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不同冲洗速度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作者:朱亭立;张渊;尤金芳;周薇;杜爱燕;黄琴红;潘红

    目的 探讨不同冲洗速度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将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以250 mL/min的速度冲洗滤器及管路,对照组以100 mL/min的速度冲洗滤器及管路.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滤器凝血情况及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滤器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凝血发生率及凝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250 mL/min的冲洗流速可减少治疗中断时间,延长滤器使用时限.

  •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许义;汪小华;杨益群;卢国元;李琳;庞建红;钮美娥;徐兰;王菲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自我体验,为制定容量管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2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3个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容量管理知-信-行能力不理想,容量负荷监测和处理能力欠佳及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结论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问题较多,需加强健康教育.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的研究

    作者:李红丽;王清

    目的 探讨科学、可行的家属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方法 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基于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初步形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通过19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修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9.4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86和0.797.终形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包括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及安全保障方案4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9项.结论 患者家属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的制订可提高家属对患者活动的关注与支持,对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 引导式教育半天流程课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莫艳玲;粟愿学;杨锦媚;杨春梅;冯艳;徐刚

    目的 观察引导式教育半天流程课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引导式教育半天流程课.于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采用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定.结果 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精细运动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评分及FMF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引导式教育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作者:龚桂兰;张泽宇;毛靖

    目的 探讨疲劳、功能障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维疲劳量表、健康评定量表残疾指数、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20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根据Wilson-Cleary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模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假设,使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有直接正向效应(路径系数为0.356),并通过疲劳、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310);疲劳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路径系数为-0.321),又通过功能障碍间接影响生活质量(路径系数为-0.136);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路径系数为-0.274);社会支持通过疲劳间接影响生活质量(路径系数为0.080).结论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疲劳,预防和减缓功能障碍,增加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 非内分泌专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李蓓;赵雪;王丽萍;张艳;黄金

    目的 了解非内分泌专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方法 收集249例非内分泌专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次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h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及结果、血糖管理情况.结果 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h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分别为100%、90.4%、89.6%,达标率分别为50.2%、42.5%、49.3%.空腹静脉血糖水平未达标组在住院期间调整降糖方案、接受内分泌专科会诊以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显著高于达标组(P<0.05,P<0.01).结论 非内分泌专科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不足,应建立糖尿病多学科管理团队,加强专科间合作,对患者实施有个体化的血糖管理.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汪晖;官小莉;孟玲;黄海珊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问卷对2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总分为(79.76±5.54)分,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吞咽技能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吞咽知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吞咽障碍程度、年龄、吞咽治疗情况是影响患者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均P<0.01),共有效解释护理需求总变异的40.60%.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整体护理需求水平较高,尤其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患者护理需求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以满足其需求.

  • 门诊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践

    作者:张华君;张小丹

    目的 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完善和健全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应急预案、患者评估与随访、医院感染防控、职业暴露防护、护理文化及科研等制度,对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防控、行为礼仪等进行培训、演练和考核.结果 医院感染防控检查5项指标合格率(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标准、医疗废物分类)从改进前的77.33%~86.67%上升至改进后的95.18%~98.61%,50名护士理论与综合平均成绩分别从89.1、83.8分提升到改进后的95.9、91.1分,患者满意率从90.24%提升至93.41%.结论 健全及落实门诊护理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从而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

  • 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调查

    作者:潜艳;曾铁英;董翠萍

    目的 了解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8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50分、7.50分、5.50分;ICU工作年限、职称和工作年限是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ICU工作年限是态度和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职称和科室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认知和行为状况不佳.应重点加强低年资、低职称的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知识技能培训,以提高ICU护士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作者:丁万红;夏海鸥;徐春芳;徐平

    目的 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流程执行者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与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患者转运过程中输液管滑脱或堵塞、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给不足、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运用HFMEA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银川市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任洁琼;王秀兰;刘静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减少护士的职业损伤,促进护士职业良性发展.方法 对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909名临床科室护士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评定和问卷调查.结果 31.9%护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不同职称、工龄、日班工作时间、轮值夜班情况及工作强度护理人员静脉曲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工龄、工作强度为静脉曲张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高,工龄长、工作强度大的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概率较大.应采用积极措施,以降低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促进护士的健康.

  • 早产儿病房光线暴露强度监测

    作者:袁皓;胡黎园;刘晴;陆春梅;李志华;王来栓;周文浩;张玉侠

    目的 了解早产儿病房环境光线暴露情况,为后续研究光环境干预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影响提供基础.方法 在新生儿科早产儿病房,采用光度计,取房间对角线连线中点作为监测点,监测环境与暖箱内光线强度.结果 日班环境的平均光线强度为(181.6±11.6)lux,暖箱内为(37.1±7.3)lux.夜班环境的平均光线强度为(86.8±5.6)lux,暖箱内为(36.8±10.8)lux.暖箱内光线暴露强度显著低于环境(均P<0.01).暴露环境、暴露时间及病房患儿数是影响光线暴露强度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早产儿病房的日间光线总体暴露均值稍低,夜间光线稍强.若需要模拟昼夜节律的交替光照并达到所需的光照强度,日间需在窗帘完全遮光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日光灯开启的数量以达到200~600 lux的目标光线暴露,而夜间则需应用眼罩,以达到<20 lux的目标光线强度暴露.

  • 品管圈在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中的应用

    作者:孙璇;刘艳;杨继颖;张银萍;李珍珍;徐亚青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高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活动前8.76%降低至活动后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 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者:张慧兰;王丹;罗羽

    目的 系统构建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进一步促进死亡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 在前期文献查阅、学生半结构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出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核心内容体系,遴选25名来自医疗、护理、教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利用Delphi法对本课程内容体系展开专家函询,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目标内容体系的修订和排除.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96.0%,专家权威性系数分别为0.825、0.832,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7、0.327(均P<0.01),终确定一个由7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军校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结论 该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可为下一步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学生生命关怀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 巴林特小组培训提升护士情绪智力及沟通能力的作用

    作者:董建俐;沙丽艳;伊静;李丽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护士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案例汇报及讨论、情境模拟及角色扮演等巴林特小组模式培训,共12次,并于结束前后用共情能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护理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护士培训后情绪智力总分及情绪知觉、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维度得分,临床护理沟通能力总分及情感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巴林特小组模式培训提升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即情绪智力与护士沟通能力,而共情能力提高不明显.

  • 患者文化护理评估表在护生见习期的应用

    作者:吴媛媛;段功香;肖启娟;苏银花;廖力;王蓉

    目的 制定并应用患者文化护理评估表以提高本科护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方法 便利整群抽取17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抓阄随机抽取91名护生为对照组、79名护生为试验组.对照组护生按常规进行护理见习;试验组在常规见习的基础上应用自制患者文化护理评估表对患者评估后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共4个月8次.见习前后应用跨文化自我效能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见习后试验组护生跨文化自我效能3个维度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应用患者文化护理评估表可提高本科护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为实习阶段给患者提供跨文化护理奠定基础.

  • 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作者:田玉凤;周军;柳琴;李丽;高雯琪

    目的 了解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情况,为临床教师的教学培训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问卷,对161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6%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62.1%教师希望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培训;59.6%教师选择在工作日参加培训;分别有34.1%教师选择课时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这两种培训管理方式.结论 临床教师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应了解临床教师的培训需求并进行针对性培训.

  • 经验学习圈理论结合看图对话工具用于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

    作者:彭小春;李琼霞;周兴健;杨芳;王玲;周玉梅;王红丽

    目的 探讨经验学习圈理论结合看图对话工具在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非内分泌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多媒体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观察组在经验学习圈理论指导下,结合“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中“与胰岛素同在”一图,按照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积极实践4个循环过程实施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结果 培训后即时、培训后3个月观察组胰岛素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结合看图对话工具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其胰岛素相关知识水平.

  • 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何晓璐;李乐之;谭小燕;张勰;史佩昌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以护理信息能力概念为指导,参考国外护理信息能力标准及文献、经过专家评议、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初始量表.选取298名护生进行正式调查,采用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各维度间及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等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量表包括基本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临床信息知识与技能和临床信息态度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7.868%,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在理论允许范围之内,量表内容效度为0.82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折半系数为0.821.结论 所编制的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测评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

  • 癌症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分析

    作者:顾钰;郭瑜洁

    阐述了癌症患者延续护理的模式,包括出院计划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个案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协调模式.介绍了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建立病友会、设立护理门诊等癌症患者延续护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我国癌症患者延续护理在组织、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 护士激活快速反应小组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芳;刘东玲;杨飒;王秀丽

    阐述了护士激活快速反应小组的激活标准不仅包括以患者正常生命体征改变为主的客观标准,还包括以护士“担忧”为主的主观标准.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护士态度、团队合作、科室文化、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和护士的临床判断能力等.提出应完善激活标准,增强支持性因素.

  • 基于移动健康的癌症患者照护现状

    作者:胡文奕;楼妍

    癌症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移动健康为无缝隙癌症照护提供了发展平台.本文从癌症预防、院内治疗和院外追踪指导三个方面介绍移动健康服务在癌症健康照护中的应用,分析癌症患者移动健康服务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

  • 培训者培训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张绩琼;杜鑫;唐柳;周湘

    目的 探讨培训者培训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拔6名心内科医护人员担任教育者,对26名培训者(社区护士)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者对其所在社区共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二次培训.结果 干预后培训者二次培训能力及高血压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培训者培训模式可提高培训者能力,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知信行.

  • 自制家庭小贴士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白雅婷;韩琳;刘金萍;曹建勋

    目的 探讨自制家庭小贴士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参考糖尿痛饮食、运动口诀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制作出8幅图文并茂的糖尿病家庭小贴士.选取来自2个社区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每月参加1次社区组织的糖尿病集中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发放自制糖尿病家庭小贴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各维度评分(除遵医嘱服药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糖尿病家庭小贴士能够通过不自主的视觉刺激对患者起到随时提醒和指导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超越与资源利用的相关性

    作者:吴妮娜;何建云;李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超越、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我超越量表、慢性病资源问卷对764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超越(42.21±7.95)分,资源利用(77.84±11.47)分;自我超越与资源利用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超越、资源利用均处于中等水平,而且自我超越水平越高的患者其资源利用水平越高.

  • 高校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参与意愿的调查

    作者:田梦;钟文娟

    目的 探讨高校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参与意愿,以有效发挥高校志愿者作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主体的积极作用.方法 自编高校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参与意愿调查问卷,对470名高校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生活护理中,高校志愿者对打扫卫生(77.4%)和上街购物(74.5%)的参与意愿较强;在医疗保健护理项目中,对于健康知识讲解(78.9%)的参与意愿强;精神慰藉服务项目中,对读书读报(88.1%)和聊天解闷(82.6%)的参与意愿强.为他人作贡献(67.0%)是高校志愿者参加居家养老护理主要的原因.结论 高校志愿者对居家养老护理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参与意愿,应结合其参与意愿,将高校志愿者资源合理地整合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主体中,以有效促进居家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

  • 神经语言程序技术在肿瘤患者心理舒缓疗护中的应用

    作者:闻曲;成芳;郑婷方;彭昕;杜洺君

    目的 减轻肿瘤患者患病期间的心理痛苦,使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死亡.方法 成立舒缓疗护中心,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合作采用神经语言程序技术对11例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每次60~90 min,间隔1周1次.结果 11例患者经1~5次神经语言程序技术疗护,10例获得预期效果:2例达成愿望,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8例对待疾病的态度改变,积极配合治疗与保健,病情好转,遵医嘱出院继续门诊治疗.1例失败.结论 运用神经语言程序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激发患者潜意识自动选择佳的能力,克服负性情绪,以积极平静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死亡.

  •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调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董超群;刘一苇;许秀军;周春聪;宋莹;陈婷婷;邵佳淼;肖盼盼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家长积极与消极心理调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调查表(MHI 38)、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C)对122名脑瘫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痛苦得分70.75±19.36,心理幸福感得分44.15±13.66,创伤后成长得分68.98±18.72;相关分析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儿的瘫痪程度是家长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解释22.2%的变异量;患儿的瘫痪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创伤后成长是家长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共解释42.7%的总变异.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痛苦与创伤后成长并存,且积极与消极心理调适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全面了解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

    作者:李素云;喻姣花;曾莉;柯卉;汪欢;黄海燕;张琳;史雯嘉;陈剑苹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 182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现状.结果 1 182例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4.45%,男性营养风险发生率23.89%,女性25.14%.住院患者营养支持应用率为35.03%,肠内营养应用率为4.65%,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8.09%,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28%.结论 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榕;张莉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护模式分为居家照顾为主的模式和机构照顾为主的模式.发达国家老年居家照护模式日趋成熟,照护形式多样.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居家护理仍将是主要护理形式.在精准医学大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兴起的背景下,可挖掘和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将电子信息化途径与患者照护相结合,形成以家庭为重心、社区为中心、医疗机构为支撑的现代化照护模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职业治疗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虞祥娟;沈丽珍;姜俊香;唐玉平;钱维;顾曙光

    目的 探讨职业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药物治疗和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实施职业治疗干预.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程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MMSE、NOSIE、ADL及BEHAVE-A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职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稳定患者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 怀旧疗法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刘艳存;李婷;罗丹

    目的 评价怀旧疗法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万方、PubMed、SCI、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运用怀旧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怀旧疗法可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抑郁情绪、日常行为能力、生活质量及健康状态(均P<0.01).结论 怀旧疗法可用于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 湖南省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现状调查

    作者:毛盼;Lily DongxiaXiao;张孟喜;谢菲婷;冯辉

    目的 调查湖南省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升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中文版以人为中心的测评量表(P-CAT),对湖南省4个地市20家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112名照护人员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评估.结果 中文版P-CAT总分为45.24±10.10;其中机构支持维度得分低,条目均分为2.66±0.81;照护人员年龄、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湖南省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水平亟需提高,应进一步优化照护人员年龄结构,提高照护人员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水平.

  • 老年痴呆患者辨证施护联合记忆康复训练研究

    作者:周茜;葛兆霞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联合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记忆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记忆康复训练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估患者.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MMSE、WHOQOL-100、WMS、PSQI、CRRCA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辨证施护联合记忆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改善睡眠质量及患者精神状态,增强患者记忆力,促进语言障碍恢复.

  • 中文版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以降低痴呆风险动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王小芳;杨燕妮;唐碧霞;王飞龙;蒋云云

    目的 对英文版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以降低痴呆风险的动机量表(MCLHB-DRR)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后形成中文版MCLHB-DRR量表(测试版),抽取139例社区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中文版MCLHB-DRR量表包括27个条目,各条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69~0.515(P<0.05,P<0.01).经因子分析提取出7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448%.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868(P<0.01);量表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611;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3.结论 中文版MCLHB-DR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评价社区老年人群对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以降低痴呆风险的动机和信念.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