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恶性胸水的治疗方法及进展

    作者:沈倩雯;金冶宁

    恶性胸水是癌症晚期的常见症状.大量的胸腔积液造成病人严重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对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法及近年的治疗新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恶性胸水 治疗 进展
  • 肿瘤血管生成调节与肿瘤治疗

    作者:李慧瑾;夏海滨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子的调节.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对策在目前肿瘤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各种调节因子、抗血管生成的主要治疗靶标及研发现状作一综述,为肿瘤治疗的抗血管生成新靶标的设计研究提供信息.

  •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作者:肖建;曹秀峰;王和明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种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在治疗程序上包括微型放射源,放射剂量计算,治疗计划与剂量验证等3个环节.粒子组织间植入方法分影像引导下植入和手术中植入.这种方法已经在许多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对策

    作者:陈蕊华;张凤春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s)在绝经后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妇女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和解救治疗效果优于三苯氧胺(tamoxifen, TAM).然而,随着药物治疗的深入,AIs的耐药也逐渐显现.近年研究发现: AIs的原发耐药可能与芳香化酶基因多态性有关,但具体的原理还不甚清楚.AIs的继发耐药可能与雌激素受体(ER)和多个生长因子通路的交叉通话相关.针对AIs的耐药,许多学者进行了逆转耐药的研究,本文就AIs的原发与继发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策略进行综述.

  • 14-3-3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曾妍;郑志红;杨磊

    14-3-3蛋白在所有真核细胞中均表达,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酸性蛋白家族,新的研究在阐明14-3-3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凋亡、迁移和生长分化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14-3-3蛋白能与超过200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几乎参与细胞所有的重要生理过程,研究14-3-3蛋白的功能,探讨其在肿瘤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对肿瘤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甲状腺髓样癌研究进展

    作者:于洋;高明

    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分泌降钙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且多因RET基因突变引发,其发病、诊断和治疗等都独具特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甲状腺髓样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

  • 端粒酶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洪日;陈红风

    WHO规定发展成恶性可能性超过20%的各种病变均属癌前病变[1].20世纪末,人们对于乳腺癌发生机制提出了"多阶段发展模式"的假说,认为癌变过程是谱带式的连续过程,即正常→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其中不典型增生是癌变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2].

  • 腹腔化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博

    腹腔化疗是一种高选择性区域药物治疗的方法,在胃肠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和防止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腹腔化疗较静脉化疗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自噬调控机制及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叶青;郑民华

    自噬是真核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实行"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它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增殖、凋亡信号途径与自噬信号途径相互交错影响,自噬与肿瘤细胞的生存死亡有重要的关系,这预示着自噬将成为肿瘤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

  • MMP-9、CD34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斌;黄云超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有多中心、易复发、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侵袭、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与肿瘤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降解及肿瘤血管的大量生成有密切关系.

  • 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忠全;陈碧茵

    目的:观察健择+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到2005年6月,对60例晚期(Ⅲb期或Ⅳ期) NSCLC采用健择(GEM 1.0g/m2·d第1、8天)联合顺铂(CDDP 30mg/m2·d第1、2、3天)的方案化疗,21天重复,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2例CR,13例PR,26例SD,19例PD,总有效率为(CR + PR)25.0%;鳞癌有效率35.3%,腺癌有效率23.1%;Ⅲb期有效率41.7%,Ⅳ期有效率22.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7月,1年生存率28.3%,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下降至Ⅲ、Ⅳ度者达35.0%,血小板下降至Ⅲ、Ⅳ度者为10.0%,恶心呕吐发生程度达Ⅲ、Ⅳ度者为25.0%.结论: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较轻,适合晚期NSCLC患者使用.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王玉珍;孙晓茹;姚俊涛;赵征;胡玉琴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3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3周方案(A组)和改进方案(B组)化疗.A组(22例),采用多西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一周期.B组(23例),采用多西紫杉醇80mg/m2,分2次分别于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mg/m2,分3天静脉滴注,第2、3、4天,21天为一周期.每例患者均接受至少2周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45.5%(10/22),B组43.5%(10/23),中位生存期(MST)A组12.5月,B组13.1月.两组在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的毒副作用两组均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但Ⅲ度-Ⅳ度骨髓抑制A组36.4%,B组8.69%.Ⅲ度-Ⅳ度消化道反应A组45.5%,B组13.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近期疗效相似,但B组降低了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病人耐受性较好,对老年晚期患者更加适宜.

  • 热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孙蔚亮;李小瑞;张清琴;花勤亮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满足入组条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疗,60-65 Gy/30-33 F-6-6.5W,放疗前接受NP方案化疗2周期,放疗后再接受1-4周期化疗;治疗组放化疗同对照组,放疗后1h内接受热疗,共6次-l3次(中位热疗次数9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1年局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 VS 53.3%,P<0.05;83.3% Vs 56.7%,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羟脯氨酸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姜明来;张开基;李青云;李辉;邹志;李万成

    目的:检测胸水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96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水HYP,判断其性质属恶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HYP的含量为(58.11±15.34)μg/ml,恶性胸腔积液HYP的含量为(41.80±11.81)μg/ml,二者相比P<0.01;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蛋白含量分别为(46.89±8.61)g/L和(37.42±8.39)g/L,P<0.01;包裹与未包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HYP对良恶性胸液诊断的灵敏度是84%,特异度是73.68%.结论:胸腔积液HYP的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 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邓元;张学斌;王鸿雁;张冠军;张群岭;王敏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NF-κB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乳腺增生症组织,乳腺癌PTEN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腋淋巴结无明显相关性(P>0.05).NF-κB p65与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55,P<0.05).结论:提示乳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及PTEN缺失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放射性碘粒子在预防局部复发中的作用(附25例报告)

    作者:沈卫达;王励;陈泓;金薇;胡俊艳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粒子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放射性碘粒子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到局部靶组织以及乳腺癌根治术后可能发生转移的径路中(选取位置同外放射治疗位置).25例中共计植入放射性碘粒子775粒,平均每例植入31粒.对已行碘粒子植入3年以上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行外放射性治疗的31例病例进行局部复发的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进行3年以上的术后随访,25例中有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4%.行外放射治疗的31例病例中也有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23%.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行组织间放疗和术后行外放射治疗,在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中的疗效无明显区别.但由于观察的例数较少,放射性碘粒子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在肺周围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唐云兰;高峰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肺周围肿块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l2月经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片示肺周围肿块,靠近胸膜壁层约2cm处的肿块,经其它方法检查亦不能确诊的37例病例,采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获得组织标本,明确定性诊断,成功率91.89%.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难以定性诊断的肺周边部肿块病变,早期诊断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经济安全.

  • 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王勇;胡杰贵;江丰收;胡冰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的端粒酶活性(TA),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CR-TRAP-ELISA法检测42例肺癌患者、20例良性肺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A表达.结果:肺癌组29例TA阳性(69.05%),OD值为0.45±0.37,良性肺病组2例TA呈阳性,OD值为0.11±0.06,而15例正常人全部呈阴性,OD值为0.08±0.03.血白细胞计数与TA检测结果无相关性.该法检测肺癌组TA特异度达90%,灵敏度为69.05%,TA表达的高低与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585),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阳性率高,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指导肺癌的治疗、预后判断等.

  • 经皮氩氦超低温定向消融治疗肺癌

    作者:杨胜生;曾志勇;程先进;庄聪文;林金祥

    目的:观察经皮氩氦超低温定向消融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无手术适应证的36例Ⅲ期和Ⅳ期肺癌患者,应用低温冷冻系统在CT引导下行经皮氩氦超低温定向消融治疗术.结果:患者术后早期多数出现一过性疼痛,无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结束后肿瘤CT值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多数患者肿瘤缩小、局部疼痛减轻、KPS评分改善.结论:CT引导下氩氦超低温经皮靶向治疗肺癌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近期治疗效果良好.

  • 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导管并腔内化疗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效果

    作者:朱朝勇;李富秀;张宇;周文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导管并心包腔内化疗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毒性反应.方法:2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引净心包积液后,经导管向心包腔内注入顺铂40m-60mg,足叶乙甙100mg,氟美松(DMX)10mg,嘱患者变换体位,以使药物均匀的弥散到整个心包腔,局部化疗同时全身水化和止吐处理.每周注射药物1次,当24h内心包引流量<50ml可考虑拔管.1-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病例25例,CR19例,PR4例,NC2例,RR92%.自开始治疗心包积液计,全组中位生存4.6个月,1年生存率23.6%,长1例生存时间2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均缓解.留置导管时间内无继发感染、凝管及导管脱落,无心前区疼痛、心力衰竭、肺水肿出现;随访中未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较好,安全可靠,不仅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并可延长生存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代志军;王西京;李步荣;陈磊;董济民;康华峰;刘小旭;薛锋杰;薛兴欢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对96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28天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2周期后采外周静脉血5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5-3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47.9%(46/96),其中38例(39.6%)降低了临床分期,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9例,无疾病进展者.9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CA15-3阳性率为64.6%(62/96).CA15-3阳性组和阴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2%(28/62)、52.9%(18/34),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前血清CA15-3水平为45.8±6.3;化疗后为32.5±6.8,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CA15-3水平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而病情稳定患者血清CA15-3水平较化疗前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CA15-3可预测疗效.

  • NP方案时辰给药治疗23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蒋华;姜维美;刘燕文

    目的: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与常规化疗模式相比,时辰化疗在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上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6年2月将NP方案以时辰给药方式治疗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时辰组,给药方法如下: NVB l2.5mg/m2/d,自15:00至03:00,峰值在21:00,dl-d4;PDD 20mg/m 2 /d,自l0:00至22:00,峰值在16:00, dl-d4;同期常规化疗21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外周静脉输液, NVB25mg/m2, dl, d8;PDD 25mg/m2, d3-d5;两组均为21天为1周期,每个病人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采用欧洲生命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 EORTC QLQ-C30)第三版和肺癌补充问卷QLQ-LC13对患者进行自我问卷调查,所有患者于化疗前1天,2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进行2次评估.两个量表各项原始得分经线性公式转换成0-100,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而症状量表及单项条目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明显,生活质量越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时辰组病人的中位TTP提高了1.3个月(6.2月:4.9月,P<0.05),一年生存率提高了13.25%(60.87% vs 47.62%,P<0.05),而中位生存期时辰组为13.8月,对照组为11.9月,时辰组有提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毒副反应:静脉炎(0 vs 66.67%,P<0.0001);恶心呕吐(21.74% vs 90.48%,P<0.001);贫血(17.39% vs38.1%.P<0.05);QLQ-C30量表显示:在对照组中,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两个条目上,化疗后得分显著高于化疗前(P<0.01),在角色功能、疲乏、便秘和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上化疗前后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辰组中,化疗后病人情感和认知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化疗前,总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化疗前高;QLQ-LC13量表显示: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经过2个周期的时辰化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与常规给药模式相比,NP方案时辰给药具有更好的疗效、更低的毒副反应和化疗期间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也更易为病人所接受,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深入研究.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福林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紫杉醇加顺铂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其中配合化疗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滴3小时以上,第1天,后予顺铂30mg/m2静滴,第1-3天方案化疗,化疗时常规行抗过敏预处理及止吐处理,化疗当天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1次/日,连用10天-14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0例化疗方案同配合化疗组,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组总有效率(53.3%)较单纯化疗组(46.6%)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紫杉醇加顺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可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p53、TS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褚廷广;万里新;蔡政;陈沛;吴会芳;周文鹏;李琮宇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53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 TSP-1)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法检测食管癌病人根治术切除标本的6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的表达状况及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并对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53、TSP-1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2.06$和66.18%,p53表达与TSP-1表达呈负相关(P<0.01),TS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与TSP-1蛋白阴性表达组的MVD值分别为(18.37±4.86),(29.80±6.35),两组MVD值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1与MVD呈负相关(P<0.0l);p5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论:TSP-1的阳性表达有可能通过抑制食管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浸润和转移.p53、TSP-1有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恶性潜能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c-FLIP、bcl-xS和caspase-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邱芳;彭松林;戴显伟

    目的:探讨c-FLIP、bcl-xS和caspase-3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C-FLIP、bcl-xS和caspase-3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周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FLIP呈过表达,其阳性率及半定量测定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c-FLIP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随组织分级增高表达升高.而bcl-xS和caspase-3低表达,其阳性率及半定量测定均明显低于癌周组织.随分级增高,bcl-xS表达下降,同时临床I期乳腺癌bcl-xS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Ⅱ期、Ⅲ期乳腺癌.结论:C-FLIP过表达、bcl-Xs和caspase-3低表达是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有望作为判断和监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

    作者:薛玉保;周学义

    目的: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引净胸水后灌注丝裂霉素、顺铂,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组58例,按病种分成2组,治疗组2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引净胸水后灌注丝裂霉素、顺铂;对照组29例,常规抽水后灌注丝裂霉素、顺铂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7%,对照组有效率65.5%(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加局部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胸穿加局部化疗,值得推广.

  • MMP-2和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萍;张庆;王祖义;于东红;武士伍;承泽农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和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 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但可能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 Ez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樊祥山;余慧萍;孟凡青;周强;吴鸿雁;周祀乔

    目的:探讨Ez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乳腺纤维腺瘤、腺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zrin表达与IDC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等的表达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构建乳腺病变的组织芯片,其中包括IDC101例,乳腺纤维腺瘤29例,腺病8例;采用EnVsion两步法进行Ezrin、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免疫组化标记;统计分析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分析Ezrin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应标记间的关系.结果:在91.89%(34/37)乳腺纤维腺瘤和腺病中,Ezrin表达于导管管腔内缘;而在75.25%(76/101) IDC中,却示细胞质内弥漫着色,无一例管腔内缘着色.在IDC组织中,Ezrin表达与肿瘤大小(r=0.277,P=0.005)、TNM分期(r=0.334,P=0.001)、淋巴结转移(r=0.323,P=0.001)、间质细胞内MMP-9(r=0.246,P=0.013)表达呈正相关.而与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癌细胞内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的表达和间质细胞内MMP-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Ezrin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和癌组织内的定位有明显差异,可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Ezrin的表达水平增高提示癌组织具有更高的浸润侵袭能力和淋巴结转移风险.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

    作者:刘文松;燕海姣;戴宗晴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并能连续传代的胰腺癌细胞株.方法:将携带EGFP基因的pEGFP-C1质粒体外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G418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荧光蛋白表达.结果:转染EGFP的胰腺癌细胞用G418筛选18天后,挑选克隆扩大培养,癌细胞几乎均见荧光蛋白表达并可连续稳定传至20代以上.结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EGFP的建立有助于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来研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 热疗增强诺维本对人肺癌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艳霞;张贺龙;冯英明;王宏玫;张荣庆;张东伟;冯燕国;胡玲;杨纪华

    目的:研究诺维本(NVB)与热疗联合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诺维本的工作浓度,并以该浓度进行化疗或与热疗联合,计算24h细胞生存率,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24h的作用效果;24h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和周期情况.结果:以24h时IC10-IC20的药物浓度作为试验的工作浓度,确定NVB对细胞系的工作浓度为10μg/ml.42℃单独热疗和单独化疗均对该株细胞有抑制和杀伤作用(P<0.05);42℃热疗与药物联合抑制作用强于单独化疗组和单独热疗组(P<0.01);细胞周期分析发现42℃热疗降低了S期细胞比例;单独诺维本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单独化疗组相比热化疗组的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对照组、热疗组、化疗组、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7.9%、13.9%、29.1%.结论:42℃温热可以明显增强化疗药诺维本的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关键词: 肺癌 热疗 化疗
  • CIDEs家族在脂肪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作者:王淑芳;李青;程红;姚丽;李繁烦;张静;陈广生;赵大庆;闵婕;李南林

    目的:探讨CIDE基因家族与脂肪肉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脂肪组织、20例脂肪瘤和21例脂肪肉瘤组织中CIDEA、CIDEB和CIDE3的表达情况.结果:CIDEA和CIDE3在30例正常脂肪组织、20例脂肪瘤和8例高分化脂肪肉瘤中均高表达,在2例去分化、6例黏液型及5例多形型脂肪肉瘤中,仅在成熟的脂肪细胞或有脂母细胞分化的细胞中表达,而去分化的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则不表达;且CIDEA和CIDE3的表达一致;CIDEB在所有正常脂肪组织、脂肪瘤及脂肪肉瘤中均呈阴性.结论: CIDEA和CIDE3均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脂肪肉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但CIDEB与脂肪肉瘤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 赖氨匹林对乳腺癌ERK信号通路活性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月林;叶云;李筱俊;祝晓光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赖氨匹林对体外培养的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ER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以及Bcl-2、Bax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赖氨匹林对乳腺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p-ERK)、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10)mmol/L赖氨匹林作用24h、48h、72h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1、5和10)mmol/L赖氨匹林作用24h,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81%、10.52%、15.63%,对照组为0.27%.赖氨匹林可下调MDA-MB-231细胞p-ERK的表达水平,但不影响总ERK表达,同时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结论:赖氨匹林对MDA-MB-231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乳腺癌ERK信号通路、影响Bcl-2、Bax蛋白表达有关.

  • 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印华;王玺;博挽澜;刘铁夫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腹腔应用As2O3治疗后,通过瘤体体积及瘤重的比较,病理观察血管分布,VEGF及bF-GF免疫组化检测,反映As2O3对小鼠H22肝癌组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As2O3高剂量及低剂量组均有效地抑制荷瘤鼠皮下肿瘤的体积及瘤重,瘤重抑瘤率分别为39.32%、44.89%,病理观察发现As2O3治疗组的肿瘤血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As2O3治疗组肿瘤细胞的VEGF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VEGF阳性细胞数,As2O3治疗组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As2O3对小鼠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治疗肝癌的潜在价值.

  • 冻存后人脐血DC介导的食管癌细胞瘤苗实验研究

    作者:陈素钻;陈康文;俞晶;谢丽华;张娟;罗丽莉;郭光华

    目的:探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瘤苗在低温冻存后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性CTL活性.方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诱导扩增为成熟DC,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PEG)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鉴定瘤苗表型;-80℃低温冰箱冻存融合细胞EC109-DC,3周后融冻;观察融冻瘤苗表型及致瘤性;MTT法测定瘤苗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体外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结果:融冻后疫苗体外半悬浮生长;同时高表达FR和CD80;融冻后瘤苗接种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未冻存和冻存后融合疫苗EC109-DC活化的T淋巴细胞,可产生针对EC109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冻存未破坏融合疫苗的完整性;融冻后瘤苗无体内致瘤性,安全可靠;-80℃低温冰箱短期冻存对EC109-DC融合疫苗生物学特性及特异的CTL活性无明显影响,可望为DC疫苗提供简单可行的保存方法.

  • 蛋珍油对家兔放射性食管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景华;朱云;史恒军;梁军

    目的:用家兔放射性食管损伤的模型来评价中药制剂蛋珍油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雄性家兔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单纯照射(R)组、蛋珍油给药(D)组、思密达给药(S)组和正常对照(C)组,每组6只.家兔清醒状态下,用直线加速器对R组、D组和S组家兔全胸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15Gy,源皮距(SSD)为100cm,照射面积7cm×3cm,照射剂量率200cGy/min.C组未行照射.蛋珍油给药量,7ml/次,思密达药量3g/次.每天分3次经口腔缓慢地给药,连续给药5天后立即统一处死家兔.取材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bloting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IL-8和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D组家兔食管组织于照射后第5天放射性食管损伤比照射组明显减轻.D组IL-8和TGF-β1蛋白相对含量(0.589±0.053,0.511±0.022)较R组(0.744±0.026,0.686±0.091)明显减弱(P<0.01),与S组(0.547±0.062,0.496±0.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R组的IL-8和TGF-β1mRNA相对含量(0.697±0.076,0.626±0.071)较D组(0.149±0.056,0.162±0.022),S组(0.332±0.081,0.396±0.018)和C组(0.126±0.092,0.108±0.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IL-8和TGF-β1mRNA相对含量低于S组(P<0.05).结论:成功地复制了放射性食管损伤急性期动物模型,并发现蛋珍油能明显减轻辐射所引起食管损伤的病理改变,抑制放射性食管损伤中IL-8和TGFβ1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对家兔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 Caveolin-1对乳腺癌细胞Hs578T耐药株生长、增殖的影响

    作者:齐保聚;李非;郑亚民;孙海晨;刘爽;陈建文

    目的:探讨caveolin-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Hs578T/Dox)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中转染caveolin-1基因,构建高表达caveolin-1蛋白的细胞系(Hs578T/Dox-cav), 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染成功.MTT法绘制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比较生长速度的差别;将两种细胞接种于软琼脂中,比较转染前后集落形成的区别,接种于裸鼠体内,比较成瘤情况.结果:转染caveolin-1后Hs578T耐药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P<0.01),集落形成明显增多(P<0.01),裸鼠成瘤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caveolin-1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的生长和增殖.

  • siRNA对卵巢上皮癌细胞HMGA1基因表达抑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柳英兰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对卵巢上皮癌细胞中高迁移率蛋白家族A1 (Hish mobility group A1, HMGA1)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HMGA1基因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HMGA1 siRNA,分为两组,实验组以不同浓度[(1.0,2.5,5.0)μg/L,下同]的HMGA1 siRNA转染HMGA1基因高表达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OVCAR细胞,对照组以等量阴性对照siRNA转染OVCAR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OVCAR细胞中HMGA1 mRNA的表达, HMGA1 mRNA的表达以PCR循环数阈值(Ct值)表示;蛋白印迹法测定OVCAR细胞中HMGA1蛋白的表达;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转染后存活的OVCAR细胞数.结果: HMGA1 siRNA转染OVCAR细胞后,明显下调OVCAR细胞中HMG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不同浓度HMGA1 siRNA转染后, OVCAR细胞的Ct值分别为(19.62±0.02),(20.46±0.02),(20.57±0.03)个循环数,与对照组[分别为(19.30±0.02),(19.45±0.01),(19.58±0.03)个循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浓度转染后,实验组OVCAR细胞的HMGA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0.02,0.56±0.02,0.19±0.03)分别与对照组(分别为1.92±0.25,1.80±0.29,1.15±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OCAR细胞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HMGA1 siRNA可以下调HMG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生长,提示HMGA1基因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5-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α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建;李宁;费哲为;欧敬民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MTT法测出不同浓度干扰素α(IFN)和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根据公式求出5-FU的半抑制浓度,然后用此浓度的5-FU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配伍作用于胃癌细胞,用MTT法检测抑制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干扰素α、5-FU和干扰素α+5-Fu作用组的p53、p27、PCNA、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未发现干扰素α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5-Fu有抑制肿瘤增殖作用,且有浓度相关性;与5-FU作用组相比干扰素α+5-FU作用组的抑制率大于单纯5-FU组,且与配伍的干扰素浓度呈正相关性.之后的免疫组化试验发现IFNα+5FU组p53、p27、Fas-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单纯的5-Fu组的阳性率,更明显高于IFN组的阳性率,而PCNA蛋白则相反.结论:5-FU对SGC7901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IFNα未见明显的抗增殖作用,但这两药物联合应用时,IFNα明显增强5-Fu的抗增殖作用;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率与5-FU组明显不同,IFNα增强5-FU的抗肿瘤增殖作用可能是由凋亡途径参与作用的.

  • 定制化人工活性骨的研制和体内成骨研究

    作者:何三虎;白岫峰;李刚;杜良智;李兴强

    目的:初步探索利用RP技术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人工活性骨替代物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RP技术SL法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法复合BMP,制成定制化人工活性骨.以多孔β-TCP/BMP支架为实验组,单纯多孔β-TCP支架为对照组,进行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动物实验,分别在植入后2周、1月、3月、6月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测分析和组织学观察, Lane-Sandhu X线和组织学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3月,均出现牢固的骨连接.植入后6月,实验组可见骨改建.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定制化人工活性骨的构建是可行的.多孔β-TCP支架和多孔β-TCP/BMP复合支架均可以终完成骨替代,达到临床骨修复的目的.

  • 顺铂水针剂与粉针剂体外细胞毒作用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杨乐;刘文超;李蓉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顺铂针剂的细胞毒效应.方法:用含不同终浓度顺铂水针剂与粉针剂的培养液培养Hela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顺铂的50%抑制浓度(IC50),分析比较两种不同顺铂剂型针剂在体外的细胞毒效应.结果:相对于顺铂粉针剂,相同终浓度顺铂水针剂作用的Hela细胞存活率较低,其IC50值分别为(14.0±0.07)μg·ml-1及(15.03±0.26)μg·ml-1(P=0.003).其中在(0.1、1、10)μg·ml-1组中细胞存活率存在差异.结论:顺铂水针剂较粉针剂体外细胞毒效应强.

  •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冻存

    作者:方慧云;程伟民;季明芳;何洁冰;李晓玲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培养及冻存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抗原标本前处理、抗原的装载、实验分组、细胞冻存等,摸索出树突状细胞诱导扩增以及促进成熟的优化实验方案.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作为DC的来源,GM-CSF和IL-4可诱导其前体细胞向DC分化,添加促成熟细胞因子可以让细胞维持细胞生物活性.结论:人外周血DC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冻存具有重要意义.冷冻DC细胞保持了它的特性,但会因冻融过程生物特性有所减低,为此在应用冻存DC细胞时应考虑增加输入细胞量.

  • 小干扰RNA对骨肉瘤细胞株CXCR4基因表达和侵袭力的影响

    作者:李康华;肖文峰;龙海涛;朱勇;罗令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 (siRNA)对骨肉瘤细胞株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表达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细胞克隆技术,从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分离培养出高表达CXCR4的骨肉瘤细胞株,设计合成针对CXCR4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骨肉瘤细胞株后用RT-PCR检测CXCR4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荧光检测转染效率,Transwell趋化侵袭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效率约为43.82%, CXCR4编码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能有效下调CXCR4基因表达水平,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株穿过侵袭膜的细胞数也较转染前减少(P<0.05).结论:小分子干扰RNA技术能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株CXCR4基因的表达和体外侵袭能力.

  • 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

    作者:王跃生

    目的:探讨发现早期胃癌(EGC)、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例资料,统计EGC检出率,并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2004年、2005年、2006年EGC分别占该院同期手术胃癌的5.26%,6.09%,11.11%.胃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2.73%.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59岁,男:女=1.9:1.0,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EGC主要病灶分布在胃窦,肉眼分型多为Ⅱc和Ⅲ型,直径多<2cm.病理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多数浸润黏膜层.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34%和36.36%.结论:EG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内镜多点活检可明显提高EGC的诊断率.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临床 病理
  • 凋亡诱导因子(AIF)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昌正;李英男;吴本俨;朱鸣;王卫华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IF在细胞中的表达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IF在29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株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AIF的表达量高于上皮细胞株(胎儿胃上皮细胞株HFE-145、胃上皮永生细胞株GES-1);AIF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38%、10%,胃癌组织中AIF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AIF的表达量上调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 76例腹膜转移癌的临床检查方法对比分析

    作者:赵梅芬;张艳梅;刘东屏;王学梅

    目的:比较腹膜活检和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及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评价腹膜活检在腹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76例腹膜活检诊断为腹膜转移癌者,经8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腹膜增厚,采用超声穿刺探头引导下经皮于增厚的腹膜处进行活检,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作病理学诊断,所有的患者均行腹水脱落细胞学、内窥镜、8超、CT、x线等检查寻找肿瘤可能的原发病灶.结果:76例腹膜转移癌均由腹膜活检证实,同步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者23例,阳性率为30.3%,内窥镜发现胃肠道肿瘤病灶者32例,阳性率为42.1%,超声/CT发现腹部病灶者29例,阳性率为38.2%,内窥镜加超声发现腹膜转移癌总的阳性率为80.3%.结论:不明原因的腹水,当临床高度疑诊腹膜转移癌时,尤其当临床无创性检查没发现肿瘤病灶时,腹膜穿刺活检是有用的检查手段.

  • 血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农巧红;何艳玲;彭安;申东兰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1(STK1),探讨其早期诊断、复发转移和治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增强发光(ECL)点印迹法定量检测20例术前及术后化疗期结直肠癌患者STK1;同期定量检测外周血CEA;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结直肠癌患者20例,STK1浓度为1.935±2.068pM;健康人群15例,浓度为0.59±0.29 pM;P=0.009,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全组中STK1阳性率40%(8/20),健康人群中0%(0/10),P=0.005,有统计学意义;STK1灵敏性4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价值100%.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STK1阳性率66.67%(6/9),与健康人群比较,P=0.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结直肠癌Ⅳ期正在化疗期患者18.18%(2/11)比较,P=0.028,有统计学差异;与术前患者CEA 0%(0/9)比较,P=0.031,有统计学差异.20例结直肠癌全组中,CEA阳性率20%(4/20),低于STK1阳性率(40%).结论:STK1浓度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阳性率在术前患者中高,化疗期患者中较低;提示STK1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复发转移以及治疗疗效的预测方面可能较CEA更有优势.

  • HMGB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宋舟;刘屹;包国强;何显力;马庆久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以及转移的关系.加入不同浓度丁酸钠后,观察SW620细胞中HMGB1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药物浓度对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HMGB1与大肠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70例癌旁组织、70例正常大肠组织HMGB1蛋白表达;培养SW620细胞,MTT法检测SW62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抑制率,绘制抑制率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MGB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MGB1在大肠癌中呈强阳性表达(80.0%),在癌旁组织中仅有微弱表达,正常大肠组织无表达;HMGB1的阳性率与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呈正相关(P<0.01);加入不同浓度丁酸钠后,对SW620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丁酸钠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同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HMGB1的表达也有所下降.结论:HMGB1在大肠癌中呈强阳性表达,HMGB1与大肠癌的转移与增殖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大肠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

  • Id1在肾细胞癌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于小玲;尚芳芳;徐晓慧;姜长青;徐文华

    目的:含双螺旋环的Id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or 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在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近年研究显示其高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了肾正常组织、肾良性囊肿和肾癌中Id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与肾癌细胞分化类型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肾癌旁正常组织、38例肾细胞癌和10例肾良性囊肿组织中Id1的表达.用JD801形态图像分析系统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Id1蛋白在正常肾组织中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高表达;在肾良性囊肿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减少;在肾癌细胞中均阳性表达(38/38).颗粒细胞癌中Id1的表达水平高,其次为混合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表达量较少.结论: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高表达Id1;良性囊肿组织中Id1表达减少;肾癌组织中Id1蛋白有广泛表达,且分化差的癌细胞类型表达量高,表明Id1与肾癌细胞的恶性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梁彬;程大也;孔虹;解芳

    目的:研究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CT/ALT)比值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1例肝细胞癌、49例慢性肝炎、45例肝硬化和5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OCT/ALT比值和AF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肝细胞癌组血清OCT/ALT和AFP水平高于对照组、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CT/ALT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和0.758.OCT/ALT的优截断点约为3.2,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3%和90.3%.AFP的优截断点约为400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7%和80.0%.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血清0CT/ALT和AFP联合检测优于两项指标的单独检测.

  • 小肠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玲;余璐;杨守京;马世荣;付欣;王映梅

    目的:报道小肠组织细胞肉瘤1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组织细胞肉瘤光镜、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为单形或多形性,胞浆丰富,嗜伊红性.瘤细胞体积大,圆或卵圆,部分梭形.核圆或卵圆、可多核型,泡状核,轻到中度异型,核仁明显.免疫表型:肿瘤细胞LCA、CD45R0胞浆阳性,CD68、CD163、S-100、CD117、LYS、HLA-DP、-ATI阳性,SMA、CD1a灶状阳性,ACT、NSE、CD21、CD35、DES、CD23、HLA-DR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4%.结论: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 胃肠道间质瘤6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振玉;汪志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35例,腹部包块6块,消化道出血26例;病变部位胃44例,小肠13例,结肠直肠6例.6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以及影像学检查对GIST病变部位有重要作用.GIST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严志刚;邓彬;丁岩冰;吴健;肖炜明;包云;杨建国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胃镜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早期胃癌者胃镜下病变特征,包括病变部位、胃镜下分型和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结果:早期胃癌占胃癌总数12.73%,胃镜下分类Ⅱc型40例,占48.19%,胃内分布以胃窦多,42例(50.6%),其中表现有非特异症状者54例,占65.06%.结论:对胃癌可疑人群进行规范化胃镜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 胃癌组织CD44v6、COX-2、MMP-2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于颖剑;高鹏志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COX-2、MMP-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COX-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CD44v6、COX-2和M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37/60),55.0%(33/60)和73.3%(44/60).胃癌组织中CD44v6、COX-2、MM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CDC4v6、COX-2、MMP-2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CD44v6、COX-2、MMP-2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 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作者:李刚;何三虎;白岫峰;李兴强;杜良智

    目的:本文通过对12例采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研究,对化疗疗效、毒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1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小22岁,大65岁.病理确诊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8例;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临床确诊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4例.10例患者因累及面部中线两侧,故采用双侧颞浅动脉插管颌内动脉灌注化疗.方案采用顺铂(Cisplatin)13-25mg/m2, d1-5, d29-33;足叶乙甙(Etopside)100mg·d-1, d1-5, d29-33;平阳霉素(Pinyangmaycin)10mg/d, d1-5, d29-33;甲环亚硝尿(Me-CCNU)100-150mg/d, d1;强的松(Prednisone)25mg/m2,d1-14.所有患者采用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完成了一周期化疗.第56天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一周期后,CR:6例,PR:4例,NC:2例.本组患者毒性反应以血液毒性为主.无因毒性反应影响治疗或因毒性反应退出治疗者.结论: PDD + Vp16 + PYM + Me-CCNU + PED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喉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权芳;张少强;任晓勇;闫利英

    目的:报道并探讨喉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喉原发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特征进行讨论.结果:1例肿瘤位于声门上黏膜下,术后10月死于远处转移.另1例因病变弥漫,原发部位不好确定,随访4月未见复发.肿瘤细胞小,胞浆少核大深染,前例瘤体内同时伴有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示前者瘤细胞NSE(+),SyN(+)、EMA(+)、CK(+).后者瘤细胞CK(+),NSE(+),EMA(-).结论:喉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少见,恶性度较高,确诊需要特殊病理检查.

  • MDM2、p15、MMP-2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作者:吕中华;张学新;张锐;李瑞岩

    目的:探讨p15、MDM2、MMP-2与胶质瘤发生及临床病理分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0例胶质瘤标本中p15、MDM2、MMP-2的表达,同时取6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15、MDM2、MMP-2阳性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胶质瘤表达中的相关性.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示MDM2蛋白表达量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成正比,与p15成反比,与MMP-2正相关.结论:p15、MDM2、MMP-2蛋白在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判断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肿瘤的预后.

  • CT和MRI对鼻咽癌T分期比较研究

    作者:甘浪舸;李祥攀;阮林;韦祝新

    目的:比较592例鼻咽癌患者的CT、MRI资料,探讨MRI及CT对鼻咽癌92福州分期和02UICC/AJCC分期的不同影响.方法:分析592例治疗前进行CT/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比较MRI和CT检查的差异性所导致分期不同.结果:MRI分期结果较CT晚,92福州分期CT中T1 + T2比例达59.4%,MRI中为39.9%(P=0.000);02UICC/AJCC分期中T1 + T2比例达61.0%,MRI中为46.6%(P=0.001).两种分期相比,92分期T4期比例为32.4%,02UICC/AJCC分期T4期比例为22.0%(P=0.001).结论:较CT对鼻咽癌T分期的诊断具有优越性,92分期和02UICC/AJCC分期在T分期上差异不大.

  •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雪松;贾金良;陈征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p27和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以及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16、p27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在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70.0%和62.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的大小及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Cye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的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p16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 = -0.283);p27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 = -0.279).结论: 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 脑血管母细胞瘤与Von Hippel-Lindau病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

    作者:汤建明;谢万福;张晓东;王茂德

    目的:探讨脑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与Von Hippel-Lindau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980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96例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包括其中9例Von Hippel-Lindau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全切78例,大部切除18例,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6.28%,9例Von Hippel-Lindau病患者中,3例死于肾癌.结论:脑血管网状细胞瘤为良性血管性肿瘤,头颅MR可对典型病例作出定性分析,肿瘤实质性者病程缓慢,囊性者病程较短,出血性者起病急骤.发病部位较为恒定,主要在小脑,而以右小脑半球多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则可治愈.Von Hippel-Lindau病具有潜在恶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对于首先发现颅内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患者,应考虑Von Hippel-Lindau病的可能,应仔细全身检查,排除其它脏器病变,并长期随诊.

  • 鼻咽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腮腺受照剂量与口腔干燥症的关系

    作者:赵品婷;邵秋菊;齐宇红;周惠敏;梁昉;袁慧琴;袁灿亮;梁军

    目的:分析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腮腺受照剂量与口腔干燥症发生的关系.方法:61例鼻咽癌接受立体定向放疗,照射靶区为鼻咽肿瘤、鼻咽区、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靶区处于95%剂量曲线内,总剂量30-42Gy/10-14次/20-30天.腮腺处于50%-60%剂量线内.复查时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的口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腔干燥症的严重程度.结果:全组1年局控率95.08%(58/61),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5.08%(58/61)、93.22%(57/61)、90.16%(55/61).左腮腺受照剂量l5.98Gy-31.06Gy(21.21±5.29).右腮腺受照剂量14.89Gy-26.69Gy(19.01±4.96),口腔干燥症的发生率为6.56%(4/61),中度发生率为3.28%(2/61),无重度发生.结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可以保证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降低腮腺受照剂量,减少放疗后口腔干燥症.

  • SOD、CYFRA21-1及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劳明;吴芸;黄文成;潘元平;李佩章;雷考宁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YFRA21-1及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3例卵巢癌、35例卵巢良性病变及30例正常妇女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YFRA21-11及CA125,并作比较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Mn-SOD水平较卵巢良性病变及正常妇女明显降低(P<0.05或0.Ol),CYFRA21-1及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O1),Mn-SOD、CYFRA21-1及CA125的敏感性分别为74.7%、81.9%和79.5%.三者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5.1%,准确度提高到94.7%.结论:联合检测Mn-SOD、CYFRA21-1及CA125对卵巢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Ⅱb、Ⅲa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

    作者:殷建林;黄俊星;刘海日;顾友梅

    目的:探讨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下简称介入治疗)治疗Ⅱb, Ⅲa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Ⅱb或Ⅲa期患者42例,取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然后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明胶海绵.介入治疗后l0天左右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经介入治疗后近期不良反应轻.术后5年生存率52.4%.结论:Ⅱb, Ⅲa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许浩;李玉红

    直肠癌根治术后,约15%-20%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0.5%-2%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因此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术后DVT的形成十分重要[1].本科2000年至2006年共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406例,术后发生DVT24例,其中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PE)死亡1例,经确诊后积极治疗,于1周后症状消失22例,并发DVT后综合征1例.

  • 乳癌术后使用义乳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作者:王雁;岳会英;谭敏;杨敏;丁艳妮;刘海娟

    随着乳腺癌发病的日趋年轻化,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上升到第一位.[1]然而由于乳房重建术尚未广泛开展[2],因此,义乳就成为许多患者术后弥补躯体缺陷、改善外在形象的较为理想选择[3].

  • 阿片类药物治疗终末期癌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笃平;王莉;陈馨

    目的:分析终末期癌症患者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剂量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终末期癌症患者中138例J(76.3%)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和转移部位阿片镇痛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可评价的138例中,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105例(76.1%),芬太尼透皮帖剂(多瑞吉)21例(15.3%),弱阿片类12例(8.7%).日平均吗啡口服量男性高于女性(P=0.02);随着年龄增大,用药剂量减少(P<0.05),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发生呼吸抑制需解救者4例(3.8%),便秘发生率11.4%.无药物过量致死亡患者.结论: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原发病灶与剂量无关,不良反应可控制.

    关键词: 癌痛 治疗 阿片
  • 1466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分析

    作者:何远春;李俊;陈振东

    目的: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讨论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离心,行HE染色,镜检.结果:1466例浆膜腔积液中,胸腔积液为973例(66.4%),腹水373例(25.4%),心包积液120例(8.2%).其中细胞学检测到恶性肿瘤274例,阳性率为18.7%.恶性积液中,腺癌231例(84.3%),鳞癌癌9例(1.6%),恶性淋巴瘤7例(1.3%),未分化癌4例(0.7%),恶性间皮瘤4例(0.7%).结论: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p57及nm23在肢体平滑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正民;张鸿彦;王玉学

    目的:检测肢体平滑肌肉瘤组织中057及nm23的表达,分析p57及nm23对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平滑肌肉瘤组织中p57及nm23的表达,并对所有病例的5年存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63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23例(36.51%)p57表达阳性,31例(49.21%)nm23表达阳性,057及nm23的表达与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及患者的预后相关(P<0.01);nm23还与平滑肌肉瘤的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p57及nm23可作为两个新的指标,用于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 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附2例)

    作者:程虹;张传山;沈万安;张静;马福成

    目的:探讨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Low grade central osteosarcoma)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例成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和国内外文献回顾,讨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发病年龄较普通型骨肉瘤稍大,多为青壮年,病史较长;病变多位于长骨干骺端,特别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好发于股骨;影像学检查可见程度不等的骨质破坏;组织学改变没有特征性,类似于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但有明确的瘤组织浸润,替代骨小梁间的骨髓脂肪组织.常误诊为纤维结构不良等良性病变,骨皮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是重要的鉴别诊断线索.结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诊断强调组织病理学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可以避免误诊.

  •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瑞霞;王晓慧;薛小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二维超声确定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等一般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分级,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灶内血流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等并记录.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性与恶性肿瘤在血流分级及多普勒峰值PI、RI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以假性乳糜性胸腹水为表现的宫颈原位癌1例并病因分析

    作者:张艳梅;刘东屏

    糜性胸腹水尤其是假性乳糜性胸腹水临床上较少见,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一定困难,现将我院诊治1例并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 再次肝移植术后继发喉部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吕毅;胡良硕;刘昌;于良;刘学民;王博;张晓刚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下肿瘤发病率的变化及临床对策.方法:1例患者男性,51岁,先后因肝癌及肿瘤复发行2次肝移植术,术后给予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再次肝移植术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给甲强龙冲击治疗.结果:再次肝移植术后一年继发喉神经内分泌癌,行喉癌根治术+放疗.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会提高某些肿瘤的发病率,有根治指征时,果断进行根治手术是能惠及病人的佳策略.

  • 乳腺癌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定位技术

    作者:周桂娥;陈龙;韦汉荣;梁霞

    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目前已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晚期乳腺癌乳腺及胸壁放射治疗的常规治疗方法,这客观要求有一种比较成熟的能够适应它的定位技术.为此,各家医院在工作实践中,对等中心1/4切线野照射技术的相应定位技术不断摸索和不断完善.

  •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曙;冷冬妮;施公胜;章建国;刘益飞;刘颖;黄华

    目的:探讨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bcl-l0和bcl-2蛋白在MALT淋巴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46例胃肠MALT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10和bcl-2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46例MALT淋巴瘤男女发病之比为1.87:1,平均年龄53岁.组织学以单核样B细胞克隆性增生为主,伴淋巴上皮病变,少数有大细胞转化.免疫组化bcl-10在不同临床分期,恶性度及复发转移组中胞核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28.13%,70%,75%;72.5%,83.3%;33.33%,71.4%.其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cl-2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60%,50%;77.5%,50%;77.78%,46.43%.除不同临床分期组外(P>0.05),其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MALT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瘤,具有特殊的病理组织学形态.MALT淋巴瘤中bcl-10胞核及bcl-2的表达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苇;孙淼;刘春华;缪长青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用预激方案化疗,如一疗程未获缓解,可接受第二疗程治疗.监测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17例患者第一疗程获CR,2例第一疗程获PR,第二疗程获CR,7例无效,其中3例为MDS转化白血病,难治患者、复发患者各2例,总有效率达73%.中性粒细胞降至低时间平均12天(3-21天).所有病例均完成疗程,无1例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