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养血疏肝方改善放射性肝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李炯辉;刘莹

    目的 观察自拟养血疏肝方在改善放射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放射性肝损伤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药组32人予养血疏肝方加减及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对照组28人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结果 中药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AFP改善明显(P<0.05).结论 养血疏肝方在改善放射性肝损伤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 白芍总苷防治放射性肝损伤形成的临床研究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高世乐;胡宗涛;董六一;费振乐;马金柯;刘纪云

    探讨白芍总苷防治放射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选择解放军第105医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白芍总苷组、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AST,ALT,HA,LN,PCⅢ,CIV,TGF-β1含量.与单纯照射组及对照组相比,白芍总苷能明显降低血清AST,ALT,HA,LN,PCⅢ,CIV,TGF-β1含量(P<0.05或P<0.01).研究得出白芍总苷可有效防治放射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 放射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林宫;孟鸿宇;张火俊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的年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很多患者在肝癌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性肝损伤(radiation-induced liver damage,RILD)是由放射治疗导致的一种临床亚急性、慢性肝脏损伤,是胸部和上腹部肿瘤放疗及骨髓移植前预处理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RILD极大地影响了胸腹部肿瘤,特别是肝癌的放疗疗效.因此,本综述对RILD的病理、影像学特点、临床评估及防治作一归纳总结.

  •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作者:于金明;李宝生;闫婧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其病理类型中以肝细胞癌多见.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主要从肝癌放疗敏感性、放疗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PHC的放射治疗作一综述, 旨在说明PHC的放射治疗在减少放射性肝损伤等方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形变配准技术分析呼吸运动对肝癌患者正常肝脏及其鞍区形态影响

    作者:王惠;张宗春;巩贯忠;尹勇;王刚;李登旺

    目的 结合四维CT (four-dimension computed tomography,4D-CT)技术,应用自由变形模型(free form deformation,FFD)形变配准算法分析呼吸运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及其靶区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08-01-2011-08-30山东省肿瘤医院8例接受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获得患者4D-CT的模拟定位图像,将4D-CT图像依据呼吸周期均分为CT0、CT10、CT20、CT30、CT40、CT50、CT60、CT70、CT80和CT9010套CT图像.以呼气末时相图像CT50为参考图像,其他9幅图像采用基于B样条的自由变形模型FFD算法与其配准.然后用差分位图、Hausdroff距离及互信息技术分析呼吸运动对肝脏及其肿瘤形态的影响.结果 从一个完整呼吸周期10个时相的CT图像及差分位图可以看出,呼吸运动对正常肝脏及肿瘤靶区形态造成的影响,其中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变化大.基于B样条的多分辨率网格自由变形模型FFD形变配准算法,可有效实现不同CT图像间的形变配准.其将肝脏和肿瘤靶区配准前CT0与CT50的Hausdroff距离由0.091 4减小到0.043 2,平均减小了54.1%;互信息从0.789 0提高到0.814 0;平均提高了3.17%.结论 呼吸运动造成的肝脏及其肿瘤靶区的形变是显著的,基于B样条的多分辨率网格自由变形模型FFD形变配准算法可有效实现4D-CT图像间的形变配准.

  • 适形放疗后肝损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姜鹏;王义善;于洪升;生梦飞;唐小峰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后的患者进行CT、MR平扫或增强扫描,以发现其特征,为与适形放疗后病灶未控或复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33例单发肝癌患者采用适形放疗,36~48 Gy/8~12次,隔日1次.1~3个月后开始CT、MRI复查.对TDF值≥90及<90时与CT影像学异常,关系进行四格表精确检验法统计学处理.结果 15例次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6例次;动脉期为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强化状态,2例次;早期至延迟期均强化,2例次.5例次MRI平扫T1加权呈低或等信号,4例次T2加权呈等信号,1例呈略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出现进行性强化.TDF值≥90与<90的放射剂量导致的CT影像学异常,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结论 照射后,高剂量照射区的肝脏CT可表现为低密度,MRI T1加权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可以出现强化,特征为进行性或持续性强化.当TDF值≥90时,容易出现CT影像学异常.

  • 放射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马力文

    局部放射损伤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大剂量的X射线、β射线、γ射线、高能电子束或中子等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损伤.这种损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如常见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肠损伤等.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肝脏恶性肿瘤的放疗始于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三维适型放疗的开展,使肝癌在放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放射性肝损伤
  • 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家兔的观察

    作者:沈钧康;蒋震;周剑影;赵培峰;张彩元;陆雪官;田野;胡勤芳

    随着放疗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运用及骨髓移植辐射预处理技术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将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新技术用于肝脏肿瘤治疗[1],使肝脏局部受到大剂量照射,而由此引发的肝脏放射性损伤往往会影响或制约放疗的进程,甚至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临床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等特点,特别是肝脏特异性MR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临床应用,使MRI用于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诊断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笔者用家兔制作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初期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变化,探讨MRI SPIO增强扫描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进行诊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放射性肝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曲雅静;郑静晨;黎功;宁健;程海民;高建华;叶道斌;王海燕;李广欣;金帅;李韧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肝损伤的生化指标、CT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半肝放疗10、15和20 Gy组,放疗后3个月内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放疗后第3个月观察肝脏CT影像及病理变化特点.结果 20 Gy组死亡3只,余组无死亡;10和15 Gy组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于放疗后1个月起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放疗后下降,纤维蛋白原(FbgC)、凝血酶时间(TT)于放疗后1周升高显著,2周恢复至正常;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静脉期全肝广泛强化,肝内静脉显影不清,延迟期造影剂消退快;病理表现为随放疗剂量加大,肝静脉闭塞征、肝纤维化和胆管损伤表现越明显,同一放疗后肝脏照射区损伤较非照射区略重.结论 半肝放疗20 Gy死亡率明显增高,10和15 Gy后可引起肝功能改变及凝血功能一过性改变;CT表现为增强扫描显示强化减弱,肝静脉显影不清;随放疗剂量加大放射性肝纤维化、肝静脉闭塞征等表现加重.

  • 锌和维生素E对小鼠肝辐射损伤血中HA、IV.C、LN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检芳;石庆杰;郑颂阳;蒋磊;程冠生;张见伟

    许多研究证实放射性肝损伤可引起急性放射性肝炎,肝功能有明显损害,且以形态学的研究居多;迄今缺乏对肝损伤早期的动态定量观察与防治研究.本研究通过对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补充足量的锌(Zn)和维生素E(VE),分别在不同时间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IV.C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含量来评价Zn和VE防治早期辐射肝损伤或早期放射性肝纤维化过程形成的作用,为其防治及诊断提供依据.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修复的研究

    作者:包永星;娄繁;赵化荣;朱虎虎;马艳;温浩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12只,肝右叶接受单次6 MV X射线20 Gy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注射雄性大鼠BMSCs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脏中性别决定基因Y(SRY)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阳性表达.结果 两组大鼠肝右叶组织中均可见汇管区炎性反应及肝实质细胞的损伤,但干预组的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干预组大鼠肝右叶中检测到的SRY阳性细胞多于肝左叶(t=3.77,P<0.05),α-SM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 单次20 Gy照射可以造成大鼠肝右叶急性放射性损伤;SRY阳性细胞可以被征募到大鼠的放射性肝损伤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轻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发生.

  • 适合干细胞移植的小鼠放射性肝损伤模型的构建

    作者:张守华;廖彩仙;周杰;张春兴;苏俊;赖勇强

    随着骨髓移植术前辐射预处理、光子刀立体定向、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技术在肝脏及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肝脏易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引发放射性肝损伤.

  • 肝纤维化4项在原发性肝癌放疗前后变化的意义

    作者:高世乐;胡宗涛;董六一;周俊平;朱捷;费振乐;卢东徽;刘阳

    目的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放射性肝损伤的演变关系.方法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前1天、放疗后2、4、8、12、26周血清中HA、LN、PCⅢ、CⅣ、AST、ALT、ALP、γ-GT、TBIL水平以及肝脏CT的动态变化.结果 放疗至第2周,部分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水平开始升高,至第12周达峰值,第26周未再持续上升,且与转氨酶水平相比呈正相关,放疗后各时期测得指标同放疗前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肝纤维化4项可作为放射性肝损伤的判定指标,尤其是早期肝纤维化的预测,为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光辉;薛涛;马博;李萍;俞雪梅;莫建民;许丽萍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原发性肝癌放射性肝损伤的效果,并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对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时接受保肝、保胃和止血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变情况进行生化检测,以判定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VEGF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放疗,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明显改善率[46.67% (28/60)]高于对照组明显改善率[26.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肝功能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处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173.2±35.8)pg/mL]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267.5±37.1)p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治疗肝癌放射性肝损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肝细胞损伤,有效保护肝脏,并能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VEGF水平.

  • PI3K/Akt信号通路与放射性肝损伤的关系研究

    作者:谷雪;付文娟;孙芳初;董桂兰;彭玉梅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与放射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大白兔再随机分为照射前组和照射后7 d组,各5只.观察组给予右半肝伽玛刀单次照射,对照组给予假照射,检测两组大白兔肝功能,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α-SMA和p-Akt表达.结果 观察组照射后7 d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分别为(164.51±25.64)、(76.68±12.10)、(301.15±40.41)和(5.68±0.41)μmol/L,明显高于照射前及对照组(P<0.05);照射后7 d,观察组大白兔肝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胞质疏松,脂肪变性,呈空泡状,肝小叶结构紊乱,肝小叶内逐渐呈纤维间隔;观察组照射后7 d TGF-β1、α-SMA和p-Akt表达吸光值分别为(0.087±0.012)、(0.073±0.010)和(0.075±0.014),明显高于照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放射性肝损伤过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 放射性肝损伤的MRI研究

    作者:蒋震;沈钧康;钱铭辉

    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正随着腹部肿瘤的放疗、骨髓移植及肝脏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开展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准确判断并评价肝脏放射性损伤的有无及其程度,对临床药物学治疗和/或肿瘤放疗方案的制定与修正均显得尤为重要.MRI虽然近才被应用于该领域,却已显露出其令人瞩目的优越性.

  • 肿瘤放射治疗反应及副损伤的鉴别与防治(四)

    作者:张峰

    7 放射性肝损伤 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放射治疗时,必然使肝脏受到照射,导致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肝损伤.

  • 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肝损伤家兔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和内皮素-1的影响

    作者:赵增虎;王明贤;李凤玉;张海;王小燕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肝损伤家兔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清内皮素-1(ET-1)的影响. 方法 将20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均给予50 Gy X线照射肝脏,受照体积为自体肝脏的50%. 实验组给予自制益气活血中药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 观察X线照射前及照射后1、2、3、4周血清TGF-β1、ET-1,X线照射4周后处死家兔观察受照肝脏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两组X线照射后1周ET-1和照射后2、3、4周TGF-β1、ET-1均高于照射前,实验组X线照射后2周TGF-β1 和照射后3、4周TGF-β1、ET-1均低于对照组(P<0. 05,P<0. 01). 实验组肝脏病理变化程度较对照组轻. 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减轻放射性肝损伤.

  •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时放射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傅志超;程惠华;李东石;林贵山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时的保肝作用.方法 选择经细胞学、影像学及AFP等明确诊断为肝癌并且已为中晚期而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前后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设立对照组,通过生化检测观察原发性肝癌放疗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肝功能改变.结果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放射治疗的肝癌病人的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病人放疗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有所升高,但能较快恢复正常.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防治放射性肝损伤,保护和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增加对放疗的耐受性.

  • ICG R15对肝细胞癌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肝损伤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静;刘丽英;杨晓;张爱民;张弢;王佳;张丹;丁俊强;李文刚;段学章

    目的 分析吲哚菁绿15分钟清除率(ICG R15)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发生放射性肝损伤(RILD)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行SBRT的HCC患者150例,治疗前1周内测量ICG R15值,SBRT治疗后随访至少1年.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是否发生RILD,分析放疗前ICG R15与RIL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4例患者发生典型RILD,1例患者发生了不典型RILD.Child-Pugh B级患者的ICG R15值为(34.275±16.544)%,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值(8.936±11.134)%.通过ROC曲线确定ICG R15截断值(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7和0.778)为11.3%.ICG R15<11.3%发生RILD的患者5例,ICG R15≥11.3%发生RILD患者10例(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放疗前ICG R15对预测RILD有意义,ICG R15≥11.3%组的相对危险度(RR)9.578,95%可信区间2.278~40.264 (P=0.002).结论 放疗前ICG R15是SBRT治疗HCC患者发生RILD的有效预测因素.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