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探究

    作者:关婧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方法:收治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倍他乐克治疗.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十分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有效性、安全性.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和长期预后的探讨

    作者:陈敏捷;王玉玉;王桂云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长期预后.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十堰市红十字医院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法确诊的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40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对治疗后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作相关资料的记录.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不适症状,其中有9例患者带有一定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心肌桥组织多有病变并出现狭窄情况,其中狭窄1级23例、2级12例、3级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绝大部分患者的病症改善显著.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非典型的心绞痛,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的预后通常较为良好,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绞痛.

  • 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和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作者:陈敏捷;王玉玉;王桂云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十堰市红十字医院200例经解剖证实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被心肌桥包裹且并无其它任何原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尸体解剖心脏标本为观察组,另选100例无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正常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距离分为近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3.5 mm,n=62)、中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3.5~5.0 mm,n=58)、远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5.0 mm,n=80).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不同位置及年龄对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结果 ①观察组中,120例(60%)有1条冠状动脉心肌桥,62例(31%)有2条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9%)有3条或者3条以上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心肌桥距离左冠状动脉起始位置的平均距离为(4.38±1.08)cm.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的粥样硬化指数分别为(1.83±0.89)、(0.76±0.31)、(0.88±0.44);其中,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的粥样硬化指数高于中端动脉及远端动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4~<6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60~<70岁者,60~<7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70~<80岁者,70~<8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80~85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 冠状动脉心肌桥5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占红

    冠状动脉通常行走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中,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中,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IL肌桥下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尸检及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率分别是15%~85%和0.51%~9.

  • 冠状动脉心肌桥误诊为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建中;翁少翔

    冠状动脉(冠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其发作时可表现为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误治.笔者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期间,遇到被误诊的心肌桥病28例.笔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以期发现其整体特征及误诊规律.

  •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刘鸣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评估其与年龄、症状、运动耐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73例(94.8%),阳性4例(5.20%).平均代谢当量(8.66±2.02)METs,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运动耐量逐渐减低.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有利于了解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并结合患者年龄、运动耐量等情况综合评估.

  • 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的健康教育

    作者:邓雪琼;江良英;刘良菊

    通过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进一步掌握疾病的知识和用药知识、饮食注意事项、出院后的治疗、生活起居常识,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进了病人的依从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索龙;孙长华

    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机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

  • 左室质量指数与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淑珍;刘相丽;李广平

    目的:探讨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诊断为心肌桥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心肌桥收缩期压缩程度分为3组;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的正常对照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质量分数与心肌桥的相关性及左室质量分数与心肌桥压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为11.1%,多见于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74.96±16.04vs 82.82±16.26,P<0.01);心肌桥亚组中3级亚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大于1、2级亚组(93.19±13.16 vs 80.38±16.85 vs 82.46±14.9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常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左室质量指数与心肌桥收缩期压缩程度呈正相关.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会永;徐延敏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多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

  • 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3例分析

    作者:马守国;梁小旦;肖海佳;张楠;杨逸飞

    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是指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该段冠脉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上覆盖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1]。近期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不再是一种良性的无症状的先天性解剖异常,而是与心肌缺血、冠脉痉挛、心律失常甚或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有一定关系。本文就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3例因心肌桥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肌桥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 18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怡练;陈磊磊;王连生;杨志健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冠脉造影证实的心肌桥病例.结果 18例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心肌桥长(7 mm~26 mm),平均14.7 mm,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3例.孤立性心肌桥6例,其余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住院期间心肌桥病变均未行PCI治疗.β受体阻滞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16例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无症状短肌桥不需要治疗;无论肌桥长短,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江;郝菲;蔡小菲;郑晓明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能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心肌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然而一部分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甚至猝死.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128层螺旋CT更能清晰反映冠状动脉与心肌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通过对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检查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检出情况及其形态表现.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治疗现状

    作者:何学志;陶帅;高峰;赵家来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当心肌收缩时壁冠状动脉受到压迫,且受压持续至舒张期.壁冠状动脉近端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壁冠状动脉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心肌桥可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减低和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冠状动脉内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可用于选择性的病例.本文对心肌桥的解剖特点和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43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雪丽;玛尔达

    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通常位于心脏外膜的脂肪组织中.当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内,被心肌纤维覆盖,则这束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称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日趋提高.现将我院冠脉造影证实的43例心肌桥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 64排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7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俊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常见原因.结果:35例不典型胸痛症状患者中26例经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12.5 mg,2次/d逐渐加量至25 mg,2次/d,胸痛症状缓解消失;另9例患者口服钙拮抗剂地尔硫卓30 mg,3次/d,胸痛症状消失;17例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予以正规冠心病治疗,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或地尔硫卓等治疗,病情均稳定;2例无临床表现但心电图有ST-T改变者口服美托洛尔后复查心电图改变改善;余18例无临床症状亦无心电图改变者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64排螺旋CT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23例

    作者:史大治;郭宜民;潘洪涛;王旭渤;孙磊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46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显示收缩期狭窄,而舒张期正常诊为冠状动脉心肌桥.结果 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23例,检出率为4.9%,近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7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为心肌桥的有效检出方法,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其近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 5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刚;张伟;郑永宏

    冠状动脉心肌桥(CMB)是指当桥状心肌纤维覆盖走行其中的冠动脉分支,使心肌在收缩期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影响心肌功能的一类疾病[1].临床研究[2]显示,心肌桥发生率可达10%~ 80%,但多数的心肌桥属于正常生理变异,不存在病理意义.也有研究[3]指出,心肌桥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房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较为密切.本文总结了5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特征,现报告如下.

  • 心肌桥致T波改变2例

    作者:朱萍;翟正宏

    例1患者男性,46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左背部放射痛2天入院.主诉凌晨卧床状态下感心慌、胸骨后疼痛,有紧缩感,并放射至左背部,持续10min左右,能自行缓解.临床诊断:心绞痛.心肌坏死标志物正常,AST 45u/L,GGT75u/L.冠状动脉双源螺旋CT示:冠状动脉心肌桥.心电图(图略):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V4~V6导联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T波改变.

  • 冠状动脉心肌桥25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静;陈群;邰晓霞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冠状动脉心肌桥(MB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25例MBs中,22例发生于左前降支,2例见于左回旋支,1例见于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收缩期狭窄>50%者22例,≥75%者7例.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7例有心绞痛症状,6例表现为心律失常.所有患者联合应用B受体阻滞剂及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多见于左前降支,常引起典型心绞痛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联合应用p受体阻滞剂及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