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循环肿瘤细胞簇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新林;徐兴祥

    肿瘤转移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在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簇(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lusters, CTC clusters)与单循环肿瘤细胞相比转移能力更强.分离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簇提供了便利.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簇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Lnc-miRNA轴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丛蓉;杨慧;马晓欣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常见的组织亚型.统计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研究报道,无转移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4% ~91%.早期预防、诊断及有效治疗成为了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延长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一些lnc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失衡,不仅推动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也为临床上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但其调控miRNA的机制和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对lnc-miRNA轴研究的不断深入,lncRNA和miRNA将有望成为新的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 中药化合物治疗肝细胞肝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斯;赵相轩;卢再鸣

    目前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根治肝细胞肝癌的发展和转移,中药具有多级、多靶点和相互协同的干预作用,使其成为治疗肝癌的理想候选药物,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各种中药化合物在分子水平上的抗肝癌机制,为改善肝癌治疗效果提供有益线索.

  • 热疗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齐宝宁;王小平;王希楠;车晓涛;杨鑫;强婷;邹佳盈

    热疗作为内科常规治疗肿瘤的辅助方法之一,近年来得到了众多研究结果的支持.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热疗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关于热疗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的免疫机制了解有限,阻碍了热疗像放化疗一样常规应用于临床,而仅是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疗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的发展,热疗的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表明:热疗在分子水平上及细胞水平上可引起各类免疫细胞的活化,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强了机体的抗肿瘤反应.

    关键词: 热疗 肿瘤 免疫 机制
  • 新肿瘤治疗模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化疗不仅限于细胞毒性作用,也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通过释放肿瘤细胞抗原、调节T细胞功能、重构免疫微环境和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激活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支持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系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能成为二代肿瘤化疗的标准模式.本文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模式作一综述.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建江;周洋;李栗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已成为多学科团队(MDT)评估直肠癌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MRI可以对肿瘤进行准确的术前T、N分期和定位,同时准确评估肿瘤相关不良预后因素,包括环周切缘、脉管浸润、腔外侵犯深度和肛管周围组织受累程度等.准确的术前评估直接关系到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原发性心脏肉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颜临丽;宋征;王映梅;李擒龙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与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随访.所有肉瘤均按照FNCLCC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结果:心脏肉瘤8例,年龄30~ 60岁(平均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1∶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生部位:左心房4例,左心室1例,右心房1例,右房、右室及部分右室流出道1例,双侧心房l例.肿瘤直径从17 mm到93 mm.具体组织学类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各1例.所有肿瘤被分级为1级(2例)、2级(1例)、3级(5例).除2例失访外,其余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4 ~ 84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其中2例低级别(1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4例中、高级别(2、3级)肿瘤患者在术后4~ 30个月死亡.结论:心脏肉瘤罕见,其中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与血管肉瘤多见,患者的总体预后差,与肿瘤的分级有关,由于本组样本量少,无法做统计学分析,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判断两者有无统计学相关性.

  •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凝血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桂学;吴卓;张磊;李冉华;徐宝宁;曾涛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血浆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7例肺癌患者、56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FIB、D-D、PLT水平分别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各指标水平在高分期(Ⅲ/Ⅳ)组中均高于低分期(Ⅰ+Ⅱ)组(P<0.05),除了PLT水平在肺癌高分期(Ⅲ/Ⅳ)组与低分期(Ⅰ+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水平在Ⅳb期肺癌组中高于Ⅳa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与CYFRA21-1以及D-D分别与CEA、NSE、CYFRA21-1呈正相关;CEA对于肺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六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89.2%)和阴性预测值(64.6%)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832),均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和凝血功能变化对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以及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给予早期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高岭;杨增强;李宁;徐志巧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吉非替尼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开封市中心医院肿瘤科53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常规分割每次2 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量DT:60 Gy/30 f,同期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对照组24例,单纯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62.07%,对照组有效率(RR)3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1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3个月,对照组中位PFS9个月,中位OS 18个月,两组间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放疗相关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3),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P=0.74、P=0.71).结论: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优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总生存期略长,不良反应可耐受.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玉华;杨育梁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放射治疗同时予以常规皮肤保护剂外用;试验组50例患者,放射治疗开始时,常规皮肤护理同对照组,同时试验组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0.2g每日一次静点.放射治疗结束时将对照组出现Ⅱ度以上(38例)皮肤反应者分为A组和B组,B组(20例)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生理盐水溶液湿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0.2g+生理盐水50 ml).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100%,但试验组重度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皮肤损伤出现在放射治疗剂量40 Gy之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溶液湿敷可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延缓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保证放射治疗顺利完成,且加快皮肤损伤修复.

  •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作者:程冲;祝旭龙;马刚;韩炜;霍斌亮;张恩;曹伟;李建辉

    目的:观察分析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患者的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并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组(20例)与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20例)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就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及随访1年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TNM分期及文化程度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生活质量通过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结果表明,重建组在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重建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生理状况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术后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较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良好、外形美观、生活质量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甘川;侯恩存;高映浩

    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与单独应用化疗的方案在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 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VIP、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检索有关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与单独应用化疗方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包含4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在改善食欲[RR=1.18,95% CI(1.08,1.28),P=0.000 2]、改善吞咽困难[RR =1.18,95% CI(1.07,1.30),P=0.000 7]、减轻疼痛[RR=1.08,95% CI(1.02,1.14),P=0.01]、提高KPS评分[RR=1.25,95% CI(1.05,1.49),P=0.01]方面较单纯化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治疗有效率[RR=1.26,95%CI(1.00,1.58),P=0.05]、白细胞下降水平[SMD=0.77,95% CI(-0.35,1.89),P=0.18]、肝肾功能[RR=1.05,95% CI(1.00,1.11),P=0.05]、改善恶心呕吐[RR=1.12,95%CI(1.00,1.25),P=0.05]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食欲、改善吞咽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KPS评分,但在治疗有效率、白细胞下降水平、肝肾功能及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无改善.

  • 依维莫司负调控mTOR信号通路对膀胱癌BTT73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毕玉行;白进良;秦庆华

    目的:探索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RAD001)对膀胱癌BTT739细胞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依维莫司在临床上治疗膀胱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待其生长至对数期后用梯度浓度的RAD001 (0 nmol/L、5 nmol/L、10 nmol/L和20 nmol/L)干预24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Tranwell实验检测RAD001对BTT739细胞迁移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分泌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4EBP和PTEN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mTOR mRNA的表达.将BTT739细胞接种于昆明鼠皮下,待成瘤后,用依维莫司干预14天,取小鼠肿瘤组织检测E-钙黏蛋白及AKT、mTOR、4EBP和PTEN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RAD001可以抑制BTT73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与剂量有关(P<0.05).还可以增加E-钙黏蛋白的含量,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实验证明RAD001在体外抑制Akt、mTOR、4EBP的表达,促进肿瘤抑制因子PTEN的表达(P<0.05).将BTT739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后发现,RAD001在小鼠体内亦可以抑制病变情况,促进PTEN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抑制Akt、mTOR和4EBP的表达.结论: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BTT73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小檗胺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陈妮;和凡;赵梅;陈玲;韩鹏定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胃癌细胞(AGS和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利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小檗胺(0~64 μg/ml)能够剂量依赖性以及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GS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小檗胺(32μg/ml)能够抑制AGS和SGC-7901细胞的生长(P<0.05).流式细胞实验显示,小檗胺(32 μg/ml)同时能够促进AGS和SGC-7901细胞的凋亡(P<0.05),增殖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小檗胺(32μg/ml)能够增加AGS和SGC-7901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caspase-9以及Bax的蛋白水平,同时降低Bc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小檗胺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以及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中频交变微电流联合替莫唑胺对U251细胞的影响

    作者:毛昀;谢青;张北山;路晓光;梁衡;陈辰;唐劲天;李利亚

    目的:研究中频交变微电流(ACIF)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U251细胞分别暴露于ACIF组、TMZ组、联合组(ACIF+ TMZ)作用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的凋亡/死亡和细胞周期状态.结果:本实验将ACIF(50 kHz,150mA,30 min)作用U251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为(86.49±0.23)%(P<0.01),联合TMZ(IC50)干预后,细胞存活率为(33.28±1.67)%(P<0.01);ACIF联合TMZ能够增加细胞凋亡率,阻滞细胞于G2/M期.结论:ACIF对U251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TMZ联合应用时能表现出协同抗肿瘤作用.

  • 人肾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比较及其生长特性观察

    作者:吴迪;李妍;姜申易;孟凡东;隋承光;姜又红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方法分离人肾癌组织原代培养肾癌细胞及其传代能力,探讨建立理想的人肾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机械分散法及差速贴壁分离法、混合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分离法进行人肾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并从细胞形态学、表型、增殖生长曲线和细胞活力曲线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种方法均可获得原代肾癌细胞,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获得较多数量的肾癌细胞,采用混合酶消化加分步贴壁后培养情况好,数量较多,形态完整,第4代后肿瘤细胞状态稳定,增殖活跃,有明显的对数生长期,且与肾癌细胞系769-P细胞具有相似的表面抗原表达.结论:采用混合酶消化加分步贴壁法可获得较纯的肿瘤细胞,培养生长时间短,成功率高,适宜体外原代培养.

  • HPV16E6、E7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通路影响宫颈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作者:陈良凤;王建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致癌基因E6、E7对宫颈鳞癌细胞C33A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HPV16 E6、E7及E6/E7重组质粒,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PV16 E7重组质粒可引起宫颈鳞癌细胞S期比例显著增加(P<0.01),HPV16E6、E7和E6/E7重组质粒能显著增强宫颈鳞癌细胞C33A的迁移能力(P<0.05),同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也显著增强(P<0.05).HPV16 E6重组质粒可显著上调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 mRNA水平(P <0.05);HPV16 E6、E7重组质粒可在24h内引起GSK3β磷酸化水平升高,同时调控下游靶基因CyclinD1和β-catenin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发生变化.结论:HPV16 E6、E7在较短时间(24h内)可通过GSK3β蛋白磷酸化激活,发挥对GSK3β下游靶基因CyclinD1、β-catenin基因的调控作用,从而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 凋亡抑制因子(ARC)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及对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燕国丽;胡作为;王珊

    目的:探讨含有Caspase富集功能域的凋亡抑制因子(ARC)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及对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人正常肺细胞MRC-5和肺癌细胞A549、SPC-A1、H322经细胞蛋白提取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RC表达水平.把ARC小干扰RNA组(ARC siRNA组)、siRNA对照组(siRNA-NC组)转染至人肺癌细胞中,同时设置未转染组(只加入转染试剂),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RC、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人肺癌细胞A549、SPC-A1、H322中AR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细胞MRC-5(P<0.01).肺癌细胞A549中ARC表达水平高,后续选用A549细胞继续研究.ARC siRNA组细胞侵袭能力及细胞中ARC、p-Akt、MMP-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siRNA-NC组细胞侵袭能力及细胞中ARC、p-Akt、MMP-2表达水平与未转染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在肺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干扰ARC后肺癌细胞的侵袭受到抑制,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降低.

    关键词: 肺癌 侵袭 AKT Arc
  • 左半结肠癌左侧睾丸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解彤彤;胡静;杨觅;李丽;刘宝瑞;钱晓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睾丸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通过1例左半结肠癌左侧睾丸转移的报道,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为30岁年轻男性,左半结肠低分化腺癌根治性术后1年余出现左侧睾丸肿胀坠痛,后经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免疫组化证实为大肠来源.结论:结直肠癌睾丸转移报道罕见,临床表现一般为睾丸肿胀或鞘膜积液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放化疗,必要时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等.结直肠癌睾丸转移患者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12个月.

  • 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凋亡、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郭旭飞;倪秉强;陈日新;朱州;林诚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凋亡、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加用新辅助放化疗,对照组术前不进行放化疗.术中均留取两组患者肿瘤标本,检测直肠癌组织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的表达情况;并采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增殖指数(PI)情况,计算AI/PI比值;镜下观察癌细胞浸润深度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凋亡、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直肠癌组织CEA、PCNA、VEGFR2、AP-4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组织AI、AI/PI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标本浸润深度为T1、T2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T3、T4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放化疗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癌细胞侵袭能力.

  • 晚期十二指肠癌肝转移一线化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作者:潘军;王琳;杨宁蓉

    目的:探讨晚期十二指肠癌肝转移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十二指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6例未化疗,17例化疗,其中GEMOX方案8例、FOLFOX方案9例.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RECIST 1.1版与NCI-CTC 4.0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7例化疗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共完成化疗83个周期,中位化疗4个周期(2~12个周期).GEMOX组获PR 1例、SD 5例、PD 2例,DCR为75.0%.FOLFOX组获SD 5例、PD 4例,DCR为55.6%.两组均无CR病例.23例肝转移患者的中位OS为9.8个月.17例化疗患者的中位OS为13.2个月,6例未化疗患者的中位OS为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GEMOX组的中位OS为13.2个月,FOLFOX组的中位OS为10.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GEMOX组的中位PFS为4.9个月,FOLFOX组的中位PFS为2.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常见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乏力及恶心等.结论:肝转移影响晚期十二指肠癌患者的预后.化疗可延长晚期十二指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GEMOX方案和FOLFOX方案均对晚期十二指肠癌肝转移一线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GEMOX方案可能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 肾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张醇;陈春燕;胡瀚予;邢伟;徐祥

    目的:探讨肾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通过深入学习2例肾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组织形态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归纳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探讨其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总结现有的治疗策略.结果:2例分别发生在48岁女性及62岁男性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5 cm,均以上皮样细胞为主,体积大,胞浆丰富,嗜酸性,单核或多核,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大片坏死,核分裂象约(2~3)个/50 HPF.在例1中,可见丰富纤薄的间质血管将肿瘤分隔成巢状,腺泡样结构;在例2中,肿瘤囊性变,呈多囊性结构,囊壁由肿瘤细胞构成,上皮样细胞间可见梭形细胞区域.2例肿瘤HMB45均局灶阳性,MelanA弥漫强阳性,TFE3蛋白表达均阴性.在例1中,肿瘤细胞不表达肌源性标记(SMA、Desmin均阴性);而在例2中,肿瘤的梭形细胞区域SMA和Desmin局灶阳性.结论:肾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属罕见疾病,需对该肿瘤加强学习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多予随访,但预后较差,分子靶向的个性化治疗将成为趋势.

  • 胃癌中microRNA-38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丽;田美娟;张佳

    目的:探讨microRNA-381(miR-381)的表达及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81的表达水平.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iR-38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总生存率分析,并进行对数秩检验;通过Cox回归模型对miR-381的预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381的表达下调(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TNMⅢ-Ⅳ期(P=0.013)及淋巴结转移(P=0.004)显著相关.另外,我们发现胃癌患者中低miR-381表达水平的总体生存率低于其高表达水平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miR-381和组织学类型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08,P=0.025).结论:miR-381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新的胃癌治疗的候选靶点.

  • 膀胱绒毛管状腺瘤的临床诊治

    作者:孟冠良;徐添桐;种婷婷;王亮亮;董阿杰;宋永胜

    目的:提高对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7年4例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3男1女)膀胱镜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膀胱后顶壁(3例)、前壁(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石蜡病理均确诊为“膀胱绒毛管状腺瘤,恶变”,术后均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规律治疗两年,并要求患者前两年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第3年后每半年到1年复查,随访6~50个月,2例患者无复发,1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失访,失访前无复发(50个月).结论:绒毛管状腺瘤累及泌尿系统较少见,临床表现常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相关症状或体征,常伴发恶变,因此临床上遇此种类似病例应尽早行病理活检,尽早手术,术后规律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 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对直肠癌近期疗效及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吴尚;姬安乐

    目的:观察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对直肠癌近期疗效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进展期低中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为单药卡培他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照射野,观察组采用改良野小靶区.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R[75.00% vs 68.18%]与DCR[95.45% vs 9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R率、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总发生率[36.36%、45.45%、27.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91%、72.73%、54.55%] (P <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次数[(2.65±0.53)次、(3.01±0.74)次、(2.36±0.60)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8±0.49)次、(3.43±0.79)次、(2.84 ±0.53)次](P<0.05).结论: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同时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启动子(-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陈欢;张祎;蔡小旭;潘志红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启动子(-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各大医学数据库,对2017年7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MMP-7(-181A/G)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3 296例,对照组4 362例.从总体效应量分析,除隐性基因模型外,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 vs A,OR=1.25,95% CI:1.09~1.43,P=0.00;GG/AG vs AA,OR=1.25,95%CI:1.12~1.39,P=0.00;GG vs AA,OR=1.42,95%CI:1.03~1.94,P=0.03;AG vs AA,OR=1.21,95%CI:1.07~1.35,P=0.00).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食管鳞癌的易感性有关,但并不能确定是否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按照种族进行亚组分析,提示MMP-7(-181A/G)基因多态性能够显著增加亚洲人群的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结论:MMP-7(-181A/G)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有关,G等位基因增加了食管鳞癌、胃癌的发生风险.

  • 伊立替康姑息性化疗方案在复发或难治性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倩;蔡炜嵩

    目的:本文报道6例复发或难治性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高危组及极高危组治疗经验.方法:6例患儿应用伊立替康单药治疗,方案为:(30~50) mg/(m2·d),持续静点60分钟,d1-5,每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3例得到部分缓解,1例稳定,2例进展.总体耐受性较好,6例患儿共进行21个周期化疗,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0.0% (3/6),Ⅳ度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6.7% (1/6);腹泻发生率为33.3% (2/6),Ⅲ-Ⅳ度严重腹泻发生率为16.7% (1/6);呕吐发生率为50.0% (3/6),Ⅲ-Ⅳ度严重呕吐发生率为0(0/6);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33.3% (2/6),Ⅲ-Ⅳ度严重肝功损伤发生率为16.7% (1/6).未发现毒副反应致死病例,并且6例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应用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肾母细胞瘤患儿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 结肠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雷星;陈硕;单涛;陈熹;吴涛;杨屹;李顺乐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化疗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肠癌病例8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PD-L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癌组织标本中,22例(27.5%)高表达PD-L1,24例(30.0%)中度表达PD-L1,34例(42.5%)弱表达或无PD-L1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例(11.3%)和5例(6.3%).PD-L1的表达与TNM分期(P =0.009)、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4)呈正相关.PD-L1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变量分析显示:TNM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PD-L1表达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L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结肠癌 PD-L1 预后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魏海龙;林振海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胃恶性肿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1∶1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治疗组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是治疗组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伤口感染和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早期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和营养状态,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56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龙亚兰;成浩;周琳翔;向娟娟;王倩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5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鼻咽癌患者624例,发生放射性脑病56例,发病率8.97% (56/624),中位潜伏期41个月(6~79个月).好发部位为双侧颞叶.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不同程度缓解,但易于反复,经多次住院,生活质量差.56例患者中50例完成随访,6例失访,36例存活,14例死亡.结论:放射性脑病的发生与肿瘤分期、放射剂量、二程放疗、照射野设计及放疗方式相关.动态MRI检查可早期诊断,但治疗效果欠佳,提前预防是防治放射性脑病的关键.

  • 标准桃金娘油联合糜蛋白酶治疗放射性鼻窦炎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罗山泉;石梅;王建华;赵丽娜;许曼

    目的:探讨标准桃金娘油联合糜蛋白酶鼻腔冲洗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有效性.方法:对于放射性鼻窦炎的分级采用3种评分方法,包含症状量表评分法(VAS)、内镜评分法(Lund-Kennedy)和CT评分(Lund -Mackey),在放疗前、放疗后12个月对放射性鼻窦炎的情况进行评分.通过随机对照实验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随机分组采用数字表法进行.纳入研究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共60例.标准桃金娘油联合糜蛋白酶鼻腔冲洗的患者进入实验组,单纯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的进入对照组.结果:标准桃金娘油联合糜蛋白酶组放疗后各项评分较放疗前升高不明显(P>0.05).说明实验组对放射性鼻窦炎的预防是有效的.而单纯生理盐水冲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即使用单纯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不能有效预防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结论:标准桃金娘油口服联合糜蛋白酶鼻腔冲洗较单纯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更能够有效预防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

  • 过氧化物酶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郑明军;高玲玲;王慧敏;李潇;勾睿;郭骞;聂鑫;王静;刘娟娟;林蓓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并预测PRDX1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RDX1的表达情况,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374个卵巢癌样本,并对PRDX1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PRDX1以胞浆着色为主.PRDX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96.36%)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72.72%)、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57.14%)及正常卵巢组织(20%)(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乳头状癌中,PRDX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PRDX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因富集分析发现PRDX1高表达样本富集到氧化磷酸化基因集,PRDX1低表达样本富集到Wn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黏附桥接等基因集.结论:PRDX1参与调控肿瘤Wnt、ErbB、细胞黏附、氧化应激等信号通路,其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卵巢癌预后的标记物.

  • DANCR在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冷洪锐;马晓欣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ANC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55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30例以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7例,运用实时PCR技术分别检测DANCR在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NCR的表达水平高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癌中呈逐渐上升趋势;DANCR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高于Ⅱ型子宫内膜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NCR在子宫内膜癌中显著性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有关;DANCR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有标志性的意义.

  • 年轻女性Ⅰ期子宫内膜腺癌保留卵巢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霞;王东晖;刘世凯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腺癌年轻患者卵巢保留与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年轻早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保留卵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检验确诊的105例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卵巢转移发生率,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6至11年的随访判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结果:卵巢保留组肿瘤转移的发生率为10.0% (3/30),卵巢切除组肿瘤转移发生率为2.7%(2/75),卵巢保留组和卵巢切除组5年无瘤存活率(DFS)分别为76.7% (23/30)、86.7% (6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保留组相对于卵巢切除组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中卵巢保留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85.82±7.40),卵巢切除组为(56.34±7.45);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分别为卵巢保留组3.3% (1/30)和0.0%(0/30),卵巢切除组为12.0% (9/75)和4.0%(3/75),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卵巢保留组相对于卵巢切除组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大大降低.结论:对于年轻的Ⅰ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可极大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这对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袁彬;雎岩;吕云;施笑蕊;史文慧;琚小静;施常备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我院186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中以晚期消化道肿瘤和肺癌居多,而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明显不足.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但临床营养支持普遍不足,因此提高意识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是必须的.

  • 芬太尼透皮贴剂或静脉吗啡泵维持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丹贞;黄倩;何尚香;许金锦;徐辉;范伟强;吴晶晶;解方为

    目的:观察和比较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疼痛评分>4的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滴定后随机分为吗啡组(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组(芬太尼透皮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镇痛维持时间、爆发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吗啡组和芬太尼组的NRS评分分别为(1.9±0.8)分和(2.2±1.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患者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2.7±0.4)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0±0.3)次;芬太尼组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0.14±1.2)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5±0.6)次,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便秘多见,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吗啡及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

  • 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类治疗老年神经病理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远旺;毛希宏;陶武团;牟东刚;毛勇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阿片治疗老年神经病理性癌痛及其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6例老年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8例仅采用吗啡治疗(阿片类),试验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钙通道阻滞剂).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愈率29.1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14.58%、总有效率72.92%,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优于治疗前,血清指标p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均改善明显,且试验组各疼痛积分及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吗啡治疗对比,联合普瑞巴林可有效治疗重度癌痛,改善患者疼痛,促进其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

  • 西妥昔单抗致间质性肺炎1例报道

    作者:惠俊俊;杨觅;李丽;胡静;刘宝瑞;钱晓萍

    西妥昔单抗是将小鼠抗体的抗原结合区与人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结合而产生的,是一种嵌合型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常见的副反应有皮肤毒性反应,其余的副反应有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头痛、乏力疲劳[1],少见发生肺损伤[2].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类药物副反应中多有报道,但西妥昔单抗引起的较为罕见,发生率<0.5%[3],引起死亡者少见,目前报道过的发生西妥昔单抗所致ILD的肿瘤有肺癌、结直肠癌[4]和膀胱癌[5]、头颈部肿瘤[6].本文就我院西妥昔单抗致间质性肺炎1例病例报告如下.

  • 皮肤镜诊断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殷董;孙晓燕;崔莉;尚亚洲

    目的:评价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65例皮损直径小于5mm且临床拟诊为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男35例,女30例;年龄40~87岁.对每例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并拍照.由两名医生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根据照片盲法独立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诊断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65例患者中47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医生A皮肤镜诊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9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6例.与病理诊断相比,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0.77%、95.74%、77.78%、73.52%、0.761 (P >0.05)和89.23%、91.49%、83.23%、74.82%、0.736(P >0.05).结论:皮肤镜对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 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的MSCT表现与诊断价值

    作者:邰兆琴;徐小虎;许亚春;周建军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的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的CT资料.结果:10例CT平扫均出现盆腔内囊实性双肿块,实性肿块与一侧子宫角或输卵管相连;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合并囊内出血2例;卵巢明显肿大2例;6例子宫偏向扭转侧;2例合并腹盆腔积液,其中1例为血性渗液.结论: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扫描作为超声检查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对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对比分析

    作者:刘莉;穆靓;韦爱华;南淑良;向红;郝睿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其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方法: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后对两种方法结合综合评估,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评估两种方法分别诊断及其联合应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符合率).结果: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3.53%、88.83%、87.12%及88.23%、91.06%、90.15%,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效率更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29%、96.09%和95.8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均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二者综合考虑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恶性血液病并发第二肿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附33例)

    作者:把环环;刘心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的33例罹患两种及以上恶性肿瘤(其中一种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第二肿瘤中位发病年龄59岁,其中同时性多原发肿瘤6例,异时性多原发肿瘤27例,双重恶性血液病共8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三原发恶性肿瘤患者2例;33例患者中5例于院内死亡(病程7~12个月).结论:多原发恶性肿瘤中以双原发、异时性恶性肿瘤多见;第二肿瘤中位发病年龄偏大,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有复杂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发生第二肿瘤的危险因素可能为第一肿瘤治疗史、吸烟史或特殊接触史(油漆、重金属铬、电子产品).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