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中华临床营养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중화림상영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822/R
  • 国内刊号: 钟紫红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cn@cmaph.org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氨基酸葡萄糖联合长链脂肪乳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

    作者:刘志华;康亮;黄美近;李超;张兴伟;王磊;兰平;张鹏;秦环龙

    目的 探讨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肠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120例,分为3组,即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 =32),普通肠外营养治疗组(普通肠外营养配方,PN组,n=50)和特殊肠外营养(NPN)治疗组(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组,n=38).营养支持持续1周.观察血/尿淀粉酶、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内毒素,比较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并发症、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果 3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N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常规组[(45.6±29.6) U/L比(26.8±15.0) U/L,P=0.001)和NPN组[(45.6±29.6) U/L比(25.0±22.8) U/L,P<0.001].常规组第7天血浆内毒素水平较第1天升高[(4.08±2.06) pg/ml比(3.26±0.71) pg/ml,P=0.037],PN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PN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2.66±0.90) pg/ml比(3.12±0.68) pg/ml,P=0.014],且NPN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治疗后3组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Balthazar CT评分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3.2±1.7比1.8±0.8,3.2±1.7比1.6±0.6,P<0.001).常规组有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PN组与NPN组无死亡,出现严重并发症(胰腺局部并发症、败血症、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少于常规组(PN组,P=0.005;NPN组,P=0.003).常规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PN组和NPN组[(46896.02±28 220.06)元比(19 633.52±10 268.28)元,P<0.001; (46 896.02±28 220.06)元比(18 032.06±11 036.86)元,P<0.001).NPN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PN组[(21.6±12.6)d比(25.8±16.8)d,P=0.005]和常规组[(21.6±12.6)d比(36.2±18.6)d,P=0.003].结论 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有助于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 危重患儿营养支持不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沈丽媛;赵醴;洪莉;冯一;潘莉雅;徐建蓉

    目的 了解危重患儿在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营养摄入情况,并对导致营养支持不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观察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符合PICU入室标准、住院时间>72 h的127例危重症患儿.记录患儿相关人体测量指标、入室1~10d的营养摄入情况等.结果 59例(46.5%)患儿在入HCU时即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49.2%;65例(51.2%)患儿在出HCU时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63.1%.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推荐热量中位数为376.7 kJ/(kg·d)[四分位数间距,IQR:314.0~376.7 kJ/ (kg·d)],入室1~10 d平均医嘱供给量为237.8 kJ/ (kg·d)[IQR:159.5~291.8 kJ/(kg·d)],平均实际摄入量为220.2 kJ/ (kg·d)[IQR:132.3 ~279.2 kJ/ (kg·d)],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在总1021个记录天数内,实际摄入热量低于90%推荐量的天数有824 d(80.7%),医嘱供给热量低于90%推荐量的天数有759 d(74.3%).入室1~10 d平均累积热量缺乏量为(933.5±745.5) kJ/(kg·人),平均累积蛋白缺乏量为(4.0±5.0)g/(kg·人).83/127例患儿(65.4%)在入室1~10 d内发生了至少1次喂养中断,共中断170次,其中117次(68.8%)是因为检查操作.结论 危重患儿入PICU时营养不良发生率极高,PICU住院期间其营养状况会发生进一步恶化.医嘱供给不足是导致实际摄入量未能达到ASPEN推荐量的首要原因,喂养中断是导致实际热量摄入量未能达到医嘱供给量的首要原因.需及早对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给予合理营养干预,避免营养支持不足的发生.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军辉;丁佑铭;汪斌;付海峰;徐彦哲

    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NAFLD的男性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碳水化合物组(L组,n=31)与中碳水化合物组(M组,n=27),其他处理相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血浆葡萄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结果 L组与M组分别有2例与4例剔除.给予饮食干预后6周,L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量显著低于M组[(4.3±1.4)mol/L比(5.0±0.9) mol/L,P=0.004; (6.1±1.5) U/ml比(8.9±1.4) U/ml,P=0.001],L组ALT与AST水平均显著低于M组[(30.23±3.34) U/L比(42.33±4.46) U/L,P=0.003; (31.19±4.13) U/L比(45.21±3.73) U/L,P=0.001],L组LDL和TG水平也显著低于M组[(1.13±0.22)mmol/L比(2.71±0.67) mmol/L,P =0.001;(0.99±0.74) mmol/L比(1.42±1.06) mmol/L,P=0.001].结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改善NAFLD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分泌量、肝功能指标及部分脂质代谢指标.

  • 代谢综合征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性

    作者:楼大钧;朱麒钱;叶飞;李铎;黄迪华;董海燕;斯徐伟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与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控制血糖的7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同期门诊体检的62例为正常对照,采用酶法测定血脂,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组分,并计算血清PUFA百分含量.结果 MS组甘油三醋(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 mmol/L比(1.3±0.5)mmol/L,P=0.000].MS组n-3 PUFA百分含量(9.8%±2.2%比11.1%±2.4%,P =0.002)、n-6 PUFA百分含量(35.4%±6.7%比39.5%±7.8%,P=0.009)、总PUFA百分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2%±8.9%比50.6%±10.1%,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TG浓度水平与n-3 PUFA、总PUFA百分含量呈负相关(r=-0.42,P=0.008;r=-0.23,P=0.013).结论 MS患者n-3 PUFA、n-6 PUFA、PUF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其血清TG水平与血清PUFA呈负相关.

  • 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炎性反应和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舒晓亮;钟静霞;康凯;柳先丽;徐涵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炎性反应和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缺血后恢复血流,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4)和模型+Gln组(n=24),两组大鼠肠内营养供给量为热量125.4 kJ/ (kg·d),氮量0.2g/ (kg·d),模型+Gln组喂饲肠内营养加3% Gln,对照组大鼠喂饲肠内营养加3%大豆蛋白,造模后实验持续8d.检测造模前、造模后、实验第3天和第8天大鼠肠黏膜和血浆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Gln、D-乳酸(D-LAC)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造模后对照组和模型+ Gln组大鼠肠黏膜NF-κB表达明显高于造模前(75.0%比0.0%,P=0.013; 70.8%比0.0%,P=0.019);肠黏膜IL-6明显高于造模前[(313.27±75.28) pg/g比(227.52 ±58.13) pg/g,P=0.023; (321.75±74.46) pg/g比(227.52±58.13) pg/g,P=0.043];肠黏膜TNF-α[(241.28±65.29) pg/g、(240.35 ±64.86) pg/g]明显高于造模前[(172.45±33.76) pg/g,P=0.036,P=0.011];血浆IL-6[(150.32±18.74) ng/L、(148.21 ±20.19) ng/L]明显高于造模前[(116.37±14.59) ng/L,P=0.032,P=0.025];血浆TNF-α[(127.62±14.24) ng/L、(123.86±13.75) ng/L]明显高于造模前[(85.18±8.84) ng/L,P=0.018,P=0.035]; D-LAC[(0.46±0.03) mmol/L、(0.51 ±0.04) mmol/L]明显高于造模前[(0.27±0.02) mmol/L,P=0.041,P=0.018]; DAO[(2.76±0.57) U/ml、(2.58±0.51) U/ml]明显高于造模前[(1.52±0.24) U/ml,P=0.015,P =0.037];而血浆Gln[(0.18±0.01) g/L、(0.21±0.01) g/L]明显低于造模前[(0.39±0.03) g/L,P =0.026,P=0.031].实验第3天和实验第8天,对照组大鼠肠黏膜NF-κB[16例(66.7%)、15例(62.5%)]显著高于造模前[0例(0.0%),P=0.027,P=0.002];肠黏膜TNF-α[(226.23±55.35) pg/g、(214.76 ±54.82) pg/g]显著高于造模前[(172.45±33.76) pg/g,P=0.042,P=0.038];肠黏膜IL-6[(297.56±71.39) pg/g、(291.49±68.46) pg/g]显著高于造模前[(227.52±58.13) pg/g,P=0.031,P=0.012];血浆IL-6 [(147.38±17.25) ng/L、(144.65±15.32) ng/L]显著高于造模前[(116.37±14.59) ng/L,P=0.016,P=0.034];血浆TNF-α[(121.75±13.72)ng/L、(113.83±11.69) ng/L]显著高于造模前[(85.18±8.84) ng/L,P=0.025,P=0.041];D-LAC[(0.41 ±0.03) mmol/L、(0.53±0.05) mmol/L]显著高于造模前[(0.27±0.02) mmol/L,P=0.029,P=0.030]; DAO [(2.51±0.52) U/ml、(1.76±0.34) U/ml]显著高于造模前[(1.52±0.24) U/ml,P=0.034,P=0.016];但血浆Gln[(0.22±0.01) g/L、(0.21±0.03) g/L]显著低于造模前[(0.39±0.03) g/L,P=0.042,P=0.035].实验第3天模型+Gln组肠黏膜NF-κB、TNF-α、IL-6 [14例(58.3%)、(213.78±43.76) pg/g、(293.72±69.86) pg/g]明显高于造模前(P=0.038、0.026、0.013);血浆IL-6、TNF-α、D-LAC、DAO [(135.61 ±14.25) ng/L、(117.35±11.29)ng/L、(0.45 ±0.03) mmol/L、(2.26 ±0.43) U/ml]明显高于造模前(P=0.021、0.032、0.032、0.025).实验第8天模型+ Gln组肠黏膜NF-κB、TNF-α、IL-6[9例(37.5%)、(184.53 ±42.16) pg/g、(236.83 ±66.52) pg/g]明显低于造模后和对照组(P=0.024,P=0.027; P=0.026,P=0.039;P =0.013,P=0.028);血浆IL-6、TNF-α、D-LAC、DAO[(126.35 ±12.74)ng/L、(92.76±9.42)ng/L、(0.31 ±0.02) mmol/L、(1.76 ±0.34) U/ml]明显低于造模后和对照组(P=0.021,P=0.030;P=0.032,P=0.025;P=0.024,P=0.037;P=0.022,P=0.036),而血浆Gln水平[(0.40±0.03) g/L]明显高于造模后和对照组(P =0.028、0.032).电镜下可见造模后绒毛、隐窝结构一定程度损害,绒毛稀疏且变短,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管扩张、水肿.实验第8天,模型+Gln组与造模后和对照组比较小肠绒毛、隐窝结构显著恢复;对照组与造模后比较肠黏膜绒毛、隐窝结构恢复不明显,固有膜内仍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Gln通过调节肠黏膜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修复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的肠黏膜.

  • 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的钙磷添加

    作者:李旭芳;张炼

    目的 观察超低出生体重(ELBW)儿3种不同的肠外营养(PN)钙磷添加治疗方案,探讨ELBW儿如何用PN的方式补充钙磷.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收治、进行PN治疗、符合纳入标准、顺利完成研究的66例ELBW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添加组(n=28)、钙剂添加组(n=21)和钙磷添加组(n=17),分别给予单纯的PN营养液、PN添加钙剂、PN添加钙剂和磷盐,每周(共4周)测定血清离子钙、血清磷水平,随机尿中尿钙及尿肌酐含量,测定治疗开始时及治疗期末骨密度值(SOS).结果 经过添加治疗后,与无添加组比较,钙剂添加组离子钙水平明显升高[14 d,(1.82±0.35)mmol/L比(1.14±0.47)mmol/L,t=5.800,P=0.005;1 d,(1.77±0.45) mmol/L比(1.07±0.43) mmol/L,t=5.492,P=0.004;28 d,(1.61±0.58)mmol/L比(0.92±0.44) mmol/L,t=4.556,P=0.025],钙磷添加组离子钙水平亦明显升高[14 d,(1.55±0.30) mmol/L比(1.14±0.47) mmol/L,t=3.570,P=0.001;21 d,(1.58±0.38) mmol/L比(1.07±0.43) mmol/L,t=4.151,P=0.000; 28d,(1.55±0.35) mmol/L比(0.92±0.44) mmol/L,t=5.302,P=0.003].钙磷添加组血清磷水平与无添加组比较明显升高[14 d,(1.86±0.10) mmol/L比(1.65±0.17)mmol/L,t=5.217,P=0.012;21 d,(1.88±0.14) mmol/L比(1.61±0.13) mmol/L,t=6.442,P=0.003; 28 d,(1.89±0.15) mmol/L比(1.58±0.14) mmol/L,t=6.891,P=0.000],也明显高于钙剂添加组[14 d,(1.86±0.10)mmol/L比(1.53±0.15)mmol/L,t=8.100,P=0.000; 21d,(1.88±0.14) mmol/L比(1.57±0.14) mmol/L,t=6.787,P=0.000;28 d,(1.89±0.15) mmol/L比(1.62 ±0.18) mmol/L,t=5.043,P=0.000].与无添加组比较,钙剂添加组的尿钙/肌酐比明显升高(14 d,0.69±0.18比0.33±0.14,t=7.601,P=0.000;21 d,0.66±0.16比0.37±0.14,t=6.62,P=0.001; 28 d,0.62 ±0.15比0.39±0.12,t=5.776,P=0.005),而钙磷添加组的尿钙/肌酐比明显降低(14 d,0.14±0.10比0.33±0.14,t=5.294,P=0.010; 21 d,0.13±0.12比0.37±0.14,t=6.102,P=0.002; 28d,0.12±0.11比0.39±0.12,t =7.711,P=0.000).28 d时钙磷添加组的骨SOS值增加量明显高于无添加组和钙剂添加组[(381±87) m/s比(135±87) m/s,t=9.815,P=0.000; (381±87) m/s比(146±68) m/s,t=9.774,P=0.000].结论 给予ELBW儿比例适当的钙磷添加治疗可使血清钙磷水平稳步升高,且避免了高钙尿症,增加了骨矿含量.对ELBW儿的PN钙磷添加治疗还需进行大样本研究和长期观察.

  •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冉影;周璐;王邦茂

    消化道中有复杂的微生物群,包括大约30个属,400~500多种微生物.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有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重要的就是饮食因素.膳食纤维、脂类、蛋白质等饮食成分对肠道菌群有不同的影响.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因此理解饮食因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找到预防及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 小肽的吸收转运机制及生理学作用

    作者:王洁;何桂珍;王玉康;陈伟

    小肽是蛋白质在胃肠道消化时的终产物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在蛋白质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小肽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也是体内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但其转运体系与氨基酸的转运体系相互独立.本文就小肽的吸收转运体系、其用于肠内营养的优点及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小肽一一进行阐述.

  • 区医院重症脑疾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

    作者:李艳明

    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管理措施,EEN是可行的.然而,仅有50%左右接受EN的重症患者能达到目标喂养量(104.6 kJ/kg-1·d-1),即达到处方量的80%.本研究对重症脑疾病患者实施优化护理管理,现将其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重症脑疾病患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1.71±27.19)岁;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其中GCS 3~5分11例,GCS 6~8分9例;开放型颅脑损伤6例,闭合型颅脑损伤10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7例.

  •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营养性贫血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

    贫血是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机体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变化.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体内造血原料不足所导致的贫血,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膳食中缺乏足量的铁或血红素铁摄入不足,当特殊生理时期(如婴幼儿、青少年、月经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铁需要量增加时,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2)丢失过多,如慢性失血,按每ml血含铁0.5 mg计算,即使失血量仅3~4 ml/d,慢性长期失血也足以引起缺铁性贫血;(3)吸收障碍,某些慢性消化道疾病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膳食中存在抑制铁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膳食纤维、酚类化合物等)、溃疡病时服用含碳酸钙和硫酸镁的抗酸剂及H2受体阻断剂等均可抑制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手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

    关键词:
  • 强化宣教对患者PICC保护知识及意识的影响

    作者:张秀芳;廖娟

    目的 探讨强化宣教对患者PICC保护知识及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按患者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常规宣教,n=100)和观察组(双号,强化宣教,n=100).评估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PICC保护知识掌握情况及保护意识,统计两组导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宣教后观察组的PICC保护知识掌握较佳率高于对照组(91%比78%,P=0.001),保护意识较高率也高于对照组(95%比80%,P=0.011),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比5%,P=0.034),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125.8±10.6)d比(106.7±8.2)d,P=0.026].结论 强化宣教可有效增强患者的PICC保护知识及保护意识.

  • 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刘翔宇;谌永毅;许湘华;汤新辉

    目的 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后护理,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置入PICC的患者14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758)和观察组(n=7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针对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感染和穿刺点出血)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总结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在观察组患者中实施.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4%比8.97%,P=0.023; 4.23%比11.74%,P=0.021;3.96%比8.44%,P=0.001;4.92%比12.66%,P=0.011).结论 在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沟槽胰腺炎外科治疗与营养支持一例

    作者:龙海空;崔红元;朱明炜

    沟槽胰腺炎是临床罕见疾病,难点是术前准确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是目前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此类患者病程较长,受疾病影响术前多合并营养不足,加之接受外科大手术,术后营养支持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现报告笔者近期成功治疗的1例沟槽胰腺炎,体现了筛查、评定、干预的营养诊疗过程,进一步优化了患者结局.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2012年5月入院.反复发作进食后上腹部隐痛不适2年,加重1月,偶伴恶心、呕吐,体重下降10 kg.无黄疸、发热.有20余年饮酒史,每日饮酒量约100 ml;20年吸烟史,每日吸烟量约30支.

  •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围手术期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艺;何江弘;党圆圆;黄瑾;戴宜武;徐如祥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急救体系诊疗技术和危重症检测技术进步,急诊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临床营养支持的传统概念多是补充热量和多种基本营养素,提供能量,恢复正氮平衡,侧重于组织结构的营养支持.随着对PVS患者机体代谢途径的认识加深,以及对各种营养底物代谢途径的了解,发现各种营养物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及方式给予,对疾病预后有显著不同影响.本研究观察了对PVS患者采用不同营养供给方式的效果,比较了围手术期不同方式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临床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