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 현대종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4992
  • 国内刊号: 61-141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52-297
  • 曾用名: 陕西肿瘤医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树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赵春霞;曹玉文;付欣鸽;李锋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广泛存在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相邻细胞间通过Notch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影响器官形成和形态的发生.近年大量研究表明Notch信号分子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该基因表达异常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Notch基因表达及其表达机制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进行综述.

  • Survivin与结直肠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施朕善;康马飞

    目的:Survivin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是凋亡抑制基因家族中分子量小而抗凋亡作用强的成员.其表达具有特异性,即在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组织都存在高表达,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不表达.Survivin具有抑制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化以及增强血管发生的多重作用,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与其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Survivin已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在大肠癌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 乳腺癌相关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亚民;宋蔚青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及检出率的增高,其预后更为众人所关注.除传统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如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外,其它一些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本文就目前已经确立的乳腺癌预后指标如ER、PR、HER-2 p53、Ki67等及一部分未来可能有实用价值的预后因子如nm23、MCM7、CD44、端粒酶等作一综述.

  • 外来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曲新国;范月超

    细胞可以向其周围释放含有受体的蛋白与其它细胞联系,但是细胞也可以分泌更复杂的结构:镶嵌跨膜蛋白的脂质双分子的囊泡结构.外来体(exosomes)是由多种真核细胞内多泡体(Microvesicular body,MVB)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膜性囊泡,是20年前人们在研究网织红细胞时发现的,近人们把注意力转向其特殊的免疫功能.外来体具有独特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可能参与了免疫细胞间物质传递,可以将肿瘤抗原递呈给T细胞,引发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在体内外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外来体为非细胞成分,而且可以有效的发挥免疫刺激作用和抗肿瘤免疫[1],在本文中我们外来体的免疫性能的研究和近潜在的免疫治疗价值,特别是外来体在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中药单体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储晶;葛信国;蒋敬庭

    中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分化、逆转多药耐药,并能够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等途径直接杀伤或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特别是中药单体既能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又能减轻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而新近临床应用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作用,在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两者的联合应用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 CDKN2A基因以及EB病毒A73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明睿;蒋永新

    鼻咽癌相关CDKN2A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和EB病毒A73基因是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CDKN2A基因是新发现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属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基因家族,具有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BamH Ⅰ A区右向转录物家族(BamHⅠ A rightward transcripts,BARTs)是EB病毒潜伏感染时表达为广泛的基因家族之一,A73基因是该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BARTs基因可能参与EB病毒的转化功能或潜伏复制过程,其基因变异与肿瘤的侵袭有关.

  • 中药抗肺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房娟;柏茂树;申静;伍治平;王熙才

    中药抗肺癌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直接杀伤肺癌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等实验研究作了综述.

  • 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马良;钟鉴宏;黎乐群

    保证切缘无癌的切除手术是局限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很低.传统的放疗及化疗对GIST几乎无效;伊马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转移/复发GIST疗效显著,使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应用尚存在很多疑问.本文就其应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做一综述.

  •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作者:赵晓;焦顺昌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目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是针对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大多预后不良.在过去20年里,在治疗NSCLC的新方法中,免疫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重新受到重视,免疫治疗以及与标准治疗方法结合扩大了临床收益.本文结合新出现的先进的免疫治疗方法,对NSCLC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 HPV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

    作者:吴俊福;周佳青

    头颈部肿瘤是第六大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6%.早在1983年Syrianen就提出 HPV参与头颈部肿瘤的形成.近二十多年来,人们更加认识到了头颈肿瘤尤其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HPV的关系,本文就HPV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放射性肝损伤研究及防治进展

    作者:赵增虎;刘俊堂;范青建

    放射治疗是目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放射性肝损伤也是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放射性肝损伤可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如何防治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其研究及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 脾边缘区淋巴瘤诊治和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赵征;雷宝霞

    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发病率低,占非霍奇金淋巴瘤1%,临床表现呈惰性过程.本文就脾边缘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和预后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肺癌射频消融术后CD4+T细胞亚群改变研究进展

    作者:梅宝富;王少彬;陈俊辉

    CD4+T细胞包括Th1、Th2、Th17及Treg细胞,它们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肺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可使Th1细胞升高、Th2细胞降低、Th1/Th2细胞免疫失衡得以纠正,Th17及Treg细胞降至正常水平.CD4+T细胞亚群的改变可作为肺癌RFA术后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 六种天然皂苷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夏慧;胡文静;薛娇;刘宝瑞

    目前寻找高效低毒的天然植物成分是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天然皂苷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近年报道多种皂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天然皂苷有望成为一类抗癌新药.

    关键词: 皂苷 抗肿瘤 机制
  • 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德利;王亚旭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21-25nt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通过与靶细胞mRNA的3'UTR完全互补导致mRNA降解,或不完全互补结合阻断mRNA翻译,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和凋亡.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若干miRNA直接或间接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 HP感染与胃黏膜淋巴瘤的相关性及除菌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铃;滕勇;刘东屏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根除HP可治愈绝大多数早期胃MALT淋巴瘤和延缓胃腺癌的进程[1-2], HP感染是胃MALT淋巴瘤的始动因素,胃MALT淋巴瘤可能是一种"抗原驱动性肿瘤" [3],本文仅就HP感染导致胃MALT淋巴瘤发病机制及除菌策略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丹;辛彦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是指上皮细胞失去极性,失去与基底膜的连接等上皮表型,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的生物学过程,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迁移与侵袭、抗凋亡和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TGF-β信号途径、PI3K/AKT途径、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本文就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 MicroRNA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刘学丽;张连峰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多种miRNAs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扮演着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角色,并且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特定的miRNAs参与.本文综述了乳腺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相关的miRNAs的作用.

    关键词: microRNA 乳腺癌 转移
  • 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立志;孙民昌;燕归如;阚炳华;申武峰;王志伟;何建军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乳腔镜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亚甲蓝示踪对40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得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HE染色,确定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假阴性率等.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SLN检出率为97.44%(39/40),准确率为94.87%(37/39),灵敏度为94.74%(18/19),假阴性率5.26%(1/19);每例平均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检出数目1-6枚,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检出数目10-29枚.结论:应用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准确可行,美容效果好,并发症低,可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准确腋窝淋巴结分期.

  • ER、PR、p53和Bcl-2的表达变化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

    作者:赵迎春;李勇;朱永云;罗传瑜

    目的:回顾性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表达变化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中的意义,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方法: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53及Bcl-2测定.化疗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 500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75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500mg/m2],经3个疗程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例在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上述各指标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9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70例(71.4%)获得临床部分缓解.化疗前后ER、PR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 ;p53及Bcl-2化疗前后表达阳性率显著变化(P<0.05),化疗有效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ER、PR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并通过上调Bcl-2表达来调整肿瘤细胞分化.

  • DA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文有;邹耀祥;周松;李冉冉;张文华

    目的:使用DA方案(多西他赛+阿霉素)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探讨DA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使肿瘤缩小、降低病期及提高手术成功率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按DA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注射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阿霉素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2个及3个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6例中1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30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5例疾病稳定(SD),有效率为86.1%(31/36 );36例均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13例(36.1%)经NAC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结论: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使用多西他赛+阿霉素案进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效果良好.

  • 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袁吉欣;汤艳;王志永;王立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的螺旋CT影像特点,总结螺旋CT在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100例继发性肺结核及20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影像表现差异.结果:100例肺结核中,结核球12例,其中直径2.0-3.0cm圆形、椭圆形、孤立性结节影8例,直径>3.0cm,出现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等征象的不典型结核瘤4例,易误诊为肺癌;空洞36例,呈圆形或类圆形,薄壁空洞22例,厚壁空洞14例;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2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核17例.20例肺癌,肺内肿块14例,12例外壁呈分叶状,8例有放射状短毛刺,3例偏心性空洞,肺门肿块6例,有4例合并肺结核.结论: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 ERCC1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的临床预后研究

    作者:钱晓萍;刘宝瑞;严文跃;王立峰;魏嘉;谢丽;胡静;刘新姿;寓立霞

    目的:探讨肿瘤石蜡组织中ERCC1 codon118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接受铂类药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chemotherapy;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评价47例石蜡包埋NSCLC肿瘤组织中DNA修复基因ERCC1第118位密码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NSCLC组织临床病理及铂类化疗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0月 (95% CI,16.4-28.4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0月(95% CI,9.4-16.9月).ERCC1 codon118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均未见相关性.携带ERCC1 C/C基因型的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5.0月,而携带C/T及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为10.5月,两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12).携带ERCC1 C/C基因型的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2月,而携带C/T及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6.0月,两者有统计学差异 (P=0.029).结论:ERCC1 codon1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指标.

  • 中药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和IL-2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丽;夏黎明;李平;张梅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和I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治疗组(中药复方守宫散联合放疗)20例.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IL-2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CD8+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表达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不仅可调节、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亦可减轻放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

  • 100例中晚期乳腺癌化疗中两种止吐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探讨

    作者:李英姿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中晚期乳腺癌化疗中两种止吐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100例所用化疗方案剂量以及辅助用药完全相同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按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格拉司琼+地塞米松两种止吐方案分成两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2种方案止吐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案的C/E分别为8.03和5.36,(P<0.01).结论:两种方案中,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

  • CEA与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珊珊;方裕森;陈炯玉;翁雪芬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 antigen,CEA)与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16例乳腺癌患者与9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EA与CA15-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与CA15-3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对照组(P<0.01);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CEA与CA15-3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EA与CA15-3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对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血流能量图及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李逢生;刘文虹;袁权;宋张骏;朱江;郭亮;袁勇;张秉亨

    目的:探讨血流能量图angio(Power Doppler Imaging,PDI)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乳腺癌腋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术前观察74例乳腺癌的血流信号及血流能量图特征;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巢内MVD值,比较PDI与MVD两种方法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43个有腋淋巴结转移(LN+)组肿块以Ⅱ、Ⅲ级血流为主,血流主要分布在肿块周边多呈"爪"分布,血流信号较无腋淋巴结转移(LN-)组31个肿块明显丰富(P<0.05=.LN+组MVD值> LN-组(P<0.05=.癌巢内MVD值随Adler血流分级的增高和肿块体积的增大而测值增高(P<0.05 =,且随组织学级别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 0.05).结论:乳腺癌的PDI及MVD值与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结合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突变指导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车德海;田强;曹京燕;张华;于雁

    目的: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厄洛替尼(Erlotinib)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11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DNA,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31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30例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d,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OS),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一年生存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10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31(28%)例,其中19外显子缺失18(58%)例,21外显子点突变13 (42%)例.EGFR基因突变率女性40%、肺腺癌33%、不吸烟者46%,高于男性、非腺癌、吸烟的病人.30例口服厄洛替尼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5例和疾病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为80%,疾病控制率为97%,截止随访结束,仍有20例患者生存,故中位总生存未获得结果,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1.4个月,1年生存率为78%,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和皮疹,多为I-II级.结论:DNA直接测序检测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具有高度敏感性,以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依据,一线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是治疗晚期NSCLC的佳选择之一.

  • 原发性肺浆细胞瘤(附1例报告)

    作者:李昆霖;康军;廖邦宏;刘祎;崔社怀;梁先万

    目的:了解原发性肺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通过对1例左下肺外周孤立型病灶患者的完整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诊治方法及相关预后进行论述.结果: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其症状和严重程度与病变所在部位密切相关;病理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浸润的浆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提示浆细胞的增生为单克隆性.结论:原发性肺浆细胞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肺部肿瘤,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可确诊.

    关键词: 浆细胞瘤 原发性
  • 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陆向东;张汀荣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30mg/m2 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20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5-FU 500mg/m2 静脉滴注第1-5天,每28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4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CR 3例,PR 21例,总有效率(CR+PR)为51.06%.所有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49天,中位生存时间274天.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3例(27.7%),Ⅲ度血小板减少3例(6.4%),Ⅲ度贫血5例(10.6%),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非小细胞肺癌p53、FHIT、K-RAS基因突变与吸烟相关性Meta分析

    作者:马列;赵明静;王群;李秀林;王笑歌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53、FHIT、K-RAS基因突变异常表达与吸烟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论文集,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段为1990年-2010年.检索出p53、FHIT、K-RAS基因突变与吸烟关系研究的文献197篇,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6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6个研究,分别对有相同统计内容且可以合并统计的p53、FHIT、K-RAS基因突变与吸烟关系合并OR值并计算95%CI.分别为:吸烟人群p53基因突变率较高,表现为低表达,[OR=3.50,95%CI(2.45-5.00),总体效应检验 Z=6.88,P<0.0001];吸烟人群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偏高,表现为高表达,[OR=4.50,95%CI(3.00-6.75),总体效应检验 Z=7.26,P<0.0001];吸烟人群FHIT基因突变率较高,表现为低表达,[OR=2.99,95%CI(1.01-8.88),总体效应检验 Z=1.98,P=0.005].结论:吸烟与p53、FHIT、K-RAS基因突变率呈正相关,其中p53、FHIT基因高表达为保护性因素,K-RAS基因高表达为危险因素.

  • 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左传田;刘德森;茅乃权;黄鼎铭;潘泓;谢彤;黄耀元;潘琪;杨立

    目的:分析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3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NCRT组予以放化疗联合手术,S组予以单纯手术组.分析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及手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NCRT组CD4+/CD8+及NK细胞,放化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日,均较放化疗后显著提高(P<0.05),但总体较放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7日CD4+/CD8+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放化疗/术前(P<0.05);术后7日NCRT组NK细胞显著高于S组(P<0.05).NCRT组中有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均较前显著增高(P<0.05),CD4+/CD8+无明显改变(P>0.05).而无效组在放化疗后,NK细胞和CD4+/CD8+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NCRT联合手术对中晚期食管癌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NCRT敏感者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却能显著降低不敏感者免疫功能.

  • 奈达铂腔内灌注联合热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焱;周云;石慧;张卫;夏秋燕;朱莹莹

    目的:观察奈达铂胸腔灌注联合热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水后,A组(26例)给予胸腔灌注奈达铂化疗,随后进行患侧胸腔深部热疗;B组(24例)只给予胸腔灌注奈达铂化疗.结果:A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8.4%,B组为62.5%(P<0.05);A组与B组的生活质量好转率分别为84.6%和50.0%(P<0.05).结论:采用热疗联合奈达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 DP与GP方案治疗国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meta分析

    作者:杨波;高建飞;饶智国;谢丛华

    目的:比较DP与GP方案治疗国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1年4月3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DP与GP方案治疗国人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s(68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DP方案与GP方案治疗有效率(OR=1.00,95% CI:0.74-1.35,P=0.99)、1年生存率(OR=1.00,95% CI:0.74-1.37,P=0.99)和III-IV度白细胞减少率(OR=1.44,95% CI:1.00-2.08,P=0.05)无明显差异,但DP方案III-IV度血小板减少率(OR=0.21,95%CI:0.13-0.35,P<0.00001 )明显低于GP 方案.结论:对于国人晚期NSCLC患者,DP方案与GP方案疗效和1年生存率相当,GP方案III-IV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DP方案,化疗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变化.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

    作者:王峥;康华峰;王西京;董济民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 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 1000mg/m2静脉滴注,第1 、8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日两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估.结果:40例患者共接受156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4个(2-6个周期),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RR)为35.00%(14/4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cCR)为7.50% (3/40),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为 27.50% (11/40),稳定率(stable disease,SD)为 30.00% (12/40),进展率(progressive disease,PD)为 35.00%(14/40).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良好.

  • 不同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的比较

    作者:夏秀林;刘瑞丽;韩晨博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中、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皮下引流量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探讨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分对照组、单纯加压包扎组、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皮下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以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及单纯加压包扎组相比,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的术后皮下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带管时间更短(P<0.05)、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术后胸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联合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是一种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有效方法.

  • 康莱特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军强;尚立群;李学昌;文锋;李军;王伟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方法:将70 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GP 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 、8 天,顺铂25 mg/m2,第1-3天,3 周为一周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第一天开始加用康莱特200ml静滴连用10天.两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42.86%,对照组为3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KPS评分有效率为68.57%,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治疗组的反应程度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作者:汪舸;闵海燕;张航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etant human tumor necrossis factor,rmhTNF)和顺铂(cisplatin,DDP)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rmhTNF组和DDP组,观察各组的疗效、起效时间和副反应.结果:TNF组总有效率86.7%,DDP组总有效率66.7%,TNF组效果好于DDP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rmhTNF治疗恶性胸水起效较快,疗效确切,较顺铂治疗副反应小,操作简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体会

    作者:邱献华;胡建民;贾海全;魏娅

    目的:观察85例III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疗效,寻找提高疗效的策略.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85例III 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手术组(41例)和新辅助化疗组(4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性质及治疗结果.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无病生存期为59.1个月,明显高于手术组的43.1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36.16%,手术组为34.14%( 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可提高无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HL-60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3、CD33的影响

    作者:陈龙;王湘辉;陈洁平

    目的:利用重组反义c-myc腺病毒载体(Ad-AS-c-myc)抑制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3、CD33变化,了解抑制HL-60细胞c-myc表达,对细胞分化及分化抗原的影响.方法:重组Ad-AS-c-myc病毒按感染强度(MOI)为100的转染剂量,转染HL-60细胞.RT-PCR检测c-myc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CD33阳性细胞率.同时对转染细胞行Wright's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d-AS-c-myc转染HL-60细胞后,c-myc基因表达降低,CD13阳性细胞率升高,CD33阳性细胞率降低.结论:抑制c-myc基因表达,使HL-60细胞CD13表达增强,CD33表达降低.细胞形态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 三七总皂甙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琦侠;宋艳萍;倪庆仁;杜明珠;李罡灿;王浩;谢佳;任婧婧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并观察三七总皂甙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为三七总皂甙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三七总皂甙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金氏公式分析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的协同效应;RT-PCR法检测Bcl-2、Bax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甙可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24h IC50值为213.42±2.21μg/ml;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表现出协同效应;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处理MM细胞24h后,Bcl-2 mRNA表达较单独应用三七总皂甙或ADM前明显下调,而Bax表达则明显上调.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联合阿霉素,具有协同效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而实现的.

  • CD117阴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

    作者:冷冬妮;刘英娜;马恒辉;周航波

    目的:探讨CD117阴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GISTs)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6例CD117阴性GISTs.结果:16例患者中11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32-67岁,平均54岁.随访9例,1例死亡.组织学形态可分为梭形细胞为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以及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三类.肿瘤细胞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DOG1 81.2%(13/16),CD117 0%(0/16),CD34 63%(10/16),Des 6%(1/16),α -SMA 31.3%(5/16),S-100 12.5%(2/16).电镜下GISTs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卡哈尔细胞相似.结论:CD117阴性GISTs可通过免疫标记DOG1及电镜检测做出诊断.

  • 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L-OHP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

    作者:李敏;方明治

    目的:建立获得性奥沙利铂(L-OHP)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模型LoVo/L-OHP,并初步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L-OHP浓度递增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耐药模型LoVo/L-OHP,观察其生长规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法鉴定耐药细胞株耐药性并计算耐药指数(RI);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耐药相关基因在耐药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模型LoVo/L-OHP,LoVo/L-OHP细胞与LoVo细胞相比,生长缓慢,触角增多.通过RT-PCR半定量分析,P-gp、bcl-2、ERCC-1在LoVo/L-OHP中的表达上调,而p53基因表达下调.结论:LoVo/L-OHP细胞株耐药性稳定,耐药机制可能与P-gp、bcl-2、ERCC-1基因上调、p53基因下调多因素有关.

  • hTERT 反义寡核苷酸对脊索瘤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云燕;裘秀春;张殿忠;樊志强;郭明君;文艳华;范清宇

    目的:探讨hTERT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CM-319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脊索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hTERT正义寡核苷酸(SODN)和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CM-319 脊索瘤细胞株72小时后,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hTERT 的ASODN转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SODN组细胞出现早期凋亡峰,细胞阻滞于S 期,而hTERT 的SODN则无此作用.ASODN组细胞凋亡率为16.01%,而hTERT 的SODN组为2.3%.结论:端粒酶hTERT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脊索瘤细胞的增殖,且具有促凋亡作用.

  • 敲减基质金属蛋白酶-10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作者:屈卫星;惠荣;陈伟;丁上书;程永毅;贺大林

    目的:探讨敲减MMP-10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人MMP-10的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膀胱癌T24细胞系移植瘤,每周两次监测并比较各组裸鼠体重、瘤体大小,于接种后第5周处死裸鼠,取出皮下移植瘤,并比较各组瘤体重量的差异,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0表达水平.结果:皮下注射膀胱癌T24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100%.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观察结束时MMP-10 siRNA组所剥离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裸鼠的平均体重并没有明显改变(P>0.05),提示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对裸鼠的一般情况影响不大,并没有明显的毒性或副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MMP-10 siRNA组MMP-10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普通成瘤组和阴性对照组,提示瘤体内注射siRNA可以在体内有效敲低MMP-10的表达.结论:MMP-10在人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有效且安全地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白细胞介素-18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黄虎;王志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 对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荷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不同剂量(5μg/100μl、50μg/100μl) 的IL-18 进行腹腔内注射,对照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观察瘤细胞生长能力和裸鼠生存期,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明显抑制了皮下移植瘤生长(P<0.05).IL-18常规剂量组生存期(63±8天)明显延长(P<0.05),IL-18高剂量组(44±5天)与空白对照组(42±6天)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P>0.05).IL-18常规剂量治疗组和IL-18高剂量治疗组肿瘤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可见肿瘤细胞点、片状坏死;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IL-18 在裸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刺激淋巴细胞、NK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炎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 LRP16与ART-27的相互作用的鉴定

    作者:杨洁;韩为东;赵亚力;伍志强

    目的:鉴定LRP16与ART-27的相互作用,推测LRP16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涉及到的信号途径.方法: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ART-27可与LRP16相互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回复验证、免疫共沉淀及GST pull-down等体内、体外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LRP16与ART-27在体内、体外均可形成复合物.结论:ART-27是LRP16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二者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LRP16在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信号传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 淋巴结转移瘤细胞与原发灶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玉珍;李军;袁勇;孙晓茹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细胞与原发灶的肿瘤细胞是否具有一致的化疗药敏感谱.方法:比较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对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氨甲喋呤,紫杉醇等五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患者对各化疗药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但是同一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瘤细胞与原发灶瘤细胞的化疗药敏感谱相似,淋巴结转移瘤细胞与原发灶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高度相关(r=0.73).结论: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可以替代原发灶瘤细胞进行药敏测试,这对于原发灶不明或者取样困难的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 EGCG对胃癌血管新生中VEGF信号通路的多靶点作用

    作者:朱宝和;王成友;张敏杰;倪勇;韩庆;詹勇强

    目的:探讨EGCG对胃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建立裸鼠异位胃癌模型,经腹腔注射EGCG,检测肿瘤生长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不同浓度EGCG处理胃癌细胞24 h,检测胃癌VEGF蛋白和 mRNA表达及VEGF分泌;同时不同浓度EGCG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结果:EGCG显著抑制胃癌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平均肿瘤抑制率60.4%;EGCG显著抑制胃癌VEGF蛋白、mRNA表达和VEGF分泌;EGCG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同时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小管生成.结论:EGCG多靶点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

  • 阿霉素热化疗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倩荣;史正华;马骥;刘文超

    目的:探讨阿霉素(ADM)加热化疗对人肝癌细胞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HCC和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ADM化疗和热化疗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MTT法确定阿霉素的工作浓度并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热化疗组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65.77±2.54)% vs (23.18±0.81)%、(38.35±2.23)%,P<0.05.HepG2细胞:(74.25±1.53 )% vs (17.12±2.86)%、( 30.35±5.90)%,P<0.05].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纯热疗组、单纯化疗组[HHCC细胞:(76.1±2.33)% vs (23.83±1.76)%、(45.57±2.81 )%,P<0.05.HepG2细胞:(76.9±2.79)%vs (19.7±7.63 )%、(37.43±1.88)%,P<0.05].结论:加热能增强ADM对HHCC及HepG2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 mir-27a、mir-200c及mir-145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廖凯;洪艳;尹冰德;金振宇;刘勇超;周立斌;凡杰

    目的:探讨microRNA的表达在两种人肾癌细胞侵袭能力中的差异,为研究肾癌转移机制提供线索.方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0、Caki-1侵袭能力差异.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水平.建立786-0及Caki-1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裸鼠786-0及Caki-1细胞移植瘤中mir-27a、mir-200c、mir-145可能调控的相应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786-0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微孔膜的细胞数(196.8±4.9)明显高于Caki-1细胞(166.8±7.1).786-0细胞中mir-27a、mir-200c、mir-145表达较Caki-1细胞明显升高.观察8周,786-0及Caki-1细胞在5×106/只的细胞数量下成瘤率为100%.CD44在裸鼠786-0细胞移植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裸鼠Caki-1细胞移植瘤,β-catenin、E-cadherin在两种细胞裸鼠移植瘤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mir-27a可能通过影响下游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mir-200c和mir-145影响肾癌侵袭能力的途径尚有待研究.

    关键词: 肾癌 miRNA 侵袭
  • Annexin-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赵宪龙;梁辉;文心;贺云飞;袁博丽;王建平;杜月霞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tissue,RCC)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6例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2/56)、35%(7/20)和81.25%(13/16).结论:Annexin-1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肾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检测Annexin-1有望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 miR-181b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龙;邱实;刘龙;姚辉;范连慧;李昕

    目的:探讨miR-181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iR-181b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7例前列腺癌手术标本及3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提取总微小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81b的表达情况.选取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miR-181b ASO.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miR-181b ASO PC-3细胞中miR-181b 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R-181b ASO PC-3细胞的凋亡变化情况;MTT实验及细胞生长曲线检测转染miR-181b ASO 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miR-181b ASO PC-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81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转染miR-181b ASO 使PC-3细胞中miR-181b的表达降低;促进了PC-3细胞凋亡;miR-181b的表达降低导致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能力的减弱;miR-181b的表达降低导致前列腺癌细胞PC-3侵袭能力减弱.结论:miR-181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封闭前列腺癌细胞中miR-181b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可能在前列腺肿瘤的基因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 肾透明细胞癌中Spl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作者:任选义;王磊;张树言;张高磊;程振;窦建卫;朱彦杰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l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59例RCCC和11例正常肾脏组织中Spl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和分期的关系.结果:Spl在RC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2%(42/59),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的18.2%(2/11).Sp1蛋白阳性表达与RCCC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结论:转录因子Spl可作为一个新的与RC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

  • 替吉奥治疗30例PS=2-3老年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作者:文世民;何朗;郭翠华;别俊;胡欣;潘荣强;付曦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对PS=2-3老年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替吉奥治疗30例PS=2-3老年晚期进展期胃癌患者,对比16例佳支持治疗患者,化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并随访两组患者1年生存状况.结果:治疗组30例中28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0.7% 和43.8% (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50.0%(P>0.05).两组PS评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单药替吉奥方案是疗效较好的治疗PS=2-3老年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患者易于耐受.

  • 原发性胃淋巴瘤28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曹伟;陈武科;张恩;王永恒;侯东祥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 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 %.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 中晚期肝癌术前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光;杨奕;何东风

    目的:研究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前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是否能够降低术后复发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100例术前辅以介入治疗(介入组),另外100例作为同期对照组(未介入组),比较两组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介入组和未介入组1、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1、2年生存率(83%、62%)亦高于未介入组(47%、33%),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与介入治疗相关的肝、肾毒性或影响手术的不良反应.结论: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术前辅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显著提高术后生存率,减少复发.

  • 胃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胃间质瘤37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国庆;王强

    目的:评价胃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微创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进行经腹腔镜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 37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7例病人行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5min-60min(平均 35.5±10.3min),术中出血量 20ml-50ml(平均 30.0±17.1ml),术后平均住院日(6.5±1.8)d.无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6.5d.病理结果:极低风险 12例,低度风险22例,中度风险 3例,高度风险 0例.随访 1-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胃间质瘤,胃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

  • PTBD及PTIBS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国政;邱发凯;李超伟;张文娟;徐鲜艳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和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insertion of biliary stent,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技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7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影像监视下行PTBD或PTIBS,术后10天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17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外引流者123例,行内外引流者34例,行胆道支架置入者15例.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第10天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PTBD和PTIBS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不同放疗模式疗效观察

    作者:张红生;杨斌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放疗模式对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意义.方法:40例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23例采用术前同步放化疗,放疗方式采用盆腔外照射,DT 50戈瑞/25次,化疗方案为卡培他滨750毫克/米2,每日两次口服,间隔12小时,连用5周,照射结束后4周手术.另17例患者采用短程低分割放疗方案,DT 25戈瑞/5次/5天,照射结束后1周左右手术.结果:术前同步放化疗组和术前短程低分割组有效率分别为78.2%和58.8%,保肛率分别为73.9%和44.4%,病理完全消失率分别为13.0%和0,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和58.8%,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4.3%和4.1%,P>0.05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好,生存质量高,为优先选择方案.

  • 直肠癌放射治疗方案剂量学比较

    作者:陈婷婷;花威

    目的:研究直肠癌不同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18例直肠癌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比较2种计划中靶区、危机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MRT与3DCRT相比,靶区适合度指数(CI)、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均更接近1,Dmean也更接近处方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 DCRT相比,IMRT中小肠的D30%、Dmean、Dmax,膀胱的D30%、D50%、Dmean更低;IMRT中小肠的D50%,股骨头的D5%、Dmean比3DCRT高,但仍远低于剂量限值.结论:IMRT技术对直肠癌进行治疗时,靶区适合度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危及器官受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 多中心的Ⅱ级胶质细胞瘤治疗疗效

    作者:吕中华;张学新;张锐;常亮;谭春雷

    多中心的Ⅱ级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病例,它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存在着争议.本科收治一名56岁男性患者,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力正常,略有头晕,无恶心及呕吐.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两个独立病灶,需要手术在不同阶段治疗.左颞部占位行导航下手术切除,术后复查头MRI未出现复发;左侧脑室三角区旁占位行三维适型放疗,未见明显好转,术后9个月死亡.治疗应像单发胶质瘤一样,以积极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治疗多中心Ⅱ级胶质细胞瘤.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吴骥;管小青;顾书成;刘从兵;侍孝红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63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 (57/63),kappa=0.883(P<0.05)FNAC 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95.45%和90.48%.结论:FNAC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莉敏;赵瑞;李莎;岳养军;田种泽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微波热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来源于鼻咽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分为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30例及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5例,放疗总量60-70Gy/30-35次;6次/周;微波热疗3次/周,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3例(76.7%),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为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5例(83.3%),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为15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微波热疗对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疗效良好.

  • 56例儿童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随访

    作者:曲圣涛;魏翔泰;陈铎;关俊宏;刘云会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儿童颅咽管瘤手术病例56例.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8例(50%)、经额下入路14例(25%)、经前额纵裂入路6例(10.7%),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5例(8.9%),皮层造瘘入路3例(5.3%).结果:全切除+次全切除38例(67.9%)、大部切除17例(30.4%),围手术期死亡1例(1.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结论:恰当地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影响颅咽管瘤复发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 不同影像检查对舌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国强;卢再鸣;潘师农;郭启勇

    目的:评估CT、MRI、PET-CT、超声术前预测舌癌范围的价值,并探讨影像上舌癌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病理证实的舌癌的影像资料,测量影像上病变直径,与术后病理对比,得到影像与病理直径相符的检查,并判断病变直径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T、MRI、PET-CT、超声均对舌癌部位显示良好,MRI、PET-C对显示舌癌侵犯范围具有一定优越性.与术后对比,MRI和PET-CT病灶范围均大于实体,MRI显示接近实体,而CT对病灶显示小于实体.超声显示范围较实体小,对于病灶边界显示不如前三者.但能较好的显示肿瘤血供,对提示病变良恶性有一定帮助,MRI显示病灶平均直径≥2cm者,淋巴结转移率85.0%,<2cm者淋巴结转移率仅为15.8%,P<0.005,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RI、PET-CT对于显示病灶范围优于CT和超声,并可预测淋巴结转移,但PET-CT费用昂贵,因此舌癌术前检查首选MRI.

  • FASCIN-1和MMP-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瑞;王斌全;高伟;张春明

    目的:探讨Fascin-1和MMP-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0.5cm、1.0cm、2.0cm组织中Fascin-1和MMP-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Fascin-1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癌旁0.5cm、1.0cm及2.0cm的黏膜中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27.5%、22.5%、4.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组与癌旁2.0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MMP-1在喉癌癌旁0.5cm、1.0cm及2.0cm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5.0%、35.0%、17.5%、5.0%,除了癌旁0.5组与癌旁1.0组,癌旁1.0与癌旁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08),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喉鳞癌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MMP-1蛋白表达同样与癌的外科切缘,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Fascin-1和MMP-1在喉鳞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喉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并为以Fascin-1和MMP-1为靶点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思路.

  •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体会

    作者:梁秦龙;冯海波;赵华;宋卫琪;高晓妮;李继峰;徐荣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腮腺浅叶肿瘤手术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选择16例位于腮腺浅叶且肿瘤直径小于3cm病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或区段切除术治疗.其中传统切口手术10例,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微创手术6例,将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无差别,出血量微创组小于传统组,术后引流量微创组小于传统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面神经损伤及腮腺瘘等并发症,小切口手术术后伤口较为美观,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对于位于腮腺浅叶,直径小于3厘米的良性肿瘤,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有较好美容效果、病人易于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该术式较传统开放式手术,在美容、微创、疗效三方面相得益彰,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48例的近期疗效

    作者:柯庆华;周世琼;胡艳;刘珍;张文涛;苏小岩;杨继元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中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RT组)24例,恩度联合放疗组(RT+E组)24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RT+E组在放疗开始每天一次恩度7.5mg/m2 iv drop,共4周.结果:近期临床疗效:RT+E组CR 18例(75.0%),PR 5例(20.8%),NC 1例(4.2%),有效率(CR+PR)95.8%;RT组 CR 8例(33.3%),PR 10例(41.7%),NC 6例(25.0%),有效率(CR+PR)75.0%,RT+E组的CR及有效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同步放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没有增加.

  • 晚期卵巢癌术后早期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研究

    作者:王秀清;方献英;柏峰

    目的:评价卵巢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减瘤术后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化疗组)与对照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组).分析两组生存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0例病人均完成全部6周期静脉全身化疗,实验组静脉全身化疗期间同期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6次.实验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70%,55%,高于静脉全身化疗组42.5%,32.5%,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晚期卵巢癌减瘤术后的有效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提高晚期卵巢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39例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的荟萃分析

    作者:张晶;李全荣;武艳霞;林蓓

    目的:总结迄今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2000年至2010年诊治的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cotyledonoid dissecting leiomyoma of the uteru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以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子宫绒毛叶状平滑肌瘤、cotyledonoid dissecting leiomyoma of the uterus、cotyledonoid leiomyoma of the uterus、sternberg tumor、grape-like leiomyoma为检索词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的3例病例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23-73岁,平均年龄43.55岁.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大体标本宫壁外部分呈胎盘小叶样,宫壁内部分呈分割性改变,镜下细胞无异型.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随访1个月至41年不等,无复发病例.结论: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虽外观酷似恶性肿瘤,实为特殊类型的良性子宫平滑肌瘤,结合病理特别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避免过度治疗.

  • 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宁;杨杰;裴圆丽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生存情况.43例患者经过D-二聚体筛查、血管加压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全部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改善循环治疗.结果:经治疗1月后,37(86%)例患者栓塞症状缓解.随访1年,31例死亡.1年生存率28%.结论:深静脉血栓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肿瘤进展及各种抗肿瘤措施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潜在的致死性,治疗复杂,预后不良.抗凝治疗为此类患者的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先天性全身多发性脂肪瘤并急性肠梗阻1例

    作者:郭润生;刘朝晖;史佩东

    1 临床资料某男,49岁,农民,因"脐周阵发性疼痛24小时余"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偶有排气排便.于我院急诊就诊,查腹部立卧位平片:小肠高位不完全性肠梗阻.予以抗炎解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拟"急性肠梗阻"收入.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全身各处包括头颈、胸、腹、背、四肢皮下均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隆起性包块.表面光滑,可活动,无触痛.小则豆粒大小,大则鸭蛋大小,部分数个融合成大包块,全身大小结节、包块不计其数.

  • 家族性卵巢癌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江玉萍;赵紫艳;高积勇

    大量研究表明,卵巢癌家族史是卵巢癌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卵巢癌病例呈家族性传递现象[1],即家族性或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familial or 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FOCS or HOCS).本文就同一家族亲姐妹4例卵巢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病例资料例1:女,48岁,以"下腹胀痛3年,发现下腹包块半月"于2005年4月11日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原发不孕.查体:腹平坦,右下腹部可触及成人拳头大小包块, 质硬,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触及10.0cm×8.0cm×8.0cm包块,质地不均,活动度差,边界清楚,压痛(+),与子宫关系密切.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绍灵;苏鹏;施玲玲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与单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49例DLBCL患者分别接受6疗程CHOP方案或CHOP加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每3周1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R-CHOP组的CR率高于CHOP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6% VS 65.4%,P=0.173).中位随访时间为35月(4-66月),R-CHOP 组及CHOP组的3年OS分别为 75.0%±19.6%,54.9%±20.4%,P= 0.043;而3年EFS分别为69.7%±20.9%,45.8%±20.6%,P=0.029.R-CHOP组的3年OS及EFS 优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与单用CHOP方案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明显提高DLBCL患者的EFS及OS,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急性髓性白血病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DLI+IL-2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存邦;白海;葸瑞;潘耀柱;张茜;周进茂;吴涛;徐淑芬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在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混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Mixed-HSCT)后,继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白介素2(DLI+IL-2)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3例AML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TBI+VEMAC预处理方案,实施Mixed-HSCT.造血恢复后给予DLI+IL-2治疗1-8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2-17)天,白细胞(WBC)≧4.0×108/L的中位时间为17(16-21)天.血小板(PLT)≧20×108/L的中位时间为21(19-23)天,PLT≧50×108/L的中位时间为25(24-27)天.+16至+21天时骨髓检查示恢复期骨髓象,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有6例形成混合嵌合体(46XX/46XY).经过3年以上随访,存活15例,长期无病存活率( DFS)为65.2%.结论:Mixed-HSCT后应用DLI+IL-2治疗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有积极意义.

  • 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富强;乔红梅;李晓霞;李恩孝

    目的:观察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率.方法:23例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和第8天,顺铂25mg/m2 第1-3天,地塞米松 20mg/m2,第1-5天,As2O310mg/d,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65.22%.肿瘤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1年生存率39.13%.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结论: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

    作者:周芳;程传耀;杨柳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和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0例长期生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比较是否合并骨折患者的生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预后和生存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骨折患者的ECOG评分均为3-4分,不合并骨折的患者ECOG评分为0-1分,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髓原始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白蛋白、肾功能、骨折、贫血、年龄、性别、诱导治疗效果等多因素分析,骨折不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不能反映和预测骨髓瘤骨病骨折发生;预防骨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现代肿瘤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4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