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背部经络推拿在癌症病人舒缓疗护中的应用

    作者:黄苓苓;常辰辰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背部经络推拿在癌症病人舒缓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院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与背部经络推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生存质量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QLQ-C30评分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为7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背部经络推拿在癌症患者舒缓疗护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率.

  • 上海远郊农村地区晚期癌症患者医疗困境与对策

    作者:潘林军;闵大六;韩坤;甘志华;林叔陈;方敏;姚阳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晚期癌症患者的住院需求.该文就目前上海远郊农村地区晚期癌症患者的医疗困境作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初步分析了解决当前晚期癌症患者就医难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晚期癌症患者舒缓疗护中的作用新理念.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舒缓疗护项目的PEST分析

    作者:赵影;张小方;唐艳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加剧和晚期病人的增多,晚期病人及家庭对舒缓疗护需求的激增与舒缓疗护服务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为此,上海市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突破点推进舒缓疗护的改革和发展.该文旨在通过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舒缓疗护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 舒缓疗护在社区医院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作者:许晶

    舒缓疗护(Palliative care)又称为姑息疗护,指对那些临终患者给予控制疼痛以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照护,使临终患者能够宁静、舒适、无痛苦地面对死亡,家属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得到维护[1].2012年,上海市政府将临终患者舒缓疗护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在全市17个区县广泛开展舒缓疗护.

  • 舒缓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作者:唐燕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晚期癌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缓疗护.结果: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舒缓疗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痛苦,而且对生命质量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临床药师在舒缓疗护体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林洁;宋歡;刘忆平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介入舒缓疗护体系对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专职临床药师介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等级,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5个功能量表,症状子量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介入的舒缓疗护对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很大意义,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舒缓疗护 临床药师
  • 肿瘤患者舒缓疗护实践探索

    作者:闻曲;刘义兰;成芳

    舒缓疗护是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专注于身体、躯体、社会和灵性等方面的症状和(或)问题有效管理,为患者提供好的生活质量。因经济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癌症患者舒缓疗护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本文拟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癌症患者舒缓疗护模式的团队构建、成员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质量改进、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的舒缓疗护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肿瘤 护理 舒缓疗护
  • 一站式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舒缓疗护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冰

    目的:探讨一站式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舒缓疗护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接受相应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就诊后即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一站式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下预前及干预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评分.结果:实施一站式家庭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的家属的理解与照顾、同事理解、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能力、面部表情及的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干预组患者在食欲、精神、疼痛、疲乏几项内容较对照组有提高,但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一站式家庭健康教育指导,虽然两组患者在生理方面改变不明显,但在与家庭的理解与照顾、同事理解、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能力、面部表情均可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中国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及其前景展望

    作者:孟宪武

    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做一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前景给予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 舒缓疗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护理进展

    作者:秦燕丽;周惠君;奚彩凤

    舒缓疗护(又称临终关怀)是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1]。但我国舒缓疗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对于舒缓疗护知识的缺乏、从业人员的短缺、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等众多问题的影响,使舒缓疗护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旨在了解舒缓疗护在社区卫生中心开展的情况。

  • 居家舒缓疗护护理提升患者家属应对能力评价——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研究

    作者:陈涛;胡雪英;陈越

    目的 对居家晚期肿瘤患者家庭进行舒缓疗护护理模式干预,评价患者家属疾病应对能力,以寻求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舒缓疗护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8月,在上海市长桥社区,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比较本社区58例晚期肿瘤患者家庭接受舒缓疗护团队的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家属的疾病应对能力及患者舒适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家属舒缓疗护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8.62%上升至干预后55.00%,生活护理能力知晓率由17.24%上升至67.50%,舒适度知识知晓率从17.24%增长到67.50%,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由干预前123.28±21.76下降到干预后109.37±22.71,总症状指数均分GSI由干预前1.29±0.22下降至干预后1.16±0.24,抑郁症状均分>2的人数比例由41.4%下降到20.0%,焦虑症状均分>2人数由19%下降到5%,干预后患者舒适度得分9~16、17 ~ 24以及25 ~ 32分段人数所占比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推行以舒缓疗护团队为中心的家庭医生制的护理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社区肿瘤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改善其身体状况,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 舒缓医学在社区卫生医院中的实践与影响

    作者:孙丽杰

    目的:探讨舒缓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实践与影响。方法将48例临终患者分成A、B两组,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A组24例患者收入社区家庭病房,给予支持、对症治疗,由家属护理照顾患者的生活;B组24例住院患者,收入舒缓疗护病区。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状态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舒缓疗护治疗一个月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较A组有所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对临终患者给予舒缓疗护,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效果评价

    作者:温艳艳

    目的:对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舒缓疗护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病房住院的临终患者113例,给予舒缓疗护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临终患者接受舒缓疗护后,患者的 SAS、SDS、VAS 评分明显下降(P <0.05),QOL 评分明显上升(P <0.05)。另外111例患者家属对舒缓疗护满意,家属满意度为98.23%。结论对临终患者予以舒缓疗护,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恐惧,使其宁静、安详、有尊严的度过余生,得到家属的高度评价。

  • 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医院对舒缓疗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作者:沈家萍;徐雯

    目的:为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晚期癌症患者舒缓疗护中的作用,探讨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医院舒缓疗护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入院接受舒缓疗护的晚期肿瘤患者112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收集,并分析死亡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表”(病情评分)。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入院1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的转归为死亡的有68人(占60.7%)。死亡组的病情评分均值为(47.82±9.06)分,平均死亡时间32.25天左右。入组舒缓病房后,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失眠、便秘、食欲丧失及整体生活治疗较前均有所改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降低。结论:病情评分低于50分的患者生存期控制在4周左右。舒缓疗护在很大程度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 某社区卫生中心“舒缓疗护”病房吗啡使用情况的分析

    作者:江静舟;付彩华;沈利康

    目的:了解分析本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晚期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的情况,为阿片类镇痛药合理使用,确保“舒缓疗护”这一人文关怀提供信息平台。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吗啡制剂数据表明吗啡注射液的使用频度更大。

  • 中国舒缓疗护的现状及分析

    作者:刘忻;陈志刚

    本篇旨在通过对舒缓疗护的现状回顾与分析探讨,结合新国内文献对目前国内舒缓疗护的进展进行综述.

  • 社区舒缓疗护中医护人员的负面心理原因及对策

    作者:张琦慧;焦莉;王三妹;贺宇红

    舒缓疗护已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给予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从而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在我国,舒缓疗护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引入和实践研究的起步阶段.舒缓医护人员在面对病人死亡前的各种心理时,在长期的工作中,医护人员本身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产生了负面心理状态.近年来,医院积极采取了对职业压力的干预模式,努力克服医护人员的负面心理状态.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舒缓疗护项目的PEST分析

    作者:赵影;张小方;唐艳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加剧和晚期患者的增多,晚期病人及家庭对舒缓疗护需求的激增与舒缓疗护服务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上海市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突破点推进舒缓疗护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PEST 分析方法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舒缓疗护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项目投入与产出效果评价研究

    作者:荆丽梅;刘红炜;刘坤;杨超;李水静;白洁;舒之群;娄继权

    目的:系统评价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服务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上海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服务的调查结果、相关机构的卫生统计报表和卫生财务报表。自行设计上海市舒缓疗护评价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结构指标包括资金投入、机构及床位设置、人员配备等;过程指标包括服务量、服务效率、员工成长等;结果指标包括费用控制、服务效果、组织经济效益等。本研究选取部分主要的量化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截止到2013年底,舒缓疗护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3196万元,其中区县财政占57.58%。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设舒缓疗护住院病床234张,共有舒缓疗护医护人员295人,其中执业医师123人,注册护士172人,医护比为1:1.40。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平均病床使用率为43.83%,平均病床周转次数为6.49次,平均住院天数为26.31 d。每例舒缓疗护出院患者的平均医药费用为5500.48元,平均床日费用为189.67元。2013年18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科室收入2039.78万元,支出2819.99万元,亏损了780.21万元,平均亏损43.34万元。结论舒缓疗护服务筹资渠道单一,短期内赤字明显;现有床位使用率偏低;出院患者医疗费用较低,但床日费用相对较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拓宽舒缓疗护筹资来源渠道;多维度普及生命教育;完善舒缓疗护收费项目并纳入医保目录。

  • 舒缓疗护患者家属与普通社区居民的死亡态度研究--基于社区横断面调查

    作者:曹文群;缪俊;方颖;丁训镭

    目的:观察患者家属与普通居民死亡态度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家人进入临终阶段后,家属死亡态度的变化,以指导舒缓疗护中死亡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15-01-01至2015-06-30在静安区舒缓疗护中心住院的舒缓疗护患者家属(长期陪伴患者或与患者居住时间长的家属)46例,同时在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5个社区(景华、裕华、四明、三义坊、华山)选取家中无舒缓疗护患者但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可比的居民(普通居民)136例,进行死亡态度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 DAP-R),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自然接受5个方面测量死亡态度。结果不同年龄者的趋近接受、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者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死亡恐惧、趋近接受评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宗教信仰者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宗教信仰者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评分均高于无宗教信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与普通居民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家属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普通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普通居民相比,患者家属有更积极的死亡态度,但这并不表示舒缓疗护中不需要对患者家属开展死亡教育。结合前期需求调查,患者家属对死亡教育是有需求的,但需要注重死亡教育时间尽量前移,以及死亡教育内容按需调整。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