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中华临床营养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중화림상영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822/R
  • 国内刊号: 钟紫红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cn@cmaph.org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的能量代谢特点

    作者:李娟;王金环;伏志;侯维;王馨;于红卫;冯岩梅;孟庆华;卢实春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能量代谢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 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前1周及术后4~6月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晨起空腹呼吸商(RQ)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率,并比较肝移植前后的差别.结果 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REE为(5983.5±2238.4)kJ/24 h,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0.84±0.0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率依次为(38.20±20.05)%、(24.40±22.53)%、(37.30±24.94)%.肝移植术后,REE为(5084.3±1266.6)kJ/24 h,与术前比较差异元显著性(P=0.105),晨起空腹RQ(0.93±0.11)、碳水化合物氧化率[(66.60±35.48)%]和蛋白质氧化率[(66.60±35.48)%]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脂肪氧化率显著降低至(2.20±47.70)%(P=0.049).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对糖类利用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加强脂肪动员供能.随着新肝植入及肝功能恢复,患者体内对糖类利用增加,脂肪的氧化率降低,RQ值升高.

  • 危重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期间的血糖控制策略

    作者:欧阳彬;赖箭波;李小悦;陈娟;管向东;陈敏英;黎丽芬;吴健锋;刘紫锰;杨春华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危重患者血糖滤过和血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探讨危重患者在CRRT时应采取的血糖控制策略.方法 对2008年1月~5月我院外科重症加强医疗中心20例需要进行CRRT的危重患者,采用标准含糖5.2 mmol/L的透析液进行CRRT,动态监测从CRRT开始至结束期间滤器前(动脉端)、滤器后(静脉端)血糖及血胰岛素浓度的改变,同时监测CRRT开始、期间及结束后患者血糖浓度和对外源性胰岛素需求的动态变化.结果 重症患者在CRRT开始时血糖值处于相对较高水平,CRRT开始后血糖不断滤过,滤器静脉端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动脉端[(8.27±0.35)mmol/L vs.(9.80±1.08)mmol/L,P<0.05];约6小时后,动脉端与静脉端血糖浓度接近.重症患者血胰岛素水平增高,CRRT开始前血胰岛素为(17.82±12.90)mmol/L,1小时后动脉端血胰岛素下降至(14.20±2.67)mmol/L,静脉端下降至(11.10±7.21)mmol/L.上机3~4小时后动、静脉端血胰岛素水平接近[(5.07±0.35)mmol/L vs.(4.68±0.56)mmol/L,P>0.05).CRRT期间患者血糖渐接近正常,外源性胰岛素需要量减少;而CRRT结束后血糖迅速回升,外源性胰岛素用量需要迅速调整以维持血糖稳定.结论 CRRT使血糖及血胰岛素同时减少,在CRRT约6小时后血糖逐渐趋于稳定,此时外源性胰岛素应逐渐减量;而CRRT停机时血胰岛素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此时需密切注意高血糖的发生和及时调整外源性胰岛素用量.

  • 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的影响

    作者:王海霞;李永明;陈文华;潘洪志;常东;万丽葵;肖白曼;许丽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B(a)P]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n=30):正常对照组、B(a)P组、番茄红素高[20 mg/kg+B(a)P]、中[10 mg/kg+B(a)P]、低[5 mg/kg+B(a)P]3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实验组与B(a)P组给予B(a)P,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同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其余4组均见肿瘤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B(a)P对照组前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0%、60%、80%、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B(a)P对照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NA氧化损伤加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a)P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高、中剂量组SOD活性升高,DNA氧化损伤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番茄红素对GSH-Px影响不显著.结论 番茄红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脂类氧化产物,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 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探讨

    作者:张荣丽;何伟;李彤;周华;王超;高爽;许媛

    目的 研究不同血糖控制对ICU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重症患者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方法 对2006年5月~2007年12月共338例预计住ICU时间≥2天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根据目标血糖控制水平分为A组(血糖控制目标4.4~6.1mmnol/L,即80~110 mg/dl,n=168)和B组(血糖控制目标7.2~8.3 mmol/L,即130~150mg/dl,n=170),并根据不同病因分为不同亚组,应用我科2005年制定的计算机程序化血糖管理方案进行血糖控制,记录并追踪各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预后相关指标,包括28天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红细胞输注量、住ICU费用,分析两种血糖控制水平对不同病因收住ICU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对于不同病因的患者,A组与B组相比,各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低血糖(血糖<3.3 m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1.87% vs.0.86%,P<0.01).结论 正常化血糖控制并不能进一步改善预后,而且使低血糖的风险明显增加.将血糖控制在≤8.3 mmol/L是危重症患者较为安全、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 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高金霞;宿英英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等热量不同糖成分营养制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和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热氮比=100∶1)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组(30例,热氮比=140∶1),在相等非蛋白热量(104.6 kJ·kg-1·d-1)摄入条件下,进行14天不同糖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影响及蛋白支持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2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及每日平均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第7天和第14天各营养相关指标及低蛋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蛋白制剂组第7天前白蛋白降低幅度小于糖尿病制剂组,第14天增高幅度高于糖尿病制剂组.3个月生存率和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肠内泵入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和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影响差异不明显.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的血清蛋白支持作用更强,急性脑卒中并发高血糖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选择该制剂.

  • 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幽门通过率及影响因素

    作者:雷燕妮;蔡卫新;李桂云;周建新

    目的 研究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幽门通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2007年9月~2008年3月间重症加强医疗病房收治的脑损伤患者,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并观察置管后24、48和72小时的幽门通过率.判断导管通过幽门的方法包括注气听诊、管腔液体抽吸pH测定和X线腹部平片,并以X线检查作为终判断指标.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应用药物和液体平衡等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导管通过幽门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3例有完整资料的脑损伤患者.置管后72小时的幽门通过率为68.7%.以X线腹部平片为金标准,管腔液体抽吸pH测定在判断导管通过幽门时的诊断符合率(90.7%)高于注气听诊(65.6%).导管通过幽门的影响因素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机械通气以及置管时是否应用乌拉地尔.结论 螺旋型鼻肠管在脑损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幽门通过率,有助于早期开展小肠营养.

  • 北京地区成年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康维明;张杰石;王珉珊;于健春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脂异常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06年4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3846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8组,分别测定BMI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BMI与血脂异常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北京地区成年体检者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达47.8%;BMI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51~60岁间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体检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HDL-C降低和LDL-C增高发病率分别为7.0%、16.5%、12.5%和10.7%;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随BMI的增加而增高.肥胖、超重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消瘦和正常人群(P<0.05).结论 北京地区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随着BMI的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何振扬;李娜;邢娟;谢晓红;吴艳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成年重症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随机排列表将122例随机血糖>11.1 mmol/L、住ICU≥5天的重症患者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IIT组,n=58)和传统胰岛素治疗组(CIT组,n=6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ICU停留时间、住ICU期间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以及ICU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与CIT组相比,IIT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9.01±5.28)天 vs.(15.29±7.75)天,P<0.05],感染发生率(29.31% vs.43.75%,P<0.05)、MODS发生率(39.66% vs.54.69%,P<0.05)、ICU病死率(27.59% vs.45.31%,P<0.05)和ICU医疗费用[(15.04±9.77)万元 vs.(28.68±10.47)万元,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重症患者近期临床结局.

  • 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作者:孟庆华;李玉贤;王金环;李娟;于红卫;刘姬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评价指标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根据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B、C三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营养状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采用人体测量指标BMI、TSF、AMC测定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未见明显营养不良存在;生化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90%、72%、78%,其中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分别为84%和92%.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Child-Pugh A、B、C三级间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逐渐升高,不同分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常规营养学评价指标如体重、TSF、AMC在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中存在局限性,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是判断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之一,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状况需多项指标综合判定.

  • 床旁放置经鼻小肠管的新方法

    作者:雷燕妮;周建新

    胃排空障碍是影响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重要问题,经小肠喂养是解决方法之一.放置小肠营养管的非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内镜引导和X线辅助,但这两种方法均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所,不利于对危重患者进行床旁实施.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辅助盲探放置小肠管的新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综述.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

    作者:蒋文国;施万英;徐甲芬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evere acute organo-phosphoms pesticide poisoning,SAOPP)并机械通气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其无法正常进食的时间较长,易发生各种营养不良.因此,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对SAOPP并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 补充维生素D防治多种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家烜;戴生明

    既往认为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血钙稳定,而目前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具有更多重要作用,如直接作用于肌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增强肌力,预防跌倒;干预自身免疫系统,防治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多种肿瘤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风险.

  • 三种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梁芳;陈莉;颜丽燕

    目的 比较3种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对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方法 随机选取放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外周动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各15例,对比分析3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常见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PICC和CVC在留置时间上明显长于外周静脉留置针,以PICC留置时间为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药物渗出和静脉炎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高,但感染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低.PICC堵管的几率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和CVC高.结论 3种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根据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早期为其选择安全、经济的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留置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正逐渐被医护人员和家属接受.

  • 经右上肢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进

    作者:左爱芳

    随着静脉输液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临床静脉治疗小组的出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携带方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置管时公认的置管长度测量方法为:从预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中下1/3段.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按照该常规方法测量的长度均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长度.经对52例患者PICC实际置管长度的研究,总结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现报告如下.

  • 心血管疾病与营养支持

    作者: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与规范编委会

    背景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功能不全在心脏科和ICU中越来越常见.由于摄入不足、对营养支持的忽略以及心源性恶病质等原因,营养不良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并不少见[1].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结局是有影响的,而早期进行的代谢和营养支持能促进由心脏缺血后发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康复.通过对代谢底物的调节,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部分被营养支持所减轻.

  • 血清前白蛋白与相关酶类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刘春利;陈旭虞;陈樱君;张素华;李佳;梁有祥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和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的测定结果,探讨这些检测指标在肝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诊断价值.

  • 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作者:许媛

    营养不良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与危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症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危重症患者营养与代谢状态的改变,掌握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与时机,并通过调整能量的供给、控制高血糖和应用免疫营养素等措施,提高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获得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的效果.

中华临床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