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

    作者:李秋;温小红;李权辉;谢海清;陈秋夏

    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手术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参照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对28名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1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通过专科小讲课、护理查房、每季度专科轮转、每周自学的形式对低层级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5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可提高其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 "1+5"质控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作者:陈兰

    目的 探索更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将"1+5"质控法应用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实践中,即强调一个"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质控人员多元化、质控内容标准化、质控时间连贯化、质控方式灵活化、质控管理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结果 实施后病区护理质量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1+5"质控法可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护理质量,使质控评价更公平,质控方式更灵活,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 对重点科室护理骨干实施多途径造口培训的效果

    作者:魏苏艳;王晓凤;聂洋洋

    目的 探讨多途径造口培训对护理骨干造口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方法 选择除肛肠外科、普外科以外的造口相关重点科室的50名护理骨干,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采用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理论授课以多媒体为主,技能培训采取人体模型演练、专科参观、参与专科会诊现场训练、院内典型案例共享、疑难问题分析等方式.结果 培训后护理骨干对造口基础知识、相关并发症、相关行为的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其更换造口袋的操作技能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全面、多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的造口培训可提高临床护士造口护理能力和技能水平,是提高临床造口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 开展预约服务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实践

    作者:雷渊秀;宋玎;倪爱华

    目的 探讨开展预约服务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将门诊输液2 d以上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90)和观察组(n=610).对照组按门诊常规输液流程;观察组开展预约服务,通过门诊输液室全体成员会议和部分患者访谈,分析门诊输液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订预约服务流程,做好预约服务的准备工作,进而实行预约服务,合理分流输液患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等待输液时间为(15.7±2.6)min,对照组为(37.5±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工作(除护士使用文明用语一项外)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1) .结论 在门诊输液室开展预约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

    作者:王红荣

    压疮是临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踝部、枕外隆凸部等.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坏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比较困难[1].但炎性浸润期压疮若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愈合.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炎性浸润期压疮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疮面,再用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湿敷,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 新型产科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钟美琴

    目前,医院为孕产妇准备的病员服在产前及产后进行检查治疗时存在穿脱衣服不方便及暴露太多的问题,产妇哺乳时身体暴露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产科病员服,现介绍如下.

  • 自制约束布带在婴幼儿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党玉连;马祎祎

    婴幼儿体积较小、易动,术中不易配合,经常因麻醉过浅或麻醉苏醒期疼痛而引起四肢不自主地弯曲和扭动.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患儿的四肢用约束带进行固定,但患儿在术中四肢弯曲和扭动时易挣脱约束带的束缚.

  • 自制口哨式气管导管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作者:张友宏;赵霞

    口内手术或解剖畸形或上呼吸道病变患者不能直接窥喉,常需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操作中需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2009年1月起,我们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利用气流的强弱带动口哨发音,有效帮助麻醉医生判断气管导管的前端是否对准声门及是否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现将口哨式气管导管的制作介绍如下.

  • 悬挂式储物盒支架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刘杨;马巍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临床32个科室每天近6 000袋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由于操作台内空间布局及洁净度的要求,备用的注射器、无菌治疗单、无菌手套、无菌干棉签及乙醇喷壶禁止摆放在操作台上.长期以来,盛装上述物品的储物盒一直摆放在治疗车的中层外侧.

  • 实用冰箱管理检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莲英;胡敏芝

    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需要冰箱保存的药品(如米索前列醇片、注射用血凝酶等)和耗材(如骨水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越来越多,且每种药品和耗材的保存都有其相应的温度及有效期.

  • 废弃X线片制作药物避光套

    作者:尚鑫;张思跃

    临床上常会用到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一般采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输液瓶、输液袋,或使用一次性避光注射器,但是塑料袋使用不方便,每次包裹花费时间较多,影响护士工作效率;而一次性避光注射器费用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009年起笔者使用废弃X线片制成避光套,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手术室工作指引本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茹妹;许晨耘;柯雅娟;马秀苗;冯菲菲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性手术室手术种类繁多,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难免出现工作细节遗留、缺陷或未按手术护理操作规范实施等现象.鉴此,笔者于2005年3月设计制作了手术室工作指引本(下称指引本),供护士随时参照、核对,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 避光卡片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尚颖轩

    为保证急救车内和其他药柜内需避光保存药品的安全有效,同时利于管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科2009年1月利用自制避光卡片对14种避光药品实施保存管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过氧乙酸与乙醇消毒听诊器听筒效果比较

    作者:罗安秀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与乙醇消毒听诊器听筒的效果.方法 将发热门诊60例发热待查患者听诊胸肺部后的60个听筒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个,分别用0.5%过氧乙酸棉球擦拭消毒和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两组听诊器听筒于消毒前、消毒后晾干由操作者取样本放入无菌试管内送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听筒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和病原菌污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0.5%过氧乙酸消毒听诊器听筒,灭菌效果优于75%乙醇.

  • 液体石蜡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柏梅

    目的 探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灌肠对泌尿系统造影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肾结石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观察组采用液体石蜡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成像效果及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液体石蜡灌肠用于泌尿系统检查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 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燕;袁玲

    目的 探讨3种3M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7例,置管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采用1630TegadermTM、9546HPTegadermTM、1635TegadermTM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敷料一般每周更换2次,出汗多、热疗后、被污染、潮湿、脱落时立即更换.结果 三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高,观察1组次之,观察2组低.三组敷料更换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敷料更换频率高,观察2组次之,观察1组少.结论 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牢固性好但透气性较9546HP TegadermTM敷料差.建议常规选用1635 TegadermTM透明敷料,易出汗者选用9546HP TegadermTM敷料.

  • 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褚静茹;陶宏伟;鲍鹤玫

    建立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完整记录护士协助患者翻身的时间、频次、卧位、各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发生压疮后所使用的防护用具及处理方法.结果 临床使用1年中未发生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应用高危压疮患者翻身记录表可起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监督的作用,从而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

  • 对中专护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效果

    作者:宋海燕;罗金凤

    目的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中专护生职业定位的影响.方法 将2007级中专护理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57人.两班均在第二学年开始学习护理专业课程,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实验室技术操练为辅.实验班除此以外接受为期1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谈话指导、就业咨询、训练就业技能等形式引导护生认识职业,认识自己,从榜样中获取力量,科学选择发展途径.结果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班所有科目成绩均分为86.9±5.3,对照班为79.5±4.6,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班对职业定位大部分条目的 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提高中专护生学习成绩,帮助护生更深地了解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 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延超;王翠洁;张效贞

    目的 了解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探讨其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101名低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职业态度、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 低年级本科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6~7.4(4.8±1.4)分,58.4%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41.6%本科护生中立偏消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多数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护生职业态度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需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为其提供各种心理及行为支持,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

  • 乳腺癌化疗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素文;蒋明;许勤

    综述乳腺癌化疗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表现形式、危险因素和测评方法,并阐述主要的干预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 护士离职倾向与工作氛围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作者:孟丽娜;周郁秋;程若莺

    针对护理人员的离职现象,对离职倾向和工作氛围现状以及其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工作氛围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降低护士离职率,确保护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进展

    作者:伏虹

    概述胸腔内置管的适用范围、导管的选择、穿刺的方法及常用药物,总结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和腔内给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规范化疼痛管理

    作者:陈秋兰;李丽

    目的 减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身心舒适.方法 将1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包括认知、教育、行为干预及规范的药物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外伤后第5、7、10天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提高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 骨搬移治疗四肢长骨缺损及骨不愈合患者的护理

    作者:谷丽娜;侯春影

    对因外伤、肿瘤等因素造成四肢大段骨缺损的18例患者采用环形外固定支架一次复位,同时行骨搬移术治疗.结果 12例骨延长3 cm,4例延长4 cm,2例延长5 cm;术后住院30~60 d出院,随访6~36个月,患者骨愈合时间为3~10个月,所有患者患肢邻近膝与踝关节功能除早期轻度受限外,后期均通过锻炼达到或接近正常.提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液循环,严格执行医嘱实施搬移,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能保证骨搬移术的治疗效果.

  • 胫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行重建单边外固定架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芮炎

    对47例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单边外固定架和短缩-延长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14~21 d出院,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 m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无感染复发.提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短缩-延长术者的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软组织护理,延长、短缩过程中出现疼痛及时处理,做好肢体延长、外固定架的管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 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潘丽芬;张春燕;谭淑芳;丘雪梅

    目的 探讨血友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患者,术前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及时输注凝血因子,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加强对患肢的位置观察及长度测量以防脱位的发生,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做好康复锻炼.结果 本组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00~600 ml,术后无异常出血,切口愈合时间为10~15 d,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血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风险与护理难度大,在围术期护士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制定严谨的护理措施,配合动态监测血Ⅷ因子水平,加强预防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血的预防是关键.

  • 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在骨牵引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邱荣珍

    目的 减少股骨颈骨折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方法 将50例股骨颈骨折行持续骨牵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卧床休养,保持合适的体位,持续牵引6~8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的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辅助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撤除骨牵引后膝关节在30°范围内未出现僵硬;对照组25例均出现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活动范围0°~10°,两组膝关节僵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肢简易功能锻炼装置有助于降低骨牵引患者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加速膝关节恢复.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蔡秋妮;钟玲娟;陈丽芬;郭娇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4方面给予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肺栓塞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心理、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付勤;王海霞;潘晓兰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

  • 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作者:邵荣妹;陈梅娟;虞霏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确定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3个主要循证问题,根据每个问题寻找循证支持,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意愿,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并加以实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出血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硬质灭菌盒在手术室的使用探讨

    作者:黄英;曾俊

    总结硬质灭菌盒术前的包装、灭菌转运方法,术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术后的转运与交接方法.发现硬质灭菌盒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室耗材产品,可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手术器械的回收更快,更安全;热传导效果好,干燥效果佳.提示合理使用硬质灭菌盒既有效保护器械,也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量,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翟琦

    对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改良Soave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15~20 ml,术后24~48 h能排气排便,术后10~12 d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排便功能正常,吻合口光滑,松紧适度,发育营养与正常同龄儿相似.巡回护士熟练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术中严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手术进程和部位及时改变患儿体位;器械护士术中需迅速准确传递器械、物品,熟悉手术步骤和配合技巧,以确保手术成功.

  • 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刘晓

    对1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实施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结果 16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肢体症状消失;11例患者溃疡愈合,5例患者溃疡面缩小.提出手术室护士熟知腔镜手术配合步骤,术中准确娴熟配合,注意保暖,做好患肢驱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徐胜珍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视下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在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时,宫腔镜连接管的一端需连接膨宫液,另一端连接宫腔镜的内镜进水阀,继而输入多瓶膨宫液以扩大子宫进行检查及手术.由于宫腔镜连接管价格贵、消毒不彻底,护士频繁更换膨宫液,既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护士工作量.鉴此,自2007年起,我科改用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代替宫腔镜连接管,至目前已应用于800余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荧光素钠快速清除方法介绍

    作者:韩艳玲;汤咏梅;郑大凤

    荧光素钠为棕色澄明液体,是诊断眼角膜损伤、溃疡和异物,眼底荧光造影和循环时间测定的眼科常用检查药物.在检查过程中常不慎将荧光素钠滴在治疗台、手和衣服等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染成橙黄色.以往使用肥皂水反复揉搓后用清水冲洗,不仅费时、费力且易留下淡黄色痕迹.笔者发现有一种方法,可将荧光素钠彻底清洗干净,介绍如下.

  • 产妇用卫生纸铺垫方法改进

    作者:刘晏毓

    产妇在产后通常要将大张卫生纸垫在臀下,用来吸收恶露.临床上一般是将一叠叠的卫生纸无规则地铺开, 但产妇身体的轻微活动都会使卫生纸叠与叠之间移动,形成空隙,从而造成床单位的污染.2009年7月起,我科对卫生纸的铺垫方法进行改进,受到产妇的欢迎,介绍如下.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陈杰;黄珏;李文珍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常需要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同时应用异甘草酸镁溶液静脉滴注改善肝功能.给药过程中发现,当异甘草酸镁溶液滴注完毕续滴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混浊物,继而出现白色絮状物.鉴此,笔者对两药进行配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麻醉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医疗恐惧及身心健康的影响

    作者:陈庆;尉迟咏;陈意欣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近期医疗恐惧程度及对其远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咽部手术采用局麻和全麻的患儿各48例,应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调查手术前后恐惧程度;选择行全麻和局麻咽部手术术后3~5年的儿童各50例,参照蒙特梭利儿童观中儿童恐惧症状及身心健康的表现,自行设计心理状况问卷调查表进行相关的身心健康调查.结果 住院局麻组患儿术后恐惧评分(除注射、呕吐2项外)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出院局麻组患儿的恐惧症状及对生活学习的影响显著高于全麻组患儿(P<0.05,P<0.01).结论 局麻方式对咽部手术患儿造成的恐惧较高,对患儿生活学习甚至择业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告知家长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以大限度降低患儿的恐惧感,提高其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静;单玉香;雷金美;彭攸灵;刘红云

    目的 了解就业压力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对207名护理专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科毕业生焦虑评分为45.61±9.06,就业压力总分为2.54±0.69;不同个人特征的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理专科毕业生职业素质、求职竞争、心理预期、求职帮助、供求矛盾方面的压力及就业总压力与焦虑呈正相关(均P<0.01);是否落实工作单位及就业总压力影响其焦虑程度(均P<0.01).结论 护理专科毕业生存在焦虑情绪,就业压力对护理专科毕业生的焦虑情绪有影响.学校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及采取措施缓解护理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按压水泉穴缓解全麻术后口渴

    作者:郭亚洲;杨秀芳;李秋玲;李秀芝

    目的 缓解全麻术后禁食禁饮6 h期间患者的口渴程度.方法 将100例全麻术后存在口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期间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后2 h和4 h按摩水泉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口渴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压水泉穴可以缓解全麻术后禁食禁饮期间的口渴程度.

  • 针灸加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

    作者:明翠丽

    目的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过敏性鼻炎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证38例,脾气虚弱证19例,肾阳不足证12例,肺经伏热证16例,分别施以针灸治疗和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痊愈73例(85.9%),好转10例(11.7%),无效2例(2.4%),总有效率97.6%.结论 针灸配合伏天穴位贴敷,在三伏天阳气旺时辨证施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观察

    作者:张丽

    目的 观察马黄酊外敷对甲沟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92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2例)以马黄酊湿敷,对照组(120例)用碘伏湿敷,均治疗2次/d,每次15 min,7 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确切、安全.

  •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确立与模块构建

    作者:陈四清;彭兰地;方富安

    目的 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构建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由6名社区护理专家应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拟订43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采用德尔斐法对15名有丰富经验的社区护理教学、临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项目的 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社区护理基本操作项目的 相关性初步形成4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并再次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拟订的模块进行可行性和重要性评价.结果 前2轮咨询中专家对社区护理操作项目的 重要性评分为4.0~10.0 分,根据专家意见删改5项护理操作并新增7项操作,终确定社区护理操作项目为45项.终确认的社区护理操作模块为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终专家对一级模块同意率100.0%,一级模块可行性评分8.5~9.6分,重要性评分8.6~9.5分;专家对二级模块同意率86.7%~100.0%,二级模块可行性评分7.0~9.6分,二级模块重要性评分8.6~9.8分.专家权威程度Ca=0.825.结论 社区护理操作项目和模块构建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高的特点,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形势,满足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要求.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应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社区护理内涵建设.

  • 对女性开展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效果

    作者:江燕;喻芹;董萍;李佳

    目的 探讨对女性进行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可行性,以提高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方法 将参加乳房保健讲座的514名女性,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78)与瑜伽组(n=236).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媒体授课,进行有关乳腺肿瘤知识和乳房自查手法和技巧培训3次.瑜伽组亦接受3次培训,第1次讲座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讲授乳腺肿瘤相关知识和乳房自查的必要性;第2~3次讲座将瑜伽运动与乳房自查结合,现场指导受试者练习乳房自查瑜伽操和乳房保健瑜伽操.结果 瑜伽组女性乳房自查依从性和对乳房自查操作的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瑜伽组各项动作(除指腹触摸动作外)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接受乳房自查瑜伽操培训的女性能更好地掌握自查方法并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对乳房自查的兴趣浓厚;乳房自查瑜伽操兼具预防及保健作用.

  • 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周雁荣;罗亮春

    目的 探讨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对剖胸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剖胸术后康复出院的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术后常规卫生宣教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处理基础上,予以为期6个月的院外呼吸训练,以上门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呼吸肌训练.结果 干预6个月时研究组GQOLI-74量表的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院外持续性呼吸训练指导明显提高了剖胸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 同伴教育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李佳;吕冬;李香莉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某社区居民100人按单、双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均接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后对照组根据培训内容和宣传小册进行自我学习,实验组采取同伴教育方法学习.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调查和操作考核.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为(51.30±15.08)分、操作考核得分为(16.72±2.39)分,对照组分别为(49.00±15.19)分、(15.82±2.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时采取同伴教育,可提高其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

  • 意外分娩产妇院前急救的感染控制

    作者:麦小妮;何惠言;叶瑛;陈钟涛

    目的 探讨医院外意外分娩时院前急救的感染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 对43例院外意外分娩并实施院前急救的产妇,从出诊前、现场急救、转运途中、转运至医院后等4个环节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无1例新生儿发生破伤风,产妇会阴伤口未发生感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均为2.33%.结论 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能减少母婴院外意外分娩时感染的发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导管排气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

    作者:张青梅;李冬;张红茹;石岚;张朝晖;张稚香

    目的 观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提高IUI周期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例不孕患者进行IUI的417个周期随机分为排气组(221周期)与未排气组(196 周期).两组行IUI时操作者将1 ml注射器去除针头,先抽取0.35 ml空气,再吸取处理好的精子悬液0.30~0.50 ml,进而连接IUI导管.此时未排气组直接将连接好的IUI导管置于宫腔内,然后将处理好的精液和抽取的0.35 ml空气缓缓注入宫腔(约3 min),停留1 min缓慢取出IUI导管.排气组则将连接好的IUI导管先排气(约排出空气0.35 ml)后再置于宫腔内,其他步骤同未排气组.结果 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其中排气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未排气组为11.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导管排气与否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排气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未排气组,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 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分析

    作者:熊艳

    目的 评价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有关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并予以筛选,采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信息采集表提取数据,选用QUOROM评价量表对终纳入的文献完成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33篇文献,9篇为系统评价,24篇为Meta分析.发表期刊有13种,8种为护理专业期刊.上海(5篇)、江苏(3篇)、重庆(4篇)等地发表数量位居前列.33篇文献中,仅有3篇文献全部满足QUOROM评价量表对18个条目的 规范要求.主要存在题目报告不规范(87.88%)、序言撰写不全(69.70%)、检索不全面系统(54.55%)、流程图使用匮乏(90.91%)、结果部分定量合成使用不当(42.42%)等问题.结论 自2003年以来,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逐步增多,但报告质量偏低,应对护理研究者进行方法学培训,使其严格而详细规范发表研究成果,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以提高报告质量.

  • 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作者:于秋红;白水平;栾玉杰;刘卫红

    目的 回顾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了解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Grid 2008检索平台,以临床路径为检索途径,搜索文献数据,通过Excel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9~2009年我国临床路径方面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3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检索到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关临床路径研究的文献1 535篇,文献量逐年上升,从1999年的1篇增至2009年的334篇;文献的期刊分布以护理类和医学类期刊为主,分别占31.66%、29.51%.文献的研究领域以护理和管理多,分别占41.11%、17.52%.临床路径对照研究的文献仅29篇,占1.89%.结论 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逐年上升,研究领域呈现多样化局面.但临床路径在我国推广仍有一定难度,缺少系统的方法论的指导,导致实施困难;医护人员循证医学的理念薄弱.因此,应扩大临床路径的宣传,进行大规模资料收集形成广泛适用的标准,以推动临床路径研究的发展.

  • 国内循证护理教育文献分析

    作者:应燕萍;邓甲秀;黄惠桥

    目的 分析2003~2009年循证护理教育文献,为循证护理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循证护理教学"或"循证护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或以"循证护理"且含"教学"或"教育"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有关循证护理教育方面论文的发表情况.结果 检索到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循证护理教育的论文共31篇,文献量逐年上升趋势,但仅有13篇发表于护理核心期刊.临床循证护理教学论文9篇,其余22篇为在校理论课程教学.31篇文献均未很好体现随机对照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样本量的估算、结果测量标准等.结论 循证护理教育论文科学性不够,应加强护理科研方法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及院校教师科研水平,推动循证护理教育的发展.

  • 西帕依固龈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

    作者:王艳梅;阿依古力·拜克提;刘芬;张丽娟;李巧印;王慧;李萍

    目的 探讨西帕依固龈液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1组(n=30)、对照2组(n=28)、实验组(n=32)分别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口泰含漱液、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结果 三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效果好,对照2组次之,对照1组差.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作为口腔护理液可有效降低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口腔护理效果确切.

  • 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作者: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

    对37例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状况,加强体位护理、口腔护理、负压的护理,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血管痉挛及皮瓣感染等.结果 36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二次手术皮瓣移植成功.出院时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1~5年,患者吞咽、进食、舌活动及发音功能正常,面容外形恢复较好,瓣膜修复处完整.提示加强术后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是确保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 两种方法清洗牙科手机效果比较

    作者:周利文;林春婵;杨萍;包年香;骆伟燕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清洗牙科手机的效果.方法 将使用后的120支手机随机分成两组各60支,A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超声清洗机内,加入1∶400的3M低泡多酶洗涤剂超声清洗10 min;B组手机人工刷洗后置于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40 min.结果 B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使用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牙科手机效果优于超声清洗机清洗.同时有消毒、去热源、保养的作用.

  • 应用Vector系统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梅秀;陈佩珠;严娟

    目的 探讨Vector系统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50例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采用Vector牙周治疗仪洁治术,术前、术中、术后予以精心护理.结果 316例基本治愈,牙龈红肿消退,恢复正常色泽,牙龈无继续萎缩;其余患者牙周病无继续发展,牙齿无继续松动.结论 用Vector牙周治疗仪行洁治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牙周炎的发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检查Vector牙周治疗仪的功能;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保持术野清晰和肢体制动,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协助用药;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和仪器的清洗维护,可保证Vector牙周治疗仪洁治术的治疗效果.

  • 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

    作者:苏虹;袁梦桐;胡伟平

    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缓解口腔治疗患者焦虑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在口腔修复科做烤瓷修复体的4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5例)和对照组(21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口腔治疗操作,均在医生进行口腔操作前由护士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家属陪护;实验组选择亲友中可依赖的1人全程陪护.结果 实验组状态焦虑量表得分、阳性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属陪护可以减轻患者就诊时的焦虑症状.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