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贵永贸;田国防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G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总剂量为60Gy.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1~3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20例,进展4例,客观缓解率为40.0%;观察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19例,进展3例,客观缓解率为45.0%.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25.0%、60.0%和12.5%,观察组的1年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22.5%,胃肠道反应为30.0%;对照组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7.5%,胃肠道发生率为10.0%,观察组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远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重.

  • 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研究

    作者:孙益青;李文峰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在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慈溪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90例)和B组(90例),分别在卡铂+同步放疗基础上加用依托泊苷与紫杉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和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EORTC QLQ-C30和KP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Ⅲ-Ⅳ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疲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同步放疗用于不宜外科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与常规化疗方案接近,但在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方面具有优势.

  • 康艾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重寅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诊的7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各3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进行调查,对比组间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0.22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4.1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0.7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9.46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总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35.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0.633,P<0.05).结论:应用康艾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作者:郝永杰;李桂庆;邓军吉

    目的 研究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该次选择对象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同步化放疗治疗和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χ2=6.67,P<0.05).观察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7、47.99、14.46;P<0.05).观察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22%,低于对照组(χ2=7.20,P<0.05).结论 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同步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能够使其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值得研究.

  • 对比分析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超

    目的 将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并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为了进行本次研究,特在本院接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患者中选出60例参与研究,该60例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位于2014/7 ~ 2017/7之间,由患者就诊顺序作为依据进行小组的划分,其中一组包含30位病人称为同期组;剩余30位患者自动组成另外一组,称之为序贯组,同期组的患者放化疗同时进行,序贯组的所有患者首先接受为期4周时间的化疗,化疗治疗完成以后再给予放疗治疗.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一年,详细了解并准确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活率以及副作用.结果 同期组和序贯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9.54%和60.00%,同期组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P<0.05,此次对比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12个月内的存活率未发现明显差别.同期组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序贯组明显要高.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同期放化疗可取得相对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但是此种放化疗方式对患者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医生在进行临床应用时需要将患者身体状况作为直接依据进行参考.

  • 紫龙金维持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芳;陈遐林;孙彩萍

    目的:观察紫龙金片维持治疗同步放化疗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同步放化疗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紫龙金片维持治疗组40例,安慰剂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的差别,用卡氏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入组78例患者,4例出组,7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紫龙金片维持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55.6%,安慰剂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片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一过性头晕.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稳定后应用紫龙金片治疗是安全的,并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不良反应可耐受.

  • 胸腺肽α1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作者:魏志明;魏东光;武丹妹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 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孝义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3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n=31)与联合治疗组(n=32).单药治疗组运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运用胸腺肽α1联合培美曲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后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3.7% )高于单药治疗组(7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9.3% )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3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D4 +[(50.5 ± 1.7)% ]、CD8 +[(18.4 ± 0.8)% ]、CD4 +/CD8 +[(2.5 ± 0.7)%]均高于单药治疗组[(44.5 ± 1.8)%、(16.2 ± 1.2)%、(2.3 ±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数[(159.5 ±51.4)×109个/L]、血红蛋白量[(107.6 ± 12.8) g/L]、白细胞数[(3.6 ± 2.2) ×109个/L]的变化均高于单药治疗组[(148.7 ±46.6) ×109个/L、(99.3 ±12.5)g/L、(3.1 ±1.6) ×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胸腺肽α1联合培美曲塞的治疗效果更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动静脉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翔;梁煜;郭丹苗

    目的 研究并探讨动静脉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不同病理类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行化疗治疗,化疗药物方案选择吉西他滨1.0/m2 D1、D8+顺铂75 mg/m2 D1~D3.治疗组:在第1天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穿刺股动脉,在DSA引导下根据病变部位及肿瘤血供情况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药化疗治疗,药物剂量按全身静脉化疗剂量的1/2~2/3计算,第2、3天继续静脉滴注余下的化疗药物,第8天给予吉西他滨1 000mg/m2,静脉滴入;并于第1、3、6、8天应用珠海和佳HG-2000Ⅲ型体外高频热疗机给予肿瘤部位深部热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全身化疗.以上方案均以21 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作疗效评价,胸部CT测量肿瘤大小为评价指标,并在4周后复查进行疗效确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观察毒副反应情况及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期及以上治疗.其中治疗组治疗完成4周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病情稳定5例,总有效率达55%,总的疾病控制率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及55%.且不良反应及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运用动静脉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深部热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 三维适形放疗同期N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郭梅花;林琳;乔丽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75%~80%.约30%~40%的患者在确诊时为局部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这些患者多数需要放疗或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的疗效都不令人满意.我们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期N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 56例,观察近期疗效及急性期不良反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应申鹏;刘艳梅;娄鹏荣;陈卫军;贡强君;胡炜

    目的 探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7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为44.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为主,分别占45.16%、19.36%、16.13%;共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2.50%、42.50%、5.0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0.00%、15.00%;革兰阳性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5.00%、12.5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合并其他疾病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合并其他疾病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感染管理及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外周血免疫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尧天;温凤云;于子涵;张娜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4)与B组(n=44).A组患者行3D-CRT(3~5野),总照射剂量为66 Gy;B组患者行静态调强放疗(5野),总照射剂量为60 Gy.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前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亚型水平及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和外周血CD3+CD8+T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18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亚型(VEGFA、VEGFB、VEGFC)水平和外周血免疫因子(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 3D-CRT(66 Gy)与调强放疗(60 Gy)均可有效改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疗效显著,但调强放疗放射总剂量少,不良反应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戴成艳;王利宏;姚冬梅;海旭影;韩冬;赵敏

    目的 探讨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根据患者各项资料,分析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脑转移特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72例患者中,15例(20.83%)患者出现脑转移,其中腺癌14例,鳞癌1例;单纯脑转移2例,脑转移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3例.患者出现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8.5个月,1年、3年累积脑转移率分别为16.31%、29.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吸烟史、CA125、NSE、CEA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存在一定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CA125升高、NSE升高、非鳞状细胞癌是影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有吸烟史、CA125升高、NSE升高、非鳞状细胞癌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后出现脑转移的危险性高.

  •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及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沙莎;王茂玉;高志位;高鹏;赵永利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剂量学参数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IL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RILI组(n=32)和未发生RILI组(n=74).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中(照射45~50 Gy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T-1、IL-6、TNF-α水平,通过放疗计划系统调阅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得V5、V10、V15、V20及平均肺剂量(MLD)等剂量学参数,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及DVH参数与RILI发生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RILI,发生率为30.2%.放疗前肺功能异常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1%,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患者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RILI组患者放疗前的血浆IL-6水平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发生RILI组患者的V5、V10、MLD均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其中,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0%,高于V5<60%患者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高达45.5%,明显高于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V5≥60%是R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4、3.393,P<0.01).结论 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和V5≥60%是RILI发生的高危因素,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联合V5有望作为预测RILI发生的指标.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退缩差异分析

    作者:徐瑞鑫;张英杰;李建彬;郭延娈;邵倩;徐敏;刘希军;李奉祥

    目的 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基于区域肿瘤控制的影像引导个体化对待是局部晚期NSCLC放疗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晚期NSCLC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体积退缩率(volumetric shrinkage rate,VSR)的差异及与治疗前FDG PET-CT代谢参数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4-07-01-2016-12-31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32例符合条件的治疗前4周内行FDG PET-CT检查并行同步放化疗且放疗总剂量≥50 Gy患者入组,在MIM软件系统中,分别基于治疗前定位CT和治疗结束后首次随访CT勾画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并在治疗前FDG PET-CT图像上勾画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计算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VSR及近期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统计分析代谢参数等变量与VSR及ORR的关系.结果 原发肿瘤VSR(中位数66.49%,范围-20.73%~96.04%)显著高于转移淋巴结VSR(中位数48.78%,范围-220.00% ~99.46%),z=-2.619,P=0.009;转移淋巴结大SUV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of regionally-involved lymph node,SUVmax-nd)是影响原发肿瘤与转移淋巴结VSR差异的唯一因素,OR=1.445,95%CI为0.891~2.344.原发肿瘤ORR为56.3%,高于转移淋巴结31.0%,χ2=6.326,P=0.012,对于所有病灶而言,SUVmax是影响NSCLC肿瘤病灶ORR差异的唯一因素,OR=0.845,95%CI为0.761~0.939.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结束时,原发肿瘤VSR显著高于转移淋巴结,治疗前SUVmax-nd可以作为预测这种差异的变量,同样,SUVmax是预测NSCLC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有效变量.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的临床试验

    作者:代丽;王文军;张莉;刘勇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总生存率和恶心、呕吐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在3~4级水平反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在2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

  •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再次CT定位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学影响

    作者:刘兵;翟福山;包超恩;李楠;刘明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形状和位置会发生变化,应适时调整治疗计划以大限度照射肿瘤、减小正常组织受照范围.本研究对20例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进行了二次CT定位,在前半程治疗基础上,根据第2次CT定位结果 重新制定治疗计划,探讨放疗过程中二次定位对正常组织及靶区剂学的影响.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的长期生存分析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高红梅;李娟;苏景伟;刘志坤;李幼梅;万钧

    近年来,大分割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应用中得到重视。现就本院15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high-dose radiotherapy,HRT)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 radiotherapy,CRT)的结果分析如下。

  • 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脑预防性照射研究

    作者:梁惠;吴宁波;许斌;余希文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可以取得较高局部控制率,然而其5年生存率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对高的脑转移风险成为影响这部分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回顾分析ⅢB期NSCLC患者采用常规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加脑部预防性照射(prophylactic brain irradiation,PCI)和同期未加PCI的临床疗效,现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 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聂青;康静波;张丽萍;齐文杰;李建国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点是体积较大,且患者群体中吸烟、高龄、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者居多.虽然放疗可以提高肺癌的局部控制率,但由于肿瘤靶区体积较大导致的靶区外正常组织受照体积亦大,故发生肺损伤的概率增加.在提高靶区放射剂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损伤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海军总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局部晚期NSCLC 367例,采取体部伽玛刀治疗,现就其治疗后放射性肺损伤报道如下.

  • SPECT肺灌注显像在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孙洪福;王中堂;李宝生;张自成;付政;杨国仁;陈进琥;尹勇

    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caneer,NSCLC)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Ⅲ期NSC[c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仅5%左右,与化疗结合后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治愈率仍相当差,且绝大部分失败发生在照射野内.研究发现肺癌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提高与放疗剂量的增加密切相关[1],但是随着肿瘤放疗剂量的增加,必然增加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SPECT(single photon emi~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肺灌注显像能反映区域肺组织的功能状况变化,可用于放疗计划的优化.本研究探讨SPECT肺灌注显像在减轻Ⅲ期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及其在放疗剂量提升方面的临床价值.

13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