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호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2.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152
  • 国内刊号: 42-1154/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8-125
  • 曾用名: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刘义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作者:刘延锦;王敏;董小方;徐秋露

    目的 对心血管疾病健康信念量表(HBRCDS)进行汉化,并评价中文版HBRCDS的信效度.方法 对英文版HBRCDS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HBRCDS并应用于520例糖尿病患者,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HBRCDS总量表的Crowbach's α系数为0.932,各维度的Cronbach's α为0.805~0.963;分半信度系数r=0.764,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04(P<0.01),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85~0.886(P<0.01).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713%,且各条目在其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结论 中文版HBRCD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

  • 光动力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

    作者:邹彦芬;叶庭路;王燕;朱亦男

    目的 总结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4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给予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同时配合对患者的关怀护理,包括治疗前环境、体位准备,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及疼痛干预,治疗后创面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 患者均完成3次光动力治疗.73例患者疣体完全脱落,疣体完全清除率为86.90%.结论 重视尖锐湿疣光动力治疗患者的心理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 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余艮珍;叶天惠

    目的 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预检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预检分诊效率.方法 对儿科门诊的3 396例患儿实施规范化的预检分诊管理,即成立预检分诊小组,制订预检分诊流程图,建立预检分诊工具;由预检分诊护士对患儿应用快速评估工具、4级预检分诊标准进行评估、分诊,准确、快速分诊患儿至相应就诊区,候诊期间分诊护士定时巡视候诊区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 分诊为1级、2级、3级、4级的患儿分别为7例(0.21%)、232例(6.83%)、761例(22.41%)、2 396例(70.55%);急诊患儿均在就诊2 min内分诊至相应的诊室.患儿入院率、入PICU/NICU率及医疗资源使用情况与分诊级别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对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预检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准确识别出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规范分诊,提高预检分诊效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杨莺卿;叶慧娟;陈贞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13例MHD患者资料,根据RRF下降速率分为高RRF组(H-RRF)、低RRF组(L-RRF)和无RRF组(NO-RRF).分析临床各指标与RRF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125例(58.66%)RRF下降速率较慢,61例(28.64%)RRF下降速率较快,27例(12.68%)无RRF;临床资料分析显示,高龄、高舒张压、糖尿病、低血清白蛋白、高血β2-MG、主动脉根部内径短和左室射血分数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患者RRF下降造成影响(均P<0.01).结论 高龄、高舒张压、糖尿病、低血浆白蛋白、高血微球蛋白、主动脉根部内径短和左室射血分数低是MHD患者RRF下降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

  • 老年患者互助模式辅助腹膜透析临床效应评估

    作者:朱艳;黄波;潘金英;成蔚;刘玲玲;周伟东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互助模式辅助腹膜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稳定腹膜透析3个月以上老年患者93例,其中自护组42例,患者自己完成腹膜透析换液操作;家庭组37例,由家庭成员帮助完成腹膜透析换液操作;互助组14例,由私人健康护理帮助完成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三组腹膜炎、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发生情况,无腹膜炎生存时间和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互助组和家庭组腹膜炎、技术失败的发生情况以及无腹膜炎生存时间、生存时间差异不显著.家庭组和互助组较自护组腹膜透析技术失败发生比例低,生存时间短.结论 互助模式辅助腹膜透析与自护组相比可减少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概率,对于无法自己完成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而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帮助完成的老年患者,互助模式辅助腹膜透析是一种可选的方案.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延续性健康管理

    作者:张艳;高珊;鲁文菊;王欣;石李艳;淡蓉

    目的 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提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活动、服药等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3个月后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延续性健康管理能够提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疾病状态及整体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艾滋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简体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朱政;胡雁;鲍美娟;张林;查丽俊

    目的 检验艾滋病患者症状自评简体中文版量表(SSC-HIV-SC)的信效度.方法 对繁体中文版SSC-HIv-C进行文字表述调整,对大陆地区30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测试,评价SSC-HIV-SC内部一致性,检验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结果 SSC HIV-SC的内容效度为0.95,主成分法提取1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383%;SSC-HIV-SC总分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02~-0.602,均P<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结论 SSC HIV-SC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艾滋病患者相关症状的测量工具.

  • PDCA循环管理提高小儿血液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何娇;刘义兰;胡德英;吴丽芬;刘恋;黄辉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提高小儿血液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小儿血液科25名护士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测评人文关怀能力,运用鱼骨图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并在实施前后评价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患儿家属关怀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实施后护士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患儿家属关怀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P<0.01).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提高患儿家属关怀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 日本埼玉县761名护士实施患者教育认知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刘玲玉;商临萍;佐藤政枝

    目的 通过借鉴日本老龄化社会下护士实施患者教育的经验,为我国老龄化到来后患者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与护士交流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日本琦玉县4所医院761名护士实施患者教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4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患者支持系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患者信息评估、健康教育行为,条目得分在3分以上的有19条;现场观察及交流访谈结果显示,护士认为患者教育十分重要,并能营造轻松的氛围进行交流教育,不仅为患者提供知识与技能,更注重鼓励患者去发掘自身潜力.结论 护士将“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体细化到患者教育中,教育的行为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体现护理的人文价值观,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提高了教育效果.

  • 护理人员内在与外在科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戴红梅;吴红艳;邢育珍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在与外在科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评价量表,抽取19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分(83.71±21.37)分,得分率57.73%;5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协作能力(75.70%)、专业与发现问题能力(71.03%)、科研实践能力(54.36%0)、论文与课题(51.74%)、科研奖励/成果(0).学历与职称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尚待提高,尤其是外在的科研产出现状不容乐观.在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管理者应深化护理科研培训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护理科研经费支持.

  • 胺碘酮致静脉炎防治的循证护理

    作者:方雪娥;傅咏华;胡佩华;邹志易;汤燕颖;王燕;顾雪华;严怡;李秀财

    目的 探讨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得出证据形成建议,制定静脉应用胺碘酮操作规范.收集循证护理前后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率,并调查患者对静脉应用胺碘酮用药知识的知晓率、考核护士对静脉应用胺碘酮护理规范的掌握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实施后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护士考核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实践规范静脉应用胺碘酮可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质量.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

    作者:马玲;刘丹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 将23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传统留置组114例和改进留置组116例,分别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和T型胶布垫固定静脉留置针.结果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滑脱及患儿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型胶布垫应用于静脉留置针固定,可提高留置效果并有效预防新生儿局部皮肤损伤.

  • 患者对现行分级护理制度认知与评价的质性研究

    作者:罗彩凤;吕妃;张敏

    目的 了解患者对现行分级护理制度的认知与执行情况的评价.方法 对16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练出3个主题:患者对护理级别分级依据和内容缺乏了解,对收费标准存有疑虑;患者对分级护理执行情况评价不一;患者对自我护理态度积极.结论 医院应加大对患者分级护理制度的宣传力度,收费标准透明化;建立医护合作决策护理分级模式,即医生开具病情观察级别,护士开具自理能力级别;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时尊重患者自我护理意愿.

  • 养老院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时间及内容调查分析

    作者:梅阳阳;庞书勤;李绵利;郑丽秀;王瞳;辛惠明;陈晓璐

    目的 观察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内容及照顾者完成每项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为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自设观察研究调查表,采用方便抽样,应用直接观察法对某养老院158名失能老人日间8h的直接照顾内容和完成各项照顾内容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失能老人日间直接照顾内容按所需时间的多少依次为:生活照顾(190.37±58.14)min(占39.66%)、精神慰藉(77.00±97.53)min(占16.04%)、康复护理(20.72±38.52)min(占4.31%)、医疗护理(15.06±17.60) min(占3.14%).结论 失能老人对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的照顾所需时间较多,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照顾所需护理时间较少,照护人员工作量呈现超负荷状态.管理者应根据工作量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失能老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人员配置.

  • 多功能医用镊子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陈光俊

    目的 探讨多功能医用镊子的适用性.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多功能医用镊子,由镊柄、弹性镊套、长镊臂、凸透镜、宽镊头、短镊臂、蝶形螺母组成,具有伸缩、旋转、放大等多种功能.结果 经内外科医护人员临床应用,获得肯定.结论 多功能医用镊子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夹持牢固,兼具一般镊子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放大、伸缩等功能,扩大了镊子的适用范围.

  • 冰敷联合谷氨酰胺漱口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作者:牛银花

    目的 探讨冰敷联合谷氨酰胺漱口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根治性放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50例,分别采取冰敷(冰敷组)、谷氨酰胺漱口(谷氨酰胺组)及冰敷联合谷氨酰胺漱口(联合组)3种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并于放疗第3周末及放疗完成后1周比较三组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结果 三组放疗结束后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组低;唾液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高.结论 冰敷联合谷氨酰胺漱口能有效减轻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延缓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下降程度,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

  • 从临床教师视角分析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

    作者:蔡英杰;史铁英;宋英茜;贾立红;孙莉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观感受,旨在为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12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应用诠释现象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不足,与生活环境、自身素质、临床实习环境、受教育环境等有关.结论 教育者应从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加大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注重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临床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加大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为建立优秀的护理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 实习护生参与患者关怀需求调查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王慧颖;刘亚男;李洪瑜;刘玉平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参与患者关怀需求调查中的真实体验,为护生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12名护生在实习初期参与患者关怀需求调查过程的真实体验.结果 通过运用对照、归纳等方法,提炼出“提高了沟通能力”,“理解、同情患者,提高了人文关怀能力”,“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提高职业认同感”4个主题.结论 护生在实习初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通过组织实习护生参与患者关怀需求调查,培养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和职业认同感,促使护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 《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

    作者:邹琴;赵延慧;李晓玲

    目的 探讨本科护理专业《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及效果.方法 将2012级护理专业全体本科护生48人设为对照组,2013级全体护生58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改革的教学方法,即提前一年开设该课程,并对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总课时数,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同时在实践课中增加角色扮演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及护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生的各项成绩及其对教师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分数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本科护生《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过程中,提前一年安排课程学习,能够在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护生提前掌握沟通技巧和礼仪技能,将沟通和礼仪知识运用于护理实践.

  • 护理本科生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施敏敏;曹梅娟

    为应对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工作环境对护理本科生文化能力提出的挑战,在对多元文化护理、文化能力的概念内涵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护理本科生多元文化能力培养现状,并对培养对策作进一步思考,旨在为探索和发展我国护理本科生多元文化能力培养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参考.

  • 高等护理教育慕课构建思考

    作者:孟宪梅;周兰姝;陈晓莉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重要改革,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在阐述慕课起源、优势及挑战等的基础上,对慕课在高等护理教育领域课程构建提出思考,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开展慕课提供思路.

  • PBL教学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叶向红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8名低年资护士按培训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58名和PBL组60名,分别按照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后PBL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PBL组93.33%的低年资护士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6.67%认为该教学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结论 在低年资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培训中采用PBL教学法,能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 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量表的修订

    作者:刘少鹏;邓璐璐

    目的 编制适合不同类型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量表,为护生学习态度的量性研究提供测量工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高护生学习态度问卷”为依据,对护理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检验量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行修订.结果 修订后量表将原问卷的23个条目删减为16个,分为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学习习惯、专业认识4个维度.各维度和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6、0.827、0.866、0.845、0.860.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9.039%.各因子载荷数为0.538~0.823.结论 修订后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不同类型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的量性研究.

  • 《成人护理》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作者:庄前玲;丛小玲;张迪;秦慷

    目的 探讨信息化教学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96名随机分成对照组50人和实验组46人,实验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成人护理》课程教学,每个系统选择1~2类主要疾病;对照组全程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比较两组的学习成绩,并在学期结束测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两组期末卷面成绩和总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的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和人际交流5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护理核心课程中逐渐融入信息化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成绩,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 网络技术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吕晓凡;朱宏锐;曾慧

    针对网络技术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干预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将网络干预方法从干预模式上主要分为网络信息支持、网络交流、网络培训、网络预警四种模式,并对这四种网络干预模式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及相应的效果进行阐述,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辱虐管理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郑秋兰;李秋洁;范宇莹;刘世卿

    总结国内外关于辱虐管理概念的界定、测量及其前因变量、后因变量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等,同时分析了辱虐管理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国内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孙凤英;周琦

    目的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肺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3)和干预组(n=47),在常规辨证施护基础上,干预组行五行音乐干预,常规组按患者个人喜好选曲行音乐干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SDS以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效果优于常规音乐干预.

  • 护理人员预防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知信行调查

    作者:申慧丽;霍金华;杨阳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预防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人员预防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问卷,对12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预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5.40±9.09、26.10±4.57、27.70±5.02,均不及满分的60%;其相关知识与态度、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态度及行为均不容乐观,需加强护理人员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教育,以强化其信念,从而建立正确的护理行为,预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

    作者:崔轶男;孟朝琳;王媛媛;吴小彬;程婵婵;张锦辉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98例).干预组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

  • 五行音乐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戴晓凤;陈剑明;方凤贞;罗宝英;李壮苗

    目的 系统评价五行音乐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NKI、VIP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检索有关五行音乐干预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3月15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9项研究,共7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五行音乐组在总有效率、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降低患者HAMD 24项评分及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五行音乐对减轻PS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但不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的病理症状;此外,关于血浆5-HT是否可作为衡量PSD程度的有效生化指标,有待考证.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耳穴贴压干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文献评价

    作者:王晓庆;段培蓓;梅思娟;杨丽华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干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现状、文献质量,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耳穴”为主题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相关文献,经EndNote X3软件查重,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和CONSORT声明2010版本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报告书写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共检索出52篇有效文献,均证实了耳穴贴压的临床疗效,但大部分文献并未根据恶心呕吐的类型进行干预;耳穴贴压在选穴、按压频率、开始时间、疗程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只有3篇文献Jadad评分为3分,15篇文献2分,其余文献均低于2分;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文题均未提示是随机试验研究,忽视随机方法的阐述包括随机化的种类及产生随机分配顺序的方法,无1篇使用盲法、分配隐藏及进行样本量的估算,只有5篇文献报道了病例脱落及失访情况,但未进行相应的意向性分析,有3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论 耳穴贴压能有效缓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但在研究方法学质量、报告书写质量及耳穴贴压标准化研究方面应进行更深入研究,提高文献方法学质量,同时注重报告的书写规范,以满足循证需求.

  • 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细菌培养分析

    作者:谭杏飞;陈瀚熙;蓝惠兰;李艳敏;张秀浓;陈丽芳;柏志英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细菌定植情况,为湿化管道系统的更换时间及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采用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276例,分别于上机72 h、168 h、240 h、336 h、504 h、672 h采集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共采集标本数3 271个,分离出病原菌9种541株.其中,呼吸机管道403株,冷凝水124株,湿化罐湿化液14株,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下,呼吸机管道、冷凝水、湿化罐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呼吸机管路、湿化罐湿化液的细菌定植量不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湿化液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可延长至28 d更换1次.

  • 腹膜透析患者手卫生专项培训实践

    作者:龚妮容;杨聪;郑佩庄;易枝秀;胡丽萍

    目的 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手卫生专项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135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按照常规方法培训,干预组(75)例实施手卫生专项培训.结果 出院前,两组患者洗手及更换腹膜透析液无菌操作均达到合格,出院1、3个月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专项护理干预,可增强腹膜透析患者的手卫生意识和无菌观念,提高腹膜透析洗手和操作考核合格率.

  • 2例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护理

    作者:李野;郭莹莹;刘怡;程继英

    目的 总结2例心力衰竭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进行循环血管评估、皮肤及药物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改善.结论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围术期护理可保障该技术的顺利实施.

  • 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Angiojet系统吸栓术的护理

    作者:陶敏;辜莹

    目的 总结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处理血栓.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胸部不适、意识丧失、窦性停搏、室颤等并发症,均经及时观察发现、积极处理,PCI顺利完成.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安全可靠,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处理是护理的关键.

  • 冠脉介入术前后患者定量口服水化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作者:贾若雅;黄天熠;常芸

    目的 探讨定时定量饮水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69例,分为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干预1组、干预2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水化,干预1组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干预2组术前自由口服水化500 mL、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观察各组术前、术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术后3h尿量等指标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各组Scr、BUN、Cys-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均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干预2组术后3h尿量显著高于干预1组和对照组(P<0.05,P<0.01),但干预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时定量口服水化与常规静脉水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效果相当,且术前口服水化、术后定时定量口服水化可减轻患者胃部不适.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磺达肝癸钠注射皮下出血观察

    作者:唐文娟;季梅丽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注射磺达肝癸钠皮下出血的观察及原因分析.方法 将229例ACS行PCI术患者按抗凝药物不同分为依诺肝素组和磺达肝癸钠组,比较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并对磺达肝癸钠组患者皮下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依诺肝素组比较,磺达肝癸钠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磺达肝癸钠组中,高龄、女性、低体质量及合并有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出血发生率低于传统的依诺肝素治疗.护理过程中,需加强针对高龄、女性、低体质量及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的观察护理.

  • 自制三头包扎带预防起搏器囊袋相关并发症

    作者:邓育芬;黄琼意;马伟东

    目的 探讨自制三头包扎带预防永久性起搏器囊袋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放置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自制三头带加压包扎,7d后比较两组囊袋出血、破渍、感染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囊袋血肿、囊袋破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三头包扎带较传统弹力绷带包扎能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囊袋出血、破溃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的影响

    作者:金歌;张阳;王思谦;陈长英;王俊平;姜正明;桑海强;陈魁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9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缺血预适应48 h组(预适应1组)及缺血预适应72 h组(预适应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前宣教及术后护理,缺血预适应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分别实施缺血预适应训练48 h、72h,术后(拔鞘管后)6h观察患者肢体掌腕部肿胀度及疼痛度.结果 缺血预适应72 h患者在术后6h术侧上肢掌腕部疼痛评分、术侧肿胀值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拟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者术前实施72 h缺血预适应训练可以降低患者术侧肢体掌腕部的肿胀度和疼痛感.

护理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