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癌症相关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联

    作者:贾韵博;张阳;韩芳

    Stathmin,RIN1和DRD2基因被发现是癌症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等癌细胞中高表达.研究发现Stathmin在情感相关脑区海马及杏仁核高度表达,是参与恐惧记忆调节的基因;RIN1高表达于端脑抑制恐惧记忆的获得;DRD2基因调控多巴胺D2受体表达,该基因失调会导致多巴胺功能紊乱,引起酒精依赖.从而证明这些基因与创伤后应激反应(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从Stathmin,RIN1,DRD2基因入手,重点阐述这些癌症相关基因在精神疾病中的表现,从基因角度为寻求癌症与精神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提供证据.

  • 晚期三阴乳腺癌挽救治疗进展

    作者:张为家;曾海;王茜;李爽;苏小岩

    三阴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5%,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生存期短和预后较差的临床特点.因此近些年来,三阴乳腺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肿瘤学界的关注.化疗是晚期三阴乳腺癌治疗的核心,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的化疗方案.另外,靶向治疗是晚期三阴乳腺癌一个较有前途的治疗新策略.现对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挽救治疗做一综述.

  • 泛素连接酶cbl家族蛋白调控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天舒;徐玲;刘云鹏

    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是引起细胞凋亡,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途径,对监视机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死亡受体通路主要包括三条:TNFα及其受体途径,FasL/Fas途径,TARIL及其受体DR4/5途径.近年来,关于cbl家族蛋白调控死亡受体通路的研究越来越多.cbl家族蛋白作为泛素连接酶Ring-finger结构域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调节蛋白的泛素化,参与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本文就死亡受体、脂筏、生存通路及其它分子四个方面,综述cbl家族蛋白调控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食欲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蓉;苏文涛;安楠;刘君;藤启凤;李兴梅;白飞虎;呼圣娟

    食欲素(orexin)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新型神经肽,具有调节摄食行为、能量代谢、睡眠与觉醒等生理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食欲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尤以结肠癌细胞研究较多.本文欲从食欲素与结肠癌的研究现状及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机制方面进行阐述.

  • 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治疗进展

    作者:王小娟;梁树辉;丁杰

    胃肠道肿瘤通过腹腔局部播散和种植可导致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患者常会出现肠梗阻、恶性腹水、疼痛等并发症,为肿瘤终末期,预后较差.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化疗、腹腔化疗、减瘤手术、减瘤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给患者的生存带来不同程度的获益,使腹膜转移癌的预后取得了较大的改善.本文将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做一回顾总结.

  •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乐红红;相芬芬;康向东

    结直肠癌在临床较为常见,占消化道肿瘤的5%~8%,老年人较为多发,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髓源抑制性细胞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幼稚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细胞群.本文综述髓源抑制性细胞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靶向髓源抑制性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望.

  •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丽华;张学美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配体PD-L1为CD28/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负性协同刺激分子成员,在许多肿瘤细胞及其相关细胞表面高表达.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其中PD-l及配体PD-L1为靶点的免疫抑制药物在各类肿瘤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将对近年来其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长链非编码RNAs在肿瘤外周血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高英;潘育翔;张慧杰;张淑兰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由于其缺少开放阅读框架而不具有编码蛋白质潜能,所以初被视作转录过程的“暗物质”而未受到重视.近年来因其以RNA的形式在肿瘤的表观遗传、转录以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调控基因的表达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一些LncRNAs在某些肿瘤组织及其血清或血浆中稳定表达,并可作为临床诊断、预后监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简要概述LncRNAs,并对其在多种肿瘤组织及其外周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鼻咽原发性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骆敏;张玉梅;李永强

    鼻咽原发性腺癌发病率低,类型多且复杂,本文通过回顾近30年来关于鼻咽腺癌的文献报道,对鼻咽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相关资料进行综述,便于全面认识鼻咽腺癌,提高诊治水平.

  • WWOX蛋白及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柴春艳;刘娅萍;延华;王甜;李雅莉;徐邦强;赵媛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中WWOX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WOX蛋白和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和癌旁5 cm以上正常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WWOX蛋白和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均存在低表达或表达缺失(P<0.05).在男性肺癌患者中WWOX蛋白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比女性肺癌患者中的明显降低(10.00% vs56.25%,17.50% vs 71.88%,均为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WWOX蛋白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比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低(15.38% vs 48.48%,23.08% vs 63.64%,均为P<0.05).吸烟指数≥400年支的肺癌患者WWOX蛋白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吸烟指数<400年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3% vs 42.86%,23.33% vs 54.76%,均为P<0.05).WWOX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TNM分期不相关(P>0.05).PTEN蛋白在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组织(60.87%vs 22.22%,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组织Ⅰ-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68.57% vs 16.22%,P<0.05).WWOX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WWOX蛋白和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或低表达,有望为肿瘤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WWOX蛋白和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在支气管肺癌癌变中起到了协调作用.

  •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俞峥;王新连;徐伟峰;顾家榕;王嘉玮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前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贫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性别、吸烟、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年龄>65岁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118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3.73%,年龄> 65岁、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手术方式、贫血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患者性别、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PO2降低、吸烟、手术时间在对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年龄> 65岁、心功能不全、术前FEV1/FVC≤70%、术前低钾血症、手术方式、贫血为术后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术前准备、术后心电监护极为重要.

  • 动脉灌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远期效果分析

    作者:董久兴;赵佳;刘琪;熊露宁;齐秀恒;邹庆华

    目的:分析动脉灌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CWR)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参加我院动脉灌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临床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Ⅰ组):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组,共25例;对照组(Ⅱ组):中心静脉输入化疗药物组,共40例.通过随访,记录患者病灶局部进展的时间(胸壁复发病灶进展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出现远处转移的时间及死亡时间,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组患者随访9~36个月,中位随访23个月,对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Ⅰ组、Ⅱ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1个月、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Ⅰ组、Ⅱ组的中位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分别为17个月、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Ⅰ组、Ⅱ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7个月、4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延长了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的PFS,在DMFS及OS上两者差异不显著.远期效果略优于静脉化疗.

  •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初步疗效对比

    作者:秦茵茵;张德华;欧阳铭;李时悦;谢展鸿;张洁霞;周承志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的MPM患者,GD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为试验组,PP方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为对照组,21天为一个周期,对比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30例MPM中,GD组和PP组中位化疗周期(4 vs 4.5个)、疾病控制率(DCR) (85.7% vs 87.5%)、中位生存时间(mOS)(14 vs 15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86、P=0.982、P=0.564).GD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PP组(64.3% vs 18.8%),两组血液学毒性有差异(P=0.024);但GD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PP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4.3% vs 31.3%,P=0.399).结论:GD方案与PP方案在晚期MPM患者一线化疗中疗效相当;GD方案在血液学毒性高于PP方案,但多以Ⅰ-Ⅱ度骨髓抑制为主,安全性可接受.

  • 负性富集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乔媛媛;张达矜;霍雨佳;史成和;熊鸣;赵晓航

    目的:负性富集并鉴定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数量及表型特征,探讨CTCs在食管鳞癌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偶联CD45抗体除去外周血白细胞,富集外周血CTCs的“负性策略”,用荧光鉴定CTCs上皮标志及细胞核特征,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TCs数量改变与患者临床参数与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9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TCs的阳性率为79.7% (47/59),7.5ml外周血CTCs平均检出数目为7.83(0~ 72)个.其中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程度和分化程度、不同各组CTCs检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CTCs≥5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鉴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食管癌外周血CTCs.初步研究提示,外周血中CTCs与食管鳞癌分期、进展及其预后相关.

  • 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何英;张晴;姜倩;朱兴华;郭燕;李剑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活检小标本行病理学检测及PCR法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取材满意率100%,穿刺定性诊断符合率100%,EGFR基因检出率100%,并发症发生率3.2%.病理结果:腺癌25例、鳞癌2例、腺鳞癌3例、肉瘤样癌1例.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11例,阳性率35.5%.其中5例为第19外显子框内多核苷酸缺失,5例为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1例为联合突变L861Q/G719X(第18外显子G719X突变和第21外显子L861Q突变).结论: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简便、安全、有效,能明确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是非小细胞肺癌获得肿瘤组织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方法.

  • c-Met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系中表达活性与放疗抵抗的关系

    作者:梁语丝;谭永刚;邹华伟

    目的:探讨c-Met对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放疗抵抗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将经不同浓度c-Met抑制剂处理后的A549细胞经或不经X线照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Met及c-Src蛋白磷酸化形式表达水平,观察不同浓度c-Met抑制剂对c-Met和c-Src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用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X线照射可使A549细胞系c-Met及c-Src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经或不经X线照射c-Met抑制剂(PHA665752)均可使c-Met及c-Src磷酸化水平降低,即有效抑制其蛋白活性表达(P<0.05).MTT法及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显示c-Met蛋白活性表达得到有效抑制后,A549细胞经X线照射后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较单纯放疗时明显增高(P<0.05).结论:X线照射后c-Met信号通路活化使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产生放疗抵抗,c-Src可能位于c-Met信号通路下游共同参与放疗抵抗,有效抑制c-Met蛋白活性表达可提高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siRNA沉默HepG-2细胞B7-H3对细胞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左佳蕙;张喆;龙敏;郜赵伟;刘冲;董轲;张惠中

    目的:探讨siRNA方法沉默HepG-2细胞中B7-H3基因表达对细胞周期、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B7-H3基因的siRNA及无关干涉siRNA序列,并分别构建干涉载体pSilencer4.1-CMV neo/B7-H3及无关干涉载体pSilencer4.1-CMV neo/NC;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对数生长期肝癌细胞HepG-2,经G418筛选后获得相应细胞模型;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WT)、无关干涉组(si-NC)和B7-H3干涉组(si-B7-H3)细胞中B7-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利用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pSilencer4.1-CMV neo/B7-H3干涉载体.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7-H3干涉组较空白对照组、无关干涉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CCK-8增殖、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结果表明B7-H3干涉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克隆较小且克隆数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迁移能力受抑制.结论:利用siRNA靶向干涉B7-H3表达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实验结果为开发针对B7-H3靶点的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初步实验及理论基础.

  • TNFR1与PDC-E2对胶质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素平;韩霜;周玉贵

    目的: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研究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l)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PDC-E2)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NFR1和PDC-E2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培养TNFR1的小干扰细胞,将干扰掉TNFR1的质粒转染入U87MG细胞,检测TNFR1和PDC-E2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TNFR1和PDC-E2在体外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两者在U87MG细胞内的共定位;在转染干扰掉TNFR1的胶质瘤细胞中,检测TNFR1和PDC-E2的相互作用对凋亡标记物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调节作用.结果:将TNFR1的小干扰质粒转染入U87MG细胞,结果显示未干扰掉的TNFR1对胶质瘤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干扰掉TNFR1时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减弱.体外HEK293T细胞及胶质瘤细胞中的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显示TNFR1和PDC-E2存在相互作用;在胶质瘤细胞中检测到TNFR1和PDC-E2的相互作用协同促进Caspase-3的表达.结论:TNFR1和PDC-E2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协同作用比单独对凋亡的影响更加明显;TNFR1和PDC-E2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更能增高作用底物Caspase-3的表达.

  • 白藜芦醇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调节肺癌H46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作者:谢兴;钟卫权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肺癌H46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25、100、200 μmol/L的Res作用于H460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Res对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JC-1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AT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cl-2、Bax和Cytochrome 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K-8及流式结果显示Res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并使其凋亡率升高(P<0.01);JC-1及ATP检测结果显示Res可降低H460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P<0.01),且在该浓度范围内呈剂量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随着Res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而Bax和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实验浓度的Res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一作用的机制可能与Res激活了线粒体凋亡通路进而诱发H460细胞凋亡有关.

  • 粉防己碱对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美峰;丁新德;费哲为;吴炜;高铭

    目的:探讨中药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5、10、20 μg/ml Tet培养细胞24、48、72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Bax、Cleaved Caspase-3、VEGF-C、MMP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et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PAP细胞的生长(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et干预后,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Bcl-2、VEGF-C、MMP、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Tet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B-CPAP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 阿托伐他汀逆转BEL-7402/5-FU细胞多药耐药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段宝军;白俊;何莉;李文生;丘健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5-FU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确定阿托伐他汀的逆转作用浓度,检测其对BEL-7402/5-FUMDR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托伐他汀对BEL-7402/5-FU细胞内Rho123浓度的影响;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ting检测阿托伐他汀作用后BEL-7402/5-FU细胞中P-gp及Bcl-xl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浓度小于125 ng/ml的阿托伐他汀对BEL-7402/5-FU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阿托伐他汀(10 ng/ml)联合5-FU(FA10)的逆转倍数为单用5-FU的5.49倍,此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作用后BEL-7402/5-FU细胞内Rho123的浓度较对照组升高了1.52倍;P-gp蛋白质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Bcl-xl蛋白质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对BEL-7402/5-FU细胞的MDR有逆转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P-gp的功能及Bcl-xl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有关,但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 PHA-767491对结直肠癌Colo32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刘洋;刘迪;王晶莹

    目的:探讨PHA-767491对结直肠癌细胞系Colo320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方法:配置不同浓度的PHA-767491作用于Colo320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确定IC50.Westem blot法检测PHA-767491对Colo320细胞Cdc-7表达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PHA-767491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的增殖能力,24小时IC50为4.51 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A-767491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Cdc-7的表达.划痕实验结果显示PHA-767491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结果显示PHA-767491能抑制Colo320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PHA-767491能够抑制Colo32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泛素特异性肽酶22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定位

    作者:姚远;李胜昔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分别用蛋白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内源USP22在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USP22主要定位于SGC7901细胞核中.结论:USP22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胃癌细胞核内,可能参与人胃癌发生发展的进程.

  • p27Kip1在As2O3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蕾;李艳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及转录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检测p27Kip1、TGF-β1、Cyclin E和Bcl-2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27Kip1、TGF-β1、Cyclin E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As2O3、TGF-β1单药或联合处理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以联合处理组凋亡明显,并且As2O3单药组及联合处理组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As2O3单药及联合处理组可见p27Kip1、内源性TGF-β1表达上调,Cyclin E和Bcl-2表达下调,外源性TGF-β1处理组可见p27Kip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内源性TGF-β1 mRNA表达上调,内源性TGF-β1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Cyclin E和Bcl-2表达下调,联合处理组p27Kip1及内源性TGF-β1表达上调及Cyclin E和Bcl-2表达下调程度强于单药处理组.结论: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从而上调p27Kip1,拮抗Cyclin E和Bcl-2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外源性TGF-β1通过上调内源性TGF-β1,从而上调p27Kip1,增强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军飞;畅智慧;王海瑞;刘兆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介入病房收治肝细胞癌的资料,同时选取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serum 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47例患者纳入研究,肝癌患者TBA水平较健康者升高(t=-12.53,P<0.001);HCC组,肝细胞癌BCLC分期,两两比较显示A期与B期,P=0.53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之间比较,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两两之间比较,A级与B级比较,P=0.075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A级与C级、B级与C级相比较,均显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TBA水平升高的因素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癌BCLC分期,其OR值依次为2.10、2.03、1.91、1.87,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BCLC分期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肝细胞癌患者TBA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永;李庆文;汪盛;刘贝贝;李建;杨帅;伍宏亮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资料、新膀胱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肿瘤控制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成功随访32例,随访时间12 ~ 53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均为男性;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术者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0 ~530 min,平均370 min;术中出血300~ 850 ml,平均485 ml;术后3~5天肠道开始恢复功能;淋巴结清扫数目8~31个,平均16个;手术切缘均无阳性结果;术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较,大尿流率(15.2±1.3vs11.4±1.2 ml,P<0.01)、大膀胱容量(372.8±52.2 vs 247.9±60.3 ml,P<0.01)、残余尿量(23.8 ±9.6 vs 39.6±11.7 ml,P<0.01)、大膀胱充盈压(33.7 ±5.7 vs 25.1±6.8 cmH2O,P<O.01)、大膀胱排尿压(63.7±15.9 vs62.9±17.6 cmH2O,P>0.05)、膀胱顺应性(26.2±12.6 vs 25.7±13.3 cmH2O,P>0.05)以及昼/夜控尿率(91%/81% vs 84%/72%).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8%(6/3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随访期间,肿瘤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3% (2/32)和12.5%(4/32).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后控尿效果好、满意的新膀胱功能和肿瘤控制效果等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优先选择.

  • 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付伟;王松;米祖云;蒋艳;姜义;谢东

    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通过内镜或者病理明确诊断.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CA125、CA199表达水平,并分析CA125、CA199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分析.结果:检测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高表达均提示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而检验效能不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CA125、CA199水平、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199敏感度高为46.67%,特异性为87.50%,CA125的特异性高为90%,敏感性为41.67%,CA125与CA199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提高至96.25%,48.33%,AUCROC为0.769,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 联合检测AFP-L3%、GP73、GPC3在AFP低值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彩云;李世龙;周秀艳;韩素桂

    目的:本研究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百分含量(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AFP低值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8例AFP低值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PHC组)、62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和55例体检健康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AFP-L3,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与AFP-L3,计算AFP-L3%.依据试剂盒推荐以AFP-L3%≥10%作为阳性界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P73、GPC3血清浓度,其诊断PHC的cut-off值由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o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确定.结果:PHC组AFP-L3% (16.58%±5.12%)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9.16%±3.86%)和健康对照组(5.11% ±2.03%,P<0.001);PHC组GP73浓度(167.83±69.56) 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59.43±28.37) ng/ml和健康对照组(10.39±4.22) ng/ml,P<0.001;PHC组GPC3浓度(116.52±48.21) μg/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8.43±11.25)μg/L和健康对照组(3.25±1.46) μg/L,P<0.001.以AFP-L3%≥10%作为阳性界值诊断PHC,诊断灵敏度为82.76%,特异度为82.05%,诊断正确率为82.28%;依据ROC曲线,GP73诊断PHC的cut-off值为81.86 ng/ml,诊断灵敏度为77.59%,特异度为82.91%,诊断正确率为81.14%;依据ROC曲线,GPC3诊断PHC的cut-off浓度为35.43μg/L,诊断灵敏度为70.69%,特异度为77.78%,诊断正确率为75.43%;联合检测AFP-L3%、GP73、GPC3水平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7.93%,特异度为84.62%,诊断正确率为85.71%.结论:肿瘤标志物AFP-L3%、GP73、GPC3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PHC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鹏;李庆文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并发症(术后90 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 kg/m2)、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SOX方案与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晓梅;晏军;陈世洪;王越希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与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43例采用SOX方案为观察组,43例采用FOL-FOX4方案为对照组.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51.2%和48.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1.4%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9%和48.8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4个月和8.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与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但SOX方案的耐受性较FOLFOX4方案更好.

  • miR-886-5p抑制肝细胞癌细胞侵袭与迁移

    作者:董马锋;拓航;杨威

    目的:探讨miR-886-5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iR-886-5p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H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886-5p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86-5p的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Transwell实验探究miR-886-5p对HCC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86-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miR-886-5p在HCC细胞系中(Hep3B、MHCC-97L、HepG2、SMMC-772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细胞LO2显著下调(P<0.05);miR-886-5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miR-886-5p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结论:miR-886-5p在HCC中表达下调,其能够抑制HCC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 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锡;李春峰;薛英威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临床疗效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分为3组,即A组(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B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3支)、C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6支),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应用6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后5年生存率要高于应用3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三组在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N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淋巴结阳性数.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TS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红;高菊荣;王琰

    目的:探讨肺癌抑癌基因1(TSLC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TSLC1基因启动子在5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癌组织中TSLC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76.4%(42/55),正常组织未出现TSLC1基因甲基化.TSLC1基因甲基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08).结论:TSLC1基因甲基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

  •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任婉丽;权芳;张鹏飞;白艳霞;席婕;邵渊

    目的:探讨49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9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单纯手术+术后放疗组患者和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这些病例(5年内死亡病例随访至死亡日)均随访5年以上,无1例失访.结果:49例病例资料中,随访率为100.0%.5年中29例患者死亡,总生存率为40.8%(20/49),单纯手术+术后放疗者23例,死亡患者15例,生存率为34.8%(8/23);诱导化疗+手术+术后放疗者26例,死亡患者14例,生存率为46.2% (12/26),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与临床分期及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益于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疗效的提高,控制局部瘤体病变及预防术后复发是影响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疗效的关键.

  • miR-15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均;冯露;徐凡;刘丽;唐英;胡辉权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miR-15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2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其中Ⅰb期患者23例,Ⅱa期患者29例、Ⅱb期患者10例,正常宫颈组织1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50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50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宫颈癌组织miR-150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 mR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相关,与宫颈癌Ⅰb期患者相比,Ⅱa期以及Ⅱb期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癌Ⅱa期与Ⅱb期患者的miR-150 mRNA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iR-150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癌基因调控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

  • 宫颈癌ICAM-1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陆雅萍;刘伟玲;李萍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D2-40在94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MLVD,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鉴别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结果:宫颈癌组织ICAM-1阳性率为63.83% (60/94).肿瘤中心处、宫颈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LVD分别为(2.89±0.57)、(8.59±1.38)及(7.98±1.48).非参数检验显示ICAM-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MLVD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ICAM-1阳性表达者ML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ICAM-1与宫颈癌淋巴管的生成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ICAM-1对宫颈癌预后有评估价值,ICAM-1联合MLVD的预后评估意义更大.

  •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作者:权丽丽;刘艳;曲丽霞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富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组)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分析术后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SRH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拔出尿管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LRH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比较:LRH组患者术后伴有更明显的间断排尿、腹压排尿、尿失禁、尿潴留症状(P<0.05);对于尿频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宫颈癌术后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竣;闫涛;徐静;邹琳;孙萍;张秀珍;张靖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疗联合使用脾多肽)及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30例,分别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毒副反应及KPS评分.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KPS评分增加(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不但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死亡教育在临终关怀科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颖;吴玉苗;毛懿雯;张丽君;王连萍;赵艳

    目的:通过对临终关怀科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并进行死亡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讨论、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的临终意愿得到尊从,达到真正的优死.方法:以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临终关怀科收治的癌症患者及直系家属或直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及进行死亡教育后一周、二周后自行填写死亡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死亡教育前后的对照分析研究.结果:死亡教育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死亡焦虑状况均有明显缓解;满意度从95.6%提升至98%.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无统计学差异,部分患者自我评价生活质量较前下降.结论:死亡教育在临终关怀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英

    目的:探讨客观非药物干预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中医五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照组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治疗前后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在干预后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惰性、困惑-迷茫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活力-好动评分、生活质量总体分数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所有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中医五行音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头针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夏青;李磊

    目的:观察头针介入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头针组采用头针疗法,每日一次,每六天休息一次,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百忧解胶囊,连续4周.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2、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针组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24评分,头针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与对照组相比评分显著降低(P<0.01).SDS评分结果与HAMD-24相类似.结论:头针对于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有明显疗效,能够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骨密度仪在人体成份测量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英;李慧敏;雎岩;袁彬;李林;李倩;张剑琴;宋养荣;施常备

    目的:探讨骨密度仪在人体成份测量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骨密度仪对肿瘤初诊患者进行人体成份分析,比对皮脂厚度测量、腰围、臀围及体脂率等指标,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初步应用骨密度仪测量人体成份结果表明,女性脂肪组织高于男性,肌肉和骨密度则略低.脂肪分布以腰、臀、胸、腿为主,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与骨密度仪上肢脂肪含量测量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腰、腹围和腹、臀部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皮脂厚度测量和腰、臀围可以较好的反映体内脂肪含量,骨密度仪则能更全面的定量分析人体各部位的骨、肌肉和脂含量,临床可以选择应用评估受检者的营养情况.

  •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谢晋玲;邓文英;李宁;张弛;徐盈盈;杨欣怡;罗素霞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患者本人及家属心理痛苦程度相关性,找寻合理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指导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疏导.方法:引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样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24例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29±2.58)分,家属为(2.85±2.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比较,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和回避与心理痛苦成负相关,屈服与心理痛苦成正相关.结论:住院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心理痛苦,并且与家庭年收入相关;家属心理痛苦程度不亚与患者本人,鼓励患者运用面对和回避的方式面对疾病,有助于减轻心理痛苦.

  • 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后淋巴细胞绝对数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洪涛;刘美辰;刘卓刚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第14天淋巴细胞绝对数(ALC)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ML患者,比较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后第14天ALC;根据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NRM).结果:完全缓解组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组;高ALC组DFS均显著高于低AL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低ALC组.结论: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与预后相关,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ML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安全外扩边界研究

    作者:李志聪;李陆军;向昭雄;游雁;余海坤;李业居;韦天有;钟宇行;宁金标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监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PTV外扩边界提供依据,使得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方法:随机选取5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采用“盲拍”模式获取患者治疗前及每周的摆位误差结果,根据公式MPTV =2.5∑ +0.7σ计算CTV到PTV外扩边界.结果:在左右、上下和前后各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0046±0.0875) cm,(0.048 3±0.065 1)cm和(0.027 2±0.137 3)cm;得到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外扩的边界分别为0.1 cm、0.4 cm、和0.4 cm.结论:通过图像引导方式监测患者的摆位误差情况,可以评估靶区安全的外扩边界.为保证肿瘤区域得到准确的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受量,PTV外扩边界理论上应不小于0.4 cm.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