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γH2AX的检测方法简介

    作者:余艳柯;朱心强;杨军

    DNA损伤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碱基修饰,DNA单链断裂(DNA single stranded breaks,SSBs),DNA链内和链间交联以及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ed breaks,DSBs)等,其中DSBs被认为是DNA严重的损伤.

  • 2007-2013年出入境人群丙肝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及检测流程探讨

    作者:陈肖潇;田绿波;樊学军;石莹;高国龙;杨雨

    目的 了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丙肝(HCV)的可信区间,探讨针对出入境人群有效的抗-HCV检测流程.方法 收集四川、广东、云南、辽宁、深圳等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13年出入境体检者的部分血清样本183份,用ELISA、免疫印迹、RT-PCR的方法分别进行检测,对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免疫印迹试验共检出确认阳性152例,不确定2份,阴性29份;ELISA法阳性且确证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为152例,ELISA阳性确证不确定为2份,ELISA阴性确证阴性为29份,外籍人士和中国籍人士核抗原、NS3-1、NS3-2、NS4、NS5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丽珠试剂在S/CO值≥6时,阳性预测值为100%,丽珠试剂S/CO比值<3时,无确证为阳性的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83份样本的核酸含量,阳性共134例,阴性49份.结论 ELISA试剂检测S/CO值≥6时与WB确证阳性结果有较高的符合性,外籍人士和中国籍人士HCV阳性免疫印迹条带分布无明显差异,抗-HCV结果能部分反映HCV复制状态,但抗-HCV并不与HCV RNA结果平行或同步.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绘制出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HCV检测流程图.

  • 3种不同方法提取芒果致敏原组分分析

    作者:侯丽英;张盈莹;朱黎娜;谷冬梅;林书祥;李会强

    目的 评价3种芒果致敏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 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 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 kD.结论 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致敏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 中国对虾肉中与虾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组分分析

    作者:单立新;任杰;李会强;陈凯;李绍琛;高越

    目的 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虾肉中的蛋白成分.方法 常规制备虾肉蛋白提取液,用SDSPAGE技术分析提取液中的蛋白组分,以虾过敏患者血清(sIgE)作为探针,经免疫印记技术分析、鉴定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 虾肉蛋白提取液显示12种可辨认蛋白条带,其中65、50和36 kD相对含量较高;不同过敏患者血清中与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别,但所识别的蛋白主要集中在分子量>70 kD的区域.结论 与阳性血清的反应强度与蛋白相对含量无关,提取有效组分有望提高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敏感度.

  • 腰果主要过敏原Ana o 3的重组表达与鉴定

    作者:闫娟娟;佘钿田;张嘉懿;边颖;李会强

    目的 克隆获得腰果主要过敏原Ana o 3基因,并利用pCold-SUMO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表达Ana o 3并鉴定免疫活性.方法 提取腰果总RNA,逆转录至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技术克隆腰果Ana o 3基因,将其插入pCold-SUMO vector,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低温15℃诱导表达.摸索诱导表达条件,经镍柱纯化,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免疫活性.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腰果Ana o 3基因片段全长为417 bp,与GenBank上Ana o 3基因CDS序列基本一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分子量为27 kD左右,大小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腰果过敏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结论 从腰果中成功克隆了Ana o 3基因,并于原核系统表达了Ana o 3蛋白,证实了此蛋白与腰果过敏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 胃癌与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熙渊;韩丽红

    目的 研究胃癌与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50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就其癌旁胃组织及癌组织实施检测,另选取同期50例非胃癌患者,就其mTOR相应表达状况予以检测;且对mTOR表达与临床参数关系予以分析.结果 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组织及癌旁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 mRNA在胃癌组织相应表达当中呈现为正相关,而其在正常胃组织及癌旁胃组织表达当中也呈现为正相关.mTOR mRNA在胃癌组织当中相应表达水平,则相关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等,而不相关于性别及肿瘤直径等.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mTOR信号通路在其组织当中特异性激活,而mTOR信号通路可能作用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

  • 锌-α2-糖蛋白(ZAG)在SD大鼠附睾管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赵文珍;何颖红;杨勇琴;王云涛

    目的:探讨锌-α2-糖蛋白(ZAG)在成年雄性SD大鼠附睾管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抽提附睾头、体、尾部精子和附睾液中的蛋白质,利用免疫印迹的方法研究ZAG在SD大鼠附睾管各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附睾头、体、尾部中的精子和附睾液中均有 ZAG 蛋白的存在,表达有一定的差异,附睾头部至尾部中的精子和附睾液表达逐渐增加。结论:ZAG主要分布在附睾尾部的精子和进一步的附睾液中,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 HIV-1 gp160多表位嵌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杨凡;刘朝奇;柳发勇;余枫华;杨春秀;韩莉;任东明;张伟;杨祖伟

    目的:HIV感染引起的AIDS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疾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检验组合则被认为是HIV检测的"金标准".因此本实验构建gp160的抗原多表位融合基因及在原核系统的高表达,为HIV抗体测定提供特异、价廉的抗原.方法:选定HIV-1 gp160基因中三个片段包含较多抗原表位的区域,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的方法从HIV-1HXB2全基因扩增编码这三个片段的基因序列,通过质粒提取、酶切、测序方法鉴定基因片段的正确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测定融合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结果:构建的HIV-1 gp160多表位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序列正确,基因全长969b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37 kDa,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应用western blot测定10例正常人和12例HIV/AIDS病人血浆显示HIV-1 gp160多表位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成功构建了高表达HIV-1 gp160多表位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纯化的融合蛋白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

  • 苦参碱改构体X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陈俊;唐安洲;谢貌;王立升;张俊;孙恺;廖婷

    目的:探讨苦参碱改构体X体外诱导人鼻咽癌CNE1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0,29,58,116,232,464μmol·L-1不同剂量改构体X处理对数生长期CNE1细胞48 h,采用MTT法检测苦参碱改构体X对CN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改构体X对CNE1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改构体X对CNE1细胞内Bcl-2、Bax及p53等凋亡过程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苦参碱改构体X作用CNE1 48 h后,MTT结果显示,改构体X对CNE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改构体X 58,116 μmol· L-1浓度组细胞凋亡率高出苦参碱组70.02%,75.73%,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改构体X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将CNE1细胞周期抑制在G1期,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差异显著性(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苦参碱改构体X作用CNE1 48 h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降低,Bax,p53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苦参碱改构体X在体外可诱导CNE1细胞凋亡,其促凋亡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和p53表达并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有关.

  • 增液布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

    作者:金桂兰;何慧珍

    目的:以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 (AQP5)的表达为靶点,探讨增液布津汤对SS模型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以环戊硫酮为对照组,给予中药煎剂增液布津汤灌胃.镜下观察颌下腺病理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分析模型鼠颌下腺AQP5的表达.结果:给予增液布津汤高、中、低剂量组的AQP-5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升高了32.84%、12.54%、4.51%.结论:增液布津汤可能通过抑制SS模型小鼠淋巴细胞浸润的病理进程,促进AQP5的表达,改善唾液腺分泌功能,缓解SS口腔干燥症状.

  • 三七中人参三醇苷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姚小皓;李学军

    目的:研究三七中人参三醇苷(PT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为基础,采用免疫转移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PTS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3种脑缺血相关蛋白(VEGF,HSP70和转铁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ip PTS 12.5 mg*kg-1 ×7 d(术前5 d,术后2 d)可降低MCAO大鼠脑含水量,并影响两种脑缺血相关蛋白(HSP70和转铁蛋白)的含量,但对VEGF表达量在手术后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PT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HSP70和下调转铁蛋白,并保护血脑屏障.

  • 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卞成蓉;卢珊珊;宋英伟;赵静;苑文雯;刘明;赵利利;李霞;袁孟伟;孙志强;毛远丽;李伯安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梅毒确证.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有354例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2%、6.30%和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236,P<0.001);同时,60~69岁与70~7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932,P<0.001).240例老年患者CMIA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TRUST和Western Blot检测都为阴性,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相关病史,结果判为假阳性.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假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60~69岁.但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分别64.81%、71.43%和87.50%.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主要包括癌症(55.36%)、溶栓剂或抗凝剂治疗(35.71%)、糖尿病(28.57%)、肝硬化(25.00%)、严重感染(25.00%)、肾病(17.86%)、自身抗体阳性(16.07%)、手术(14.29%)、肝炎(12.50%)和代谢紊乱(8.93%),各类原因相互影响,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S/CO值高可达10.29.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老年患者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百分比情况明显低于生物学假阳性患者.结论 对于CMIA梅毒筛查阳性而TRUST检测阴性的老年患者,需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作出后诊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需注意癌症、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等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生物学假阳性的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检测结果并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

  • 人CPNE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靳雁斌;丁学锋;司慧远;吴彦瑞;王晓文;范文红;范明

    制备人CPNE5的多克隆抗体.将CPNE5基因中423bp(626-1048bp)的片段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离纯化得到抗原肽段,质谱法鉴定后常规免疫家兔.用CL-4B柱纯化抗体.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CPNE5抗原肽段;ELISA显示抗血清具有高亲合性,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CPNE5.本文制备的抗体经检验证实为高亲合性和特异性的兔抗人CPNE5多克隆抗体.

  • 小鼠蛋白激酶CK2β亚基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作者:陈小文;郑克勤;梁景耀;刘新光;梁念慈

    通过反转录PCR从NIH 3T3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获得小鼠蛋白激酶CK2β亚基编码区cDNA;构建其表达质粒并经测序证明其编码小鼠蛋白激酶CK2β亚基,但与两种已报道的小鼠CK2β亚基cDNA编码区序列分别存在一个碱基差异,与大鼠、猪、兔和人CK2β亚基cDNA的编码区相应碱基序列则一致.将其在表达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现一26kDa分子量蛋白过度表达,表达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1.7%,但大多数以不溶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过度表达产物能与抗人CK2β亚基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当CK2 α和β亚基以1:1摩尔比混合时,构成性的CK2全酶显示出大活性,直接表明CK2β亚基对CK2α有激活作用.这些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克隆表达的重组蛋白是小鼠蛋白激酶CK2β亚基.

  • 自身抗原SSA/Ro-52kD抗原优势表位分析

    作者:邓安梅;仲人前;陈孙孝;施笑梅;孔宪涛

    探讨自身抗原SSA/Ro-52kD的抗原优势表位,为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根据计算机软件进行的蛋白质序列结构分析,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SSA/Ro-52kD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5X-1,并且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用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经免疫印迹法与病人阳性血清进行反应.结果表明片段Ro523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这提示SSA/Ro-52kD 的抗原优势表位主要存在于170~270位.

  • 肾透明细胞癌中Eotaxin-1的表达与肿瘤增殖能力相关

    作者:龙浩;陈兴月;龚娟;滕燕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 Eotaxin-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otaxin-1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Western blot法分析10例相互配对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Eotaxin-1及PCNA的表达,并对Eotaxin-1与PCNA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Eotaxin-1主要表达于胞质,PCNA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内,Eotaxin-1和PCNA在肾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病理分级为2-3级组的Eotaxin-1及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理分级1级组(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组的Eotaxin-1及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Ⅰ/Ⅱ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Eotaxin-1及PCNA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10例肾癌组织中Eotaxin-1及PCNA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P<0.05);Eotaxin-1与PC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Eotaxin-1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能力密切相关,对Eotaxin-1的研究可能为临床对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熊果酸对胃癌细胞中cofi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季青;赵晓艳;胡玉娜;张隆;倪振华;康向东

    目的 研究熊果酸作用胃癌细胞BGC-823后丝切蛋白cdilin-1表达的变化.方法 熊果酸作用于细胞BGC-823,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检测胞质内cofilin-1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ofilin-1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胞质内cofi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线粒体表达却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色素C在胞质中的表达量也明显下调(P<0.01).结论 熊果酸作用BGC-823,可能使cofilin-1蛋白从胞质转位至线粒体内,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

  •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hank 1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珊;雷亚平;崔艳君;王蓬文;王蓉;盛树力;田金洲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大鼠脑PSD-95和Shank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双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3mg/kg,第3d重复此剂量;对照组以人工脑脊液代替链脲佐菌素.21d后,取大鼠海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hank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和Shank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SD95和Shank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使海马PSD-95和Shank1表达减少,干扰了神经元突触信号传导.

  • 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海马Doublecortin的表达

    作者:周艳玲;刘能保;张敏海;李晓恒;陈鸿伟;洪小平;孙臣友

    目的 探讨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DG)新生神经元数量变化以及Doublecortin(DCX)在海马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分别进行3d的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其学习和记忆成绩.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海马DG新生神经元数量的变化,同时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DCX在海马的表达及其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应激组动物的学习与记忆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其海马DG新生神经元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DC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海马DCX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致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海马DG内DCX阳性细胞数增多,提示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的原因之一.

  • 尼古丁对大鼠中脑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家伟;翟秀岩

    目的 观察大鼠暴露尼古丁对中脑腹侧背盖区(VTA)、黑质(SN)和大脑皮质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α-7-nAChRs)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暴露尼古丁的大鼠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VTA、SN和大脑皮质α-7-nAChRs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尼古丁作用后PC12细胞α-7-nAChRs表达的变化.结果 尼古丁上调大脑皮质α-7-nAChRs蛋白表达,也上调VTA和SNα-7-nAChRs mRNA的表达.在PC12细胞中,α-7-nAChRs表达随着尼古丁作用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尼古丁在转录水平上调VTA和SN a-7-nAChRs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调大脑皮质旺α-7-nAChRs的表达.

552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