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谵妄患者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山;吴瑛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谵妄作为老年住院患者中常见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引起更多的关注,它不仅发病率高,还会导致一系列的近期、远期负性临床结局.本文从老年谵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老年谵妄照护模式等方面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医护人员在老年谵妄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中国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

    作者:杨莘

    本文通过对中国老龄化社会护理需求现状、中国老年人多样化的照护模式、中国老年护理队伍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 中期照护改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云;刘金平;刘伟萍;刘谦;刘琦;王宁;秦明照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评估判定老年中期照护服务对象,分析中期照护对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因急性病住院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入院1周之内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肢体功能测定进行评估.因本次急性病导致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肢体功能下降,Barthel指数45-95分,且具有康复潜能的患者纳入中期照护.实验组331例,于住院后3~7d内开始实施中期照护.对照组51例,实行常规急性病医疗护理.出院前重复ADL评估,出院后1个月再次行ADL量表及肢体功能测定予以随访评估.结果 入院时与出院前比较,实验组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8.4±19.6 vs 83.8±16.2),对照组(83.0±13.2 vs 83.4±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实验组握力有显著性变化,步速及伸展测试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3项指标的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ADL评分的改善均具有显著意义.两组ADL评分增加量的比较(15.15-± 19.71 vs 10.14-± 11.2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中期照护有利于改善老年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握力.ADL评分及肢体功能评估有利于判定因急性病住院的老年患者是否适合进入中期照护,同时有利于判定中期照护的实施效果.

  •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涂淑华;梅瑰;岳丽春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南昌市某三甲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采用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生理、心理及独立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照护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 国际视角下安宁疗护

    作者:郭巧红

    安宁疗护是由多学科团队为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一项特殊的照护方式.照护团队为患者提供躯体、 心理、 社会、 灵性的全面照护,并帮助家属减轻丧亲痛苦.国际上,转诊安宁疗护要求患者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同时根据患者需求和照护目标,选择佳照护模式.通过对安宁疗护定义、 服务对象、 转诊过程、 服务团队和内容、 实施模式进行阐述,同时对比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的异同点,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宁疗护.

  • 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概述及发展状况

    作者:赵文婷;张蒙;曹立;高浪丽;张雪梅

    介绍了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模式,以期提高社会对其的认知度,促进我国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的发展,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出院结局,提高生命质量.

  • 试论适合城市社区发展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

    作者:黄天雯;张小燕;成守珍;丁平英;蔡卫;郝元涛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方法 介绍目前国内外老年人概况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慨况、目前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外经验及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思路和策略.结果 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思路和策略包括:在医院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架构及成立老年专科护理小组;在医院及社区建立及实施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计划模式.结论 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是当前拓宽、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的必然途径,将能够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脑卒中患者中期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添茹;陈峥;吕继辉;高茂龙;李沫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年社会,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 对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经过急性期的系统治疗后, 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功能仍需要一段整合性医疗服务来协助恢复他们急性期后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 因此, 衍生出一种新型照护服务模式——中期照护, 本文主要对脑卒中、中期照护及脑卒中后实施中期照护的必要性和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综述, 同时建议脑卒中中期照护模式的建立应优先考虑社区医院、建立专业的脑卒中照护团队并给予专业化的培训.

  • 医养结合照护模式在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全旭红;何燕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在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住院老年患者实施医养结合照护模式,按照年龄、性别的不同,分别在患者照护前、照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测量其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孤独感自评量表( UCLA)的得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照护前后的差异性。结果实施医养结合照护措施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老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得分均高于照护前(P<0.05),照护6个月后75岁以下年龄组主观幸福感提升效果优于75岁及以上年龄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孤独感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照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医养结合优质照护,可满足老年人群的多元需求,提升在院老人的幸福指数,减轻其孤独感,全面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 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莫才周;邹细妹;甘福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内1个社区并收集已经确诊完成出院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68例,平均分成二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34例干预组的患者,开展定期的随访干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照护模式;而34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普通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二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在出院3个月之后,通过对比发现:(1)在血压的正常范围内,干预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2)干预组病人其干预效果也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分析之后有差异性,且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有关出院之后的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实施照护模式,其即可以对该患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进而又可以提高社区病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 Child Life人性化服务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君;陈朔晖;吴小花;章伟芳;孙晓英;金婷;徐月静

    国际医疗护理行业盛行以患者 、家庭为中心的照护(PFCC )模式 ,其工作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关注其生理 、心理 、社会 、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 ,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医疗护理[1 - 2] . 在儿科医疗机构 ,Child Life 即儿童医疗辅导 ,是由经过培训并认证的儿童医疗辅导师为就医的婴儿 、儿童 、青少年和家庭提供以循证为基础的发展性干预措施 ,如治疗性游戏 、心理准备和健康教育等来帮助患儿及家长应对因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的压力.

  • 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在COPD患者家庭肺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柳娜娜;席明霞;刘珊;杨璐;肖知浩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肺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及BODE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肺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BODE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照护模式能够提高居家COPD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 以人为中心的老年照护模式研究进展

    作者:赵俊强;王晋芳;姜雨婷;韩柳;刘欣娟;高尚谦;郝玉芳

    对以人为中心的老年照护模式进行综述,为老年照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互助养老模式、文化变革模型、情感框架、医养结合模式、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框架和智慧养老模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以人为中心的老年照护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现实,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以人为中心的老年照护模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姑息照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英;崔妙玲

    介绍姑息照护的概念演变及姑息照护的评估指标,阐述COPD患者的症状负担和当前国外的姑息照护模式.提出应提高公众对COPD姑息照护的认识,加大对姑息照护的投入力度,组建姑息照护团队,大力开展姑息照护教育,推动姑息照护在慢性非恶性疾病中的应用.

  • 助产士主导照护模式发展现状及展望

    作者:单珊珊;吴娜;厉跃红

    综述我国大陆助产士照护模式现状,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照护.提出大多是研究某时段的片面性照护,对于三部分的连续性照护研究甚少.助产士应“走出产房”,拓展我国低危孕妇围生期照护的多元模式,实现助产士主导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连续性、个体化的围生期照护模式.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榕;张莉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护模式分为居家照顾为主的模式和机构照顾为主的模式.发达国家老年居家照护模式日趋成熟,照护形式多样.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居家护理仍将是主要护理形式.在精准医学大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兴起的背景下,可挖掘和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将电子信息化途径与患者照护相结合,形成以家庭为重心、社区为中心、医疗机构为支撑的现代化照护模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两种不同照护模式下脊柱侧凸患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作者:蒋小平;颜莉;陈霞

    目的:比较传统照护模式与医护协同照护模式对脊柱侧凸患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寻找有利于提高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照护模式.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脊柱侧凸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矫正手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种照护模式实施时间为分界点,将患儿分为传统照护模式组(对照组)和医护协同照护组(实验组).分析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儿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存在差异.结论:对脊柱侧凸手术患儿实施医护协同照护干预,能明显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急诊的综合管理

    作者:陈善萍;邹川;董碧蓉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群、特别是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急诊就诊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2004年老年患者在急诊就诊人群中占14%,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25%.结合急诊老年患者的特点,调整急诊的照护模式以更好地服务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老年急诊的改变及管理应渗透到急诊科的每一个环节,从急诊室的环境设施、急诊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筛选和评估工具、照护模式及后期的随访,以充分发挥急诊室在老年患者就诊及整个照护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国外养老健康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王子颖慧;尹梅

    为了解决老年人健康照护的问题,世界各国都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意义有成效的养老照护模式包括保障体系.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大部分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对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照护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完善老年护理发展的保障制度、促进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赢和建立专业化的老年护理培训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 福利文化视角下我国老年人多元照护模式的伦理价值

    作者:车闰平;张昊楠

    从福利文化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目前照护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解释多元照护模式的伦理价值:多元照护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化解人际关系困境,加强社区互动;有利于化解家庭关系困境,发扬尊老敬老传统;有利于强化制度伦理,凸显社会关怀.后对发展多元化的照护模式提出三条可行建议:发扬传统孝文化,培养新时期的养老观念;发展医养结合的福利事业,加强家庭、社区与照护机构的联动;提升照护机构服务质量,加强照护人员伦理担当.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