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三级医院分级护理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朱丽芹;刘玉夏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制度实施现状,结合临床实际及专家提出的指导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制度.方法 抽取2所三级医院6个病区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直接观察法,记录每个病区每日接受各级护理的患者数量、巡视时间间隔及未及时更改护理级别的情况.采用Delphi法就分级护理有关内容对30名护理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调查患者283例.其中一级护理47.0%,二级护理51.9%.三级护理1.1%;5.3%未及时更改护理级别.巡视时间间隔一级护理平均55.67 min,二级护理220.10 min.三级护理233.54 min.30名专家认为一级护理需要30~60 min巡视1次,病情危重及不稳定者随时巡视;二级护理2~4 h巡视1次;三级护理每天巡视3~4次.结论 原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执行,应根据临床实践及专家建议确定合适的分级护理巡视间隔时间.

  • 护士与医疗社会工作者在病区中的合作实践

    作者:余红春;潘锡珊;张碧霓;杨素清

    目的 探讨护士与医疗社会工作者(下称医疗社工)介入病区护理领域的佳合作方式.方法 每年接纳医疗社工到我科参与社会实践,医护人员与社工的合作包括了解对方的知识基础与价值观念,让患者了解医疗社工,让医疗社工了解病情,提高医疗社工的临床医疗专业知识,及时沟通、反馈信息,相互配合.结果 护士与医疗社工的合作提高了护士及患者对医疗社工的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论 护士与医疗社工良好的合作方式,为医疗社工在病区顺利展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提高社会医疗质量.

  • 护士肌肉骨骼损伤职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莫文娟;张平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及其自我防护意识的状况,探讨职业因素对护士OMSI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应用护士OMSI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OMSI自我防护意识调查表对816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OMSI的年总发生率为56.62%,其中2个部位以上损伤者占47.55%;不同科室护士的OMSl年发生率及其自我防护行为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影响护士的OMSI年发生率的因素有工作时弯腰次数、每日搬运患者次数、科室、轮值夜班频率等(P<0.05,P<0.01).结论 手术室和外科护士易发生OMSI;护士OMSI的保护因子是自我防护意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环境,其危险因子为轮值夜班频繁、工作时弯腰次数、搬抬患者次数、科室、工作时持续坐姿时间.管理者应采取措施预防或应对护士OMSI的发生.

  • 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成效

    作者:王晖;黄行芝;刘庆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强化三级质控,树立护理安全文化理念,实施非惩罚性的安全事件上报机制,建设护理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扣行为文化.结果 护理隐患上报率由63.6%上升至85.0%,护理缺点上报率由50.0%上升至85.9%,一般护理缺陷上报率也由80.0%升至91.7%.结论 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事件的认识,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体现了护理安全管理新视角.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新上岗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魏惠荣

    目的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新上岗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参考经典OSCE模式,设计出以一个病例贯穿始终的OSCE模式,并应用于新上岗护士考试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新上岗护士对该模式的评价.结果 新上岗护士在"列出护理诊断"、"执行医嘱"上的得分率分别为20.00%、25.00%,在"技术操作"上得分率达94.00%.73.53%新上岗护士认为考试项目设置合理;76.47%护士适应这种考试形式;100%新上岗护士认为该考核模式可客观评价临床综合能力,同时认为通过该考核找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了努力方向.结论 该OSEC模式能够客观评价新上岗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真实地反映新上岗护士中现存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的比较

    作者:郑碧霞;李丹卉;陈红;彭雅君;杨梅;何海萍;阮海英;于媛

    目的 探讨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的操作耗时是否具有差异,为寻找更合理的护理人力配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6个普通科室(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骨科、心内科、血液科),及在每个备选科室随机抽取6名护士,每名护士对4个护理操作项目(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测血压)各操作5次(即每个操作项目在每个科室共测算30次),测算4项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所需时间.结果 不同专科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静脉输液、静脉抽血3项护理操作的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不同专科护理操作耗时不同,护理人力配备不应简单以床护比衡量,应该按不同科室实际护理时数配备护理人力.

  • 急救护理小组值班制的组建与实施

    作者:关晓辉;李江花;刘贵霞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小组值班制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302例急救患者按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54例),对照组常规由所在科室负责急救,观察组在急救护理小组(该小组24 h负责全院急危重症抢救会诊,给予值班护士现场、指导并帮助解决问题)的指导下完成急救工作.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及医生满意率提高.护理记录合格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急救护理小组可提高患者、家属及医生满意率,提高重症抢救及护理质量,降低纠纷发生率.

  • 每日工作重点提示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实践

    作者:薛素梅;汪惠才;杨益

    目的 探讨每日工作重点提示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合理制定护士长每日工作重点提示内容,实施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反馈量表调查58名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每日工作重点提示的情况.结果 护士长对每日工作重点提示反馈量表的所有条目认同率≥75.9%;实施前后特护、一级、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率、三基培训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每日工作重点提示的应用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水平.

  • 鼻胃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黄亚兰;徐洁;彭虹

    鼻胃管在临床应用广泛.常规于面部贴胶布加以固定,但存在很多弊端,如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使用时易拉脱鼻胃管;胶布随着头面部的活动易松动,导致胃管滑移;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导致皮肤损伤.鉴此,笔者设计了鼻胃管固定带,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指压手三里穴缓解静脉补钾输液痛

    作者:饶柳妹;魏玉英;刘凤姬

    输液痛是指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出现的疼痛,特别是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所致的局部或同侧肢体疼痛[1] ,常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对输液痛,常规给予热敷、减慢输液滴注速度或外用局麻药等方法处理,虽效果较好但操作麻烦.2008年以来,笔者尝试以指压患侧手三里穴的方法缓解静脉补钾输液痛,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精神科牙垫套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蔡欣;张华坤;谢金香

    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期间在其精神症状的影响下,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其中包括咬舌、咬伤自己或他人、对工作人员和周围人恶意吐痰等.这些现象增加了患者自身的危险性,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更好地护理此类患者,我们设制了一种托牙垫的头套(下称牙垫套),并通过近2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神经介入治疗中参照物的正确放置

    作者:庄凤娟

    临床上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发现脑血管有病变时如血管狭窄、动脉瘤等,需要对这些病变部位进行测量,从而选择合适的支架、弹簧圈等,以使下一步的治疗顺利开展.

  • 中药外敷治疗肌内注射致局部硬结效果观察

    作者:陈华秀

    肌内注射是一种常用给药途径,但由于疾病的不同,用药的种类也不同,又因肌体状态及药物吸收速度等原因,经常在注射后引起局部硬结,甚至红肿,不仅影响进一步给药,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1-2] .2005年6月起我科采用中药外敷,对肌内注射致局部硬结有良好的消散作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新型约束衣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刘艳;吴建红;杨继颖;张银萍

    临床上对于抽搐、癫痫及精神异常等患者常采用约束带或大单约束,以避免患者意外受伤或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但约束带或大单约束部位有限,对于极度烦躁的患者有时起不到约束作用.鉴此,我科于2008年1月自行设计出一种新型约束衣,临床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利用废弃医用喷雾剂瓶消毒输液瓶口

    作者:梁秀花;安瑞

    静脉输液操作中,护士一般使用碘伏棉球或棉签对输液瓶口或输液袋口进行消毒,使棉球及棉签的消耗量较大.为减少医疗成本,我院于2007年2月开始将碘伏倒入已消毒的废弃医用喷雾剂瓶中,以喷雾形式消毒输液瓶口,提高了工作效率,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简易大小便标本收集盒

    作者:杨凤明

    临床工作中,住院患者常需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因现有的大小便标本盒是敞开式的,易致标本污染,影响检验结果,且暴露于空气中,即污染环境也不雅观.2005年笔者研制了一种大小便标本收集盒,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分次给药法预防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虹;程红

    目的 探讨分次给药法预防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128例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输注多西他赛296例次,采用分次给药法,先将多西他赛20 mg稀释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若无不良反应则将余量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余量1 h滴完.对照组输注154例次.将多西他赛1次药量全部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h滴完.两组输注前给予激素预处理,输注中观察并记录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过敏反应19例次(6.42%),对照组21例次(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过敏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次给药法能有效减少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发生,避免因治疗被迫中止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患纠纷.

  • 弯盘盛水行暖箱空气湿化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苏丽东;唐鸿玉;黄彩云

    目的 探讨无菌弯盘盛蒸馏水行暖箱空气湿化对暖箱内的湿度和水籀蒸馏水细菌数的影响.方法 将4台暖箱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台,实验组暖箱使用前用3只无菌弯盘各盛蒸馏水500 ml,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对照组暖箱使用前用500 mg/L消佳净溶液浸泡水箱30 min后盛1 500 ml蒸馏水进行空气湿化.结果 暖箱使用中4、8、12、24 h,实验组水箱内蒸馏水细菌总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吲哚黄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实验组培养出枯草杆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Ⅱb群黄杆菌2株;两组暖箱内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弯盘盛水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既达到了新生儿暖箱内环境湿度要求,又保持了水箱干燥,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 氟尿嘧啶温热化疗预防静脉炎效果观察

    作者:闻曲;鲍爱琴;刘红玲;鲍利红;方丽;鲁汉英;杨靖

    目的 减少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方法 选择第1次应用氟尿嘧啶连续静脉化疗5 d的头颈部及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第1、3、5天在右手穿刺行加温静脉化疗90例次(加温法),第2、4天在左手穿刺行常温静脉化疗60例次(常温法).比较化疗第1~21天两种方法化疗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严重程度.结果 加温法发生静脉炎22例次(24.4%).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7、3例次;常温法发生静脉炎27例次(45.0%),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6、15、6例次,两种方法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氟尿嘧啶静脉温热化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

  • 护理实验虚拟网络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作者:叶夏;杨晔琴;熊晶晶

    为解决实验室资源匮乏、实验手段单一、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FLEX平台服务技术的RIA技术,自主设计具备仿真模拟、人机交互和分析统计等功能,集学习与考核功能于一体的护理实验虚拟网络平台.该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丰富实验的考教方式,并有效减轻实验室运行压力.

  • 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比较

    作者:刘芳;李秋洁;邱妍;于晓悦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和大专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需求的差异,为临床有重点地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护生临床能力培养需求问卷调查本科护生76名和大专护生53名.结果 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职业素质的需求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应急事件反应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能力、实施配合抢救的能力等,而大专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法律意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等.结论 不同层次的护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不同.应针对其学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 护生与医学生对医护关系的认知调查

    作者:汪洋;徐志晶

    目的 了解护生与医学生对医护关系的认识状况,为医学院校开展医护关系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中文版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对上海某所大学医学院2005、200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下称护生,n=51)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下称医学生.n=195)进行调查.结果 246名被调查学生中,医护关系评分30~60分,中位数50分.其中护生得分42~60分,中位数53分;医学生得分30~57分,中位数50分.护生与医学生对医护关系的认知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与医学生在共同教育和合作、照料与治疗的对比、医生权利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高于医学生,对医护关系的认识更好.医护学生对医护关系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平衡,有必要在医学生中开展医护关系的相关教育.

  • 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

    阐述自我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可行性,介绍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目标、方式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士对精神病患者采取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以减少疾病复发,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农村和城市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

    作者:黄希红;陆霞;张雪莲;火焱

    目的 了解农村和城市糖尿病(DM)患者对DM足相关知识认知及自护状况,为加强农村DM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治疗的农村(80例)和城市(80例)DM患者DM足相关知识、DM足危险因素、足部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0%~71.3%农村患者了解DM足相关知识,7.5%~90.0%患者至少存在一种DM足危险因素,76.2%~100%患者未实施足部护理;农村患者对DM足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足部自我护理实施情况显著低于城市患者(P<0.05,P<0.01).结论 农村DM患者对DM足危险因素认知水平明显低下,需在农村人群中普及DM知识并加以强化,提高其对DM认知,重视足部护理,降低DM足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复发性气胸的护理

    作者:毛晓群;黄惠芬;邓淑冰;黄云宴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复发性气胸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对19例复发性气胸患者,经胸腔引流管注射自体血治疗,同时实施饮食和心理护理、卧位指导、观察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自体血治疗后3~10 d肺复张拔除引流管,随访3~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自体血胸腔内注射治疗复发性气胸效果满意,操作中严密的观察与配合、及时变换体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楚华

    目的 观察BILT肝病治疗仪(下称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1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52例)和治疗仪辅助治疗组(治疗仪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治疗仪照射肝区及针对性护理.连续治疗2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治疗仪组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胁痛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常规组,ALT、AST、TBil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治疗仪照射肝区及针对性护理.可提高疗效.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基础治疗依从性调查

    作者:张雯琦;钱萍;许美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对基础治疗的依从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84例接受基础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基础治疗依从性总分为(39.42±9.03)分.年龄与依从性呈正相关;治疗时间与依从性成负相关(均P<0.01).工作、应酬繁忙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基础治疗依从性不甚理想,护士应增强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鼓励家属协同及坚持治疗,提供个体化、简单易行的指导,避免进入治疗误区,以防止痛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 食管心房调搏电极插入深度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

    作者:赵香芝;侯新华;刘瑞菊

    目的 探讨鼻饲胃管外测量长度(耳垂-鼻尖-剑突)与食管心房调搏电极插至佳位置所需长度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在食管心房调搏术中快速定位电极.方法 将80例行食管心房调搏的患者,当食管心电图振幅大P波为正负双向波时,记录食管电极插入长度,并测量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及鼻尖-耳垂的长度,鼻饲胃管的长度减去食管电极佳位置长度之差,与耳垂-鼻尖长度相比较.结果 鼻饲胃管外测长度为(50.18±2.68)cm,食管电极插至佳位置所需长度为(39.80±2.58)cm,两种测量长度的差值(10.22±1.61)与耳垂-鼻尖(9.98±1.56)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电极插至佳位置的深度可以用鼻尖到剑突的长度来计算.

  • 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邹春莉;钟代曲;黄玲玲

    目的 探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里兹睡眠评估问卷(LSEQ)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LSEQ得分增加100分以上患者44例(91.67%),且LSEQ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是短时间内纠正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债务行之有效的方法.配合规范化的护理是确保其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 两表一书联用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作者:谭清华;李小金;钟婉茜;吕洁梅

    目的 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 自行设计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预防跌倒告知书、预防跌倒宣教表(两表一书)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用于441例经评估有潜在跌倒风险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对有跌倒潜在风险的患者进行评分→告知家属或患者→签名→健康教育→签名,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住院时、住院期间循环不断地重复以上流程,患者出院时将两表一书保存在病历中留档.结果 441例无1例发生跌倒意外.结论 对患者进行动态防跌倒危险评估利于对跌倒危险患者重点防范,加强预防跌倒知识教育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

    作者:李正莲;章莉莎

    目的 了解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因素,以探讨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65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腹腔(24例,36.9%)和呼吸道(28例,43.1%),发生真菌感染的原因除了疾病本身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侵入性诊疗方法、激素的使用等因素.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作者:聂涛

    目的 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使用无创CPAP救治的68例COPD患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依据其心理不适、漏气、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68例中,60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8例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 无创CPAP能迅速纠正COPD患者的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创可贴粘贴方法改进

    作者:邢伟;宋延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时,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需在穿刺针眼处覆盖一片创可贴。使穿刺局部保持无菌状态,防止感染,还可起到止血作用.临床上偶见对创可贴胶粘剂过敏的情况,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

  • 利用清洁塑料药盒盛装医疗废弃物

    作者:向天平;刘兆霞;张贤梅

    临床上常用搪瓷弯盘盛装废弃物,弯盘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洁消毒方可再次使用,增加了护士工作量.2008年6月起,笔者利用清洁塑料药盒代替搪瓷弯盘盛装医疗废弃物,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用一次性保鲜膜防护抢救仪器控制面板

    作者:张冬翠

    急救室内物品要求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但实际工作中,急救室的工作仪器,尤其是操作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血迹、体液及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我们采用一次性保鲜膜覆盖仪器操作面板进行防护,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团体小组辅导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熊梨花;孙小平;李青芸;彭岚;徐新玲

    目的 探讨团体小组辅导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待精神症状消失时,干预组实施团体小组辅导,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出院时ITAQ评分、慢性病自我管理评分、治疗依从率及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复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团体小组辅导可有效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饮率.

  • 住院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构建

    作者:黄海珊;汪晖;李玲;张静平;邓小梅

    目的 建立住院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住院患者的应激过程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相应问卷调查782例住院患者的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应激反应.结果 直接关系的检验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医院应激(β=0.357)、社会支持(β=-0.109)、病程(β=0.106)、经济状况(β=-0.120)、自我效能(r=-0.315)、神经质(β=0.388)、内外向(β=-0.153)、回避(β=0.095)、屈服(β=0.370),均P<0.01.医院应激与回避、屈服、神经质3个中介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r=0.125、0.140、0.223,均P<0.01),自我效能与回避、屈服、社会支持、神经质、内外向5个中介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r=0.113、-0.102、0.189、-0.192、0.196,均P<0.01).自我效能对各原因变量(神经质、内外向、屈服、社会支持)的口值下降,但仍然显著.由此建立的应激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进入结构方程模型的中介变量为:医院应激、社会支持、病程、经济、自我效能、神经质、内外向、回避.自我效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医院应激可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心理反应.结论 可以通过加强正面影响因素如自我效能,削弱负面影响因素如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等措施,降低或缓冲患者心理应激强度,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 健康营活动在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卞美娟

    目的 探讨健康营活动对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安排为期4周、每周3次的健康营活动,即郊外花卉园活动和专题健康教育讲座;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 4周后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SDS、HAMD评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健康营活动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有效改善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糖代谢.

  • 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及其与工作倦怠、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作者:钟小勤;田继书;严利;陈琼;梁小洪;唐勇;潘文芬;唐平;马士容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及其与工作倦怠、工作绩效的关系.为进一步平衡护士工作与家庭、预防工作倦怠、提高工作绩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重庆市万州区1 094名执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家庭冲突评分3.04±1.23,工作一家庭冲突评分3.14±1.29.家庭一工作冲突评分2.85±1.52;不同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医院级别的护士工作家庭冲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工作家庭冲突显著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P<0.01),对工作绩效没有影响.结论 护士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冲突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预测值.管理层需重视护士群体的工作家庭冲突并采取平衡策略降低冲突水平,从而预防和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 荆门市城市居民对防癌知识的认知调查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

    目的 了解荆门市城市居民对防癌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影响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城市居民防癌知识调查问卷对563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防癌知识得分2~76(54.96±11.57)分,其中癌症病因、癌症早期症状以及防癌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2~22(17.30±4.04)分、0~20(11.52±5.97)分、6~38(26.37±6.12)分.城市居民因文化程度和性别不同对防癌知识的认知呈现统计学差异(均P<0.01).对癌症病因知晓率高的是工业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占94.67%;对癌症的早期症状知晓率高的是身体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占70.16%;癌症预防的态度和行为回答正确率高的是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占96.09%.结论 城市居民对癌症认知不够,应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癌意识.

  • 社区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家庭健康干预

    作者:谢琳娜;范存士;于冬青;孙爱华;冯桂青;韩爱华;张玉英

    目的 提高社区传染病患者及家庭成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以便有效预防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方法 对246名社区传染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健康干预,内容包括痰病相关知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措施等.结果 干预后患者或患儿家属对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除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项外)及家属对密切接触传染病患者的防控认知度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开展社区传染性疾病的家庭健康干预指导,能有效预防控制、切断社区居民家庭中传染病的传播流行途径,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且利于社区传染病疫情的管理.

  • 转动式安瓿折断开启吸药操作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张洪芬;刘亚琼;张琪韵

    为解决玻璃安瓿开启、吸药不便以及造成护士职业伤害的问题.研制了快速折断玻璃安瓿颈和旋转式抽吸药液为一体的操作装置.该装置由底座、旋转架、折断器和外罩组成.通过握住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使折断器快速旋转1周,即能快速一次性折断上、中、下三层的大中小安瓿各10支;用双手控制注射器转动该装置抽吸药液.该装置具有安全、快速、不污染、吸药彻底的优点.

  • 智能化时控开关用于紫外线照射消毒

    作者:吴庆凤;张祥美;李凤琴;莫宝珠;王爱琴

    将智能化时控开关安装于全院需要紫外线消毒并有紫外线灯管的场所(输液室、供应室、血液净化中心和病区的换药室、处置室、诊疗室、库房).安装完毕根据不同场所的消毒需求,对每个智能化时控开关设定消毒的时间段.结果 2年余,各紫外线消毒灯管准确无误按输入要求开启和关闭实施消毒,未发生任何故障.提示将智能化时控开关应用于紫外线消毒中是一种既节省人力,又确保消毒质量的经济、方便、安全的消毒模式.

  • 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效果观察

    作者:张佩超;黄玉华;姜雪莲;魏月琴

    目的 探讨胸壁挤压法在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儿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49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需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住院先后单号分为干预组(25例),双号分为对照组(2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均雾化吸入氟霉松和肝素钠,均于体位引流后吸痰,吸痰前后大流量吸氧3~5 min.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吸痰前予以胸壁挤压.结果 干预组患儿排痰后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肺部听诊结果,并发症及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机械通气患儿,可提高吸痰效果.

  •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汪在华;蔡小芳;李秀芳

    对重症监护病房40例患儿肺部真菌感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提示加强对患儿的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积极观察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杞荷饮辅助治疗脂肪肝患者的持续性护理干预

    作者:熊振芳;邢彩珍;周凤

    目的 探讨口服杞荷饮辅助治疗脂肪肝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杞荷饮治疗,每天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包括指导遵医嘱服药、戒酒、饮食干预、嘱出院后遵医嘱复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护理日志,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至出院后1年.结果 治疗1年后,干预组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痰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 药盐包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观察

    作者:朱其卉;黄移生

    目的 探讨药盐包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所用中药相同,对照组将药物煮沸后用毛巾湿热敷;观察组将药物制成药盐包,加热后外敷患处.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药盐包外敷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

  • 自制银丹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

    作者:张镜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银丹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240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银丹膏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镬溶液湿热敷,均连续治疗3 d.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银丹膏外敷可有效治愈输液性静脉炎.

  • 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作者:廖喜琳;蔡超群;刘海兰;吴云虎;王庆武

    目的 探讨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现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行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 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

    作者:陈群;闫芳;李连春;吕安妮

    目的 探讨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在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伴疼痛者给予普鲁卡因加泼尼松龙局部封闭;观察组采用中药熨烫患肢特定穴位.结果 治疗第30天.观察组肌肉痉挛改善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作者:胡瑛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姑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将72例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组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呕吐症状显著改善,KPS、QOL评分上升,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晚期癌症伴恶性肠梗阻患者用中药保留灌肠姑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刺血拔罐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皮下结节

    作者:明翠丽;莫锐芳

    目的 观察刺血拔罐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皮炎下结节的效果.方法 将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皮下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胺蝶呤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刺血拔罐后加艾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皮下结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结节消肿、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刺血拔罐加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皮下结节起效时间快,消肿镇痛疗效显著.

  • 丹参红花汤剂足浴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胡竹芳

    目的 观察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糖尿病并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服用抗凝、扩血管等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动脉硬化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改善血管功能,提高疗效.

  •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

    作者:王琳;周丽萍;刘玉萍;丁云娴;陈琴夏;韩桂珍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疗效.方法 以住院时间为顺序将住院化疗后发生肛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对症治疗,每日晨、晚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每日晨、晚采用中药熏洗坐浴.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效果优于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