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管理对策

    作者:周军;彭泽英;彭梦明;袁继红;郑继荣

    为使聘用护士的管理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应用SCL-90、EPQ、SAS、SDS量表对172名聘用护士进行测查,并与常模相比较.结果聘用护士SCL-90评分除人际关系与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结果显示N(神经质)分与E(内外向)分较高而L(掩饰性)分较低.提示聘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渴望心理疏导,提出了解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人格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与管理,对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 老年病护理缺陷调查分析

    作者:宋君霞

    对158例住院老年病人采用Osgood量表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老年病人护理服务缺陷表现为对老年病人医护信息灌输不够(94.94%);对老年病人尊重不够(82.28%);护士情感服务不够(74.68%);病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74.68%)等.提示对老年病人加强心理护理、满足老人的尊重需要,交流方式应以情感为基础.

  • "五心"工作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黄行芝;刘忠俊;万恩桂

    运用"五心"服务流程(即热心接待、精心诊治、细心计划、耐心治疗、暖心沟通)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及培训,使其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并定期考评颁奖.该工作法为病人提供了全面、高效、优质服务,体现了人性化关怀、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提高了护士职业形象及医院声誉.

  • 灌肠后膝胸卧位延长药物保留时间的探讨

    作者:刘敏;汪令仙;皇甫沁媛

    中药保留灌肠按常规灌肠后平卧、侧卧或俯卧病人常有便意,易将灌人的药液排出.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我们对56例盆腔炎住院病人采取膝胸卧位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膝胸卧位 保留灌肠
  •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庞晓凤

    留置胃管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广泛在临床应用.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确知胃管已在胃内后,用1条胶布在胃管靠近鼻孔处交叉固定于鼻翼旁,另1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但临床上昏迷、谵妄、躁动者经常出现胃管脱出情况.反复插管对鼻腔、食道粘膜可造成损伤,影响治疗.为此我们改进胃管的固定方法,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采集新生儿血标本的两种方法

    作者:陈娅红

    婴儿静脉血标本的采集(采血),根据年龄大小不同其选择部位、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用具有所不同.尤其新生儿是一个特殊人群,其护理操作要求高、技术性强、难度系数大.以前我科多行股静脉、颈静脉穿刺采血,穿刺成功率股静脉仅85.0%,颈静脉达90.0%.而股静脉穿刺有损伤股动脉、股神经的潜在危险;颈静脉穿刺不适宜新生儿及危重婴儿.1998~2003年我科对新生儿采血改为颡浅静脉穿刺及大隐静脉穿刺,其穿刺成功率达99.0%,且损伤程度较小.介绍如下.

  • 肝素帽临床巧用

    作者:陈少秀;周昌娥;刘玉;郑璇

    静脉注射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许多情况下需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为避免反复穿刺,我们采用普通头皮针加肝素帽用于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和短暂静脉留置,经临床应用效果好.介绍如下.

    关键词: 肝素帽 静脉输液
  • 尿激酶用于深静脉置管溢液的处理

    作者:李敏;田宏

    肿瘤病人置入深静脉导管,为治疗(特别是化疗)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1],有效地减少了化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我科接受深静脉置管病人276例中,发生穿刺点溢液9例,采用尿激酶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在急症科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崔莉;陈鹏;王霞

    编制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图.对1999级护生采用学习抢救流程图→演示→模拟演练的教学方法.结果,1999级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综合技能成绩均比1998级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口头讲述为主)有显著提高.提示学习抢救流程图→演示→模拟演练的教学方法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被护生学习和掌握,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 提高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学习自主性的尝试

    作者:石敬萍

    为提高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技能学习自主性,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状况,采取试、阅、观、议、问,恰如其分"导"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从高护学生《健康评估》成绩分析理论与实践培养的相关性

    作者:尹仕红

    对79名高护专业学生<健康评估>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理论成绩高分组理论与实践成绩呈正相关,理论成绩低分组理论与实践成绩无相关性;理论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学生的操作能力并非完全取决于理论成绩,理论知识对实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淡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界限,相互渗透,可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临终关怀中护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晴;罗羽

    对病人临终护理中护士面临的问题,包括业务素质,护士生理、心理的问题及社会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因素的影响及防治

    作者:彭幼清;袁芳兰

    综述国内外有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与家庭因素的对照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及多重相关文献分析,显示家庭因素与儿童SID的发生相关.提示家庭危险因素易发生儿童SID,提出了相应的家庭防治方法及护理措施.

  •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护理进展

    作者:赵丹宁;张红伟;李晓芳;李红梅

    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判断、测定方法及气囊充气、放气护理进行综述,认为气囊压力在18.4~21.8 mmHg时,可有效保证通气和预防气囊对粘膜的压迫性损伤;应用气囊测压表可准确测量气囊压力;气囊间断放气必须严格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目前临床多采用小漏气技术或小闭合技术.

  • 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年女性病人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刘启华;张鹤;杨茂

    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青年女性病人进行调查,对有焦虑、抑郁症状的病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表.结果SLE青年女性病人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其焦虑、抑郁原因主要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学习工作、药物的毒副作用、形象改变、医疗费用等.提出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恢复.

  • 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董瑞馨;苏玉文;孙中安;孙婷;郑亮;孙晓云

    随机将90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点法、按法、压法、掐法、揉法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χ2=23.21,P<0.05).提示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中药联合数字渐增压力治疗仪治疗下肢淋巴水肿效果观察

    作者:张娜;张玥;程志新;刘明

    将64例淋巴水肿病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应用中药,治疗组配合应用12腔数字渐增压力治疗仪治疗,并测量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肢围变化.结果治疗30 d治疗组肢围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P<0.01).提示中药联合数字渐增压力治疗仪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疗效显著.

  • 癌症病人资源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程慧珊;夏桂兰

    就癌症病人的特点,筹建癌症病人资源中心.针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对全院护士进行9次轮训,共计27学时;为病人开展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6次.共接待出入院病人2 560人次,咨询电话698人次,服务时数近3 000 h;为临床编印了宣教资料.全院护理综合满意率由2000年87.0%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95.8%.

  • 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相关信息需求调查及对策

    作者:汪艳珍;阮满真;李秀英;刘琳

    采用自制问卷对318例肾衰竭血液透析(HD)病人,就HD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HD相关信息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HD病人了解HD相关健康知识较低(了解率5.7%~48.4%),对HD相关信息需求高(需求率67.3%~100.0%).提示HD病人缺乏相关健康知识,提出实施首透负责制、个别谈心制、多向调节制等措施,以满足HD病人对相关信息的需求.

  • 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玉;褚惠英;李秀梅

    选择11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病人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综合康复训练.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评定病人精神残疾的减轻程度.结果6个月后QOLI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1个月SDSS评定,精神残疾减轻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综合康复训练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顺序肌肉收缩松弛法用于惊恐障碍病人的效果探讨

    作者:魏春香;杜延明

    目的探讨顺序肌肉收缩松弛法对惊恐障碍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惊恐障碍64例病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顺序肌肉收缩松弛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比较,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SAS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顺序肌肉收缩松弛法能缓解因心理问题所致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 群体桐籽中毒病人洗胃的护理

    作者:冯继贞

    总结4批59例桐籽中毒病人急诊洗胃抢救护理.提出做好洗胃前物品准备及准确的病情评估;掌握洗胃技巧及并发症防治;洗胃后的病情交接,及时、快速的仪器及管路消毒是成功治疗群体桐籽中毒、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高压氧治疗中直流给氧人数对舱内氧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敏;张菁;王同礼

    为探讨高压氧治疗时,直流给氧对氧浓度升高的影响,将18例神经外科术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分为A、B、C三组,每组6例.直流给氧A组3例,B组2例,C组1例;其他为面罩给氧.每组分别监测氧舱内氧浓度变化(均监测5次).结果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直流给氧的人数越多氧舱内氧浓度越高.

  • 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失眠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黄和平;赵敏;钟小溱

    对96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失眠程度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96例中发生失眠64例,失眠率66.7%,导致失眠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担心疾病预后、疼痛、担心经济问题、药物及噪声因素.提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失眠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好晚间护理,减轻疼痛.

  • 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急诊胃镜检查止血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金蓉;吴恩珍;黄涛

    将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在末次呕血后24 h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其中36例在内镜直视下止血,并采用静脉推注洛赛克,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止血治疗.结果80例患儿均明确了诊断,其中36例出血者止血效果良好.提示急诊胃镜检查能迅速明确诊断,并能在内镜下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止血、扩容,精心的护理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保证.

  • 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探析

    作者:潘李莉;刘丽萍;夏艳;薛晶

    对5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其中26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症状病人收入院,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制剂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随访4个月至4年,26例无症状者未发生异常情况,26例有症状者症状消失或减轻.提出位于心脏表浅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可无临床症状,而位于心脏深部者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病人采用药物治疗及对症护理,效果良好.

  • 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预处理的探讨

    作者:程淑碧;易铁钢;祁爱蓉;程静刁;潘晓东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病人出现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护理方法.方法将首次使用透析器的10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血液透析前予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循管10 min;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循管10 min.结果治疗组FUS发生率3.7%,对照组3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无出血征象,透析开始后1、2 h 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病人第1次透析或更换不同类型透析器时使用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循管10 min的预处理方式能减少FUS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治疗病人的护理

    作者:陈丽;朱春香

    对1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采用经皮股动脉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15例栓塞治疗一次成功,1例因瘘口大而栓塞失败,改为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颅内出血1例,经手术止血后痊愈.提出加强栓塞治疗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栓塞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基础.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孙振;韦芳;曹巧兰;王瑞红;梁雨露

    对9例心源性休克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结果7例病人循环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经治疗好转出院;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股动脉穿刺处出血,被动撤机后死亡;1例术中出现麻醉意外、低心排死亡.提出加强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生命体征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的监测,做好球囊导管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救治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低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胃镜检查中镇静的效果探讨

    作者:刘凤敏;陶晓燕;刘晓玉

    将180例需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按2:1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静脉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照组(60例)单用利多卡因胶浆.结果恶心发生率、病人配合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5.0%及100.0%,对照组为96.7%及70.0%,两组比较,χ2=146.69、40.00,均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镇静程度分级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68,P<0.01).提示胃镜检查中应用低剂量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对胃镜检查的顺应性.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225例分析及其用药监护

    作者:张玲;李娟;冒勤;万学英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类)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和预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1990年1月至2003年6月193篇有关头孢类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的225例进行分析整理.结果225例休克涉及12种药物,居前6位的是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占94.2%.过敏史阳性者24.0%,无过敏史者30.2%,过敏史不清者45.8%.85.8%的休克发生于用药20 min内,死亡率8.0%.结论头孢类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史阳性者做皮试是防止严重过敏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作者:王素梅;白艳凌

    将46例静脉渗漏性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马铃薯局部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渗漏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 不同湿敷液对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致痛的效果探讨

    作者:李红艳;姜松;高巍;孟海燕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FDP)疼痛程度的方法,采用75%乙醇、2%利多卡因及二者混合液 (1:1)进行湿敷.结果湿敷混合液与75%乙醇和2%利多卡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用混合液湿敷,可显著减轻FDP静脉滴注致痛.

  • 手臂下垂对手背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

    作者:朱寿美;张海生;董晓翠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充盈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对147例住院输液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采用常规法穿刺147例次(常规法);双日采用手臂下垂2 min后再扎止血带穿刺147例次(下垂法).结果两组静脉充盈度、扎止血带及进针时间,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下垂法明显优于常规法;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臂下垂法,能增加静脉充盈度,缩短扎止血带后寻找穿刺血管的时间,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老年危重病人呼吸心率和体温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志君;程华英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人体温(T)、脉搏(P)、呼吸(R)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1例死亡老年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记录中T、P或R异常的发生例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R异常病死率为87.18%,明显高于P(57.69%)和T(41.18%)异常病死率(均P<0.05);P异常与T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病人发生T、P和R异常易发生预后不良,而R异常则是预示死亡的重要指标.

  • 不同静脉给药方法治疗Vit 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效果比较

    作者:孙金秀;李英华;靖雪敏

    将86例Vit 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推注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再次出现抽搐;治疗后血清钙浓度上升幅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静脉滴注与静脉推注给药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疗效,而静脉滴注给药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聚维酮碘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疗效探讨

    作者:赖少燕;侯明菊;马连英;严文娜

    将44例Ⅱ期、Ⅲ期、Ⅳ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以聚维酮碘治疗,对照组采用创面冲洗、庆大霉素与胰岛素敷料包扎结合TPD辐射创面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治愈率为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1);平均痊愈时间(13.46±2.70)d,明显短于对照组(18.87±2.94)d(P<0.05).提示聚维酮碘治疗老年糖尿病病人压疮疗效显著.

  • 滑石粉加碘伏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陈瑞珍;冯佩兰;陈芳

    ;将52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0.5%碘伏3~5 ml加无菌滑石粉适量混合后涂于疮面,3~4次/d,疮面大、深者配合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1~2 g(40 mg/片)研成粉加12.5%氯霉素注射液5~6 ml调匀后涂于疮面,3~4次/d.结果两组疗效、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376,t=5.890,均P<0.01).提示应用0.5%碘伏加无菌滑石粉治疗压疮,收效良好,且缩短治愈时间.

    关键词: 压疮 滑石粉 碘伏
  • 全麻气管插管整体消毒管理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晓艳;林永德;周桂娟;盛琦;韩萍;熊德华

    目的探讨整体消毒管理方法控制全麻气管插管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对1 856例全麻气管插管病人分组进行麻醉器械及病人口咽部生物学监测,比较消毒方法改进前、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全麻气管插管面罩、螺纹管、呼吸气囊、咽喉镜、氧气流量表、钠石灰罐及氧气管道,消毒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5,20.1,15.6,14.30,10.86,5.69,4.05,均P<0.01);医院感染率由原来的9.97%降为0.37%(χ2=100.53,P<0.01).结论实行整体消毒管理,可有效降低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病人呼吸道感染.

  •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作者:黄师菊;邹小兵;李燕;李芳

    对4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胃肠喂养不耐受的不同表现进行观察,其中延迟喂奶22例,胃食管反流18例,残余奶28例,回抽出咖啡样物13例,被禁食>2次者15例,腹胀7例,便秘10例,体重不增14例.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提出早产极低体重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在给予综合治疗护理的同时,应根据胃肠喂养不耐受具体表现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帮助患儿尽快适应胃肠道喂养,以缩短静脉营养时间.

  • 脑卒中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作者:陈雁

    目的探讨脑卒中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卧床病人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加穿弹性压力袜套等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DVT发生率预防组为2.0%,对照组1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1,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可基本控制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卧床病人的致命威胁.

  • 半边莲提取与分离过程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防护

    作者:范秀珍;王婧婧;胡维诚

    阐述中药半边莲提取与其生物碱分离过程及其有机溶剂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提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监护,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