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抢救用药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李小峰;向清平;赵菁

    护士在参与抢救用药医嘱执行中,不仅是抢救药物治疗的执行者,还应是患者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卫生部于2009年推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二为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为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鉴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抢救用药记录本,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拳伸板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章萍;范小东;徐凤兰

    脑卒中偏瘫患者手指关节及腕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了提高康复效果,笔者于2009年3月在分指板[1]的基础上研制出拳伸板,2009年4~12月用于30例脑卒中手指关节及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归芪黄连软膏外敷治疗压疮

    作者:叶艳荣

    压疮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护理中及时、快速地识别压疮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及控制压疮[1].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采用归芪黄连软膏外敷治疗压疮,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注射器用于观察每小时尿量

    作者:孙建英;张英辉;张英姿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每小时尿量的观察非常重要,采用传统普通引流袋计量不准确,而采用量杯倾倒引流袋内尿液的方法,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且浪费时间.为此,笔者用50 ml注射器接尿液测量,既方便又准确,介绍如下.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护理

    作者:于明峰;管志敏;周舸;黄烨

    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时间和体位;积极采取水化治疗,检查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情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床旁超声在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

    作者:刘聿秀;高玉芳;王秀荣;吴欣娟

    目的 探讨超声在监测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及异位后调整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533例门诊患者中,291例在B超监测下置管(B超组),242例不在B超监测下置管(无B超组),比较其胸部X线摄片时导管异位情况,并分析X线摄片后对异位导管B超调整位置情况.结果 胸部X线摄片显示B超组异位6例,非B超组异位23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床旁超声可应用于监测置管中PICC异位情况及重新调整异位导管.

  • 雾化吸入辅助叩背对老年卒中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

    作者:盛霞;孙永习;李曼;王玉莹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卒中留痰困难的患者分为诱导前组和诱导组各36例,分别进行留痰操作,留取标本送实验室分别进行目测、涂片、并接种血平板观察细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两组痰液性状、痰涂片细胞的分布比率,以及菌群分布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两组呼吸道样本菌群分布各有特点.结论 高渗盐水、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背部叩击对老年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留取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黏稠的痰液起到软化、稀释作用,有利于致病菌的排出.

  • 碘伏配合冷敷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作者:张红;孙凤英

    目的 探讨碘伏配合冷敷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药外渗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白血病化疗致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温热湿敷;观察组先局部冷敷再外敷碘伏治疗,同时采取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创面护理、饮食护理和疼痛护理等措施.结果 两组静脉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碘伏配合冷敷能有效治疗化疗药外渗所致不同程度静脉炎,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瑞典隆德大学的专科护士教育与启示

    作者:徐静娟;Ingalill Rahm Hallberg;Staffan Karlsson

    介绍瑞典隆德大学护理学院专科护士教育的学习周期、学分、学员入学要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结构、教学形式、考核和质量的评估与反馈等.提出瑞典的专科护士教育对我国专科护士教育在学员入学资格、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 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马玉萍;谭初花

    目的 构建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结构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小样本人群检验等方法探索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的行为指标,并制定各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对山西省3所高等医学院校的118名护理教育者、本科生导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构,并建立评价体系.结果 所建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达0.920,折半信度总体系数为0.799.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26个指标,6个维度包含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科研实践能力.结论 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护理本科生导师的核心能力,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本科生导师核心能力的基础.

  • 成批新护士培训应对ICU床位扩展的实践

    作者:胡敏;韩文军;凡丽华;施红芳

    目的 探讨ICU床位扩张紧急培训人员的应对方法.方法 对应届毕业新护士进行考核和选拔,制订阶段性的培训计划,采取强化培训、分类培训、指定老师负责制等规范化培训方法.结果 经过1个月的新手护士培训与考核,有2名护士不能适应ICU工作而淘汰,其他22名均顺利通过合格护士培训,理论考核成绩(88.15±8.60)分,操作考核成绩(90.45±5.85)分.监护床全部按期使用.结论 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护士急救水平,应对监护床位的扩展.

  • 刍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徐益荣;高薇;卢玉仙

    阐述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分析三年制护理大专生(护生)在校园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现象,并分别从护生生活学习环境及教师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克服边际效用递减对学习和教学效果影响的策略.

  • 临床护理教学中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余薇;李勇;巴瑞琪

    目的 探讨适应社会需求和反映护理特性的临床护理与医学护理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 将104名大专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将医学护理英语和临床护理学分开教学;实验组将医学护理英语和临床护理学有机融合,实施双语教学,即首先做好双语教学的基础准备工作,再调整教学计划,然后统一调配师资,后采用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以医学英语教学为辅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结果 两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和医学护理英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在把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认可教学模式、加强单词记忆及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于双语教学,实验组学生认为有利于中英文知识的记忆(93.9%)、满意其组织形式(91.8%)和成就感的建立(85.7%).结论 双语教学能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和结构的科学化,优化课程设置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护理硕士教学及其启示

    作者:朱杰敏;张锦辉;沈曲;叶本兰

    介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护理硕士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详细描述课程教授负责下的临床护理专家一对一指导教学和概念图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麦吉尔护理硕士课程既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我国护理硕士教学可借鉴其教学经验,以提高我国护理硕士教学质量.

  • 临床护理教学中6Sigma管理模式的实

    作者: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孙勇

    目的 探讨6Sigma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促进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法 将2007、2008届58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28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即6Sigma改进标准流程带教,其包括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各科实习结束时,自制调查表对护生和教师进行双向调查,并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管理质量评价、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效果评价(除组织纪律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采用6Sigma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护生潜能,实现教学相长.

  •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作者:金彩云;周玲玲

    目的 探讨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06级305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55名)和实验组(150名),对照组在人际沟通课程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形式教学,包括模拟病房、临床实习前期主动介入和模拟招聘等方法.结果 两组教学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前后人际沟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人际沟通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和护生就业面试的沟通应对技巧.

  • 现阶段我国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

    作者:左红霞

    从国内外男护士的招收和注册现状,社会对男护士的态度,男护士性格和性别上的职业优势,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了男护士的发展前景.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爱萍;王君俏;刘邦忠

    对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运动干预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找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方法.运动种类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对骨密度、平衡功能、肌力、防跌倒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提示运动干预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积极的方法.

  •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拒绝吸氧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小平;蒋艳荣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住院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医疗知识缺乏、担心吸氧加重医疗费用、舒适度改变、心理障碍等.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采取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氧疗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氧疗中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到位.

  • 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影响

    作者:鄢建军;夏丹;童辉;刘慎微;吕永曼

    目的 探讨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经常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289例次)按不同进食时间分为禁食组(109例次)、透析2 h内进食组(88例次)及透析3 h后进食组(92例次).禁食组治疗前常规进食,治疗开始后全程禁食禁饮,透析结束后再进食;2 h内进食组透析开始1.5~2.0 h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3 h后进食组透析开始3.5 h左右进食,总量不超过500 g.结果 三组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差、相对血容量、超滤量以及低MAP,以及三组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h后进食组各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者提前终止透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应选择在透析1.5~2.0 h进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静;乔惠梅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试验,对19例试验阳性者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对13例食物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采取剔除过敏食物、记录日志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4周、8周后,患者症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和7个维度评分(除挑食外)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护理

    作者:胡洁;綦书抑;尹峰

    对15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护理和患者管理.结果 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5例中10例骨痛明显缓解,3例轻度缓解,2例无明显变化.术后2个月所有患者行CT检查,37个病灶中16个体积无明显变化,21个瘤体直径较术前缩小≥3 mm.提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可靠,通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护患沟通及知识教育可确保治疗有效.

  •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黄瑾;宋智辉;李家容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 分析70例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护理.结果 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漏尿与老年生理退行性变化、导尿管引流不畅和膀胱痉挛三大因素有关.通过采取克服生理因素的影响、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和避免膀胱痉挛等措施后,58例漏尿得到控制,12例漏尿减轻.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各种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患者漏尿的发生.

  • 老年女性不同饮食及排便习惯与便秘发生的关系

    作者:付丽;陈长香

    目的 了解老年女性便秘现状、饮食及排便习惯与便秘发生的相关性,为今后实施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唐山市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1 1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对便秘影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女性便秘发生率37.5%,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饮水、饮食、排便习惯等因素影响老年女性便秘(P<0.05,P<0.01).结论 老年女性便秘患病率高,与饮食及排便习惯有关, 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

    作者:周丰勤;宋宇虹

    对15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实施虫媒隔离及接触性隔离,对患者使用的物品专人、专用,用物给予针对性消毒,同时做好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做好病区划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接触隔离.结果 11例患者(其中2例重症型伴有肺部感染)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余4例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出院.无1例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其他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有效防止了该病的传播.

  • 内科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物应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春梅;李秀兰;魏秀桂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晚间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05例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患者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物服用率占40.04%;影响因素主要有医院噪声(37.20%)、生活习惯及环境改变(19.92%)、躯体疼痛或不适(19.72%)、心理障碍(19.10%)、药物因素(5.08%)、社会支持及经济原因(1.63%)等.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着住院患者晚间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行为干预,保持安静的医院环境,及时处理疾病及躯体不适,以减少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

  • 利用写字板与患者沟通

    作者:黄春燕

    有些神志清楚患者因不同原因如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等,暂不能用语言与他人沟通,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愿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了更好促进护患沟通,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准确的治疗护理,我科自制写字板与患者沟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治疗蚂蚁咬伤

    作者:刘霞

    蚂蚁咬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引起瘙痒、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笔者采用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联合外用涂搽局部皮肤,效果满意,介绍如下.方法:①用温开水清洗皮肤后,用软毛巾擦干.②用消毒棉签将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按龙珠软膏→龙珠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的顺序涂搽患处,间隔4 h再重复.用药2~3 d,直至红肿消退.

  • 简便输液标记方法介绍

    作者:侯双;王艳红

    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询问当日输液药物量及情况,当班护士一般可准确回答,但其他班次的护士未必能完全了解.如果对患者含糊了事,会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而查看医嘱或输液记录,费时费力且耽误了解释的佳时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种简便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 一次性胃导管连接器作导管连接管

    作者:黄冰;任道琼;邓世红

    临床中在进行吸氧、吸痰以及胸、腹腔引流等操作时,输氧延长管与输氧管之间,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与吸痰管之间,胸、腹腔导管与引流袋之间需要添加中间连接管才能紧密连接,过去大多采用玻璃接头作中间连接管.然而,玻璃接头因其在操作及保存时易破碎,现已被逐步淘汰.

  • 一次性输液器制作空肠营养管

    作者:张英;刘春雨

    临床上,不能进食的患者常需在内镜下置入三腔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但常因为管腔狭窄,而营养液黏稠、浓度高,容易堵塞管腔.虽然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后均给予温开水冲洗管腔,仍时常发生管腔堵塞,需要重新置入空肠营养管,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

  •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作者:谷秉红;潘秀芳;孙宏玉;官锐园

    目的 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 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书对防范血透中心护患纠纷的作用

    作者:陈云波;姚海燕;张严松;王莹;王越媛

    目的 落实血透中心患者护理告知、知情同意书制度,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发生率.方法 按时间顺序将590例血透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宣教;观察组采用口头护理告知,并自行设计包括5个系列28个条目的 告知与知情同意项目书.采取书面告知、图文宣传告知及多媒体讲座告知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 两组除环境设施与制度所致的护患纠纷外,因安全防护措施、护理操作、治疗不良反应及相关费用所致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患冲突和护患纠纷.

  • 执行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患者健康教育

    作者:王春秀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执行<患者安全目标>中的效果.方法 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并逐步落实在6项患者安全目标中,具体包括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用药安全;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等.结果 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未发生护理事故和严重的护患纠纷;未发生1例手术患者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错误;用药、诊疗和处置方面的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3年间住院患者满意率稳中有升.结论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是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良好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保障患者安全的作用.

  • 节假日与工作日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作者:崔连智;李瑞芬;胡景平;于风颖;齐亚莉;宋亚莉

    目的 对节假日护理质量与工作日护理质量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护理质量特别是节假日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节假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工作日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节假日和工作日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节假日与工作日住院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突发手足口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

    作者:李风君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如何构建护理救护体系,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方法 突发手足口疫情后,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保证设施合理,物质供应充足,加强病区的规范化管理,设立高警讯标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优化服务流程,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结果 成功救治2 037例患儿,未发生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医务人员及其子女无手足口感染病例,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 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 住院肿瘤患者口服药护理危机分析及对策

    作者:余红春;雷丽婵;陈玉娣;方婷婷

    目的 识别口服药护理危机,规避护理缺陷.方法 分析住院肿瘤患者口服药护理危机来源及其原因.结果 22例次口服药护理危机分别来自药物类别护理服务和服药管理两方面:麻醉类镇痛药物2例次,靶向治疗药物3例次,镇静催眠类药物2例次,排泄类药物3例次,外出患者4例次,转科、出院患者8例次,经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均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护患纠纷.结论 实施危机意识教育、药物知识培训、完善发药制度、加强与医生的沟通等对策,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药护理服务.

  • 急诊抢救病历医护记录矛盾的管控

    作者:杨一丹;贺锦花;喻姣;王燕娥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病历中医护记录矛盾的成因与对策,提高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方法 对急诊抢救病历进行逐一查阅,找出医护记录矛盾之处,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管控,进行管控前后的对照分析.结果 管控前急诊抢救病历医护记录不一致问题非常严重,138份病历中有67份存在不一致问题,高达48.55%;不一致问题主要在于关键时间点、对病情的描述、医嘱开出与执行时间及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等医护记录有矛盾;管控前后医护记录不一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控制关键时间点,规范医疗护理记录书写与核对,完善相关的工作流程,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等,有效控制医护记录矛盾的现象发生.

  • 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探析

    作者:倪元红;孙琳;刘云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成立护理科研组与专家组、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及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结果 近3年护理论文发表数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也显著提高,发表护理论文作者群逐渐扩大、学科拓展情况良好.结论 科研论文写作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及其论文写作水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 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在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廖春红;唐霞珠;黄北南

    目的 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 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作者:李芬;朱佳晖

    目的 了解医院支助中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方法 运用自制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51名支助中心在职1年及以上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支助中心员工总体满意度得分2.58±1.07,对收入及劳务分配、社会支持、环境及工作条件、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1.66±0.93、2.41±1.16、2.55±1.05、2.65±1.07、3.77±1.02.结论 医院支助中心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偏低,有必要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护理人员心理授权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作者:兰佳庆;张培莉;杨辉

    目的 了解目前护理人员心理授权及组织承诺现状,提高管理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5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授权方面,护理人员对自主性和工作影响感知较低;组织承诺方面,护理人员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较低;心理授权与整体组织承诺显著相关(P<0.05,P<0.01),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对整体组织承诺具有预测作用(均P<0.01),工作意义的预测力大.结论 心理授权影响组织承诺,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士心理授权水平,以增进其组织承诺,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作者:贾巍;陆翠玲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均选用力月西、芬太尼和/或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治疗,治疗期间采取注意镇静药物的选择、镇静效果的评估、循环功能监测、呼吸道的管理及监测、肢体功能锻炼、加强基础和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和每日唤醒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均达到镇静目标,SAS评分在3~4分,顺利渡过机械通气期,未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对确保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顺利进行及其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我院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作者: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刘春格

    目的 探讨新型护理病区运行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反思.方法 护理病区运行模式是将护理单元与医生组分开,工作自主安排、经济独立核算、行政管理按三级学科运行的管理模式;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经济独立核算,责、权、利三位一体,建立和谐的新型伙伴式医护关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等.结果 施行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后, 床位使用率提高,医疗成本降低,护理人员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 护理病区独立运行模式是一种能获得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

  • 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

    作者:许小青;曾梅珍;柯瑞香

    目的 探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做好心理护理、增加营养的同时,对照组按传统法换药,观察组采用自制黄芍膏换药.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黄芍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效果确切,缩短疗程.

  • 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研究

    作者:陈红霞;汪浩文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护理措施对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7例喂养不耐受的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并注意喂养时体位、腹部抚触、病情观察与记录等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及护理.结果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喂养并发症.两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前白蛋白水平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窒息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成熟,改善营养状况.

  •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晓红;臧渝梨

    目的 检验智能体温单系统的时间效率和准确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自动化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病历规范设计智能体温单系统,并设计6名虚拟住院患者连续3 d的体温单项目信息.实验室条件下,两年级各10名本科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法(下称手工法)和智能系统法(下称智能法)采集信息并绘制体温单,记录操作时间和出错情况.结果 两法所生成的体温单视觉效果差异明显;手工法和智能法绘制体温单绘制总时间,出错、不规范及涂改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物理降温、出入量、文字标记、体温单换页及术后天数记录等;两年级手工法出错率、不规范率及涂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智能体温单系统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有效减少差错,对减轻护理负荷及提高体温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状况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苏迎盈;裴先波

    目的 了解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状况,探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量表,对武汉市2所养老院63名老年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2.4%;不同类别老年人中,饮食由养老院提供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饮食为自助的老年人(P<0.05).结论 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的重视.养老院老年人的饮食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营养需求提供膳食,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患者的护理

    作者:赵秋月;原红;孙万玲

    对20例经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的患者治疗前完善各项检查、健康教育,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后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10~96 d治疗后,痊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提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或避免手术造成的皮肤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后中期生存质量研究

    作者:李玲;林平;高学琴

    目的 了解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后中期生存质量状况,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100例(先心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童生存质量量表系列普适性核心量表第4版为研究工具,分别于介入治疗前24 h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同期采取目的 抽样的方法选择黑龙江省同龄健康儿童520例(健康组)进行调查.结果 先心组介入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为80.47±9.69,除社会功能外,生理领域、心理社会领域、情感功能、角色功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先心病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使大多数患儿都达到较好的中期生存质量水平.但社会功能仍较差,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干预.

  • 住院患者及家属需求文献分析

    作者:邱立;卢敏娜

    目的 收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需求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8年发表的有关住院患者及家属需求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54篇,根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41篇;其中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包括护理服务需求23篇(56.1%),心理需求7篇(17.1%),健康教育需求11篇(26.8%).结论 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需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患者需求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存在问题是住院患者需求调查研究总体还很薄弱,调查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在三级以上医院,调查问卷大多为自行设计,有些文章缺乏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 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时间点执行情况调查

    作者:严玲华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及手卫生行为情况.方法 对190名临床护理人员,以问卷形式调查其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并观察105名护士在各手卫生时间点的洗手行为.结果 97.89%临床护理人员的洗手知识来源是通过培训获得;2.11%通过全日制学校学习和自学获得.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六步洗手法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手卫生时间点的认识,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显得异常重要.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观察

    作者:薛菊兰;艾彪;罗丽华

    目的 观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为制定消毒与灭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培养后取第三代接种及再次培养,然后制成乳状菌液,分装入41支无菌试管,其中40支均分为A、B、C、D 4个实验组,分别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0.5%活力碘、75%乙醇、2%戊二醛与乳状菌液按1:1的比例混合进行消毒试验,分别观察每组1、2、3、4、5、10、15、20、25、30 min共10个时间段的消毒效果.1支空白对照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代替消毒剂进行试验.结果 空白对照组菌落数为3.4×108 cfu/ml,实验组4种常规浓度的消毒剂在1~30 min内均能有效杀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结论 临床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常规浓度的常用消毒剂敏感.鉴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部分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E-sul1,建议临床检出多重耐药菌株时加做消毒剂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选用消毒剂.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