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作者:康汉珍;李蓉

    对9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人采取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9例病人均康复出院.提示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及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 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效果观察

    作者:王曙红;熊玲香;周建辉

    对10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人采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加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机械通气模式,观察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前后呼吸频率、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为96.81~192.73(127.65±16.15) h;机械通气后,病人的呼吸频率由平均(46.70±3.52)次/min降至(14.42±2.35)次/min,PaO2由(59.23±3.18) mmHg升高到(108.62±8.14) mmHg,PaCO2由(57.41±2.69) mmHg降低到(40.24±4.17) mmHg.提示SIMV-PSV-PEEP机械通气模式能纠治反常呼吸运动,改善缺氧状态.

  • 股动脉穿刺置管化疗栓塞术后两种加压包扎方法比较

    作者:侯凤娟;郭凤云;宋晓凤

    对218例肝脏肿瘤病人在501例次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术后分别采用宽胶布(4.5 cm×55 cm,2条)十字形加压包扎24 h、沙袋(0.5 kg)压迫6 h(245例次,常规组)和用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24 h(256例次,观察组).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局部皮肤损伤、瘙痒、术肢麻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

  • 26例肝硬化病人OGTT结果分析

    作者:陈玉珍

    为了解肝硬化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对26例肝硬化病人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例(53.8%)OGTT异常,餐后0.5、1.0 h血糖显著高于OGTT正常者(P<0.05,P<0.01);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显著延长和下降(均P<0.05).提示糖代谢异常者肝细胞损害严重,肝功能差.

  • 老年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

    作者:武淑萍;赵玉香;康杰

    回顾性分析49例老年呼吸衰竭病人(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原因,对45例老年呼吸衰竭病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掌握吸痰时机,加强气囊管理,改进鼻饲进餐量及速度,餐后1 h按摩病人腹部及协助病人被动运动等).结果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为26.7%,对照组为55.1%,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治疗月经过多8例

    作者:陆利萍;谢慧玲;王琼;冯燕

    对8例子宫出血病人(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血液病子宫出血)采用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

  • 移植肾破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陆亚萍

    对7例肾移植后发生破裂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肾移植后排异反应是移植肾破裂的病理基础;还与早期活动、过分旋转躯体及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有关;亦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血液透析肝素化、肾灌注过度等导致肾组织脆弱有关.提出指导病人保护移植肾,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等预防措施.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破裂 护理
  • 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作者:陈海燕

    对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适应性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功能体位等,结果优良率达92%.

  • 经神经内镜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

    作者:何卫娥;贺彼芬;胡曼;张海霞

    对1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极其重要.

  • 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病人内镜治疗的护理

    作者:张琴芳;朱亚芳

    对39例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病人给予内镜下扩张及射频治疗.通过给予积极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护理,结果病人进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发生减少.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护理

    作者:邱永梅;邓媛;田琼惠;杨艾梅

    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发生腹腔内出血,其中8例再次手术止血,3例保守治疗.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提示LC术后密切观察病人腹部体征、腹腔引流液状况,及早发现腹腔内出血、及时处理,是保证病人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腹腔镜肾切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静;范绮平

    对2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的肾肿瘤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与19例开放性手术病人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输液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放性手术组(P<0.05,P<0.01).应用腹腔镜行肾切除手术,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萍;魏苏艳;张秀敏;江静云

    采用JCS应对量表对5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病人于门诊复查和家庭访问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ABG后病人常用乐观应对,其次为勇敢面对和支持应对;较少使用情感应对.CABG后病人的应对水平与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关系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关.

  • 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郑煜

    对163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有关术后化疗相关问题调查,结果病人是否接受化疗与其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关系及认知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s=0.78、0.53、0.74、0.67、0.69,均P<0.01).提示应提高健康教育覆盖面,减少或消除影响化疗的不利因素.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王玉晶;胡晓红

    对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其并发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 医生护士对护士长角色期望的比较

    作者:杨春红;孙柏霞;李雅芬

    为探讨医生、护士对护士长角色期望的差异,随即抽取本院循环、呼吸科病房医生、护士各30名,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两组人群在对护士长思想素质、管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期望上存在差异.提示护士长作为护理学科的临床带头人应加强素质培养,努力适应医生、护士的需要,做好病房的护理管理.

  • 护理人员订阅护理期刊现状分析

    作者:滕月玲;文海兰;吴美福;吴京玉

    运用Excel 99对本院2000~2002年度医护人员订阅医学期刊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护士订刊率显著低于医生(P<0.005),护士订阅期刊人数仅占护理人员总数的12.5%,人均订刊仅为0.26册.提示护理人员亟待增强情报意识及科研意识,主动订阅护理期刊,以提升科研素质.

  • 护理部主任领导魅力探讨

    作者:杨顺秋

    护理部主任领导魅力就是权利加影响力.领导魅力主要包括:领导魅力的基础及领导魅力的力量.领导魅力的基础包括:职责的力量、奖励的力量、处罚的力量、专家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及情感的力量六要素.领导魅力的力量包括:源自实力、焕发魄力、凝集合力,以及培养提高领导魅力的途径和方法.

  • 通科护士培训规划的构想与实施

    作者:方芳;刘慧珠

    为提高临床护士的岗位适应能力,拓宽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口径,设立通科护士培训基地,对全院护士分批进行有计划的通科培训.结果培养了一批精通专科业务、熟练掌握临床多种新仪器、新技术、应变能力较强的护士.提示通科护士培训是一种培养临床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开拓其专业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 密闭式滴眼便携盘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立改

    目的缩短护理人员应用滴眼操作时间,避免滴眼液外溢,减少细菌污染.方法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成密闭式滴眼便携盘(下称便携盘).抽取30名临床护士进行操作效果观察.结果应用便携盘滴眼时间明显缩短(与应用治疗盘比较,t=4.93,P<0.01),滴眼液外溢率及滴眼液表面菌落数显著低于应用治疗盘(χ2=8.37、t=2.82,均P<0.01).结论将滴眼操作用物置于便携盘,取用方便,避免了滴眼液从瓶口外溢,减少了细菌污染机会,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应用特制奶嘴喂养唇腭裂患儿的护理

    作者:高建

    对38例患儿采用特制奶嘴(M型和P型)进行喂养,定期对其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项目进行测评.结果23例经3~6个月喂养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如期手术;9例准备手术;4例被人收养;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并心力衰竭.提示特制奶嘴喂养唇腭裂患儿效果好,但需注意奶嘴的消毒.

  • 拔毒生肌膏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高建花

    应用自制的拔毒生肌膏外敷治疗13例(18处)Ⅲ~Ⅳ期压疮,结果治愈15处,显效2处,好转1处,有效率100%.

    关键词: 压疮 拔毒生肌膏
  • 过滤器头皮针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章玉玲;朱海萍;王健;魏淑萍;刘南田

    为提高静脉推注用药的安全性,研制了一种孔径3 μm的过滤器头皮针,经微粒检测及临床应用,微粒数≥10 μm为8.73±5.48、≥25 μm为0.60±0.42,均低于国家标准,与普通头皮针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静脉炎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过滤器头皮针能有效阻隔药液中的微粒.

  •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熊宇;邢辉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样质量.

  • 对大专男性护生护理教学初探

    作者:徐小兰;魏桑梨

    针对7名大专男护生的特点,帮助其克服不良观念,在专业教学中采取真、导、思、验及导、自结合的方法,同时开展礼仪训练.结果7名男护生均克服了对护理专业的偏见,理论及操作考试获得良好成绩;均被三甲医院录用.

    关键词: 男学生 护理 教育
  • 我国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调查

    作者:杨敏;马爱群;王文如

    目的调查我国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及临床学习环境量表对5所医科大学的11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调查.结果学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认知的总均分为3.31±0.58(>3 分为满意).结论学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较满意,但还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实践机会、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既懂教学法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指导老师.

  • 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作者:史瑞芬;唐弋;曾丽芳

    在<护理人际学>教学中,对2000级260名大专护生采用融实践与课堂为一体、促发能力型的模式教学.结果,该课授完后,护生考试成绩平均82.3分,人际沟通能力明显提高.提示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大幅度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 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实用价值

    作者:姚菊峰;薛原;赵春红;赵颖;刘小红

    为研究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分别对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几种常用药物的时辰给药方法进行了阐述,提示在临床给药护理中应充分认识、理解和掌握时辰药理学的有关知识及规律,根据时辰用药,使同等剂量的药物发挥大的治疗作用.

  • 国内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现状

    作者:陈建梅

    总结近年来我国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现状,其方法有①经验型临床教学,包括分层次、分阶段带教,运用护理程序带教,三维教学评估法带教,根据气质类型带教,迁延学习法带教;②运用教育学理论进行临床教学,包括PBL教学法、PDCA教学法、思维训练教学法、以人为本教学法、目标教学法;③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以上3种教学法相互联系,相互弥补.

  • 手术病人麻醉后放置尿管临床观察

    作者:李兰芝;王东;李坚

    对100例手术病人于麻醉后留置尿管,结果显著减轻了便欲感、不适、疼痛等导尿过程中或留置尿管引起的刺激症状,避免了尿管脱出.

  •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在采集动脉血气标本中的应用

    作者:江丽华;吴爱华

  • 一次性针头护套在婴幼儿洗胃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咸玲

  • 腹腔镜手术止血纱条的改进

    作者:褚兰华;褚兰英;李健;刘金鹏;刘英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止血
  • 小儿皮试部位的选择

    作者:曾小燕

    关键词: 皮试部位
  • 采用1 ml注射器解除留置套管针阻塞

    作者:陈菊红

    关键词: 注射器 留置套管针
  • 行为放松疗法辅助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作者:谢莉玲

    将接受化疗的60例妇科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止吐药,观察组采用行为放松疗法与配合止吐药控制恶心呕吐.从第3疗程开始,分别测量观察组干预前后和两组病人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及两组病人的前期和延迟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急性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行为放松疗法可降低化疗病人前期和延迟期恶心呕吐发生率.

  • 心理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病人焦虑的影响

    作者:陈心佳;乐丽丽

    随机选择30例勃起功能障碍(ED)病人进行焦虑情绪评定,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ED病人SAS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明显降低,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ED病人的焦虑情绪.

  • 触摸在耳鼻咽喉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克静;熊巍

    将386例耳鼻咽喉科局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触摸组(201例)手术时合理应用触摸技术,对照组(18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触摸有益于手术病人的身心健康.

  • 指压攒竹穴治疗肿瘤病人呃逆效果观察

    作者:靳宝霞;王开新;任爱敏

    1997年5月至2001年10月,笔者采用指压攒竹穴治疗呃逆病人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于本科住院的肿瘤呃逆病人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22~74岁.其中消化系癌65例,肺癌21例,其他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

  • 改良手术体位对减少胆囊切除术后腰痛的作用

    作者:占青

    为了减轻胆囊切除常规手术体位导致的病人术后腰痛,2000年10月至2002年2月,我科对50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采用改良体位,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3L袋在移植肾原位灌注中的应用

    作者:罗克勤;魏涧

    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应用3 L袋配制灌注液进行移植肾原位灌注6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①材料:3 L袋装置1套,超净台及咬合器、碘酊、乙醇各1套,无菌剪刀及血管钳各1把,棉签1包,极化液8袋×500 ml.静脉引流管1根,弗雷式双腔导尿管1根,保温箱1个,无菌冰块1袋.②配制方法:将极化液4 000 ml严格按静脉营养液配制方法混合于3 L袋中,封闭导管,置于4 ℃冰箱备用(保存时间不超过24 h).③灌注方法:按常规游离双肾后,将腹主动脉末端结扎,结扎上方带入丝线,两线之间的动脉前壁剪开下口,插入灌注管15~20 cm,结扎切口上方已插入灌注管的腹主动脉,气囊充气20 ml,从灌注管末端接器官灌注液,灌注液面高度100 cm,液体流量500 ml/min.

    关键词: 3 L袋 肾移植 灌注
  • 双液体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月侠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为了加强输液管理,及时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减少医患纠纷,我院于2002年设计出双液体单,经临床应用15 888例次,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双液体单
  • 床上康复操训练对重症帕金森病病人ADL的影响

    作者:李善玲;章莲香

    将32例重症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ADL评分比较,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提高重症帕金森病病人ADL能力,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康复护理

    作者:房晓军;孙宏慧;范清宇

    对60例腰椎滑脱病人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切口渗血、渗液情况,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随访60例,优31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达91.7%,滑脱椎体复位率达90.8%,腰腿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减轻.提示康复护理为病人提供了大限度恢复其功能的可能性.

  • 985例脑性瘫痪患儿综合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作者:魏玉红

    对985例脑瘫患儿采取Vojta、Bobath和推拿按摩,配合静脉应用丽珠赛乐等西药及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综合疗法.结果康复总有效率达91.78%,其中~6个月组疗效好(有效率96.34%),~36个月组疗效较差(有效率87.10%),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对脑瘫患儿应及早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

  • 安络血与地塞米松配伍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

    作者:张遵严;胡萍;刘先桃

    应用安络血与地塞米松各10 mg(小儿半量)配伍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155例,15 min内临床症状均缓解.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观察

    作者:李玲新;吴志平;丁素琴

    对280例早孕妇女采用1 μg/kg芬太尼与1~1.5 mg/kg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并与无麻醉下人工流产术300例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阴道出血量,呼吸、循环系统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确切,受术者无疼痛感,宫颈松弛,无1例人流综合征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观察组19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提示小剂量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可镇痛,避免人流综合征发生,但对呼吸的抑制不可忽视,需严密监测.

  • 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

    作者:喻姣花;任小英;王桂兰;赵光红;熊宇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现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循证护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院300名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状况、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内涵、护理实践方法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知晓率63.4%.②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的采纳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的应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有7.7%的护理人员采用了循证护理.结论循证护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的认识和应用不足.需大力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倡导循证护理实践;并成立循证支持小组,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 高血压病人无创血压值与有创血压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邹春莉;何义平;李飞娥;于瑞英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其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及正常血压者各20例,用有创法及无创法分别测量同一上肢肱动脉血压,每例均于7:00~8:00空腹状态用两种方法测血压6次.结果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结果与实际血压相比,在高血压病人中收缩压约低10 mmHg(P<0.01),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血压正常者中,收缩压低6 mmHg左右(P<0.01),舒张压约高9 mmHg(P<0.05).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与臂围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的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差异,对于高血压病人,收缩压误差较大,而舒张压则较准确;对于正常人收缩压易低估,舒张压易高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较高且有明显动脉硬化者,临床表现与血压不符时,可考虑采用有创法测量血压,以便准确了解病情.

  • 技能训练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

    作者:詹来英;张丽;孙秀娟

    目的防止或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治愈出院后的复发率.方法将146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及12周心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观察1年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总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41±3.35)分、(39.15±5.28)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精神病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评分两组分别为(46.43±11.54)分、(20.12±8.49)分和(34.89±12.71)分、(45.86±13.4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服药完全依从性分别为64.86%、41.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年复发率分别为16.22%、47.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控制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 脑卒中发病周期节律研究

    作者:李艳玲;张修伟;谭志军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规律,为高危人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住院的3 9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发病时间、卒中类型、发病部位、血压及气温变化的观察,每月底及年底进行统计,结题前进行总计及分析,寻找脑卒中发病的日、年周期规律.结果脑梗死年发病高峰为夏秋季(5~10月),日发病2个高峰为~8:00、~16:00,且与血压昼夜节律相关.脑出血年发病3个高峰分别为1~2月、5~6月、9~10月;日发病3个高峰分别为~8:00、~16:00、~20:00;蛛网膜下腔出血年发病高峰位于6、10、11月,日发病高峰位于~14:00、~16:00.结论脑卒中发病有年和时辰周期规律,在峰时前实施干预措施可望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 抚触及穴位按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瑛;王新刚;刘玉美;刘金叶

    目的探讨抚触及穴位按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抚触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全身抚触及穴位按摩,2次/d,每次15 min,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抚触前后的生长指标、神经行为(NBNA)、智能及运动评分.结果上述4项抚触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抚触及穴位按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神经行为及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

    作者:冯运华

    探讨中医护理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优势为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理论体系,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护理方法,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中医护理养生保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低成本的护理效费比等.中医护理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注重教育与循证护理,广泛吸取先进信息,走与西医护理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优势 展望
  • 乳房自查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毛永贤;刘军红;杨永英;王建英

    目的了解妇女乳房自查的认知情况及乳房自查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保定市2 000名30~65岁妇女进行乳房自查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妇女乳房自查率低,能按规范方法做的仅11.3%,坚持每月做1次的仅2.4%;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之间的妇女进行乳房自查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乳房自查率较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高,医务人员比其他职业妇女会更多地进行乳房自查,乳房自查知识掌握多的妇女自查率高,本人及亲友曾经患过乳房肿块的妇女进行乳房自查的可能性更大(均P<0.01).结论妇女乳房自查现状不容乐观,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妇女进行乳房自查的宣教工作,政府应给予社会干预.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预防措施

    作者:王艳秋;蒲凤萍;董娟;郁扬

    为了加强产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了产科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操作、药品仪器准备及孕产妇隐私等潜在的法律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以保护护患双方权益.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法律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