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血液净化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중국혈액정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091
  • 国内刊号: 11-47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bp.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梅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过程中心律失常分析

    作者:王新文;陈浩;李文宏;杜艾蛟;乔丽;王晋文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以来需要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并实时记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情况,观察局部麻醉效果、穿刺是否顺利、穿刺导丝进入长度情况,分析心律失常与相关观察因素的关系.结果 29/100 (29%)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进入血管的长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身高、局部麻醉效果、穿刺顺利与否及电解质、PH值、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等无关.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及室性早博,以房性早博多见.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过程中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过深插入有关,避免过度插入导丝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研究

    作者:魏媛媛;程文荣;梁志锋;马迎春;张莉;祁长凤;刘松怀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不同分期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变化. 方法 入选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根据基于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公式估测的GFR (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其中CKD5期组又根据透析与否分为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应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认知功能水平的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共入选103例CKD患者,包括CKD1-2期31例,平均年龄(54.77±12.70)岁:CKD3-4期25例,平均年龄(62.24±14.36)岁;CKD5期非透析组10例,平均年龄(60.03±12.10)岁;CKD5期透析组37例,平均年龄(65.00±14.41)岁.CKD 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患者总智商评分分别为102.00±18.09、90.80±18.87、93.2±15.66、94.14±22.48(F值=1.69,P=0.17);言语智商评分分别为103.10±15.31、92.68±20.68、90.61±19.54、98.73±17.86(F值=2.13,P=0.10);操作量表评分分别为98.74±2.04、87.88±20.68、94.90±15.72、95.00±17.53(F值=1.25,P=0.30).随着eGFR的下降,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呈现部分下降的趋势,4组之间在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方面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KD不同分期的患者,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 降钙素原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芳;潘淼;李大勇;刘小华;陈晶;谢鸣部;黄智敏;郑佩兰;韦永光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2例行中心静脉临时置管后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采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血样后拔除导管,同时留取血培养及导管标本.62例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分为CRBSI组27例和非CRBSI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血白细胞计数(WBC)值、CRP值及降钙素原值(PCT值),并对比CRBSI组治疗前后的PCT值. 结果 CRBSI组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大于非CRBSI组,CRBSI组及非CRBSI组拔管时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7.16±5.84μ g/L和0.97±1.44 μ g/L(F =11.759,t=5.387,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WBC (109/L)分别为9.52±3.10及8.65±2.19 (F =0.860 t=1.291 P=0.202),CRP值分别为10.57±3.74mg/L及10.66±4.94mg/L(F=1.641,t=0.081 P=0.935),2组均无统计学意义.CRBSI组拔管前后的降钙素原值(PCT值)分别为7.16±5.84 μ g/L及0.63±0.43 μ g/L (t=5.90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CT在早期诊断CRBSI方面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彩凤;许树根;沈淑琼;梁萌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46例首次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患者为病例组,按1:2选择与其同期行动静脉内瘘术且入组时内瘘功能仍良好的患者92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的各项临床和生化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 结果 2组之间年龄、糖尿病、内瘘部位、血管吻合方式、透析次数、透析时间、低血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三酰甘油、钙磷乘积、心脑血管并发症、使用左卡尼汀等存在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0R=0.082)和钙磷乘积高(OR=0.963)是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使用左卡尼汀(0R=16.244)是保护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使用左卡尼汀者动静脉内瘘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6天,未使用者为272天,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 糖尿病、钙磷乘积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相关,长期使用左卡尼汀可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 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患者CRRT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贵荣;程芮;张杰;杨钧;杨四平

    目的 评价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ICU行CRRT治疗的63例危重患者(乳酸盐置换液组34人,碳酸氢盐置换液组29人),于治疗前、治疗24h和48h测定血乳酸、PH、BE、HCO3-、平均动脉压(MAP)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乳酸盐组在CRRT治疗24h、48h后,乳酸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意义差别(F=2.765,P=0.068).碳酸氢盐组CRRT治疗24h后乳酸即下降,至48h乳酸较治疗前均达到显著意义差异(F=4.432,P=0.012).血PH值、BE、HCO3-和FiO2在CRRT治疗后24h、48h两组均显著升高, APACH Ⅱ评分在治疗48h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肌酐在治疗24h后两组均显著下降,48h下降更为显著(乳酸组F=36.073,P=0.000;碳酸氢盐组F=47.954,P=0.000)而平均动脉压、血清钠离子和谷丙转氨酶在治疗过程中无统计意义差别.除乳酸(F=4.594,P=0.012)、BE(F=1.875,P=0.039)外,CRRT治疗后乳酸盐组和碳酸氢盐组各时间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乳酸盐置换液不升高血乳酸,在纠正酸中毒、维持血压、稳定内环境方面具有优势,乳酸盐置换液可以安全地用于危重患者的CRRT治疗.

  •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的解剖分布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任重;赵海霞;崔天蕾;付平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解剖分布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狭窄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有右颈内静脉置管史的127患者的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血管成像、置管时间、置管次数、血脂、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相关影像学资料、置管相关数据和实验室指标,根据影像学资料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统计血栓组患者血栓的解剖位置分布并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CTA结果分为血栓组66例,非血栓组61例.血栓组中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者43例,右无名静脉狭窄者15例,锁骨下静脉狭窄者4例,上腔静脉狭窄者4例;血栓组的导管留置时间、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5±290 d比131.6±83.7 d,t=5.489,P=0.01; 2.49±0.81 mmol/L比2.11±1.03 mmol/L,t=2.210,P=0.040;4.05±1.26 mmol/L比3.89±0.69 mmol/L,t=2.350,P=0.040);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性别、年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置管次数及高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相关血栓依次常见于颈内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对于无内瘘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右颈内静脉导管的长期留置;降低导管留置时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血浆胆固醇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或延缓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梅;黄雯;岳英;孟秀云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99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4个月中,99例患者59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10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07±1.22次;每次住院时间28.27±24.73天;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住院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非住院组(66.6±12.62比56.63±13.16,P=0.000)岁,住院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非住院组(804.05±226.01比954.80±226.35,P=0.030)μ mol/L和(33.13±4.16比37.30±3.33,P=0.000) 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β =-0.030和-0.413). 结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低蛋白血症和低透析龄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 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封管诱发肾穿术后出血1例

    作者:张健;李冀军;陈凤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主诉乏力、纳差2月,胸闷、憋气2周于2011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患者2011年6月于当地医院测血压249/149mmHg(1 mmHg=0.133KPa),查血尿素氮(BUN) 21.8mmol/L,血肌酐(Cr)758umol/L,予以置中心静脉导管,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诊断急性肾损伤3期、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肾损害.入院后查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9.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8.2s,继续规律血液透析,透析后使用纯肝素封管(6250IU/ml).6月16日行肾穿,术前查血红蛋白97g/L,术后卧床制动,排尿尿液清亮.6月18日无肝素透析后出现肉眼血尿,次日消失,复查血红蛋白80g/L,其后继续行无肝素透析,透析后再次出现肉眼血尿,次日即消失,血红蛋白持续下降.6月28日行MRI检查提示右肾肾周血肿,6月29日无肝素透析后、封管前查血:PT 13.0s,APTT 35.5s,封管后查血APTT 80.6sec,PT 13.9sec,考虑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封管所致.后改用1:1稀释肝素盐水(3125U/ml)封管后复查凝血指标均正常.PT10.2s APTT 32.6s,封管后查血PT 10.5s,APTT 43.1s.

  • 骨化三醇冲击疗法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脱发1例

    作者:汪永辉;汪贤聪;刘建国;夏悦;朱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脱发1月余"就诊.既往于2011年4月确诊为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透析期间患者精神、饮食可,血压稳定在140/90mmHg左右,透析间期水分增加<1.0Kg/d.患者于2011年8月开始出现明显脱发,均匀脱落,伴皮肤瘙痒,无关节肿痛、畸形,入院后查甲状旁腺激素(iPTH)1542.6pg/ml,血红蛋白(Hb)86g/L,甲状旁腺彩超排除甲状腺实质性疾病.给予骨化三醇2.5ug口服每周3次;同时给予右旋糖苷铁及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治疗;调整透析方案为血液透析每2周5次,血液透析滤过每2周1次.12月复查iPTH降至459.9 pg/ml,Hb上升至106g/L,并且脱发较前明显好转.随即调整骨化三醇为0.5ug口服每晚1次.贫血及透析治疗方案同前.但是2012年2月患者脱发较前加重,复查iPTH又升至1800pg/ml,Hb117g/L.再次调整骨化三醇为2.5ug口服每周3次,4月复查iPTH703.2 pg/ml,脱发较前明显缓解.随访至今复查患者iPTH为476.7 pg/ml,无明显脱发,无皮肤瘙痒、心慌、关节肿痛畸形等不适,病情稳定.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置入双腔长期血液透析留置管1例

    作者:黎晓磊;肖观清;李燕;孔耀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纳差、尿少2年余"入院.患者既往于外院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曾行左、右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均堵塞半年前行右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通路,入院前3d留置管血栓形成,予反复尿激酶封管,效果欠佳.为建立新的血液透析通路转入我院.入院后,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临时血液透析管置管术,术前常规B超探查右颈内静脉未见异常,术中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约10cm时受阻,考虑静脉远端狭窄;予退出钢丝,改行左颈内静脉置管术,术程顺利.术后3日予行左颈内静脉更换长期留置管.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的Permacath双腔带涤纶套导管,型号为13.5Fr,术程顺利,患者无不适.术后行胸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结果示血液透析管远端约在左纵隔第7胸椎水平.行彩色超声多普勒示:冠状静脉窦(内径约0.9cm)增宽,左永存上腔静脉内径约0.8cm.患者置管后第2d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局部出血、血肿等,血流量200~300ml/min,血液透析过程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无心悸、胸闷等不适主诉.

  • 血管中膜钙化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作者:杨俊伟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尽管以血液净化技术为代表的肾脏替代疗法已能使ESRD患者摆脱尿毒症的威胁,但是,与普通人群相比,ESRD患者因CVD而死亡的人数仍居高不下.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表明逾半数的ESRD患者死于CVD[1].ESRD患者高CVD发病率严重削弱了血液净化的疗效,在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亦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ESRD高CVD发病率与钙磷代谢紊乱及其与之相关的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密切相关.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研究表明[1]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率较高,HCV感染不但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而且还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2].因此,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相关易感因素及其防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易感因素综述如下.

  • 维生素D缺乏与危重病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现状

    作者:钱璟;丁峰

    近年来有关维生素D的研究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维生素D的传统认识.除了其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维护骨骼健康的功能外,维生素D系统在抑制增殖、诱导凋亡、调节免疫、调控胰岛素分泌等多能性作用也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证实[1].维生素D早已从一种营养素一跃成为一种激素,参与着体内各个系统重要的生理过程.然而,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却普遍存在[2-4],并且与普通人群和危重病患者的短期和远期的死亡率密切相关[5-7].本文将对维生素D的生化代谢、缺乏现状以及与远期和短期死亡率的关系作一个综述.

  • 血液净化治疗抗凝状态的监测

    作者:黄雯;赵慧颖

    机体凝血系统的正常功能是由凝血-纤溶因素、血小板因素、血管因素三大部分组成的.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尿毒症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体内存在有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和血管功能不良[1],因此存在着很高的出血和死亡风险,临床上表现为高出血倾向、高凝血状态、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变.

  • 急性肾损伤透析治疗的抗凝策略

    作者:季大玺;徐斌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行血液透析在早期实践中,出血及凝血相当常见.2007年,国际多中心研究发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被迫暂停时间占治疗总时间的8%~28%,其中体外循环凝血是主要原因,占74%[1].因为CRRT循环血流量、血路压力、抗凝剂药动学、治疗时间等较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有较大差异.抗凝策略对CRRT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虽然有多种抗凝剂,但仍无一种理想的抗凝方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及死亡事件分析

    作者:蒲蕾;洪大情;何强;邓菲;吴姝焜;王芳;李贵森;王莉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尽管透析技术及并发症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但患者发生住院及死亡的风险仍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本文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MHD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8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3月以上的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h.

  • “高举平台U形”法在血液透析循环血液管路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苏红;丁琳

    血液透析是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环节比较复杂,透析中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后果[1].其中,确保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循环血液管路的良好固定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采用较多的是巾钳或止血钳进行直线透析管路固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固定中因重力作用发生管路下滑;、固定工具可能夹破管路导致患者出血、失血、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巾钳或止血钳发生、长期重复使用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而造成人力浪费;床单因反复、固定增加部位破损等的问题.本透析中心尝试性使用胶布"高举平台U形法"固定血液透析循环管路,通过临床实践,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患者急性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李春花;朱亚梅;吕小林;杨莉;徐玮;杨健萍;张静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大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能得以控制,但仍有部分难治性SHPT患者需要甲状旁腺切除术[2].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常常出现高血钾、低血压、低血钙、低血糖、内瘘的变化、创面渗血.如何针对患者的变化采取护理策略是临床透析护理关注的主要问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年共行甲状旁腺切除术168例,通过围术期透析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因为严重的低血压于术后3天死亡.3例患者内瘘堵塞其余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汇报如下.

中国血液净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