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蛇藤提取物通过Cofilin1抑制胃癌BGC-823细胞转移的机制

    作者:王海波;倪腾洋;冯俊;李丹;金凤;王维民;朱光;戴小军;陶立德;陶丽;刘延庆

    目的:探讨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COE)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胃癌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寻求新的靶点,为开发有效的抗胃癌中药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前期蛋白质二维电泳技术,在胃癌中筛选出COE作用于胃癌的差异大的靶点蛋白.然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OE(20,40,80 mg·L-1)干预后细胞中丝切蛋白1(Cofilin 1,CFL1)水平的表达情况.后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CFL1表达抑制,然后联合COE进行干预,检测COE是否能影响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结果: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经过细胞水平的验证,CFL1能够在胃癌细胞中稳定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E能抑制胃癌细胞中CFL1的表达,经不同质量浓度COE(20,40,80 mg·L-1)处理24 h的BGC-823细胞,其CFL1的水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COE的浓度递增,CFL1的表达逐渐减弱.与空白组比较,COE40,80 mg·L-1组CFL1表达显著减少(P<0.01);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干扰胃癌BGC-823细胞株后,CFL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与空白组比较,siRNA-CFL1慢病毒转染组BGC-823细胞中CFL1受到显著抑制(P<0.01);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显示COE能显著减少胃癌BGC-823细胞敲低表达后细胞的透膜细胞数(P<0.01).结论:COE能明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FL1的过度表达有关.

  • 熊果酸对胃癌细胞中cofi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季青;赵晓艳;胡玉娜;张隆;倪振华;康向东

    目的 研究熊果酸作用胃癌细胞BGC-823后丝切蛋白cdilin-1表达的变化.方法 熊果酸作用于细胞BGC-823,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检测胞质内cofilin-1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ofilin-1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胞质内cofi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线粒体表达却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色素C在胞质中的表达量也明显下调(P<0.01).结论 熊果酸作用BGC-823,可能使cofilin-1蛋白从胞质转位至线粒体内,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

  • 软脉灵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丝切蛋白的影响

    作者:林志鸿;宁静;许昌声;王华军;谢良地

    目的 观察软脉灵药物血清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蛋白α肌动蛋白和调节蛋白丝切蛋白(cofilin)重排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VSMC,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鉴定细胞,间隔12 h灌胃5次后制备SD大鼠软脉灵药物血清;将VSMC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未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加入PDGF(10 μg/L,PDGF组)、10%正常血清+PDGF(正常血清组)、10%软脉灵药物血清+PDGF(软脉灵药物血清组)和阿托伐他汀+ PDGF(Ator组).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对丝切蛋白和α肌动蛋白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排情况,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软件计算丝切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PDGF刺激后,细胞呈梭形,细胞骨架重排,细胞浆中出现应力纤维且排列集中;丝切蛋白表达增强(空白对照组32.05±6.10比PDGF组77.68±13.15,P<0.01),且和微丝“共位”于胞质和板状伪足处,沿细胞膜边缘呈线状分布.10%软脉灵药物血清干预1h后,细胞微丝无集中排列,应力纤维减少且排列松散,丝切蛋白表达减弱(软脉灵药物血清组61.15±6.23比PDGF组77.68±13.15,P<0.01;软脉灵药物血清组61.15±6.23比Ator组51.85±10.59,P=0.036),板状伪足减少且只有少量微丝和丝切蛋白分布.结论 PDGF可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丝切蛋白的表达;软脉灵药物血清可抑制细胞骨架调节蛋白丝切蛋白的表达和在胞质中重排,抑制PDGF诱导的VSMC形态变化.

  • 丝切蛋白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作者:王伟森;肖大伟;郑育举;钟海俊

    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丝切蛋白作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一位重要成员,在肌动蛋白纤丝聚合及解聚的动态变化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丝切蛋白的局部激活可以诱导片状伪足的形成,并设定肿瘤细胞运动的方向,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抑制丝切蛋白的活性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因此,丝切蛋白有可能成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新指标,甚至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

  • 丝切蛋白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志瑶;周新;韩黎

    丝切蛋白(cofilin)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可促进细胞骨架主要成分肌动蛋白由丝状肌动蛋白解离为单体肌动蛋白,并抑制单体肌动蛋白的聚合,终引起细胞骨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凋亡等重要生理功能.近年来cofilin作为靶蛋白已逐渐成为研究肿瘤转移、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热点,但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将系统的对cofilin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体外肝细胞极性重建与cofilin的脱磷酸化

    作者:陈天宇;张先杰;孙家邦;孙海晨;李非

    目的 证实体外肝细胞极性重建过程中存在cofilin的脱磷酸化.方法 利用三明治构型培养成鼠肝细胞,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裂解物中cofilin、P-cofilin水平,以单层胶原培养肝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三明治构型培养肝细胞获得了细胞极性重建,培养96 h和1周组与对照组相比P-cofili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体外肝细胞极性重建过程中存在cofilin的脱磷酸化.

  • 缺氧再给氧对肝细胞膜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损伤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亚飞;王加中;吉鸿;陆宏伟;卢乐;王晋龙;尚皓;黎一鸣

    背景:建立人肝细胞体外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模拟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缺血再灌注所致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损伤的机制,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分析缺氧再给氧对肝细胞膜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大鼠肝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肝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再给氧组.缺氧再给氧组又分为缺氧再给氧2h、缺氧再给氧4h、缺氧再给氧6h组(分别为细胞缺氧3h后再给氧2,4,6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HSP27、丝切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P27、丝切蛋白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光镜下缺氧再给氧各组梭形细胞显著增多,且脱落细胞明显增多;透射电镜下缺氧再给氧组与对照组相比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密度深,糖原消失;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可见缺氧再给氧组纤维形肌动蛋白纤维荧光紊乱,形态明显改变,荧光染色明显减弱,平均荧光强度缺氧再给氧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检测H/R各组HSP27、丝切蛋白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缺氧再给氧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内HSP27、丝切蛋白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从而影响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的正确装配以及减弱纤维形肌动蛋白的正常循环,进而改变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骨架.

  • 反复给予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丝切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葛建岭;朋立超

    目的 观察反复给予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丝切蛋白(p-cofil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参与氯胺酮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方法 将40只2月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大鼠每天分别予腹腔内注射氯胺酮(50mg/kg)或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1 mL/kg),连续7d.停止注射氯胺酮2d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从氯胺酮组中筛选出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认知障碍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认知障碍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内p-cofilin和丝切蛋白(cofilin)的表达量.结果 氯胺酮组实验第3、4、5天的逃逸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氯胺酮组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两组间游泳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大鼠海马内p-cofilin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cofilin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给予氯胺酮可导致大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且大鼠海马内p-cofilin的蛋白表达量降低.

  • 丝切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詹建伟;姜支农;焦德敏;宋嘉;吴稚冰;陈清勇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cofi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不同转移潜能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癌细胞系中cofil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NSCLC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ofilin的表达.[结果]高转移性肺癌细胞系中cofil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性肺癌细胞系.100例NSCLC组织中,cofilin的阳性表达率为65%.cofilin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均无关(P均>0.05),仅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cofilin蛋白在NSCLC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润花;李雅清;殷国荣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丝切蛋白(cofilin)家族是一类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ABP),其家族成员均可与肌动蛋白结合,具有促进微丝解聚的作用,从而提高肌动蛋白单体水平,在重塑肌动蛋白骨架中起重要作用.ADF在顶端复合门寄生虫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刚地弓形虫ADF/cofilin家族的结构特点、调控肌动蛋白动力学机制、参与弓形虫侵入宿主及其在抗弓形虫感染等方面的作用.

  • 法舒地尔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丝切蛋白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

    作者:王新华;郭涛;石磊;陈宁宁;赵源征;张敏;刘恒方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海马组织中丝切蛋白(cofilin,非磷酸化形式)表达与苔藓纤维出芽程度关系的影响.方法 210只SD雄性大鼠分成戊四氮组、法舒地尔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癎模型,应用SABC法检测cofilin表达,用Timm染色检测苔鲜纤维出芽情况.结果 PTZ组大鼠点燃率、病死率与法舒地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Z组和法舒地尔组CA3区苔藓纤维出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组和法舒地尔组海马非磷酸化cofil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丝切蛋白可能通过苔藓纤维出芽与癫癎的发生相关.

  • 丝切蛋白-1和内皮细胞分化因子受体-1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晓雷;苗雄鹰

    丝切蛋白(Cofilin,CFL)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通过肌动蛋白纤维解聚作用,可以使肌动蛋白重复使用,以确保快速的肌动蛋白纤维聚合/ 解聚,从而改变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并终促进细胞迁移和运动.CFL-1 是丝切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其活性影响着细胞内信号转导以及细胞骨架肌动蛋白重组,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关,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内皮细胞分化因子受体-1(EDG-1)可通过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3 激酶(PI3 K)、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Rho 等信号分子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在细胞的增殖和移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关于EDG-1 的相关研究表明,EDG-1 将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综述了CFL-1 与EDG-1 这两个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靶点分子的新研究进展.

  • 丝切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勰家;刘虹

    丝切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通过其对肌动蛋白动力学的调控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并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丝切蛋白对多种肾脏固有细胞表型特征、基因转录、凋亡及肾组织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丝切蛋白在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IgA肾病等引起蛋白尿的多种足细胞病理变化中均起调节作用,可能成为诊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同时,丝切蛋白对维持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极性和功能起关键性的作用,并参与调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多种肾脏疾病中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另外,丝切蛋白在肿瘤细胞及多种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提示丝切蛋白可能参与调控腹膜透析相关EMT及纤维化.丝切蛋白可能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姜黄素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cofilin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双玲;刘峰;陈江声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以下简称“HL-60细胞”)增殖、分化及丝切蛋白(cofil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6.25 μmol/L、12.5 μmol/L、25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HL-60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双向电泳与质谱分析检测cofilin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后,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0,6.25 μmol/L组、12.5 μmol/L组和25 μmol/L组分别为(6.46±0.73)%、(9.79±1.36)%和(79.48±7.9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药物浓度递增,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浓度依赖性(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细胞生长阻滞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当姜黄素浓度为12.5 μmol/L时,细胞阻滞在G2/M期;双向电泳与质谱分析发现姜黄素可下调HL-60细胞cofilin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可在体外抑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在一定血药浓度时可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从而阻滞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姜黄素下调细胞内cofilin的表达有关.

  • Cofilin调控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湘;王为服;王飞

    恶性肿瘤是体内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引起的疾病,其侵袭、转移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丝切蛋白(Cofilin)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高表达,尤其在高侵袭潜能恶性肿瘤中高强度表达,提示参与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调控,有望成为预测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潜在分子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本文主要从Cofilin的基因结构、功能、参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进程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多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核内丝切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影响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刘艳霞;李雨浓;傅若秋;高宁

    目的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检测多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核内丝切蛋白(cofilin)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m blot检测多柔比星对细胞核内cofilin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后,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对照组与多柔比星处理组细胞核内cofilin相互作用蛋白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柔比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多柔比星处理MDA-MB-231细胞后,细胞核内cofilin表达增加,呈明显量效和时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多柔比星处理组核内与cofilin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蛋白、结构分子激活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核酸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的种类明显减少(109、60、45、76、34 vs 79、32、20、56、16);多柔比星处理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S/G2期,并呈明显量效关系,G1期细胞由(45.92±4.57)%降至(10.50±0.83)%(P<0.01).结论 多柔比星处理细胞后可增加cofilin核聚集,减少细胞核内与cofilin相互作用蛋白的种类,终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G2期.

  • 缺氧条件下人肠上皮细胞丝切蛋白活化及其与带状闭合蛋白1分布的关系

    作者:何雯;王裴;张健;王凤君

    目的 研究缺氧对肠上皮细胞丝切蛋白活化的影响及丝切蛋白活化与紧密连接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ZO-1)分布变化的关系. 方法 建立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单层细胞培养模型,取部分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不处理)、缺氧组(置于缺氧环境下)和常氧组(置于常氧环境下),取对照组细胞(样本数为9)及其他2组培养1、2、6、12、24 h的细胞(各时相点样本数均为9)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丝切蛋白及磷酸化丝切蛋白的表达.另取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处理同前),取对照组细胞和缺氧组缺氧1、2、6、12、24 h的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纤维状肌动蛋白的形态与分布,荧光法检测纤维状肌动蛋白与球状肌动蛋白含量的比值,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ZO-1的分布;该3个实验中对照组样本数依次为3、6、3,缺氧组各时相点样本数依次为3、6、3.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LSD-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氧组细胞培养1 ~24 h丝切蛋白及磷酸化丝切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t值分别为-0.385 ~1.701、0.040 ~1.538,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培养1~24 h丝切蛋白表达量也无明显变化(t值为1.032 ~2.390,P值均大于0.05);但磷酸化丝切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t值为4.563 ~ 22.678,P值均小于0.01),其中培养24 h降至低值.常氧组、缺氧组细胞各时相点丝切蛋白表达量相近(t值为-0.904 ~1.433,P值均大于0.05);缺氧组细胞培养1、2、6、12、24 h时磷酸化丝切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7±0.08、0.78±0.05、0.89±0.07、0.68±0.07、0.57±0.06,均低于常氧组(0.90±0.07、0.97±0.06、1.00±0.06、1.00±0.05、0.99±0.05,t值为3.193 ~16.434,P值均小于0.01).对照组细胞胞质内纤维状肌动蛋白丰富,大多呈束状;缺氧组细胞从缺氧1h起纤维状肌动蛋白走向混乱、长度变短甚至消散.缺氧组细胞缺氧12、24 h时纤维状肌动蛋白与球状肌动蛋白含量比值分别为0.89±0.12、0.84±0.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t值分别为3.622、3.577,P值均小于0.01);其余时相点两者的比值与对照组接近(t值为0.447~ 1.526,P值均大于0.05).对照组细胞排列紧密,ZO-1沿细胞膜连续分布;缺氧组从缺氧2h起细胞形态不规则,其中缺氧24 h时ZO-1沿细胞膜分布不再连续,出现断裂. 结论 缺氧可能通过诱导肠上皮细胞丝切蛋白活化,引起纤维状肌动蛋白与球状肌动蛋白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紧密连接蛋白ZO-1分布发生改变.

  • Y射线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微丝形态及丝切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齐雪松;王春燕;李辰;佟鹏;邵帅;曲功霖;苟巧;苏旭

    目的:通过观察γ射线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微丝形态变化和对丝切蛋白(cofilin)磷酸化的影响,探讨cofilin及相关蛋白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按对照组(0 h),照射后3、6、9、12和24h时间点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2 Gyγ射线诱导,根据cofilin蛋白表达规律,确定取材时间.另将24只BALB/c小鼠按γ射线诱导剂量随机分为未照射(0Gy)组、2、6和10 Gy组共4组,照射3h后取材,观察淋巴细胞微丝形态,进行cofilin蛋白1(cofilin 1)、磷酸化cofilin蛋白(p-cofilin)、LIM激酶1(LIMK1)、TES激酶2(TESK2)和Slingshot家族的磷酸酶2(SSH2)表达检测.结果:BALB/c小鼠在2Gy γ射线照射3h后胸腺淋巴细胞co砌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因此后续实验选择照后3h为取材时间.通过对cofilin及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随着γ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胸腺淋巴细胞cofilin的表达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以10 Gy组增加为明显(P<0.05);而p-cofilin的表达则减少,10 Gy组减少为明显(P<0.05).LIMK1、TESK2和SSH2的表达在照射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更多的SSH2使p-cofilin的Ser3位点去磷酸化,胞质内cofilin的量增多,参与到微丝骨架组装的过程中,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