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沈卉君;周小平;庄原苏

    多系统萎缩(M S A )和帕金森病(PD )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2种疾病均为慢性病程,在早期有很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尤其是M S A的纹状体‐黑质变性易与 PD相混淆,难以鉴别。由于M S A和PD的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正确的进行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通过比较 M S A 与 PD 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大鼠生后锰接触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的毒性影响

    作者:贺新红;张德兴;陈伟强;黄绍明

    目的 研究大鼠出生后锰接触对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采用Morris 水迷宫试验检测仔鼠的肌力变化;荧光分光度计法检测仔鼠尾状核脑匀浆DA含量的变化;酪氨酸氢氧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图象分析相结合法检测黑质DA神经元和尾状核DA纤维的免疫反应强度和平均相对密度.结果 (1)随着染锰浓度的增高,仔鼠的肌力呈现明显的衰退;(2)尾状核脑匀浆的DA含量,随染锰浓度的升高而降低;(3)黑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尾状核TH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反应强度、以及相应的TH阳性产物的平均相对密度,均随着染锰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结论大鼠生后锰接触,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发育有明显的毒性损害,其损害程度随染锰的剂量升高而增加.

  • 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NQO1和HO-1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琦;郭云霞;张永一;李绍旦;刘毅;杨明会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中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损毁黑质的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治疗组以补肾活血颗粒用生理盐水溶解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灌胃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黑质NQO1和HO-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QO1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 <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QO1和HO-1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NQO1和HO-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干预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QO1和HO-1的表达有关.

  • 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中Fas、FADD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睿鑫;李绍旦;刘毅;于磊;杨明会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中Fas、FADD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2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观察组13只.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颗粒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大鼠黑质、纹状体中Fas和Fas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Fas在黑质阳性细胞表达率(PI)为(1.400±0.070),纹状体PI为(1.820 ±0.090),均高于正常组和观察组(P<0.01).模型组FADD在黑质PI为(1.160±0.058),纹状体PI为(0.780±0.040),均高于正常组和观察组(P<0.01).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Fas和FADD表达有关.

  • 电针帕金森模型大鼠对黑质TH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骏;王华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T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OHDA注入黑质造成单侧黑质损毁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帕金森病大鼠损毁侧SNC、SNL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及未损毁侧(P<0.01),电针可有效地增高帕金森大鼠损毁侧SNC、SNL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P<0.01,P<0.05).结论: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合成多巴胺的功能低下,电针可有效地改善这一病理状态.

  •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彦春;程宇核;马骏;甘水咏;王述菊;周华;杜艳军;杨旻;沈峰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量及黑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电针组取"风府""太冲"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黑质的形态学变化,以Nissl染色检测各组黑质的神经元总数,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纤维的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黑质TH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凋亡比例.结果:模型组损毁侧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总数、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相应指标数值均显著增加(P<0.01);电针组损毁侧黑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提高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DA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降低PD模型鼠黑质细胞凋亡率,说明电针干预对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嗅三针”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嗅球超微结构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强;刘智斌;王渊;李杰;鲁刚;荆浈岂;刘瑶;郭阳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脂多糖(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嗅球超微结构和中脑黑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思路及证据.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周经鼻灌注LPS 30 d建立帕金森模型.电针组自造模结束笫1天起取双侧“迎香”“印堂”穴进行电针干预,留针20 min,每日1次,5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进行4个疗程.药物组腹腔注射左旋多巴注射液10 mg/mL,每日1次,5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进行4个疗程.空白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各组小鼠于干预结束后第1天采用足迹分析及游泳试验评分法进行行为学测试,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嗅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中脑黑质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造模后,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小鼠震颤、怕冷等症状显著,且体质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均P< 0.01);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小鼠步长及游泳时间均较空白组小鼠显著减少(均P< 0.01),确认造模成功.②第1个疗程后,电针组未见震颤、怕冷、立毛等症状.经4个疗程干预后,电针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5),药物组未见震颤、怕冷、立毛等症状,但体质量较模型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 0.05).③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步长及游泳时间均显著减少(均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小鼠步长和游泳时间明显增加(均P< 0.01).④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嗅球组织细胞器及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改善了嗅球超微结构.⑤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中GFAP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药物组黑质中GFAP表达均下降(均P< 0.05).结论:“嗅三针”早期干预可以改善LPS经鼻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嗅三针”改善嗅球超微结构及降底黑质GFAP的表达有关.

  •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寿崟;徐鸣曙;葛林宝;张必萌

    介绍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提出针灸作为PD常用替代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新思路.本文通过实验动物本身、实验方法、观察指标及作用靶点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现状.认为针刺可以通过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异常、抗兴奋毒性作用以及调节线粒体功能紊乱等方面缓解帕金森病症状,干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退化,减轻药物副作用.通过新技术方法的采用,今后的研究将更加规范和深入.

  • 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定芳;陈锡群;高颖;刘静;沈自尹;李文伟

    目的:探讨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6-羟基多巴胺(6-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每组10只.各组药物处理每日1次,12周后处死取材.结果:(1)模型组纹状体多巴胺(DA)、多巴克(DOPAC)、高香草酸(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降低幅度约为90%;左旋多巴组DA、DOP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DA、DOP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左旋多巴组(P<0.05),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2)模型组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左旋多巴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纹状体TH活性显著高于左旋多巴组(P<0.05).(3)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中脑THmRNA表达明显高于左旋多巴组.结论:补肾养肝方药能有效改善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不良反应.

  •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抗6-OHDA所致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作者:徐强;徐如祥;张世忠;张旺明;王树兴

    帕金森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区的多巴胺(DA)神经元的减少或消失.许多研究已证实氧化应激状态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区的氧化应激状态与该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和细胞凋亡程度之间的关系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6-OHDA致细胞凋亡的机理和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对抗作用.

  • 2.35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胃动力的研究

    作者:曲瑞瑶;殷影;李利生;李艳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大鼠肠神经系统(ENS)内在神经元的改变对胃动力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本实验依据帕金森病(PD)的病理特点,用6-羟多巴胺损毁大鼠单侧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过行为检测,建立PD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正常大鼠和模型鼠以左旋多巴(Levodo-pa)处理,比较Levodopa和PD两种因素对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作者:曾水林;王磊;朱建宝;李涛;刘卫国;束汉生;闫福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情况.方法:将6-OHDA注入纹状体内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将成功模型分为3 d、5 d、7 d、14 d、28 d组,每组6只;另设假手术及正常对照组各3只.向成功模型鼠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用Brdu/NeuN、Brdu/GFAP、Brdu/TH免疫双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区内源性NSCs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PD模型7 d组,在黑质区Brdu+/GFAP+、Brdu+/NeuN+细胞开始出现,14 d组双标的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28 d达到高峰,14 d、28 d组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这些双标细胞中,Brdu+/GFAP+细胞数量较多,Brdu+/NeuN+细胞数量较少(P<0.05),未发现Brdu+/TH+细胞.结论:PD大鼠模型黑质区NSCs多数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少数分化为神经元,在没有诱导和干预下,未见有向DA能神经元分化.

  • MPTP损伤侧猴中脑黑质组织的基因表达

    作者:杨有文;段德义;张进禄;孙高歌;刘玉军;满瑞欣;徐群渊

    目的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mRNA DD),寻找MPTP诱导和未诱导的猴中脑黑质组织差异表达的cDNA。 方法 对诱导侧及未诱导侧的黑质mRNA用3′端3个锚定引物分别与5’端30种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显示目的条带。结果 获得一批表达差异的cDNA片段,对其克隆后作DNA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其中2个克隆为未知序列,已被GenBank接收,接收号为AF159161、AF159162。 结论 MPTP诱导后黑质可能有新基因的表达。

  • 尼古丁对大鼠中脑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家伟;翟秀岩

    目的 观察大鼠暴露尼古丁对中脑腹侧背盖区(VTA)、黑质(SN)和大脑皮质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α-7-nAChRs)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暴露尼古丁的大鼠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VTA、SN和大脑皮质α-7-nAChRs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尼古丁作用后PC12细胞α-7-nAChRs表达的变化.结果 尼古丁上调大脑皮质α-7-nAChRs蛋白表达,也上调VTA和SNα-7-nAChRs mRNA的表达.在PC12细胞中,α-7-nAChRs表达随着尼古丁作用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尼古丁在转录水平上调VTA和SN a-7-nAChRs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调大脑皮质旺α-7-nAChRs的表达.

  • 黑质内炎症反应对恒河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作者:户乃丽;刘玉军;徐群渊;张进禄

    目的 后存活24周、48周和生理盐水注射后存活48周.上述5只动物于存活前0周、8周、16周,向右侧黑质分3次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黑质TH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和纹状体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 结果 急性实验组注射侧与对照侧TH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但注射侧可见小胶质细胞活化,人类白细胞DR抗原表达量上调并有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环氧化酶2(COX-2)生成.慢性实验组单侧黑质脂多糖注射24周和48周后,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纹状体神经递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生理盐水注射动物无变化. 结论 脂多糖注射后在1周内可引起黑质剧烈的炎症反应,但这种病理过程并不伴随大量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随病程的发展,炎症反应能引起恒河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进行性的损伤.该病理过程较好模拟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特点.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内神经祖细胞的增殖

    作者:刘洪梅;丁艳霞;王炎强;王红军;高殿帅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帕金森病(PD)时,黑质内是否存在神经祖细胞,并进一步观察其增殖和分化的情况.方法成年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位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并作行为学分析,筛选PD动物模型.取不同存活时间鼠脑黑质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抗巢蛋白(Nestin)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抗Ⅲ型β-微管蛋白(Tuj1)抗体、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分别显示神经祖细胞、分裂细胞、神经元前体细胞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光镜观察并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PD模型大鼠右侧黑质内可见:1.Nestin反应阳性细胞:注射6-OHDA后第10 d,黑质致密部可见少量Nestin阳性细胞;第14 d时,出现大量Nestin阳性细胞;第17 d时开始减少;第21 d几乎检测不到.2.抗PCNA反应阳性细胞:注射6-OHDA后第7 d即可检测到较弱的PCNA阳性细胞;第14 d出现大量PCNA阳性细胞;至21 d开始减少、减弱;28 d时则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3.抗Tuj1反应阳性细胞:注射后第10 d,开始出现少量Tuj1阳性细胞;第14 d出现大量Tuj1阳性细胞;第17 d开始减少,第21 d几乎检测不到.4.抗TH反应阳性神经元:注射6-OHDA后第7 d,黑质致密部抗TH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随注射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成年大鼠纹状体内注射6-OHDA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能诱导黑质内神经祖细胞在一段时期内大量增殖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不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

  • 脂多糖注入黑质对恒河猴运动行为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陈庆友;刘玉军;鲁强;户乃丽;徐群渊;张进禄

    目的 观察恒河猴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后运动行为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恒河猴5只,分别定位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编号M5)和脂多糖(存活24周:编号M1和M2,存活48周:编号M3和M4).上述注射均在存活前0周、8周、16周,向右侧黑质部位注射3次,每次40ìl(2.5g/L).术后观察猴行为改变(包括随意运动和上肢活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 1.猴全身运动:注射脂多糖24周和48周后,各个动物运动距离和平均速度与术前自身相比随观察时间呈减少趋势,对照组动物两个指标与术前比较无变化.2.猴上肢活动:猴M1和M2,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24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36.1%、27.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41.2%、28.6%.猴M3和M4,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48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76.5%(P<0.01)、50%(P<0.0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81.8%(P<0.01)、55.6%(P<0.01),4只实验动物同侧上肢未见影响.3.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对侧相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存活48周动物神经元减少更加明显;对照动物两侧黑质部位神经元数量无变化.4.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在24周组较明显.结论 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能引起猴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损伤和行为学的改变,这些改变呈慢性进展的特点,行为改变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相关.

  • 重组人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减少帕金森病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神经元丢失

    作者:郭国庆;肖春苟;王辉;沈伟哉;原林;钟世镇

    目的 探讨重组人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h-aFGF)对帕金森病(PD)大鼠旋转行为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6-OHDA分别注入黑质和腹侧被盖区后建立PD大鼠模型,侧脑室内注射Mrh-aFGF,用阿扑吗啡诱导旋转行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H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均未引出旋转行为;PD组术后旋转启动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速度加快;生理盐水(NS)处理组旋转行为未见明显改善;Mrh-aFGF处理组旋转启动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速度减慢(P<0.01).各组大鼠健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维持在相近的水平.同组内健侧和损毁侧阳性神经元比较,对照组损毁侧无明显改变;PD组、NS处理组和Mrh-aFGF处理组损毁侧阳性神经元与健侧比较均明显减少(P<0.01).其中PD组损毁侧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随时问延长逐渐减少(P<0.01).NS处理组损毁侧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PD组相似;Mrh-aFGF处理组损毁侧黑质阳性神经元较PD组及NS处理组有明显改善,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Mrh-aFGF能减少PD大鼠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丢失,并改善其旋转行为.

  • Bc1-2家族是人参皂甙Rg1抗黑质神经元凋亡的重要调控蛋白

    作者:陈滢;陈晓春

    目的探讨Bc1-2、Bc1-x1和Bax蛋白在人参皂甙Rgl抗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PD模型组单纯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腹腔注射C57BL小鼠;预防组预先3 d腹腔注射Rg1(2.5、5.0、10.0 mg/kg),再注射M PTP,以Niss1染色、TH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1-2、Bc1-x1和Bax蛋白表达. 结果 5.0和10.0 mg/kg Rg1预处理PD模型鼠能使黑质致密带(SNc)部位的Niss1和TH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降低,以及Bc1-2和Bc1-x1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 结论 Rg1预处理对PD模型鼠黑质神经元凋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Bc1-2 和Bc1-x1表达水平升高和Bax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Rg1抗凋亡的重要机制.

  • 六羟多巴胺对成年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谢明琦;陈治池;戚双双;王彤彤;张鹏;黄厚菊;周鹏;崔怀瑞;孙臣友

    目的 评估中脑黑质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NPCs)的增殖情况及其对黑质-纹状体系统损伤后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向成年小鼠的一侧黑质(SN)注射六羟多巴胺(6-OHDA),损伤后3~35 d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研究小鼠来自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周围及中脑部分NPCs的增殖,探索黑质中新生细胞的增殖及其向成熟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情况,后通过旷场和转棒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每组n=4~6).结果 黑质内注射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失可以明显增加第三脑室和中脑水管周围来自室管膜下区的NPCs的数目,以6-OHDA注射后的第7天为明显,且6-OHDA注射后第21天黑质内新生细胞和新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增加达到高峰,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了受损的黑质-纹状体系统及小鼠行为学表现有部分恢复.结论 促进内源性NPCs的增殖和分化将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理想手段.

353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