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厄洛替尼致高龄肺癌患者高血压及心肌缺血1例

    作者:柳青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2岁,因咳嗽、痰中带血4d,于2007年8月4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8月1日始出现咳嗽、咯血痰,有时痰中带血,无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及盗汗等,未行任何处理.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无胸闷、胸痛等发作史.无吸烟史.查体:血压130/70 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音低,心率66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分析

    作者:张淼;王智勇;王莹;吴洪芬

    目的:探讨并分析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方法:选取本院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5.1到2018.5.1.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实施2周的全脑放疗治疗,总剂量为300 Gy/10 Fx,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2周的厄洛替尼,剂量为150mg/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存时间以及一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也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侯继院

    目的:分析应用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肺癌脑转移患者1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患者临床获益率100%;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腹泻、脱发等.结论:应用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佳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

  •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瑜;黄万钟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健择)1.0g/m2,静滴,d1,d8;厄洛替尼100mg,1次/日,每3周重复.结果:18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 0例,PR 5例,SD 8例,PD 5例,有效率(RR)27.7%,总的疾病控制率(DCR)7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4.2个月,平均总生存期9.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疹.Ⅲ~Ⅳ度腹泻发生率11.1%(2/18).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4.4%(8/1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7.7%(5/18).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达统;王琳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化疗组(n=30)和厄洛替尼联合化疗组(n=30).常规化疗组采用卡铂+吉西他滨常规化疗,厄洛替尼联合化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10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10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显示,常规化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4例、疾病进展(PD)9例,厄洛替尼联合化疗组CR4例、PR 11例、SD 12例、PD 3例,厄洛替尼联合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15/30)和23.3%(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6,P=0.0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晚期肺鳞癌患者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作者:莫凯岚;黄晓波;刘宜敏;杨曙;丁颖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WBRT(40 Gy/20次,4周)并同期口服厄洛替尼150 mg,每日1次,共计30 d.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肿瘤大小,每3个月一次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疾病进展,并统计1年生存情况.结果 厄洛替尼联合WBRT对NSCLC脑转移的总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87.5%,临床获益率[CR+PR+疾病稳定(SD))]为100%(2例CR,12例PR,2例SD );临床症状缓解率1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0个月.13例(81.3%)出现1-2级皮疹,6例(37.5%)发生轻度腹泻.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可耐受,生存期延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厄洛替尼、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康睿;王莉;李林娟;杜延玲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改善及其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8%;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31±1.83)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及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方面则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厄洛替尼、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机理与展望

    作者:陈文婷;吉兆宁

    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工业国家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已占据全部恶性肿瘤患病率的首位[1].而我国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第1位肿瘤死因,占所有恶性肿瘤分类构成的22.7%[2].

  • 厄洛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淑娟;杨升峰;孙京栋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同步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7例,进展4例,全组有效率47.6%,疾病控制率80.9%,中位生存期10.6个月,1年生存率52.3%.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和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不能同步放化疗、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有可能更多获益.

  • 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MKN45细胞株的影响

    作者:张圣林;刘春丽;王淑萍;郝玉静;王雅棣;李青山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疗对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了解厄洛替尼对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和放射生物学参数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Dq)值,得出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厄洛替尼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厄洛替尼及放射线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随用药浓度或剂量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P<0.01).厄洛替尼与放射线联合对MKN45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和单纯照射(P<0.01);两者联合使S期细胞比率明显降低,放射敏感的G2/M期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71.87±0.77 vs 60.72±0.26,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厄洛替尼通过增加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增加细胞凋亡,以此提高MKN4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厄洛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宏;郭晓钟;金锷;李宏宇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伴转移的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未接受过全身化疗的局部晚期或伴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厄洛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厄洛替尼150 mg/d口服,连续21 d)的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单药(1 000 mg/m2,静脉注射,1次/周,连续7周,休1周)治疗.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中2例(10%)达到部分缓解,10例(50%)病情稳定,8例(40%)病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10%,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1个月,中位生存期6.4个月,均优于对照组的1例、8例、11例、5%、45%、2.2个月、5.8个月,其中客观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主要不良反应为非血液学毒性,多为Ⅰ~Ⅱ级的腹泻和皮疹等,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伴转移的胰腺癌疗效优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患者总体临床耐受性良好.

  • 老年人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王大志;袁琳卉;郭成业;张书瑜;潘乃群

    目的 进行老年人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方法 9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口服厄洛替尼150mg 1次,或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mg 1次,直至病情进展停药,至少1个月以上评价疗效,然后进行分层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分层分析显示,对于治疗的有效率、性别(P =0.0056)、吸烟(P =0.024)、病理类型(P=0.003),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性别(P=0.021)、吸烟(P=0.031)、病理类型(P=0.002)、脑转移(P =0.00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客观有效率结果显示,性别OR=2.01;病理类型OR=3.82;吸烟OR=2.12.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结果显示,性别OR =1.78,病理类型OR=2.13,吸烟OR=2.42,脑转移OR=3.67;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老年NSCLC的TKI客观有效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有关.疾病控制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脑转移等因素有关.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和生存因素分析

    作者:王大志;陈娜;郭成业;魏荣;韩淑红;潘乃群

    目的:进行老年人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方法9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口服厄洛替尼150mg 1次,或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mg 1次,直至病情进展停药,至少1个月以上评价疗效,然后进行分层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疗效分析显示,对于治疗的有效率,性别(P=0.0056),吸烟(P=0.024),病理类型(P=0.003),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性别(P=0.021),吸烟(P=0.031),病理类型(P=0.002),脑转移(P=0.00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因素( P>0.05),无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客观有效率结果显示,性别OR=2.01;病理类型OR =3.82;吸烟OR=2.12。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疾病控制率结果显示,性别OR=1.78,病理类型OR=2.13,吸烟OR=2.42,脑转移OR=3.67;其余因素均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R=2.143,吸烟RR=2.761,近期疗效RR=2.158;病理RR=2.269。结论晚期老年NSCLC的TKI客观有效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有关。疾病控制率与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情况、脑转移等因素有关。晚期NSCLC患者中女性、不吸烟、近期疗效好、PS>2分以及为腺癌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更小。

  •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汉萍;张力;王孟昭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在中国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以及临床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服用厄洛替尼的非临床试验的43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情况及相关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43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2例,病情稳定(SD) 17例,疾病进展(PD) 14例,客观有效率(ORR)为27.9%,疾病控制率(DCR)为67.4%.影响ORR的临床因素有性别(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22)和吸烟史(P=0.001);影响DCR的因素有性别(P=0.03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P=0.004)、肿瘤分化程度(P=0.018)、吸烟史(P=0.005)和服药后皮疹(P< 0.001).服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周(95%CI:8.32~45.7周),服药后总生存期(OS)为46周(95%CI:26.7~65.3周).对PFS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包括病理类型(P=0.024)、肿瘤分化程度(P=0.036)、ECOG评分(P=0.001)、服药后皮疹(P=0.006);而病理类型(P=0.040)、肿瘤分化程度(P=0.023)、ECOG评分(P< 0.001)、使用厄洛替尼后续治疗(P=0.028)对OS有显著影响.EGFR 19/21外因子突变阳性的患者ORR(P=0.004)和DCR (P=0.033)均显著高于阴性组,中位PFS也显著高于阴性组(46.1 vs 12.8周,P=0.004).常见副反应为皮疹(51.2%)和腹泻(23.2%).结论 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我国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尽早使用厄洛替尼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 厄洛替尼致肺癌患者相关性皮疹的临床治疗

    作者:高文斌;韩传军;张晓晨;刘思思;韩佩妍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所致肺癌患者相关性皮疹的特点,及其临床诊疗要点.方法 观察临床确诊的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口服厄洛替尼后出现的药物相关性皮疹,并进行相应的诊疗,评估皮疹的发生情况以及意义.结果 20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1~2级皮疹反应,无3级以上皮疹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依从性满意.结论 厄洛替尼相关性皮疹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直接干扰了患者的正常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治疗中断.有效地评估和治疗患者皮疹反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 二甲双胍对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的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杨翠;徐瑜;胡义德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设为亲本组;将耐厄洛替尼细胞株A549ER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厄洛替尼±二甲双胍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各组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50),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549ER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计算增殖指数.结果 在0 ~ 20 mmol/L浓度范围内,二甲双胍对A549细胞及A549ER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随二甲双胍浓度升高而增加.厄洛替尼对A549细胞和A549ER的IC50分别为15.15 μmol/L和118.8 μmol/L,A549ER的耐药倍数为7.84.联合用药组A549ER细胞IC50为73.55 umol/L,耐药倍数为4.85.二甲双胍对A549ER厄洛替尼耐药性的逆转倍数为1.62.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53±3.00)%、(7.51±3.73)%、(10.25 ±4.23)%和(16.92±1.20)%.根据细胞周期结果计算空白对照组、厄洛替尼组、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增殖指数分别为0.84±0.15、0.78 ±0.10、0.73±0.08和0.60 ±0.09.结论 A549ER细胞较A549细胞对厄洛替尼有明显的耐药性;二甲双胍对A549ER细胞厄洛替尼的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减缓细胞周期进程等途径逆转A549ER细胞耐药.

  • 人肺腺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PC9/ER的建立及奥曲肽改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江飞龙;韩静;朱海振;陈光朋;孙建国;陈正堂

    目的 探讨人肺腺癌耐厄洛替尼细胞系PC9/ER的耐药机制,及奥曲肽(OCT)改善PC9/ER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PC9/ER的耐药指数,奥曲肽(OCT)对PC9/ER改善耐药的倍数,Western bolt方法比较PC9、PC9/ER及OCT作用后PC9/ER细胞IGF-1R、p-IGF-1R、Akt、p-Akt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IGF-1R的m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OCT作用后IGF-1的表达变化.结果 PC9/ER的耐药指数为10.4.厄洛替尼和OCT对PC9/ER的抑制作用增强,改善倍数为9.62.单独用药OCT可抑制PC9/ER细胞IGF-1,联合用药可抑制PC9/ER细胞IGF-1R、p-IGF-1R、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 OCT可通过抑制IGF-1,进而通过抑制IGF-1R、PI3K-Akt信号通路来提高PC9/ER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例

    作者:傅华

    近年来,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细胞毒药物的严重毒副反应,使得大多数老年患者无法足剂量、按时、按疗程的完成周期性化疗,导致生存期往往较短[1].有研究显示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对NSCLC的一线治疗有一定疗效[2].现报道一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采用厄洛替尼所取的良好疗效.

  • 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婷玉;张文京;丁凉;林阳

    目的 分析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GP化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观察两种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肿瘤进展情况、生活质量、免疫球蛋白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A、VEGF-B、VEGF-C及CE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EGF-A、VEGF-B、VEGF-C及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洛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可以降低患者血清VEGF和CEA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

  • 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金烨;戴莉莉;陈晓红;秦斌斌;冯洁;沈斌

    目的:观察并比较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0%、92.0%,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厄洛替尼组皮疹、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但在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导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临床推广。

411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