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高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万青;肖菲;刘芳;谢凌;郭汝兰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非内分泌专科开展高血糖护理管理的模式、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分阶段开展联络护士培训与考核,确定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流程与规范,通过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协助联络护士在病区开展糖尿病教育和护理,同时专业营养师作为糖尿病专科小组的重要成员全程参与患者的饮食评估和管理.结果 联络护士在不同专科对125例患者开展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与患者满意度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均P<0.01),专科医生、护士长、护士对联络护士开展糖尿病护理工作满意率超过90%.结论 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培训与指导下,联络护士运用所学的知识为本专科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和健康教育,该模式可有效促进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提高.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雪芹;吕春明;梁玉慧;李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为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问卷对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得分(22.78±9.88)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自我管理误区总分或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误区,自我管理误区与个人人口统计学资料存在一定的关系,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

  • 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术中护理

    作者:王玉如;周燕;胡玉芳;陈桂花;何英;殷学梅;田金萍

    对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膈神经麻痹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全面了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悉各种物品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了解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加强气胸、急性心脏压塞、膈神经麻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疼痛、咳嗽等症状的监护,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重点措施.

  • 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

    作者:唐兆芳;李惠玲;童本沁;陆士奇;刘高勤

    目的 提高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家庭的应急能力.方法 由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对165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共8学时,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 培训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水平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患者家属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急救水平,提高家庭应急能力.

  •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丽丽;李红;林榕;陈秋华;涂晶

    目的 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对13家养老机构40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根据有无吞咽困难分为两组,对多个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为52.5%,吞咽困难组的年龄、痴呆程度、基础疾病、进食依赖、进食时间、食物类型、牙齿缺失与无吞咽困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的年龄≥75岁、痴呆程度(中度、重度)、并存基础疾病(脑血管)、进食依赖(喂食)、进食时间(≥30 min)、食物类型(固体食物)、牙齿缺失(6颗及以上)是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应及早发现并预防相关危险因素,多途径延缓吞咽困难的发生或进展.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行为管理

    作者:高瑞英;刘向玲

    目的 探讨通过认知行为管理克服心理危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认知理论进行综合认知行为管理,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情绪调适等.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测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并于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认知行为管理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普通病房护士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行为调查

    作者:卢才菊;王永;刘美兰

    目的 调查普通病房护士HIV职业暴露现状及其防护行为,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HIV职业暴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63名呼吸科和急诊科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护士HIV职业暴露相关信息.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9.4%,88.3%接受过职业危害培训.职业暴露后仅37.5%接受检查,16.7%使用病毒阻断药物治疗.HIV职业暴露后27.1%不会评估暴露情况,89.6%的护理人员没有暴露后的随访.结论 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不到位.管理者应加大防护设施投入,对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定期、系统、规范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

  • 中文版患者床边交班感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林燕平;邱金花;林宁;林峥;阮爱梅;曹莲芳;陈枫

    目的 翻译患者床边交班感知量表(PVNC-BR),并初步评价其信度与效度.方法 严格遵循翻译—回译—专家咨询步骤对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并通过对138例患者进行调查,检测中文版PVNC-BR的信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17个条目,累积贡献率为61.043%,各因子的负荷数为0.413~0.861;Cronbach's α系数为0.821,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96~0.854;重测信度为0.879,各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771~0.922.结论 中文版PVNC-B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学测量要求,可用于测评实施床边交班患者的感知评价.

  • 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作者:汪晖;尹世玉;杜杏利;席新学

    目的 构建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并评价其成效.方法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CNS级护士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方法,制定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标准.结果 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CNS级护士对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满意度均分为4.02~4.37;培训后操作考核、理论测试、临床工作表现评分均在85分以上,岗位胜任能力达标率为97.51%~100%.结论 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得到了各层级护士认可,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提升临床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 降低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漏检率的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沈美芳;孔小艺;徐英

    目的 探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漏检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6月383例患者为对照组,9~12月408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患者的特殊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特殊检查漏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降低住院患者特殊检查漏检率.

  • 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作者:马池芬;夏海鸥

    目的 发展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为评价肿瘤专科护理能力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拟定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条目池,通过专家评审及预调查,形成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用该量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上海市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2名在肿瘤科室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5名专家的评定和预调查,形成了包含55个条目的量表,经因子分析后形成包括54个条目8个维度的终量表,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8.066%;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95~1.000,量表全体一致率为0.912,均值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34;总分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5,分半信度系数为0.925.结论 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测评临床一般肿瘤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水平,以及肿瘤专科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水平.

  • 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作者:强万敏;武佩佩;王盈;姜永亲

    目的 构建一套实用有效的、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结构 过程 结果”模式,应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2名护理专家参加本研究,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85.2%、95.7%,权威系数0.89,肯德尔和谐系数0.26、0.33.终确定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6项.结论 函询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对指标意见集中,函询结果可靠.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可测量性强,突出了肿瘤护理专科特点.

  • 住院化疗患者跌倒系统化预防干预

    作者:谭慧;王玉花;谌永毅

    目的 降低住院化疗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方法 将2012年收治的2 972例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坠床预防措施;2013年收治的3 114例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系统化跌倒/坠床预防干预,包括增加评估次数,建立跌倒/坠床护理单及腕带标识,实施化疗患者针对性跌倒/坠床预防措施,落实监控制度等.结果 对照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3.36‰,观察组为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可降低住院化疗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短板理论促进护理管理持续改善的实践

    作者:秦月兰;陶美伊;蔡益民;周金艳;吴丽玲

    目的 探讨运用短板理论进行护理管理体系重建和流程再造以达到促进护理管理持续改善的效果.方法 运用精细化管理的ORTCC理论模型寻找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短板,改善“目标、规则、训练、考核、文化”5个系统中存在系统化和细化的问题,重建医院护理管理体系,落实标准化护理工作流程和各护理岗位规范化工作程序,逐步实施同质化护理服务.结果 管理前(2012年)和管理后(2013年)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年终考核平均分分别为89.40、93.10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88.74%、92.25%;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83.27%、91.12%.结论 护理管理体系的短木板是整体绩效的决定因素,补齐短板是提升整体绩效的关键要素,短板的存在和不断变化要求改善绩效必须是持续的,短板的加长赋予整体绩效改善以必然.

  • 护士长主导的大型三甲医院院外门诊运作模式

    作者:叶志君;赵忆琴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外门诊部,缓解医院本部门诊压力,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服务.方法 采取护士长主导的管理模式,负责院外门诊日常运作,组织和协调医护、医技工作人员调配,业务技术及诊疗质量监管,以及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等工作.结果 3个院外门诊每年门诊量近20万例次,患者满意度大于99%,每年送回院本部检验、检查近10万例次,向院本部输送急诊、危重住院患者近1 000例次.结论 护士长主导型管理模式建立和运行三级甲等医院院外门诊,效率高,团队协作能力强,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诊疗效果,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自制甘露醇复合冰片治疗放射性口咽炎效果观察

    作者:徐海英;谷小燕;胡婷婷;刘俊;张桐花

    目的 探讨自制甘露醇复合冰片治疗放射性口咽炎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发生放射性口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用自制甘露醇复合冰片含化和替泰漱口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甘露醇复合冰片含化能显著提高放射性口咽炎治疗效果,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

  • 参麦饮联合金因肽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观察

    作者:曹晶晶;徐惠丽

    目的 探讨参麦饮联合金因肽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从放疗第1天开始持续至放疗结束,每天含服中药参麦饮,至放疗剂量达20 Gy时使用金因肽;对照组仅放疗剂量达20 Gy时开始使用金因肽.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周.分别于放疗第4、7周末依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4周末和第7周末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P<0.01).结论 参麦饮联合金因肽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金因肽,且无不良反应.

  • 基于透射率变化的输液报警器的研制

    作者:何洪林;赵育新;钱俊;谢峻;江叶;刘慧慧

    介绍了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制备的输液报警器.其原理是使用探测头感知输液液面低于指定位置时透射率的变化,光电转换器将这一光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至蜂鸣报警器而发生报警.提出输液报警器报警率高,在自然光源、日光灯和黑暗环境下均可使用.

  • 静脉输注硝酸酯类药物对输液侧指尖血糖的影响

    作者:赵秀侠;沈玉枝;吴虹;杨君裘

    目的 探讨输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时,输液侧与非输液侧指尖血糖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40例静脉输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存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输液侧和非输液侧指尖血糖.结果 输液侧与非输液侧指尖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静脉输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时,输液侧与非输液侧指尖血糖检测结果无差异.

  • 艾滋病个案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文;鲍美娟;张林;潘承恩;施明凤;李巍;胡雁

    介绍了艾滋病个案管理的产生背景、个案管理的常用模式、艾滋病个案管理的应用及成效.提出艾滋病个案管理在国内发展的可行性及挑战,为我国开展艾滋病个案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分组认知行为干预减轻急诊科护士压力探讨

    作者:李会玲;赵亚锋;刘小敏;李宁;李敏玲

    目的 探讨分组认知行为干预法减轻急诊科护士压力的有效性.方法 将68名急诊科护士分层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4名.干预组根据护士感知的压力不同划分为不同亚组,选定针对性主题,在2名辅导员带领下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常规组不划分亚组,无固定主题.干预前与干预4个月后分别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分组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降低焦虑水平.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梁媛;陶宝明;曹癸兰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28名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护士总体幸福感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悦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5个维度得分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 中医护理诊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亚;戴新娟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诊断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14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6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85.2%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应用中医护理诊断,88.2%的护士所在医院在使用中医护理诊断,其中28.1%的护士参考依据是冯运华等主编的《中医护理诊断手册》,21.2%的护士将中医护理诊断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26.9%的护士认为影响中医护理诊断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中医护理诊断标准体系的指导,42.8%的护士认为在中医医院应该使用能融合中医和北美两种诊断的护理诊断体系,18.9%的护理人员认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应该根据脏腑理论来分类.结论 中医护理诊断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缺乏标准体系.有必要构建中医护理诊断体系.

  • 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作者:霍中芬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第1阶段(4周)透析间期给予常规治疗和服用降压药,透析过程中发生高血压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第2阶段(4周)在此基础上于透析间期增加实施耳穴贴压、中药敷贴及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两个阶段透析间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阶段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第1阶段(均P<0.05).结论 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联合辨证施护,可维持患者血液透析过程血压稳定.

  • 夹脊穴按摩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琳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8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200 mg、3次/d,泼尼松5 mg、2次/d;观察组服用和营通气片,同时给予夹脊穴穴位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0d内观察组疼痛复发率9.09%,对照组22.73%.结论 夹脊穴穴位按摩配合中成药口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 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的构建

    作者:郑翠红;陈楚;李华萍;郭建平;陈光毅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方法 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选取17名专家进行德尔菲法咨询和40例患者预试验,构建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结果 形成的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包括“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高血压家庭访视干预方式”和“高血压家庭访视问题的效果评分”三部分.“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和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和0.498(均P<0.01);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8、0.680、0.838;总的重测信度r为0.949,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r分别为0.956、0.799、0.946.内容效度为0.882.结论 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设计合理,可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

  • 出院患者医护联动电话随访的实践

    作者:罗忠梅;邢程;曹阳慧;张湘云;高艾煜

    目的 探讨对出院患者实施医护联动电话随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7月出院患者9 411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士电话随访.选取2013年8~9月出院患者9 64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医护联动电话随访,即患者出院时医生填写“电话随访需求表”,责任护士据此在患者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后遴选需要医生随访的患者,医生再次电话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了解病情程度和电话随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护联动电话随访提高了护士素质,达到电话随访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电话随访的满意度.

  • 对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团队干预的效果

    作者:彭小春;周兴健

    目的 探讨团队干预对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化血红蛋白≥10%的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健康教育和每个月1次的电话随访;观察组由运动专家、神精科(心理)医生、营养师以及糖尿病专科的医护人员等组成干预团队,分别对患者出院后定期的电话随访进行运动指导、营养治疗、心理支持及用药指导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干预有利于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应将本干预常态化,以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 上海市内科系统延续护理开展现状访谈

    作者:施雁;孙晓;朱晓萍;吴茜;张佩雯

    目的 了解上海市内科系统延续护理开展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25家医院内科系统25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内容包括目前延续照护开展时间、开展内容、覆盖范围、成效、遇到的困难等.结果 25家医院开展了糖尿病(11家),伤口护理(6家),PICC护理(6家),腹膜透析(4家)、心血管疾病(4家),脑卒中(3家)等13个类别的延续护理项目;工作模式主要以医院—家庭联动为主(22家);护理服务形式主要为病友会(22家)、专科门诊(18家)、电话随访(15家)等.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对象与内容较为局限、缺乏针对性,联动机制缺乏规范性.需针对患者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延续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 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实施电子档案式随访的效果

    作者:胡细玲;杨海燕;邓珊珊;郭晓迪;舒婷;周小香

    目的 观察对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进行电子档案式随访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140例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电子档案式随访;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结果 干预组的知识水平、FBG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电子档案式随访能提高初次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进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 动机谈话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健康行为改变及转归的影响

    作者:李秀云;王丹;张蓓;张璐;周鸿雁;刘娟;周玲;张开金

    目的 探讨动机谈话(MI)技术对社区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目标健康行为改变及IGR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新诊断的IGR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用MI技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7个目标健康行为中的控制总热量、运动处于行动期和维持期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平均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糖调节正常转化率(55.8%)高于对照组(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技术在促进IGR者健康行为改变方面较常规健康教育更具有优势,可使糖调节受损向正常转化.

  • 脑卒中院前延迟综合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作者:赵秋利;李明慧;郝艳华;刘昕;程春梅;杨柳;高伟;朱雨岚;朱雪梅

    在健康信念模式、社会认知理论和缺血性脑卒中院前应对模式等理论指引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以脑卒中高危者和其家属为健康教育对象,构建了可行性较强的脑卒中院前延迟综合性健康教育方案,以达到提高社区高危人群和其家属对脑卒中疾病认知,减少院前延迟的发生,推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发展的目的.

  •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预测因素

    作者:陈爱妹;卢万俊;于金美;张敏;蒋燕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失禁相关性皮炎评估工具回顾性分析9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情况,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史、糖尿病、便秘、意识状态、体温、大小便失禁、血糖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中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29.35%,以晚发性为主(占62.96%).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组与未发生组比较,卒中史、糖尿病(病程长、随机血糖高)、发病时间≥12h、体温≥38.0℃、院前发生大小便失禁、NIH-SS评分高、低白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高,早发性与晚发性皮炎的危险因素不同,有卒中史、糖尿病史、发病时间长、有发热、院前大小便失禁、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 脑卒中风险筛查及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明珠;方芳;陈兰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并分析高危风险人群的危险因素,为建立脑卒中防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某院自愿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的2 488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评估、分级.结果 高危风险1 282人,占51.5%;男性高危风险显著高于女性(P<0.01).不同性别10年脑卒中风险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上海市人群脑卒中风险高,男性高于女性,且男、女性危险因素有差异.必须重视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指导居民采取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10年后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国家医疗支出.

  • 自我导向学习在高学历居民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石东辉;姒怡冰

    目的 探索自我导向学习方法在高学历居民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表对上海市宝山区2个社区大专及以上学历居民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将2个社区脑卒中潜在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4例.两组均予以每月1次预防脑卒中的讲座,发放教育单张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导入自我导向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6个月后评价两组脑卒中风险变化.结果 干预组居民预测10年卒中危险度评分及风险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自我导向学习应用于高学历居民脑卒中一级预防能调动居民自主实施健康管理,有利于潜在高危居民降低脑卒中风险.

  • 奥塔戈运动项目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影响

    作者:李莺;程云

    目的 探讨奥塔戈运动项目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出院的5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出院后两组均由研究者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保持原有的日常生活活动,干预组接受16周的奥塔戈运动.结果 干预16周后,干预组行奥塔戈运动依从率为76.92%;两组跌倒发生次数和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平衡力得分高于干预前水平和对照组同期水平(均P<0.05).结论 奥塔戈运动项目可以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力水平,对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有一定效果;该运动项目对是否可以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