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E、C对砷抑制细胞间通讯的拮抗作用

    作者:邓芙蓉;郭新彪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类金属元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1979年将无机砷正式确认为人类致癌物,但砷致癌的机制仍不很清楚.研究表明砷可能是一种促癌物[1,2].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促癌物的共同特征.有研究结果发现,亚砷酸可通过促进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异常活化而抑制细胞GJIC,从而发挥其促癌作用[3].研究表明,亚砷酸在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可导致细胞DNA损伤和断裂[4].二甲胂酸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起着促癌物的作用[5].砷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自由基是否是其抑制细胞GJIC的机制之一,抗氧化维生素是否可拮抗砷的这种作用,目前还不清楚.为深入了解砷抑制细胞GJIC的机制,并初步探讨抗氧化维生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次研究选用维生素E、C,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观察2种维生素对亚砷酸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二甲胂酸抑制细胞GJIC的拮抗作用,以期为揭示砷的致癌机制及慢性砷中毒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亚砷酸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树山

    目的:探讨亚砷酸在原发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空白组予碘油作栓塞剂,观察组用亚砷酸碘油作为栓塞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93.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的发热、食欲减退等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亚砷酸在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 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殷平玲

    目的:观察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给予亚砷酸0.25mg/(kg·日)静滴,5次/周,连用2周,休息2周;维生素C 1g/日静注15分钟,连用2周;马法兰0.1mg/(kg·日)连用4天,间隔6周/次.结果:9例患者中4例显效,2例有进步,3例病情相对稳定.总有效率66%.结论:亚砷酸联合化疗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开发砒霜

    作者:张亭栋

    我科自1972年以来从民间验方砒霜治疗皮肤癌有良好效果中得到启示,经过1200多例各类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有效.由复方简化至单味砒霜乃至改变给药途径成为亚砷酸静脉注射液.进一步得到分子水平的解释,而被国际诸多学者所公认.

  • 中国室内蚂蚁及其防制概况(续)

    作者:黄远达

    (二)无机砷灭蚁剂(1)亚砷酸即白砒White arsenic,又称砒霜,中药称信[33~36]活性用途: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毒物,也是一种无机胃毒杀虫剂 ,常用来配制成药饵,毒杀蚁类和鼠类等.

  • 南瓜蛋白联合常用化疗药对NB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谢捷明;刘梅;刘庭波;陈明晃;杨爱琴;杨沛

    本研究旨在探讨南瓜蛋白(CUS)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亚砷酸(ATO)联用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MTT比色法检测CUS与ATRA或ATO联用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US与ATRA或ATO联用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用金氏公式判断两药联用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CUS与ATRA或ATO联合应用的抑制率均大于各药相应浓度单用的抑制率,其协同指数q值均>0.85,并且两药均在低浓度范围内联用的协同效果明显.CUS与ATRA或ATO联合应用时NB4细胞的凋亡率均大于各药相应浓度单用时的凋亡率,其协同指数q值均>1.15.结论:CUS与ATRA或ATO联用对NB4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均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段丽娟;李超;杨如玉

    目的:分析亚砷酸(arsenious acid,H3As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6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H3AsO3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ORR)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实验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的时间为(42.42±7.10)d,明显短于对照组(30.86±4.34)d(P<0.05);实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为(20.86±9.28)×109/L、血红蛋白为(68.62±14.97) g/L、血小板数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高白细胞综合症(high white blood syndrome,HWB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2和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方案是否使用H3AsO3为影响APL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APL治疗方案中加用H3AsO3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伊达比星为主的分层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关伟;李文君;杨岚;靖彧;于力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联合亚砷酸(arsenious acid,ATO)双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缓解率和伊达比星、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复方黄黛片分层序贯巩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6年接受双诱导方案患者22例,分析双诱导的CR率、早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长短.完全缓解后低、中危患者接受1-2个疗程IDA单药化疗,ATRA和复方黄黛片/ATO交替治疗4个周期;高危患者接受IA化疗4疗程,ATRA和复方黄黛片/ATO交替治疗共4个周期.结果:双诱导完全缓解率100%,诱导治疗平均时间28.23±1.6d,诱导期间50%发生感染,36.4%出现分化综合征,27.3%有不同部位出血.完全缓解后分层巩固治疗组5年总生存率100%,无复发生存95.4%;结论:APL患者接受ATRA和ATO双诱导治疗能够达到较高缓解率,诱导缓解时间短,并发症可控.采用IDA、ATRA和ATO分层序贯治疗作为缓解后巩固方案,能够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获得极高的治愈率.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砷酸治疗剂量与复发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怀宇;张慧云;刘湲;张欣欣;龚莎;陈丽梅;王梦昌;习杰英;刘心

    目的:探讨亚砷酸(ATO)的治疗剂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复发的相关性以及ATO的佳剂量与疗程.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08-2015年收治APL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比较复发组与持续缓解组的临床特征.通过统计治疗达2年时ATO的使用剂量,以指南推荐剂量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ATO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比较2组的复发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TO剂量的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2年时ATO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7%和2.5%(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2年时ATO剂量>22.4 mg/kg为疾病复发的独立防止因素(OR =0.119,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达2年时ATO的剂量的界值为8.765 mg/kg,ATO剂量大于8.765 mg/kg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小于8.765 mg/kg组.结论:APL的复发与ATO的使用剂量相关,足量使用ATO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 亚砷酸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诱导人淋巴瘤细胞Raji凋亡的研究

    作者:何毅;杨建民;王健民;周虹;吕书晴;胡晓霞

    本研究探索亚砷酸、硼替佐米对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协同诱导凋亡作用.小剂量亚砷酸、硼替佐米单用以及二者联合分别处理Raji细胞,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和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以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BAX、JNK2、IκB-α等凋亡相关元件在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用亚砷酸和硼替佐米,以小剂量亚砷酸联合硼替佐米处理Raji细胞后,细胞生长受明显抑制(p<0.01),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01),但细胞周期未见明显阻滞;在蛋白水平,细胞凋亡相关元件Caspase-3、BAX和IκB-α表达增加,而BCL-2和JNK2表达量下降.结论:小剂量亚砷酸联合硼替佐米能更有效地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具有协同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和JNK2通路实现的.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期间的细胞形态观察

    作者:吴侠;张时民;张红娟

    目的 探讨细胞形态学检验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AP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细胞通过瑞-姬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检测其治疗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初期,APL患者外周血WBC逐渐升高,第12天达到高峰,应用药物治疗后,WBC逐渐下降.应用亚砷酸治疗一个疗程,连续监测APL患者的骨髓象和血象变化,患者疾病仍未完全缓解.一个月后,继续治疗一个疗程,患者疾病完全缓解.结论 APL治疗过程中,细胞形态的观察对亚砷酸疗效的判定及对疾病缓解或恶化监测有一定帮助.

  • 亚砷酸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志民;姜宇东;霍伟;佟倩;戚晓军;丛培生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应用亚砷酸及碘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其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17例、进展(PD)8例,客观有效率(CR+PR)41.86%,获益率(CR+PR+SD)81.39%.29例血清AFP阳性的患者AFP下降率为55.17%(16/29).主要毒副反应有发热、食欲减退及腹胀.结论亚砷酸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行,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砒霜制剂亚砷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李跃;刘喜

    目的 观察亚砷酸(ATO)诱导分化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47例初发A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为观察对象.治疗组给予ATO诱导分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D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到CR的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CR率分别为91.7%和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CR时间(31.8±5.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5±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毒副反应,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O诱导分化治疗初发APL较ATRA联合小剂量DA方案治疗具有CR率相近,达CR所需时间短,毒副反应小等特点,可作为初发APL诱导缓解治疗的一线药物.

  • 亚砷酸、维生素C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哲;李斌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已取得不少进展,20世纪60年代引用美法仑治疗MM至今,有效率仅40 - 50%,完全缓解率仅5%,近年来,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于临床.方法 我院60例老年性MM患者均采用亚砷酸、维生素C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部分缓解19例,进步27例,无效14例;毒副作用主要为肝损害,应用保肝药物2周内可恢复正常.结论 亚砷酸对于老年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疗效.

  • 亚砷酸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肝VX2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作者:戴旭;程颖;樊金辉;王强;卢涛;徐克

    目的 观察亚砷酸碘油制剂在兔肝VX2移植瘤化疗栓塞治疗中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40只肝内荷瘤兔分成空白对照,单纯碘油栓塞,常规阿霉素碘油栓塞,亚砷酸碘油栓塞及亚砷酸阿霉素联合碘油栓塞共5组.依分组不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并记录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 本组40例肝脏种植肿瘤2周末时平均体积之间没有明显差异,5周末时各实验组治疗后肿瘤体积都增大,但与对照组相比体积明显减小(P<0.01),内部可见更大片状坏死(P<0.01),尤以亚砷酸用药组明显.较无亚砷酸组相比,亚砷酸用药组可以明显减少远隔转移的数量(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较常规化疗栓塞组更明显减少远隔转移数量(P<0.05).结论 亚砷酸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可以抑制瘤灶的生长和远隔转移.亚砷酸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增强抗肿瘤转移效应.

  • 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祥民;张姣丽;季国;石培民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维生素 C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并与单用亚砷酸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2008至2011年收治的4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亚砷酸组(对照组)、亚砷酸联合维生素 C 组(联合组),每组患者21例。对照组予亚砷酸10 mg/d静脉滴注,6周一个疗程,其中前4周用药,间歇2周,共5个疗程;联合组在亚砷酸应用过程中加用维生素C 1.0 g/d静脉滴注,余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疗程间歇期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结果(1)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P=0.043)。(2)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0个月(6.2~11.8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PFS长于对照组(P=0.043);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0个月(11.4~16.6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 OS 长于对照组(P=0.038)。(3)联合组各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优于单用亚砷酸。

  • 亚砷酸为主的方案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张秋荣;陈令松;张桂华;徐金格;曹若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无效造血为特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特别是高危型MDS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采用联合化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高危MDS的有效方法,它的目的是根除MDS的恶性克隆,恢复正常造血,但是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联合化疗.我们应用亚砷酸为主的方案治疗老年高危MDS患者21例,近期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格列卫联合亚砷酸对骨髓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高志林;张芝娟;马粱明

    目的:研究亚砷酸(As2O3)、STI571联用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周期及其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为As2O3和STI571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二者对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对干预72 h的SP2/0细胞进一步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以明确该蛋白所影响的细胞周期调控点。结果在As2O3和(或)STI571作用下SP2/0细胞生长受抑伴随活力下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出P16蛋白表达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发现As2O3、STI571使SP2/0细胞主要阻滞于G1期,未出现凋亡峰。结论 As2O3和STI571均有抑制SP2/0细胞增殖和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的表达,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 亚砷酸联合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丹;刘冰熔;胡丽红;杜雅菊;裴凤华;吕志武;关景明

    目的:观察感染Ad-IκBαM对NF-κB激活的抑制及对亚砷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增强效应,探讨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以不同浓度亚砷酸处理.制备重组腺病毒Ad-IκBαM,用来转染经和未经亚砷酸处理的肝癌细胞.MTT和TUNEL方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应用EMSA及Western blot研究肝癌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情况和感染Ad-IκBαM对NF-κB激活的抑制效果.结果:MTT结果表明各浓度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作用较正常肝细胞显著(P<0.01);Western blot和EMSA结果提示亚砷酸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使细胞内NF-κB系统活化;感染重组腺病毒Ad-IκBαM的肝癌细胞后,亚砷酸引起的NF-κB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亚砷酸联合Ad-IκBαM或Ad-IκBα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的凋亡指数分别为66.47%和36.67%;亚砷酸联合Ad-IκBαM或Ad-IκBα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的凋亡指数分别为74.5%和32.37%.结论:亚砷酸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激活了肝癌细胞内的NF-κB;应用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可以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并可明显增强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 亚砷酸诱导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p15INK4B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学彦;刘铁夫;刘伟;崔希威

    目的:研究亚砷酸(As2O3)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5INK4B(p15)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终浓度2μmo1/L的As2O3加入食管癌EC109细胞系,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食管癌EC109细胞系中p15基因甲基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s2O3处理前后p1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用Scion Image软件测量条带灰度值,P15蛋白与ACTB条带的灰度比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EC109细p15基因发生高甲基化,p15基因不表达.As2O3作用后p15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下降,As2O3作用72,48,24 h组和未加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1 1±3.62,50.92±5.47,72.07±7.53vs97.23±9.80,P<0.05).As2O3作用24 h后出现p15 mRNA表达,随As2O3作用时间延长p15 mRNA表达逐渐增强,各个时间组之间比较,除了未加药组和加药24 h组之间及加药24 h组和加药48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个时间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07 vs 0.58±0.06 vs 0.48±0.07 vs 0.41±0.08,P<0.05).As2O3作用24 h后P15蛋白出现表达,2μmo1/L作用24-72 h中P15蛋白条带灰度逐渐增强,As2O3作用72,48,24 h组和未加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1±0.02 vs0.21±0.01 vs 0.16±0.02 vs 0.06±0.01,P<0.05),说明其表达随As2O3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As2O3可使食管癌EC109细胞p15基因去甲基化,使p15基因表达上调,从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

315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