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氧疗知情同意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叶天惠;易永红;华丽;黄实;陈锦秀

    目的 提高早产儿氧疗安全性,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方法 参照《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自行设计新生儿病房氧疗知情同意书,对执行氧疗的早产儿父母及时告知病情并签署氧疗知情同意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儿父母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投诉的情况.结果 患儿住院4~26 d,均未发生氧疗并发症,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9.2%;仅发生1起医患纠纷.结论 氧疗知情同意书应用于早产儿氧疗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早产儿氧疗的安全性,提高无陪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 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信任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卢琼芳

    目的 了解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为持续改进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590名急危重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度总体较高,评分为141.68±12.43;在一贯性、对护士知识和技术的权威性方面信任度高,而安心感、对未来的信心评分偏低.结论 需根据患儿父母的需求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履行告知义务,有效地促进护患沟通,遵从人际关系的尊重原则,尊重和重视患儿父母,满足患儿父母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度.

  • 行为干预对新护士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

    作者:汪凤兰;马桂兰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新护士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新护士自来院时开始实施以人性化管理为主的行为干预,即做好新护士来院后的第1次接待;开展新护士来院后的心理健康维护;丰富集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合理安排岗前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新护士自我评价表及护士长考核评估表进行评价.结果 工作1年时,新护士自我评估及护士长考核评估新护士人际关系、工作熟练度、合作共事等指标评分较工作3个月时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对新护士实施以人性化管理为主的行为干预,可提高她们的环境适应能力,稳定护理队伍.

  •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

    作者:王翠玲;王洪菊;董红;徐明;刘向荣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神经内科80名护理人员进行有关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误区.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缺乏,需对护理人员进行脑卒中康复护理理念、知识、技能的教育,以提高康复护理能力,使患者早日康复.

  • 氧气湿化瓶及管道消毒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刘冰

    患者常因呼吸系统疾病或是其他脏器疾患诱发通气障碍,为了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氧气吸入.

  • 儿童输液定位座椅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韩效伟;吕菁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对输液的配合性较差,在其输液过程中,常需家长和护理人员细心看护,稍有疏忽便可能出现输液外渗等.鉴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定位座椅,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碘伏加麝香痔疮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黄茵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造成细胞缺氧而坏死的现象,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1].常发生于长期卧床、坐轮椅的患者,或者过瘦、过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 指压法用于肥胖儿头皮静脉穿刺

    作者:郭少峰;金伟

    由于肥胖儿头皮下脂肪厚,血管隐藏深,且有的患儿发质硬或头部皮肤发青,血管不易观察,给头皮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

  • 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末期临床实习行为的评价

    作者:臧爽;李红丽;杨凡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末期的临床实习行为,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生临床实习行为评价表于临床实习的第10个月对护理学院8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行为总体均分为3.73±0.47;其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操作技能领域评分依次为3.33±0.67、3.93±0.46、3.89±0.57.结论 护生在实习末期的行为表现总体较满意,在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的行为表现较好,而认知领域的行为表现稍差.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加大对护生认知领域行为的培养.

  • 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康丹;朱念琼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的关系,为培养积极自我概念和良好应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应付方式问卷对239名护理本科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概念总体较积极,多采用成熟的应付行为.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护理本科生其应付方式存在差异(P<0.01,P<0.05);自我概念总分和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均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概念和应付方式相互影响,应重视二者关系,培养其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应对机制.

  • 循证护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王亚敏;杨桂芝;黄晓梅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1名三年制专科护理班学生分为实验班(71名)和对照班(70名),在临床实习前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培训.结果 实验班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可提高其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快与临床接轨,并有益于提高综合能力.

  • 危机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倪杰

    阐述了危机管理的内涵、基本模式及护理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分析诱发护理危机的因素,并对护理危机管理的对策如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的预警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危机管理人员和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状

    作者:王晓娟;付沫;赵世莉;付保国

    综合分析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发现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医院急救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广大护理工作者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急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黄素芳;方鹏骞;胡兰;张玉萍

    阐述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足、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缺陷、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护理教育滞后等.提出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强社区护理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的护理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护理教学与继续教育,有利于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 自体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周光英;孙桂荣;胡艳梅;尹立波

    对4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采用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为68.89%,临床获益高达86.67%;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中CD8+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4.44%)出现畏寒、发热.提出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细胞回输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开展、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

    作者:龚海英;杨华

    目的 探讨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人胰岛素,患者自行注射和监测血糖.结果 治疗2个月仅3例次发生低血糖,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将葡萄糖(5.34±0.45)mmol/L、2小时血浆葡萄糖(7.03±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6.71±0.65)%、血糖达标控制时间(6.69±1.12)d.结论 门冬胰岛素疗效好、安全,对患者建立有效通畅的随访制度,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李云;张银英;庞群英;杨红丽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 ECMO治疗24 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25~43 d,治愈16例,死亡6例.结论 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女性糖尿病患者月经期血糖变化及护理对策

    作者:屠云

    目的 了解女性糖尿病患者月经期的血糖变化,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42例正常月经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经前期及月经期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42例患者月经期FPG显著高于经前期(P<0.01),其中胰岛素治疗患者FBG变化高于口服治疗患者.结论 需注意女性糖尿病患者月经期血糖变化,特别是对胰岛素治疗患者,以便及时予以调整治疗方案,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

    作者:张晓华;邵爱英;郭春芳

    对1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达到了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随访3~12个月,18例根治,1例有效.提出详细掌握手术步骤、熟悉三维标测系统和射频仪的使用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熟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并及早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关键.

  • 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袁素娥;李映兰;宋菊祥;罗向群

    对4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自体血液回输结合直肠灌注治疗.结果 8例(19.0%)显效,17例(40.5%)有效,总有效率为59.5%.治疗中无1例出现溶血、过敏性休克、肠黏膜损伤等并发症,25例完成1个疗程,17例完成2个疗程.随访6个月,持续有效17例,复发8例.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执行规范化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的不良反应,对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中华;臧志坤;田红梅;朱永鑫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4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甚础上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作者:刘远珍;徐琳兰

    目的 观察穴位埋入羊肠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治疗期间不使用减肥药物和其它减肥方法,按要求合理膳食及适当运动,观察组同时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体重和腰围变化,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围和体重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减肥方便易行、疗效满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较满意的减肥方法.

  • 耳穴贴压加膈神经按摩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作者:岳春江;袁深涛;余轶娴;张宁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方法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呃逆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效果好,且简便易行.

  • 马黄酊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作者:李平;张丽

    目的 探讨马黄酊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4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局部应用马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黄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对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实施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知识的教育

    作者:张书平;赵莉;杨文革

    目的 提高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知识水平,减少血管性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154例住院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血管性疾病发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B族维生素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等.结果 教育后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采用科学饮食方式的比例较教育前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 对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进行Hcy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饮食习惯,减少血管性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

  •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

    作者:王金枝;黄琳;周兴建;齐刚;朱丹;李彬林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59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及IGR转归情况.结果 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0.34%,观察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有利于调动IGR患者主观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 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梅咏华;肖晓玲

    目的 探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将3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管床护士负责实施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玉姣;贡浩凌;庄利梅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生存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强度,评分为87.30±13.22;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存质量.

  • 6 Sigma法在降低留置导尿感染风险中的应用

    作者:戴慧珊;施雁;毛雅芬

    目的 规范留置导尿及其护理过程,降低留置导尿感染率.方法 将73例留置导尿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尿管,置管后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6 Sigma改进模式及失效模式测量、分析留置导尿管感染主要原因,改进置管及置管后护理操作流程.结果 留置导尿的第5、7天,观察组尿道口有菌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中段尿、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处有菌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6 Sigma方法系统分析留置导尿感染原因准确,采取的控制感染措施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感染风险.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社区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卡路

    目的 调动糖尿病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糖尿病教育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2个月1次轮流组织部分患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方式实施糖尿病教育,连续1年,均于听课≥2次课后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95.74%~100%,肯定PBL教学方式为94.68%~98.94%.结论 PBL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作者:杨小梅;李卫青;高春红;曾碧峰

    目的 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戒烟、心理支持、运动训练、营养指导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延缓其肺功能下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 城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支兰;孙建萍;张露;曹文静

    目的 明确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汾阳市城区284名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56~158(116.87±18.93)分,自护能力处于低、中、高水平者分别占0.35%、41.90%、57.75%.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为11~59(35.87±7.53)分;其社会支持水平因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既往职业、个人月收入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自我概念、自护动机、自护知识维度和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社会支持的提高对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有促进作用.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一切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和信息支持,采取各种措施挖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潜能,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作者:林艳;郭雅娇;李碧华;卢晓君

    目的 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活动.结果 预防性健康教育6个月后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状况显著优于教育前(均P<0.05、P<0.01);无1例新增糖尿病患者.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

    作者:张劲;冯丽群;何伟;冯军

    目的 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PICC穿刺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固定.结果 观察组渗血时间(17.00±1.46)h,48 h更换敷贴(1.42±0.18)次,对照组分别为(20.00±1.21)h、(1.98±0.3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肢体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止血效果好,且不影响患者肢体舒适.

  • 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国英;刘丽霞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且易被老年患者接受的治疗便秘的方法.方法 将9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肥皂水灌肠.结果 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灌肠液保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 利用甘露醇加肥皂水保留灌肠可有效解除便秘,易于被老年便秘患者接受.

  • 自制膳食卡在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伟;陆群;孙海峰;陈丽芳

    目的 合理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提高其饮食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糖尿病饮食常规进行饮食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膳食卡进行饮食治疗,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饮食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对饮食知识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较平稳(P<0.05,P<0.01).结论 膳食卡便于糖尿病患者获得正规饮食治疗.

  • 护患沟通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周瑞萍;周小香;杨小英

    为了规范落实健康教育内容,使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记录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使健康教育与护患沟通融为一体,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 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茅静;张柳柳

    目的 探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567例接受氟尿嘧啶类为主抗癌药物治疗患者于化疗期口服别嘌呤醇片或含漱0.8%别嘌呤醇溶液预防口腔黏膜炎,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情况、化疗不良反应及睡眠情况等.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9例(8.6%),影响口腔黏膜炎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口腔pH值、唾液黏稠度、腹泻、睡眠(均P<0.01).结论 需针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 Lipo-PGE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压疮模型的干预作用

    作者:杨晔琴;姜丽萍;蔡福满;韦泾云

    目的 探讨脂质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皮肤缺血-再灌注损伤压疮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为压疮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组(I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Lipo-PGE1干预组(PGE1组)各8只.三组均于压疮装置上受压2 h,Ⅰ组解除受压后立即处死;IR组、PGE1组解除受压前10 min分别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ipo-PGE1,解除受压4 h时处死.结果 与Ⅰ组、PGE1组比较,IR组SOD活性显著降低,MDA、LDH、ET-1、NO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而PGE1组各项指标与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压疮形成中发挥作用,Lipo-PGE1能有效拮抗氧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减轻皮肤缺血-再灌注损伤.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卫星

    对31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用长托宁治疗,常规加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腺体分泌、皮肤颜色、瞳孔以及全血胆碱酯酶水平的变化.结果 长托宁有效用药次数、用药总量分别为(6.3±3.1)次、(3.9±9.1)mg;对M样症状和N样症状的控制时间为(0.9±0.5)h、(20.4±11.5)h;治疗后1 h胆碱酯酶活性由治疗前的(28.2±16.5)%升至(48.5±20.2)%.应用长托宁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疗效好,安全.了解长托宁的特性及作用机制,严密监测用药过程是避免用量不足和过量的重要保障.

  • PTCA术患者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护理

    作者:薛晶;高娟

    目的 探讨PTCA术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86例PTCA术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抽取血标本;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77例PTCA术患者未发生出血征象及并发症,9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其中穿刺点出血4例,口腔牙龈出血2例,尿隐血测试阳性2例,大便隐血测试阴性1例,迟发性心脏压塞1例.结论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于PTCA后患者,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患者出血风险增大,术后应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与护理.

  • 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作者:熊会佳;刘芳;沈群姣;黄荣华;何利波;黄永红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住院号单双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雾化药物均为细辛脑,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6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明显,能减轻患儿气喘状态,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作者:李红艳;许明芳;严缨;熊衍君;李晶晶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正确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哮喘患儿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78例1年内哮喘发作≥2次的患儿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儿及家属对定期复查、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记哮喘日记、定期参加知识讲座的完全遵医率为3.8%~12.8%,不遵医行为主要原因有知识缺乏、信心不足、害怕药物不良反应、不能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哮喘患儿合作性差等.结论 哮喘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较低,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以提高其遵医行为,有利于疾病康复.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