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医正骨杂志

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杂志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중의정골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6015
  • 国内刊号: 41-11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2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正骨》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郭维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体表定位经皮穿刺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鞠兴华;李占德;朱新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疑难病之一,自1995年8月~1998年6月,我们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身吉教授的临床经验,应用股骨上端体表定位法行钻孔减压术,治疗MarcusⅠ、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且术者基本不接触X射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大59岁,小32岁,平均45.2岁;病程短3个月,长16个月;单侧发病9例,双侧发病3例共15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X线平片确诊为MarcusⅠ期8个,MarcusⅡ期5个,MarcusⅢ期2个;有长期过量饮酒史者6例,有髋关节外伤史者3例,曾应用激素类药物者1例,无明显诱因者2例。患者均因髋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就诊,自出现症状到来诊时间长16个月,短3个月。2 治疗方法2.1 术前X线平片定位测量①患肢内旋15°位,摄髋关节正位X线平片。②连接髂前上棘(点A)和耻骨联合中点(点B)。股骨头位于线段AB的外下方。③经股骨头中心(点Q)画出股骨颈的纵轴,与线段AB交于点D,与股骨头骨皮质交于点C,与股骨外侧骨皮质交于点E。④根据X线平片的放大率,计算出线段AD、BD、CE的实际长度,计算出点E到股骨大转子外点F的距离(附图)。

  •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东升;惠立升;张强;董晓光

    髋关节后脱位往往是强大暴力传导所致,经常合并股骨头骨折,处理不及时或漏误诊则预后较差。我院自1989~1997年先后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6例,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就其诊疗问题作粗浅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23~57岁,平均37.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砸伤1例,坠落伤3例,滑跌伤2例。股骨头骨折按Pipkin分型〔1〕分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6例。伤后来诊时本组16例全部做了常规X线片检查,13例为急诊摄片,其中12例早期确诊或拟诊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骨折,1例股骨头骨折漏诊;另外3例在外院误诊为髋部软组织挫伤,伤后2周左右摄片及CT扫描得以确诊。2 治疗方法 完善入院检查后,局部麻醉下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以纠正髋关节骨折脱位。然后依据床边拍片分型拟定采用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本组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2例。5例采用急诊闭合复位X线片复查显示股骨头复位骨折片对位好,即使骨折有轻度对位不良,髋关节稳定也可。然后在牵引下制动6周,扶双拐患肢功能锻炼,3个月患肢渐负重。采用手术治疗11例,其中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6例。所有病例均行急诊牵引后3~7天复查X线片,若骨折对位欠佳,需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一般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暴露,清除积血,股骨头骨折复位用1~2枚钛和金小松质骨螺钉固定10例,其中6例同时摘除游离碎骨块,4例修整后行螺钉固定。Ⅲ型1例去除骨屑2根空心螺纹加压钉内固定,Ⅳ型骨折6例按髋臼骨折片大小分别选用螺丝钉或髋臼钢板固定5例,另1例因骨折片太小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而切除,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后逐层缝合。术后保持肢体位置,牵引持续6~8周后病人逐渐负重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内定期复查,以后间隔6个月复查1次。

  • 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

    作者:陈树军;王志敏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1995~1999年,作者采用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46例52足,经6个月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36~70岁;单足发病40例,双足发病6例;病程长11年,短1周,平均2.6年。37例静息时跟骨酸胀,站立位及行走时足跟底部疼痛,休息后好转,跟骨结节及其周围压痛明显,足底轻微肿胀;9例呈负重行走痛,无明显静息痛。有封闭治疗史者17例19足,大部分患者曾服用过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 治疗方法2.1 跟骨结节封闭用新7号麻醉针头抽取利多卡因4ml、强的松龙50mg,混合均匀。患肢外旋,患足内侧向上,常规消毒,取患足跟后、内侧赤白肉际交界处为穿刺点,自穿刺点刺入跟骨结节处,患者有酸胀沉感,抽无回血,注入封闭液2~3ml,拔出针头,用拇指从足底部按揉足跟1~2分钟,患者跟骨结节及其周围无疼痛感,表示封闭效果满意。2.2 小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踝关节前垫一软枕,足跟朝上,将足垫稳,在跟骨结节处进针刀,跟骨骨刺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角,进针刀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只须将骨刺的尖锐顶部磨平,磨3~5下出针,用创可贴盖好针孔;一手使患足过度背屈,另一手从足弓处由底向顶推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做2~3次。跖键膜炎者刀口线与跖腱膜走行方向一致,进针深度达跖腱膜病灶处,行纵行切割,横行剥离手法。跟下滑囊炎者刀口线与跖腱膜走行一致,进针深度达滑囊,用针刀穿透数下。3 治疗结果 本组采用此疗法治疗46例52足,经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1次显效(疼痛消失)41足,好转(疼痛明显好转)6足,有效率达90.4%。4 讨论 跟痛症主要是由跟骨底后面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跟后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多见于长久站立行走的中老年人。采用局部封闭可以减轻甚至消除滑囊内和跟骨结节及其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小针刀可以较大面积通透、剥离滑囊炎囊壁,同时又能松解剥离粘连,推铲刮平跟骨骨刺,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松解止痛的目的。采用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术式简单,损伤小,即使是老年患者、体质较差者也均不影响手术。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双边框架式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作者:何志军;李盛华

    自1995年以来,我科应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双边框架式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50岁,平均32岁。车祸伤19例,坠落伤4例,压砸伤7例。上1/3骨折5例,中1/3骨折17例,下1/3骨折8例。斜形及螺旋形18例,粉碎性骨折13例,其中3例有骨缺损。均为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类,Ⅰ度16例,Ⅱ度11例,Ⅲ度3例。一期缝合伤口者24例,二期植皮者3例,局部皮瓣转移者3例。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病人仰卧位。先行常规清创术,直视下显露骨折端,在骨折的远、近端内侧的相应位置用刀做约0.5cm切口各2个,选于2.5mm克氏针4枚,用低速电钻钻过双侧骨皮质及皮肤,外侧外露克氏针长度稍长于内侧,将外固定架安装于4枚克氏针上,骨折复位后拧紧各制动螺帽,使骨折固定。对有大碎骨块者用钢丝捆扎。伤口争取一期缝合。2周后拆线,行功能锻炼。3 治疗结果 本组30例,5~12个月随访,1例伤口感染,经抗炎换药愈合,余均顺利愈合,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1例因骨折缺损较多,短缩2cm,延迟愈合,10个月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余均于6个月内愈合并拆除外固定架,膝、踝功能均恢复正常。4 讨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四肢常见损伤,并多为斜形、螺旋形、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且常伴有软组织缺损,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已成为常用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法可避免传统内固定技术进一步剥离骨膜、影响血循环、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术后易感染的问题,免除了患者长期卧床牵引及石膏外固定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出现,如固定不坚强,成角、错位等,特别是在治疗斜形、螺旋形、粉碎性不稳定骨折时,主要原因为力的不平衡所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双边框架式固定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固定牢靠,便于伤口换药、观察,手术时间短,减少感染。②改单侧施力为双侧用力,使内外侧力达到平衡,克服了单边加压的成角力,产生稳定的延长或加压作用,力学性能稳定,可靠。③利用万向关节配双边框架式固定,可有效控制调整侧方、旋转、成角移位,使斜形、螺旋形、粉碎性不稳定骨折达到良好的复位与固定。④骨折在框架式固定下,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利于肢体功能康复。

  • 牵引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

    作者:周世恒;吴洪坤;于兰先

    自1995~1998年,我们采用了大重量跟骨牵引手法复位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48例,经过12~30个月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大68岁,小21岁,平均36.7岁。其中双跟骨骨折3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合并肋骨骨折1例。均于伤后7天内就诊。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于病床上,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下,自跟骨结节处由内向外穿入1根直径3mm克氏针,内低外高与踝关节面成15°角。无菌纱布包扎针眼,水平牵引,牵引重量7~10kg。将嵌入的骨块牵开,恢复跟骨的自然长度及结节关节角的正常角度,配合手法整复矫正侧方移位。术后常规服用抗菌素3天以防感染,当日即行足趾的跖屈、背伸活动,待2~3周后,骨折已基本稳定,进行踝关节及距下关节活动以磨造关节面,5~6周后,骨折已基本愈合时,拔除克氏针,行踝关节自主活动,8~10周后逐渐下地负重行走。3 治疗结果 本组4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结果优31例,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关节结节角恢复正常,足底部宽度正常,关节活动好,无疼痛,恢复正常工作;良15例,骨折复位可,关节面平整,关节结节角变小,劳累后偶有疼痛,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可2例,关节结节角变小,关节面不甚平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18例小结

    作者:张绍东;徐卫国;邵诗泽;张恩忠;谭远超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范围,并且固定更加可靠,病人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达到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进行的理想效果。我院自1998~1999年8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18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40.2岁。股骨干骨折13例,胫骨干骨折8例,其中同侧股骨、胫骨骨折(浮膝)3例,2例为新鲜骨折,1例为陈旧性骨折。伴发其他部位骨折7例,合并创伤性休克3例。股骨干骨折13例中,新鲜骨折9例,均为粉碎骨折,其中多节段3例,陈旧骨折1例,钢板螺丝钉固定失败3例。胫骨骨折8例中,合并腓骨骨折7例,新鲜骨折6例,粉碎骨折5例,多节段骨折1例。2例陈旧骨折中,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13例,均采用开放穿钉术,均扩髓,植骨9例。胫骨干骨折开放穿钉2例,闭合穿钉6例,其中扩髓5例,植骨2例。18例中,5例采用徒手瞄准法。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新鲜骨折,包括Ⅰ度开放骨折,清创缝合伤口后,股骨干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胫骨干骨折则采用跟骨牵引,时间5~10天,此期间应用抗生素等药物,调整病人一般状况,处理其他部位骨折,摄X线片行骨折定位,测量健肢长度,以备适宜髓内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1/3外伤性骨髓炎

    作者:徐军;李梅

    自1995~1999年,我科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加双蒂腓肠肌-皮瓣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外伤性骨髓炎,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临床浅谈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均为男性。年龄16~55岁,平均37岁。均为开放性骨折,其中4例在个体诊所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6例在外院行切开复位Ender针内固定,3例在外院行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伤后至来诊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其中2例胫前局部皮肤肿胀发红,脓液黄稠,有窦道形成,无骨质外露;6例胫前皮肤色素沉着,稍肿胀,流脓血不断,有一处或多处窦道形成,骨质外露,色白较粗糙;5例胫前形成大片贴骨疤痕,局部有溃疡形成,骨质外露多,色黄粗糙。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断端硬化,死骨死腔形成及内固定物松动。

  • 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全足结核合并混合感染

    作者:王勤;罗运绍;丁力丁力

    自1989~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全足结核(即波及全部跗骨及跗骨间关节的结核)7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并浅谈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7~66岁,平均39岁。发病至来院时间1.5~7年,平均2年6个月。症状为疼痛,肿胀,跛行。1例肺部有结核病灶出现全身乏力、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经隔离抗痨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有2例误诊为风湿、类风湿,在当地医院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溃破后造成混合感染。1例女性患者病后半年分娩,病情发展快,脓肿迅速溃破,窦道经久不愈。混合感染急性期病人可有体温升高,足部红肿热痛症状。窦道位于足距跟舟关节,足内外翻功能基本丧失。踝关节亦有不同程度障碍。X线片示舟骨、第1楔状骨完全破坏消失1例,第2或第3楔状骨无骨质破坏3例,余病例则各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溶骨破坏。以距骨、跟骨破坏严重居多。跗骨间关节间隙变窄、模糊、部分增宽、骨质疏松明显。实验室检查ES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6~54mm/h者3例,71~84mm/h者3例,102mm/h者1例;血常规检查,WBC计数略有增加,余值未见明显升高,结核抗体实验,阳性6例,阴性1例。

  •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7例体会

    作者:孟秀荣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很多。自1997年以来,我们开展小针刀疗法治疗该病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33~60岁,平均38.2岁;左侧8例,右侧19例;病程1个月~1年;有明显外伤史者9例,风湿受寒史者3例;来院前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4例,慢性腰肌劳损3例,梨状肌综合征2例。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髂嵴中点下方2~3cm处找到明显压痛点或硬结处,进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注入复合镇痛液(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500μg、醋酸确炎舒松-A20mg)8ml,然后用2~3号小针刀行闭合性剥离术。刀口线与臀上皮神经走向平行(与髂骨嵴成90°角)针刀入皮肤后缓慢进刀,当达臀肌筋膜时手下有韧感,并向两侧缓慢滑动,当患者有放射感时,针刀稍向里滑动0.1~0.2cm进筋膜,先纵形切割0.5~1cm,刀口线不变再横行剥离,以彻底松解狭窄的深筋膜出口,解除卡压。出刀,创可贴外敷刀口。3天内刀口局部不可用水擦洗,以免感染。1周后复查,如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微不适,即判定痊愈,若1周后局部疼痛未减轻或仅稍有改善,可再行小针刀治疗。 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采用上述疗法治疗1次治愈者10例,占37.04%;2次治愈者13例,占48.15%;3次治愈者4例,占14.81%;总有效率100%;无任何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3例,再次行针刀治疗,1~2次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论臀上皮神经来自T11~L2脊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出椎间孔后向外下行走,分出肌支支配骶棘肌,皮支下行并跨越髂骨嵴中部进入臀部称“入臀点”。然后继续下行分布于臀上外侧及窝以上的大腿后外侧皮肤。当腰臀部受外伤、受凉、慢性劳损等均可引起筋膜及纤维组织的劳损,局部炎症水肿,嵌压臀上皮神经,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可使经络阻塞,气血凝固,不通则痛。小针刀既有针刺的治疗作用,又有手术松解的功能,用其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正是本着疏其不通,散其瘀阻的原则,使增生变性和粘连的组织得以松解,神经卡压解除,症状消失。它主要要求术者严格无菌操作,并要求有丰富的局部解剖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另外,本方法中复合镇痛液有消炎、解痉、调节神经、预防再粘连的功能,与小针刀疗法复合,提高了治疗的远期效果。总之作者认为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骨牵引配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17例报告

    作者:李宏九;张志勇

    自1996~1999年,作者采用髌骨上极骨牵引配合手术松解膝关节粘连,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7~58岁。髌骨上极骨折3例,中部骨折8例,下极骨折6例。骨折块分离2.0cm以下者5例,2.0~2.9cm者10例,3.0~3.5cm者2例,平均分离2.7cm。病程1个月~2年,平均5个月。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行髌骨上极骨牵引。方法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于髌骨上极骨块经皮用手摇钻横向钻入直径2.5mm的克氏针1枚,包扎针孔,安置牵引弓,置患肢于布郎氏架上进行牵引。牵引重量3~5kg,牵引时间5~10天。牵引的同时嘱患者推移活动髌骨下极,每日测量两折块分离的距离,待骨块靠拢,即可停止牵引行手术治疗。2.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取髌前横弧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去除两断面间的纤维肉芽组织至露出新鲜骨面,先松解髌骨上下极周围挛缩粘连组织,同时逐渐屈曲膝关节,如不能屈曲至90°以上,则由切口内侧向近端延长。然后松解股外侧肌与股内侧肌扩张部挛缩的部分,分离股直肌与股中间肌的紧密粘连,必要时切除股中间肌已纤维化、瘢痕化的部分,直至膝关节能屈曲90°以上。然后屈膝10°位,经远折端骨折面逆行穿入2根克氏针,自髌韧带两侧穿出,至针尾缩至骨面内,将髌骨复位,巾钳临时固定。扩张部裂隙触及髌骨关节面平整后,将克氏针穿入近折端,自股四头肌腱穿出。用18号钢丝2股,自克氏针一端后面绕髌骨前面,再经另一端后面绕至髌骨前拉紧,扭紧打结。剪断针尾,使针在两端各露出0.5cm于骨外。另一针同法固定,屈膝90°检查固定效果。放置负压引流管,全层缝合皮肤切口,棉垫加压包扎。2.3 术后处理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3~5天后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2~3天开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

  • 交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短缩畸形26例

    作者:陈希;陈仲泽

    治疗陈旧性股骨干短缩畸形,通常的方法是对2cm以内的短缩不主张作手术矫形;对3cm以上的,一般作手术折骨,以骨牵引使患肢恢复正常长度后,再作钢板或外固定支架或髓内钉内固定。如此,虽疗效稳妥,但疗程较长而复杂,病者身心痛苦,医疗费用较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慢。从1997~2000年,作者尝试采用一次性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短缩畸形愈合20例、骨不连和假关节形成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大46岁,小20岁。均为一侧股骨干骨折且胫腓骨等长。骨折部位股骨干上1/3段8例,中1/3段11例,下1/3段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9例,一般跌伤6例,枪伤1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0例。骨折时间长4年,短2年。10例曾在外院作过一次手术,其中1例骨不连。另4例曾作过2次手术,均为畸形并骨不连。12例曾保守治疗或无系统治疗,其中1例骨不连。2 治疗方法 术前摄患、健肢股骨全段X线片,了解短缩的原因和程度。测量时注意摄片放大率,以确定实际短缩数据。对比双侧肢体了解旋转畸形的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髓内钉。下1/3骨折的钉的远端必须达到髌骨上缘平面。作硬膜外麻醉后,病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取同侧大块髂骨备用。以畸形处为中心,作大腿外侧切口,分层切开组织,剥离骨膜后,在成角大处,或在原骨折面或在假关节处折骨,注意尽量将折骨面设计成长斜形,清除和松解周围的疤痕组织和纤维骨痂,对骨不连者要切除硬化骨质,扩髓腔后,先将髓内钉顺行击入骨干近段,纠正畸形后,再将髓内钉击入骨折远段。把远端2枚锁钉安好后,用持骨器夹持近段骨干,徐徐敲击髓内钉尾端,使两折端分离延长。在折骨处前外侧作大块滑动植骨并用钢丝或丝线固定,同时在折端间隙及周围植入髂骨松质骨条,证实患侧足部神经和血液循环情况良好和成角纠正后,安好近端2枚锁钉,作负压引流,分层缝合。术后14天患肢可作膝关节练功,4周后不负重离床行走,在术后8~14周有外骨痂形成时,6例可在局麻下取出近端2枚锁钉,患肢稍作负重,使静力内固定变为动力加压固定。定期复诊直至骨愈后,可正常行走为止。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作者:宋贤武;郑海焕;许小玲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病,治疗上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自1995~1997年,我们应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5例,男60例,女45例;年龄小42岁,大79岁,平均52岁。发病原因或诱发因素膝关节骨折后10例,扭伤25例,膝关节内、外翻畸形18例,身体肥胖35例,无明显原因17例。双膝发病42例,单膝发病63例(右侧38例,左膝25例)。病程1个月至30年,6个月以内40例,6个月以上65例。1.2 症状体征本组病例均有患肢疼痛,大多患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且遇风寒湿症剧。临床检查,膝关节周围及髌骨压痛,膝关节肿胀伴积液者30例,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40例,活动时有弹响及绞锁者18例,髌骨研磨试验阳性27例,股四头肌萎缩52例。X线摄片检查见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间隙狭窄,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边缘增生、骨赘形成,关节内可见游离体。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 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臀中肌筋膜综合征

    作者:彭宏;王化京;符孔龙

    自1992~1999年,我们采用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臀中肌筋膜综合征25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59例,男147例,女112例。年龄28~62岁,平均45岁。病程短8个月,长12年,平均6年4个月。左侧126例,右侧98例,双侧35例。有明显外伤史者81例,有慢性劳损史者93例,无明显原因者85例。临床表现以单纯臀部疼痛者126例,臀痛伴向同侧大腿的放射痛者92例,臀痛伴小腿不适者18例,臀痛伴同侧肢体冷麻、蚁走感者13例。查体臀中肌附着区压痛者125例,伴有痛性条索状筋束或筋结者104例,臀肌挛缩者4例,直腿抬高时可出现臀痛及大腿后侧痛或发紧,但均未出现放射痛者26例。X线检查均无异常。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使腰臀部向后拱起以利操作。在臀中肌附着区选好压痛点,找寻痛性筋束或筋结的位置,用龙胆紫标记。局部消毒,铺无菌巾,带无菌手套,用30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5mg、维生素B12500μg、当归注射液4ml、麝香注射液2ml、生理盐水10ml。先作皮丘局麻,然后小针刀从该处以刀口线与肌束平行,针体与髂骨面垂直缓缓刺入,直达骨膜,先行纵行疏通剥离,再行横行剥离,对痛性筋束或筋结可作切开剥离,对肌束特别紧张者可切断部分肌纤维,出针后即可将余药注入,用无菌棉球压迫针孔2分钟,胶布固定。术后在床上练习直腿抬高和下肢外展活动,少走路,预防再粘连。1次未愈者,6天后再重复治疗1次,多不超过3次。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

    作者:田万斌;王秀华;刘元禄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有保持关节稳定和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损伤后如不能及时、正确地治疗易造成关节不稳影响关节功能。自1991年以来,作者采用手术和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37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1~50岁,平均28岁。完全断裂17例,不全损伤20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手术治疗17例,石膏固定20例。1.2 症状体征本组病例全部有外伤史。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以膝内侧为重,患肢活动明显受限。膝内侧压痛37例,外翻应力试验阳性37例,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研磨试验阳性2例。1.3 放射学检查本组39例均常规行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检查,结果示9例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1例膝关节半脱位,29例膝关节无明显改变。37例行外翻应力位双膝X线片对比检查,结果显示患膝内侧关节间隙较健侧≥5mm者17例,<5mm者20例。3例行CT检查,结果示1例为前交叉韧带断裂,3例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作者:鞠传宝;高广凌;姜秀娟

    陈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临床所常见,治疗较困难,疗效欠佳。我们于1993~199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类患者41例,经2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19~56岁,平均32岁。病程短3周,长6个月,平均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左侧15例,右侧26例。伤后去医院就诊者35例,给予石膏固定2周者25例,未做固定者10例。伤后在家自行治疗者6例。本组病例全部均为单纯陈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1.2 症状、体征主要症状是患膝关节疼痛,以伸直位时膝内侧疼痛为著,行走不稳。检查膝关节功能受限和内侧局部压痛,外翻试验膝0°位时阴性,30°位时阳性。加压下外展双膝正位X线片示患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加宽。2 治疗方法2.1 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膝内侧S形切口,切开浅筋膜,暴露内侧副韧带,做外翻试验示内侧副韧带明显松弛,沿肢体纵轴作多Z形切口切开全层副韧带,然后于屈膝20°位交叉重叠缝合紧缩内侧副韧带,并在膝内后侧游离出半腱肌腱,止点不切断,将半腱肌腱向前牵拉植于股骨内髁前侧韧带附着处前0.5cm所凿的骨槽内,于屈膝20°位包埋缝合于骨槽内,用来修补内侧副韧带,术中检查膝外翻试验阴性,抽屉试验阴性。

  • 赖特综合征合并肝功能损害3例报告

    作者:何夏秀;曹炜

    【例1】男性,31岁。左膝关节及右腕关节肿痛反复发作2个月,再发3天于1999年8月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左膝关节及右腕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伴发热,体温39℃。在当地县医院关节穿刺,诊断为滑膜炎、关节积液。给予静点青霉素及甲基强的松龙。1周后关节肿胀明显减轻、热退,后改用口服强的松片15mg,每日1次。1周前,因停用强的松后关节红肿又作。追问病史,患者近4个月反复发作龟头炎,否认有不洁性交史。曾在当地性病门诊就诊,查淋球菌培养阴性。查体温38℃,心率90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腹部无压痛、无包块。血常规检查WBC11.0×109/L,N91%;尿常规检查蛋白25mg/dl,RBC 2~4/HP,中段尿培养3次检查均未见细菌生长,ESR25mm/h,CRP34g/ml,RF、HLA-B27、ANAs阴性,GPT106IU/L,AKP122IU/L,r-GT210IU/L,乙肝五项阴性,肝炎病毒系列阴性,血尿酸3.0mg%。X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骨缘较致密,关节间隙清晰,右腕关节及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无异常。诊断为赖特(Riter)综合征给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的中药内服,关节局部外洗,意施丁25mg,每日2次,配合口服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肝泰乐。2个月诸症消失,ESR、CRP、GPT、AKP、r-GT均恢复正常。随访半年,病情无反复。 【例2】男性,38岁。双腕关节红肿热痛2周,于2000年4月1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关节肿痛,局部皮温升高,关节活动受限,伴发热,体温38.2~38.7℃。自服麦力通不缓解,1周后去骨科就诊,给予海舒泌4g静脉点滴抗感染治疗,每天1次,用药4天,诸症消失而停药。停药第2天晚上双腕关节红肿热痛又作,以左手为甚,伴发热,体温38.8℃,3天后出现尿频尿急,尿道口发红,继而出现右侧睾丸疼痛。泌尿科会诊为右侧附睾炎。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血常规检查WBC13.8×109/L,N74.6%,尿常规阴性,粪常规阴性,ESR29mm/h,RF阴性,HLA-B27阳性,GPT120 IU/L,AKP237 IU/L,r-GT246 IU/L,UA3.2mg%,乙肝五项阴性,肝炎病毒阴性。X线片显示右侧骶髂关节间隙略窄,关节面不光整,左侧骶髂关节未见异常。双手X线正位片未见异常。诊为赖特综合征。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口服;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外洗,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肝泰乐。5天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20余天后关节肿痛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出院。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有关问题的讨论

    作者:蒋云甫;赵华春

    踝部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同时往往伴有韧带损伤及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时要以骨折的解剖对位、损伤韧带的良好愈合为原则〔1〕。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创作伤性关节炎和踝关节功能障碍,后只能作踝关节融合术。我院在1993~1999年间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68例,效果满意。现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其治疗的有关问题作粗浅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16~65岁,平均32.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7例,高处坠伤17例,平地扭伤10例,压砸伤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54例。根据术前X片按Lauge-Hansen〔1〕分类标准分:旋后内收型6例(Ⅰ度2例,Ⅱ度4例);旋后外旋型25例(Ⅱ度5例,Ⅲ度8例,Ⅳ度12例);旋前外展型17例(Ⅰ度3例,Ⅱ度8例,Ⅲ度6例);旋前外旋型15例(Ⅰ度1例,Ⅱ度4例,Ⅲ度6例,Ⅳ度4例);垂直压缩型5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0例。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均在伤后1周左右手术。直视下解剖复位,用加压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将内外踝的骨折分别予以内固定。对少数腓骨骨折线较高,或内外踝固定后腓骨仍有外移趋势者,则于踝上2~3cm处平行踝关节由外向内进钉,可略向前偏,螺钉穿出腓骨两层皮质骨及胫骨一层皮质骨。术中注意进钉角度,避免进入踝穴。无把握时可在透视下进行,以确定螺钉位置的正确与否。对断裂的韧带予以修补。术后用石膏托将踝关节固定于功能位,6~8周后开始扶拐行走。

  • 体外钢板装置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德兴;何振辉;舒雯

    体外钢板装置属体外固定架,自1989年我院使用的体外钢板装置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47例,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7例,年龄为70~97岁,平均79.4岁。左侧56例,右侧91例。顺粗隆间骨折81例,反粗隆间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61例。患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者57例,占39%;患有糖尿病者27例,占18%;肺气肿63例,占43%;71例患者患2种以上疾病。2 治疗方法2.1 体外钢板装置体外钢板装置由骨圆针、钢板、骨圆针夹等部件组成。①骨圆针:用直径3.5mm或4mm的骨圆针(斯氏针)4枚。②钢板: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如用铁板经加工后再电镀,其长短、宽窄及厚薄可按治疗需要而定,亦可造成不同的规格。目前我科所用的是长260mm、宽18mm、厚8mm的铁板,于铁板中央开8mm的槽孔,可让骨圆针夹垂直放入,并在槽孔中灵活移动。③骨圆针夹:由带孔的螺干及附件构成。

  • 经皮螺纹钉合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股骨颈骨折

    作者:刘峻;于兰先;刘波;谭振华;贾得福;于天林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至今欠满意,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仍然较高。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皮螺纹钉合折断式加压螺纹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股骨颈骨折1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作回顾性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7例中,男73例,女54例;年龄小25岁,大82岁,平均62.7岁。其中25~50岁23例,51~65岁41例,66~75岁54例,76~82岁9例。骨折按Garden分型法分Ⅰ型3例,Ⅱ型25例,Ⅲ型61例,Ⅳ型38例;按骨折线部位分,头下型24例,头颈型47例,经颈型35例,基底型21例;粉碎型47例,非粉碎型80例。伴骨质疏松症者79例,其中Singh指数为1级者2例,2级者11例,3级者38例,4级者16例,5级者12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天者28例,3天~1周者58例,1~2周者37例,2~3周者4例。随诊时间18~45个月,平均34个月。合并高血压病者24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合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4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者2例。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立即行患肢胫骨结节牵引,使骨折复位;无移位者行塔扣牵引,维持骨折对位。同时行全身系统检查,治疗合并之内科疾病。无明显移位者,伤后3天内施术;有移位者争取在1周内复位手术;移位严重者,为不加重原有损伤,可适当延长牵引复位时间,但应争取在2周内复位。

  • 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王川平;罗元方;邓友章

    自1994~1999年,我们采用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6~78岁,平均62岁。左侧13例,右侧19例。头下型14例,头颈型9例,基底型9例。按Garden分类法分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9例。合并有高血压、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良及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5例。伤后距手术时间3周以内31例,3个月1例。住院时间短17天,长89天,平均37天。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行患肢皮牵引以矫正畸形,缓解疼痛。做必要的检查,如三大常规、胸透、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糖等,了解其它脏器功能。对Ⅰ、Ⅱ型骨折,则争取尽早手术;对高龄患者,术前常规静脉点滴生脉注射液,以益气养阴,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给予青霉素肌肉注射,以预防全身感染。2.2 手术步骤本组手术均在C型臂电视X光机监视下进行。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肢外展30°,内旋15°,于手术牵引架上快速牵引复位,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取直径4mm矢氏针作指导以确定进钉点。自大转子顶点向下做6cm纵行切口,经皮肤、皮下、筋膜、肌肉逐层切开,显露股骨上端外侧面,钻成“品”字型3个骨孔。孔距1.5cm。自低位将长度合适的加压螺纹钉经颈距旋入头压力骨梁中,使骨折端加压靠紧,钉尖距股骨头软骨面5mm。将选好的第2枚加压螺纹钉经颈距旋入头压力骨梁中,使骨折端再次加压靠紧,钉尖距股骨头软骨面4~5mm。再自高位骨孔将选好的第3枚加压螺纹钉经头松质骨和张力骨梁旋入股骨头软骨面下5mm处,使其与前2枚加压螺纹钉交叉固定,电视X光机检查钉位满意后,分别用旋柄折端加压螺纹钉尾段,冲洗伤口,缝合切口。

  •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假阳性病例分析

    作者:黄霄汉;王战朝;张智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常见的损伤之一,而MRI具有多轴面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无创伤性以及可显示半月板表面及内部结构等优点。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但限于其本身定性诊断困难、成像速度慢、运动性伪影等缺点〔1〕,时有经关节镜及手术证实为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自1997~1999年,我院先后收治39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假阳性患者,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38岁;9例患者中,MRI检查发现10个半月板表现异常。1.2 伴随病变 9例中合并窝囊肿1例,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7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关节腔游离体1例,关节退行性变6例。1.3 MRI影像与手术结果1.3.1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标准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标准以Reicher等〔2〕提出的半月板损伤分度法较准确且常用。此分度法如下:Ⅰ度为半月板内部出现球状或不规则高信号区,未达关节面,这些变化常于退变、机械性负重或外伤后发生,也可以在无症状的运动员和正常志愿者中见到,临床意义不大;Ⅱ度为半月板内部高信号区呈线状,可达半月板与关节囊连接处,此型易误诊为Ⅲ度损伤,尤其是内侧半月板后角;Ⅲ度为半月板内部高信号区累及关节面,即半月板撕裂,根据高信号区不同的形态,又分为ⅢA(线状高信号)和ⅢB(不规则形高信号)2个Ⅲ型。

  • 反复局部封闭致跟腱自发性断裂7例报告

    作者:包茂德;朱惜春

    本院从1990~1998年收治7例长期反复局部封闭后致跟腱自发性断裂的患者,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45~60岁;均有慢性跟腱炎病史,均曾长期反复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或确炎舒松-A,注射次数多15次,少6次;其中1例男性患者双跟腱自发性断裂,4例患者在步行时发生跟腱断裂,1例在快速行走时发生跟腱断裂,2例在踮足取高处物品时发生断裂;6例为新鲜损伤,发病至来诊时间为1~3天;1例一侧为新鲜损伤,另一侧为陈旧性损伤,病程40天。2 治疗方法 手术取跟腱内侧纵形切口。新鲜撕裂性断裂患者,顺行整理断裂肌腱,用1号丝线行Bunnell缝合;跟腱从其止点撕脱者,用Bunnell钢丝缝合法;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切除断端间瘢痕组织,作跟腱延长修复。7例8腿患者均找到跖肌腱,用跖肌腱加固,3~0丝线缝合腱周组织,屈膝30°,跖屈踝关节20~30°长腿石膏固定4周后,均改为跖屈20~30°踝关节小腿石膏固定。主动锻炼股四头肌及活动足趾。新鲜损伤术后6周、陈旧性损伤术后8周拆除石膏,穿高跟鞋扶拐行走。3 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1~3年,跟腱无再次断裂。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遗有轻度跛行。其余患者步态、肌力基本正常。4例5腿遗有跟腱处轻度酸痛。4 讨论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临床上以开放性损伤为多见。跟腱闭合性损伤多系跑跳运动损伤,损伤暴力相对较大。本组病例,在步行时或踮足时即发生跟腱自发性断裂,暴力相对较小,加上跟腱断裂后足跖屈未完全消失,容易引起误诊。本组病例中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多由于该原因误诊,时间长达40天。慢性跟腱炎患者,长期反复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或确炎舒松-A等药物,可引起跟腱纤维化,玻璃变性、变脆。在此病理基础上患足在背伸位用力跖屈时即容易发生跟腱自发性断裂。本组病例中有2例可在跟腱断端处摸到颗粒状、质地坚硬的组织,经病理检查确认为是钙化物。因此,我们认为,在运用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运动系统慢性劳损疼痛时,要将药物注射在跟腱周围组织内,而不可注入跟腱中。疗程以每周1次,间隔7天,连用2~3次为宜,不可多用。 复习解剖可知,跟腱有两个鞘,外鞘由小腿固有筋膜形成,内鞘直接粘附于跟腱,其结构很似滑膜。慢性跟腱炎患者经长期反复局部封闭治疗后发生跟腱自发性损伤时,跟腱一般呈撕裂状断裂,断端呈马尾状,粗细不等,长度参差不齐。故手术时宜在跟腱内侧纵行切口,不但便于暴露,并能避免肌腱与皮肤粘连及瘢痕挛缩发生。手术中要将肌腱顺行整理整齐,跟腱缝合松紧适度,恢复跟腱原有长度,尽可能保留和修复周围的腱旁组织,特别是内鞘,以减少粘连。跟腱自发性断裂术后,石膏固定时间一般要保持6~8周,过早拆除可引起跟腱拉长或再断裂,过迟可引起关节僵硬,两者皆影响手术效果。拆除石膏后应穿高跟鞋扶拐行走,鞋跟高度以踝关节跖屈20~30°前足着地时足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准,逐步减低鞋跟高度,每周减低0.5~1cm。由此可见,严格按照合理的康复程序进行术后康复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 儿童同侧下肢骨干多段骨折12例治疗体会

    作者:吴兴林;魏红英

    同侧下肢骨干多段骨折,又称浮膝损伤,治疗较为困难。自1993~1997年,作者先后收治儿童同侧下肢骨干多段骨折12例,均得到随访,结合临床浅谈诊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5~12岁,平均8.2岁。均为车祸伤。股骨干中上段骨折6例,中段4例,中下段2例,其中横形骨折5例,斜形及螺旋形6例,粉碎性1例,开放性3例。胫骨中上段骨折4例,中段6例,中下段2例,其中横形骨折4例,斜形及螺旋形6例,粉碎性2例,开放性6例。根据股骨、胫骨骨折及骨骺损伤情况按Letts分型〔1〕,Ⅰ型6例,Ⅳ型3例,Ⅴ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伴血气胸1例,脾破裂2例,创伤及失血性休克3例。受伤至住院时间1~48小时。1.2 治疗方法有严重合并症者,先抢救生命,而将骨折暂时简单固定,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开放性骨折行彻底清创。股骨骨折行梅花针内固定者2例,克氏针固定4例,螺丝钉2例,钢板2例,髁上牵引2例。胫骨骨折行钢板固定者1例,跟骨牵引4例,经原伤口或小切口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3例,石膏固定4例。1.3 随访情况本组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结果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患肢较健侧短0.5cm者1例,较健侧长0.5~1.5cm者4例。患肢髋、膝、踝关节功能活动均恢复正常。

  • 益气化瘀疏风汤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65例报告

    作者:黄建华

    自1995~1997年,作者采用全国名老中医吕凤祥主任医师经验方益气化瘀疏风汤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小15岁,大61岁,平均32岁。股骨中下段骨折12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27例,踝部(内外踝)骨折13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8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7例,切开内固定16例,骨折后未治疗4例。骨折后期肿胀病程长12周,短5周,平均9.5周。1.2 症状和体征本组均表现为患者患侧下肢呈弥漫性肿胀,皮色紫黯或白光白,按之凹陷,皮温增高或减低,下地行走后诸症加剧(以股骨、胫腓骨骨折为常见)。65例中轻度肿胀者4例,占6.2%;中度肿胀者19例,占29.2%;重度肿胀者42例,占64.6%。患肢疼痛、酸困、麻木者40例,占61.5%。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44例,占67.7%;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49例,占75.4%;膝踝关节功能均障碍13例,占20%。苔薄黄而腻,舌多紫胖边有齿痕,脉弦小而涩或濡居多。2 治疗方法2.1 中药内服益气化瘀疏风疏风汤(名医验方)药用:生黄芪24g、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9g、当归15g、丹参24g、防己12g、防风9g、桑白皮12g、木通9g、柴胡6g、槟榔9g。偏于风,伴有游走性疼痛,舌苔薄白,脉浮者,加羌活9g、威灵仙9g;偏于寒,疼痛剧烈,皮色白光白,舌苔白,脉弦紧者加桂枝6g、麻黄6g;偏于湿,酸困重着,肿胀按之没指,舌苔腻,脉濡缓者,加薏苡仁30g、苍术9g;寒湿化热,红肿热痛、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者,去生黄芪,加黄柏9g、生地15g、丹皮12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2.2 中药外洗将上方药渣,加入葱白9g、生姜9g,再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并配合不负重的股四头肌、小腿肌肉功能锻炼。

  • 三步法综合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附124例143髋临床分析)

    作者:王西迅;诸葛天瑜;孙捷;陈旭辉;袁浩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 LCPD)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后容易出现股骨头畸形、包容不好、患肢短缩等后遗症,致残率较高。我院运用旋转推压模塑手法配合不负重双下肢外展支架固定、袁氏活骨胶囊内服(合称三步法)及股骨头经皮钻孔减压、改良Chiari骨盆截骨延长术综合治疗LCPD 12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男107例,女17例。年龄2~13岁,小于4岁15例,4~10岁91例,大于10岁18例。左髋54例,右髋51例,双髋19例,共143髋。CatterallⅠ期13髋,Ⅱ期8髋,Ⅲ期16髋,Ⅳ期106髋。患儿均有跛行,伴患髋部疼痛者53例,膝部疼痛者48例,髋、膝部疼痛者23例。病史短10天,长2年。发病原因除3例因发热有明确的激素应用史及9例有髋部扭伤史外均无明显诱因。2 治疗方法2.1 不负重双下肢外展支架固定一般保持双下肢外展40~45°,内旋10~15°位置(内旋位不易保持),在床上行髋关节前屈主动功能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锻炼。避免负重,待拍片显示股骨头内死骨完全吸收再骨化后,方能去除外展支架固定,下床负重行走,一般需要治疗6个月~2年。如患儿不配合治疗,行双下肢外展内旋石膏固定,以制止其负重,固定位置同前。每3个月更换1次石膏,每次更换石膏其间行双膝关节活动5~7天。2.2 旋转推压手法被动活动模塑股骨头去除外展支架,术者右手握持患儿小腿,屈膝90°,左手掌握膝部,在患髋外展30°位,向髋部施以适度的推压力,旋转患髋,顺、逆时针各100次,1日4次。好有助手固定骨盆。活动后重新外展支架固定。教会患儿家属,每日活动,直至痊愈。如为石膏固定,双手托石膏双髋顺、逆时针活动。2.3 袁氏活骨胶囊内服袁氏活骨胶囊是由著名骨科专家袁浩教授历经30余年研制成功的中药制剂,主要由北芪、丹参、海马、阿胶、川芎等组成,经干燥、粉碎、浓缩等工艺加工后装胶囊而成,每粒0.3g。服用方法:2~8岁者,每次2粒,每日3次。8岁以上者,每次3粒,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 髋关节脱位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诊断分型与治疗

    作者:王新卫;陈爱惠;王志伟

    髋关节脱位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是由高能量复合暴力所致的下肢严重损伤,伤情较为复杂,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着命名不统一、漏诊率较高、治疗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在1990~1996年,共收治这类损伤18例,现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本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32岁;右侧12例,左侧6例;汽车交通事故伤12例,摩托车事故伤3例,土方塌方压伤1例,建筑墙倒塌砸伤1例,建筑起重机绳索断裂坠落伤1例。1.2 诊断及漏诊情况本组18例中,伤后直接来本院就诊者12例,门诊诊断正确7例,漏诊5例;住院后24小时内做出正确诊断10例,仍漏诊2例。漏诊时间为2~3天。外院转来我院6例,其中诊断正确3例,漏诊3例,漏诊时间长30天,短3天,平均12天。漏诊发现过程,股骨牵引后髋部疼痛拍片发现1例;股骨牵引后因近骨折端出现内收内旋畸形,上级医师查房发现2例;股骨牵引后,经多次整复失败发现1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后下床活动,因下肢短缩旋转畸形发现1例。1.3 分型情况根据临床上常用的Stewart〔1〕及Elchenholtz〔2〕髋关节脱位分型法,结合本组骨折稳定程度及其对脱位的复位影响,分为Ⅰ~Ⅵ型。①Ⅰ型:StewartⅠ~Ⅱ型,合并股骨干上1/3骨折;②Ⅱ型:StewartⅠ~Ⅱ型,合并同侧股骨中下段骨折;③Ⅲ型:StewartⅢ~Ⅳ型,合并同侧股骨干上1/3骨折;④Ⅳ型:StewartⅢ~Ⅳ型,合并同侧股骨干中下段骨折;⑤Ⅴ型:Elchenholt2Ⅰ~Ⅲ型,合并同侧股骨干上1/3骨折;⑥Ⅵ型:Elchenholt2Ⅰ~Ⅲ型,合并同侧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按照上述分型标准,本组18例中Ⅰ型损伤4例,Ⅱ型损伤2例,Ⅲ型损伤6例,Ⅳ型损伤3例,Ⅴ型损伤1例,Ⅵ型损伤2例。

  • 手法整复直角模拟石膏托固定治疗初生婴儿足部畸形

    作者:谢树朗;谢振华;赵西廷

    自1993~1998年,作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直角模拟石膏托固定治疗初生婴儿足部畸形12例,均经1次矫形成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大5天,小1天。左侧7例,右侧5例。就诊时间1~5天,采用本法固定时间为8~12天,平均10.5天。 临床体征足部背屈,反张畸形12例。背屈45°~55°的患婴2例,55~65°者6例,65°以上4例。患足与健侧对比略为瘦小,由于足背和外侧软组织过度挛缩,造成足趾贴着小腿,脚掌稍外翻,及踝关节外侧皮肤横襞显著。足外展、内收、跖屈活动由于患婴不能配合未检查。 固定材料用10号铁丝根据患婴健侧小腿,脚掌的形态,宽度做一直角支架。近端到达股骨髁上5cm处,远端与大拇趾一齐。用小号石膏绷带泡好均匀的缠绕在铁丝支架上7~8层,待石膏凝固后,在石膏内侧铺一层棉花即可,10cm宽绷带2~3条,再用棉花做成与患者拳头大小近似的棉垫2块备用。 操作方法 12例患者均行手法治疗。患者平卧位,一助手握住患肢远端胫骨,术者右手轻柔胫前肌及拇长伸肌腱,腓骨长短肌腱,使肌肉和肌腱得到松弛。同时左手握住远端脚掌趾部,作对抗反复牵拉,拉动时用右手拇指按压舟距关节的距骨突出部位,直到距骨在内侧的突出消失,畸形矫正为止。然后用做好的直角模拟石膏托托着小腿下端,并在外踝前下方及舟距关节处各置一个棉垫、绷带固定。8~12天后去除外固定,患婴足部背屈、反张畸形消失。通过3~4年随访,12例患婴均达到外观无畸形,踝关节活动正常,无功能障碍,无肌肉萎缩。 讨论足背反张、背屈属于先天性足部畸形。常发生于初产妇的婴儿,女多于男。多为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而羊水逐渐减少,同时腹腔压力逐渐增大,以及子宫肌瘤及子宫畸形都会限制胎儿的活动,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而造成的足部畸形。由于该病为先天性疾病,故在早期踝关节骨与骨之间的结构尚不稳定,以及舟距关节尚未完成骨化时治疗效果要好。而后期踝部组织、肌腱发生粘连、变性、挛缩及骨化后,整复较为困难,若采用手术治疗,则易出现距骨体的缺血性坏死。本组早期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减少了局部组织、血管的损伤,直角模拟石膏托外固定可巩固整复效果,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 骨块间有限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上段粉碎骨折

    作者:邹积文;孙波

    自1993~1999年,我们采用骨块间有限固定加慈溪仲嘉外固定架(简称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上段粉碎骨折2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28~49岁。开放骨折19例,闭合骨折10例,全为胫骨上段粉碎骨折,伴骨缺损6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9例。其中撞击伤18例,压砸伤11例。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后4~8小时施行手术。1.2 手术方法开放骨折行常规清创后延长原伤口或作胫前外侧弧行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如近断端能纵行加入2枚固定架螺钉则纵行打入,否则一律于胫骨平台关节面下,由前内向后外横行打入2枚固定架螺钉。如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则先复位骨折,用骨栓或松质骨螺钉固定;或复位后用复位钳固定,直接打入2枚固定架螺钉,骨折远断端纵行打入2枚固定架螺钉,安装外固定架,对向牵引,纠正成角及旋转,初步固定外固定架,再做骨块间有限固定,即将骨折块复位,用拉力螺钉固定或钢丝捆扎。如术中有的骨块复位困难,可将固定架各旋钮放松,复位后再做有限固定,直至复位完全满意后拧紧固定架各旋钮,冲洗缝合切口。其中用“Ⅰ”型外固定架6例,“T”型外固定架23例。1.3 治疗结果本组29例伤口均1期愈合,无1例感染,经6个月~2年随访,无1例骨不连。3个月拆外固定架5例,4个月10例,5个月6例,6个月以上者8例。膝关节伸膝均达175~180°,屈膝达90~100°者9例,屈膝达100°以上者20例。

  • 骨圆针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赵铁军;赵颖君;王民选;焦洪新;刘思杰

    自1992~1997年,作者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患者中,男18例,女5例。年龄大60岁,小16岁,平均36.4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双侧4例。工人12例,农民8例,学生1例,干部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短1小时,长96小时,平均9小时。X线分型舌状型11例,关节压缩型5例,粉碎型6例,跟骨体型2例。贝累氏角0°以下12例,0°以上11例,随访时间1~3年。2 治疗方法 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采用局部麻醉;24小时以上来诊耐受力较差者给予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屈曲40°,踝部前侧加垫,常规消毒铺巾,行无菌操作。手术在C型臂电视X光机监视下进行。自跟骨内侧面,距跟骨结节后上缘前下2cm处,横向穿入1枚3.5~4mm的骨圆针,自外侧面穿出,使与跟骨纵轴成90°角或避开骨折线,无菌敷料敷盖。术者两手分别握住两侧骨圆针,在助手配合下对抗牵引,牵引同时,用力作内、外翻活动,向中间挤压,使骨折后增宽的跟骨横径恢复,同时纠正其内外翻畸型。电视X线机观察贝累氏角恢复大于27°,横径恢复满意后,在维持牵引下给予小腿U型石膏固定于功能位。石膏及骨圆针固定6周后同时去除。皮肤愈合后配合中药熏洗不负重功能锻炼,10周后逐渐负重行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1例分析

    作者:张振东;苏攀;李冷娟;李煜;石清坡;王春生

    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ootion of the patella RDP)是一种常见疾患,根据近年来文献报道,从复发率、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来看,治疗上并不尽如人意。Jackson〔1〕认为治疗髌骨脱位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关节不稳,防止或使后期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减少到小程度。在临床实践中,经多年观察,认为伸膝装置挛缩变短,力线偏斜及髌骨和股骨外髁发育不良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作者自1984~1998年对21例24膝进行综合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外洗,经随访疗效满意,其中4例年龄小且无膝外翻者未行胫骨结节内移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大27岁,小14岁,平均19岁。病程3~15年,平均8年;左膝10例,右膝8例,双膝3例。患者行走时患膝不稳,易跌倒。每当膝关节屈曲时,髌骨移向外侧。伸膝时髌骨自动复位,多伴有低钝弹响。伴明显疼痛而惧怕屈膝者4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股四头肌萎缩,合并有膝外翻者10例,膝外翻大25°,小16°,平均19°。屈膝X线切线位片示,髌骨均向外侧移位,15例股骨外髁发育不良,明显较内髁小而低;8例股骨髁间凹浅小,髌骨关节面纵形骨嵴消失。伸膝X线正位片未见异常。

  • 功能对位植骨术治疗长管状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作者:李金松;徐展望;陈金殿;关涛;高明忠

    长管状骨因技术性或生物性因素影响而发生骨折迟愈或不愈合,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这类骨折,由于已经进行了2次或3次以上手术治疗,操作起来非常复杂。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大刀阔斧”式处理方式,如缩短断端,截骨切新或植骨等,而且必须采用更为复杂的内外固定方法,病人承受创伤大,效果未必满意。我们在1994年5月~1999年4月间,采用功能对位髓内外植骨术治疗长管状骨迟愈或不愈合32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操作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小9岁,大52岁,平均28.5岁。股骨干16例,胫骨干12例,肱骨干3例,尺骨干1例。按照通用临床及X线标准评定,骨折迟延愈合12例,骨折不愈合20例。除1例属于非手术治疗后外,其余病人均接受了至少1次手术治疗,而且均有内固定物折弯或断裂。骨折不愈合者,X线片示骨折断端肥大者12例,断端萎缩或缺损者8例。损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2年6个月不等。2 治疗方法2.1 手术方法对32例病人进行了功能对位髓内外植骨术具体操作要点如下:①经原手术切口进入并进行必要的显露,原则上尽量减少切口范围(根据需要,可做适当延长或改形);②取出疲劳断裂的内固定物,先不干扰断端。肉眼观察确定骨折迟愈或不愈合为非化脓性感染因素所致;③不苛求解剖复位,达到功能对位即可。在具体操作时,尽可能缩小骨膜剥离范围或不剥离。对必须再次使用钢板者,剥离范围不超过骨干直径的1/5,而且仅用作钢板贴服骨面时的修整。以股骨干或胫骨干为例,选用前外侧切口,骨干之内、后侧软组织附着一概不予干扰;④跨断端凿骨开槽,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5cm(尺骨,肱骨不超过1cm),长度横跨骨折线两侧各1.5~2.5cm。经由此骨槽对髓内进行“清创术”,刮除所有纤维肉芽组织,再生软骨及硬化坏死骨,开通骨髓腔。一面搔刮一面用大量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髓内骨面点状渗血;⑤按手术设计,采用自动加压钢板固定27例,纠正成角移位,采取动力加压消灭骨折间隙;5例采用了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术中一次性加压消灭骨折间隙;⑥取同侧或对侧髂骨板修整成与骨槽尺寸相符的镶嵌骨板(带一面皮质骨),另取一些松质骨条备用。在确定骨折端获得稳定后,将所备松质骨条填塞进髓腔内,要求一定跨过断端,而且要压实,不留空隙。后将镶嵌骨板嵌入骨槽内,剩余骨条用于填塞断端周围骨缺损区。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损伤诊治体会

    作者:王战朝;薛素敏;李金明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膝关节损伤多由高能暴力所致,早期处理既要强调稳定主骨折干,又要注意对膝关节损伤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但是,长骨骨折易于诊断,膝部损伤却极易漏诊,影响治疗而使患肢得不到顺利康复。自1984~1998年,我们先后收治该类损伤61例,现结合临床和文献复习对此类损伤的一些相关问题作粗浅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55例,女6例;年龄16~58岁,平均36.4岁;病程短1天,长14天,平均6天。致伤原因:交通伤43例(其中摩托车手31例,汽车驾驶员7例,汽车撞伤自行车手和行人5例),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12例,滑倒摔伤1例。经物理检查及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结合手术所见,本组61例膝关节损伤分为如下类型(表1)

  • 活血散瘀膏治疗奥-许氏病52例报告

    作者:易立明

    奥-许氏病(Osgood-Schlatter病)为胫骨结节骨化失常所致。本病多见于10~15岁,较喜欢剧烈运动的男孩,以往常用石膏固定制动或理疗的方法,给上学期间的患儿带来不便。自1990年以来作者用本院自制的活血散瘀膏治疗奥-许氏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小9岁,大15岁;病程短15天,长2年;左侧10例,右侧27例,双侧15例;均表现为右侧重,左侧轻。1.2 临床表现表现为膝前下疼痛,行走时明显,上下楼加重,检查单侧或双侧胫骨结节前上方局限性肿胀,压痛明显,晚期胫骨结节肥大突起。股四头肌抗阻力运动引起局部疼痛加重。X线片示胫骨结节骨骺呈舌状,骨骺骨质致密;或骨骺边缘不规则,附近软组织肥厚;或见骨骺碎裂与骨干分离。2 治疗方法 活血散瘀膏方由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各等分组成,上述诸药碾成细末,加入加热烊化后的医用凡士林中拌匀。使用时,取上述膏药均匀摊涂于大小合适的纱布上,敷贴于患处,再用绷带包扎,3天更换1次。

  • 三期功能锻炼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褚立希;曹学伟;刘亚非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尤以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1~3〕。自1995~1999年以来,作者采用股骨髁上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三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收治该损伤3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7人,女8人。平地摔伤25例,车撞伤3例,跌落伤7例。年龄7~12岁,均为单侧股骨干骨折(闭合性)。上段骨折7例,中段骨折20例,下段骨折8例。骨折类型横断骨折15例,长斜形骨折6例,螺旋形骨折4例,短斜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断端均伴有不同程度短缩及成角畸形。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伤后至就诊时间短者30分钟,长者3天。2 治疗方法 患儿仰卧位,患肢置于布朗氏式架上,外展20~30°,膝关节屈曲20~45°。采用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适当抬高床尾,利用体重对抗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儿体重决定,早期超过患儿体重的1/7,一般用4~6kg,迅速将骨折端牵开。牵引后3天内必须拍床头片或透视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防止过牵及力量不足,根据观察结果适当调整重量及牵引力线。第1周内必须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如果断端存在明显横向移位,应在骨折端加压垫帮助复位。牵引后第1周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前3天主要以背伸足趾为主。在接下来的4天内开始锻炼背伸踝关节,同时让患儿用双手撑床抬起上身,进行上肢及腰背肌锻炼。每天3~5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等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力度及幅度。第2~3周进行中期功能锻炼,指导患儿在夹板保护下锻炼抬小腿,每天5~10次。此时大腿肿胀基本消退,下肢肌力已恢复,一般可在2周内轻松抬起小腿。第4周开始后期功能锻炼,在抬起小腿的基础上锻炼抬整个下肢,每天3~5次。在抬大腿时应由医生暂时松开牵引,在床边指导,以免使断端受到剪力。一般可在2周内达到要求。如果能在夹板保护下松开牵引抬起整个下肢,拍片可见大量梭形骨痂出现在骨折端,骨折线模糊,既可拔去牵引,在夹板保护下锻炼行走。观察2周骨折端不变形,即可出院。4周后复查,骨折端可见大量塑形良好的骨痂,骨折线几乎消失。可去除夹板行走。以后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各复查1次。

  • 中草药熏蒸滚动按摩法治疗跟痛症256例小结

    作者:刘建业

    自1989~1998年,作者采用中草药配合局部滚动按摩法治疗跟痛症2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56例中,男102例,女154例。年龄38~50岁58例,51~60岁128例,60岁以上70例。左足发病118例,右足102例,双足36例。病程短6个月,长6年,平均16个月。2 治疗方法 药用川牛膝30g、独活30g、透骨草20g、丹参30g、威灵仙30g、生乳香20g、僵蚕20g、蝉蜕20g、当归30g、红花20g、川芎40g、细辛20g、杜仲30g、续断30g、骨碎补30g、鸡血藤30g。足跟部红肿热痛去独活、细辛,加大黄30g、黄柏30g;寒湿甚者加川草乌各30g、生南星30g、苍术30g。将上药放入盆内,冷水浸泡30分钟后上火煎,将沸前加入陈醋或醋精250ml,盆上放2根木条,将患足放在木条上熏蒸,待足耐受不了时,地面上放一面杖或啤酒瓶,以疼痛明显处与之接触,并用力滚动(以耐受疼痛为限),稍凉后又将患足放在木条上熏蒸。如此反复。30分钟后,撤去火源,浸泡患足(注意不要烫伤),然后再进行滚动按摩,直至药凉为1次治疗。每日1次,每剂3天(下次熏蒸加入冷水照上方法治疗),5剂为1个疗程。3 疗效分析3.1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压痛点消失,行走负重不痛,恢复工作。②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压痛点不明显,行走时有隐痛。③有效:症状大部消失,压痛点不明显,行走时有隐痛。④无效:行走负重与治疗前后无改变。3.2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256例,经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142例,显效76例,有效36例,无效2例。4 讨论 跟骨痛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跟骨痛,有压痛点,晨起尤重。X线片提示有骨刺形成。其病因多与慢性劳损有关,当体重增加,过度劳累时,跖腱膜起点产生不正常的张力,组织渗出有害物质,产生无菌性炎症和水肿刺激跟骨结节而形成骨刺。骨刺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与跖腱膜纤维平行生长,从而引起拇展肌趾短肌及跖腱膜内侧部位张力紧张,影响其功能,行走时疼痛。另外跟骨位于人体低处,受重力影响,动脉血注入容易,静脉血回流较难,足部的活动都依赖跖腱膜的连续收缩和放松来完成,所以易产生疲劳而发病。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跟骨痛(跟骨骨刺)多为肝肾气衰,筋脉失养所致,而作者认为除肝肾气衰外,“通则不痛”是此病的根本,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之剂,药力直达病所引起“局部充血和红细胞浸润等生理性防御反应”,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控制炎性反应而达到止痛目的。

  • 单侧牵引架合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成角移位

    作者:王华丽;谭振华

    自1992~1997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单侧牵引架结合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成角移位55例,经18个月~3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5例,男41例,女14例;年龄大73岁,小12岁,平均34.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3例,劳动损伤10例,日常生活损伤7例,体育运动损伤3例,其他原因致伤2例:单纯胫骨骨折45例,胫腓骨骨折10例;新鲜损伤39例,陈旧性损伤16例;3例合并同侧科雷氏骨折,1例合并对侧跟骨骨折;伤后至就诊时间长36天,短2小时,平均5天。2 治疗方法2.1 操作步骤采用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无菌操作下行整复固定。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助手分别固定患肢膝、踝部,术者取1枚2.5~3.0mm的克氏针自胫骨结节远端1.5cm处胫骨内缘刺入皮下,缓缓进针,触及骨质后,针尖抵住胫骨内侧骨皮质,在前后方向上轻轻滑动以寻找胫骨中点并自胫骨中点垂直于骨干向外进针至穿透外侧骨皮质。然后再取1枚同样粗细的克氏针,自内踝上缘2~3cm处胫骨内侧前后方向的中点向外进针至穿透外侧骨皮质(胫骨或胫腓骨远端骨折者可自跟骨结节前下方1.0cm处进针),安装自制螺旋牵引架并调整其长度,至骨折复位良好为止。小腿石膏后托固定患肢于中立位。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疗效评价

    作者:曾文磊;翁天才;叶忠;胡建;韦昌南

    自1998~2000年我院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根据患者体质及骨折移位程度分别采用牵引术或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为了给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对其临床疗效分析评价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9例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40~92岁,平均70.5岁。外旋型71例,内翻或内旋型18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原发病者60例,其中有高血压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5例,慢性心力衰竭15例,中风后遗症病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小时~7天,平均1天。1.2 治疗分组行牵引治疗者59例(称A组),行内固定治疗者30例(称B组)。2 治疗方法2.1 牵引治疗对外旋稳定型骨折者及部分内翻内旋不稳定骨折不愿手术内固定病者,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为4~8kg,2~3天后摄片复查,测量伤肢长短,若骨折外旋缩短未能纠正,宜配合手法复位。助手固定骨盆,术者握住小腿,顺势牵拉,将患肢充分外展并内旋,骨折即可复位。维持外展中立位,稍屈髋屈膝,1周后可减轻牵引负重2kg维持。4~5周后,拆除牵引,指导床上功能锻炼,逐步过度到下床扶拐不负重活动。2.2 内固定治疗主要对不稳定型骨折及部分要求尽早下床活动的稳定型骨折病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术前伤肢皮牵引2~3天,完善入院各项常规检查,发现慢性原发疾病作对应处理。术前常规备同型血300ml,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平卧,伤侧臀部垫高20cm,伤肢维持牵引稍内旋位。采用大腿外侧切口,即从粗隆顶点向下作长约15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显露大粗隆和股外侧肌,沿骨外侧肌纤维走向切开肌肉,直至股骨,作骨膜下分离,暴露骨折端,直视下整复骨折,“C”型臂电视X光机透视骨折对位满意后,自股骨粗隆下2~3cm处钻入导针,使其呈130°角穿过股骨颈至股骨头下。在电视下观察选好一条导针,用开路器沿导针扩大通道,选择长短适中鹅头钉体拧入,再次透视,确定钉体无穿出股骨颈和股骨头,套上鹅头钉钢板,使其紧贴股骨干,钻入螺丝钉,将钢板牢固固定,被动活动髋关节灵活无异常,冲洗术口,逐层缝合,胶管引流。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和牵引,1周后可坐起床上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5~8周后,由下床扶拐不负重活动到逐渐负重行走。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明立功;明新广;明新杰;明新忠;明新涛;张全金

    自1995年以来,作者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中,男24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35岁。车祸伤14例,重物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摔伤5例。骨折部位上段5例,下段23例。骨折类型螺旋形6例,短斜形10例,粉碎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8例。按Gustilo分类,其中Ⅰ型3例,Ⅱ型5例。2 治疗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型号合适的外固定架,在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穿钉、复位及固定。①对于闭合性新鲜骨折,麻醉后先预牵引复位,在电视式X光机下于胫骨前内侧骨折线上下适当距离标记进钉点,且在不影响骨折线情况下,适当缩短上、下钉之间距离,以减少支架及骨折间的应力。然后做一约0.5cm皮切口,固定套管,钻头经套管使用模具与胫骨内侧面垂直,而与踝关节冠状面平行钻孔,于骨折线上、下各穿入2根固定钉,穿透对侧骨皮质长度应小于0.5cm,以免损伤下肢的血管和神经。安装支架,置于离皮肤1.0cm~1.5cm左右,对位对线满意后,锁紧固定支架各关节固定螺丝。②对于开放性骨折,术中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给予彻底清创缝合或局部旋转皮瓣覆盖创面及外固定支架固定。③对于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常规一期植骨后给予外固定架固定。骨折愈合后,应尽早拔除外固定支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 折断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53例报告

    作者:周斌

    病例报告 自1993~1999年,作者采用电视X光机监视下闭合复位、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多根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53例,经1~3年平均1年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48~89岁,平均69.3岁;头下型6例,颈中型26例,基底型21例,属CardenⅡ型14例,Ⅲ型29例,Ⅳ型10例。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者21例,糖尿病7例。均在伤后1周内进行手术。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常规行皮肤牵引,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对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以争取及早进行手术。

  • 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转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陈素芬

    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转移术是治疗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常用方法。此手术不用吻合血管,机体损伤小、安全,疗效好,且患者易于接受。但术后患肢需强迫固定于髂腹股沟处,易形成局部压疮,造成肘部、腕部、拇指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是其缺点。因此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6~1999年共开展了38例带旋髂腹股沟浅血管的髂部皮瓣转移手术,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其中拇指软组织缺损16例,手背软组织缺损10例,2~5指软组织缺损7例,腕部软组织缺损3例,全手软组织缺损2例。均为撕脱伤,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转移组织均成活。住院时间短25天,长35天,平均30天。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恐惧和焦虑是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术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及手术的大致过程,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2.2 健康教育给病人讲述此类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给病人看有关资料,并介绍预期结果。向病人示范术后正确的运动练习,如深呼吸、咳嗽、功能锻炼等,并让病人亲自实践。还要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及医院的规章制度,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及缓解疼痛的方法。2.3 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供区皮肤的选择较为重要,应考虑到供区皮肤与受区相适应。供区皮肤术前2天剃毛,每天用肥皂水洗净,并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术日晨检查并再行刷洗消毒皮肤1次,而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待术。②其他准备:如做好抗生素、普鲁卡因等药物皮试,查血常规,抽血行交叉配血,通知禁食,做好心电图及一系列检查。

  • 儿童浮膝损伤牵引疗法的护理

    作者:刘振敏;李海婷;赵责萍

    自1995~1999年,我们采用股骨髁上、胫骨结节及跟骨牵引疗法收治儿童型浮膝损伤23例,依据病儿和治疗方法的特点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保持正确的牵引体位浮膝损伤因膝关节两侧均丧失力臂的完整性,处于不稳定的浮动状态。因此,必须注意牵引肢体的位置和力线。要保持下肢的负重力线不偏移,即保持髂前上棘-髌骨中点-第1、2趾间为一条直线,防止内外翻及旋转畸形发生。 预防针眼感染浮膝损伤因需用外固定架或两个部位牵引,而针孔较多,因此需随时观察针道及体温变化,预防针孔感染。可每日用75%酒精棉球擦或用林可霉素顺针道滴注。待针道无渗出物及分泌物局部清洁干燥后,方可每3~4日更换敷料,以确保针道处无感染发生。 预防并发症浮膝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肢体肿胀严重,常易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腓总神经损伤、动静脉损伤及皮肤挫裂伤,故而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必要时测定筋膜内压力。1 洛阳矿山机械公司职工医院要防止腓骨颈处腓总神经压伤,有腓总神经损伤者应注意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加大踝关节背伸被动活动的次数。另外,此类损伤小腿皮肤多有挫裂伤,还应注意夹板松紧度及压垫情况,防止压疮及皮肤感染坏死。夹板固定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 指导功能锻炼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疏通气血、消肿止痛,并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浮膝损伤早期应鼓励患儿进行踝、趾关节主动跖屈、背伸活动;中期应训练患儿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并按摩膝关节周围,弹拨髌骨,防止髌股关节粘连;后期可加大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强度,并加以下压膝关节动作,以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讨论浮膝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暴力引起的下肢损伤,儿童由于骨折愈合快,塑形能力强,关节功能易恢复等特点,与成人治疗方式有所区别,但由于此类损伤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合并症多且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恐惧心理,治疗不易配合等问题,给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应针对病情,采取适当的临症护理及饮食调护,及早解除患儿恐惧心理,并随时监督其功能锻炼情况。经过有效的辨证施护配合治疗,本组23例患儿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 伸膝装置粘连的练功选择和护理

    作者:黄如娇

    伸膝装置粘连是下肢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切开松解易致关节感染和皮肤坏死,给病人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正确指导下肢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伸膝装置粘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自1997年我院收治伸膝装置粘连病人42例,在施实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大66岁,小24岁;股骨干骨折21例,股骨髁部骨折4例,髌骨骨折10例,膝关节三联症1例,外伤性股四头肌挛缩3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采用内固定29例,夹板固定8例,石膏外固定2例,未做固定3例;固定时间长9个月,短1个月。按陆裕朴标准〔1〕,诊断为伸膝装置粘连。根据发病机制选择练功方式,辅以中药熏洗,治疗前患膝伸屈10~40°,活动度平均30°;治疗后伸屈5~130°,活动度平均120°,较术前增加90°。2 讨论2.1 发病特点的认识近年有的文献〔2〕对伸膝装置粘连诊断较为含糊,将创伤后膝关节粘连、强直、关节活动受限统而称之。我们参照陆裕朴标准和临床经验认为,伸膝装置粘连应指有伸膝装置损伤原因,膝关节约有30°范围活动,主要为屈曲受限,可伸直,髌骨可左右推动及上下滑动者。以股四头肌与股骨前侧粘连为主者,检查可见大腿下段肌肉僵硬,被动或主动屈膝时,膝关节疼痛轻而阻力大;股四头肌扩张部挛缩者,膝局部皮肤多有皮肤紧缩、弹性差;膝关节内粘连者,常有股四头肌松弛萎缩,屈膝时,膝关节阻力较小而疼痛剧烈;如为髌骨内血肿机化,广泛粘连,则髌骨推之不移。此外,腓肠肌、髂胫束等肌肉挛缩亦能引起膝关节僵直。2.2 功能锻炼的选择目前对膝关节僵直较多采用CPM机功能锻炼方法。我们观察到当膝内粘连较轻时,CPM机功能锻炼与自主功能锻炼近期功效相近,远期疗效则后者略优。但自主功能锻炼简便,更适宜在家庭和病房开展。伸膝装置股四头肌部分损伤,如股骨干前外侧有切口者,应加强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的伸屈活动;骨折端连续未稳者,应作非抗阻力屈伸,在床上屈伸髋膝关节,用力蹬床头;骨折端坚强固定或已初步连接后,可在床上练习屈膝,并保持屈膝大角度姿势2~10秒后再放松;骨折端稳定后,宜扶持床边做下蹲、起立等活动,有条件的可以爬梯等。各种练功方法需互相配合,有所侧重。如局部粘连较甚者,可适当作被动锻炼,配合手法按摩;肿胀或僵硬明显者,可配合中药烫疗。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整体护理

    作者:朱玲;陈丽英

    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常因行走不稳,跌倒引起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尤为常见。我院自1999年1月~6月共收治了38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中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小61岁,大83岁,平均年龄75.66岁。入院时表现出恐惧感者13例,情绪悲观者21例,对骨折持怀疑否认态度者26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18例。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者35例,同时并存两种以上疾病者19例。2 护理方法2.1 确定护理目标根据本组病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①保证患者在4小时内了解医院环境、治疗方案及患者权力和义务、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②保证患者3天内情绪基本稳定。③保证患者3天内学会床上排便。④保证患者学会功能锻炼的方法。⑤保证患者掌握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预防并发症措施。2.2 提出护理问题根据本组病例的具体情况,提出能够通过护理手段解决的问题。①情绪不稳:由于对新环境、新角色的不适应,怕孤独,对治愈缺乏信心。②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骨折后卧床制动。③主诉病情确切性降低:年老对外界反应及表达能力减退。④食欲不佳:年老食量减少,伤后食欲下降。⑤排便困难: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肠蠕动缓慢,原来的排便习惯改变。⑥功能锻炼不利:老年患者喜静不喜动。⑦潜在肺部、泌尿系统、褥疮等并发症: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原发病复杂,骨折后又长期卧床。⑧潜在血管栓塞:老年人血液粘滞度高,卧床后更使血流减慢,加上外伤,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

  • 成人及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玉东;贾雪琳;闫俊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常用方法,加强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在临床实践中,作者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参加术前讨论护士应参加术前讨论,以了解手术过程、适应症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应急措施等。1.2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常因担心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忧虑、恐惧心理,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的情志变化开导安慰患者,并给其讲述与本病有关的知识,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1.3 术前准备①术前1周让病人在床上练习大小便,以适应术后较长时间的卧床期。②术前常规备皮3天,范围要广,即患侧的前后正中线上至肋沿下,下至膝盖及会阴部。③术前1日改用流质饮食,做好青霉素实验,并备血800ml,术前日晚按医嘱静脉给广谱抗生素,并清洁灌肠,告知病人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④手术前30分钟再次清洁灌肠,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5mg。⑤插尿管。⑥备专用的带有支架及滑轮的床和紫外线灯、托马氏带、扩张板1套及小棉垫2个。2 术后护理 ①病人安全回病房后,去枕平卧,患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在窝处垫一小棉垫以增加病人的舒感,在小腿下1/3处垫一小棉垫防足跟部褥疮。②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③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严防引流管阻塞或脱落,72小时后根据引流量决定是否拔管。④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完整、清洁、干燥。3 康复指导3.1 早期阶段即术后1周内。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股肉萎缩,防止血栓形成。3.2 第2阶段关节活动适应阶段,即术后2~4周。利用专用床进行患肢的外展、内收和屈髋、屈膝练习,同时还要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3.3 第3阶段主动锻炼阶段,即术后第4~6周。术后3周摄X线片,截骨线模糊后,加大锻炼强度。臀中肌的强弱是减少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重视该肌的康复,可于第5周扶病人坐起,进行屈髋、屈膝活动,锻炼臀中肌。3.4 第4阶段下床阶段,即术后6~8周。第6周截骨线进一步模糊时,即可借助双拐下地活动,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再到负重,直至去拐独立行走。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嘱病人出院后继续进行屈髋肌、臀中肌、外展肌群的锻炼。半年后来院复查,根据截骨线的模糊情况决定择期再次手术取克氏针。5 小结 此手术创伤大、解剖广泛、出血多,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系统化、整体化的进行术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应使护理工作贯彻始终。

  • 交腿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关文贤;邢林波;刘红娟

    自1995~1998年,我科先后开展交腿皮瓣移植手术52例,皮瓣全部成活,病人痊愈出院,没有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大45岁,小16岁。胫前皮肤感染,骨质外露者34例,踝部者18例。26例实施交腿腓肠肌皮瓣、10例行交腿筋膜皮瓣,交腿皮瓣移植术16例。病程3个月~1年,均手术后3~4周断蒂,断蒂后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5~8周。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利用各种机会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掌握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及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从心理上支持和疏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有猜疑心理的病人,应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医院的设备、条件、医护人员的情况以及同类手术病人的治愈情况,或请同类病人现身说法。对心理状态好的病人,讲述疾病与情绪的关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手术有神秘感的病人,应讲清术中情况及自身感觉,以免术中思想紧张,给手术造成不利因素。2.2 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除各种常规检查外,入院后即用中药熏洗患肢,软化瘢痕组织。教会病人术后双小腿交叉位置的正确摆放,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床上大小便训练,以适应术后的特殊姿势。术前3天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健侧及患侧小腿(创口处除外),充分准备皮肤。患肢一般有多处瘢痕,备皮时一定要注意清除瘢痕凹陷处的所有污垢。术前留置导尿(女性注意是否来月经),术前4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

  •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查房记录

    作者:邢玉桂;刘秀茹

    护士长:今天我们结合这位病人的病情,讨论一下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请主管护师给大家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后大家共同讨论对此病应如何防治及护理。 责任护士:患者女,70岁,因不慎摔伤左髋部致局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经拍片诊为左侧股骨颈骨折,于1999年12月6日入院。查体T、P、R、BP均正常,符合手术指征,于12月8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天,病人出现高热,患肢肿胀,疼痛明显,肢体发冷,紫绀,浅静脉曲张,胫后动脉波动消失。 王主管护师:血栓形成原因有3点。①静脉血流缓慢:手术中由于麻醉药的使用,使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中使用止血带,手术后所采取制动体位(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卧床休息等,都可使静脉血流缓慢,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静脉内膜损伤:多数病人突遭暴力打击,下肢手术的机械性刺激(如拉钩损伤、手术时关节复位静脉受牵拉、扭曲等)导致静脉内膜损伤,进而继发激活凝血系统,并吸附大量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是诱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术中、术后静脉输液时针头反复穿刺对局部血管造成损伤也是原因之一。另外,化学性损伤亦可造成静脉壁损伤,如术中、术后静脉注入了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高渗溶液,都可诱发血栓形成,此病人术后应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③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的激惹反应引起血小板增加,凝血时间加速。手术能使组织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下降,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水平增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加之术前禁饮食,术中、术后输血都为血液的高凝状态创造条件。

  • 锁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作者:邢玉珍;邵海燕;毕宾娜;毕建波

    自1997年2月~1998年5月,我院采用锁式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角色发生变化,由于性格、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常见的情绪反应为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用温馨的话语、诚恳的态度安慰和鼓励病人,并通过康复及愈后良好的同种病例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对待和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根据中医调和气血的理论,伤后第1周饮食应清淡可口,易消化而富营养,如给予青菜、米粥、藕粉等调理脾胃,而忌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伤后2~3周行髓内针内固定术后,由于手术对骨髓有一定的损伤,根据中医“肝主筋”“肾主骨”的理论,应适量给予滋补肝肾的饮食,如猪肝、木耳、排骨汤、甲鱼汤等,并配以中药调理以壮骨生髓,促进机体恢复,如枸杞子代茶饮,以调气补血,补益肝肾。 牵引的护理与病人解释牵引的目的,清洁好皮肤,协助医师行股骨髁上牵引术。向病人交待牵引的注意事项,保持患肢的正确牵引位置,维持牵引效能,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足趾活动及血循环情况,保持牵引针眼处干燥,避免受到污染。每日注意患足做适当的主动或被动的踝部运动,每2~3小时行髌骨按摩5~10次。 术前准备通知病人手术时间,向病人说明此次手术的特点及采用锁式髓内钉内固定的优越性,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心理上的合作。按股骨干术前护理常规及手术所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①通知病人禁饮食6~8小时,说明禁饮食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②备皮范围上起肋缘下,下至膝眼下15cm,包括会阴部;③术晨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拔除牵引,将病人按时送入手术室④做好病人回病房前的准备。

  • 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盛天云

    我院从1990 ~1999年收住并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20例,现就其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龄60~92岁,平均72.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51例,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坏死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原有心血管系统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消化系统疾病5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脑神经系统疾病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9例,多枚加压螺纹钉固定22例,130°粗隆钢板固定35例,加压螺纹鹅头钉固定1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6例,尿路感染3例,褥疮3例,内固定松动2例,切口感染2例,人工髋关节术后脱位2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例。无住院死亡病例。2 术前护理2.1 术前一般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卧床排便训练,观察患肢肿胀、肢端血液循环、皮肤感觉和运动情况。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术前3天开始进行严格的备皮,做好术前各项过敏试验,镇静剂使用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彦卿;宋永伟;张建福;黎君若

    骨质疏松症(ostoporosis 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本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7%,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1〕,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尚缺乏一种理想的方药。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本病辨证论治,整体调整,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OP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理的研究1.1 提高机体性激素水平雌激素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加速骨生长,促进钙盐沉积;雄激素具有促进骨形成与钙磷沉积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还可通过转化为雌激素间接起作用。邵敏等〔2〕研究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雌性大鼠血雌二醇(E2)和雄性大鼠血睾酮(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防治组血E2和血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认为中药防治OP的机理很可能与提高性激素水平有关。

  • 螺管支架牵引器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田心义;罗宏金;王勇;谭兴无

    为了观察螺管支架牵引器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以跟骨牵引方法作对照,将8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叩击痛观察、骨痂强度测定、骨痂生长情况及住院天数等做为疗效评定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几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表明螺管支架牵引器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具有简便、廉效能够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吴晓鸣;黄石玲

    为探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了60例临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示60例120个半月板中,MRI表现正常6个,呈典型I~III度MRI表现87个,不典型表现者27个,与手术结果对照,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5.0%,准确性为91.2%。表明MRI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理想影像检查手段。

  • 清热祛湿法对兔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β和NO的影响

    作者:王秀华;张治宇;侯斌;刘元禄

    为了解清热祛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Iβ)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McCartyDJ经典造模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模后第2、6、9、12h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1β、NO的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IL-1β、NO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差异;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1β、一氧化氮;中药组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1β、NO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清热祛湿法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IL-1β、NO的水平,其效果优于西药组。表明清热祛湿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方法。

  • 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王国毓;姚永东;杨毓华;李堪印;朱长庚;李彦民;刘德玉

    给日本大耳白家兔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mg*kg-1,造成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模型,通过设立骨复生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发现骨复生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

  • 复元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洪加源;许书亮;阮景绰;练克俭;丁真奇;郭延杰

    为探讨复元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质代谢的影响。将4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免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元散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股骨头骨细胞坏死模型,每隔2周分别进行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测定和肝脏及股骨头组织学变化观察。结果显示复元散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和股骨头的病理变化亦较模型组轻。表明复元散能降低血脂,减轻肝脏的负荷,保护肝脏,减少脂肪栓子形成,改善股骨头血循环,具有确实可靠的防治作用。

  • 脉冲电磁场对坚强内固定后兔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郭小伟;齐志远;宋健;黎君若;王健智;郭建刚;赵然;侯桂英

    为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坚强内固定后局部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力学性能的下降的影响,选用成年健康家兔18只,6只正常对照,12只在双侧胫骨中部行钢板固定,术后左侧胫骨用脉冲电磁场治疗。治疗后6、12周先后处死,每次6只,正常组于术后第12周处死,取双侧胫骨做三点弯曲实验。结果显示,脉冲电磁场能有效对抗坚强内固定所致的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从而可预防取出接骨板后再骨折的发生。

  • 石骨症1例报告

    作者:秦伟;路国树

    患者,男,7岁,以自觉双下肢疼痛1年余,加重2月为主诉来诊。查体见颔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脏肋下4cm,脾脏可触及,四肢压痛。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史不详。摄骨盆、头颅、双下肢、脊椎X线片示,骨盆诸骨密度普遍增高,髂骨的致密带与髂骨嵴平行,呈同心弧状排列,如“年轮状”;颅底骨致密增厚,尤以蝶骨明显,前后床突致密增厚呈柱状,双胫腓骨及股骨普遍性硬化,髓腔骺板及骨小梁结构不清;脊柱的所有椎体上下缘均增厚致密,中间夹以松质骨,形似“夹心蛋糕”而称“夹心椎”(图2)。 讨论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或破骨细胞缺陷及骨代谢紊乱有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骨骼系统内钙化软骨吸收障碍,而影响正常化骨过程:造成软骨内成骨或小范围膜内成骨,导致骨皮质增厚,骨松质致密不全,髓腔缩小甚至闭塞。这种弥漫性骨内硬化状态以颅骨、肋骨及长管状骨为著,脊柱次之。在椎体由于上、下软骨板富于血液供应,在钙化不足的情况下,椎体边缘较中心部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导致椎体上下缘密度增高,呈“夹心椎”。由于髓腔闭塞影响造血系统,而导致髓外造血器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 双侧髋关节单纯性脱位1例报告

    作者:李纯刚;陈怀斌

    患者,女,34岁,农民。躬身(左下肢在前,髋、膝屈曲,右下肢在后,髋关节后伸)劳动时不慎被一重物拍击腰骶部,身体向前扑倒致伤,伤后4小时来诊。查体T36.8℃、P87次/min、R21次/min、BP13.2/9.6kPa,右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右腹股沟明显肿胀,触痛,并扪及完整的股骨头。左髋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左臀部扪及股骨头,大粗隆明显上移。双侧髋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双侧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运动知觉功能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X线示左髋后上脱位,右髋前下脱位,双侧股骨头光滑,骨盆未见骨折征象。诊断为双侧髋关节单纯性脱位。入院后,采用问号法、推挤牵拉法整复失败后改用仰卧位足蹬法复位成功,X线示双髋无异常,卧床休息4周,配合口服活血祛瘀镇痛药物治疗,痊愈出院。 讨论髋关节是髋臼与股骨头构成的典型的杵臼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肌群加固。其关节囊后下方相对较薄弱。当强大暴力致其脱位时,以单侧后上脱位常见,且常伴有髋臼甚或股骨头不同程度的骨折。本例患者系双侧单纯性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分析其脱位机理,可能是当重物拍击腰骶部时,暴力直接作用于右髋,加上身体自身的重量即致右髋前下脱位;暴力同时致身体前扑时,左膝着地,暴力传导致左髋,即致左髋后上脱位。髋关节脱位有多种整复方法,但须根据临床体征等综合因素确定其中一种,力争一次到位。本例患者系双侧一前一后脱位,固定骨盆困难,不易找到恰当的牵引支点,复位较困难,采用问号法、推挤牵拉法整复失败,后采用仰卧位足蹬法得以复位成功。具体方法是患者仰卧,一助手于患者头侧固定双侧腋窝,术者足蹬加厚棉垫的会阴部(左侧用右足,右侧用左足),双手握住踝部,先左侧后右侧,先作持续顺势牵引,然后在逐渐加力的同时左侧外展外旋,右侧内收内旋,使脱出的股骨头靠近关节囊破口,并还纳于髋臼。检查双髋畸形消失,双下肢等长,说明复位成功。

  • 巨大跟骨骨囊肿1例报告

    作者:周立波;于兰先

    患者段某,女,35岁。1999年3月19日上午就诊。患者于入院前9天走路时不慎扭伤致左踝部疼痛,不能行走,服三七片等跌打损伤药无好转,而来诊。检查左足外侧轻微肿胀,外踝下2cm压痛明显,踝关节活动好。摄左跟骨侧、轴位X线片示左跟骨外侧有一偏心、多房、椭圆形透亮区,边缘清晰,骨皮质硬化(图1)。诊断为左跟骨骨囊肿。治疗采用开窗病灶刮除植骨法。于左足外侧切弧形口,见患处骨皮质呈蛋壳状,病灶约7cm×4cm×5cm大小,为单房性,囊内为稀薄血性液,囊壁有骨嵴,向囊腔内突出,部分囊壁内衬薄层纤维膜,将纤维膜彻底刮除,用酒精烧灼骨壁后,取双侧自体髂骨,修成小骨块,充分植骨,封闭切口,石膏托固定左足于90°位。留取物病理检查为疏松结缔组织。2周后切口愈合,改为石膏靴固定3个月,去石膏负重活动,随诊1年,囊肿骨性愈合。 讨论骨囊肿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X线片表现为中心性、椭圆或圆形透亮区,该病例发生在跟骨,囊肿较大,X线片表现为偏心性改变,临床上较少见。

  • 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的配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传染

    作者:

    全膝关节成形术后感染,通常是由于手术时的直接污染所致,亦可由于膀胱、肺或牙龈等其他部位感染导致的血液内细菌性传播引起,而配偶一方全关节成形术后继发的感染传染给另一方关节成形术部位者还没见报道。我们遇到2例这样接触传染的病例,女方全髋关节成形术部位发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过细菌培养证实),继之发生了败血症,随后在其丈夫全膝关节成形术的部位也发生感染。介绍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妻子,因童年(1931年)患结核导致左髋关节炎,于1981年进行了髋关节成形术。术后1年因一种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左髋产生并发症。经局部冲洗和清创,保留移植物情况下,静脉注射万古霉素1个月再口服头孢唑啉1个月而获效。此后病人无任何症状,直至1996年6月25日,因疑有左髋关节感染入院,入院后48小时,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髋关节吸出物培养和血培养显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出原移植的假体关节,用充满妥布霉素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泡沫充填。在全髋部分再植时,静脉注射头孢唑啉。1996年8月因病人出现持续的疼痛和伤口红斑,进行了第2次冲洗和清创术,以取代充盈妥布霉素的泡沫剂。在病人入院4个月后,成功地进行了该部位的再植。 【例2】丈夫,于1993年进行了右全膝关节成形术,术后患者无异常,直到1996年7月23日,右膝出现疼痛和红肿。这正是他妻子接受静脉注射头孢唑啉,等待再植入术阶段。1996年7月25日,将其膝部吸取液体和滑膜液送去培养,并将其和1个月前从妻子身上所取的血液进行脉冲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很难区分。丈夫随后成功地进行了二期再植入术。嗣后对与其同时接受几个月抗生素治疗的每个患者都进行了鼻部拭子标本分析,结果显示,病菌携带者不可能是其他病人或为其施行关节成形术的医生。2 讨论 虽然众所周知许多疾病可以在配偶间传播,但就我们现有的资料看,还没有关于全关节成形术后配偶间交叉感染的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的患者感染的病因与修复器械或引流导管有关。 卫生条件不好的人口密集区域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的部位是前鼻道,估计大约人群中的2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者。传播是通过直接接触已感染引流的患者或无症状的携带者,通过空气传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罕见的。手通常是细菌传播的重要的媒介,因此,经常彻底的洗手是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播的关键措施,通过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生素,以消除鼻携带者情况,是避免传播的另一种方式。特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可以通过几种方式鉴别,其中脉冲凝胶电泳法能够利用特定的酶切开细菌的DNA,然后在琼脂凝胶上进行脉冲电泳,接着对这种凝胶进行着色和拍照,进行DNA带谱的比较。 与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的化脓性关节炎的产生有关的因素包括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或不愈的创伤以及出院后膝关节受限的时间。髋关节成形术病人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手术中无菌环境的破坏、伤口感染或出院后伤口的未愈,以及术后泌尿道感染。从本研究分析,该丈夫的全膝关节成形部位无易感染因素。而他发生全膝关节成形术部位的感染时期正是他妻子可能因长期固定,在全髋关节成形术部位发生亚急性感染时期。进行脉冲凝胶电泳实验显示2人所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很难区分,我们推论,丈夫的感染正是妻子第2次感染直接作用所致。通过病史分析认为,这些细菌的传播可能发生在1996年6月25日妻子初看病前。 全髋关节成形术后感染的治疗是困难的,且耗资大,并易致残。而同样情况下的预防措施是可以保证的。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在家里严格地洗手、警惕监视感染的指征。如果观察到类似指征,进行早期干预。在我们的老龄化社会,关节置换术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夫妻间发生类似情况很可能会增加。如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交叉感染的危险将有可能会降低。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 1998;1198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伤研究所(264400) 徐卫国初成刚田红校译〕

  • 髋关节后脱位误诊为股骨颈骨折1例

    作者:朱燕仙

    患者吴某,男性,24岁,农民。被汽车撞伤致右髋部肿痛、功能障碍2小时,于1997年10月14日入院。检查右下肢屈曲、内旋、内收短缩畸形,右下肢短缩约3cm,右膝及右踝关节活动尚可,足背动脉搏动可,趾端感觉良。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拟诊右股骨颈骨折。于1997年10月15日开始行右股骨髁上骨牵引,准备牵引位后行右股骨颈骨折切开复1周内固定术。10月16日上午查房时发现患肢仍呈内收内旋位,疼痛减轻不明显,行床边X线检查,侧位片示股骨颈骨折嵌插比前稍有好转,但下肢内收内旋畸形无改变,仔细阅片发现并非股骨颈骨折,而为髋关节后脱位,即给以手法整复。整复后疼痛减轻,畸形消失,又经1周左右治疗而康复出院。 体会本例患者系被汽车撞伤,门诊医师未仔细检查,只根据所摄正位X线片,就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住院医师只粗略地看了一下X线片,而对患者的畸形未加注意,以致在行骨牵引后畸形改变不明显时才仔细去阅片,并结合患者特殊的畸形,得出股骨头后脱位的诊断。幸好及时发现,不然股骨头脱位时间过长不予整复,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例提示,仅依据辅助检查确诊是不科学的,还必须结合临床,其误诊的教训对每一个临床医生来说都是深刻的。

中医正骨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