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医正骨杂志

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杂志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의정골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6015
  • 国内刊号: 41-11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2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正骨》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维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Stryker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作者:刘建惠

    目的:探讨Stryker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2-8月,采用Stryker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82例,男60例,女22例;年龄19 ~38岁,中位数28.5岁;掌骨骨折40例,近节指骨骨折30例,中节指骨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32例.AO骨折分型:A型30例,B型40例,C型12例.结果:使用Stryker2.3 mm系列微型钛板螺钉固定25例,使用Stryker1.7 mm系列微型钛板螺钉固定35例,使用Stryker1.2 mm系列微型钛板螺钉固定22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中位数4.5个月.依据手指总关节活动度评价患指功能,优70例,良11例,差1例.结论:Stryker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 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作者:李志君;郑玉鹏;王坤;姜泳

    目的:探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法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24~52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GustiloⅢ骨折分型:ⅢA型21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脾破裂1例.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伤后3h内清创11例,伤后3~5h清创14例,伤后6~8h清创5例,伤后10 h清创1例.一期闭合创面23例,其中皮肤减张后直接缝合17例,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6例;负压封闭引流1~2周后二期闭合创面8例.创面感染2例,皮下出现积液,经通畅引流、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肌肉坏死1例,经3次清创并用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后,感染控制.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愈合28例,愈合时间4.5 ~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例,2例去除外固定架行自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去除外固定架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结论: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早期闭合创面,能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 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

    作者:刁京明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58岁,中位数32岁;左侧16例,右侧22例.肘部骨折18例,肘关节脱位5例,肘部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3例,肘部软组织损伤12例.肘关节活动范围<10°者18例,11°~30°者13例,31°~ 60°者7例.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观察随访肘部疼痛、肿胀及肘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 56 d,中位数42 d.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肘关节软组织扭挫伤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27例,好转9例,未愈2例.结论: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

    作者:吴震;陆建伟;徐卫星;卢笛;王健;张春

    目的:观察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采用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21 ~ 68岁,中位数37岁.左膝20例,右膝38例.车祸伤16例,跌伤30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 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 ~10周,中位数6周.均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55例,良3例.结论: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生肌象皮膏治疗骨折术后皮肤坏死

    作者:李良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生肌象皮膏治疗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生肌象皮膏治疗骨折术后皮肤坏死患者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7~ 75岁,中位数41岁.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12例,潜在性开放骨折7例.肱骨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8例.均为接收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7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5例,外固定架治疗14例.术后3~10d出现皮肤坏死,坏死面积2.5 cm×1.8cm至9.8cm×4.5 cm,均无骨外露.拆除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拆除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后,14例创面愈合良好;32例创面较术前明显缩小,在创缘上可见上皮组织生长,未闭合创面鲜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继续外用生肌象皮膏油纱换药,每3d换1次,7~15 d后创面全部愈合.均未行二期植皮术.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生肌象皮膏治疗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解决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还需植皮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作者:王金华;陈建龙;张军;陈伟凯;孔建中

    目的:观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11年9月,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6~15岁,中位数10岁.所有患者伤口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其中皮肤撕脱伤4例.按照Gustilo-Anderson分类法,Ⅰ类12例,Ⅱ类9例,Ⅲ类4例.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 ~45个月,中位数18个月.Gustilo-Anderson Ⅰ类和Ⅱ类患者创口均如期愈合,Ⅲ类患者中有2例出现胫骨前侧浅层皮肤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中位数10周.全部患者均顺利取出内固定,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时间为6 ~12个月,中位数8个月.所有患者膝、踝关节功能良好,未出现胫骨短缩、旋转及成角畸形.按照Johner-Wruhs疗效标准评定,优18例,良7例.结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皮质剥离加植骨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

    作者:兰树华;黄淑明;郑荣宗;朱俊锟;吕国强

    目的:探讨骨皮质剥离加植骨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骨皮质剥离加植骨的方法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9 ~ 61岁,中位数41岁;骨不连10例,骨延迟愈合3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11例,简单骨折1例,蝶形骨折1例;胫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粘连、关节活动明显受限3例;钢板断裂或折弯3例;均未合并切口感染或骨髓炎;骨折固定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1个月;均符合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诊断标准.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及骨折所涉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71个月,中位数3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钉板断裂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良美国足踝关节学会分级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骨折涉及2个关节者,以功能评价较差的关节统计疗效.本组13例患者,优6例,锁骨骨折1例(肩),肱骨骨折1例(肘),胫骨骨折4例(膝3例、踝1例);良4例,肱骨骨折1例(肘),股骨骨折1例(膝),胫骨骨折2例(踝);可2例,胫骨骨折2例(膝1例,踝1例);差1例,为股骨骨折(膝).结论:骨皮质剥离加植骨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疗效满意.

  • 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

    作者:柏松;朱刃;陈得美;邱志强

    目的:观察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9 ~66岁,中位数43岁.左侧11例,右侧6例.按肱骨小头骨折的Bryan-Morrey分型:Ⅰ型9例,Ⅲ型4例,Ⅳ型4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7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摄X线片显示,骨折达到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2例,内固定物位置均满意.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4 ~10周,中位数7周.均无肘关节骨化性肌炎、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改良的肘关节G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

    作者:郑幼美;庄至坤

    目的:总结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体位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对12例接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愈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股骨头坏死患者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大转子骨瓣移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何本祥

    目的:探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2例,女71例;年龄41 ~82岁,中位数65岁;病程2个月至30年,中位数4年;左侧37例,右侧49例,双侧17例.依据Lequesne-Mery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度评价指数评价临床严重程度:轻度18例19膝,中度37例46膝,重度48例55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60膝,男15例,女38例;左侧21例,右侧25例,双侧7例;采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60膝,男17例,女33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采用关节积液抽吸加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膝疼痛、功能及积液改善情况,并对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30.41±8.70,30.83 ±8.64)、功能评分(25.92±4.83,26.17±4.82)、积液评分(3.42±2.35,3.33 ±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P=0.793;Z=-0.367,P=0.714;Z=-0.194,P=0.846);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45.67 ±8.31,40.58±8.88)、关节功能评分(32.33 ±4.06,30.08±4.46)、积液评分(9.50±1.51,7.83 ±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0,P=0.001;Z=-3.052,P=0.002;Z=-4.111,P=0.000);且治疗组患膝疼痛、功能、积液改善(15.25 ±3.95,6.42±2.78,6.08±2.08)优于对照组(9.75±3.11,3.92±2.62,4.5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51,P =0.000;Z=-4.623,P=0.000;Z=-4.394,P=0.000).治疗组治愈15例15膝,显效28例32膝,有效7例9膝,无效3例4膝;对照组治愈5例5膝,显效12例14膝,有效16例20膝,无效17例21膝;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0.373,对照组=0.627;Z=-4.819,P=0.000).10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中位数18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6膝,对照组复发32例38膝,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36.746,P=0.000).复发患者均再次采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1~2次(每次间隔6个月),其中治疗组1例2膝、对照组2例3膝辅以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治疗,症状均缓解.结论: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疗效满意.

  • 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海民;程春生;李刚;赵治伟;程真真;石宁宁;田涛涛

    目的:观察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要求选取72例手部Ⅱ区新鲜屈指肌腱损伤患者,男43例,女29例.年龄16~ 55岁,中位数37.5岁.实验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论证.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2组均采用改良Kessler肌腱缝合法修复肌腱,治疗组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包绕吻合的肌腱断端,对照组在损伤局部不使用任何药物及特殊处理.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血尿常规、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有无异常,及有无肌腱再断裂等不良事件发生.并于术后第8周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结果:①安全性.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肌腱再次断裂;血尿常规、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②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治疗组优1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对照组优8例,良10例,可13例,差5例.治疗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Z=-3.229,P=0.001).结论: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

  • 膝骨关节炎与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伟;石关桐;钱晓忠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以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与破坏、关节软骨再修复、软骨下骨重塑与硬化、骨赘形成及滑膜和关节腔的一系列生化及形态学改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寡聚基质蛋白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还缺少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对近年来膝骨关节炎、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及二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辨稳论治——从有限元分析角度探讨微观辨证在中医骨伤领域的发展

    作者:姜自伟;黄枫;庞智晖;赵京涛;周广全

    微观辨证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和补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微观辨证在中医骨伤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有限元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为微观辨证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结合中医骨伤科临床实际,提出“辨稳论治”的概念,从有限元分析角度分析探讨了微观辨证在中医骨伤领域的发展情况.

  • 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单个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诊断

    作者:顾伯龙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单个椎体压缩骨折在MRI图像上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由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的单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资料,男27例,女36例.年龄27~ 95岁,中位数63岁.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43例,椎体转移瘤引起的压缩骨折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Avanton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16例患者同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①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的43例患者中,颈椎骨折5例,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18例.病变椎体呈楔形者28例,呈凹陷形者13例,呈扁平形者2例;43例患者病变均不累及整个椎体,病灶沿终板分布;椎体前缘或后缘平直者42例,椎体前后缘呈弧形者1例,椎体前缘或后缘可见碎骨片前突或后突11例,椎体内可见“真空”现象者2例;椎弓根可见异常信号,但形态无改变者7例;43例患者病变椎体周围软组织均呈较规则薄层环形;病变椎体上位或下位椎间盘增厚者38例.7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其中6例呈较均匀一致强化,1例强化信号不均匀.②椎体转移瘤所致压缩骨折的2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3例,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7例.病变椎体呈扁平形者14例,呈倒楔形者6例;20例患者病变均侵及整个椎体,椎体前缘或后缘均向外膨凸;20例患者病变均侵及椎弓根,其中椎弓根膨胀伴异常信号者16例,椎弓根信号异常但无形态改变者4例;椎旁软组织形态改变者16例,其中呈结节状或团块状者15例,呈薄层环形者1例;病变椎体上位或下位椎间盘增厚者17例.9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强化信号不均匀,6例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在MRI图像上通过仔细分析骨折椎体形态、椎旁软组织形态、椎弓根形态和MRI信号及增强扫描强化方式,能有效鉴别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的单个椎体压缩骨折.

  • 牛膝含药血清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周江涛;王庆来;赵依娜;吴惠明;王维佳;徐海孺

    目的:探讨牛膝含药血清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38阻断剂组及含药血清组,每组5只.分组后含药血清组大白兔以牛膝水煎剂灌胃(2.5 g· kg-1),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共3d.3d后静脉采血,分别配成10%含药血清和10%空白血清的DMEM培养液保存备用.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白兔均采用Hulth法行兔膝骨关节炎造模,空白对照组行假手术.造模成功后处死实验兔分离兔膝关节软骨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的第3代软骨细胞以空白血清进行干预,P38阻断剂组以SB203580进行干预,含药血清组以牛膝含药血清进行干预.血清干预结束后,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①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各组细胞均有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阳性表达,其中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P38阻断剂组及含药血清组略弱,空白对照组弱;各组细胞均有Ⅱ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其中空白对照组呈强阳性表达,P38阻断剂组及含药血清组略弱,模型组弱.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872,P=0.038).进一步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0.463±0.007)小于模型组(0.856 ±0.007)、P38阻断剂组(0.576±0.005)及含药血清组(0.508±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P=0.036;P=0.042);模型组大于P38阻断剂组和含药血清组(P =0.025;P=0.019);P38阻断剂组与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各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3,P=0.034).进一步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0.884±0.007)大于模型组(0.434±0.007)、P38阻断剂组(0.616±0.003)及含药血清组(0.565±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P =0.031;P =0.038);模型组小于P38阻断剂组和含药血清组(P =0.035;P=0.028);P38阻断剂组与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6).结论:牛膝含药血清能阻断骨关节炎软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保护软骨细胞,其效果与SB203580相当.

  • 腰椎化脓性脊柱炎1例

    作者:吴忌;王庆甫

    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发病率较低,不同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变部位不一,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容易误诊、漏诊.2012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腰扭伤后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65岁,2012年3月23日不慎扭伤腰部后出现腰痛,活动受限,次日出现发热,体温高40.6℃,无咽痛、流涕、咳嗽、咯痰、胸痛、憋气、恶心、呕吐等症状.2d后于外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6×109个·L-1,中性粒细胞比率83.7%,红细胞3.74×1012个·L-1,血红蛋白110 g·L-1,血小板182×109个·L-1,红细胞沉降率81 mm·h-1,高敏C-反应蛋白89.2 mg·L-1;胸部X线片示双肺渗出改变,考虑肺部感染可能性大.

  • 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马维虎;于亮

    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损伤,手术治疗脊柱损伤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如果盲目地进行手术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规范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促进脊柱外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脊柱损伤分型评分系统可以对损伤进行分类、量化,对规范脊柱损伤的治疗、明确脊柱损伤的手术指征具有指导意义.下颈椎损伤分型评分系统和胸腰椎损伤分型评分系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脊柱损伤分型评分系统,治疗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时可分别依据这2个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本文从分型评分系统和手术方式选择两方面对如何规范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做了归纳总结.

  • 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

    作者: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李峰;陈刚;郭伽宜;张冀东

    五脏协调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以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血脉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生克制化保持着动态平衡.就伤科而言,五脏平衡具体体现在气血动态平衡与筋骨动态平衡过程中.局部损伤会造成瘀血阻滞,导致全身气血失衡,继而筋骨失衡,二者的失衡必然破坏五脏系统的平衡,故认识伤科疾病的病机必须重视五脏失衡.治疗伤科疾病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气血与筋骨安和、恢复五脏平衡.本文从五脏的内涵、五脏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五脏失衡是伤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五脏协调平衡论对伤科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五脏协调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作者:顾勇杰;马维虎;胡勇;孙韶华;徐荣明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4 ~70岁,中位数56岁.过伸型损伤16例,屈曲型损伤10例,受伤机制不明确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2例,其中中央型脊髓损伤1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6例.伤后均行颈椎X线、CT和MRI检查,明确3个或3个以上节段颈椎管狭窄,未发现颈椎骨折或脱位.MRI检查示均有颈髓损伤征象,其中颈髓水肿16例,颈髓挫伤血肿12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0.75)5例,后纵韧带骨化8例,黄韧带骨化2例,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13例.均无颈椎前凸消失和颈椎不稳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2h至10 d.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椎管扩大和维持、门轴侧骨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颈髓后移程度.结果:手术时间(123.5±21.6) min,手术失血量(310.0±63.3) mL.Centerpiece钛板和钛钉置入均顺利,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门轴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5.5±1.7)分升至术后(11.7±2.3)分,改善率为(53.9±9.8)%.颈髓向后漂移距离为(2.9±0.2)mm,颈髓受压解除、肿胀消退.C5节段椎管矢状径由术前(7.7±2.1)mm提高至术后(13.3±1.5)mm,椎管扩大率为(70.2±10.3)%.术后6个月CT检查示门轴侧缝隙消失,均达到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显示椎管扩大明显,开门的椎板无再关门现象.均无脑脊液漏,感染,C5神经根麻痹,内置物松动、断裂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操作简单,出血量少,能有效解除颈髓受压,颈髓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

    作者:徐雍剑;蒋伟宇

    目的:观察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24 ~ 65岁,中位数35岁.术前均摄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并行三维CT及MRI检查.合并伤:寰椎前脱位15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颈椎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颈椎活动均正常,无咽部不适及异物感.结论: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樊良;金以军;何磊;吕佐;范宏辉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采用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51椎),男7例,女29例.年龄65~ 90岁,中位数73.5岁.胸椎骨折13例21椎,腰椎骨折23例30椎.累及节段:T61例,T71例,T82例,T92例,T101例,T114例,T1213例,L110例,L27例,L36例,L42例,L52例.病程1d至2年,中位数2.5个月;均合并骨质疏松症;均无明显外伤史;腰背均有明显的酸痛、抽紧感,转侧翻身困难,不能长久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影像检查均未见明显的椎管内占位影.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并观察患者疼痛缓解、伤椎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均未出现明显不适;手术时间40~80 min,中位数55.5 min;单椎骨水泥注入量2.5 ~6 mL,中位数4.1 mL.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6~10.6(中位数9.1)分下降至术后1.3~4.5(中位数2.9)分.伤椎高度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5 ~ 24(中位数19.5)mm增加至术后18 ~28(中位数24.5)mm.均无脊髓神经损伤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发生骨水泥轻微渗漏2例,1例渗到椎间隙,1例渗到椎体前方,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未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患者痛苦小、术后下地活动早,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 下颈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林华杰;李启运;徐荣明;刘观燚;马维虎;孙韶华;黄燎原

    目的:测量下颈椎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对国人进行下颈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20具成人尸体C3~C7标本与下颈椎椎板螺钉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棘突根部、椎板中部和下关节突中部的椎板高度,椎板上、中、下部的厚度,钉道长度,进钉点至椎动脉及脊髓的距离,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随机抽取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C3~ C7椎板的相关解剖数据,包括椎板中部厚度、钉道长度、进钉点至椎动脉的距离、进钉点至脊髓的距离、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20具成人尸体C3~C7节段椎板高度、厚度分别为(10.1±1.8) mm~(19.4±1.3) mm、(3.3±0.4) mm~ (6.8±1.1) mm.C3~ C7节段钉道长度、进钉点至椎动脉的距离、进钉点至脊髓的距离分别为(27.2±3.4) mm~(30.8±3.2) mm、(29.8±4.0) mm~(32.2±3.5) mm、(5.2±1.2)mm~(7.6±1.5) mm.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54.1°±9.8°)~(60.0°±9.9°).C7椎板中部高度、厚度,钉道长度及进钉点至椎动脉、脊髓的距离在下颈椎中大,依次为(19.4±1.3) mm、(6.8±1.1) mm、(30.8±3.2) mm、(32.2±3.5) mm、(7.6±1.5) mm.C3~ C7节段CT图像测量下颈椎椎板中部厚度为(4.4±0.7) mm~(8.0±1.3)mm.C3~C7节段钉道长度、进钉点至椎动脉的距离、进钉点至椎动脉的距离、进钉点至脊髓的距离分别为(25.4±2.5) mm ~ (28.8±3.0) mm、(27.3±2.4) mm~ (30.2±3.1) mm、(5.1±1.1) mm~ (7.5±1.2) mm.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55.3°±10.8°)~(60.3°±10.1°).结论:对国人进行下颈椎椎板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具有可行性,该方法可以作为下颈椎后路固定技术的补充.

  • 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毛伟洪

    目的:观察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采用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3~57岁,中位数31岁.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其中T11椎体骨折3例,T12椎体骨折7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表现,Frankle分级为E级.结果:手术时间60 ~ 95 min,中位数79 min.术中出血量50~ 150 mL,中位数86mL.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0.86±0.05)%]、后凸畸形Cobb's角(5.63°±2.14°)、疼痛VAS评分[(2.61±1.27)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22.65±1.93)分]均较术前[(0.35±0.09)%,(25.19°±8.68°),(7.22±1.05)分,(13.19 ±1.42)分]改善,且在末次随访时均维持较好[(0.82±0.03)%,(5.81°±2.22°),(1.26±0.53)分,(23.11 ±2.06)分].结论:MASTQuadrant微创通道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且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胸骨柄开窗显露脊柱颈胸段的影像学及解剖学研究

    作者:黄义星;王胜;池永龙;何家维

    目的:探讨胸骨柄开窗法显露脊柱颈胸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行MRI检查者的颈椎MRI正中矢状面影像,男55例,女65例,年龄18 ~ 84岁,中位数49.5岁;测量其颈静脉切迹和胸骨角平面向后平对的椎体或椎间隙水平.选取46例行胸部CT检查者的胸部薄层CT影像,男21例,女25例,年龄18 ~ 85岁,中位数50.5岁;分别测量其颈静脉切迹、胸骨柄宽和窄部位的宽度以及后方对应椎体的宽度.同时在4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分别进行胸骨柄开窗显露脊柱颈胸段的模拟手术.结果:①胸骨柄与颈胸段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120例被测试者颈静脉切迹对应的椎体均在T1以下,颈静脉切迹对应T2者44例,其中对应T2上1/3者10例,对应T2中1/3者16例,对应T2下1/3者18例;对应T2-3椎间隙者27例;对应T3者45例,其中对应T3上1/3者26例,对应T3中1/3者9例,对应T3下1/3者10例;对应T3~4椎间隙及T4上1/3者各2例.120例被测试者胸骨角水平均低于T3,其中胸骨角对应T4者23例,对应T4~5椎间隙者31例,对应T5者66例.②胸骨柄宽度与对应椎体的宽度.46例被测试者颈静脉切迹宽度[(31.90±4.00) mm]大于对应椎体宽度[(26.70 ±2.70) mm](t=8.458,P=0.000),胸骨柄宽部位宽度[(59.40±7.30) mm]大于对应椎体宽度[(26.20±2.60) mm](t=23.836,P=0.000),胸骨柄窄部位宽度[(29.80±4.20)mm]大于对应椎体宽度[(25.60±2.50) mm](t=6.235,P=0.000).③模拟手术.在4具新鲜尸体标本上的模拟手术均获得成功,可清楚显露脊柱颈胸段(C7~T3),甚至可以显露T4、T5椎体,并完成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植骨以及钢板内固定等操作.结论:经胸骨柄开窗完全可以显露脊柱颈胸段,大多数情况下还可以显露T4.

  • 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与非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郑安华;徐正生;方崇斌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与非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者39例(A组),采用非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者37例(B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伤椎高度比[伤椎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上下椎体前缘平均高度)×100%]、Cobb's角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伤椎高度比.2组患者术前伤椎高度比[(45.90±15.30)%,(46.80±1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1,P=0.712);A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前伤椎高度比的差值[(40.30±12.60)%]大于B组[(29.60±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P=0.004).②Cobb's角.2组患者术前Cobb's角[(17.40°±3.40°),(16.90°±3.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657);A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前Cobb's角的差值(11.20°±2.80°)大于B组(6.20°±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4,P=0.001).③腰痛评分.2组患者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7.20±2.30)分,(7.40±2.5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3,P=0.733);A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值[(5.30±3.20)分]大于B组[(3.60±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32).④并发症.2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固定在恢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及缓解腰椎疼痛方面优于非联合伤椎置钉固定,而且安全性与后者相当.

  • 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杨少锋;向剑锋;邓博;郭彦涛;聂颖;罗振华

    目的:观察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采用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21~62岁,中位数40岁.损伤椎体:T1212例,L114例,L27例,T12~L14例,L1~L22例.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分类:A型12例,B型18例,C型9例.按脊髓损伤的Frankle分级:A级2例,B级5例,C级10例,D级10例,E级12例.CT检查示:椎体后壁均不完整并有碎骨块压迫硬膜囊,椎管内矢状径占位20%~80%.MRI检查示:伤椎上位、下位椎间盘无变性及破裂.X线片示: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1°~42°,中位数28°;伤椎前缘压缩后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40% ~ 70%,中位数49%;伤椎后缘压缩后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70% ~ 90%,中位数81%.受伤至手术时间6h至7d.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伤椎恢复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失血量300~1000 mL,中位数40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中位数120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14个月.均无切口感染、螺钉松动、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内固定物取出后无复位丢失等现象发生.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Cobb角分别由术前28.7°±2.3°降至5.5°±0.8°、5.8°±0.7°.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分别由术前(42.3±3.8)%升至(84.5±4.9)%、(80.6±4.3)%;伤椎后缘高度占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分别由术前(81.5±5.1)%升至(90.6±4.9)%、(89.7±4.7)%.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25例恢复至E级,6例恢复至D级,4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B级,1例仍为A级.结论:采用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变椎体“蛋壳样”病理状态,增加前柱的支撑力,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正常的脊柱序列,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

    作者:于亮;蒋伟宇;赵刘军;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顾勇杰;宋小虎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患者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42 ~ 67岁,中位数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出现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及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尤以上肢严重,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均无其他系统损伤的表现.按脊髓损伤的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15例,D级4例.伤后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明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未发现骨折或脱位.CT检查示椎管占位均小于50%;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呈连续型9例,分节型14例,混合型6例.MRI检查示相应脊髓受压,T2加权像示脊髓内高信号改变.伤后至手术时间3~12d,中位数6d.术后随访观察椎管扩大效果、并发症发生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 150 min,中位数120 min;手术失血量300 ~ 600 mL,中位数420 mL.切口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中位数2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显示椎管扩大明显,开门的椎板无再关门现象.均无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11例.结论: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髓损伤,能有效扩大椎管,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影音指导下功能锻炼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曹向阳;王国杰

    目的:观察影音指导下功能锻炼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影音指导下功能锻炼的方法对22例单纯新鲜腰椎骨折后路轴形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13例,女9例;年龄22-58岁,中位数43.5岁;伤后就诊时间3h至8d,中位数23.5 h.观察患者腹胀、褥疮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伤椎椎体高度维持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10周内均未发生褥疮,发生腹胀5例;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伤椎椎体高度比为88.9% ~ 97.2%(中位数93.5%),与术后即刻[91.0% ~98.2%(中位数94.1%)]相比,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维持满意.结论:在影音指导下进行同步功能锻炼,不影响单节段腰椎骨折后路轴形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并能较少褥疮及腹胀的发生,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的诊断

    作者:谢国华;薛峰;杨建平;牟晓峰;陆根华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9 ~ 65岁,中位数48岁.骨折部位:T101例,T10、T113例,T11、T124例,T12、L12例,L1、L21例.对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及影像表现的特点.结果:1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有脊髓损伤表现3例,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双下肢肌力均为4级,感觉减退,膝腱和跟腱反射减弱,Frankel分级为D级.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均为阳性;类风湿3项检查均为阴性;血沉20~30 mm·h-13例,低于10 mm·h-18例.脊柱X线片均显示椎间盘及脊柱周围韧带有明显的骨化,椎体间已形成骨桥,椎体变方,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且有骨质疏松表现,骨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形状不规则;骶髂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CT重建片显示骨折均累及脊柱三柱,其中有明显脱位2例;骨折线经过T10椎体1例,其余骨折线均位于椎间隙;矢状位见骨折端相邻椎体的终板面或骨折断端有广泛的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周围骨质硬化,有假关节形成.MRI检查显示骨折节段有不规则的低信号影贯穿脊柱的前、中、后柱,T1加权像骨折节段均表现为低信号影,T2加权像低信号9例,高信号2例;椎管内脊髓有受压表现3例,其中骨折端脱位2例,椎管内血肿压迫1例.结论:对于脊柱疼痛突然加重或后凸畸形急剧进展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无论是否有外伤史,都应高度怀疑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应力性骨折血液检查常见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类风湿3项阴性;X线表现为脊柱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骨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形状不规则;CT及MRI重建可见骨折累及脊柱三柱.

中医正骨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