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血液净化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중국혈액정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091
  • 国内刊号: 11-47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bp.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梅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PermCath导管两种置管方法对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刘日光;马锦华;李剑文;陈林;陈浩雄;陈磊;傅君舟

    目的 比较撕脱鞘导入法与直接导丝导入法留置Permcath导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入组2个透析中心拟行Permcath导管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置管方法分为撕脱鞘导入组(简称撕脱鞘组)和直接导丝导入组(简称导丝组),收集2组患者基线资料、置管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置管后前瞻观察24h,主要终点为置管术中出血量,次要终点为整个置管术的操作时间和置管术后24h置管伤口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 撕脱鞘组共入组22例患者,导丝组共入组23例患者,2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导丝组较撕脱鞘组在术中出血量(4.04±2.09ml比12.86±3.35ml,t=10.514,P=0.000)、置管时间(26.30±3.22min比34.36±2.98min,t=8.689,P=0.000)及术后24h出血事件发生率(4.358%比27.27%,x2=4.499,P=0.04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直接导丝导入法比撕脱鞘导入法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术后24h出血事件发生率.

  •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传统开腹置管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敖翔;周巧玲;聂晚年;欧阳燕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近期、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住院费用等多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 方法 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对357例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患者,采取患者自愿选择的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A组)141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216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导管末端不吸收缝线固定,B组采用传统开腹+Seldinger技术腹膜透析置管.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和血肌酐(Scr)水平、手术时间、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如腹腔出血、管周渗漏、术中术后疼痛、腹膜炎、导管移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 结果 A、B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分别占27.6%、0.9%(x2=59.977,P=0.000).A、B组术后Scr (875.42±316.34umml/L) (816.25±270.12)分别明显低于术前(911.45±318.59umml/L) (875.42±316.34)(t=-3.189,P=0.003;t=2.007,P=0.049).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2±16.1min、56.4±22.3min(t=6.224,P=0.014),手术费分别为5478.59±896.91元、3446.26±1381.23元(t=7.675,P=0.000),腹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6%、2.8%(t=9.521,P=0.002),术中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7%、11.1%(x2=14.174,P=0.000),1月内导管移位率分别为0、4.6% (x26.716,P=0.010),1月内渗漏发生率分别为12.8%、2.8% (x2=13.572,P=0.000),1月内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7.8%、1.4% (x2=9.311,P=0.002),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组发生腹泻、1年内渗漏发生率、1年内导管移位率,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平均日费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膜透析在短期也能改善肾功能.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既往有手术史、手术时间、疼痛感、近期导管移位发生率等方面较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腹腔出血、渗漏、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预测动静脉内瘘早期通畅率的简易模型

    作者:鄢艳;徐晗;赵安;唐俊;陈钦开

    目的 尝试建立预测动静脉内瘘早期通畅率的简易模型.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1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与动静脉内瘘手术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回归系数,以回归系数为基础建立风险评分(risk score)模型,创建预测评分公式,并考核其效果.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静脉直径(t=2.202,OR =2.085)、桡动脉直径(t=3.493,OR=1.767)、总胆固醇(t =-2.281,OR =0.708)、术前2d至手术当天上午平均舒张压(t=2.723,0R=1.057)为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使用risk score模型计算各研究对象所得预测总分并绘制患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07 (P<0.001).当预测总分切点选择为103.17时,该模型的灵敏度为69.46%,特异度为68.42%,其在一般人群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和9%. 结论 通过使用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总胆固醇、术前2d至手术当天上午平均舒张压作为动静脉内瘘早期通畅率的预测因子,然后建立预测评分公式,此公式可能对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早期成功率有一定的预测效果.

  • 万古霉素和肝素混合液的稳定性及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崔锐;杨涛;柳爱青;曾奕;李明明;张丽红;刘丽芳;王玉柱

    目的 体外实验观察万古霉素和肝素混合液的稳定性以及抗菌活性,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抗生素封管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万古霉素和肝素钠注射液混合配制成含不同浓度万古霉素和相同浓度肝素的混合液,保存于37℃恒温箱内,依次在0min、15min、30 min、24 h、48 h取出,利用肉眼观察以及在澄明度检查仪上检查混合液的澄明度.选择特定浓度的混合液,分别在0h、2 h、8h、24h、48 h比较该混合液和同等浓度的万古霉素生理盐水溶液对标准参考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抑菌圈. 结果 随着万古霉素浓度的降低,混合液的浑浊物逐渐减少直至澄清,自万古霉素浓度为10mg/ml始混合液澄清.万古霉素浓度为20mg/ml和10mg/ml的万古霉素肝素混合液均出现较大抑菌圈,与同浓度的万古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抑菌圈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试剂在不同时间点抑菌圈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万古霉素与肝素混合有无发生浑浊现象与万古霉素的浓度相关,浓度为10mg/ml的万古肝素混合液,性状稳定,抑菌作用明显,可以作为导管相关菌血症,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封管液.

  •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菌群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安自民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08~2011年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19例,分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21 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4例,占15.5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1.7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3株,占38.23%,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14.70%,股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并不显著高于颈内静脉插管(x2=0.914,P=0.339);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相关(x2=13.350,P=0.001);与基础疾病无明显相关性(x2=0.284,P=0.991).结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 皮内缝扎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斌;张辉;孟伟;韩国林;相华;常帅

    目的 探索动静脉内瘘术中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结扎的佳手术方法. 方法 本组98例,内瘘术式均采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的标准内瘘,术前常规进行桡动脉及头静脉B超检查,明确头静脉所有属支及伴行静脉交通支情况并做好标记,按所需结扎的静脉支数随机分为皮内缝扎组(观察组,n=52)和切开结扎组(对照组,n=46),对比2组间手术用时、手术并发症、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月静脉结扎有效率、术后3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形成比例. 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而且所需结扎支数越多,用时差异越明显(F=45.586,P=0.000),术后静脉结扎术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Z=2.289,P=0.022),术后3月静脉结扎术区硬结比例及大小低于对照组(x2=4.176,P=0.04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静脉结扎术区肿胀程度差异虽未达统计学标准但极度接近(Z=1.904,P=0.057);2组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比例、术后3月静脉结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皮内缝扎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轻、硬结形成比例少等优点,而且结扎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不留瘢痕,在动静脉内瘘术静脉属支及交通支的结扎中优于切开结扎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前后血钙磷变化的相关分析

    作者:肖跃飞;杨乃宁;姚力;杨松涛;王艺萍;郭秀珍;吴虹;刘占肖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前、后血钙、磷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的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及术后第1、4、7日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计算行TPTX后10日内补充元素钙总量,并于术中测量16例患者术中切除甲状旁腺(后经病理证实)的体积. 结果 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10日内补钙量(r=0.614,P<0.001、r=0.385,P=0.036)及术中切除甲状旁腺体积(r=0.527,P=0.036、r=0.799,P<0.001)呈正相关,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各时间点测得血钙变化均呈负相关(P<0.05).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于术后第7日较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血钙呈负相关,与术后补充元素钙剂量呈正相关.

  • 1028例危重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回顾分析

    作者:梁华般;梁馨苓;王文健;李志莲;陶一鸣;李锐钊;刘双信;史伟

    目的 探讨危重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近2年(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028例在监护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或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IHD)治疗的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分析导管相关的局部感染(catheter-related local infection,CRLI)和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结果 总的置管例次和导管使用时间分别为:1123例次和16845导管日;颈内静脉:215例次和3665导管日;股静脉:908例次和13580导管日;CRRT组:918例次和14688导管日;床边IHD组:295例次和2157导管日.CRLI发病率股静脉高于颈静脉(4.79%与2.72%,P<0.05);CRRT与IHD组无明显差异(4.43%与4.63%,P>0.05).CRBSI的发生率股静脉高于颈静脉(3.24%与1.64%,P<0.05),CRRT组高于IHD组(3.13%与1.85%,P<0.05). 结论 危重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仍首选颈内静脉,其感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CRRT组CRBSI发生率高于床边IHD组,CRRT 是否增加CRBSI发生率,目前仍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予以证实.

  • 长期透析患者标准内瘘失效后血管通路的选择策略

    作者:吴潮清;吴华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utogenous AVF)因长期开放率高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血管通路[1].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标准内瘘)仍然是首选.由于较好的医疗措施,透析患者寿命显著延长,大多数需更长时间依赖维持性透析,他们的血管通路需要维护及防治相关并发症.有相当多的患者双上肢标准内瘘已经失效,或因静脉不合适制作标准内瘘,如何为这些患者选择可以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已经成为业内多年来的讨论热点.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机制研究与防治进展

    作者:王葳;姜燕;王巍巍;陆石;张金元

    永久性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透析人数的逐渐增多及透析时间的延长,内瘘功能丧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血透患者住院和施行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内膜增生造成血管非血栓性狭窄是引发内瘘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内膜增生机制尚不明确,针对自体血管内瘘与移植血管内瘘狭窄进行的临床实验阶段和新疗法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转化性研究.

  • 血液透析患者口腔干燥症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霍苗苗;林曰勇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肾脏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替代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透析近、远期并发症大为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明显改善.尽管如此,各种并发症仍存在于长期透析患者中,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口腔干燥症是广泛存在于透析患者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本文从流行病学、机制、临床预后和治疗等方面对此进行综述.

  • 锌指蛋白A20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炎症效应的影响

    作者:邹循亮;鄢巨振;徐刚;吴平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A20(zinc finger protein A2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炎症效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分离及培养RPMCs,常规传代及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研究.将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LPS组、转染A20组、空载体组.脂质体转染A20质粒(pGEM-T easy A20)至RPMCs 12h后分别在LPS刺激不同时间点收获细胞提取蛋白及细胞上清液.用Western b]otting检测细胞TLR4、p-Iκ Bα、IκBα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L-18蛋白水平. 结果 LPS刺激8h后,转染A20组RPMCs TLR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223;与LPS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3,0.002).LPS刺激1h后,转染A20组RPMCs p-IκB α蛋白无明显降解,p-I κ Bα/I κ Bα比值与对照组相比,P=0.553.与LPS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01).在LPS刺激12h后,转染A20组RPMCs IL-18蛋白分泌水平(479.12±85.79)pg/ml高于对照组(274.34±47.21) pg/ml (P=0.012),但明显低于LPS组(1049.45±185.01)pg/ml及空载体组(1028.77±192.90) pg/ml (P=0.011,0.015).结论 A20通过对LPS信号通路中多个相关功能蛋白的负性调控作用,阻抑LPS诱导的RPMCs炎症效应.

  • 伴IgA沉积的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gA1糖基化缺陷的检测

    作者:陈玮;燕宇;陈幸;陈欢;王梅

    目的 通过对伴IgA沉积的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MCNS-IgA)患者血清中IgA1分子糖基化缺陷程度的检测,探讨MCNS-IgA的可能的病理分类归属. 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MCNS-IgA患者10例,微小病变肾病综合症(MCNS)患者10例、大量蛋白尿IgAN (H-IgAN)患者10例为对照.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gA1的相对浓度,用黑木凝集素检测IgA1分子的α2,6唾液酸水平,花生凝集素检测IgA1分子的半乳糖水平,蜗牛凝集素检测IgA1分子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水平,计算经血清IgA1浓度校正的各糖基水平.观察MCNS-IgA组患者血清IgA1分子糖基化缺陷情况,并且与H-IgAN及MCNS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MCNS组相比,MCNS-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的α2,6唾液酸(1.232±0.250比较1.379±0.623,P=0.455)、半乳糖缺失(0.204±0.053 vs 0.229±0.088,P=0.454)水平及N-乙酰氨基半乳糖暴露(0.191±0.039 vs0.205±0.068,P=0.626)水半无明显差异.但其血清IgA1分子α2,6唾液酸缺失(1.232±0.250vs 0.756±0.243,P=0.015)及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暴露(0.191±0.039比0.258±0.066,P=0.025)显著低于H-IgAN组,半乳糖缺失少,但未达统计学差异(0.204±0.053比0.139±0.038,P=0.052). 结论 MCNS-IgA组患者血清IgA1糖基化水平上显示了与IgA肾病不同的特点,提示其可能是微小病变伴IgA分子的非特异性沉积.

  • 2011年度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洪大情;何强;蒲蕾;邓菲;杨鸿玲;李贵森;王莉

    目的 调查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及原因,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方法 调取国家血液透析登记数据中四川省2011年透析登记患者7067例,男性4219例,女性2848例,平均年龄52±17岁.分析死亡患者人数、肾脏病病因、死亡原因. 结果 透析登记结果显示死亡人数148人,中位透析龄11月,平均年龄60±16岁;男性占60.1%(89人),女性占39.9% (59人).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占55.4%,感染性疾病10.8%,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7.4%,肿瘤晚期4.1%,自杀1.4%,其他原因占20.9%.女性患者自杀占3.4%,男性则无一例自杀.其中69%患者合并有1个及以上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或合并症. 结论 四川地区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相对较高、有较多合并症,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及出血,其中女性患者有较高的自杀死亡率.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死亡 四川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妊娠的护理1例

    作者:李玲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2年前车祸致左侧腰腹部疼痛,7d后出现无尿,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转入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肾内科,予以无肝素透析,保肾、纠酸、抗感染、改善贫血等治疗后,患者情况好转,24h尿量波动在2000mL,但血肌酐水平仍较高在700umol/L左右,复查肾脏彩超示左肾萎缩,右肾皮髓质交界不清,提示肾功能不全已转为慢性,逐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年后怀孕,孕26周胎膜早破,孕35周自然分娩.

中国血液净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