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压计水银柱开关的改良

    作者:胡玉华;李丽亚;童其荣

    汞 (水银) 柱式血压计以携带方便、准确、直观、易于读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普通家庭.但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水银柱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容易遗忘关闭水银柱开关,导致水银外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笔者统计,我院每年有32个临床科室的205台次血压计需加汞维修,加汞约400 mL,损失资金8 000余元,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维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水银若不慎进入人体,还会造成汞中毒.

  • 自制腰带在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徐艳;张鹰

    胸腔闭式引流术使用的引流管多选用质地较硬、管径较粗的硅胶管,临床上为了固定导管,一般采用丝线缝合固定于患者皮肤,结合宽胶布粘贴外固定[1]并用别针将引流管远端固定于床单上.

  • 会阴冰敷垫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毛小敏;陈海燕

    聚焦超声手术结束后患者会即刻出现充血水肿,皮温可升高至50℃,24~48 h局部充血水肿达到高峰,3 d后明显减轻,4~5 d完全消退.因此,聚焦超声手术24 h内需冰敷.由于普通冰袋的大小和形状与会阴、肛门部解剖位置不相符,且患者翻身活动时冰袋容易移位而起不到有效的冰敷作用,特别是会阴及肛门部位同时得到彻底冰敷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术后疗效,也严重影响患者舒适度及睡眠.我科经过反复临床试验,通过制作会阴冰敷垫,解决了临床困难,取得很好效果,经验总结如下.

  • 输血器排气针头用于卵巢囊肿术中排液

    作者:井丽;肖长菊;许逢

    卵巢囊肿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巨大囊液性卵巢囊肿有时会达到几十千克,囊内液体达到数千毫升,手术操作困难.目前临床多采用放出囊内液体,减少体积,便于手术.稳定放出囊液以保证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取得较好疗效至关重要,但操作不当会使囊液喷溅而出,污染手术床及无菌区,带来感染风险.我科术中采用一次性输血器排气针头放出囊内液体,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手术室对娩出胎盘的管理

    作者:颜芳;王亚丽;陆云

    胎盘是人体特殊的附属器官,也是一种较特殊的医疗废物,经卫生部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胎盘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因而只有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地进行胎盘管理,才能防止胎盘的流失,疾病的传播,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留言板的设立及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作者:孙曲娟;晏茜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患者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我科于2010年1月始,利用留言板加强医患沟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多用途引流瓶(袋)手持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田丽清;高珍;魏芳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为了防止心包、纵隔、胸腔内的出血或渗血、渗液潴留而发生胸腔积液或心脏压塞,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会常规放置引流装置[1].而许多患者在下床活动过程中总是依靠绳子或晒衣架来支撑引流瓶,一方面手持不方便且影响美观;另一方面高度掌握不准确,容易导致引流液逆流,甚至影响患者切口的愈合.鉴此,笔者于2011年3月设计并制作了多用途引流瓶(袋)手持器并获得国家专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气管切开导管清洗器的设计

    作者:李锷;黄蔚;陈弟洪;鞠丹;刘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金属内套管需每日清洗4次,临床常采用脱脂棉签或纱布来回拉动清洗内套管,以达到清洁内壁的目的.由于金属内套管内口直径不同,纱布条的粗细不易掌握,纱布条填入和拉出管腔有一定困难,费时费力,且很难彻底去除痰痂;而棉签易折断,棉签过细不易手持,棉签头体积小与内套管内壁接触面小,遇到顽固分泌物残渣不能有效清洁,且易残留棉絮导致误吸,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科2010年8月研制出一种气管切开导管清洗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患者床单改进与应用效果

    作者:林晨珏;张琼;黄颖;何颖蕾;万艺;曹峻

    目的 改进患者床单的设计制作,使床单铺设更省时省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设计了两种新型床单,抽取院内各病房30名护士,分别使用传统式、卡垫式与半卡垫式床单进行铺床,分别记录3次操作时间,操作结束后请护士填写操作感受调查问卷.结果 护士铺设三种床单所用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卡垫式床单的操作时间短,半卡垫式床单次之,传统式床单的操作时间长.90.0%的护士认为在省力和易操作方面卡垫式床单优,半卡垫式次之,100%认为传统式差;100%的护士认为传统式床单在患者半卧时易下滑、皱褶;56.7%的护士认为传统式床单铺设后更平整美观;70.0%的护士喜欢卡垫式床单.结论 两种新型床单均比传统式床单操作省时省力,并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半卧位时床单易下滑、皱褶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 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的改进

    作者:张小林;王艳

    目的 避免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导管痰液及分泌物堵管.方法 将99例喉癌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1配1的金属气管导管,内导管由病房护士清洗消毒;观察组在1配1的基础上增配4个内导管,内导管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记录两组住院及带管出院患者堵管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带管1个月未发生堵管,对照组共发生16例次.结论 改进后的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可避免喉癌术后患者因内外导管分离引起的堵管.

  • 龙珠软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作者:田幼红

    目的 探讨龙珠软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压疮创面喷洒康复新液后外敷龙珠软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比较两组压疮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龙珠软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深度压疮,可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

  • 德莫林糊剂预防持续胺碘酮泵入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魏葳;王玉梅

    目的 比较德莫林糊剂与康惠尔透明贴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因室性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持续静脉泵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按常规留置静脉套管针,快速使用机械泵经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的同时,对照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沿静脉走向清洁皮肤后贴敷;观察组使用德莫林糊剂沿(向心方向)静脉走向涂抹5 cm.结果 观察组持续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德莫林糊剂用于预防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康惠尔透明贴,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

  • 体位改良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

    作者:黎容清;江岱琪;郭振洁;吕玉洁

    目的 寻找合适PICC置管体位,以预防或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方法 将92例需行PICC置管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取常规体位,即患者平卧,置管侧上肢外展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下颌紧贴锁骨,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观察组取改良体位,即患者平卧,头枕5 cm高枕头,置管侧上肢外展45°~90°,穿刺成功送管至导管末端到达肩关节位置时,患者配合抬高穿刺侧上肢,操作者继续送管至预测长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2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改良能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

  • 男患者留置导尿体外引流管两种固定位置效果比较

    作者:张庆;管玉梅

    目的 寻求临床佳的男患者留置尿管外固定方法.方法 将外科留置尿管男患者328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77例),观察组引流管从大腿上方绕过,对照组引流管从大腿下方穿行,均接引流袋用别针固定在床边.观察比较两组导管压痕、引流不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压痕、引流不畅不良事件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拔管前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留置尿管男患者采取引流管从大腿上绕行的外固定方法,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 中文版科研动机量表应用于护理硕士生的信效度分析

    作者:季丽丽;范秀珍;程敏;杨柳

    目的 测评中文版科研动机量表的信效度,为护理硕士生科研动机测量提供工具.方法 对科研动机量表严格遵循"翻译-逆向翻译-文化调适-预试验"程序进行修订、翻译形成中文版科研动机量表,选取249名护理硕士生评估检测其信效度.结果 量表经主成分分析共抽取3个因子(内在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外在动机)19个条目,解释变异量的54.62%.各条目与对应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62~0.83;各维度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20、0.17;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0.76、0.74,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6、0.75、0.79,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6、0.67、0.61.结论 中文版科研动机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可用于测量我国内地护理硕士生的科研动机.

  • 医护人员报告不良事件态度及行为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晓;田梅梅;施雁

    综述国内外关于医护人员报告不良事件态度和行为的测评工具,从必要性和科学性角度分析构建适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测评工具,为改善医护人员上报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安全文化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 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毛秋婷;曾铁英;赵梅珍

    阐述了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不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认知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护理教育者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提出要深入改革护理教育模式,完善护理教学方法,革新护理教学评价方式以及提高教育者自身能力以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认知技能因素以及情感态度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教学质量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电话随访在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娟;刘晓辉;单岩

    阐述了电话随访的概念及内容,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电话随访的主要实施者为护士,也可以是主治医师,同时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支持;电话随访的实施应选择在一个适宜的时间,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强度应由初较强逐渐减弱.实施电话随访可以控制症状及预防并发症,提高依从性,改善自护行为,激发积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有效利用卫生保健资源.

  • 1例2次急性心脏压塞延迟关胸59h患者的护理

    作者:于海洋;丁璐

    对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脉治疗(PCI),术中前降支出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后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返回监护室再次发生急性心脏压塞,果断地给予患者床旁开胸止血术并延迟关胸59 h,同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结果 患者7 d后撤除主动脉球囊反搏术,10 d后清醒,逐步脱机,继续支持治疗及护理,16 d后转出监护室,康复出院.提示做好切口、导管及呼吸系统、用药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监护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功能的重要保证.

  • 综合干预预防骨科Ⅰ类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作者:刘其桃;张冬林;孙叶菁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2月1 140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术后应用抗生素5~10 d;将2011年1~12月1 28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至2 h使用抗生素,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同时配合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术前备皮时机的选择、术后积极防控切口感染等措施.结果 两组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改变抗生素应用方案,并配合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洗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等综合干预,可减少患者抗生素应用,防控术后切口感染.

  • 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朱锦玲;韩琳;沈凤勤;池艳宇

    对85例梅尼埃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手术疗效满意,平均住院9.0 d;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出院时眩晕均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眩晕完全控制35例,基本控制29例,部分控制9例,无效9例,加重3例;听力改善38例,听力加重12例,无变化38例;伴有耳鸣的患者耳鸣改善39例,加重10例,无变化36例.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对症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加强安全护理和用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证.

  • 预防气管切开鼻饲患者误吸的循证护理

    作者:徐燕;周丽慧;胡静;王菊;胡雁

    目的 采用循证护理方案预防气管切开鼻饲患者发生误吸.方法 针对9例颅内肿瘤开颅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问题,计算机检索防止此类患者发生误吸的佳实践证据,应用于该组患者并评价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在循证护理期间未发生误吸.结论 采用循证方法提出的护理方案能有效防止气管切开并鼻饲患者发生误吸.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杏玲芝;乔够梅;王养民;陆皓;张华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 不同类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施婕;罗比可;刘琳

    目的 对肠造口周围皮炎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形态、面积、程度进行评估,找出肠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87例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的皮损均好转或痊愈.结论 护理人员应针对肠造口周围皮炎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并指导患者掌握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的护理措施.

  • 莫匹罗星联合10%氯化钠用于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

    作者:张娜;俞玲娜;陈梅;尹安春

    目的 探讨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佳的换药方法.方法 将66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清创处理后,观察组将浸湿10%氯化钠溶液的1 cm2小正方形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创面中心,再沿纱布的周围均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2 g,厚约1 mm,用16层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对照组采用单层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切开引流伤口处,外层覆盖16层纱布,然后胶布固定.结果 观察组换药时纱布与创面粘连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中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10%氯化钠溶液湿敷,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

  • 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自我效能与适应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瑶;吴艳平;邹月香;刘华云

    目的 了解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和适应水平现状,探讨自我效能与适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造口适应量表对105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和适应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均分(74.50±25.93),适应水平均分(116.22±21.40);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其适应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结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自我效能与适应水平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中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来提高患者的适应水平.

  • 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王岚;尹一童;朱国艳

    将阴式注水腔镜应用于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腔镜器械处理等过程.结果 术中27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损伤小,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下肢活动感觉恢复快,无感染发生.术后4~6 d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提示巡回护士术前对患者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熟练掌握阴式注水腔镜的使用方法和准确的手术步骤配合,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手术安全.

  • 眼眶静脉曲张栓塞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那晓婧;孙玲

    对112例眼眶静脉曲张患者在全麻下直接将眼眶静脉暴露后,将栓塞剂(丙烯酸酯胶)缓慢推入畸形血管.结果 手术均有效.提出眼眶静脉曲张栓塞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护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细节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尤其巡回护士应密切关注术中医生给止血带加压的压力范围,遵医嘱给予加压及松开气压止血带,加压及松开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和血管出血情况;器械护士应严格配制胶组织作为栓塞剂,选择合适时机递给术者栓塞曲张的血管.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REV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陈思;卢嫦青;梁嘉健;刘小民;刘晶

    目的 总结12例REV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REV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准备;术中做好温度管理,麻醉配合,掌握体位摆放,合理选择手术器械.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1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掌握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技能,细致的护理配合是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 钬激光光纤保护套的制作

    作者:黄鹂鸣;陈章平;陈红;郭琴

    我院自2010年10月引进美国科医人60W钬激光泌尿外科手术系统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00多例尿路结石碎石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和输尿管息肉切除术.钬激光光纤价格昂贵,又容易折断,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为延长钬激光光纤的使用寿命,我们制作保护套,有效避免了光纤的磨损、打折,介绍如下.

  • QQ群用于召开科室会议

    作者:卢小丽;陈军军

    我科每周三19:30~20:30常规召开科室管理会议,自将QQ群应用于会议后,取得了良好反馈,介绍如下.方法: 科室建立一个QQ群,所有护士均实名制加入.在每周规定的开会时间,由专人查看是否所有非值班人员均上线,未上线者予以记录,将是否参会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然后护士长提出每次开会的主题,全体护士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即将结束时,由护士长做会议总结,并由专人整理聊天记录.

  • 碘伏联合利多卡因擦洗减轻留置尿管尿道口疼痛

    作者:杨世喜;陈庆霞;高兰

    泌尿外科患者需要留置导尿5~10 d,常因难以忍受尿道口疼痛而使膀胱痉挛甚至导致膀胱内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佳.鉴此,笔者经过多种尝试,后采用碘伏联合利多卡因擦洗尿道口,以减轻疼痛,效果佳,方法介绍如下.

  • 收纳盒在药品领取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邓世红

    我院药品领取工作由主班护士审核执行医嘱后,至中心药房领取药品,查对后放入塑料领药篮内带回科室交给责任班护士遵医嘱使用.由于药品放置杂乱无章,药品的领取查对使用过程不仅耗时长,还会出现由于药品相互挤压,导致安瓿破碎造成药品浪费.严重时会因与药房工作人员查对不清引起的药品数量、规格、厂家错误而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鉴此,我科使用市售收纳盒放在领药篮中,规范放置各种药品,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气管内滴药方法

    作者:秦桦

    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时间长、机体抵抗力低,传统注射器湿化气道法易增加感染机会且不利于保护气管;微量泵推注湿化气道法则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2011年10月,我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安全的气管内滴药方法并应用于10例气管切开患者,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住院孕产妇信息采集卡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长香

    目前,湖北省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湖北省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分娩登记等相关部门要求综合医院产科在孕妇分娩24 h内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网络上报,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我科针对上述部门的要求及我院住院患者要求的信息进行汇总,设计了一种孕产妇信息采集卡,缩短和减少了重复繁琐的信息采集及录入时间,方便简单,介绍如下.

  • 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身心状态的影响

    作者:曹晓东;黄云娟;朱亭立;朱雪芬;丁晔;陈静瑜;陈蓉;黄琴红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改善其身心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肺移植受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等待供肺期间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后分别测定其心理和生理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收缩压、脉率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肺移植受者等待供肺期间的负性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手术患者人性关怀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高兴莲;胡娟娟;杨英;吴荷玉;王曾妍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的人性关怀护理需求,制定不同专科手术患者人性关怀模式.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患者关怀需求评估表,调查144例手术患者对关怀性护理行为的重要性评价与期望.结果 手术患者对各项关怀性护理行为的需求评分均>4分,其中手术患者希望护士能够仔细核查其身份,确保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安全,此项评分高(4.81±0.46)分;服务周到、态度温和此项评分位列第二(4.79±0.55)分.82.61%甲乳手术患者期望保持自身形象;75.67%骨科患者希望知晓手术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93.75%手术患者认为感受到的关怀对下次就诊医院选择有影响.结论 手术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有较高的需求,且收治专科不同,其需求有特殊性.应制定专科人性关怀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满足不同专科手术患者关怀护理需求,落实对家属的关怀措施,使手术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

  • 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调查

    作者:江淑聘;谭益冰;刘南;邓少娟

    目的 了解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团队效能量表对某三甲中医院急诊科12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4.24±0.70)分,得分水平为84.40%.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团队效能总分、周边绩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效能;加强医护合作是增强急诊科团队效能的重要途径.管理者应通过相关课程与活动增强中级职称医护人员的团队效能,特别是团队精神态度方面,从而提高急诊科整体团队效能,有利于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信息平台提高首台手术准时率

    作者:罗忠梅;曹阳慧;张相云;周淑云;雷菊红

    目的 探讨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信息系统提高首台手术准时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4月首台手术的1 79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联合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短信提醒系统、手术信息显示系统多部门协作进行管理.选择2011年1~4月首台手术1 5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巡回护士电话催促手术医生到位、护士长登记上报的方式管理.结果 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因手术医生迟到造成首台手术未准时开台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加强首台手术准时开始工作的管理非常必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及各信息平台优势明显,提高了首台手术的准时率.

  • 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需求的质性研究

    作者:谢丽霞;蒋维连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履行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住院患者操作告知需求的三大主题: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存在需求,希望护士告知操作项目的 名称、目的 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护理操作告知方式方面住院患者更愿意操作者给予口头告知;住院患者期望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结论 住院患者需要护理操作告知,护士作为护理操作的告知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探索规范化、优质的护理操作告知程序,满足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的需求.

  • 心脏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电子绩效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徐冬萍;胡柳

    目的 公平、公正分配护士奖金,加大一线护士的福利待遇,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方法 护理部与信息部合作,试行了电子护理绩效分配机制,即在医院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将电子排班子系统,护士绩效考评子系统及移动护士工作站中的信息进行关联,准确地统计出各科室的工作量及护士个人的绩效得分.财务部依据系统统计的科室工作量及护士的绩效得分进行奖金分配.结果 护士的绩效奖金增长了10%~20%,工作繁忙的科室体现得更明显;绩效改革后病房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均较改革前提升.结论 电子绩效考评系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有效地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耳鼻喉科护士急诊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王红;黎瑞红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的做法与成效.方法 将耳鼻喉科工作满3年的护士,共31名,分批在急诊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技能和重症监护能力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重在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急救意识和配合抢救能力,并培养重症监护能力.采取集中授课、跟班一对一带教和上具体班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 31名护士培训后急救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实施急诊科轮转培训,提高了轮训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救护水平.

  • ICU临终患者及家属临床决策的现状调查

    作者:沈乐;刘梦婕;李丽;赵继军

    目的 了解国内ICU临终患者及家属参与临床决策的现况,分析其放弃治疗的类型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ICU的临终患者21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放弃治疗的相关资料,比较放弃治疗组和坚持治疗组之间的相关情况.结果 211例ICU临终患者中,选择放弃治疗的患者136例,选择坚持治疗的患者75例;职业、就业情况和住院费用给付形式对其临床决策有影响(P<0.05,P<0.01);患者临床决策的方式主要为放弃全部治疗(占55.9%),主要原因为家属要求和治疗无效,78.7%由家属提出放弃,仅有0.7%由患者本人提出,以"自动出院"为主的形式签署放弃治疗.结论 需加强对临终患者及家属临床决策的宣教力度;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ICU临终患者的自主权和生命质量.

  • 聚焦解决模式在新护士情绪工作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种翠红

    目的 探讨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对提升新护士情绪工作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新护士43名.按编号双号分为观察组(21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以医疗纠纷案例为特定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情绪控制、沟通交流、处理纠纷的技巧;单号为对照组(22人),按常规模式培训.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情绪工作各维度得分与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可以提升新护士情绪工作能力.

  •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欣鹃;任蔚虹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为护理科研管理和高校护理本科生科研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浙江省8所三级医院的319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总分为(40.05±17.37)分,问题发现能力为(5.73±2.00)分、文献查阅能力为(7.90±3.10)分、科研设计能力为(5.12±3.48)分、科研实践能力为(7.18±5.00)分、资料处理能力为(5.75±3.62)分、论文写作能力为(8.38±5.01)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科研能力不容乐观,医院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其培训,同时护理院校要改革现有的护理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升我国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科研能力.

  • 医院内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组建与运作

    作者:张小莉;孙爱玲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急救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方法 组建医院内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由10名护理管理者、38名应急救援队员组成,队员分批到急诊科接受为期1个月的培训,然后分成A、B、C 3个小组,A、B组各15人分别承担单、双月应急救护的工作,C组8人参与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工作;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参与所在科室排班.结果 组建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前,批量伤员抢救成功率79.49%,患者满意度86.02%,组建后升至95.59%和96.92%,组建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38名应急救援队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1.59±6.34)分,培训后为(31.23±4.67)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建护理应急管理系统提高了突发事件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

  • 腰椎骨折晨练操的设计及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金果;朱容德;吴卫星;沈红英;王燕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手术后患者卧床期间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102例腰椎骨折手术后卧床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专科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行设计的晨练操(缩唇胸式呼吸、干梳头、干洗脸等8节)锻炼,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腰椎术后患者增加晨练操的煅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分娩相关会阴疼痛和损伤的系统化管理

    作者:朱丽辉;刘杏仙;张君红;严燕萍

    目的 探讨分娩相关性会阴疼痛和损伤的系统性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将定期产检、有意愿自然分娩、排除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非高危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定期产检,分娩期根据产程进展情况进行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而个性化的会阴疼痛与损伤管理.结果 两组会阴裂伤、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在产后第1天、第2天会阴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产妇进行会阴疼痛和损伤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会阴疼痛和损伤,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无医学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动机的质性研究

    作者:周英凤;刘鹏林;黄丽;李稀

    目的 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方法 以立意抽样法选取无医学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初产妇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观念已发生改变,她们渴望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服务,并希望拥有分娩方式的决定权.而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受到心理、社会、生理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结论 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一个脆弱的易变行为,应通过完善产前教育来引导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正确认知,并规范产时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围生期服务,重塑社会及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降低剖宫产率.

  • 1例妊娠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多发畸形及肿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谢园园;李惠萍;张玲

    对1例妊娠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多发畸形及肿瘤患者予手术切除肿瘤及畸形.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入ICU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肾脏功能、胎儿情况,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渡过危险期;术后加强对腹膜后引流管、双J管、导尿管的护理,做好保胎、透析、保肾护理.结果 患者住院45 d康复出院,于孕35+3周时剖腹产下一活女婴,随访至今母婴无异常.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周到细致的护理是使患者迅速恢复的重要因素.

  • 6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曹清;嵇秀明;夏珊敏

    对6例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6例均康复出院.提示对此类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烦躁不安、头痛、视物模糊等,警惕子痫的发生;重点观察尿量;遵医嘱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时的配合和护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产褥期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 宫颈癌放疗患者太宁栓纳肛的效果

    作者:朱莉

    目的 探讨太宁栓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防治痔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6例无痔的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放射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用太宁栓1粒纳肛治疗.观察放射治疗1个月后痔的发生率以及痔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宫颈癌放疗1个月后,对照组痔发生率为81.8%,观察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内对照组痔治愈率为29.6%,观察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太宁栓对宫颈癌放疗所致痔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浸润膀胱患者的护理

    作者:薛秀梅

    对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浸润膀胱致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行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栓塞、膀胱部分切除、子宫全切,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休克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加强管道及营养、乳房护理,结果患者术后10 d拔除尿管,术后14 d康复出院,母婴情况良好.提出除积极严密观察病情、参与抢救外,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 自制烧伤换药脚手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惠贤;张亚琪;顾黎军;吴国霞;董政

    目的 探讨自制烧伤换药脚手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四肢烧伤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第1次换药采用传统换药脚手架换药;第2次采用自制烧伤换药脚手架换药.结果 第1次换药舒适度显著低于第2次换药,换药时间显著长于第2次换药(均P<0.01).结论 自制换药脚手架用于四肢烧伤换药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换药时间.

  • 自制眼罩敷料在斜视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目的 探讨自制眼罩敷料在斜视患儿矫正术后全麻苏醒期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斜视矫正全麻苏醒期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眼敷料包盖,观察组使用自制眼罩敷料护理伤口.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临床表现、评分及苏醒期前后心率、呼吸变化.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揉眼、哭闹、抓敷料发生率,评分及苏醒后心率、呼吸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斜视患儿矫正术后使用自制眼罩敷料代替传统敷料包盖,可降低术后揉眼、哭闹、抓敷料的发生率,帮助患儿安全、平稳渡过全麻苏醒期.

  • 加强护理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秀云

    实施岗位管理是提升护理学科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定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对护理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落实护理人力资源督查制度,建立护理人力资源专项补助基金,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部的动态调配作用,重视专科人才建设并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