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1-3个月
1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逻辑性,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真实、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文字准确精练、规范。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综述、讲座等不超过6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译文题,单位英文名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2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可到本刊网站下载),并加盖公章。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和独家代理权即归中国医师协会所有。中国医师协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国医师协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3 来稿若系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需将中英文附注于文题页作者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凡基金资助项目及攻关项目稿件本刊用快速通道审阅,优先发表。
4 来稿请用电子版,word格式;每篇来稿请附稿件审理费60元,网上在线支付。
5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会立即编号,并给予回执。收到本刊回执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系该稿仍在审理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严肃处理,后果自负。请自留底稿及图片,本刊不退还原稿。
6 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意见,则在文稿退修时请作者考虑。
7 稿件确认刊登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发文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官网是什么?
http://www.xxgzz.com.cn/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是核心期刊吗?
杂志目前是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投稿要求有哪些?
杂志目前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如果要获取详细的投稿要求,可以进入杂志官网http://www.xxgzz.com.cn/获取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好投吗?
期刊投稿成功率和稿件质量有直接关系,只有文章质量达到期刊要求,才能顺利通过审稿。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几级杂志?
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所以这本期刊属于国家一级期刊。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血浆大内皮素1可预测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预后
目的 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对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0年1~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测量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共入组144例患者,平均年龄(63.2±9.9)岁.随访(4.3±0.9)年,随访率92.4%.死亡总人数14例(9.7%),其中8例(5.5%)为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相关分析显示,大内皮素1水平与体重指数、肌酐、脑钠肽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估测肾小球滤过率、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血浆大内皮素1是术后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6.221,95%CI1.455~22.595,P=0.014).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浆大内皮素低水平(大内皮素1<0.68 pmol/L)与高水平(大内皮素1≥0.68 pmol/L)患者术后的生存曲线,可见两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大内皮素1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
术前心电图表现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心电图表现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RT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成有效组、无效组.其中有效指术后6个月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1级,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下降>15%,或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绝对值上升>5%,未达上述标准及死亡均视为无效.所有纳入者均在术前接受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基础病因、心功能分级、房颤、高血压、冠状动脉问题、糖尿病、术前心电图指标(心率、Tp-Te间期、QRS波时限).通过绘制ROC曲线模型分析术前心电图指标对CRT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明确CRT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术后6个月,有23例CHF患者CRT治疗无效,占28.75%,57例有效,占71.25%.无效组病程≥3年、NYHAⅣ级、有房颤、有冠状动脉问题占比分别为78.26%、47.83%、52.17%、47.83%,较有效组的49.12%、10.53%、12.28%、10.53%更高,且无效组心率、Tp-Te间期、QRS波时限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模型提示心率、Tp-Te间期、QRS波时限预测CHF患者CRT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64、0.742.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提示,病程、NYHA分级、房颤、冠状动脉问题以及心率、Tp-Te间期、QRS波时限是CHF患者CRT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心电图检查能明确CHF患者心率、Tp-Te间期以及QRS波时限,三者对CRT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均为CRT无效的危险因素.
-
压力感应导管(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软件技术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压力感应导管(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软件技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8例,按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术中使用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技术,65例)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普通盐水灌注TC消融导管63例).记录环肺静脉不同区域导管与心房壁的接触压力大小、逐点消融每点消融时间、肺静脉单圈隔离率、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和术中并发症以及1年复发率.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术中肺静脉前庭隔离率均达100%.研究组肺静脉前庭单圈隔离率72.3%、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3.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12个月随访房颤复发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1例并发症,研究组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对照组术后发生动静脉瘘,但这2例并发症与导管消融操作无关.结论 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技术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肺静脉前庭的单圈隔离率,降低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
-
持续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00例.术前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验结果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术后3个月后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明确影响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结果 100例房颤术后患者47例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水平(OR=1.617,95%CI1.005~2.029,P=0.017)、左心耳自发显影(OR=3.980,95%CI 1.279~12.390,P=0.007)、左心房直径(OR=5.556,95%CI 1.791~17.289,P=0.004)是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水平、左心耳自发显影、左心房直径为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
-
血清标志物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相关血清标志物对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的评价,并探索各血清标志物间佳联合方案.方法 纳入突发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128例,其中90例明确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患者为病例组,剩余为对照组38例.9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治疗后好转出院以及治疗后无效死亡分为生存组64例与死亡组26例.测定主动脉夹层13种相关血清标志物浓度,利用ROC曲线早期诊断AAD及评估AAD患者在院预后,并分别计算不同方式联合诊断时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准确度(AC)等相关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cy于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佳早期诊断组合为TGF-β+CRP+NT-proBNP+D-Dimer,该四项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Sen)为95.45%,特异度(Spe)为58.33%;序列联合检测的Sen与Spe分别为68.18%、95.74%.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较,除LP-α、UA、Hcy外,死亡组各项指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佳在院预后评估组合为D-Dimer+CRP+ET-1,该三项指标平行联合检测的Sen为92.36%,Spe为62.12%;序列联合检测的Sen为71.25%,Spe为88.23%.结论 单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联合各项血清标志物可相互协调互补,能有效提高敏感度及准确度.
-
Nano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通过与进口Endeavor Resolute支架比较,探讨新型国产无载体药物洗脱支架(Nano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HD患者,其接受单一类型支架治疗.共收集病例528例,其中250例接受单一Nano支架治疗(Nano组),278例接受单一Endeavor Resolute支架治疗(Endeavor组),观察患者术后1、6、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术后1年靶血管管腔丢失率.结果 随访12个月,Nano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0例,Endeavor组21例,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848).术后12个月,Nano组共有4例患者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再次行支架置入术,Endeavor组共有3例再次行支架置入术,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601).术后12个月,两组靶血管内膜均有增生,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985).结论 Nano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和Endeavor Resolute支架相当,心血管事件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脂肪因子(Chemerin)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确诊为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4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入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单支轻度狭窄,冠状动脉阻塞程度<30%的10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hemerin、hs-CRP水平,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不同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CHD患者血清Chemerin、hs-CRP水平差异,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各亚组血清Chemerin、hs-CRP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CHD患者的病变支数增加,血清Chemerin、hs-CRP水平、Gensini积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随着Genisini积分增高,血清Chemerin、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HD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02,P=0.009),血清Chemerin水平、hs-CRP水平均与Geni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3、0.593,P=0.015、0.018).结论 血清Chemerin、hs-CRP升高可以反应CHD患者病变累积及病变程度,可以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
-
单中心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17年6月采用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26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85例、女性41例;年龄16~83岁,平均(48.12±11.73)岁.病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70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32例,主动脉B型壁间血肿18例,创伤性主动脉峡部假性动脉瘤6例.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12.64±10.32)个月,分析其临床腔内修复术的病种、围术期特点、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式和近、远期疗效及严重并发症.结果 226例患者均行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2.00±1.03)h,术中失血量(150.00±30.13)ml,术后住院时间(11.00±3.52)d;手术成功率100%.共置入支架232枚,其中6例采用两段式技术置入双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37.6±3.1)mm,平均支架长度(149.7±25.6)cm.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13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6例,采取烟囱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24例,急诊腋动脉-腋动脉转流2例,支架释放后少许残余内漏17例.术后6~9个月复查内漏消失;合并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于腔内修复术后5~7 d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5例.住院患者死亡2例,l例死于高血压脑出血,1例死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院期间无截瘫、卒中等并发症.中位随访48个月,平均随访率84.3%.随访期间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因再发夹层或支架远端破裂再次行腔内修复术2例,支架近端逆撕至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3例,因经济情况保守治疗2例,l例死亡,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失血量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随访远期效果良好.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方法 对8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由二维图像得出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纵向、横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及(TS)、纵向、横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LSR)及(TSR).由三维图像分析得出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等参数.结果 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值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23.57±2.13)ml/m2、(32.73±8.23)ml/m2、(48.19±12.42)ml/m2、(58.86±22.31)ml/m2]、舒张末期容积指数[(57.43±14.15)ml/m2、(58.35±13.16)ml/m2、(79.13±19.79)ml/m2、(91.93±33.54)ml/m2]、射血分数[(0.45±0.04)、(0.41±0.06)、(0.38±0.03)、(0.33±0.06)]、每搏量[(54.53±18.8)ml、(46.46±15.53)ml、(38.06±12.41)ml、(29.97±9.19)ml]在对照组、肺动脉高压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应变及应变率绝对值在对照组、肺动脉高压轻、中、重度组间比较,部分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段为著,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纵向应变[(-40.2±6.85)%、(-28.34±3.03)%、(-20.42± 1.84)%、(-13.09±2.10)%]、右心室游离壁中段纵向应变[(-21.26±2.95)%、(-19.63±3.60)%、(-15.50±3.11)%、(-7.23±1.42)%]、室间隔基底段纵向应变[(-10.29±2.04)%、(-9.87±1.99)%、(-9.64±1.90)%、(-3.85±1.79)%].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应变及应变率绝对值在部分阶段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值及肺动脉压力有良好的相关性,与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室间隔中段纵向应变(-0.803、-0.813)、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纵向应变率(-0.816、-0.812)、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的横向应变(-0.819、-0.813)、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室间隔基底段的横向应变率(-0.806、-0.820、-0.807).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壁各阶段心肌的形变能力及整体收缩功能均不同程度受损,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呈减低趋势,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局部及功能进行早期评估.
-
左心瓣膜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左心瓣膜疾病相关性肺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due to left heart valve diseases,LHD-PAH)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以超声心动图为主要诊断标准,LHD-PAH采用三尖瓣反流法估算的肺动脉收缩压值进行诊断.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958例患者,其中合并LHD-PAH的患者共391例,占40.8%.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射血分数<30% (OR=4.490,95%CI1.920~10.499,P<0.01)、心房颤动(OR=9.654,95%CI 3.214~21.411,P<0.01)、左心房血栓(OR=3.991,95%CI 2.946~5.406,P<0.01)为LHD-PAH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左心瓣膜疾病患者出现LHD-PAH后,其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将会显著高于非LHD-PAH患者(P<0.01),然而主动脉阻断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331).而且,LHD-PAH的出现还会增加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总住院日以及病死率(P<0.01).结论 LHD-PAH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患者临床结局不良,射血分数<30%、心房颤动和左心房血栓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内管道Fontan术虚拟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内管道Fontan手术中上腔静脉中线与心内管道中线之间(定义为Offset)的佳距离并比较不同Offset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心内管道Fontan患儿术后心脏磁共振影像资料,通过三维立体建模、虚拟手术技术以及血流动力学模拟,探究不同Offset距离(相当于下腔静脉直径的0、33%、67%和100%)对血管壁剪切力、血流分布、肝血流分配比以及能量损失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Offset为0时,患儿左肺动脉起始段存在异常高剪切力区域;同时,在上腔静脉、心内管道连接肺动脉处存在螺旋状涡流.Offset从0至100%相对应的能量损失分别为69.96 mW、50.52 mW、58.00 mW和62.94 mW;肝血流分配(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分别为65%:35%、60%:40%、55%:45%、55%:45%.结论 不同Offset对心内管道Fontan手术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血管壁剪切力、血流分布、肝血流分配比以及能量损失等指标,Offset 33%为该患儿佳Offset距离.
-
MiRNA在动脉钙化及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动脉钙化及粥样硬化是血管病变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研究血管病变机制深入到分子水平,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成为关注重点.MiRNA是一类小分子核糖核酸,广泛存在于机体细胞内外,循环中和细胞内都存在各种不同的miRNA,它们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miRNA作用于多个目标基因、信号通路及各组织细胞,通过复杂编码过程调节细胞向不同结局方向发展,进而介导肝脏脂代谢、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巨噬细胞代谢等多个血管粥样硬化及钙化过程,参与血管重塑过程,从而调节血管壁结构的变化.本文就miRNA调节动脉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作一综述.
-
动脉导管未闭诊治进展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心脏缺陷,患者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和后期大部分患者循环功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需要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目前,介入治疗是动脉导管未闭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诊疗同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围绕动脉导管未闭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虾青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1·d-1),连续注射14d,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从建模第2天开始给予虾青素(5 mg·kg-1·d-1和10 mg· kg1·d-1)灌胃,连续21d.实验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计算心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胶原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5.10±3.00)%比(86.54±1.89)%]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31.29±2.07)%比(50.66±2.49)%]明显降低(P<0.05),心脏指数[(3.82±0.13)比(3.02±0.08)]升高,心肌纤维化明显,胶原蛋白Ⅲ[(0.58±0.02)比(0.07±0.02)]及TGF-βl[(0.50±0.02)比(0.07±0.0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LVEF[(71.55±1.27)%比(76.67±2.26)%比(65.1 0±3.00)%]和LVFS[(36.63±0.50)%比(40.35±2.01)%比(31.29±2.07)%]明显升高(P<0.05),心脏指数减低[(3.6 1±0.05)比(3.36±0.06)比(3.82±0.13)](P<0.05),心肌纤维化程度减低,心肌胶原蛋白Ⅲ[(0.41±0.02)比(0.28±0.02)比(0.58±0.02)]、TGF-β1[(0.34±0.02)比(0.14±0.01)比(0.50±0.0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虾青素能够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水平,改善心功能.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两组用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s walk test,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MHFQL).并记录研究期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患者LVEDD、LVESD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54.83±6.92)mm比(55.47±6.41)mm,(39.76±5.05)mm比(41.02±6.80)mm,P>0.05],但LVEF增加[(48.98±7.24)%比(42.63±7.07)%,P<0.01],NT-proBNP[(395.76±48.70)pg/ml比(678.89±80.63)pg/ml,P<0.05]和MHFQL降低[(15.41±3.70)比(19.04±6.03),P<0.01],6min步行距离延长[(350.39±33.79)m比(300.22±30.18)m,P<0.05],住院次数减少[(1.41±0.58)次比(1.77±0.75)次,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9.76±2.12)d比(13.14±3.10)d,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安全.
-
降脂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降脂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在煤炭总医院中医科和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就诊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46例采用常规用药联合降脂通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对照组为68.18%,两组对比x2=1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变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9.57%,对照组为59.09%,两组对比x2=1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TG(t=1.70,P<0.05)、TC(t=1.72,P<0.05)、LDL-C(t=1.66,P<0.05)、HDL-C (t=1.80,P<0.05)、LP(a)(t=2.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浆肝功能指标、CRP水平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GPT(t=2.35,P<0.01)、GOT(t=1.92,P<0.05)、GGT(t=2.38,P<0.01)、CRP(t=2.02,P<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降脂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疗效显著.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脑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脑保护作用.方法 以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基础上静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数据,抽取中心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blood oxygen,PaO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internal jugular vein oxygen saturation,SjvO2)、氧摄取率(oxygen uptake rate,O2E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ifference of blood oxygen content be-tween cerebral artery and internal jugular vein,Ca-jvO2)、S-100β蛋白(S-100β protein,S-100β).结果 在T2、T3、T4、T6时间点,两组PaO2[对照组(133.28±52.49)mmHg、(233.29±46.21)mmHg、(186.13±34.82)mmHg和(222.63±52.75) mm Hg,观察组(132.99±67.72)mm Hg、(210.72±35.60)mm Hg、(156.73±37.02)mm Hg和(201.62±50.92) mm Hg]、SjvO2[对照组(66.42±6.84)%、(81.81±8.04)%、(72.42±7.35)%和(69.02±7.42)%,观察组(65.13±7.23)%、(71.67±9.22)%、(68.84±6.29)%和(63.51 ±6.23)%]、O2ER[对照组(37.18±7.87)%、(26.62±7.65)%、(36.01±8.29)%和(43.04±7.31)%,观察组(36.66±6.33)%、(19.05±9.32)%、(28.28±7.41)%和(39.50±8.05)%] 、NSE[对照组(6.16±1.29)μg/L、(19.58±4.18)μg/L、(22.97±4.61)μg/L和(26.38±4.29)μg/L,观察组(6.27±1.13)μg/L、(17.36±3.49)μg/L、(20.66±4.21)μg/L和(23.76±4.31)μg/L]、S-100β[对照组(0.14±0.02)μg/L、(4.50±1.37)μg/L、(5.49±1.27)μg/L和(6.86±1.71)μg/L,观察组(0.13±0.02)μg/L、(3.88±1.34)μg/L、(4.03±1.97)μg/L和(6.02±1.55)μg/L]和Ca-jvO2[对照组(50.14±7.64)ml/L、(33.62±6.42)ml/L、(56.21±6.36)ml/L和(53.62±7.83)ml/L,观察组(49.31±8.08)ml/L、(24.72±7.48)ml/L、(43.62±8.26)ml/L和(46.23±7.19)m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5、T6、T7、T8时间点,两组H-FABP[对照组(0.27±0.03) μg/ml、(0.59±0.16) μg/ml、(1.95±0.24) μg/ml、(2.39±0.42) μg/ml和(1.58±0.21)μg/ml,观察组(0.26±0.04) μg/ml、(0.46±0.09)μg/ml、(1.72±0.14) μg/ml、(1.90±0.12)μg/ml和(1.43±0.16)μg/ml]、CK-MB[对照组(22.28±4.28)U/ml、(67.31±15.74)U/ml、(139.66±4.34)U/ml、(156.17±40.14)U/ml和(116.37±18.41)U/ml,观察组(21.96±4.71)U/ml、(63.62± 13.40) U/ml、(120.25±8.46) U/ml、(134.71±36.69) U/ml和(89.61±15.48)U/ml]和cTnI[对照组(0.32±0.05)ng/ml、(0.79±0.23) ng/ml、(1.22±0.12)ng/ml、(1.77±0.24) ng/ml和(1.50±0.18)ng/ml,观察组(0.3 1±0.04)ng/ml、(0.68±0.20) ng/ml、(0.92±0.04) ng/ml、(1.37±0.15) ng/ml和(1.16±0.21)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下调SjvO2、O2ER、NSE、S-100β、Ca-jvO2、H-FABP、cTnI蛋白表达,上调PaO2、CK-MB蛋白表达,从而起到心肌保护和脑保护作用.
-
以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的真红细胞增多症1例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高,少部分继发于其他疾病.以AMI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行介入治疗成功的个案少见.这类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方法多在摸索与探讨.我们报道1例以PV合并AMI首诊的个案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从实验室检查、药物选择、介入术式的选择几方面分析该单纯PV合并AMI,无其他危险因素的典型病例,以期探索规范化的诊疗及治疗的方案,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解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于2019年发布.新指南首次采用国际惯例,进行了推荐强度分级(从Ⅰ级到Ⅲ级)和证据分级(从A级到D级).基于国内外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更新,尤其是关于上臂式自动血压计的使用、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分层评价、起始药物治疗剂量都做了新的推荐.本文就新版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杂志审稿过程很透明,我10月15投的稿,11月13日通过审稿,博士可以独发,长篇幅的文章数量很多,杂质质量很好,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速度很快,15天就审完了,出版速度很快,杂志质量挺好的,整体来说投稿不难,审稿速度快,编辑老师人很好,出版速度快,对基金项目没硬性要求,总之杂志不管是否录用,都会给作者电子邮件回复,很贴心,值得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11月初投稿,中途小修过一次,并且给出了详细意见,12月底终审录用,杂志的编辑老师和审稿专家很认真,电话咨询时态度很好。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稿一个月左右,就会告知录用结果,把需要修改的按要求修改就行,每次修改大概20几天左右就会有回复,编辑很负责,会把详细修改意见标注出来,很细心,杂志口碑很高。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过两次了,两天后就回我录用了,速度太快了,出刊速度也挺快的,编辑非常负责,电话核对情况,整体很不错,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过两次,第一次可能审稿专家太忙了,加上我语言表达不过关,给的审稿意见是文章构思不清晰,直接拒稿了,前后就5天时间,在编辑老师帮助下,发邮件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解释,仅仅半天就收到了审稿专家的回复,同意修改后重投,后来又把稿件投过去,又外审了3个月,在7月02日收到修改后录用的通知,修改后7月18日返回,终于收到录用通知了,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速度很快,外审没几天就回来了,给的意见很中肯,从投稿到录用20几天左右,第一篇很给力,有什么问题可以给编辑部发消息,即使工作日回复也很快。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投过很多次了,如果在悲剧不知道要投什么期刊了,杂志的审稿水平很高,只要意志坚定的话,认真按要求修改的话,每次被拒也是提升的一个途径,以后再接再厉。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整体来看杂志编辑很负责,来回修改了三四次,我每次都是卡着截止日期提交修改稿,所以整个审稿流程进度很慢,以后会注意的。
投稿一周后接到电话了,很开心,不会歧视硕士,后来的进度不会主动告知作者,但是编辑态度很好,不管是电话还是邮件回复速度都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