口诀是“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5至10写为5~10;5万至10万写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2)百分数范围:要用20%~30%,不能写成20~30%;百分率偏差应写成(80±5)%,也可写成80% ±5%,不能写成80±5%;百分数系列不可省略,如60%、70%、80%不能写成60、70、80%;(3)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2.5 mA不必写成1.5 mA~2.5 mA;(4)偏差范围:(30.5±6.2)岁,不能写成30.5±6.2岁。
系列数值的单位:系列数值的单位相同时,中间数字的单位可省略:如10、15、20 ml。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例如50 mm×80 mm×100 mm,不能写成50×80×100 mm。
分数: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如2/3,数学公式例外。
志谢 用括号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对参加过部分工作的人员、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提供工作方便的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的个人或团体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志谢对象的同意。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按照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近3年的文献应达到30%。内部资料、鉴定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全部英文刊名。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作者须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3名及3名以下全部著录,多于3名者仅著录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DOI.
例:[1]袁涛, 王相清, 赵维纲, 等.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血清脂肪因子水平[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5, 23(4):203-209.
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5.04.002.
[2] Cappa C, Gregson K, Wardlaw T, et al. Birth registration: a child’s passport to
Protection[J]. Lancet Glob Health, 2014, 2(2):e67-e68.
DOI:10.1016/S2214-109X(13)701809-3.
[书籍]作者. 书籍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 蒋朱明,朱预. 人工胃肠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47 - 60.
[2] Walsh PC, Retik AB, Stamey TA, et al. Campbell’s urology[M]. 6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1992:1893-1919.
[书籍中析出文献]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作(编)者.书籍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 郭俊渊.胆道系统、肝脏、胰腺[M ]//吴恩惠.放射诊断学.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75-191
[2] Stoff JS, Clive DM. Role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tes in acute renal failure[M]//Brenner BM, Lazarus JM, eds. Acute renal failure. 2n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8:222-251.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发文量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杂志官网为:http://www.cjcn.cn/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926,综合影响因子为0.889。
杂志的投稿要求可以参考本页的投稿栏目,也可以至杂志社官网http://www.cjcn.cn/下载投稿模板。
根据作者反馈,这本杂志具有一定的投稿难度,但是审稿速度很快,如果文章质量高且着急见刊的作者可以尝试投稿。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FA)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重程度、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未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组, 32例) 和研究组 (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组, 32例).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白细胞(WBC) 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N%),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 C 反应蛋白 (CRP) 和前降钙素原(PCT) 血清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GCS) 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PIS)、肺功能和预后.结果 肠内营养实施14 d,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66%比 56%, P=0. 048)、感染危重程度、 CPIS 评分(8. 25±0. 60比7. 47±0. 53, P=0. 036) 降低,肺功能指标 [用力肺活量: (2. 89±0. 19) 比 (3. 46± 0. 22) L, P=0. 010;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2. 35±0. 16) L比 (2. 84±0. 24) L, P=0. 040;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49. 11±3. 34)%vs. (56. 00±2. 64)%, P=0. 038] 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血炎性细胞数和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明显降低 [WBC: (11. 83±0. 74) ×109/L比 (9. 51±0. 90) ×109/L, P=0. 029; N%: (79. 11±1. 51)%比 (72. 71±1. 16)%, P=0. 041; CRP: (85. 15±8. 42) mg/L 比(63. 96±5. 72) mg/L, P=0. 001; PCT: (6. 43±0. 47) μg/L比 (4. 83±0. 39) μg/L, P=0. 013].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明显好转, GCS评分升高 [ (8. 69±0. 41) 分比 (9. 52± 0.59) 分, P=0.038) ], APACHE Ⅱ评分降低 [ (14.74±1.01) 分比 (12.68±0.89) 分, P=0. 049);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 (13. 23±1. 17) d比 (10. 88±1. 24) d, P=0. 024] 和住院天数[ (23. 29± 2. 45) d比 (18. 42±1. 96) d, P=0. 012] 均减少; 14 d内撤机成功率提高 [24/32 (75%) 比27/32 (84%), P=0. 030].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和减轻感染危重程度,进而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目的 通过高脂喂养大鼠构造动物模型,探究高脂饮食对肝脏功能及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 将20只21日龄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 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饮食普通饲料,高脂组饮食高脂饲料. 6周之后,提取两组大鼠粪便对肠道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6周之后,与普通饮食大鼠比较,高脂饮食大鼠血液中总蛋白 (TP 55. 79±3. 75) (P=0. 002)、球蛋白 (GLB 34. 9±2. 53) (P<0. 001)、白蛋白 (ALB/GLB 0. 60±0. 02) (P<0. 001)、碱性磷酸酶 (ALP 373. 80±63. 05) (P<0. 001)、总胆固醇 (TC 1. 94±0. 23) (P<0. 001)、低密度脂蛋白 (LDL 0. 76± 0. 93) (P<0. 001)、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1. 43±0. 22) (P<0. 001) 和三酰甘油 (TG 1. 48±0. 50) (P=0. 015) 均显著升高.高脂饮食后,大鼠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降低.大鼠肠道细菌中的优势门为拟杆菌门 (平均相对丰度为56. 36%)、厚壁菌门 (35. 31%) 和变形菌门 (6. 61%).其中,拟杆菌门在高脂组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 ( P=0. 007),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高脂组中明显升高(P=0. 020),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两组中没有变化 (P=0. 928).此外,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正常组和高脂组大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 高脂饮食能导致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并进一步导致肝功能受损,并引发肥胖的形成.
目的 探讨提高艾滋病患者 (AIDS) 合并营养不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方法,为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和降低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照组63例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辅助性营养支持,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体质量指数 (BMI)、皮褶厚度、 CD4+T细胞计数和艾滋病病毒 ( HIV) 载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MI,皮褶厚度, CD4+T细胞计数和HI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治疗后,治疗组体质指数 [ (23. 23±3. 15) kg/m2比 (17. 25±1. 83) kg/m2],皮褶厚度 [男性: (42. 9±6. 8) mm比 (34. 5±5. 2) mm,女性: (97. 6±17. 4) mm比 (92. 3±14. 7) mm]、 CD4+T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χ2=12. 573, P<0. 01), HIV载量较对照组低 (χ2=8. 683, P<0. 01).结论 对于合并有营养不良的AIDS患者,配合辅助性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表现为配合辅助性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其体质指数、皮褶厚度和CD4+T细胞计数改善幅度和HIV载量控制幅度优于无营养支持疗法患者.
目的 了解妊娠早期妇女25-羟基维生素D 25-(OH)-D的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23 396例妊娠早期 (孕龄≤90 d) 孕妇血清中25-(OH)-D水平及其在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量指数 (BMI)、不同季节、初产妇和经产妇的水平分布及差异,同时以早产为临床结局的观察指标.结果 23 396例妊娠早期孕妇25-(OH)-D平均为42. 0 (17. 6~76. 6) nmol/L, 5th和95th的25-(OH)-D分别为 20. 2 nmol/L 和 70. 7 nmol/L;初产妇 18 170 (77. 7%) 例,经产妇 5 226 (22. 3%) 例,孕妇年龄平均30. 0 (24. 0~38. 0) 岁, BMI 20. 7 (16. 5~27. 6) kg/m2,春 (3、 4、 5月)、夏 (6、 7、 8月)、秋 (9、 10、 11月)、冬 (12、 1、 2) 检测的例数分别为5 878、 5 554、 5 974、5 990例, 25-(OH)-D分别为 40. 0 (29. 3, 52. 7)、 46. 2 (35. 6, 57. 2)、 43. 8 (33. 1, 54. 8)、 37. 2 (26. 9, 49. 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按BMI划分为BMI<18. 5 kg/m2, 18. 5 kg/m2≤BMI≤23. 9 kg/m2, 24 kg/m2≤BMI≤27. 9 kg/m2, BMI≥28 kg/m24 组, 25-(OH)-D分别为 43. 5 (30. 9, 56. 9)、 42. 1 (30. 8, 53. 8)、 39. 9 (30. 7, 50. 4)、 39. 7 (30. 7, 49. 4)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各年龄组人群<25岁, 25~29岁, 30~34岁,≥35岁, 25-(OH)-D分别为39. 1 (28. 4, 52. 3)、 41. 3 (30. 1, 52. 9)、 42. 4 (31. 2, 54. 1)、 43. 8 (31. 9, 55. 7) nmol/L,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初产妇和经产妇25-(OH)-D分别为41. 6 (30. 2, 52. 9) nmol/L和43. 5 (32. 5, 56. 8)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分娩时不同孕周的产妇其妊娠早期血清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121).以25-(OH)-D水平<5th为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严重缺乏指标,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BMI、经产妇和初产妇出现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结论 妊娠早期低体重、低妊娠年龄、初产有更高的维生素D严重缺乏发生率,不同季节25-(OH)-D有差异 (冬<春<秋<夏),妊娠早期维生素D水平和早产不相关.
目的 观察上海老年人小腿围与骨骼肌肌量、力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体检中心招募401例老年人,采用体成分仪检测脂肪组织、四肢骨骼肌肌量 (ASM)、全身骨骼肌肌量 (SMM),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 (ASM/身高2)、全身骨骼肌指数 (SMM/身高2),以4 m步速反映骨骼肌功能,用握力器测量优势手的握力3次,并取大值反映骨骼肌力量.测量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右小腿围和腰围.结果 男性的身高、体重、 ASM、 ASM/身高2、 SMM、 SMM/身高2、握力明显高于女性 (P均<0. 001),女性的脂肪组织明显高于男性 (P<0. 001),男性和女性的年龄、体质指数、小腿围、腰围、步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 P=0. 426、 P=0. 143、 P=0. 425、 P=0. 093、 P=0. 143).小腿围与身高、体质量、 BMI、腰围、 ASM、 ASM/身高2、脂肪组织、握力、 SMM、 SMM/身高2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性 (P=0. 001、 P<0. 01、 P<0. 001、 P<0. 001、 P<0. 001、 P<0. 001、 P<0. 001、P=0. 003、 P<0. 001、 P<0. 001).小腿围与步速、年龄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性 (P=0. 0181、 P=0. 078).在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指数的散点图中女性0. 074,男性0. 63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身高、 BMI、ASM/身高2和SMM与小腿围有关.结论 男性骨骼肌肌量、力量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的脂肪组织明显高于男性.骨骼肌肌量是影响小腿围的重要因素,骨骼肌的力量与小腿围存在线性相关性.
目的 了解妊娠女性妊娠前及妊娠期钙摄入水平与早产的相关性,为早产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长期就诊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补充钙剂及膳食钙摄入水平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妊娠前及/或妊娠期服用钙补充剂>3 个月使早产的发生风险降低14% ( OR=0. 86, 95% CI=0. 77~0. 96),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P<0. 05).按妊娠期分层后,妊娠晚期补充钙剂是早产的保护因素 (OR=0. 75, 95% CI=0. 62~0. 92),类似的保护作用对早期与极早期早产 (<32孕周) 较为显著.将膳食钙摄入水平量化分层后,妊娠期平均膳食钙摄入>465. 55 mg/d使早产的发生风险显著下降 (OR=0. 66, 95% CI=0. 53~0. 82, P<0. 05),类似的保护作用对不同程度早产、干预性早产及自发性早产均有不同程度体现.结论 妊娠前及妊娠期适量补钙或增加膳食钙摄入水平可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类似的保护作用在妊娠晚期更显著.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患者参与术后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前白蛋白 (PA)、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体质量指数 (BMI)、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外营养供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术前PA、 ALB、 TP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较术前无变化 (P>0. 05),对照组明显下降 ( P<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PA、 ALB、 TP及BMI均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 64%,低于对照组31. 82% (P<0. 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 (84. 08±2. 31) 分,高于对照组的 (81. 28±2. 05) 分 (P<0. 05).结论 患者参与直肠癌术后饮食护理可充分利用患者喜好促进患者术后的进食量,补充所需营养,加速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提倡.
目的 利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 CGMS) 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血糖谱,探讨腹膜透析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规律腹膜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DMPD组, n=19) 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 ( PD组, n=8),并根据年龄、性别和72 h平均血糖匹配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 (DM组, n=20),应用CGMS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比较腹透糖尿病和肾功能正常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腹透患者血糖波动的特点.结果 腹膜转运功能和平均血糖、标准差和平均有效血糖波动幅度显著正相关.和PD组相比, DMPD组多项血糖波动指标如日内血糖波动标准差 (P<0. 001)、变异系数 (P=0. 009) 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 ( P=0. 043) 均显著低于DM组. DMPD和DM组均表现为凌晨血糖低,餐后高血糖特点,但DMPD组凌晨血糖低谷明显高于DM组 (P<0. 001).结论 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显著小于平均血糖水平匹配的肾功能正常糖尿病患者. have smaller glucose variability tha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目的 探究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跌倒、骨质疏松症、骨折及全因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检索自1987年1月至2017年6月OVID/Medline、 PubMed、 EMBASE、 Cochrane、中国知网 (CNKI) 和万方数据库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跌倒、骨质疏松症、骨折、全因死亡和综合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文献.采用Cochrane推荐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 3、 Stata12. 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含19 376例研究对象和3 190例结局事件.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患者综合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是非患者的1. 64倍 (95% CI=1. 51~1. 78, P<0. 000 01).与非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相比,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发生跌倒、骨质疏松症、骨折和全因死亡的相对危险度 ( RR) 分别为1. 60 (95% CI=1. 42~1. 81, P<0. 000 01)、 4. 85 (95% CI=2. 18~10. 79, P=0. 000 1)、 1. 59 (95% CI=1. 40~1. 80, P<0. 000 01)、 2. 08 (95% CI=1. 18~3. 69, P=0. 01).结论 肌肉衰减综合征显著增高老年人跌倒、骨质疏松症、骨折、全因死亡及综合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提示肌肉衰减综合征可能是老年人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指标之一.
目的 了解我国营养支持药师 ( NSP) 药学监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今后营养支持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国内医学期刊有关NSP药学监护相关案例报道,对24篇文献中相关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分析与讨论.结果 NSP对营养风险筛查2002使用情况,全肠外营养 ( TPN) 处方中葡萄糖氨基酸所占比例、糖脂比、热氮比、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否缺少或超量,胰岛素及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情况, TPN渗透压及滴注时间,葡萄糖和脂肪乳能量密度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结论 NSP药学监护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 NSP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老年人由于病理生理改变,其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目前老年人群膳食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钙、镁、锌、硒仍低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推荐的标准.微量营养素缺乏会给老年人群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认知功能等带来不良影响,并导致虚弱及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增加.适当、适量补充单一或多种微量营养素可能改善其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免疫功能及虚弱状态,同时降低其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的发生风险.鉴于老年人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干预时机、方法、剂量仍无公认标准,今后仍需开展基于人群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以期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
由《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发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的" 2016-2017年评审药理营养素优秀论文及申请资助评审会" 2018 年7 月19日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召开.会议对9份进入复审的研究课题,按照评审程序,由全体评审专家进行通读、讨论、评分、再表决.终5项研究课题获优秀论文.评审会期间,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药理营养素的科研价值,鼓励论著和meta分析等论文的撰写和投稿,讨论了缺乏基础数据库支持的模型研究 (卫生经济学) 论文的不足和原因.本次评审会是一次有意义有收获的会议.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投稿后三天安排外审,一个月的时间返回修改意见,之后对文章的数据进行补充,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修改返回,之后被收录,前后历时近三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
投稿后两个多月返回审稿意见,两个专家对文章的研究意义都进行了肯定,针对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逐一进行修改,提交后半个月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专家对文章的创新性给予肯定,在认真修改后就会被收录。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中华临床营养这本期刊的效率很高,我是6月29日投的稿件,7月18日小修,专家给指出了两个问题,都很有建设性,近修改返回后,于8月22日录用,历时两月的时间,效率很高,大家着急发文的可以投这个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