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少春

    目的脊柱脊髓损伤中使用核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抽取抽取我院近两年诊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共96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8例,对其行核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行矢状位、横断位及冠状位.所有病例均有X线平片,30例行CT扫描.结果损伤部位颈段36例,胸段42例,腰段28例,其中多节段损伤10例.2例伴颅脑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行开颅术;4例伴多发肋骨骨折;2例伴肺挫伤;2例合并跟骨骨折.单纯压缩骨折无脱位12例;压缩骨折伴脱位34例;爆裂性骨折并脱位40例;无骨折无脱位10例.结论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越早越好,正确诊断其损伤程度对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意义极其重要

  •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宋让

    目的 探讨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并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98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重建后椎管塑型良好,减压效果良好.1例患者进行两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后发生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进行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无1例发生再次移位;术后发生螺钉断裂5例,螺钉松动2例,术后感染1例,神经刺激症1例.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s角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E级患者例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临床疗效较好.

  •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季鹏

    目的 分析脊柱损伤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螺钉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螺钉松动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静脉血栓、关节畸形僵硬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文

    目的 观察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经临床确诊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患者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均得到6个月至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全部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85.71%,术后Franke分级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有效方法.

  • 全脊柱MRI在脊柱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郭克淼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在脊柱外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脊柱骨折患者,经X线或CT平扫初诊为单纯颈椎骨折、胸椎骨折及腰椎骨折各14例,均行全脊柱MRI检查,观察全脊柱骨损伤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结果:发现单个椎体骨折13例,2个部位骨折10例,3个及3个以上部位骨折5例,脊髓损伤程度:脊髓水肿3例,脊髓挫伤18例,脊髓横断3例,合并陈旧性脊柱骨2例,ChiariⅠ型畸形1例,椎体血管瘤1例.结论:全脊柱MRI能清楚显示全脊柱骨损伤及脊髓损伤,为制定较完善的措施创造了条件.

  • 脊柱损伤的CT及X线对比分析

    作者:路金强

    目的:讨论分析CT及X线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124例脊柱损伤患者分别行X线以及CT检查.对比X线与CT判断脊柱受伤及椎管受累情况、平片扫描对照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行X线平片及CT平扫后脊柱受伤情况及椎管受累个数比较显示经CT平扫所检测出前、中、后住损伤总数及脊柱受累情况数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结果,CT平扫对于脊柱损伤情况CT平扫准确性更高(P<0.05);不同扫描方式所得出结果人数比较显示CT结果与X线平片人数相等情况下,CT平扫检测数据更为准确且具有科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与CT扫描对判断脊柱损伤均有明显作用,尽管X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CT扫描分辨率更高对病变组织显示更清晰,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依据,发挥其指导作用,临床上可将二者结合使用以达到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X线 CT 脊柱损伤
  • 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结果探究

    作者:王喜忠;高永华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诊断的影像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51例脊柱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MRI、CT进行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1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26例,椎骨骨折75例,韧带损伤37例,椎间盘损伤62例,椎体脱位51例.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损伤患者应用MRI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影像特点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 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结果探究

    作者:王喜忠;高永华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诊断的影像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51例脊柱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MRI、CT进行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1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26例,椎骨骨折75例,韧带损伤37例,椎间盘损伤62例,椎体脱位51例.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损伤患者应用MRI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影像特点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 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毅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效果.方法 :收治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3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卧床休息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开放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的特点,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

  • 急诊护理在脊柱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运用

    作者:孟静

    目的:对急诊护理在脊柱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脊柱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救护车平均(13.54±6.98) min到达,对照组救护车则用时(13.14±6.45) min,P>0.05,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38±5.97)、28(93.33%)、4(1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于观察组满意度90.00%,对照组为70.00%,比较患者对本组护理的满意度评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损伤伴多发性创伤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能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急诊质量,加强患者的安全保障,值得推广。

  • 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分析

    作者:魏来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2008年45例(男38例,女7例)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36例,其中32例位于下颈椎;不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7例,其中有5例为上颈椎伴下颈椎损伤;损伤部位为椎体31例,椎板25例,棘突9例,椎弓4例,横突5例,关节突5例;多见的受累节段为C4、C5、C6和C7;屈曲压缩型占60.5%.行颈前路椎体大块切除脊柱稳定重建21例,后路椎板减压加关节突钢板内固定10例,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稳定重建2例;保守治疗10例.结论:颈椎多节段损伤多为屈曲压缩型,连续性损伤多见,不连续型损伤少见;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为下颈椎损伤;不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数为寰、枢椎损伤合并下颈椎损伤;多节段颈椎损伤中不稳定节段及脊髓受损平面位于下颈椎;手术应在减压的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 老年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斌;张贵林;刘波;吕艳伟;阎凯;范明星;田伟

    目的 探讨老年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既往骨折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骨折原因、骨折椎体部位及数量、骨密度(采用定量CT方法测量)、血骨转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25羟-维生素D3、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根据骨折原因将病例分为外伤组与非外伤组.结果 共纳入35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外伤组208例,年龄(70.76±7.81)岁,共计260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25个椎体.非外伤组147例,年龄(73.65±7.71)岁,共计237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61个椎体.经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t=-3.452,P=0.001)、既往椎体骨折史(χ2=15.486,P<0.001)、骨折部位(χ2=16.753,P<0.001)、骨折椎体数量(χ2=21.528,P<0.001)、骨密度值(t=4.762,P<0.001)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骨密度是发生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低骨密度是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提高骨密度可能会降低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

  • 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脊髓损伤卧床患者便秘的体会

    作者:廖春花;谢卓莉

    目的:分析脊柱损伤卧床患者便秘的根本原因病理生理改变,给予传统的中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效解决住院患者便秘问题以及防止便秘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方法:2009~2010年收治23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24例,研究组利用中医的穴位按压和腹部按摩的方法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的护理.结果:研究组在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便秘带来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对脊椎损伤的卧床患者解决便秘的老大难题和解决便秘带来的困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减轻便秘带来的各种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有力的支持.

  • 16层螺旋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张华;张华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脊柱损伤病人行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功能,行MPR、VR重建,对病变部位、范围、解剖结构及邻近组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R图像能行多方位重建,影像质量与横断面一致,对椎体及附件骨折显示率100%,对于复杂的骨折、脱位显示清晰.VR图像从立体上显示骨折,对于骨折及脱位情况显示直观,但对于细微骨折显示不良.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MPR、VR图像,能清晰、直观、立体、全面及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提高了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 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分析

    作者:魏来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2008年45例(男38例,女7例)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36例,其中32例位于下颈椎;不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7例,其中有5例为上颈椎伴下颈椎损伤;损伤部位为椎体31例,椎板25例,棘突9例,椎弓4例,横突5例,关节突5例;多见的受累节段为C4、C5、C6和C7;屈曲压缩型占60.5%.行颈前路椎体大块切除脊柱稳定重建21例,后路椎板减压加关节突钢板内固定10例,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稳定重建2例;保守治疗10例.结论:颈椎多节段损伤多为屈曲压缩型,连续性损伤多见,不连续型损伤少见;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为下颈椎损伤;不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数为寰、枢椎损伤合并下颈椎损伤;多节段颈椎损伤中不稳定节段及脊髓受损平面位于下颈椎;手术应在减压的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 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探析

    作者:刘秀华

    目的:探析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 ~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核磁共振与CT扫描检查,Ⅰ组根据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对患者加以诊断,Ⅱ组根据CT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进行诊断,以临床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结果:60例脊柱损伤患者经临床手术结果确认,共包括椎骨骨折22例,脊髓损伤6例,韧带损伤8例,椎间盘突出14例,椎体脱位10例.Ⅰ组检查结果共计56例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准确率93.33%;Ⅱ组共计40例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同,准确率为66.67%,两组诊断准确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临床诊断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医护人有效确认患者脊柱损伤情况.

  • 经椎弓根螺钉在脊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矫学位

    目的:探究将经椎弓根螺钉应用在脊柱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本院使用螺钉固定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60例,根据使用固定螺钉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经椎弓根螺钉)和对照组(使用传统螺钉),每组各30例,从螺钉松动率,并发症发生率两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螺钉松动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损伤患者使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与其使用传统螺钉治疗相比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效果.

  • 强直性脊柱炎入院患者寒热证候特点及其与脊柱损伤和疾病活动度关系研究

    作者:陈爱萍;路素言;邵培培;马丛;王北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入院患者寒热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脊柱结构损伤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AS住院患者共计277例进行寒热证候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脊柱结构损伤(mSASSS)评分及AS疾病活动度(ASDAS)评分.结果 AS入院患者寒证组36例(12.99%),热证组241例(87.01%),寒证组mSASSS评分较热证组高(P<0.05),热证组ASDAS评分较寒证组高(P<0.05).结论 AS入院患者热证多于寒证.热证组患者多与炎症活动有关,寒证组患者脊柱结构损伤程度较热证组重.

  • 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

    作者:张志敏;刘建;张亚宁;王宇飞;黄春霞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骨折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55岁,平均32岁。术中利用寰枢椎椎弓根钉的提拉及牵引作用对移位的寰枢椎进行复位。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伤口均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四肢症状,术后6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术后6个月,ASIA评分的运动、轻触及针刺评分分别是99.45±0.27、111.09±0.47、111.11±0.58,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VAS及NDI评分分别为1.04±0.38、12.56±2.24,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位置好,未见寰枢关节不稳。结论: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恢复寰枢椎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

    作者:马立泰;刘浩;龚全;李涛;王贝宇;丰干钧

    目的:探索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至9月有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的脊柱损伤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例;年龄16~67岁,平均(39.6±15.4)岁;颈椎1例,胸椎9例,胸腰段4例,腰椎3例;爆裂骨折4例,骨折脱位13例.神经损伤ASIA分级:A级12例,B级2例,D级2例,E级1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地震时从楼梯滚落1例.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以预防术后脑脊液漏.记录术后每日的引流量.结果:17例患者有15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出现.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者引流管保留至术后第6~7天.术后未出现头痛、头晕、发热、颈项抵抗、皮疹、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血肿、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随访9个月均未见到切口周围有异常现象.结论: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硬脊膜撕裂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是有效的方法.

579 条记录 1/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