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血液净化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중국혈액정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 影响因子: 1.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091
  • 国内刊号: 11-47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bp.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梅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初步观察

    作者:王彩荣;闻静;贾强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早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心内科5 7例CRF早期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其分为3组,Ⅰ期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n=10);Ⅱ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n=15);Ⅱ期组:肾衰竭期(n=32);另选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进行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Ccr水平降低,CRF早期各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重量均明显增加(P<0.01);肾衰竭期左心房、室内径明显增加(P<0.01),二尖瓣E、A峰值流速增加,以A峰增加明显(P<0.01),E/A比值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但收缩功能指标FS、EF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患者瓣膜反流及心包积液增多,以二尖瓣反流为著(P<0.01).结论CRF早期已存在左心扩大,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但收缩功能尚无显著异常,随病情进展二尖瓣反流明显增多.

  • 缬沙坦对CAPD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健;肖明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是否有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34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缬沙坦40~80mg/d口服,对照组予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控制血压,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量,尿蛋白排泄率,总肌酐清除率,残存肾功能,Kt/v等指标.结果平均随访(28±13)个月,共有32例患者完成研究,与开始研究时比较,治疗组的尿量和残存肾功能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出现显著下降,(P<0.05),两组残存肾功能的下降值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下降速度是治疗组的2.37倍.结论缬沙坦能有效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丧失.

  • 球囊扩张及支架在慢性透析患者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宋岩;李冀军;黄党生;沈东;张丽伟;陈凤琨;张壹言;罗北捷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冠心病的疗效、注意事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肾内科5例球囊扩张(PTCA)及支架术治疗慢性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介入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透析方法及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结果5例患者中有3例行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均缓解,2例随访5~28个月后再发心绞痛,1例随访已38个月未再发作心绞痛.1例仅行PTCA扩张术,术后2月复发心绞痛,8个月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1例病变轻未治疗.1例术后第1天出现左心衰竭.术中选用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术前及术后当日行血液透析,术后透析用动脉鞘管做动脉端,未追加肝素,无渗血及透析器凝血.术后有2例尿量减少,1例出现尿量一过性减少.结论慢性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效果明确、安全可行,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慢性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范围广,多支多处病变、长病变、开口及分叉部位发病率高,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肾功能不全及透析时间不平行.选择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术后适量补液,术前、术后透析可减少造影剂的肾损害.术后用动脉鞘管做动脉端透析安全可行,可不再加用肝素.

  • 容量控制对腹膜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

    作者:李伟;唐珊珊;刘怡芝;郭颖超;穆柯晓

    目的探讨容量负荷控制对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体液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CAPD治疗患者32例,限制水盐摄入1~3个月,测定限制水盐前后体重、平均动脉压、超滤量、下腔静脉直径(IVCD)等相关指标.结果CAPD患者限制水盐后水肿程度、体重、平均动脉压、透析液糖浓度、透析液糖总量、透析液总剂量、每日平均超滤量及总液体清除量与限制水盐以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IVCD与收缩压值有直线相关关系(r前=0.407,P<0.01;r后=0.413,P<0.01).限制水盐前后患者的尿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严格限制腹膜透析患者水钠摄入,可降低容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减轻水肿,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下腔静脉直径能精确评估体液负荷状况.

  • 不同型号钛环行端端吻合内瘘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一川;姚晓渝;郑文博;刘玲;彭献代

    目的通过对15年来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9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使用2.5mm和3.0mm两种型号钛环行动-静脉内瘘(AVF)手术的临床观察及分析,了解哪一种型号的钛环更适合于临床.方法随机用2.5mm和3.0mm两种型号钛环行端端吻合内瘘手术,并对内瘘的成熟情况、血流量、管径,使用寿命,以及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等行彩色多谱勒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内瘘成熟情况、使用寿命、并发症等差异无显著性,而内瘘的、血流量、管径,以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5mm钛环行端端吻合内瘘手术更优越于3.0mm的钛环内瘘手术,因为它使用寿命长,对心脏的副作用少.

  • 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移植后骨髓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变化

    作者:赵洪雯;吴雄飞;余荣杰;刘宏;范连慧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移植前后骨髓红系祖细胞的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变化及与肾功能和贫血的关系,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抑制在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以慢性肾衰竭(CRF)大鼠作为受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模拟人类肾移植.模型建立后RT-PCR法测定假手术组、CRF组和肾移植后不同时间大鼠骨髓红系祖细胞EPOR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EPOR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同时作EPORmRNA、EPOR蛋白质含量、Scr、Hb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RF模型在5/6肾切除后90d时成功,接受肾移植后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迅速下降.CRF时EPORmRNA的表达和EPOR蛋白质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第7d开始二者明显升高,14d时恢复正常.相关性分析显示,EPORmRNA、EPOR蛋白含量、血红蛋白(Hb)均与血清肌酐呈显著性负相关,而EPORmRNA、EPOR蛋白含量与Hb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大鼠接受肾移植,尿毒症毒素完全清除后EPORmRNA及EPOR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至正常水平,提示EPOR抑制是引起肾性贫血的重要机理之一.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思圆;汪年松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患者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CKD各期均有表现,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GFR下降、蛋白尿(包括微量蛋白尿)能强烈预警CVD的发生,尤其在有CVD高危因素人群中[1].统计表明CKD患者无论其年龄、种族或性别,死于CVD的比率较对照组高10~100倍[2].CKD3期死于CVD的比率增加16%,CKD4期增加30%,CKD5期的患者中约50%因CVD而死亡[3].因此我们应该及早知晓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后,早期进行干预,以尽可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研究表明,CKD患者CVD的相关危险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贫血以及各种潴留的毒素等.本文就CVD的类型、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慢性肾衰竭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现状

    作者:赵班;吴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并明显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4],约占所有死亡原因的45%[5],其中大约22%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6].

  • 氯沙坦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固有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欣颖;毛佩菊;顾勇;林善琰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固有细胞的作用,寻找可能的临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当日至造模后14天给予科素亚[16 mg(kg·d)]灌胃,另设假手术组及手术组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TGF-β的表达,组化双染色观察α-SMA、E-钙粘素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间质小管区α-SMA表达.结果手术组两周时出现近端肾小管区TGF-β表达明显增高(P<0.01),伴α-SMA表达增高(P<0.01),E-钙粘素表达下降(P<0.05),部分肾小管细胞中可见α-SMA及E-钙粘素同时表达;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TGF-β、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E-钙粘素的表达上调(P<0.05).共聚焦显微镜下见部分小管基底膜损伤,上皮细胞表达α-SNA.结论氯沙坦可通过抑制肾间质固有细胞转分化过程的进展,从而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 小剂量环孢霉素A抑制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

    作者:乔晞;陈香美;丁瑞;吴镝;师锁柱;洪权;尹忠

    目的研究小剂量环孢霉素A(CsA)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夹闭30min诱导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再灌注18 h后留取肾组织及血液标本.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浓度,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中胞浆细胞色素C、caspase-3、9蛋白质表达.结果肾脏缺血30min/再灌注18h后大鼠SCr明显升高[(106.9±19.4)μmol/L vs(56.5±7.1)μ mol/L,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增加[(20.14±3.70)%vs(0.99±0.17)%,P<0.05],肾组织胞浆细胞色素c、caspase 3、9表达增加(P<0.05);CsA能显著降低SCr[(87.5±18.5)μ m0l/L],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14.61±3.39)%],下调胞浆细胞色素C、caspase-3、9表达(P<0.05).结论小剂量CsA能抑制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转运,从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肾功能.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置换液联机制备技术

    作者:沈东波;沈理;孙爱丽;周雪珍;李冰贤;谢广兰;陈凤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由于在危重症救治中的广泛应用而日趋成熟,是急救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治疗中需配制大量置换液,传统均由护士床旁即配即用,工作量极大.我们应用Fre seniu s血液透析滤过机联机生产置换液并用于临床,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锑、砷混合中毒体会

    作者:闵海燕;李起伟

    1临床资料本组4例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20~33岁.4例患者均为电解锌厂工人,入院前1 h,在无任何防护装备条件下同时在浸出净化车间工作,直接与锑、砷等重金属粉尘接触.约1 h后4例患者都逐渐出现不同程度头痛、头晕、乏力、出汗、腹痛及呕吐.24h以后4例患者尿进行性减少,尿色加深,呈棕褐色.腹痛、呕吐等症状加重.第3、4天开始,2例患者出现少尿、2~4h尿量200~300ml,另2例患者出现尿闭.查体见4例患者血压正常,精神萎靡,全身不同程度黄染,眼睑浮肿,心率增速,节律整齐,肺部无罗音,全腹均有不同程度压痛,以右上腹为主,肝界不大,肝肾区均有叩痛、肠鸣音正常.

  • 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引流不畅因素的影响

    作者:顾平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手段之一.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简便、安全、省力、费用低、居家方便等优点,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于患者知识缺乏、应对方式的不同、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等原因,因而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常常出现引流不畅.它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腹膜透析治疗的成败、效果及对治疗的信心.为此,我们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好腹膜透析操作的环节质量,同时致力于对腹膜透析患者及家属采取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包括理论讲解、操作示范、现场考核、电话咨询、居家随访及动态管理.力求减少或杜绝不良因素的形成,及时解决腹膜透析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帮助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减少了引流不畅等并发症的发生.

  •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作者:李树颖;张国欣;郑凝;刘艳

    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统计,糖尿病肾病约占终末肾衰竭患者总数的13.5%[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透析患者的人数也会不断上升.尽管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和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但其生活质量仍低于正常人,合并症及死亡率仍非常高.为更好的了解糖尿病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故对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血液透析室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总结.

  • 尿毒病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贫血、营养不良及感染的关系

    作者:管红斌;吕路;黄华;桓文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而炎症反应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1],本文旨在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CRP水平与贫血、营养不良和感染的关系.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作用

    作者:陈香美;初启江

    自1840年德国医生Piorry等人用尿毒症一词来描述肾功能衰竭症候群以来,对慢性肾衰竭(CRF)发病机理的研究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初将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溶质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70年代提出"中分子物质"学说,将毒素归为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两大类.近年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除中分子肽类之外,一些低分子质量、甚至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也因清除或代谢障碍发生量(水平增高)或质(化学修饰)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导致各种与尿毒症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

  • 每日血液透析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惠兰

    如何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当今有很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从每周透析2次提高到3次,使其透析更加充分,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预后得以提高.美国HEMO(Hemodialysis)的研究表明,对每周3次的间断血液透析(IHD)患者提高每次透析时间从而增加透析剂量,但结果并没有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兴趣转向增加透析频率,即每周透析6~7次.

中国血液净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